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酱的吃法: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困生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38:54
王实玲
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以及高中的进一步扩招(有的地方已普及高中),学困生这个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学校的共同任务。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关注学困生的情怀,更要有提高其学力的妙法;不仅要有课后的跟进,更重要的是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学困生能全程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以中学政学科为例,就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困生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进行探讨。
一、问题提出的主要依据
1.从理论上讲,知识与思维紧密联系。①知识是思维的载体。各种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认识的成果和认识的过程,包括了思维的材料和思维的方式。构成中学政治学科理论体系的概念、原理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与规则组织起来的,内在地反映着一定的思维规律。②知识离不开思维。知识的形成、学习、运用、展开均离不开思维。③知识又反作用于思维。良好的知识结构对思维发展起促进作用,死记硬背的、零散的知识则起阻碍作用。知识是属于过去的创造成果,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对其改进、扩展和重组,才能解决新问题。
2.从实际上讲,教学中存在知识与思维“剥离”的现象。学困生在政治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与知识的“剥离”、知识与思维的“剥离”。表现在死记硬背知识点,知识漏洞多、结构不完善,不能灵活调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维品质差等。学困生的这些问题与老师的教学方式相关:如追求单个知识点的讲解,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教材中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东西,忽视文字后面的思维方法;只口头讲事例,讲知识,放课件,很少板书甚至根本没有板书,即使有也是知识点的条列式,学生看不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发展轨迹。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困生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开发人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思维工具。它使用线条、符号、颜色、词汇和图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思维的过程展示出来,它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是针对学困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的知识与思维的“剥离”现象,在教学中兼顾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训练,使知识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成果,从而使知识不断积累,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系统,同时以知识促进思维,使思维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不断巩固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只有实现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才有学困生学力的真正提高。
二、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困生知识和思维溶合生长的实施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材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文本和最佳范例。我们提出“备课两条线(知识主线和思维主线),上课溶一片”的行动口号,要求在备课时挖掘教材知识后面的思维方法,在上课时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或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溶入其中的思维方法,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在讲评中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学困生掌握解题策略。其操作程序如下:

(一)通过思维导图展开思维过程,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困生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
1.勾勒导图,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每开始新的一课,引导学生猜测:如果我来写教材,我从哪些方面去写,如何排序,并勾勒出该课的思维导图。对学困生的猜测要及时给以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对这个问题并非一无所知,而是有些“先知先觉”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信心。

2.阅读成图,培养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学生边阅读教材边画出一框题或一课书的思维导图(具体视教学内容的内在练习而定),标出自己不太理解的问题。再小组围绕各成员的思维导图讨论交流。思维导图使阅读成果“可视化”,便于教师了解学困生的自学情况,加强个别辅导。
3.利用导图讲授新课,展开思维过程,使学困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经历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教师的讲授是促进学困生知识与思维溶合生长的关键环节。高中新教材设置了很多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的过程和方法,逐步构建知识。教师要领会这一设计意图,既可适当运用教材中现成的探究活动,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增补,不可简单化地对每个探究活动都讲一遍。如《经济生活》第三课共两框11个探究活动,教学中我只设计一个探究活动:       小明父母都是工薪阶层。随着收入的增加,他家去年付了首期,在银行按揭买了房子。最近他爸爸由于工作的需要,用12000元买回一台新款电脑。考虑到车价可能还会下跌,全家商量后决定暂不买车。今年“十一”黄金周,小明家和另外两家合租了一辆车出去旅游,家务请钟点工打理。最近,小明看到班上不少同学穿名牌鞋,就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也买了一双。他父亲批评他:零花钱不要乱花。我小的时候,父母工资低,家里绝大部分收入只能用来买吃的,小孩根本没什么零花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材料中的消费进行分类。
(2)“家里绝大部分收入只能用来买吃的”说明了什么?
(3)影响小明家消费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你会去消费?请从中归纳出影响消费的因素。
(4)针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通过对上述探究活动的简化、转化,把关键词的提取、联想的展开、答案的概括归纳等环节一步步板书出来,展示给学生看,最后形成如下思维导图(见图3):

学生在经历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综合等思维的逻辑加工后,得出概念,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从中体验到了概念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教师把这一思维过程板书出来,降低了起点,放慢了节奏,改变了教师只讲不写、由于声音的连续性和瞬间的即逝性给学困生理解知识带来的困扰,使其能基本跟上教师的“步伐”,即使个别地方不明白,复习时也“有迹可循”,慢慢领悟或寻求帮助。
4.完善导图。每学完一节新课的内容,教师都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并充实到原来的导图中。如在学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框后,小结如下(见图4):

一张图浓缩了教材6页书的内容,有助于学困生深入理解知识,减轻记忆负荷: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均属于所有制这一层面,是生产关系的要素之一,均由生产力决定,与我国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从动态角度看,只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分析问题的思维轨迹也一目了然:主题在中间,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展开,分析“为什么”又可从“必要性”和“意义”等角度思考。
5.重画导图,展示交流。新教材是按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教师要能把单元内容整合成主干突出、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知识与思维溶合的思维导图。单元复习完,要求学生整合各框题、各课的思维导图,重新画一张单元的思维导图,当作一次作业上交。学困生的导图往往知识漏洞多,残缺不全,结构不合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的联系。教师要进行面批,加强个别辅导,促使其整改。批改完后可进行展示交流:既展示教师的导图,也展示画得较好的学生的导图,鼓励学生创新。如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可画出如下思维导图(见图5),以“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这两对关系为主线,削枝强干,“提起一条线,放下一大片”,有利于学困生掌握主干知识。而在将知识点由点—线—面—体的联系过程中又可有效地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聚合性。

(二)在解答试题时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思维过程。政治主观题由于其文字量大,学困生课后一般不愿做或应付了事,故要重视堂练堂评。但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完整地写出答案,时间紧迫;不动笔,又空口无凭,教师难以了解学困生对问题的真实解决程度,学生难以既“耳闻”又“目睹”教师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则能展示师生解题的思维路径。
(1)“图解”。即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来解决问题。可按以下程序操作:

独自领悟、合作发潜、展示交流三个步骤通常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才进行。如时间紧,可在学生独自完成思维导图后,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所说的所有观点(无论对错)用关键词板书出来,形成集体的思维导图,讲评时再进行剖析。
(2)“图评”。即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主观题的讲评。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可以高考典型试题为模本,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引导学生找关键词界定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展开联想,调遣有关知识,最后成图。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耳闻目睹解题的整个思路,把握答案的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35题,引导学生经过分析后,逐步画出如下思维导图(见图6),使学困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中逐渐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辩证地分析“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不盲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②解构学困生的答案,通过对比找差距,找原因、找对策。有缺憾的答案甚至错误的答案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教师根据巡堂了解学困生的作答情况,抽取典型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并请作者说明其思维流程,再运用全班的集体智慧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使学困生明白问题所在。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可剖析原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炼板书出来的思维导图:同义反复的合并,遗漏信息的添补,奇思妙想的表扬,无中生有的剔除,发散不当的重新链接……在此过程中,争论是难免的,结论往往在“千锤百炼”而后生,又如大理石雕刻,开始是大石头,直到最后雕出成品。
解题过程是在学生头脑中完成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对老师来讲是“黑箱”,教师虽然可以借助其外部表现(思维导图)来反推其过程,但并非总是成功,因为行为结果与内部思维过程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特点、结构、习惯性程序等却是“心知肚明”的,在解题过程中也能时刻体验到思维过程是否清晰流畅。所以,每次讲评后,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体悟,把自己的思维导图与老师的图进行比较,追溯解题的思路。对做对的题(特别是通过较大的努力做对的题),要再一次回想当时的思路,体会所运用的思考方法的精髓和调遣运用知识的程序;对做错的地方,要弄清其症结。通过强化学生的元认知体验,使学生从无意识的“悟”,变成有意识地“觉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得到强化,错误的过程得到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科能力有质的飞跃。
③上升提炼出一般规律。对已完成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在今后学习教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不断印证,内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问“怎么办”的要对症下药——对存在的“症”要找全并在导图上列举出来,再逐条采取相应措施。如图6的解题思路可总结提升为如下思维导图(见图7);演绎性问题的解题过程可提炼为如下思维导图(见图8);问“为什么”的可提炼为如下思维导图(见图9),学困生遇到类似问题就有一个大致的思维框架,不至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主观题的练习和讲评,可以提供作答的思维框架,使学困生在奋笔疾书的过程中不会忘记方向,“误入歧途”;可提供具体性思考,使学困生能轻松面对复杂材料——通过把材料和问题进行简化和转化,并用图固定下来,减轻了短时记忆的负担,加深了对题意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自我矫正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思维导图使思路可视化,教师能“看到”学困生的思维过程并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了老师的导图成图过程,能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矫正。
三、运用思维导图对于促进学困生学习的意义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把教材中大段枯燥、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彩色的、直观形象的、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化繁为简,消除学困生的畏难心理。画思维导图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能充分发挥学困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激发兴趣。
2.提高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实效性。新课程不少内容需要合作学习。由于在学生头脑中进行的观念性活动外显性很小,不容易看出是否在活动。平时的合作学习往往是“强势”的学生主宰、完成任务,学困生成为“看客”,思维导图迫使他们用物质的形式记录其思维成果,从而真正参与进来。
3.有利于学困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均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笔头上,强调操作。学困生通过耳闻目睹,逐渐从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中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理解记忆。“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
4.有利于教师对学困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画思维导图,使思维过程得以外化并在文字中稳定下来,教师能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最后,要说明的是,思维导图只是手段,学困生的学力的提高,要经历从“无图——有图——无图”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久恒启一著.郑雅云译.图形思考.汕头大学出版社
2.王策三等著.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3.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新华出版社
(作者单位 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文学科编辑 胡志桥)
选自《广州教学研究》总第3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