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的小老公:文革阴谋大片《反击》出笼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17:19
文革阴谋大片《反击》出笼内幕

    

    “文革”期间,真正能够算做“阴谋影片"的就是《反击》。“四人帮”是《反击》的幕后总导演。迟群、谢静宜等则是台前的总指挥,他们给《反击》定的基调就是所谓“无产阶级的一个拳头,是一枚重型炸弹”,“打在敌人的前沿上,爆炸力要强,杀伤力要大”的“排炮”。
    1976年2月,江青找到河南的唐岐山,告诉他河南省委不行了,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不行了,要唐到省委主持工作当省委第一书记,还要唐管一管湖北,当两省总督。党中央召开的“转弯子”会议刚刚结束,迟群就急急忙忙布置赶写剧本,文化部、电影局也很快批复了。迟群给《反击》的主题、人物、情节定下了调子:“要写出走资派比还乡团还厉害!走资派就是法西斯,应该抓起来枪毙几个!”他一天之内曾两次下令,先将《反击》中的第一号反面人物从大学党委副书记升为省委副书记。
    后来又进一步明确:“一定要把省委副书记改为省委第一书记,写大的,写一把手,这是一条原则,现在有些走资派还在走。”剧本由《占领》改名为《反击》。迟群批示要求点明省委第一书记韩凌的五大特点是“走资派、第一把手、不肯改悔、比还乡团还厉害、反革命分子的后台”。为什么要把河南省委的第一书记取化名叫韩凌呢?对他们来说,老干部就如同冬天的寒凌一样。 
    《反击》开机不久,剧组到河南三门峡市拍摄外景,“四人帮”把持下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破例组成了联合记者团随行采访,由电视台拍摄了长达近一个小时的专题节目,进行前所未有的重点介绍。他们还提前搞剧照,提前写评论文章,提前改编京剧,提前绘制连环画。
    《反击》把河南大学所在地的省委第一书记作为“走资派”来刻画,河南又地处黄河流域,河南省委本来就担着心,预感到闹派分子可能会牵强附会,果不其然,摄制组里的个别成员下车伊始,与当地的闹派分子里应外合、推波助澜,使原先就存在两种不同政治观点的河南局势,进一步出现了混乱。得知《反击》在河南产生了影响,迟群兴高采烈地说:“《反击》在走资派那里已成为强烈地震了。”
     时任河南省委秘书长的王大海在晚年写的《艰难的步履》一文里回忆:“'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把我在讲话中批评造反派头头时的话:“欺负老干部欺负透了,整整受了八年气,挨打受气,像个小媳妇”等话作为原型写进他们炮制的电影《反击》中在全国播放。洛阳的造反派头头更是将广播车开到省委大门口用高音喇叭对着省委播放《反击》的电影录音。
    迟群看了手下人员写的河南情况汇报,兴奋不已,他批示:“对这些人,这个片子是一次强烈的大地震!……是赶走资产阶级老爷的保证。”1976年9月27日刘庆棠、迟群、谢静宜审查影片一次通过,表态要国内外发行,并决定在国庆节公开上映,同时还布置在《人民日报》上发布公告。然而就在此时,河南省委不断向中央报告申诉,认为《反击》是影射河南政治状况,而且由于摄制组中一些人参与了当地“闹派”的行动,已经造成了河南的不少地区局势紧张,倘若影片上映势必造成全省大乱。
    由于河南省委的不懈努力,迫使张春桥向文化部下达了一个指示:“能否避免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反应,修改掉影片太像河南的部分?”,张春桥调看了《反击》后,再次打电话通知文化部:“上映先停下来……先不见报,也不宣传。要选一个适当时机再拿出去。拷贝继续印。” 《反击》被推迟公开放映了。预感末日即将来临的迟群哀叹道:“我们可能看不到《反击》的上映,自己的头就被倒挂在天安门上了!”
    48小时后,华国锋主持,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陈锡联、吴德等人协助,一举擒拿了“四人帮”。《反击》影片也连同它的炮制者一道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摘自罗建文著《刘建勋同志与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