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工业用途:2009年重庆市中考政治复习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8:12

 

 

2008年重庆中考政治试题,整体结构与2007年相比基本稳定,整体难度略有下降。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能力考查,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

 

(一)政治学科试卷的特点

 

1.题型、题量稳中有变。38题增加1问,并首次出现填表题,增加了题量。

 

2.选择题中组合型选择题增多趋势,试卷选择题共12题,有7个四选二,1个四选三的组合型选择题。

 

3.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思路,试卷选择题共12题,1个1材3题,3个1材2题,共三个问题中心,9小题,其余3个为1材1题。综合题38题,围绕大学生村官这一中心问题,共设置了4个问题;39题7、8以改革开发30周年为大背景分析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4.对2007年4月-2008年3月的重大热点进行了关注。

 

5.政治学科内部三学科比例较为合理,仍为经济学36分、哲学36分、政治学28分。

 

6.政治试题阅读量和试卷长度较为合理。39题材料略有增加,有两则文字材料一个表格材料。

 

(二)政治学科试题的特点和优点

 

1.难度控制较好。文科综合整体难度系数0.57,政治学科难度系数0.58,与2007年不到0.53,分值增加了5分多。

 

2.整体上以能力立意,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39题第7问;38题第1、2、3问,答案、设问与材料几乎一一对应)。

 

3.题目形式和设计稳中求变(38题第3问),设问指向性明确。

 

4.不回避热点。如改革开放30周年、、西藏问题、大学生村官、人民币汇率等。

 

5.对热点问题的考查设计巧妙(切入点好)。如对 、改革开放30周年的考查,题目设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同时,主观题大切入点为主,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

 

6.试题材料的选取非常讲究,特别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中取材。

 

7.注重对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的考查,注重细节。如33题④是各民族依法享有平等权利还是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权利?②国家立法权是由全国人大还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34题③各少数民族与各民族;31题B、C肢要求区分人是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还是具体状况?等等。

 

8.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三科比例恰当。

 

9.试题和答案简明扼要,逻辑严谨。

 

(三)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易错、易混知识没落实好,

 

2.关注时事,了解现实热点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3.知识梳理不到位,没形成知识网络,对主观题大切入点的题知识点把握不好。

 

4.审题能力欠缺,阅读信息、有效地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5.答题技巧问题,理论材料两张皮。

 

6.准确使用学科术语的能力;

 

7.作答缺乏层次性,要点不明明确,书写不规范。

 

下面针对以上重庆中考政治学科试卷的特点,重庆政治学科试题的特点和优点,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2009年中考政治复习策略:

 

(一)第一轮复习的思路:(2008.10.15至2009.1.15)(2009.2.24至2009.4.20)

 

【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系”字。建立知识系统观、结构观。这是我们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连队结成线,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形成脑图,也是便于学生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

 

【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细”字。主要在知识点的把握上体现要细致。第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把教学大纲的要求撑握的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的基础能力过关。通过对中考题的分析,发现重庆中考的单项选择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切入口小,切入口小事实上也表现考察的内容也更多细小。

    【主要方法】引用一个“例”字。主要围绕知识点学习,是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大量事例来说明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应用中考题为例进行讲解。我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采用的是《优化方案》这本书。本书内有许多全国中考例题及分析,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主要任务】力求一个“规”字。规范答案,讲究逻辑。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陆续地讲解选择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回答主观题时,知识要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做到联系背景分析。努力使答案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富有针对性。在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过好审题关、结构关,语言关。审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与材料相结合的知识点,答题的结构要严谨具有逻辑性,而答题的语言也是学生非常欠缺的,平常训练时,应有意识把他们错误的语言进行汇总,集中纠正,进行归类。

    (二)第二轮复习的思路:(2009.4.21至2009.5.20)

    【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综”字。第一轮复习建立了知识的系统观之后,第二轮强调就是对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应用,能引导学生能就线延伸到面。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对此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

    【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热”字。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第二轮复习一定要紧扣热点知识讲。例如,将奶粉事件,神七,奥运,自然灾害,金融风暴,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可以在第一轮复习中穿插讲解一部分。

 

【主要方法】围绕一个“专”字。进行专题训练。专门对四选二组合型类;四选三组合型类;体现、反映、表明、说明类;判断推理类选择题专项讲解和训练。同进更要加强对主观题中,填表题;图表题训练;搞好解题技巧专题讲解训练;热点专题讲解训练。教师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整理;对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哲学原理进行整理,并分发给学生。

    【主要任务】研究一个“真”字。研究考题,把握命题的方向。指导学生选做一些近3年的中考真题,以及各地的模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老师也要把握最近中考的动向,研究中考考纲,以及哪些知识点中考考的频率比较高,我们一定要研究考题,并且能根据考题出一些高水平的模拟试卷。

 

   (三) 第三轮复习思路:(2009.5.21至2009.5.31)

 

【主要目标】突破一个“准”字。主要目标是准确的记忆书本知识点,基本原理,准确的答案答题方法。因为就要进入中考的实战阶段,因此不能再模棱两可,要力求准确。

    【主要特点】做到一个“精”字。最后中考的冲刺阶段,一定要精讲、精练,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力求做到举一返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方法】避免一个“漏”字。最后一轮学生要会查漏补缺,看以前做过的试卷,尤其是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主要任务】模拟一个“实”字。最后一轮要引导学生提高应试技巧,进入实战模拟训练,总结考试的经验。

 

最后阶段,应留适当时间,回归教材,做好考前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