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氛围:《故都的秋》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14:25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并领悟蕴涵于中的,进一步体会散文”“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 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 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 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 “静”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悲凉”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 探讨课文内容 
1
.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闲话秋雨、 佳日胜果。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
.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
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 
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
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