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扮演者:[专辑]李娜模式啟示 超越舉國體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6:49

李娜模式啟示錄 超越舉國體制·江迅

李娜零的突破,勇奪法網冠軍,引發了全國對體制的反思熱潮。李娜模式啟迪中國政治,超越「舉國體制」,揮別權力壟斷,刺激中國其他領域的改革,包括醫療、教育、戶籍、交通、電力等,都要衝破體制性壟斷,釋放民間巨大的能量,避免權力與資本結合所產生的腐敗。李娜模式成為中國改革新模式。

--------------------------------------------------------------------------------

六月四日,中國人有特殊情感的一天。這夜巴黎,李娜最美。全中國,因為她而進入網球時間。傲慢的巴黎羅蘭?加洛斯體育場,終於被中國金花征服。當李娜「老冤家」、上屆冠軍、意大利選手斯齊亞沃尼回球出界,李娜縱情倒地,任由白色球衣沾染紅土。登頂的「娜」一刻,她幾乎哭了,「不,我告訴自己,要帶著微笑走向領獎台」,事後,她這麼說。中國國歌響起,她還是沒能忍住淚水,情難自禁。人們誤以為法國網球公開賽為李娜頒獎時升國旗奏國歌,與奧運同理,實際上,職業比賽球員不代表國家,這一晚升旗奏歌,只因首位中國選手奪冠才有了特例。

 

李娜打破歐美球員對網球四大滿貫比賽單打冠軍的壟斷,她在法網女單決賽中,以六比四、七比六直落兩盤,擊敗斯齊亞沃尼,一舉奪魁,從而書寫了中國乃至亞洲球員首次問鼎四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傳奇。賽前,她說,「打到這個份上,就得玩命了,我不拼,別人就會把我『菜』了」。網球世界,因中國「李」而改變;中國網球,因國際「娜」而進步;諸多國人,更將「李娜」啟示中國,要超越舉國體制,揮別體制腐敗,融入國際發展潮流。從當今體壇的「普適價值」到社會的「普世價值」,「李娜」颶風釋放的信息,引人思索。

 

自由的李娜才能飛翔。中國女子網壇取得全球共睹的奇蹟,鄭潔、晏紫、李娜、彭帥……可謂星光熠熠,排名前列的均為體制外的佼佼者,而依然保留在中國體制內的「國家隊」的張帥,在全球女子網壇最好成績僅第九十二位,卻在重要國際賽事中一事無成。中國女子網壇的奇蹟證明,這不僅僅是這個國家女子網壇舉國體制一花獨放或一花不放,而是泱泱大國女子網壇舉國體制的崩潰。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學者鞏勝利,在北京的中國選舉與治理網首發《李娜們為什麼能改變世界》,引起各方關注。

 

鞏勝利認為,「中國體育舉國體制、以國家財力讓極少數個人創造一個又一個『世界紀錄』,被安排到冠軍、亞軍位置上,而李娜的突破,則象徵著中國社會追求張揚個性、自由主張的年輕一代,與目前仍盛行的家長式黨風獨大之間的矛盾衝突,李娜的勝利,是對舉國體制的空前突破」,「有中國社會問題學者評論道,這可能是中國一黨專制、『黨一切』體制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是開始富有的中國階層崛起而向上的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中國社會改革進程中,體制的權力壟斷是最大障礙。電力改革、交通改革、土地市場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戶籍改革……最大癥結都在於體制性壟斷。李娜的模式,對體制的突破,再度啟示國人。

 

李娜是在步入職業生涯第十二個年頭時,用一座大滿貫獎盃迎來一個最完美的輪迴。最初,李娜打球多年,機會不多,戰績不佳,曾在二零零二年退役,遠離網球,開始入讀大學新聞系。幾年後,她自感內心難以割捨,重返網壇,回到舉國體制的網球界,但建樹依舊不大,仍名不見經傳。

 

舉國體制培養的運動員,舉全國之力,大包大攬,從小培養,包括請教練、陪練、運動場所都是國家提供,運動員的衣食住行由國家包辦,吃喝拉撒有人照顧,運動員只是訓練和比賽機器,他們除了運動項目有一技之長外,卻一無應對社會經驗,二無退役後從事其他工作的基礎。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發揮到極致,這一舉國體制也遭遇了空前的改革壓力。

 

李娜被放行單飛,正是這一改革的產物。她決定「叛逃」體制單飛,與國家體育總局簽了合同。李娜和鄭潔、彭帥等人,率先在中國職業體育界實行「叛逆」,主動要求「斷奶」,脫離國家圈養體制,大膽走上單飛之路。所謂「單飛」模式,簡言之,是指運動員擺脫原有的舉國體制,脫離國家隊集中訓練的舊有模式,是運動員自負盈虧的一種訓練和比賽方式。奧運後,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網管中心)打開了允許運動員「單飛」閘門的改革。在走出體制、展開翅膀、幡然翱翔的單飛過程中,李娜發現,一切都變了。一名職業球員取得好成績的前提,就是擁有一個好團隊,包括教練、康復團隊和經紀團隊。在單飛之前,李娜跟中國隊其他選手一樣,與隊友「分享」一個教練。單飛後,她自費在美國、德國等地訓練,奔赴世界各地參加比賽贏取獎金。據長期追蹤報道她的北京體育記者說,李娜談論最多的,是她的團隊。她說,「在國家隊,什?都不用自己考慮,現在所有費用包括教練的工資都要自己解決,如果球打不好,我就是給教練打工了」。

 

李娜去了美國訓練和比賽,像一個西方職業運動員一樣,私人聘請團隊,享有選擇教練自由、獎金分配自由和是否參賽自由。這一改革,令李娜脫離了她難以接受的國家隊訓練模式。李娜的團隊能針對她的特點、結合網球發展趨勢因人施教。單飛之後,她進步神速,零八年首次打敗小威廉絲,零九年成為第一位打進美網八強的中國選手,一零年她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前十,一一年她連續兩次闖入大滿貫賽女單決賽。

 

李娜坦言,在國家隊的訓練有時讓她「沒有進步」,自己就是在單飛得到教練針對性的指導後,技術戰術才有了提高,「他們能夠根據我的特點制訂合適的訓練計劃,並能夠針對每一次比賽的對手做好情報等資訊工作。而以往在國家隊的那種方式,一個教練面對眾多隊員畢竟精力有限,難以完全做到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執教」。

 

李娜身後站的不再是一個龐大國家,而是一個專業的商業團隊。大賽後,李娜感言「謝謝贊助商,謝謝組織者和球童,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她沒有首先感謝黨,感謝祖國,感謝領導,感謝人民。出乎意料,對她的這一言論,很少國人覺得刺耳,沒遭到國內輿論的指責和詬病。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一年多前,冬奧冠軍周洋在獲獎感言時,只感謝爹媽而沒感謝國家,對此社會議論紛紛。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激憤批評周洋,不該只感謝爹媽不感謝國家,而且應該先感謝國家再感謝爹媽。

 

中國著名體育評論家李承鵬說:「其實周洋是很愛國的,因為如果每個人的爹媽都生活得好了,國家自然就好了,每個人小小地為爹媽貢獻一下,社會就和諧了,就沒人持刀跑到有關部門連殺多少人了,也不會像楊元元因照顧不了媽媽就從大學的宿舍樓往下證明地心引力了。我想,其實黨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黨聘的很多幹部太蠢鳥,他們從『國家』那裏得到太多好處,生理本能的認為凡有所建樹,一定是從國家那裏拿過紅包貪過污,所以得吾皇萬歲、萬萬歲。」

 

前不久,李承鵬這位作家率先在微博表示要自薦參選成都基層人大代表。六月四日他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說:「李娜奪冠,沒有說感謝國家,她在前不久的澳網拿亞軍時,她也說感謝贊助商。這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一個真正明星運動員的成功,首先離不開贊助商的強大資金後盾,其次才是教練。贊助商不是某個企業,而是一種社會模式,由企業點對點協助一個明星運動員。她拿冠軍,為祖國爭了光。我們出選基層人大代表,也不會說,為這個國家怎麼樣怎麼樣,但我們在基層把這個社區管理好了,就是為這個國家。」

 

民間能辦好政府需放權

 

李承鵬認為,今天李娜奪冠帶來的衝擊,意義在於:民間能辦好,或許能辦得更好,這就需要政府放權。政府不要壟斷、包辦各行各業,不僅是體育。今天很多民營企業、民營機構,貌似民營,比如電影的華誼兄弟這樣的影業公司,實質是第二官辦公司,表面看是民間投資,那些院線還不是中影公司說了算?中國的教育也是這樣,醫療也是這樣,包括房地產業,貌似很多民間資本,背後與政府的關係千絲萬縷,因此,中國的問題,關鍵是國家體制一定要放權。

 

李承鵬認為,其實教育改革也一樣,好的學生、好的科學家,就需要社會資助,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都有社會贊助商。中國的問題是國家撥款讓學者從事某課題,政府撥款,權力一進入資本,就會有腐敗。為什麼中國的學術腐敗那麼嚴重?這樣的社會模式中,誰進入都難以避免腐敗,你去我去也會腐敗。看中李娜是體育天才,有前途,我贊助你,耐克也好,阿迪達斯也好,是陽光下投資行為,政府權力一旦進入就會出現腐敗,出現致命的結果。

 

他說,「自薦參選基層人大代表,是自發的,對選民有承諾,這樣是沒有死角的,隨時受選民監督,而官派代表很有可能腐敗,不是代表或官員想不想腐敗,這樣的程序就決定容易產生腐敗」,「中央政府也在探討一種維持社會穩定、安全的社會管理新模式、新思維,我們長期習慣於縱向管理,從上到下,從前李娜的問題,從體育總局到體育廳、到體育局到網球中心,在這樣的管理下,李娜單飛,走向社會管理。我參選基層人大代表也一樣,從前從中央到省到市到區縣,現在我從基層參選,要參與管理,出主意,眾人拾柴,這個國家就能更健康更有活力」。

 

六月六日,上海著名體育評論家馬尚龍對亞洲週刊說,在中國,大凡創造歷史的女性,總是會獲得封號的,體育界尤甚。女排獲得世界冠軍後,便有「拼搏精神」一塊匾額懸掛至今;女足雖然加冕未成,但「鏗鏘玫瑰」是十分鏗鏘的封號,誰也篡奪不了。如今輪到李娜。時代不一樣了,封號也有了岔路,一路是傳統的,一路是娛樂的。娛樂的封號在李娜奪冠的當晚,便已五花八門:「娜美人」、「娜瞬間」、「娜時代」,還會有一個粉絲群叫做「娜米」。傳統封號正在呼之欲出的過程中。

 

馬尚龍說,在起封號時,還有許多榮譽不能拉下。明年這個時候,李娜很可能已經當選全國三八紅旗手,很有可能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很有可能當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很有可能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或者全國政協委員,當然是很久很久以後,李娜很有可能坐上了今日孫晉芳的寶座,在國家體育總局主管網球……這一切榮譽和職務,基本上是與體育界的最高級精英配套的,過去的女排女足、現在的乒乓球、羽毛球、體操、射擊等世界冠軍,都眾望所歸了。當然李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參加全國英模報告團全國巡講,講一講挫折時怎么想,領先時怎么想,被對手追上來時怎么想,獲得了冠軍那一刻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怎么想。馬說:「只是突然間一個人一句話,讓李娜一輩子的榮譽化為泡影。李永波說,李娜還不是世界冠軍,真正的世界冠軍那就是明年的奧運會。」

 

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針對李娜奪冠,發表評論說:「李娜畢竟還不是奧運冠軍,大滿貫只是一項比賽而已,也不算世界錦標賽。雖然網球是一項在歐美高度職業化的傳統項目,李娜取得了突破,但她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去奧運會的舞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此話一出,網友群情激憤:「不是每個運動項目都是奧運會作為最高舞台的。網球、高爾夫、籃球、足球等,都是各自擁有自己的最高競技場。」

 

個人榮譽與國家榮譽

 

馬尚龍認為,不要以為李永波外行得可笑,不懂四大滿貫賽的意義,李永波的意思是,不是世界冠軍,意味著法網冠軍不能列入體現政績的奧運金牌,意味李娜不會拿到總局和各級政府的獎金,不會受到世界冠軍級別的嘉獎,不會拿到其他奧運冠軍拿到的榮譽,也不可能當選各種榮譽職務。馬說:「在體育界強壯的舉國體制和弱小的個人體制的『一國兩制』中,李永波這番話猶如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個人體制的李娜不能享受舉國體制的劉翔的殊榮,個人體制獲得的榮譽是個人榮譽。」

 

馬尚龍說:「李娜當然也懂,所以大家若是看決賽一直看到頒獎,就會聽到李娜的第一聲感謝:感謝我的贊助商……李娜日後的偉大封號,一定與此話有關。其實她倒是鏗鏘玫瑰,有力,有刺,有奪目的盛開。」

 

輿論的質疑令李永波按捺不住,六月七日,李永波在微博回應眾人指責:「我從沒說誰不好,任何一個優秀運動員都值得尊敬,對我們競技體育來說,任何比賽都重要,我是教練,我尊重每個項目的優秀人才。」二十分鐘後,李永波似乎意猶未盡,接著說,你們「斷章取義,理解錯啦。李娜小時候還練過羽毛球,我們都為她高興,做為球迷你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也要尊重與你不同的觀點,如果你認為中國體制不好,哪兒好你就去那兒,不就得了」。

 

李娜和中國女網的成功,是中國選手首次具備在歐美「世襲領地」發起面對面、硬碰硬衝鋒且戰而勝之的實力。不過,李娜單飛,在國家體育總局始終存在爭議,不少輿論並不看好。李娜的成功,駁斥了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網球單飛並不成功,不適合繼續推廣」的論調。

 

當初,李娜為單飛,曾「炮轟」中國網協,李娜對國家體育體制發出一絲微弱的異議聲音,曾引來國家體育官員的震怒。恰恰是這位當年的「刺兒頭」,在終於展翅翱翔之後,自由自在快速融入世界,最終為中國體育實現新突破。試想,如果沒有當初中國網協放手單飛,李娜怎可能有機會與莎拉波娃等世界高手同出入、共訓練,在大賽交手時,在面對關鍵分時,能不驚不慄,敢拼敢打,那是一種經歷過大場面的淡定。

 

李娜奪冠後,北京記者在現場問她,贏得法網後,國內很多媒體在探討中國體育的體制,你怎么看?李娜如是說:「我從小就是在體制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只不過後來可以選擇自己的團隊,走自己的職業化道路,但體制培養是我的起點。而且我覺得項目不同,道路也不同。」她應對淡定,回答滴水不漏,與當初狂轟中國網壇的舉國體制,判若兩人。李娜看重網球,但網球未必是李娜的全部,她更大的智慧在於在生活中成就自我。

 

李娜大賽奪冠後說:「其實當時贏完比賽,除了感謝團隊,我最想感謝的就是孫晉芳,正是因為她對網球的改革,才有了今天的成績。如果一個領導沒有很明智的決策,我相信這個項目也發展不好。」孫晉芳,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她說,舉國體制走到一定階段後必須要創新,網球項目一定要符合網球的規律,融入國際發展潮流,死守老體制不可能取得騰飛。

 

當李娜法網登頂,孫晉芳稱讚李娜的成功,「為中國網球的發展樹立起新的里程碑,更在這個被歐美人所主宰的項目上為亞洲爭得榮譽,也為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做出了貢獻」,「李娜在國際大賽上表現出精湛的球藝、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職業風範,在世界面前展現出新一代中國運動員的獨特魅力,這是中國女子網球運動員的榮耀」。

 

但六年前,就是這位孫晉芳,公開指責李娜,「她的道德水準和責任感太差」,「李娜沒有看到國家為培養她們所付出的代價,只是簡單地拿自己和外國選手相比較,這是思想水準低、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使命感差的表現」,「像李娜這樣的隊員,太缺乏職業素養,她的眼裏只有獎金,卻沒有想想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如今,孫晉芳一個「華麗轉身」,言語從冰冷傷人到媚艷迷人,但願這是中國體育官員和社會的進步。

 

李娜的成功,再度引發中國體壇對舉國體制功過的新一輪爭議,是否能為中國體育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樣、更長遠的模式。一些學者認為,李娜的勝利屬於體制外的勝利,希望當局能從中總結經驗,看到體制外的體育項目為什?如此讓世界哄動,讓國人著迷,在許多舉國體制的弱勢項目仍沒看到強勢的希望,這是不是舉國體制的弊端帶來的惡果,何不交給市場去運作呢?這或許才是中國弱勢項目的出路。

 

也有學者認為,舉國體制是雙刃劍,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它縛住他們高飛的翅膀;對於另一些賽事和運動而言,舉國體制已成為重要保護傘。長期來在舉國體制下,中國大多運動員也適應了這樣「家長制」的培養和管理。如果沒有早期國家的培養,李娜很難有單飛後的輝煌成績;但如果李娜一直被「圈養」在體制內,聽從「先國家,後個人」的教誨,肯定不會有今天這個世界級明星。單飛職業化的體制造就了李娜、鄭潔、姚明這樣的國際體壇巨星;而舉國體制也打造了劉翔、張怡寧、郭晶晶等奧運冠軍,關鍵是因人而異,因項目而異。

 

多年來,中國競技體育始終圍繞奧運戰略和金牌模式布局和運行,若全部和國際接軌,推行職業化和市場化,必將出現金牌大滑坡,中國人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小打小鬧的修修補補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變革,真正的轉變是體育觀念上的轉變,是中國體育制度的轉變,是重金牌還是重體育教育、普及青少年健康。姚明的高度、劉翔的速度、丁俊暉的準度,李娜代表了中國的力度。李娜不是一個人在突破前行,彭帥、鄭潔等人的單飛並屢創佳績,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在體制外向前走,這無疑將加快中國體育體制的改革發展進程。

李娜勝利掀起兩派大爭論·李永峰

·李娜勝利後,中國出現了自由派與體制派的大爭論。自由派認為,這敲響了舉國體制的喪鐘,是個人自由發展對決國家機構主宰的勝利;體制派指出,正是舉國體制奠下的根基,才成就了李娜。

--------------------------------------------------------------------------------

自從六月四日成了「亞洲第一人」後,李娜已然是一位新的「中國英雄」。在新浪微博,自法網比賽開賽以來,短短幾天,李娜的粉絲數量增加了六十萬,奪得冠軍之後,達到了兩百二十二萬。海量的解讀與報道,也隨之而湧現。中國最能代表官方立場的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就李娜的獲勝,破天荒地播出了長達三分鐘的報道;而中國各類市場化媒體,也紛紛以「娜?美」、「娜?爽」、「娜樣傳奇」、「娜樣美好」、「娜太牛了」、「額滴神娜」、「娜一吻,娜?美」等等諧音標題來慶祝李娜的勝利。

 

在一片歡呼雀躍聲中,為了這位傳奇運動員的成功,卻也出現了激烈的討論。在國家力量掌控體育事業的中國,作為政府機構的國家體育總局,熱衷於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來培養奧運冠軍。而李娜,這位胸前紋身、與隊友談戀愛、要求撤換指定教練、追求出國打職業賽事、一度離隊出走的湖北姑娘,個性十足,多年來與體育總局下屬的網球管理中心衝突不斷,最後於二零零八年「單飛」。李娜走出體制之後的成功,令「舉國體制」難堪。專欄作家連岳說:「看看李娜吧,掌管這個國家的人,要相信你的公民,給她(他)越多自由,對國家就越好」。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感慨:「今天到處都是李娜,李娜是中國人的自豪;李娜的成功,敲響了舉國體制的喪鐘。」當有人試圖為體制辯護時,也被迅速回擊。網易一則跟貼中,一位網民說:「李娜拿冠軍是國內體制不斷改革的成果!」另一網民則回應:「要是沒有這些體制,李娜五年前就拿冠軍了。」

 

在李娜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她經歷的與體制之間的衝突、決裂、妥協、自由,幾乎就是整個中國社會與舊有體制之間關係的縮影,所以他在大滿貫賽事中取得的成就,在很多人看來,不僅是網球場上中國人的巔峰勝利,更是事關中國發展道路的選項中,個人自由發展對決國家機構主宰的勝利。李娜的奪冠,所激發出來的討論,已經超越了李娜和體育本身,而成了一場關於中國體制的辯論。作家熊培雲在微博上說:「國『破』山河在。感謝李娜,衝破舉國體制,還我婀娜山河。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回到自身,帶領好自己,以己任為天下,因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重整河山。」時事評論員何仁勇針對那些拿李娜澆自己塊壘的人,總結道:「李娜奪冠了,民族主義從中看到了民族自豪,愛國主義看到了為國爭光,時評作家看到了舉國體制的失敗,武漢當地媒體還看到了『一張宣傳湖北宣傳武漢的靚麗名片』……大家都在宣傳自己所主張的東西勝利了。」

 

李娜單飛曾受批評

 

在國際網球賽場,近年來出現了一隊中國姑娘。除了李娜之外,還有目前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WTA)中排名第二十的彭帥,以及二零零六年澳網、溫網兩項大滿貫雙打冠軍得主鄭潔和晏紫。這「四朵金花」,在二零零四年之後,共同推動了中國女子網球事業的飛速發展。

 

作為一項社會化與職業化高度發達的運動,網球在歐美國家享有非常高的地位。擁有逾百年歷史的大滿貫比賽,包括四大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澳洲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溫布爾頓(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更是因其高昂的獎金和激烈的競爭,吸引各國頂級網球員角逐。但是在中國,網球被認為是與西化的生活方式相聯繫,只有近年來,隨著中產階級的成長,才在大城市稍為普及。在以奧運奪金為目標的舉國體制主導之下,李娜在二零零五年曾向記者抱怨:「我覺得在國家隊裏很茫然。」不滿於鉅額獎金要向國家體育總局上交,彭帥與李娜先後提出了單飛要求,但遭拒絕。邀請李娜複出的孫晉芳一度斥責李娜:「沒有看到國家為培養她們所付出的代價,只是簡單地拿自己和外國選手相比較,這是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使命感差的表現。」

 

一九八二年,李娜的前輩、當時中國最優秀的網球女運動員胡娜,因為在奪遍國內冠軍之後,苦於無法提高自己,也為了能加入國際比賽,在出訪美國之際,申請政治庇護而出走。「胡娜事件」一度引發中美外交風波。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網球隊中很多隊員依然有類似胡娜的苦惱。

 

由於網球國家隊中,頂級選手與舉國體制之間所存在的普遍性衝突,最終釀成了二零零八年的制度改革。作為試點,網球管理中心與「四朵金花」簽訂「單飛」協定,「金花們」可以自由選擇教練和賽事,但須向國家體育總局上交百分之八的獎金和百分之十二的商業活動收入。這項改革令李娜、彭帥等人能夠與國外選手一樣,組建自己的訓練團隊、簽約經紀公司、只關注於職業化賽事,這成就了李娜今日的奪冠之路。但這項改革,也對中國的舉國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質疑網球單飛政策,在二零零九年曾表示「單飛目前不適合繼續推廣」。現在李娜的勝利,是對所有質疑這項改革的最有力回應。

 

被稱為體制外的勝利

 

網民IvanZhai就李娜對舉國體制的影響說:「感謝李娜,以一己之力證明了一個制度的荒謬。」專欄作家王小山則說:「舉國體制大量靡費公帑,打造少數冠軍。改變舉國體制,冠軍會少很多,又有什么了不起?誰愛網球,誰愛乒乓,誰愛篮球……自己想辦法去,贊助商在等著你們,加油,就是別亂花大家辛苦納的稅了。」即將競選上海基層人大代表的作家夏商在微博評論:「李娜不是亞洲的英雄,不是中國的英雄,她只是自己的英雄,是獨立和自由塑造了她的傳奇。」中央電視台的網站上,一個名為「非常識」的專欄,看到了李娜在體制內時無人關注,單飛後卻迅速成名,將其勝利歸納為「體制外的勝利」。

 

不過,因李娜而引發,關於舉國體制的辯論卻並沒有達成共識。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反對借李娜否定舉國體制,他說:「網球是非常昂貴的運動,沒有國家對她十年的鉅額投入奠定基礎,從小自費單飛一個看看?失敗時算國家的,成功時算自己的;有事賴到體制頭上,成功就是對抗體制的結果,沒見過這?會YY的意見領袖。」網民petriv則提供了另外一種視角:「網球是對於普通人來說,玩玩可以,要想成為職業運動員,卻要投入大量金錢。舉國體制說白了是國家出錢給運動員訓練、生活,運動員的獎金國家分成,國家實際上是運動員的僱主。運動員要單飛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當僱主,還要僱用團隊給他們發工資。李娜單飛就相當於受僱律師當合夥人,沒人剝削但壓力來了。」

 

也有人不滿輿論對李娜奪冠的解讀上綱上線,FT中文網主編張力奮在新浪微博上說:「李娜贏球,大家各取所需,可以理解。但李娜的意義,說到底,就是贏了一場球,贏了一場中國人亞洲人從沒贏過的球,贏了一場歐美人向來很看重很自傲的一場球。其實,不用讓李娜扛太多的民族抱負或普世價值。球場上的普世價值,那就是贏球,贏從沒贏過的球,贏更多的球,如此而已。」而李娜自己在接受《體壇周報》採訪時說:「我從小就是體制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只不過後來可以選擇自己的團隊,走自己的職業化之路,但體制培養是我的起點;所以,我覺得不能說體制就怎?怎?不好,只能說項目不同,選擇的路也會不同吧!」

 

顯然,因李娜而引發的爭議,在目前既有中央集權、又有市場經濟、充滿矛盾與混亂但卻活力蓬勃的中國,就像所有具有爭議性的公共議題一樣,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而李娜與舉國體制之間的張力與合作,更像是中國輿論界最核心爭議——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關係的象徵。思想界的新左派認為,六十年共和國歷史,自一九七八年以來的後三十年,對於體制改革的突破所帶來的繁榮,離不開前三十年舉國動員所打下的工農業基礎;而自由主義者則認為,要是沒有前三十年的浩劫,後三十年的成績絕非現在可比。這正如李娜,沒有舉國體制對她的訓練,能有單飛後的成就嗎?或者,要是沒有舉國體制的束縛,她的成就會比現在更高?歷史沒有假設,但是李娜的模式已經刺激了無數的中國人。

 

其實近年來,中國體育界,除了舉國體制所推崇的羽毛球、乒乓球選手在相關國際賽事中,近乎包攬冠軍的成績,也出了丁俊暉這種完全的「個體戶」運動員。從來沒有加入過體制的丁俊暉,按照興趣,由自己的家庭設計了一條對於中國人來說特立獨行的體育之路,目前已是世界檯球頂級選手。此外還有姚明這類,加入外國職業聯賽、成為美國NBA球場上萬人矚目的明星運動員。他們與李娜一樣,都在為中國的體育探索新的未來,也從不同的方向,為每個中國人帶來启示,衝撞舊有體制,尋找新的中國道路。

李娜奪冠法國輿論震驚·羅惠珍

·現場雖然盡是支持對手的歡呼聲,但李娜仍贏得了第一個大滿貫單打冠軍,破除了亞洲選手的心理障礙,令後知後覺的法國球評界和媒體震驚,網球運動不再以西方人為主流了。

--------------------------------------------------------------------------------

中國網球女將李娜六月四日以大滿貫佳績贏得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李娜稱后,震驚法國媒體,《世界報》就以「李娜,好個網球皇后」為標題。李娜是第一個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女網將,她的勝利破除了亞洲選手的心理障礙,她的勝利是中國網球運動的里程碑。

 

自從今年初在澳洲公開賽決賽場敗給比利時選手克莉潔思特 (Kim Clijsters)後,連續輸掉四場單打,李娜參加在巴黎西郊的紅土球場羅蘭.加洛斯 (Roland-Garros)法國公開賽時,法國媒體原先不看好,李娜進入十六強之後,歷經數場硬戰,打敗了科維托娃、阿扎倫卡、莎拉波娃等世界級的高手,人們才對她刮目相看。

 

李娜乘勝追擊終於跨進了決賽門檻,多數人看好她的對手——意大利籍的斯齊亞沃尼(Francesca Schiavone),這位意大利網球女將是上屆法網女子單打冠軍,前來衛冕,勝算很大,但李娜的氣勢如虹,六月四日一開場就帶給對手巨大的壓力。

 

李娜在決賽場上表現相當穩定,整個過程卻是劍拔弩張,她背負的是中國幾代人的期望,壓力非常大。她知道此時此刻有千百萬的觀眾屏住呼吸,注視著她所有細微動作、她的表情與眼神。這場決賽首先是一場心理戰,李娜曾經是斯齊亞沃尼的手下敗將,這位意大利選手一開始就用旋轉與短球調動李娜,但李娜在專注中判斷出對手的意圖,意大利選手無機可乘,反而讓李娜摸準了她的球路,李娜以強勁的正手抽殺,讓對手只能採取守勢,不斷招架而無法發揮反拍強項,李娜在首盤以六比四勝出。第二盤的局面更緊張,雖然李娜掌握勝局,但意大利選手底氣足,為她衛冕冠軍而加油的觀眾也多,因此斯齊亞沃尼在第八局一鼓作氣破掉李娜一局,雙方四比四打成平手,紅土球場觀眾席上盡是歡呼聲,此時的李娜轉向看台大吼一聲,武漢姑娘有點動氣了,但她立刻就警覺到,她的對手展開強勢攻擊了,她一定要穩住,絕不能出差錯。這場冠軍賽終於進入關鍵的搶七局了,紅土球場觀眾席氣氛相當緊張,李娜飆起來勢如破竹,連得七分,零封對手,贏得大滿貫,寫下中國網球新歷史。

 

對手輸得心服口服

 

「李娜,好樣的﹗」身著白上衣橘紅短裙戴著橘色網球帽的李娜,贏球的那一剎那,興奮得躺在紅土球場,數秒鐘後,她立刻一躍而起向對手致意。意大利女將輸得心服口服,她說:「李娜太棒了,她的球技與體力都贏過我,她的戰鬥力更令人敬佩,冠軍盃是屬於她的。」斯齊亞沃尼很欣賞李娜豪爽活潑的個性,她說,跟李娜較勁很過癮。

 

法國媒體大幅報道李娜奪冠的新聞,詳細地描述來自湖北省武漢的李娜,在紅土球場頒獎時,她揚著頭,眼裏閃著淚光,輕聲地隨著音樂的節奏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法國體運專業報紙《隊報》(Equipe)說,李娜贏得十三億的掌聲,她改寫的不僅是中國的網球史,也改寫了法網公開賽的歷史,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亞洲球員來此參賽,網球不再以西方人為主流了。法國網球協會主席肯納(Anil Khanna)就直言,李娜的勝利會給亞洲網壇帶來深刻且廣泛的影響,他認為這是亞洲網壇歷史性的時刻,李娜突破了亞洲網壇的心理障礙,因為人們總認為網球像足球,是屬西方人的運動,李娜的表現大大鼓舞亞洲選手努力練球,走向全球賽事。

 

擁有大眾讀者的《巴黎人報》球評說,李娜已經成為一個象徵了,她象徵著亞洲網球運動已經邁向成熟了,她象徵著體育大國的「崛起」,在可預見的將來,亞洲,尤其中國,會出現許多職業網球高手。而網球是經濟成長社會的象徵性運動,從李娜稱后可以看出中國普遍的經濟力。

 

還有球迷在網絡上向李娜致敬,從今年初澳洲網球公開賽時,李娜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麥名將沃思妮雅琪後,成為亞洲職業網壇第一個進入大滿貫單打決賽的選手,雖然決賽時功虧一簣得到亞軍,卻已顯現了她的超高實力,不少法國球迷早認定李娜大賽的經驗豐富,球場經驗與心態成熟,她絕對會在法網公開賽揚眉吐氣。球迷們反而質疑法國網壇與球評,為何如此「後知後覺」。

 

其實早在澳洲公開賽時,李娜就具備了冠軍的實力,但是賽球心態與臨場經驗都有待加強,這種磨練需要教練提携,李娜在今年春天馬德里比賽前聘請了丹麥籍的莫藤森為教練後,歷經羅馬賽事,如今已見合作成果,邁克爾·莫藤森在職業生涯中以雙打見長,曾經擔任世界排名第一的沃思妮雅琪的教練。二零零六年,李娜在溫布爾頓表現傑出,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八強的球員。而在法網,她過去從來沒有打入八強,莫藤森的訓練加強了李娜在泥地場的爆發力與戰鬥力。

 

李娜說,莫藤森像個智者,不斷的叮嚀囑咐,個性剛烈直線條的李娜需要這樣的叮嚀,莫藤森是李娜的心理支柱,他的叮嚀能夠讓李娜在動氣的片刻很快穩定情緒恢復冷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法網決賽時,李娜在第二盤被追至平手陷入困境時,她瞥見了教練莫藤森在看台上對她帶著肯定眼神的點著頭。「他帶給我信心」,李娜說。這就是她所需要的強勢教練。

 

李娜的青春歲月都在湖北網球隊裏度過。二零零一年,她在北京舉行的大學生運動會中,獲得了網球女單、女雙與混雙三面金牌,同年舉行的全國運動會中她再獲三項金牌。隔年釜山亞運前,她卻突然離開國家隊,回到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讀了兩年的新聞系。那段日子李娜回想起來,毫不避諱的說,她當時討厭與網球有關的一切。

 

開始備戰溫布爾頓

 

直到二零零四年,經過獨立思考後復出,從此,網球是她自己的選擇,她為自己而練球、賽球。二零零四年廣州女子公開賽中,李娜從資格賽打起,一路殺到單打冠軍,成為女子職業網球會 (WTA)巡迴賽中,第一個拿單打冠軍的中國選手。法網是李娜年少時代的夢想,如今終於夢想成真。得獎後的李娜並不急著回去接受國內熱情的歡呼,對她來講,更重要的是即將來臨的溫布爾頓公開賽,她開玩笑地說 ︰「我在溫布爾頓如果表現不好,人家也許很快就把我給忘了。」

 

無論她在即將舉行的英國溫布爾頓公開賽中是否奪冠,李娜的名字已經成為歐洲人的「中國聯想」。

中國網壇單飛模式

·目前在中國,與李娜相同半脫離體制外的網球運動員還有彭帥、鄭潔和晏紫。他們共同採用了職業化模式,更加強調獨特性,聘請私人教練、私人陪練、私人營養師等,從而取代參加集體訓練、一切聽由集體安排的「舉國體制」。有趣的是,鄭潔的教練是其丈夫張宇;李娜的丈夫姜山也曾一度是其教練。

--------------------------------------------------------------------------------

零八年底,網壇「四朵金花」彭帥、鄭潔、晏紫和李娜正式擺脫舉國體制,走向職業化模式。根據與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協議,他們需要上繳商業開發收益的12%和比賽獎金的8%,並無條件參加國家隊賽事,球員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等各種自由。而在單飛前,比賽收入選手本人只能得到35%,其餘上繳網管中心,但網管中心負責選手的訓練、比賽等所有費用。

 

零九年是單飛第一年,四人對這種全新的模式似乎還不太適應,除了李娜闖入美網八強,其他人幾乎沒有閃光點。但在經過冬訓後,開始厚積薄發,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收入大幅增加。以鄭潔為例,單一個大滿貫賽事,她的收入已能達到37萬美元,佔了全年比賽收入53.4萬美元的一半以上。而李娜更是厲害,僅今年上半年,她的參賽獎金總額為322.7萬美元,已接近其職業生涯前十二年的總和。

 

不過,仍然有失敗的案例,晏紫在比賽中表現有較為明顯的滑坡,尤其是晏紫更是滑出世界前百名。身為雙打好手的她由於搭檔鄭潔今年專攻單打,自己又未能很快在單打上有所突破,加之對新模式和團隊不太適應,晏紫狀況比較不理想。

 

  至於沒有單飛的球員,其實也有不錯的成績,孫甜甜和李婷即曾贏得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會女雙金牌,孫甜甜也曾與塞爾維亞的澤蒙季奇合作,贏得二零零八年澳網賽混雙冠軍。(宋漪卉)

邱立本:李娜模式與中國模式

·中國的體制需要脫胎換骨,提升競爭力,尊重個體自主性,不再被權力的壟斷所綁架。

--------------------------------------------------------------------------------

小小銀球,改變了世界。這是毛澤東一九七一年對美「乒乓外交」的歷史評價,讓中美打破了二十多年的冷戰堅冰,從此建立了不可逆轉的緊密關係,改寫了兩國的發展軌跡。

 

四十年後,中國人的一顆小球,又再改變中國的歷史。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勇奪冠軍,掀起了中國民間對體制的反思熱潮。李娜的勝利,被很多網民解讀為超越「舉國體制」的勝利。她走出了黨國包辦一切的體系,展現了民間自發力量與市場機制結合的威力,融進了全球化的浪潮中。

 

這也超越了理論的夾纏,落實改革開放以來的共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李娜沒有「單飛」,她肯定沒有今天的凱旋。但也有網民提出,如果她沒有在少年時代於「舉國體制」中奠下的重要基礎,她今天的單飛也可能飛不起來。

 

這也帶來了對中國模式的巨大啟示。中國今日的巨大成就,不能擺脫建國六十多年的基礎,但中國要往前進步與發展,就必須揮別過去所習慣的舉國體制,也要揮別對一元化力量的迷信。窮一國之力去發展某些項目,看似很有效率,但也往往充滿腐敗與顢頇,反而阻塞了前進的動力。

 

蘇聯就曾經是舉國體制的高峰,也是中國這方面的老師。但即使在列寧—斯大林主義的狂潮中,蘇聯的體育和國力也不能超越美國,更在後來的軍備競賽中敗下陣來,甚至最終導致了蘇聯的瓦解。

 

其實近年中國已在推動一種改良型的舉國體制,不再是絕對的權力壟斷,也重視市場的機制和對外的開放,像中國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超越歐洲與日本的高鐵系統,都發揮了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結合的特色,從一條腿走路改為兩條腿走路,要發揮中國模式的特色。

 

這也是一種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要兼備舉國體制與自由市場機制的兩者之長,而無兩者之弊。事實上,中國人都經歷過意識形態澎湃的年代,不會再被那些偉大的口號沖昏了頭腦,但也了解如何發揮規模經濟的力量,讓中國的未來,可以平穩的從一元化的體制向更多元化的發展過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但這樣的道路,肯定需要經過更多的內部碰撞與磨合。最近深圳開辦的南方科技大學,要跟國際規範看齊,教授待遇也要和香港科技大學的高薪看齊,獨立招生,吸引了全國的精英學生,但卻被中央的教育主管諸多干擾,彼此博弈,一切都還沒塵埃落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從毛澤東時代到今天,中國的舉國體制都曾發揮巨大的作用,完成了階段性的歷史任務。四十年前,美國要和中國乒乓外交,也是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今天李娜的成功,也彰顯中國上升的國力。但中國體制必須超越前進,脫胎換骨,提升競爭力,尊重個體的自主性,發揮個人最大的主觀能動性,不再被權力的壟斷所綁架。這是李娜模式的最新啟示,也是中國發展的最新路徑。

李娜小檔案

1982年2月生於湖北武漢,爺爺李龍立是中學體育老師,父親李盛鵬曾進入湖北省羽球隊。

 

1987年,進入體校學習羽毛球。

 

1989年,被武漢市網球業餘體校教練夏溪瑤發掘,開始學習網球。

 

1996年,進入湖北省網球隊,獲全國青年賽女單冠軍。父親因病去世。

 

1997年,拿到第一個全國冠軍,全國網球總決賽冠軍,進入中國國家網球隊。

 

1999年,轉入職業後,包攬ITF挑戰賽3個單打冠軍和8個雙打冠軍。

 

2001年,囊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網球女單、女雙和混雙三項冠軍。全國運動會獨得三金。

 

2002年,釜山亞運會前夕由於各種因素,突然退役,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

 

2004年,復出後相繼在北京、通遼、烏蘭浩特的三站ITF女單賽事中奪魁。成為第一個在WTA巡迴賽中奪得單打冠軍的中國選手。

 

2005年,全國運動會期間炮轟體制,引發與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的矛盾,險些失去參加奧運資格。

 

2006年,1月與姜山結婚。年底網管中心破格把姜山任命為李娜的專屬助理教練。

 

2008年,奧運之後,與網球界的另外三朵「金花」彭帥、鄭潔和晏紫,正式脫離國家隊,走上職業化道路。

 

2009年,與體育、娛樂媒體公司IMG簽約,聘請瑞典前國家網球隊教練托馬斯·霍格斯泰特(Thomas Hogstedt),開始組建自己的高效職業化團隊,向國際化模式發展。

 

2010年,澳網躋身女單四強,世界排名上升至第十。年底,選擇前丹麥選手麥克·莫藤森(Michael Mortensen)為新教練。

 

2011年,澳網亞軍,法網冠軍,世界排名刷新至第四。

大滿貫與華人

國際網球比賽中,規模、歷史、獎金、積分和影響力最大的四大公開賽,稱為大滿貫賽(Grand Slam),分別是澳洲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及美國網球公開賽。歷年來首位奪得大滿貫賽冠軍的華人是美籍選手張德培,他在一九八九年以十七歲之齡,成為法國公開賽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得主。中國的鄭潔和晏紫在二零零六年的澳州公開賽中,奪下女子雙打冠軍;另一名中國女球員孫甜甜,則在二零零八年與塞爾維亞的澤蒙季奇聯手,贏得澳網賽混雙錦標。李娜在二零一一年法網賽奪冠,成為第一名中國球員及亞洲球員贏得大滿貫賽的單人賽冠軍。(宋漪卉)

舉國體制早該轉型了

·李承鵬指出,舉國體制實質上是以犧牲十多億人的體育生活為代價,該轉型了。

--------------------------------------------------------------------------------

身在四川省成都的李承鵬,近年以紀實文學《中國足球內幕》和長篇小說《李可樂抗拆記》引起文壇關注的作家,是中國著名體育評論家。兩三年前,他寫中國足球內幕,就已經把中國體育體制對體育精神的傷害充分作了描述,體育發展到今天,全球化、信息化、商業化,它已經是一個產品,不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革命事業。李承鵬說,當時是特殊歷史時期,有它存在的道理,「鍛練身體,保衛祖國」,這是毛澤東提出的,六十年前的概念,現在行不通了。

 

他說,邁克爾?喬丹,美國NBA巨星,這位籃球界「空中飛人」,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明星,不要把他視為國家代言人、民族英雄,當然,誰都不否認他帶有這方面的性質。問題是,國家並沒有花錢培養冠軍,那是納稅人的錢,納稅人花的錢更應該用在普及體育讓大家感到愉悅,而不是樹立一個古羅馬鬥獸士,以示強大和戰無不勝。

 

他說,按照古奧林匹克精神,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古希臘的體育精神代表著人類試圖超越極限的努力,是一種民主。到了古羅馬,因為執政官看到人民天天都鬧意見,元老派也擰巴得很,就修了好多洗澡的地方,還修了一座大型圓形鬥獸場,一方面讓人民和元老們洗澡後就鬆軟了鬥志,洗完澡後都去看決鬥又有了強壯的意淫,哇,帝國的勇士真他媽勇,連獅子都可以殺得死,所以帝國是可以戰勝一切的,包括生活中的不如意。古羅馬為取悅人民、控制人民,挑選一些奴隸到鬥獸場決鬥。人人參與的希臘體育是啟智,少數人表演的羅馬體育是忽悠。我們放棄了十多億人的體育普及,選出二三百個運動員去為國爭光,這不是體育概念,它與神舟七號、愛國衛生運動是一個概念,與體育已沒有直接關係。

 

李承鵬說:「舉國體制實質上是以犧牲十多億人的體育生活為代價,包括北京奧運,花了巨額資金,為了五十一塊金牌,卻犧牲了十三億人的體育生活,這是背離體育精神的。政府行為太多,政府又管不了那麼多事,政府不可能拿出五百億元人民幣投入體育,只能動員民間資本,舉國體制從長遠看,壞處大於好處,或者說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李承鵬兒子今年十歲,已經練了兩年多網球,是家人自己花錢,自己找場地,自己找教練。他說,練到一定程度就送兒子去美國或西班牙受訓。國家綁架體育,體育又綁架國家,這是練不出好成績的。中國的奧運金牌,大都是偏門類的,不是百米跑,不是足球,不是網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家為重返奧委會大家庭,與奧組委關係不錯,擴充了一些項目,跳水、羽毛球是中國強項。

 

中國運動員的人生往往不具有完整意義,李娜卻表現出突出的綜合能力和個人修養,李承鵬認為,單飛機制將李娜培養成完整的一個人,帶給她的歷練功不可沒。李娜有鮮明的個性、獨立的人格、優雅的風度,能用嫻熟的英語發表得體而感性的講話。打網球奪冠,只是她頭上一時耀眼的光環,李娜的身上映射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率性幽默,反叛傳統,敢作敢為,特立獨行。

 

李承鵬歸納說:第一,中國拿了不少金牌是幻覺,因為拿到的不是舉世公認的世界體育項目,只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女子舉重,幻覺是體育強盛,其實,金牌多不等於體育強,金牌大國不等於體育強國;第二,中國這種舉國體制,政府出錢,政府主導,政府立項,政府訓練,這一定會產生各種體育腐敗。中國足球只是冰山一角,乒乓球、羽毛球也同樣存在腐敗;第三,如果想要在世界公認的百米跑、網球、F1賽車、足球、NBA成為世界一流,只能按世界公認的做法去推動,國家不可能拿出幾千億元資金投入去爭金牌,國家在轉型,體育也應該轉型。

 

他說:「我們呼籲了二十年,只是今天李娜奪冠,又重新挑起這一話題,現在糟糕的是,已不只是國家放不放手的問題,而是百姓自己的觀念已經僵化了。我們都知道舉國體制的害處,問題是又有多少人把自己孩子不送去參加應試教育而送去孩子自己喜歡的體育呢?在李娜還不是那麼紅的時候,我就自己花錢送孩子練網球了。我認為國家應該投入大錢扶植民間體育,最後才能集大成。」(江迅)

自由派vs體制派

自由派

 

學者熊培雲微博:國「破」山河在。感謝李娜,衝破舉國體制,還我婀娜山河。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回到自身,帶領好自己,以己任為天下,因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重整河山。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微博:李娜的成功,敲響了舉國體制的喪鐘。

 

五嶽散人微博:這樣的歡呼曾經為劉翔奪冠響起,也曾經在奧運時變成對他的辱。多年來體育成為我們大國崛起的面子,現在無數人已經不自覺的用這種思維方式思考了。都在罵這個體育機制,實際早就被綁架了。

 

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微博:其實,不用讓李娜扛太多的民族抱負或普世價值。球場上的普世價值,那就是贏球,贏從沒贏過的球,贏更多的球,如此而已。

 

體制派

 

國家網球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2005年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回應李娜炮轟體制言論:李娜沒有看到國家為培養她們所付出的代價,只是簡單的拿自己和外國選手相比較,這是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使命感差的表現。

 

烏有之鄉:把李娜的成功,說成是中國「舉國體制」的失敗,甚至暗示是社會主義的失敗,資本主義精神的勝利也太過了。如果不是那個舉國體制,發現了她,從小到大到培養她,李娜能有今天嗎?

 

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李娜畢竟還不是奧運冠軍,大滿貫只是一項比賽而已,也不算世界錦標賽。雖然網球是一項在歐美高度職業化的傳統項目,李娜取得了突破,但她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去奧運會的舞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王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