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致列是不是中国人:白银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56:11

银市场波动性极大,甚至被描述为“投机者的操场”。为了避免白银交易成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陷阱,本报记者采访整理了一些关于白银投资中的“美丽谎言”。
谎言1 白银涨价是因为市场供不应求。
在工业应用领域中,白银过去主要用于摄影冲印,随着数码技术流行,这一市场已经基本消失;现在主要用于部分汽车和电子工业。
过去几年中,由于工业领域内白银供应过剩,许多白银生产企业一度处于亏损和破产边缘。这一供大于求的格局至今未变。
而在白银期货市场中的价格涨跌,由于复杂的杠杆和对冲组合,其交易规模已经远远脱离了现实中的应用规模,不应将之视为真实需求的反应。
谎言2 白银和黄金一样,因为有货币属性而具备保值和升值功能。
在历史上白银确实承担过货币功能,但是自20世纪初金本位体系确立后,白银就已经基本退出了货币角色。而黄金则在后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继续与美元一起承担着“国际货币”的功能,成为各国央行的货币储备之一。
由于黄金与大宗商品都具备对冲货币与通胀波动的功能,在因货币超发而引发的通胀周期中,黄金、原油及大宗商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作为工业贵金属的白银价格自然也会跟着上涨。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白银价格上涨的价值基础,是所有期货产品都具备的“对冲通胀”的功能,而不是黄金独有的货币保值功能。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在期货市场中炒白银和炒大豆、炒期铜并无不同,国际期货市场中的实际操盘者也决不会因为白银的所谓“准货币属性”而对它高看半眼。
■链接

白银投资的三种模式

1.实物投资:指直接购买银条、银币或银首饰等产品。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专用的投资型银条有固定收购渠道和收购价格外,银币和首饰在未来出售时都可能因受到诸多限制而出现大幅折价的现象。

2.纸白银:由各银行开发的贵金属交易产品之一,由于不采用保证金交易,所以杠杆率较低,不能“做空”,只能按市场价格买入卖出,相当于实物白银买卖的电子版。从功能设计上看,未来各银行还会推出“纸白银”与现货白银的兑换服务。

3.T+D交易:由交易所对出的类似于期货交易的延期交易模式,其特点是可以利用保证金杠杆扩大交易规模,同时既可做多也可做空,具备双向交易功能。因此T+D交易的利润和风险都远远超过前两种交易模式,只适合于具备期货市场交易经验的专业投资者。

(黄河 整理)

白银期货的三次暴跌

1979年,因美国亨特兄弟的价格操纵,白银价格从六七美元暴涨至50.35美元的历史高位,比一年前上涨了8倍多。

为了遏制这种疯狂的投机活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采取了系列措施,比如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使亨特兄弟无法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来操纵价格。

他们用于抵押贷款的白银价格也因此日益缩水,最终因债主卖出抵押白银偿债,导致白银价格崩溃,价格狂跌至4美元,历经30年后才艰难恢复到原有水平。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白银价格的暴跌同样“惊心动魄”。当时国际白银价格在短短7个月内从21.19美元/盎司,暴跌至8.44美元/盎司,跌幅接近60%。

最近一次暴跌则是刚刚发生的“十日惊魂”,如果商品期货市场走势逆转的趋势继续,白银期货价格的此轮暴跌可说仍未“见底”。

对于因“纸白银”交易模式而首次接触到白银市场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只看到了这一轮银价上涨的影响,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价格周期变化,因此更容易陷入“越涨越追”的投资怪圈之中。

(黄河 整理)谎言3 近期银价暴涨,是因为白银的“货币化回归”。
有市场人士认为,白银与黄金在过去数千年中的价格比一直是16∶1左右,只在最近一两百年内突然跌至60∶1的“不合理区域”。并因此将近期银价暴涨视为白银的“货币化回归”,甚至认为金银比价会再度回到千年之前的所谓“合理比率”中去。
这种说法的误区在于:不承认白银对黄金比价的大幅下跌,正是白银本身从“货币金属”转型为“大宗商品”的现实反映,同时将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与货币保值功能混为一谈。
前期国际银价的暴涨,原因在于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白银由于产量极低,市场规模过小,因此更具投机性,价格波动远超其他商品期货品种。
这就跟股票市场上小盘股更容易被炒得股价暴涨一样——如果投资者认为某只股价被炒上天的 “垃圾股”是“明日之星”,那么未来的暴跌必然会让他自食其果——这个道理对白银市场同样适用。
谎言4 因为白银投资需要资金量少,因此比黄金更适合中小投资者投资。
白银在市场中又被称为“穷人的黄金”,意指其具备黄金一样的保值功能,同时因价格便宜而更适合略有闲钱的中小投资者买卖。
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解,首先,白银并不具备货币保值功能;其次,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为了在通胀变化中保值而购买投资品时,商品的价格波动性和交易便利性,是比“保值增值”更应该关注的投资前提。
因为穷人更需要随时将投资品变现以应付 “不时之需”。如果投资品的价格波动过大,或者难以变现,对于穷人的风险远大于有着更多财富和融资渠道的富人。
从这个角度而言,白银期货的价格波动性和投机性不仅远远超过黄金,甚至也超过其他大宗商品期货。加上现货交易渠道的狭窄,白银其实并不适合中小投资者作为保值投资的首选。
谎言5 实物白银比“纸白银”和TD交易更能保值,因此中小投资者应该投资实物白银。
据媒体报道,有投资者因此而在自己家里囤积了几百公斤,甚至数以吨计的白银现货。
但是从现实交易而言,无论是从交易的方便程度、保存成本、回购渠道乃至安全性而言,电子化的“纸白银”和TD交易显然都要远远优于现货白银交易。
某些投资人士推荐现货白银交易的理由近乎搞笑:在他们看来,如果白银未来十年能涨100倍,但是未来3个月内可能会跌掉50%甚至70%的话,那么中小投资者最好选择一种“买了就卖不掉”的交易模式,这样就不会在银价大跌70%的时候一时冲动卖掉白银,而错过未来上百倍的“伟大涨幅”。
问题是,如果银价未来十年没有涨100倍,甚至跌了50%话,这些中小投资者们该把他们的白银卖给谁?
谎言6 中国投资者只要囤积到足够数量的现货白银,就能够在期货市场中打败国际金融巨头,带来白银价格的新一波上涨。
这是一种大胆到令人目瞪口呆的 “超限战”思路——让我们假设中国投资者确实牛叉到囤积了巨大规模的现货白银,看看市场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首先是需要用白银的工业企业买不到白银原料,促使企业寻找替代工业原料,这些新原料一旦被开发出来,白银的工业用量将面临萎缩的可能;
国际期货市场交易员会注意到这个巨大的“中国因素”,因此而掀起一场短暂的“银价风暴”,将银价突然拉升,但空头也必定会潜伏其中,激起一场多空对决。
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发现“国际大鳄”被轻易打败,于是兴致勃勃地进入白银期货市场——他们根本不需要买现货,只要买张纸白银就可以坐等收益。
而对于囤积了大量现货白银的国内投资者,除了几个被忽悠进来的金银首饰加工商之外,根本不可能把如此规模的现货白银卖到市场中去,最终可能形成某种白银现货持有者之间“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游戏。
由于没有任何基本面的支撑,在银价拉到某个高位之后,市场上所有的投机者就会像听到发令枪响一样,争先恐后地退出市场。恐慌性的抛售和割肉式的斩仓将银价打回原型甚至更低的价格区间中。
结局正如经济学家黄益平所说,当金融巨头们在白银市场中大捞一笔离开市场后,囤积大量实物白银的投资者,“大概只能看着客厅里一堆显著贬值的银砖发呆了。”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