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明宣布出柜:狼道第六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24:35

第六章 发现机遇、创造机会

——狼性好奇

我们的机遇从来不会是自己遇到的,往往是自己付出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从来不会相信天上会掉下羊群,更不会相信躲在自己的窝里可以有充足的食物来使自己不饥饿。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机遇”。

星空下,当我们因好奇而把头向外多探几次,机遇女神就开始注意我们了。

——狼的自述

1.好奇,创造奇迹

在星空下,狼总是把头多探几次时,森林的幸运女神就已开始注意它们了。正是这种好奇心,让狼创造出无数奇迹,成为动物中的强者。

生活犹如一曲动听的歌,一幅优美的画,一首缠绵的诗,一道七彩的虹……生活的丰富多彩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心。纵观古今之成大事者,通常都是由他们那好奇心的被激发,而最终创造出一个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奇迹。

好奇心可以创造奇迹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有一位叫克鲁姆的教授。有一次,他去耶鲁大学出差,晚上,他在房里看到电视预报说,附近地区将有一场大雪。他突然间心里一动,有人说雪花落在水里是喧哗嘈杂的,我为何不去倾听下雪的声音呢?

于是,他向学校借了一辆车和一些测声设备,连夜出发追雪去了。他到了那个地区,发现天气预报并不准确,雪的区域南移了。于是他又向南赶去,终于在弗吉尼亚西部的一个城市找到了雪的踪迹。他居住在一个有露天游泳池的旅店,把声纳线和传感器接入游泳池里。

奇迹产生了。雪在空中是静寂无声的,可是通过传感器可以发现,雪一旦落在水里,它的声音是长而尖的。由于它的频率很高,人类的耳朵听不到,但是对于海豚以及鱼类,简直就是“震耳欲聋”,就好像我们人类听到一种类似于汽车紧急刹车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克鲁姆发现,雪落在水里的频率在50到200千赫之间,许多水下动物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他说:“这种发现太有诗意了。”

无独有偶,斐塞司博士更是令人惊讶,竟通过阳光下睡懒觉的猫得到启示,发明了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

每一次奇迹的出现总是始于善于发现,它属于好奇执著的探索,更属于智慧的心灵。

生活中,我们一直在四处寻找成功,而成功却从来都不曾走远,造物主就把它安排在我们身边,不会飞的苹果孕育着理论,花瓶的碎片里也许就泛着转折命运的光芒,它甚至就存在于睡懒觉的猫身上和平静的落雪中。

或许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智者,但我们至少能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永远不要否定自己,静下心来,努力去做,执著地去寻找发现,摒弃一切纷扰心灵的喧嚣,让心中的杂音寂静,你就会听见成功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它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好奇,使他创造了奇迹。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

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惊。”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后来,小鸡长大了,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她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又有一次,十二岁的爱迪生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就想,人为什么就不能飞呢?他联想起用柠檬酸加苏打制成的“沸腾散”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心想,说不定用这个方法可以使人像鸟一样飞起来呢。

小爱迪生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劝他家的帮工多喝一点“沸腾散”。结果,帮工灌了一肚子碳酸气,痛得在地上直打滚。当父亲闻讯赶来的时候,爱迪生正手忙脚乱地设法给帮工解痛呢。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一个人有了好奇心,就可以创造奇迹。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小时候非常贪玩,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婆婆用铁棒在磨砺,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走到那位老婆婆跟前问:“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棒能够磨成针吗?”老婆婆笑着说:“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从这句话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变得很努力,最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好奇带领他走上成功之路。

当然,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惟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帮你消除无知,让你发现奇迹。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则会使你误入歧途。但我们对生活也不能没有好奇心,那样你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当你面对世界不再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对生活充满兴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诱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或许也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悟出了苯分子的结构,也是他的好奇心使得他对蛇的盘绕卷曲能够进行镇定的观察思考,最终解决了化学界的又一难题。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他看到蛇后拔腿就跑,他能够发现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吗?

我们熟悉的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前夕给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可是妈妈却说为什么给她买一双樱桃红的袜子,道尔顿并不认为妈妈在和他开玩笑,而是对妈妈的问话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于是跑去问周边的人,发现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外,其余的人都和妈妈一样,说是樱桃红色,道尔顿觉得这件小事真不寻常,他对此事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大。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弟弟和自己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弟弟和自己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但他却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经过他的综合分析,又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这就是奇迹,从简单平凡的小事中产生好奇,深入地研究考虑,一个奇迹便出现在你面前。

约翰?曼森?布朗曾说过:“感谢上帝没有让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让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样的好奇心有如钟表的发条、发电机、喷射机的推进器,它给了我全新的生命。”是啊!好奇心可以引导你走向成功,让你创造一个从来未有的奇迹。

带着好奇心走进生活,奇迹会更多,生活的光芒更绚丽。

2.好奇才能创新

狼族倾向于亲身的体验和研究,由于体验便可以创造。自然界的每一种了无生机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玩具,也许只是一根驯鹿的骨头,或许是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以及里头所包含的各种物品。每一种情况,都蕴含着无穷尽的可能——神秘、新奇发现,或意外惊喜。

狼群之间的嬉戏,与人类小孩之间的嬉戏并没有什么差别;有时是躲藏在树木或岩石后头,设陷阱偷袭彼此;有时是玩“躲猫猫”,以各式各样的方法追逐友伴。因此狼的好奇往往会产生一些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不难看出,一切创新都源于疑问。所谓“质疑问难”就是一种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也不人云亦云地跟着别人转,而是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并且在此基础上推翻旧理论,创立新学说或者做出新发明的思维方法。科学家的任何重大发现和新理论的创立都需要对已有的理论或经验提出质疑。像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都是从怀疑开始的。

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

在各种科学上能够把自己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既区别开来,又融合起来,提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见解、新思路、新的体系,这叫做创新。最好的创新就是无论在你20岁还是40岁的时候都能保持你两三岁时的那颗童心、那种好奇心,这是最主要的。我们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创新的原始激情可以产生可以维持。任何科学的发现不在于你用什么方法,而在于你有没有这种强大的动力,有这种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最大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会去尽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创新也需要继承,虽然创新要求产生过去没有的东西,但是总得了解过去有什么东西,因而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掌握一种学习的本事,这个学习应该完全是自主的学习,要自己主动地去学。创新的另一点要求就是要能发现问题。我们过去的教育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实怎样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只会解决问题的教育是仆从的教育,只能做仆人,主人提出问题,让仆人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才是主人,提出问题的教育才是主人的教育。因而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

好奇堪称创造发明家的第一性。创新人素来神迷于无穷多变的世态人情,对其深怀好感和奇异,抱着独到的眼光。特别是那些新颖的、怪异的、罕致的、变动的事物更加寻根刨底,一连串一连串的为什么或质疑,犹如打喷嚏一样“满天飞”。因而,不免时常显得傻乎乎的,闹笑话,令人觉得又好笑又好气或哭笑不得。

强烈的好奇心,使人灌满了“为什么”,充溢着梦幻和遐想,总有很多“为什么”解答不清,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幻化为想象物答案来取代。创造通常又是不为人注意的发现或偶然想到的一种巧合,如果带上了幻想的翅膀,腾飞之后,各种偶然性的巧妙组合便随其锐增,就催化了创造的可能性。于是,创造潜能得以激发,奇迹就会产生。故而,创造更偏爱无拘无束的奇思妙想,但排挤那些没有思维的空想——凭空的想象、空有的想象。也不难看出,有意识的,生着脑袋的幻想或创造想象,才真正是创造活动的准备阶段和前奏。

居里夫人把好奇称为“人类的第一美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没有创造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科学家牛顿,由苹果落下砸在头上,引发好奇,而发现了万事引力定律;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好奇,而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继而深入研究又提出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理查德?费曼天性好奇,自称为“科学顽童”。作为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可能是历史上惟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有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柜、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

他十一二岁时就在家里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他在那里自己做马达、用光电管做些小玩意,还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有一次,为了了解草履虫在周围的水干掉之后会怎样,他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先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放到显微镜下,他看到一只草履虫和一些“小草”。然后,他用了十几分钟时间观察草履虫在水逐渐蒸发时的表现,结果发现在水干掉后,草履虫居然可以像变形虫一样改变形状,尝试摆脱“小草的束缚”。

当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好奇心。为了弄清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又是如何互相通报食物在哪里的,他也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放一些糖在某个地方,看蚂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使同伴知晓;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看究竟是直还是弯。正是这些实验使他知道蚂蚁是嗅着同伴的气味回家的。后来,当他发现蚂蚁成群结队地“光顾”他的食品柜时,他运用自己发现的蚂蚁觅食规律成功地改变了蚂蚁们的进行路线,使食品柜免受侵害。

从费曼先生的这些实验可以看出他的好奇心有多大,很有一股不找到答案誓不罢休的劲头。他在理论物理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旺盛的求知欲不无关系。

创新始于好奇,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现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许多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隐含着一种必然,发现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缺乏好奇心,必然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对问题无动于衷,更枉论创新。创新的真谛是好奇心,只有产生好奇心,才能诱发创新。

质疑产生于好奇心。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搞发明创造,需要的是创新,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之外,还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一种自然倾向,或者说是人们喜欢新奇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人们一发现新问题就有瘾,一听到新方案就想掌握,一看到新产品就想研究其思路。很多发明都是发明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搞出来的。如,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不但是化学元素铝的发现人,而且也是尿素的发现者。尿素的发现,是他在一次实验中,进行金属氰化物和氨水的研究时,意外地发现在金属氰化物和氨水相互作用时,经温水加热,容器的底部出现了一些白色的沉淀物。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要探个究竟。他紧紧抓住这种新的实验现象,反复实验研究,精心论证,经过近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828年查明,金属氰化物和氨水相互作用,首先生成的物质是氰酸铵,氰酸铵经加热就会转化为尿素。

尿素的发现是维勒好奇心强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是,他在研究铝的化合物时,却对某些奇异现象有所忽视,而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发明机会。有一次,他在分析墨西哥的黄铅矿矿石时,曾发现一种特殊的沉淀物,只是凭经验断定这是铬的化合物,没有再深入研究下去。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贝采利乌斯实验室工作的维勒的同学瑟夫斯特木,在分析维勒分析过的同样矿石时,也发现了维勒曾经看到过的现象。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使瑟夫斯特木决定对这种新奇现象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他紧追不放,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钒”。

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你渴望自己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吗?你渴望自己的创造灵感早日到来吗?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

谁的好奇心强,发明就光顾谁,谁的好奇心弱,发明就擦肩而过;一个人在好奇心强的时候就有发明,好奇心弱的时候就没有发明。好奇心对发明创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好奇心对原始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原始创新不是事先能够预料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最后才得出来的。好奇心是一种探索动机,进取动力,是一种向未知和未来世界挑战的精神。好奇心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

3.好奇,开启成功的钥匙

狼总是对自己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它们竖起灵敏的耳朵,倾听自然界的每一种声音,它们炯炯有神的眼睛总透着跃跃欲试的锋芒。它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总是为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好奇创造机遇。狼的好奇让它们对自然界的秘密充满向往,不自觉地去探索。因此我们和狼一样,人类的许多成功就是好奇产生的,好奇心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纵观世界上杰出的成功者,他们起初都是一个充满好奇的人,因此,后来都走上了成功的科学之路。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子叫日晷。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啦。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新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地心说”的错误说法。

伟大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随父亲到海上打鱼。他对大海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感兴趣。出海时,回到家里,罗蒙诺索夫总是要问父亲许多问题。“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会出现光亮的水纹?”“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

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大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曾经说过:闷热的鸡窝常常和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小时候,我曾钻进鸡窝一直呆了五个钟头,为的是要看看母鸡究竟是怎么下蛋的。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几乎每一个科学家的传说都可以告诉我们,他们的一生是充满了对大自然奥秘好奇的一生,正是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因为,好奇心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好奇心是成功的重要法宝

对于公认的成功者来说,最通常遇到的问题是别人向其讨教关于如何成功的秘诀。在一般总结的各种要素中,4位大师共同强调了好奇心的重要性。

罗伯特?拉夫林说,每个人在孩提时都具有好奇心,但是成年后就没有那么大了,这非常可惜。一个人只有具有好奇心,同时加上努力才会成功。“必须记住,你要听从内心世界的召唤,天赋是父母给的,而执著是自己决定的。”

拉夫林从小喜欢拆装家中的电器,试图了解那些玩意内部的结构。他最冒险的经历是把家里的彩电完全拆开了。虽然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他感谢父母的宽容:“我希望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你必须要知道真理。”

朱棣文说,科学家要对自己从事的事情有真正的喜欢,要有兴奋感。他在选择学生时注重考察其是否对研究项目有无巨大兴趣。“当你对事业有好奇心时,所有的热情、执著就会自然被激发出来。”

科研生活是如此令人着迷,朱棣文说,在一个成功的团队里,你会与最优秀的人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关心哪些问题,这些都会对你取得成功有很大帮助。

瓦特是世界上公认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蒸汽机,被世人称为“蒸汽机之父”。他的创造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瓦特出生在英国苏格兰一个小镇格里诺克,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祖父和叔父都是机械工匠。瓦特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和强烈的好奇心,大人们都夸他聪明伶俐。他喜欢到自家的花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还经常把过程用笔画下来或记录下来。他非常喜欢提问题,有时候还真把大人难住了呢。

一天,他在厨房里看到奶奶正在烧水。水开了发出“哧哧”的声音,他发现壶盖不知为什么就被顶了起来,他好奇地问奶奶:“奶奶,是什么东西把壶盖顶起来了?”奶奶笑着说:“是水蒸气呀,水开了,壶盖就会被水蒸气顶起来了。”

小瓦特很不相信地说:“水蒸气能有这么大的力量?一定是壶里有小动物把它顶起来的。”说着就过去把壶盖拿了下来看了又看,但是里面除了水还是水,其它什么东西也没有。奶奶说:“怎么样?我说的对不对?”可是瓦特还是不服气,又把壶盖拿了下来,察看了半天,里面还是没有“小动物”出现,这使他有些失望。瓦特仍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又追问道:“为什么只有水开了,壶盖才会被顶起来呢?”

瓦特的父亲很喜欢瓦特这样寻根问底,他告诉瓦特,蒸汽是有很大力量的。父亲让瓦特仔细观察,看看蒸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从这以后,小瓦特像中了魔一样,常常盯着烧水壶,一看就是大半天。瓦特常常想:“壶盖是被水蒸气推动而上下跳动的。既然一壶开水能够推动一个壶盖,那么用更多的开水,不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水蒸气,推动更重的东西了吗?”

长大后,瓦特常常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那一动一动的壶盖。想起小时候和奶奶的对话,瓦特心里充满了期望:蒸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一定要利用这股神奇的力量发明一个机器。

在瓦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情感状态,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了弄清他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

在现代职场里,那些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往往会走在别人的前面,这样的人对生活,对工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善于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有问题总比没问题强,最愚蠢的人往往是那些从不提出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失去了学习、探讨和改正自我的机会。

好奇心激发人类去发现、发明、创造。事业上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好奇心理极强的人。

打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好奇心是人类不断进行发明创造的可贵品质之一。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于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唤起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后来,他说道:“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和才能,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语道出了科学家成功的奥秘之所在。爱因斯坦的好奇心,促使他对自然奥秘作不懈之追求。童年的爱因斯坦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感到十分好奇,他想:为什么指南针会指向空间特定的方向?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现象背后,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植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稍长,少年爱因斯坦醉心于探讨“追光”:如果超越光速会怎么样?经过多年反复思考,他终于悟出了光速不变原理,成为狭义相对论的两大基石之一。

不仅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普通员工要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对于一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和一切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员工来说,好奇都是应当具备的起码的品质。

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比尔?盖茨小时候就是一个电脑迷,好奇心强烈,在13岁时就写出了第一个软件程序。好奇心使他对电脑充满了浓厚兴趣,好奇心使他通宵达旦地钻研电脑知识,让他专心地为首部商用微型电脑ALtait编出了Basic语言软件。可以说,是强烈的好奇心成就了他的事业。

从比尔?盖茨成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好奇心常常促使一个人深入研究、探索,因此能发现许多前所未有的东西。

比尔?盖茨在《优秀员工10大准则》一文中说:“一个好员工,必须首先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比尔?盖茨认为:好奇心是产品研发的驱动力,是新型员工最重要的素质。因为好奇心可以引发员工的专注力与热情,并使这一热情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

好奇心与兴趣是分不开的。面对你的产品,好奇心使你总是在问:“为什么产品要这样设计?”“产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还能生产出比这个产品更好的吗?”由于有这种探求心理的指向,便激发了你对产品的探求欲望,并对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去研究、去开发,最终就会找到自己所期待的答案。

大胆怀疑,勇于追根求源,是科学创造的先导。打开群星灿烂的科学史册,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有强烈的、勇敢的怀疑精神。

1589年,意大利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城里55米高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掉下来,结果它们不分先后,同时落地。这一试验,纠正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科学巨匠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从高处下落“其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论断。

中国古语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宇宙之大,事物之繁杂,无一不充满着数不清的疑问。一部科学技术史,它的诞生、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解疑释惑的过程。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小事产生怀疑,经过刻苦钻研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大胆怀疑是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金钥匙!

你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个问题,甚至对前辈已经做出的权威性理论,感到有值得怀疑的地方,正是你动脑筋,下功夫深钻细研的表现。而缺乏创新的勇气,缺乏刻苦精神的人,那种盲目崇拜,人云亦云,踩着别人脚印往前走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所作为的!

亨利?福特在学校里常常心不在焉。有一天,他和一个小朋友把一块手表拆开了。老师很生气,让他们放学后留下来,把表修好才能回家。当时这位老师并不知道小福特的天才。只用了十分钟,这位机械奇才就把手表修好,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福特对各种东西的工作原理总是很感兴趣。曾有一次,他把茶壶嘴用东西堵住,然后把茶壶放在火炉上。他便站在一边等候着会出现什么情况。当然,水开后变成了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无处逸出,茶壶便爆炸了,因而打碎了一面镜子和一扇窗户。这个小发明家也被严重地烫伤了。

多年后,福特的好奇心和他的动手能力使他得到了回报。他曾经梦想着去制造一辆无马行进的车。他造成了一辆这样的车后,运输界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又是潜在的创造力,它总是通过惊奇、疑问等心理活动,诱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频繁地接触使人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进而激励人们寻求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认识过程中,好奇心可以使人们孜孜不倦地对特定的事物进行长时间和深入的观察,使认识不断深化,直到把握事物的本质。

一个人好奇心越强烈,其成就往往也越大。

4.机智灵活

狼是灵活的动物,它知道怎样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回报。狼的目光敏锐,善于计谋,懂得以智取胜;狼攻守灵活,不干傻事;该进攻的时候就会进攻,该守候时候就灵活守候,一定不会做无谓的牺牲。拥有狼性般的灵活机智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生活中为人处世,需要随机应变的灵活,有灵活的方法,就能使被动的局面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1964年10月1日,苏联的一艘运载3个人的宇宙飞船在拜库诺尔宇航中心发射升空。在将要发射前半个小时,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给宇航员们打了一个电话。他向3名宇航员表示热烈祝贺,祝他们一切顺利。他还告诉他们,当他们返航时,他将举行盛大仪式欢迎他们。

在地球外面的轨道上,宇宙飞船顺利地飞行着。几天后,飞船上的宇航员再次拿起无线电话,准备与最高领导通话。但是,他们发现,他们极难拨通赫鲁晓夫的电话。他们哪里知道,不但他们无法叫通赫鲁晓夫,就连地面上的人们要想和赫鲁晓夫通几句话,也是很难实现的。

原来,在宇宙飞船环球翱翔的这几天里,苏共总书记已被隔离起来,他把电话线统统切断了,他已完全失去了对外联系的自由。赫鲁晓夫再也无法实现在红场主持盛大仪式欢迎宇航英雄的宿愿了。

可能是因为电话来自太空,政敌们也不愿让飞行英雄们心神不宁,赫鲁晓夫别墅与宇宙飞船之间的线路终于接通了。宇航员们热烈地向“尼基塔同志”问好。赫鲁晓夫神魂不定地边通话边想心事。他心里很清楚,他已没有了行动自由,就是这次例外的通话也不能有丝毫差错,因为米高扬就坐在他的身边,全神贯注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他还知道,他已不可能有任何渠道把自己被软禁的消息透露给还被蒙在鼓里的苏联人民。而只有把这消息尽快透露出去,自己才能有一丝得救的希望。赫鲁晓夫迅速做出了决定:必须利用这次难得再有的通话机会,把自己的境况告诉人们。

但是这必须做得极为巧妙:既透露了消息又不让身边的米高扬认为自己在泄露秘密。恰在这时,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米高扬伸出手,用力想把电话机从赫鲁晓夫的手里抢过来,不让他继续说更多的话了。赫鲁晓夫情急智生,就在米高扬将他的电话机将夺未夺的一瞬间,迅捷地说了他作为总书记公开向人们说的最后几句话:“米高扬同志在这里。他想同你们讲话。我不能再同你们讲话了,他正在把电话从我手里抢走。我想我不能阻止他……”

用普通但却深远的词语,曲折、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在高压和监视下既有效又安全地表达自己意志的一种手法。赫鲁晓夫和宇航员通话使用的正是这一手法,真可谓是机智灵活。

1943年初,盟军决定对欧洲大陆发动一次大反攻,要想结束欧洲战争,就要尽快打败德国法西斯。盟军为了了解德国在大西洋沿岸防御系统的情况,除了依靠截取无线电和空军侦察以外,还派了很多情报人员潜到敌后,以搜集情报或窃夺资料。

勒内?迪歇就是在法国的一个秘密抵抗组织的成员,他也是一名油漆匠。1943年5月初,里昂市政府大楼外边贴出一张布告,要招聘工人,修理“托特”公司的总部。“托特”是德国一家承包军事工程的企业,现在正负责修筑防御工事。迪歇知道这是窥探“托特”公司的秘密及其相关工程的好机会,就决定前往应聘。他发现有一件活计是给公司技术部的工头办公室裱糊墙壁。他就到那里去求见工头施内德雷尔。施内德雷尔同他一起商量并选定了所喜欢的图案后,就让他次日就可以正式准备工作了。

第二天,迪歇按照约定来到办公室,那个工头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摆着几张图纸。迪歇一眼就看见最上面一张是诺曼底沿海一带的地图,上面印有“特别施工计划,绝密”的字样。施内德雷尔对他作了一些布置和吩咐后,并没有在意些什么,就去参加一个会议了。迪歇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就果断地把地图拿起来卷好,藏到办公室里一块两英尺见方的镜子后面。他刚刚藏好地图,施内德雷尔就回来了,他让迪歇到下星期一再开始干活。

到了星期一,当迪歇带着工具来干活时,他发现施内德雷尔到别的地方去办事了,大楼里没人知道迪歇要来裱糊墙壁的事,所以就不让他进去,让他再过一个星期来。迪歇知道时间紧急,必须及早把藏起来的地图带走,以免夜长梦多。于是,迪歇就故意和拦住他的人顶撞起来,声音吵吵嚷嚷的,终于惊动了一个名叫阿达贝特?凯勒的工头,他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想看看出了什么事。迪歇抓住他连忙解释说,他是被雇来给施内德雷尔的办公室裱糊墙壁的,假如凯勒让他进去干活,他情愿白给他把办公室裱糊一遍,不要钱。想到能使自己肮脏的办公室裱糊一新,凯勒不由得高兴起来,就同意了。于是,迪歇如愿以偿地进去干起活来,快下班的时候,他取出了仍然藏在镜子后面的地图,和几张糊墙纸卷在一起,顺利地走出了大门。他就很快地把这张地图送到伦敦,这张地图也就成为盟军研究和分析德军大西洋防线的重要依据,盟军的成功自然不在话下了。

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要想处理好这些麻烦就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机智灵活巧脱身

纪晓岚又名纪昀,在清朝乾隆年间,他以博闻强识、能言善辩而名闻遐迩。

某年夏天,北京遇到了少见的高温天气。当时,纪晓岚正奉圣上之命在翰林院赶编《四库全书》。因时间紧,他不敢懈怠,但他又怕热,于是就脱掉上衣,打赤膊伏案撰稿。忽然,仆役来报,说皇上驾到,他一时找不到上衣,只好狼狈地钻进书桌底下,并用桌布遮住自己。乾隆进书房没看到纪晓岚就坐下来阅稿了,而纪晓岚蹲了好长时间,听外面无动静,便掀起桌布问仆役:“老头子走了吗?”乾隆一听,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责骂道:“大胆纪晓岚,竟敢叫朕老头子,难道你活得不耐烦了?”纪晓岚赶快爬出来,跪在乾隆面前说:“臣该死,不过,微臣所说的‘老头子’并非民间所说的老头子。百姓称皇上为万岁,岂不为‘老’?皇上乃一国之首,岂不为‘头’?皇上又是真命天子,岂不为‘子’?”乾隆听罢,转怒为喜,感慨道:“纪晓岚啊纪晓岚,真是名不虚传!即使苏秦、张仪再生也会望尘莫及。朕赦你无罪,起来吧!”“老头子”原是不礼貌的称谓用语,但被纪晓岚一解释,竟成了褒义词,他的机智灵活使自己转危为安。

历史中,有许多人都能运用这种技巧使自己转危为安。

湖南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郭亮,就是一个机智灵活的人。他曾参加过南昌起义,任过湖南、湖北的省委书记,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3月27日在湖南岳阳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9日在长沙遇害。

1923年,郭亮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同时又兼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和工农部部长,工作十分繁忙。由于郭亮在湖南长沙地区乃至全省工农中有很高的声望,国民党恨之入骨,总想寻找机会除掉他。

有一天,郭亮正在工团联合会的楼上全神贯注地写指导工人运动的工作文件。忽然,他桌子上的台灯亮了几下,这是门口老工人发出的告急信号。

郭亮从这个信号中立即判断出,肯定是抓人的警察来了。他马上把没有写完的文件和其他保密本子收拾起来,一把揣进怀里,准备下楼转移。

可是,令郭亮想不到的是敌人来得太快了。当他走到楼梯口,刚要迈步下楼的时候,楼下大门口就已经传来了警察的讲话声和脚步声。显然警察已经临门了。这个时候,显然是无法走出去的;要躲也是躲不掉的,敌人肯定也会搜查到的。

到底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走也走不出,躲也躲不住的情况下,郭亮只好退回到办公的屋里。在千钧一发之际,郭亮调动脑子里所有的细胞,终于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拿了一把锁,把手从靠门的窗子伸出去,把门从外面锁上;然后把屋子里布置成好像好几天没有人来住过的样子。一切布置停当,然后,他再把临街的窗子打开,从窗口跳到对门一座单层瓦屋的屋檐上,再从那家屋里的阳台上轻轻地溜下去,走了。

在郭亮跳出窗口的时候,那些搜查郭亮的警察就来到了楼上。首先来到门口的警察,往门上一看,一把大锁紧锁房门,顿时感到十分失望。

门,咣当一声打开了。一群警察冲进屋内。在房子里他们没有发现郭亮,但他们并不死心,在房子里反复搜查。床上,床下,抽屉里,桌子下,甚至连墙壁缝里,屋顶上面,都搜查遍了,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后来,有一个警察看到房子到处是灰尘,便说:“你们看,这房子好像很长时间就没有来过人似的,郭亮不可能来过这里,准是搞情报的那帮饭桶用假情报来折腾我们。走,回去,找他们算账去!”

警察垂头丧气地走了。郭亮就这样安全脱身了。

生活是需要灵感的,这些灵感不仅能作用于创造发明,更能用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突发事件。我们在学校里能学到许多书本的知识,却无法学到机智应变。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按常规出牌的,因此需要我们随机应变。

5.创造机会而非坐等机遇

狼是一个被人研究得最深、最广的动物之一,有人曾借助电子仪器跟踪、观察狼长达几天的捕猎行动。而令人们惊奇发现的是,狼群丝毫不对自己的任务感到厌倦和心烦,它们会持续长达好几天的时间,用以观察并监控被它们盯上的猎物。它们也从不盲目地去追逐或去骚扰猎物,它们会善于发现被追捕猎物中的每个成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并再加以综合分析。因此,狼在不断的为自己寻找机会,并非坐等机遇。

人们常说:天赐良机。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遇,它是上天给给予人间少数幸运儿的礼物。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机遇是靠争取得来的成功的钥匙。得到机遇,不靠天赐,而在人为。

当机遇尚未出现时,除了时刻准备之外,我们也应该主动为自己创造机遇,不能总是守株待兔,等着机遇上门。培根说过:“智者创造机会”。机会是等不来的,他必须靠我们平时的勤奋经营和努力创造才能获得;机会也是平等的,关键看你是否懂得如何去寻求机会,并且将它变成人生成功的垫脚石。

机遇与我们的人生事业休戚相关。在人的一生当中,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可能让你走上康庄大道,从此平步青云,财源滚滚。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又总是在感叹“为什么别人有那么好的机会,而自己没有?也就有了那些人不从自身找原因,而出现的怨天尤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每天都向上帝祈祷能中500万大奖,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一直没中过奖。于是他埋怨上帝不公平,不给他机会,上帝终于忍不住一场怒喝:你要我给你机会,但你总得去买一柱彩票啊!原来他每天都虔诚的祈祷了,却从来未去买过一注彩票,不要总是埋怨没有机会,不去做永远都没有机会!

有些人只知一味的干,当别人出了成绩的时候,只能抱怨他的运气好,可又有谁真正的想过,为什么人家成功了,不是人家运气有多好,人家付出了别人,你又付出了多少?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其实,机会并不会莫名其妙地从天而降。任何一个机遇的来临,往往都是因为自己过去的努力和善缘所至。

在我们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历程中,我们先必须认真的去做,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然后我们还必须以永不放弃的精神执着的去做,只有当我们扎扎实实的做了,我们离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越来越近,成功也就水到渠成。

创造机遇

从前,有一位才华横溢、技艺精湛的年轻画家,早年在巴黎闯荡时却默默无闻、一贫如洗。他的画一张都卖不出去,原因是巴黎画店的老板只寄卖名人大家的作品,年轻的画家根本没机会让自己的画进入画店出售。

成功似乎只是一步之遥,但却咫尺天涯。谁知过了不久,一件极有趣的事发生了。画店的老板总会遇上一些年轻的顾客,热切地询问有没有那位年轻画家的画。画店老板拿不出来,最后只能遗憾地看着顾客满脸失望地离去。

这样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年轻画家的名字就传遍了全巴黎大大小小的画店。画店的老板开始为自己的过失感到后悔,多么渴望再次见到那位原来是如此“知名”的画家。

这时,年轻的画家出现在心急如焚的画店老板面前。他成功地拍卖了自己的作品,从而一夜成名。

原来,满腹才华的画家当兜里剩下十几枚银币时,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他用钱雇佣了几个大学生,让他们每天去巴黎的大小画店四处转悠,每人在临走的时候都要询问画店的老板:有没有他的画?哪里可以买到他的画?这个聪明的方法使画家的名声四下鹊起,因此才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这个画家便是伟大的现代派巨匠毕加索。

的确,不是每一块金子在哪里都会发亮的。譬如,当它还埋在沙土中时。同样,也不是每一位有才华的人就一定会飞黄腾达。当机遇不至的时候,怨天忧人是无济于事的。这时,不妨学一学毕加索,动一动脑筋,想一个聪明的办法来创造自己的机遇。那么,成功说不定也就不期而至了。

要想成功,必须自己创造机会。等待那把我们送往彼岸的海浪,海浪永远不会来。愚蠢的人,坐在路边,等有人来邀请他分享成功。

有个懒人靠在一块大石头上,懒洋洋地晒太阳。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老者:“喂,你在作什么?”

“我在这等待时机。”懒人回答。

“等待时机?哈哈!时机是什么你知道吗?”老者问

“不知道,不过,听说时机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只要来到你身边,那么你就会走运,或者当上官,或者发了财,或者娶个漂亮老婆。或者—反正,美极了。”

“嗳,你连时机是什么样都不知道,还等什么时机?还是跟着我走吧,让我带着你去做几件有益的事吧!”那老者说着就要来拉他。

“去去去!少来添乱!我才不跟你走呢!”懒人不耐烦的撵那老者。

那老者叹息着离去。

这时,一位寓言不能出现的“成功大师”来到懒汉面前问道:“你抓住了它吗?”

“抓住它?它是什么东西?”懒人问

“它就是时机呀!”

“天啊!我把它放走了。不,是我把它撵走了!”懒人后悔不迭,急忙站起身呼喊时机,希望它能返回来。

“别喊了,我告诉你关于时机的密秘吧。它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家伙。你专心等它时,它可能迟迟不来,你不留心时,他可能就来到你身边;见不到它,你时时想着它;见到了,你又不认识它;如果当它从你身边走过时你抓不住它,那么它将永不回头,使你永远错过了它!”

“天啊,那可怎么办呀,我这一辈子不就失去时机了吗?”懒人哭着说

“那也未必,让我告诉你另一个关于时机的秘密吧,其实,属于你的时机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

“对。这一个失去了,下一个还可以出现。不过,这些时机,很多不是自然走来的,而是人创造也来的。”

“什么?时机可以创造?”

“对,刚才的一个时机,就是我为你创造的,可惜你把它放跑了。”

“那太好了,请你再为我创造一些时机吧!”懒人说

“不,以后的时机,只有靠你自己创造了。”

“可惜,我不会创造时机呀”。懒人为难地说。

“那么,现在,我教你。首先,站起来,永远不要等!然后放开大步朝前走,见到你能够做的有益的事,就去,那时你学会了创造时机。”

愚蠢的人等待时机,聪明的人创造时机。

“我可否在更重要的职位从事更重要的工作?”这是一位员工直接写信给公司的老板,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位员工就是卡罗?道恩斯,那位老板就是杜兰特公司——也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杜兰特。

杜兰特看了这封信后,马上做了批示:“现在任命你负责监督新厂机器的安装,要按图纸施工,看你做得如何。”卡罗?道恩斯以前从来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但他心里清楚,如果就此退缩,可能就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调整好心态,认真钻研图纸,再找到相关人员,一起做了缜密的分析和研究,很快就搞清了工作的要点,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而且还提前一个星期完成了公司交给他的任务。对此,杜兰特很欣赏他的能力和水平,马上提拔他为公司总经理,年薪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个“0”。

守株待兔,是等不来机遇的,只有像卡罗?道恩斯那样,主动出击,才能给自己创造机遇。

古代有位智者,他说他有移山大法,他所谓的移山大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同样,没有机遇,我们可以创造机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机遇要靠我们自己创造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最重要的机遇是他自己创造的。他生于海南岛,9岁就随叔叔到波士顿在一个小商店当学徒。13岁那年,他偷偷上了一艘开往南方的船,想逃离商店学徒生活,去寻找自己也不知道的读书机会。船长很善良,为他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就把他介绍给一些热心的教会人士,其中一位将军资助他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完成学业后,他回到中国,帮助孙中山完成了辛亥革命。

人要创造机遇,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把握住那些属于自己的机遇而不要失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

微软公司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李开复,关于中国学生和青年人最需要重视的诚信问题。摘录如下: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机遇可谓人人皆盼之、求之……。可“平白无故”的机遇能“遇”到的不能说没有,就是有恐怕也是微乎其微。在通常的情况下,机遇青睐的是那些有准备和前期积累的人。因而可以说,正是他们创造了机遇。

一天,大众公司的“的哥”刘师傅正开着车。在提篮桥附近,他看见一西装革履的“老外”,搓着手在马路边焦急地走来走去。刘师傅立即下车走过去,用“洋泾滨”式的英语问这位先生为什么这么着急,自己能够提供什么方便。原来“老外”约定的车没有来,而他正要出席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刘师傅请“老外”上车,立即把他送到浦东的会议地点——金贸大厦。因为“老外”没有带现金,刘师傅非当“免”了他的车费,而且给对方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叮嘱“老外”有困难不妨再找他。事毕,刘师傅渐渐地把这事给淡忘了……

又过了些日子,公司里的人事经理找到刘师傅,说一跨国财团的地区总裁要请他去开专车。原来刘师傅送的那位“老外”正是这位总裁,后者根据刘师傅留下的名片“按图索骥”找到了大众公司,在了解了刘师傅平时的相关情况后,决定以月薪2000美元,聘请刘师傅为自己专门开小车。公司也“成人之美”,给刘师傅“放行”。后来,刘师傅又被对方聘为特别行政助理,薪水自然也涨了一大截。

有人说,刘师傅是走了好运。这话没错,刘师傅确实交了好运。可当初他若悄然离开“老外”,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当然也就没有以后的所谓“好运”。问题是这种“机遇”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准和抓住的,刘师傅靠的是自身秉性,“好运”也就自然而然地降到他的身上。

“的哥”变成“助理”,有其偶然性,更有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就是自身的素质和职业操守,对其它行业而言亦如此。推而言之,只有在敬业的基础上,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才能有所谓“机遇”。从这点延伸,机遇也确实是自己创造的。

机遇不是等来的

生活在某种意义上给我们的机会是均等的,从不会多,也不会少。但在于我们能否把握机会并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具备相应的能力,机遇来了,我们就不会视而不见,与它擦肩而过。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不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再坐等机遇的到来了,而是应该去寻找机遇,创造机会,这样才能去抓住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的机会。

A,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要是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而更要的是要“做”,要去创造。

机会,人人都有,你可以去等待,也可以去创造。然而,等待是没有终止的,也许,过了很长时间才能等到,也可能一辈子也等不到机会。只有自己去创造,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运用机会。

但是,机会也是不好创造的,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将来正确认识,有智慧的头脑的人,才能创造出好的机会。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最能干的人并不是那些等待机会的人,而是那些能创造机会,抓住机会,运用机会及以机会为奴仆的人。”是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机会。让我们一起去创造机会,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有两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是乔?吉拉德的故事。乔?吉拉德35岁前是个全盘的失败者。他患有相当严重的口吃,多次失业。35岁时为养家糊口,从事汽车推销工作,靠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全球最受欢迎的演讲大师。”

另一个是赖东进的故事。赖东进生在乞丐之家,全家餐风露宿,靠乞讨谋生。10岁时靠资助上学,边读书边行乞。在昏暗的路灯下写作业,在沙地上练字。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凭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求学,努力地工作,终于成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一家防火器材公司厂长兼生产部经理。”

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故事却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他们都曾努力地奋斗过,都敢于与命运抗争,都敢于从逆境中奋进。因此,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试想:如果乔?吉拉德在从事建筑生意失败、身负巨额几乎走投无路时,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他能东山再起吗?不,决不能!是他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是他对自己的工作投入了140%的精力,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啊!如果赖东进因家境贫寒、倍受人间冷暖而自暴自弃,他能事业有成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是他为自己创造了机会,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顽强的信念,发奋求学,踏实工作,才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啊!

假如我们的生活一度不尽人意,请勿自弃。陆游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向人们昭示:失败与成功仅一步之遥,谁能咬紧牙关度过眼前困难,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胜利就在彼岸向他招手。要珍惜现在,自己去创造机会,生命的奇迹就会在创造中凸现!

如果你想守株待兔,那就是白日做梦。

机会不是等来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次不断向前、持续向上的生命旅程。因此,我们不能等,要靠自己未雨绸缪,珍惜每一寸光阴,让每一分、每一秒换取应得的成果,这样才能有机会与成功见面、握手,才能赢得别人的称赞,才能在自己的人生史上写下“今生无悔”这四个辉煌的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的,做任何事情都应等在适当的时机中做才有可能成功。然而,如果我们总以为自己的人生旅途前路漫漫,因此把创造机会的日子推到明天,或只想默默地等待幸运的降临,到头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等待者永远得不到他们日夜盼望的称赞声和掌声,他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成功者抱着满怀的奖品和鲜花走过人群,心里满是羡慕和妒忌。天天等待,天天后悔,天天叹息,而不去进取,成为时间的奴隶,有何用呢?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无济于事。

机会不是等来的,机会是人创造的,机会是永远垂爱那些时刻准备的人。所以只有你有一定能力,机会会来的。如果你不时刻准备着,所以即使机会来了,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机会。

不能只是傻傻的等,一定靠头脑准备,创造机遇。

6.把握机遇

在北美的旷野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群分散的狼突然向一群驯鹿冲去,引起驯鹿群的恐慌,导致驯鹿纷纷逃窜。这时,狼群中的一匹“剑手”会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驯鹿的腿。狼群之所以选中这头驯鹿,也许就是因为它们发现它的某些特点易于攻击,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回归队了。它们耐心的放鹿回去有着它们的目地,它们更善于把握机遇,它们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这种在机遇面前把握得当的耐性,对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这个社会中一定要学会把握机遇。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成为一颗耀眼之星,那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成功是努力勤奋与人生机遇缺一不可而成的。把握机遇,便能把握成功。

机遇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把握机遇不是“守株待兔”般等着机遇的到来,那样只会同机遇擦身而过。有句话说:机遇只偏向于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在等待机遇的同时,也要有自身不断的努力进取,不进则退,只有时刻准备着,当机遇来临之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便能轻而易举地抓住,不然,再多的机遇也不会通向成功之门!

机会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确,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机遇。可这些机遇都是稍纵即逝。往往在犹豫不决间,机遇已从我们的手边悄然溜走,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始终保持注意力,时刻留心身边变化,善于把握机会,实现人生价值。“跳槽”便是如此。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青年在维修部当学徒工。一天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单车。他不仅将车修好了,还把车子擦拭得一尘不染,崭新如初。其他人对此不屑一顾,还笑他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谁料车主将车子取走的第二天,这位青年已被本市一家赫赫有名的公司高薪聘用。原来,这辆不起眼的自行车的主人竟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故事中的青年固然幸运,但机遇是他自己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有一则寓言故事大意为有两只青蛙是好朋友。其中一只生活在水田里,而另一只原来也生活在田埂旁,后来那里修了公路,便生活在了路边。那只田里的青蛙多次劝说它搬进田里居住,因为公路边汽车风驰电掣,危机四伏。但是路边的青蛙不以为然,坚持说自己习惯了路边的生活。几天后,田里的青蛙去探望朋友,却发现它已暴尸路边,惨不忍睹。

其实,命运就掌握在你手里。如果路边的青蛙接受朋友的劝说,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可惜他没有抓住改变的机会。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这本书风靡全球,它让很多人懂得了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的潮流,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奶酪”带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也应是青年人对“跳槽”的理解。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那么“跳槽”无疑是我们一生当中的重要抉择。敏锐、果断地把握机遇会让你有一片新天地!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思想、有准备、有能力把握住它的人,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就要看他是否能把握好成功的机遇。

把握好机遇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国家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比如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大家都说“狼来了”,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个机遇。我们是抓住机遇,超越自我,“与狼共舞”呢,还是坐以待毙,静观其变,谈“狼”色变呢?很显然,我们选择了对我们国家发展更有利的前者。我们把握住了成功的机遇,相信我们会在竞争中奋力拼搏!

“人生的路有千万步,但最关键的只有那两三步。”希望我们都能把握好机遇,走好这关键的两三步!

珍惜每一次机会

一天,一群年轻人去拜访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向他请教人生的真谛。

知道他们的来意后,苏格拉底微笑着将他们带到一片苹果园。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苹果林,一个个大红苹果挂满了枝头,着实诱人。苏格拉底指着那片苹果林对他们说:“孩子们,去吧,摘一个你们认为最好最大的苹果来。”说罢,苏格拉底就走到树林的另一边,去等待那些探讨人生真谛的年轻人走出树林。

不一会儿,那群年轻人就陆陆陆续续地走出苹果林,来到苏格拉底面前。其中一个年轻人请求到:“老师,再让我们选择一次吧,我刚走进的时候,看到了许多苹果,但我想后面的一定更大,于是我就错过了它们,可是到最后,我只摘到一个并不是很大的苹果。”另一个年轻人也请求到:“老师,我恰恰和他相反,当我刚走进去的时候,我就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可却发现后面有许多更好更大的苹果。老师,请再让我们选择一次吧。”

他们七嘴八舌地请求苏格拉底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可是,苏格拉底却一直微笑着倾听。最后,当他们平静下来以后,苏格拉底才缓缓地说道:“孩子们,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无论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的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刻面临着选择。当选择的过程中,每一个选择都有其道理,人们都认为是对的,然而,到最后总会感觉到有些许遗憾,有时候的选择甚至会是个无法换回的错误。也许有许多人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会感慨如果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自己一定会更加努力,更加珍惜选择的机会,更加珍爱生命。然而,生命却只有一次,没有一个人能进行第二次的选择。许多机遇的选择也一样,错过了就难以再挽回。无论已经逝去了的时光中是辉煌还是凄凉,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上帝都不会给我们第二次选择的机会。那么,当面临每一次选择时,就要把握好每一个可能的机遇,不要错过更多更好的选择。这样,当事情发生以后无法改变时,才会少一些遗憾,少一些悔恨,有一天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也会无怨无悔了。

当然,我们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却可以珍惜每一个机会,把握住每一次机会。那么,当面对选择时,请珍惜每一个机会吧,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加壮丽多姿!

甲、乙两人在田野漫步时看到一只大雁,甲拿起枪就要射,并说,射下来让旅馆厨师煮了吃,可乙说应该烤了吃。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就去找智者。智者说可以把大雁煮一半、烤一半。两人听了十分高兴,搭好炉子去射大雁,可大雁早已飞走了。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通往成功的绝佳路径。把握机遇,你可能因此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留学生到了澳洲,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是离不开车的。”留学生说:“有,会。”其实那留学生连方向盘都没有摸过,只是不想丧失这一绝好的机会。于是主管说:“那好,一周后我们进行面试,请您开车前来。”留学生回去后就借钱买了辆二手车,第二天去学驾驶,第三天就开车上了路,第四天,沉着的开车去考驾照,第五天开着车绕悉尼城转了几圈,开得十分稳妥,一周后通过了面试。如今,他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你看,把握机遇并不难,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成功就是属于你的。面对机遇,我们不能犹豫,一犹豫机遇就会弃你而去,决定了的事情就不能放弃,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其实,机遇就在我们身旁,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就在现在。让我们充满信心,喊上一声:“Justcatchit,tryit,andthenmakeit!”

机遇往往都是瞬间出现,而又瞬间消失。从而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这样把握机遇就是非常重要了。

时下,有些人常常感叹机遇对他们不公平,认为事业的不成功是机遇赋予他们的太少,而不去剖析一下自己对事业的态度。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惟一不同的是,机遇总是光顾那些锲而不舍、毕生追求的人。

失去一次机遇并不可怕,怕的是第二次失去同样的机遇。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暂时没有机遇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瞄准目标,只要持之以恒,机遇就会来到你身边。

机遇有时像地下的水,我们每个人都是挖井人,你挖呀挖,没水,再换个地方挖呀挖,还是没水。为什么挖了很多井都没有挖到水呢?原因就是你在快挖到水的时候,停了下来,没有坚持下去,结果前功尽弃。这不是机遇抛弃了你没有光顾你,而是你抛弃了机遇,没有好好地珍惜机遇。不是你没有机遇,而是你意志不坚强失去了机遇。

机遇告诉我们:需走一百步,你走了九十九步也是等于零。

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的选择是你所应选的,那么,这个选择就是助你走向未来,创造辉煌的机遇。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也是个不断把握机遇或放弃机遇的过程。机遇并不神秘,它存在于人生的旅途之中,关键是我们是否能“该出手时就出手”——迅速地把握机遇,只要你能够切实地把握住它现身的那一时刻,并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那么成功就会属于你。

在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城后,师徒二人继续赶路,当他们经过茫茫的荒野时,耶稣猜想到彼得一定会渴得,就故意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就赶紧捡起来吃了。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只有狼狈地频频弯腰去捡了。于是耶稣就笑着对彼得说:“如果你刚才弯一次腰,后来就不必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腰。小事不干,将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彼得第一次由于懒得弯腰,放弃了捡马蹄铁这一“机遇”,不肯“弯一次腰”,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多次腰”的结果。换句话说,做人要懂得把握好每一次机遇,以避免不必要的付出。

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说过:“机会之神的头发只长在前额,一旦放它过去,光秃秃的后脑便什么也抓不住了。”彼得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机会之神”,从而失去了“机遇”,导致了虽不情愿但也要接二连三地弯那么多次腰。由此可以看出,抓住机遇,把握现在,善于处理目前的事情,完成最近的工作任务,是对未来的最好策划。

1945年4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佐治亚温泉因脑溢血突然去世。当时,杜鲁门正坐在参议院议长席上给自己的母亲写信。会议结束后这位61岁的副总统信步走到众议院长萨姆?雷伯恩那里喝酒。刚拿起酒杯,白宫新闻秘书史蒂夫?厄尔利突然打来电话找他,要他马上到白宫。厄尔利的语气听起来非常严肃,好像发生了什么事似的。杜鲁门还以为罗斯福已从温泉休养回来,可能有事急需和他谈,果真是那样,倒也算是难得的好机会。

当杜鲁门到达白宫的时候,罗斯福的夫人却告诉他总统已经去世了。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杜鲁门愣住了,一时不知所措。他茫然地问道:“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夫人!”罗斯福的夫人摇了摇头,说道:“不,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现在有困难的是你自己。”

这时,刚刚当了83天的副总统的杜鲁门这才意识到了什么——自己已经是担起国家总统之职了。

后来,杜鲁门对记者们说:“我感到好像天上的月亮、星星甚至所有的行星全部落在了我的身上一样。”杜鲁门对即将担任的总统职务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不知道今后这个总统怎么当。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也流露出了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态。在这一年的七月份,他要去参加战时“三巨头”会议。据后来担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波伦回忆,杜鲁门“面对着像斯大林和丘吉尔这样威风凛凛的人物,自然有些胆怯”。杜鲁门离开美国去开会的前三天,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上说:“我正准备同斯大林和丘吉尔的会面,这是一个临时的差事……我有一个公事皮包,里面装满了关于历史会议的资料和关于讲些什么的建议。真希望我不是非去不可方好,但我还是要去,而且,这一点是拦也拦不住的。”

就这样,机遇对于杜鲁门的偏爱,使这位副总统一下子跃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并且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响当当的领袖人物。后来的历史证明,杜鲁门这位突然的总统接班人干得不错,在美国人评选的十佳总统中还有他的名字呢!

在生活中,有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机遇,但是,每当机遇来临之时,他却又变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甚至会在机遇面前变成一个懦夫。而杜鲁门总统就很好地把握主了,当机遇来临之时,在那样大的压力之下,他没有退缩没有被压垮,而是极力地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个机遇,并且取得了超乎人们想象的成功。

上天始终是公正的,它会公平的分给每个人一些大大小小的机遇,有些人善于把握机遇成为了成功者,而有些人却在乎每一次的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把握机遇,是成功的条件,是成功的因素,是成功的方式之一,把握住机遇,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成功就在眼前!

俗话说:“走是灯笼,等是窟窿。”还有人说:“如若成功,现在正是时候。”是的,生命在于运动,事业在于运动。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成功者都深知这一道理,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坚韧性格。决定只是印,行动才是金。只有行动,理想的梦境才能变成现实;只有行动,事业的枝头才能结出硕果;只有行动,事业的帆樯才能战胜岁月的风暴;只有行动,成功的双脚才能一步步登上未来的巅峰。

该出手时就出手,理智地抓住机遇,果断地把握现在,切实地付诸行动,永远是通向人生彼岸,成就事业大厦,创造理想未来的不可或缺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