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罐头的危害:幽幽茶香中 走完中国名茶之旅之——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25:20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河南名茶-信阳毛尖

  第一站信阳毛尖

  站点特色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扼控江淮,屏蔽中原,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信阳市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风景秀丽,遍布奇峰怪石。鸡公山位于信阳市南面与湖北省交界处,是大别山的一支余脉,主峰报晓峰海拔744米,远望犹如一只昂首向天、引颈报晓的雄鸡,峰名和山名俱是由此而来。鸡公山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植被丰茂,种类繁多,1700多种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可入药的植物有600多种,珍贵的有灵芝、九死还阳草、马蹬草、何首乌、七叶一枝花等。山上还有各种珍禽异兽,仅野生鸟类就有17目、109种之多,野兽类有豹、鹿、野羊、赤狐、豹猫、花面狸等。

  此外,信阳市的旅游景点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豫南明珠南湾湖,也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治淮工程。湖的上游,还有龙潭瀑布、五座云山,茶叶珍品信阳毛尖就出产在这里。此外,还有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等古迹以及大量的革命历史纪念地,美不胜收,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茶导游

  信阳毛尖的主要产自信阳西南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何家寨。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这里高山峻岭,峰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所产毛尖茶质量最优。

  名茶鉴赏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59年,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明亮、细嫩、匀齐。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名茶传说

  信阳茶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欺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倒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长着救命树叶的大树。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送给春姑一颗种子,并告诉姑娘,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信阳一带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小贴士

  如何鉴选茶叶

  一、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二、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1)嗅香气。茶叶经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3)尝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4)评叶底。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四川名茶--雅安蒙山 蒙顶甘露

  第一站雅安蒙山蒙顶甘露

  站点特色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带,距省会成都120公里,是中国西部的生态乐园。这里山川秀丽,空气清新,山、水、桥、城交相辉映。全市有2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之誉的名茶蒙顶甘露,就产于雅安境内的蒙山。蒙山又叫蒙顶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蒙山位于雅安名山县城西,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蒙顶山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远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溪涧纵横,风景如画。蒙山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特色,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环抱农舍。在海拔800~1100米左右的中部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座落于茶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茶史溯源

  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唐代《国史补》中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唐朝诗人亦写了很多赞美蒙顶茶的诗篇。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蒙顶茶作为贡茶,一直延续到清朝,达千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1959年,蒙顶甘露被评为全国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已成为国家级礼茶。蒙顶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茶导游

  悠久的历史和茶文化给蒙山留下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史迹,主要有:1、天盖寺。位于蒙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0余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为最。2、皇茶园。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3、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4、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5、茶史博物馆。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由张爱萍题写馆名。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

  名茶传说

  蒙顶茶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一个美丽的村姑来到蒙山,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几颗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很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鱼仙无奈,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

  名茶鉴赏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茶诗为证

  蒙山白云岩茶

  唐·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销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和公仪湖上烹蒙顶新茶作

  宋文彦博

  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

  烦酲涤尽冲襟爽,暂适萧然物外情。

  蒙顶茶

  文彦博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

  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

  谢人寄蒙顶新茶

  宋陈舜俞

  蜀土茶称盛,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四川名茶-峨眉山--峨眉竹叶青

  第二站峨眉山——峨眉竹叶青

  站点特色

  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旅游胜地,国家级卫生山和文明风景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一级风景区154平方公里,具有气势雄、景色秀、品位高、内涵丰富等特点。其地理位置特殊、地质地貌典型、动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内拥有高等植物3200种、动物2300多种,且珍稀濒危物种繁多;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为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峨眉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峨眉山为普贤道场。

  峨眉山主要景区有报国寺、清音阁、九老洞、万年寺和金项。峨眉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吸引着众多游人,素有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佛国仙山"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

  峨眉山出产名茶——峨眉竹叶青。

  茶史追溯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李善所著的《文选注》中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改名万年寺)后绝顶产一种茶,味佳,而色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宋代,峨眉山茶叶更是有名,大文豪苏东坡、诗人陆游都曾有诗称赞峨眉雪芽。今天的峨眉名茶竹叶青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竹叶青"得名于1964年,当年陈毅元帅在接受峨眉山方丈敬献"云雾茶"并请命名时,见其外形似竹叶,茶汤碧而绿,滋味清醇甘冽,因以命名。此后开始批量生产。1985年,竹叶青茶在第24届国际食品质量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88年,又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茶导游

  峨眉竹叶青产于峨眉山。峨眉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林木苍翠,云海连绵。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黑水寺一带,居于群山环抱之中,生长于云雾缭绕之处,环境优美,很适合茶树生长。

  来峨眉山不仅可赏山景品好茶,丰富的茶文化亦很值得探求。例如在峨眉山报国寺有一茶联: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万年寺亦有茶联曰:赐茗出龙团,奇书观鸟迹。

  名茶鉴赏

  竹叶青茶采用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竹叶青茶特点是:外形扁平,条索紧直,肥厚带毫,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茶汤黄绿明亮,香浓味爽;叶底嫩绿匀整。

  茶诗为证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其二)

  陆游

  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试院煎茶

  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夺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小贴士

  若想品到峨眉竹叶青之真味,最好用峨眉山矿泉水冲泡。峨眉山矿泉水产自峨眉山神水阁,为天然饮用矿泉水,清澈透明,甘甜可口。

  交通指南

  到峨眉山的交通很方便。有高速公路连接成都、乐山等地,铁路成昆线也经由该市。从成都到乐山、峨眉山景区的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约个小时即可到达。乐山到峨眉山之间常年均为旅行热线,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班汽车发出,单边车程不足1小时。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四川名茶-青城山--青城雪芽

  第三站青城山——青城雪芽

  站点特色

  青城山,道教名山,著名旅游景点,因青山四合,状若城廓而得名。青城山位于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林木青翠,四季常青,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

  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改其名为张道陵。

  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观等。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

  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青城山的神仙们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故称为圣灯。

  青城山出产名茶——青城雪芽。青城雪芽系现代名茶,创制于20世纪50年代,因青城山而得名,曾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优质名茶奖。

  名茶鉴赏

  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发掘古代名茶生产技艺,按照青城茶的特点,吸取传统制茶技术的优点,提高、发展、创制而成的。采摘于清明前后数日,以一芽一叶为标准。要求芽叶全长厘米,鲜嫩匀整。青城雪芽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香浓味爽,汤色清澈明亮,耐冲泡。

  茶诗为证

  1988年,赵朴初先生来都江堰,品尝青城雪芽后,欣然作词:

  青城好,一绝洞天茶,别后余香留舌本,携归清味发心花,仙茗自仙家。

  顺道一游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的伟大水利工程。去都江堰的交通非常方便,出成都西门,只有55公里,1小时就到了,如走高速公路只要40分钟就够了。游人可在成都西门车站乘车,票价约12元。

  土产推荐

  青城山四绝:青城茶、毛黎酒、道家泡菜、白果炖鸡。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贵州名茶-遵义--遵义毛峰

  第一站遵义——遵义毛峰

  站点特色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贵州北线旅游的中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遵义又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名城,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江旗路东侧,原为贵州军阀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

  遵义的必游景点有遵义会址、娄山关、乌江、赤水丹霞杨粲墓、夜郎城址、赤水十丈瀑布群等。

  遵义出产名茶——遵义毛峰。

  茶史追溯

  贵州茶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负盛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播州(今遵义地区)、思州(今黔东南、黔南一带)列为全国六大茶区之一,所产茶叶均为上乘。到了明代,贵州茶叶已闻名全国,云雾茶和毛尖茶成为"贡品"进入宫廷。清代更是名扬海内,除保证宫廷用茶外,还远销川、桂、粤等地。

  遵义毛峰为绿茶类新创名茶,于1974年为纪念著名的遵义会议而创制。目前遵义毛峰已进入全国名茶行列,多次荣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

  茶导游

  遵义毛峰产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该所位于遵义市湄潭县。湄潭县山青水秀,群山环抱,秀丽的湄江穿城而过,素有"小江南"之称。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依山傍水,环境特别优美,茶园四周的山坡上,种植着桂花、香蕉梨、柚子、紫薇等芳香植物,香气缭绕,又有湄江蒸腾的氤氲水气,自然环境非常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

  名茶鉴赏

  遵义毛峰茶的主要特点是:茶片紧细圆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油润,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爽口。遵义毛峰不仅品质优秀,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条索圆直,锋苗显露,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满披白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

  光芒;香高持久,象征红军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土产推荐

  遵义的土特产琳琅满目,一定会让采买一族心花怒放:茅台酒、董酒、湄窖酒、苗王"豪酒"、鸭溪窖酒、党参、杜仲、茯苓、贵州布依地毯、贵州芦笙、贵州民族织锦、猕猴桃、苗族刺绣挑花、天麻、土家族的花被面、威宁大黄梨、吴茱萸、夏橙等。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贵州名茶-都匀--都匀毛尖

  第二站都匀——都匀毛尖

  站点特色

  都匀市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贵州南部的重要城市。都匀生活着布依、苗、水、汉、侗等31个勤劳奋进的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都匀有着广袤丰硕的资源、水资源蕴藏丰润、生物资源门类繁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享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斗篷山海拨1961米,山中峰奇谷秀,风光迷人。著名景点有小七孔、大七孔、剑江风景区、鸳鸯湖等。另外,都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节日可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较有影响的节日近100个。都匀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历史名茶。

  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尤其是主产都匀毛尖茶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天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漫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

  名茶鉴赏

  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美食评点

  施秉绿豆粉绿豆粉,亦叫米粉。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又分为盘子粉和锅粑粉。吃时,把粉放入沸水中烫热,舀入碗中,伴以哨子(辣鸡、肉末、猪脚)等佐料即可。吃锅粑粉时,尤以切碎的酸菜做哨子,更有味道。粉,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现今早点之一。

  虾酸与鱼酸黔南人喜爱食酸,除盐酸菜外还制作番茄酸、肉酸、菜酸等多种食品或佐料,一年四季常食之。虾酸是以小鲜虾为原料,洗净晾干,拌以适量低度白酒,干辣椒粉,姜末和食盐,倒进有围盘的土瓷坛中围水隔绝空气,半月后即可食用,"虾酸纯豆腐"、"虾酸烧猪大肠"、"虾酸炒牛肉末"均为民间饭店之佳肴。鱼酸以鲜鱼为原料,制法同上。吃火锅时食用鱼酸,味道酸、甜、鲜美、香气四溢,可口开胃。

  香猪即黔桂香猪。香猪是苗族人民将野猪长期驯化、精心培育而成的珍贵品种,具有皮薄、骨细、肉嫩、味美、清香、不腻的特点,既是烧烤猪的上乘原料,也是珍贵的试验动物,是我国独有的地方良种。

  土特产推荐

  九阡酒民间俗称"九仙酒",是水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保健饮品。色泽棕黄,醇香馥郁,清新淡雅,余味悠长。并具有强身健骨、劫风去湿、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功能。同时,对多种妇科杂症有独特之疗效。

  马尾绣水族的独特工艺,主要制品为婴儿背带。因其工艺别致,图景古拙,艺术价值甚高,倍受国内外客人青睐。

  农民画画色彩浓郁,风格独特,有较强的观赏性。

  甜茶民间传统饮用的一种乔木类植物。叶片本身含糖,沏出的茶汁清甜可口,饮后有醒目提神、溢肝健脾、清热解暑等功效。

  第三站贵定——贵定云雾茶

  站点特色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辖,贵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优良的生物资源有茶叶、野生百合、山野菜、盘江酥李等。重点旅游资源有风光秀美的洛北河及曾为西南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阳宝山。

  茶导游

  贵定云雾茶产于贵定县云雾山,云雾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一千五百米。产区的两乡各寨土壤疏松,呈酸性,山峰重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既有云雾笼罩,又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大,山间溪涧纵横,是古老茶区之一,所产茶叶品质极为优异。云雾茶又名贵定鱼钩茶,当地苗族称为bulaoji(不老几)。贵定云雾茶于康熙年间已显名,乾隆时为贡茶,产量少而不易得。现厂家为贵定县云雾山中心茶场。主产区为仰望乡的上坝、竹林、长寿、排山、关口等十几个山寨,自然环境独特。满山奇药异草,面朝朝阳,背沐夕晖。当地苗族长期以来就有种茶制茶的经验与饮茶习惯。

  名茶鉴赏

  云雾茶采自当地的"仰望种",具有叶色绿、茸毛多、芽叶肥壮、持嫩性强的特点。鲜叶采摘细嫩,俗称"嫩采雅雀嘴"。全年采摘五轮左右,春茶三次,清明前后采头道茶,谷雨采二道茶,立夏后采三道茶,最多采2~3次。不采秋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为主。成茶外形紧卷弯曲,形如鱼钩,背附一层细软白毛。茶汤浓酽,汤色碧绿。滋味醇厚,香气浓烈,有独特浓厚的蜂蜜香。此茶有降脂降压之功效。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云南名茶-西双版纳--普洱茶 滇红

  第一站西双版纳——普洱茶滇红

  站点特色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东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州府景洪市。西双版纳具有非常独特的亚热带风光,在我国其它地区很难见到而且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三大王国的美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独特的热带雨林风光和纯朴的民族风情,使西双版纳成为国内的旅游热点之一。

  "不到西双版纳,不算到过云南;到西双版纳不乘船游览澜沧江则不算到过西双版纳。乘船游澜沧江不上岸观赏橄榄坝风光,就感受不到傣家村寨的美景。"景洪到橄榄坝一段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西双版纳最完美的缩影。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从西部横断山脉浩浩荡荡流入景洪,沿途风光美不胜收。在秀美如画的澜沧江边,时常可以看到群群彩蝶,晨雾迷漫之时,成千上万只彩蝶从四面八方飞来,一只挨一只地落在江边的水湿之地,轻扇彩翅,翩翩起舞,著名作家冯牧曾为此写下优美的散文名篇《澜沧江边蝴蝶会》。

  去过了澜沧江,还一定要到橄榄坝的傣族村寨,这里景色秀丽,民风淳朴,充满傣乡的诗情画意。

  西双版纳物产丰富,著名的茶叶有普洱茶和滇红工夫茶。

  普洱茶

  茶史追溯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其中普洱茶的产制、贸易始于唐朝。因最古老的产区在滇南思茅、西双版纳一带,集散于普洱府(今普洱县)故称普洱茶。历史上,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茶叶运销很困难,茶叶在运输途中,茶多酚类在温、湿条件下不断氧化,形成了普洱茶特殊的风格。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运输时间已大大缩短,1973年起,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用晒青毛茶,经人工后发酵处理,制成云南普洱茶。

  名茶鉴赏

  普洱茶属黑茶类。主要产品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圆茶(七子饼茶)、紧茶(长方砖形)、饼茶等。普洱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数次获省优产品称号。

  其品质特点是: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有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有香味,汤色红浓,具独特陈香,滋味纯和回甘。

  尤为称道的是,普洱茶为茶中之茶,不仅具有香气滋润、滋味醇厚等饮用价值,而且具有醒酒、清热、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等药理作用,能暖胃、解脂、养气、美容减肥、益寿延年,的确是有益健康的首选饮料。

  茶诗为证

  长句与晴皋索普洱茶

  丘逢甲

  滇南古佛国,草木有佛气。

  就中普洱茶,森冷可爱畏。

  迩来入世多尘心,瘦权病可空苦吟。

  乞君分惠茶数饼,活火煎之檐葡林。

  饮之纵未作诗佛,定应一洗世俗筝琶音。

  不然不立文字亦一乐,千秋自抚无弦琴。

  海山自高海水深,与君弹指一话去来今。

  小贴士

  在国外,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普洱茶中的七子饼茶很有特点。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相传至今,在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中,现在也很盛行这种风俗,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2500克,主要由勐海茶厂生产。

  滇红

  茶史追溯

  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红恢复并扩大生产,品质亦得到较大提高,1986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吨。

  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名茶鉴赏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云南名茶-大理--云南沱茶

  第二站大理——云南沱茶

  站点特色

  没有来过大理的人,对大理的印象大抵有两点,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昭古国的清远神秘,令人掩卷遐想;二是电影《五朵金花》中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边来相会",也使大理的秀美风光广为人知。其实,大理有的远不止这些。大理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的美名。远在新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居住。西汉武帝在云南设置郡县时,大理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唐宋时期,大理先后出现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南昭国和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在元代前,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代,云南行省建立,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始由大理移至昆明。但是,大理仍然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先后设有路、府、行政专员公署等地级一级的政区机构。1956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时,大理也是滇西的交通枢纽。现在,大理已逐步发展为滇西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苍山洱海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大理兼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另外,大理还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

  著名的云南沱茶,即产于大理的下关。

  茶史追溯

  云南沱茶创制于大理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系由团茶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下关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沱茶,经昆明运往四川省重庆、成都等地销售。如今,云南沱茶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畅销全国。

  名茶鉴赏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普洱沱茶。

  云南沱茶主产于下关茶场,以高档大叶种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经若干工序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厘米,品质最好的"特级沱茶",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外披白毫,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有提神醒脑、明目清心、解渴利尿之功能,还有止腹胀、止头痛等药物疗效。

  民间故事

  下关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有时风力达到八级以上。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下关风感到神秘莫测,于是在民间产生了很多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

  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爱上了下关的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变成美女和书生交谈相恋,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他不容他们婚配,于是使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爱夫,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老母,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带回吹干洱海水,救出其夫。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不幸遭到罗荃法师的暗算,使她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让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故下关风特别大。狐女仅带着剩下的一瓶风回到苍山顶,将瓶嘴对着茫茫大海吹,由于风力不够,始终吹不干洱海水,其夫不能露面,因此大理的风小于下关。

  为什么会有下关风,按今天的科学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会吹得人衣帽飘舞帽子、站立不稳。

  下关虽然有"风城"之称,但是下关风不进屋。因为人们已掌握下关风的特点,下关风为东西向,住房多为南北向,故风难入内。

  小贴士

  如何鉴别真假沱茶

  真品特征:

  (1)外形:碗形端正,内窝深圆,茸毫满布,紧结致密。(2)规格:有固定的规格(高厘米,外径8厘米)。(3)色泽:条色清翠油润。(4)汤色:黄色明亮。(5)香气和滋味:香纯持久,味浓醇爽。(6)叶底嫩度和含水量:含水9%,叶底肥壮鲜嫩。(7)包装纸:彩印鲜亮。

  假品特征:(1)外形:不规则,歪扭,内窝浅小,无茸毫,疏松。(2)规格和色泽:没有固定的规格,色泽灰黄枯暗。(3)汤色、香气和滋味:汤色混浊,气味杂异、郁闷,滋味淡异、酸涩。(4)含水量和叶底嫩度:含水量10-12%,叶底粗老瘦硬。(5)包装纸:为木刻板印刷,颜料暗旧。

  沱茶的正确饮用方法是:先将沱茶掰成碎块,每次取3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也可将掰成碎块的沱茶放入瓦罐烤香后再用沸水冲泡的,还可以在冲泡时加入油、盐、糖等调料。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云南名茶-苍山--苍山雪绿

  第三站苍山——苍山雪绿

  站点特色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素裹银装,在阳光照耀下,洁白晶莹。苍山的云更是名闻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古人将苍山多种自然景观概括为苍山八景,即晓色画屏、苍山春雪、云横玉带、凤眼生辉、碧水叠潭、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霞夕照。

  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白云,忽起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未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竟日不消散。更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巍峨壮观的苍山,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麓却四季温暖如春,当地白族群众在苍山之麓开辟茶园,发展茶叶生产,并在七十年代初期创制出云南名茶——苍山雪绿。

  名茶鉴赏

  苍山雪绿因茶身绿而白毫似雪,产于苍山,故名。成品茶条索整结,香气馥郁鲜爽,滋味醇爽回甘,汤色黄绿,叶底嫩匀。当人们在蝴蝶泉边尽兴游览之时,汲取蝴蝶泉的泉水煮沸后冲泡苍山雪绿,更是茶香水甜,相得益彰。其时,饱览蝴蝶泉的秀色,品味苍山雪绿的茶香,令人口舌滋润,情趣倍增,倦意顿消。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广西名茶-桂林--桂林毛尖

  第一站桂林——桂林毛尖

  站点特色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其中最佳景区有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有为人熟知的桂林市城市标志象鼻山;有挺拔峻峭的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有宜探险漂流的资江;有海拔2142米、被誉为"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有度假保健胜地龙胜温泉;有瑰丽壮观的龙脊梯田,等等,是中国乃至世界旅游资源之瑰宝。

  桂林市还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文化遗址丰富。秦代建筑灵渠,是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明代的靖江王城和王陵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城和陵墓。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构成桂林山水的精华。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

  桂林山水甲天下,毛尖茶香飘万里。桂林的优美山水之间,出产名茶——桂林毛尖。

  名茶鉴赏

  桂林毛尖为绿茶类新创名茶,20世纪80年代初创制成功。毛尖茶原产于桂林尧山脚下的广西桂林茶叶科研所,茶研所位于明代靖江王墓群之中,风景宜人,尤其是清明采茶时节,

  杜鹃盛开,花香阵阵,游人徜徉在花香茶香之中,心旷神怡。

  1985年,桂林毛尖获部优产品称号。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挺,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高持久,味醇甘爽。而且,桂林毛尖还是富硒茶,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广西名茶-昭平--象棋云雾

  第二站昭平县——象棋云雾

  站点特色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桂江中游,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昭平县自然资源丰富,茶叶是昭平县的新兴绿色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种有茶叶30000多亩,年产茶叶1000多吨。

  昭平县山峦常青,奇峰林立,风景如诗如画,民族风情浓郁,人文自然景观繁多,县城东有天然睡佛、西有美女奇峰,是广西著名旅游胜地之一。境内有奇峰长廊和古木参天、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有桂江翠竹和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有摩崖石刻和迷人的瀑布温泉。然而,更令人神往的是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景色天然合一、被游客誉为"梦境家园"的广西区级风景名胜区黄姚古镇。古镇内曲径通幽、古榕参天,石板街、大宅门、古戏台、宝珠观(广西省工委旧址)、文明阁、古石桥和奇峰溪流,构成了一幅自然天成的图画,令国内外游客留连忘返……

  名茶鉴赏

  象棋云雾产于昭平县象棋山,这里古木参天,奇草遍地。象棋云雾的成品特征是:条索紧细微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汤色嫩绿清澈,叶底黄绿明亮。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广东名茶-潮州--凤凰茶

  潮州——凤凰茶

  站点特色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潮州建制历史悠久。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朝时撤郡设州,始称"潮州"。

  潮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728处文物点以及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锣鼓、潮州戏等众多"潮"字品牌,构成潮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古就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

  潮州民俗文化独特。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潮州工艺巧夺天工。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中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潮州因而成为我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等。

  茶导游

  潮州自然风光秀美,山光水色十分宜人。北部潮安县凤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为粤东最高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祥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山上有高10多米、覆盖面积一亩多、年龄600多岁的宋茶树王,山顶还有面积60多亩的古火山口凤凰天池。潮州名茶凤凰茶即出自凤凰山。

  茶史追溯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名茶鉴赏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诗为证

  潮州春思

  清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注:处女泉位于潮州西湖公园)

  小贴士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蜀、豫、黔、滇、桂、粤、台名茶 台湾名茶--冻顶乌龙

  台湾——冻顶乌龙

  站点特色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造就了台湾"山海秀结之区,丰衍膏腴之地"。人们为此给予她无限的赞美:有"米仓"、"东方糖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等美誉。

  台湾四周沧海环绕,境内山川秀丽,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田野,加上日照充足,四季如春,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早在清代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作为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台湾岛上的风光,可概括为"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几个特征。

  台湾山峻崖直,河短水丰,瀑布极多,且各种形态,应有尽有,十分壮观。除了瀑布,岛上更是温泉磺溪密布,具有很高的疗养治病之功效,吸引着众多游客。关仔岭温泉还有"水火同源"的胜迹;而宜兰苏澳冷泉,更是世之稀有。西部平原海岸,宽广笔直,水清沙白,极宜泳浴,阳光白浪,轻风椰林,充满着海滨的浪漫情调。北部海岸,又别有洞天,被台风、海浪冲蚀的海蚀地貌,鬼斧神工、千奇百怪,构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龙宫"的雅号。

  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的冻顶茶,主产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700米。传说山上种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山顶,故称此山为"冻顶山"。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栽种的青心乌龙茶等良种茶树生长茂盛,为品质优异的冻顶乌龙茶奠定了物质基础。

  茶史追溯

  台湾的种茶、制茶技术是随着大陆人口向台湾的迁移带上宝岛的,据野史相传,是清道光年间的举人林凤池从福建带回武夷乌龙植于冻顶山,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也有了自己的名茶——冻顶乌龙。该茶在台湾极负盛名,广受欢迎。

  名茶鉴赏

  冻顶乌龙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品外观紧结弯曲,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味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冻顶乌龙茶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鲜叶为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团揉(包揉)、复烘、焙火而制成。有人形容说,喝冻顶茶的感觉很妙,愈品愈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