黄金羽翼下载:怎样写好网络杂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6:27:40
『散文天下』 怎样写好网络杂文点击:530  回复:31 作者:燕山又飘雪  发表日期:2005-11-17 16:39:00         怎样写好网络杂文
  燕山飘雪
  
    我在《网络杂文的兴盛与前瞻》一文中,已经对网络杂文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作了分析与瞻望。但是基本没涉及网络杂文的写作。有的网友非常喜欢杂文,就是缺乏写作经验,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杂文。并提出让我谈谈网络杂文的写作。笔者不才,谈不出什么真经,只好结合网络杂文实际,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一、杂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网络杂文与纸面杂文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载体媒介不一样而已。它们都遵循杂文创作一般规律。这个一般规律就是:
    第一,文艺性与说理性的结合。所谓文艺性就是说它是文学艺术的,是文学体裁之一。有的人不同意把杂文归到文学,认为杂文是论说文,说理论政的成分多。其实,论说文也是文学啊!这就好象分别牲畜一样,见了马,说这是马;见了驴,说这是驴;见了骡子,唉,这是啥东东?其实骡子是马与驴杂交产出的优质品种,虽然不好归类,但由于马与驴都属马科,是母马与公驴所生,因此也属马科,食草役用家畜,俗称马骡。杂文的文艺性既表现在它是反映现实的,又是表现在它形象的。所以,把杂文归到文学类,是没有错误的。它的说理性只是借鉴了政论的以理服人特点,况且古代散文中本来就有说理的成分。文艺性与说理性的结合,就构成了杂文的第一个规律和特点。
    第二,论辩性与抒情性的统一。杂文的论辩色彩较重,铁嘴钢牙,说得你“王顾左右而言他”,有时还要有东方朔的滑稽和狡辩。但光是论辩也不行,适当的还要来点小抒情。板着面孔训人,人家往往不爱听,你来点小抒情,人家就会亲近你,觉得杂文这东东也不光是“黑包公”,也不乏“待月西厢”的温情。既然是文学的,谈情说爱是免不了的。从接受学角度考查,抒情性是读者易接受的特点之一。即便是鲁迅这样的杂文大家,在“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也不乏“引起疗救注意”的温情。恨得深是因为爱的切,真有点打是亲骂是爱的意思。
    第三,歌颂真善美,揭露和批判假丑恶。现在对杂文有种误会,好象只有揭露和批判才是杂文。殊不知还有歌颂真善美的职能。因为杂文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真善美就代表了社会本质。由于假丑恶不代表社会的本质,才需要杂文家去揭露去批判。从这一点来看,杂文是帮忙不添乱的武器,使用得好,能促进社会进步;使用得不好,则成了乱子的导火索。这是任何杂文作者所不愿看到的。杂文家在写杂文之前一定要分清社会的本质和非本质,主流和浊流。不然,象堂吉、珂德那样拿着长枪向风车冲去,不创个头破血流还怪呢!
    一、 网络杂文的选题。
    杂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杂文篇幅虽然短小,取材却广泛多样。点滴的感受,片断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至宇宙, 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根据多数网友的写作范围,不外乎以下几种题材。
    议政治一语中的。杂文是离政治最近的一种文体,杂文不谈政治等于自动缴械。杂文参与政治有自己的绝招,有点象马蜂蛰人,叮一口就走,让你疼,让你痒,让你记住这样做不对。杂文是一种舆论工具,是匕首,是投枪,这匕首与投枪,只有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才能起到疗效。否则,隔靴搔痒,或下错药方,都达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杂文家不必顾忌小鞋或帽子,政有德而庶民不议,政有失才引起杂文家的关怀。现代民主政治特点是舆论环境宽松,民意得到起码的尊重。为政者也考虑议论纷纷是件好事,鸦雀无声才是危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即便再高明的政治,也有当局者迷的时候。杂文家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不怕杂文的犀利,就怕杂文帮倒忙。三国时的陈琳一篇檄文,骂得曹操头疼欲裂,满地打滚;唐代的骆宾王一篇讨武则天的檄文,直教那女皇帝说好,这一方面说明女皇的胸怀宽大,另一方面也说明骆宾王的文章利害。我在杂文《是谁搬来了新三座大山》一文中,就选取这三大难问题展开议论,得到读者广泛响应,点击率很高。我的杂文《宪法为何变为闲法》,也是选取众人关心的政治题材,其代表性与典型性都是具备的。天涯社区有个叫东篱闲人写的《说真话与不做假帐》:“假话假帐,祸国殃民。假话不绝,真话难行。”一语中的批评不说真话和做假帐的危害,是一篇揭露性的好杂文。
    论时事常取类型。所谓时事类型,是指所选题材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时事是时代所发生的人或事,或者一条新闻,或者一则故事,或者街谈巷议的一件事。皆可入选。但必须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果没有,不如不写。杀鸡给猴看,是为了杀一警百,给同类一个警告;含沙射影是为了避免冲突;指桑骂槐是为了旁敲侧击。文章合为时而著,不触及时事的杂文不算好杂文。现实生活中好多时事需要杂文关照,比如分配不公问题,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穷困人孩子上学难找工作难问题,都是社会的重大题材。只要留心,处处皆题目。天涯社区最近登的wxtrsh的杂文《滚,别碰我的东西》,题目虽然不雅,但取类型尚有可取,他写了一个叫“文轩”的朋友,死要面子,死撑骨气,结果给自己带来许多困境。最后一句点题:文轩好象自己觉悟了些什么……。从内心发现,他很需要别人的关爱,虽然总是拒绝他人的帮助,只是不想让人说自己在怜乞。这种死撑的“骨气”并不能给他带来好运,但总比那些专在外骗感情、吃软饭的男人强的多吧,至少他很真实。最后临别我送了一句话:有时可以放下你高贵的自尊去待人,别人会更尊重你。而像文轩这样的人又何止他一个呢!”这就是取类型的做法,因为他描写的文轩是一种类型。
    评人物就事论事。杂文不作人身攻击,是杂文家的良心所在。杂文一旦成了打击别人,打情骂俏,杂文的生命亦将结束。过去杂文惹火烧身,遭遇麻烦,大多因为杂文刺疼了某些人。有人看了后对号入座,寻机报复。杂文家应避免这种尴尬,尽量少作指名道姓的对骂,那不是杂文的责任。当然只要评人物就没有不反应的,评死人是个例外,因为死人不会起来与你对骂。即便是鞭尸三百,死人也不会有知觉。评死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评活人就要注意分寸,有善则扬善,有丑则揭丑。不隐恶,不溢美,自司马迁以来就是史学家的传家宝。天涯社区有篇林远清的杂文《善戴亲人》,通过一个老太太被儿女遗弃的遭遇,作了深刻的自省,就是评人物就事论事的例子。他并没有直接骂那些不孝敬老人的儿女,而是联系自己过去对母亲不恭的作为,作自我批评。让人肃然起敬。雁南飞的《老实人》也是一篇就事论事的好杂文。
    二、网络杂文的论点。
    论点鲜明,是杂文的长处。论点不鲜明,杂文的战斗力就丧失一半。
    第一要于平常中独具慧眼。罗丹在《论艺术》中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平常事物繁杂而纷乱,杂文家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在繁杂和纷乱中发现真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你看到了;别人已经发现的问题,你比他们发现更早;别人已有看法,你的看法略高一筹。这就是独具慧眼。杂文若无独见,重复别人议论过的论点,或者从新闻或古书中寻找材料,读者是不愿读的。要善于从群众的疑难问题着手,寻找议论的论点。因为群众的疑难问题往往就是急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抓住这些社会问题,就有了代表性和典型性。包括我在这里研究的题目,也都是从网友们那里来的。我对他们疑难问题的解答,就构成了我行文的内容。
    第二要在繁杂中抓其一点。问题很多,论点也很多。一篇文章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中国之大,人口之多,沙河盛数,一个杂文家穷其一生,也不可把所有问题都写进杂文,更不用说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政治家的责任,不是杂文家的责任。第三要提纲挈领一条主线。杂文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只有一个论点,不可能有许多论点。抓住一个论点,生发开去,形成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是杂文写作的常用手法。天涯社区杨广彬的《戏说川妹》,文章不长,论点一个“川妹”,就是一条线说到底的方法。而同期登载的署名“四川的芽”写的《请你重生》,说是杂文,严格讲不算杂文。因为通篇没有一个论点,只是谈了自己的小心情。使用的材料可以杂,但论点不可以杂。多论点或无论点,都是不可取的。
    三、网络杂文的论据和论证。
    循循善诱有理有据。杂文靠说理,说理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如果干巴巴地讲大道理,肯定没人听。文章喜曲不喜直,如果设些关子或圈套,把读者套进去,看完开头就要看结尾。这才是杂文的艺术。还有的喜欢循循善诱,采取剥葱皮的办法,把某事物的表象一层层剥掉,显出本质。这也是一种办法。更多的是采取三段论式,逻辑推理,让人口服心服。
    画龙点睛形象感人。杂文写得好不好,关键是说话说没说到点子上。费话一大堆,没打中要害,不如不说。杂文最忌絮叨和罗索。打蛇要打七寸,擒贼要擒王,浇花要浇到根上。所以形象化说理就是杂文的艺术。一样的话,一样的道理,为什么鲁迅说出来就特别有味?比如“资本家的乏走狗”“痛打落水狗”等。这说明鲁迅把写散文的意象法用到杂文里,才使杂文有了形象化论据。一个一个的论据,就是一个一个的意象。
    四、网络杂文的语言。
    杂文作者各有各的语言风格,有的犀利尖刻,有的含蓄深沉;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简洁明快,有的迂回舒缓。杂文语言就应该多种多样,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五彩缤纷。如果一个语言风格,也会失去读者。概括起来,杂文的语言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幽默风趣。幽默风趣是杂文的独特魅力,历史上的杂文大师无一不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大家知道,鲁迅的杂文风格就是喜笑怒骂,不拘一格。但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鲁迅以来,钱钟书幽默了一阵子,那是文人的大智慧。最近看红袖添香开辟的孔先生专栏,又买了本《口号万岁》,才知道北大又出了一个幽默大师孔庆东,他被称为“北大浪子”、“北大醉侠”。他是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口号万岁》里面俯仰皆是,弄得俺笑破肚皮。幽默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大智慧。有些人想幽默也幽默不起来,有的人天生就是幽默大师。如侯宝林、马季、姜琨这些相声演员,台上一站就产生幽默感。西方的卓别林也是幽默大师。天涯社区近发一篇陈翰乙的杂文,写了奸臣,妓女等,就是以幽默理智的方法感悟历史,给人在幽默之余以深沉思考。
    讽刺夸张。即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运用夸张、烘托、反语或正话反说给以嘲讽和鞭挞。在运用此法时一定要注意对象,是敌人还是朋友,是内部矛盾还是对抗矛盾?这要分清,不然就会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坏效果。夸张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方法,但杂文也可借鉴。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同时又是形象,它能给人以联想。网络诗词写手李大白的作品,就常用讽刺和夸张手法,指点江山,入木三分。最近看到天涯孟庆德的《梦幻剧场》杂文,就感到幽默中不乏讥讽:“男人有三大好事,升官发财死老婆。这话说得太白了,太直了,太刺耳了,哪怕就是这么回事,也要含蓄点,也要拐点弯,也要朦胧些才好。于是,想升官不能往白了说想升官,应该说是想要进步,想要为人民服务;想发财不能直接说想发财,应该说是要修桥铺路盖楼上项目。”米奇诺娃的杂文也是以讽刺见长。例如他写的《先知启示录》有这样一段话:“听我说,我勤于钻研的孩子!虽然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在1912年就退位了,可是中国人喜欢下跪的毛病已经生成,植根到骨子里,到现在还没改过来,还没习惯直立。再有五十年也改不过来。看见当官的要下跪,看见外国人要下跪,虽然形式上不再是马蹄袖着地,但从停电梯这一事件上看,人们的灵魂已经跪成一排了。”对中国人好下跪的劣根性揭露得鲜血淋漓。
    通俗易懂。有位网友告诉我,现在有人写文章,故意用朦胧诗的语言来表达,使人读不懂,版竹们编辑也看不懂。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写文章是给人家看的,如果故意让人家读不懂,那还不如不写。红袖的汉嘉女老师,三十年阅读,三十年写作,读书之多,笔力之深厚,一般写作者望尘莫及。要掉书袋子,年轻作者大约很少能比得上。但他的文章读来平白如话。漫天雪的花间留晚照,读的书也不少,出口成章,语言晓畅,读后都能给人余音绕梁、余味无穷的感觉。忆石中文论坛的易人常写杂文,其语言以通俗易懂见长。王文铭的《不让老实人吃亏》语言非常通俗流畅。
    含蓄有味。所谓含蓄是指语言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把话说得太透,不把话说得太绝,留有余地,留有空白,留下读者想象的空间。所谓有味,是指新鲜、耐琢磨、发人深思。现在有两种不良语言风格,正被部分杂文作者奉为时髦。一种是论坛风格,即开口骂人。张口就是“我靠”、“操”、“丫的”、“傻B”、“牛逼”、“东东”等词语。这都是粗言晦语,也不规范,更不能增加含蓄有味。今天还看到论坛上有一个化名“狗日的流氓燕”的杂文句子:“流氓燕家老爸鸡巴短,苍蝇脑袋蚂蚁眼, 流氓燕家老妈阴道浅,半根手指就塞满。”这种骂人的话也搬上杂文,不知道版竹是怎么把关的。鲁迅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另一种是西洋风格。常用英文字母代替汉语,故意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殊不知含蓄是一种美,是朦胧美。骂人怎么是美?那是丑,是丑态百出。中国人毕竟与西方国家的人不同,含蓄是重国人的特色。比如找对象,同不同意,外国人会直截了当地说“同意”,而中国女孩会点点头,或牵牵衣角,表示同意。学西洋还造成句子雍长,一句话本来四六字就可顿一下,有的非要写成二十字以上的长句子,读得喘不开气。鲁迅杂文句子都很短,也没影响他的表达,反而更显得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