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将河图洛书给了谁:走进洛阳 东汉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6:46
        走进洛阳 东汉篇         她是一座文化之都,她是一座创造之都,她是一座文学之都,她是一座艺术之都。她以其史诗般的恢弘壮阔,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2她经历了曾经的文治武功,她经历了曾经的富贵荣耀,她经历了曾经的攻战杀伐,她经历了曾经的宫廷密谋,最后“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披蒿艾,巷罗荆棘”,以深广悲壮的姿态,走进历史的记忆。

3 V
  汉魏洛阳城是个奇特的地方,越走近,越难看清楚;越了解,越觉得深邃莫测。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地方,它已沉睡千年,看上去安详宁静,内心却收藏着汹涌澎湃的记忆。"
 




p1 s; ?2 ]/ @! H: V# }

  从今天的洛阳东行10多公里,过了白马寺,就进入了汉魏洛阳城。这座城始建于西周,极盛于汉魏,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首都。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如蔡伦造纸、张衡造地动仪、班超投笔从戎、曹植七步做诗,等等,都发生在这个洛阳。

  在邙山与洛河之间,我们驱车奔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寻觅故都遗踪。在废弃1000多年后,曾经的宏大城阙、巍峨宫殿早已化为烟云,如今这里是大片的沃野良田,正是收获季节,地里玉米秸秆枯黄,村头处处堆放着金黄的玉米棒,一派淳朴的田园风光。但毕竟与寻常的田野不同,这座存在了1500年的名城,还留有深深的痕迹。在汉魏故城文物保护管理所几位专家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断断续续的古城垣,高大的灵台遗址,壮观的永宁寺塔基,昔日帝都气派,依稀可见。

  从地名上看,这片土地也保留着对帝都的记忆。有些信息太牛、太震撼,穿过千年,一代代流传下来。偃师市佃庄镇有个太学村,就坐落在汉魏太学遗址上,那个太学是古代教育史的奇迹,最盛时学生有三万多人,张衡、班固、王充、许慎等牛人,都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孟津县平乐镇金村村南有个高台,老百姓叫“金銮殿”,再往南还有片高地,名叫“午门台”。这些年考古发现证实,那个“金銮殿”正是皇宫正殿“太极殿”遗址;而“午台门”则是皇宫正门“阊阖门”遗址。村民们都知道,他们住在当年的皇宫后花园,种地是在“大内禁地”。


8 a' b* o5 T( B% \; k3 z










  这一带的村庄,流传着许多挖宝的故事,往往是在自家地里不经意刨出些旧时遗物,拿出去就惊世骇俗。

  故城之下,不知道隐藏了多少秘密。曾经的文治武功、曾经的富贵荣耀、曾经的攻战杀伐、曾经的宫廷密谋,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留下一些印迹。

  这座城的历史,如史诗般恢弘壮阔。她完成了两次统一全中国的壮举,并且酝酿了另一次统一。刘秀坐镇城中,运筹帷幄,克定天下;司马氏坐镇城中,一统三国,建立西晋。而北魏孝文帝在城中主导的民族大融合之旅,为后来的隋唐一统奠定了根基。+ r1 `  V/ A. m

  这座城曾数次惨遭毁灭。东汉末年,董卓的一把大火,令繁华了160年的东汉首都顷刻化为灰烬;30年后,曹操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使这座城再度成为帝都。西晋末年,刘曜的一把大火,又令90年的繁华烟消云散。此后180年,北魏孝文帝为了接续正统,决意迁都洛阳,在荒废的原址上重建洛阳宫阙,并修筑外郭城,建成了纵横各10公里的超级大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迁都邺城,徙洛阳城40万户,并将洛阳城宫殿全部拆掉,把建筑材料运往邺都。此后连年战争,这座恢弘繁华的大城“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披蒿艾,巷罗荆棘”。这次劫难后,大城再也没有机会重建,逐渐化为废墟,还原为孕育万物的田地。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裾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饱读史书的司马光,走近废弃的汉魏洛阳城时,曾不胜感慨。% o9 r4 s- G" h, t1 `3 c) _

  如今,我们也走近汉魏故都,但并不想多问兴废,更多的是想表达对这座千古名城的尊重。游走洛阳,我们先后采访了洛阳师院的吴涛、曾谦、郭炳洁,洛阳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的徐金星、桑永夫、王阁、孙红飞、陈建军等先生,在这些专家、学者的描述中,我们逐渐了解汉魏洛阳城恢弘深广的内涵。在最辉煌的时代,这座大城与欧洲的罗马城遥遥相对,分别为东西方文明的核心。事实上,大城里的人们曾努力寻路罗马,再度打通丝绸之路,使此地成为丝路的东方起点。在那数百年时间,这里各种人才灿若群星,智慧之花自由绽放,众多的文明成果,像如今这片土地上的玉米、小麦一样,生长、成熟、开花、结果,然后流播四方,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I# [' y9 P8 _/ Y' W4 x  x3 d

  这座城是文化之都,儒学、佛学、玄学,或在此兴起,或在此达到鼎盛。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在城中竞相发展,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勃然而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风景;佛教则从这里进入中国,由于皇帝的重视,佛教在中国获得高起点,迅即步入坦途,如今洛阳著名的景点,龙门、白马寺以及嵩山的少林寺,都是这座已消失了的大城的遗产,马寺钟声、龙门山色、少林禅韵,正是这座文化之都千年不绝的流韵。8 w7 L# N, Y" Z8 L0 L) K0 u

  这座城是创造之都,曾经拥有蓬勃的科技创新能力,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诸多一流的科学家、医学家、发明家。张衡在此创制的地动仪“精巧绝伦”,浑天仪“妙尽旋机之正”;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绘图理论“六律”对后世影响深远;机械发明家马钧改进织机,研制翻水车、大型水磨;华佗、张仲景、皇甫谧等则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而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改进、成就了造纸术的蔡伦。一本美国人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将蔡伦排在第七位。有人认为,植物纤维纸的出现,使中国卸下竹简的重负,加快了文明进程,因此得以在全世界领先千年。

  这座城是文学之都,“汉魏文章半洛阳”,洛阳汉魏故城文管所的陈建军先生介绍说。曹植在城南洛河边流连,描摹“明眸善睐”、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陆机在城北金谷园“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此外,《古诗十九首》多表达当年漂泊洛阳的游子的爱与哀愁,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等,则是这座大城京华气度的见证。# `% L8 v! O8 L6 h# l- E

  这座城还是艺术之都,书法、音乐、雕塑,均盛极一时。“那个时代的书法富有文人气质,个性张扬。”说起魏晋书法,知名书法家、河南大学的许胜建先生很是推崇。洛阳城兴起的玄学,策动了一次“人的觉醒”,构成了那个时代重要的特征,如宗白华先生说,那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书法极具创造活力,是书法史的里程碑,各种书体竞相发展,文人气质的浸润,个人性灵的融入,使书法艺术走向极致。表现出“人的觉醒”的,不仅是书法,还有音乐、雕塑等。前些年,北魏永宁寺遗址出土一批彩塑,其精美、细腻、生动,令发掘者叹为观止。《北魏永宁寺塔基发掘简报》这样评价:“目睹这些泥塑像,让人感到它们与现实世界的华人更为接近,一种新的造像风格似乎正在孕育之中。”在这些塑像中,“各类人、神,仿佛脱去了一层规矩、神秘的程式化外衣,尽情展露着世间华人真实细腻的体态和表情,洋溢着触手可及的生机和活力”。李力在《汉唐之家的宗教艺术与考古》中如是说。/ v5 x* s1 R6 p

  走近汉魏洛阳城,我们无意中发现,这座汉魏首都的辉煌,与汉光武帝刘秀大有关系。这位被毛泽东认为“最有学问的皇帝”,曾力推洛阳城。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黄河之北称帝。一个月后,他派建威大将军耿  (yǎn)率强弩将军陈俊屯驻巩义北边的五社津,切断洛阳与东方的联系;又派遣大司马吴汉率建义大将军朱祐及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等十一位将军围攻洛阳。
( V4 f* Z; C( v

  这个阵容,是当时刘秀拿得出来的最强组合。对于刚坐上皇帝宝座的刘秀来说,洛阳志在必得。. d4 M2 P1 m6 Q4 D  r* X

  洛阳一带自古为形胜之地。这里群山环抱,“河山控戴”,四面都有险可据;更为重要的是,洛阳盆地自古有“土中”美誉,西接秦陇,北通幽燕,南达江淮,东至黄河中下游平原,为“天下中枢”。这样的地理条件,进可攻,退可守,既有天然的屏障,又便于控制全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而洛阳城号称“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规模宏大,宫阙完好,当时已是有近千年历史的名城。如今这座城址被称为“汉魏洛阳城”,但其实它始建于西周,东周时期曾是周王都城。西汉初年,刘邦也曾定都于此。当时仍是群雄逐鹿之时,对于刘秀来说,拿下此城,无疑能奠定帝业根基,对于争取人心,讨平群雄,克定天下,都大有好处。

  两度增扩造就大城. ?0 K2 Z( ]& G

  汉魏洛阳城号称“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表明,汉魏洛阳城有可能始建于西周初年,至少不晚于西周中晚期,后来曾两度增扩,其规模在战国晚期就形成了。这座城的增扩,缘于春秋末年周王室的一次政变。$ z, r; o$ M5 @- S

  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驾崩,临终没有安排好接班人。为争夺王位,他的儿子们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王子朝纠集一帮失去官位的旧官,煽动百工、兵卒发动叛乱,占领了王城,是为“王子朝之乱”;大臣们拥立的周敬王匆匆逃出王城,被迫出居狄泉。4 n% e5 _# ?  Z  M  _

  三年后,周敬王联合晋国部队攻入王城,王子朝抵挡不住,带着周的大批典籍“奔楚”。晋国部队随即撤走,因王城内王子朝的余党甚多,敬王担心安全问题,于是迁居成周城(汉魏洛阳城的前身)。: Y  A2 }! u) F- E9 b

  关于成周城的来历,史学界、考古学界都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周公营造洛邑时,造的是两座城,一是王城,作为都城;一为成周,为下都,安排参与武庚叛乱的“殷顽民”居住。% _$ q, @. `" s( Z: ]) J; Y

  敬王迁居后,由于此城狭小“不敷王都之需”,希望各国诸侯为其筑城,《国语·周语》对此有明确记载:“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为之告晋。”周王虽然早没了权威,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这点号召力还是有的。公元前509年正月,晋国的魏舒召集齐、宋、卫、郑、曹、薛、杞等大小诸侯国的大夫,开始增筑成周城,“三旬而毕”。此后,历代周王都以成周为王都,共历11王,205年。* x3 `5 i9 @) y* g+ M3 C6 }

  公元前249年,秦灭周王,封丞相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这是吕不韦的鼎盛时期。他下令再次扩修此城,使其达到“九六城”规模。' t7 S9 z" C2 }& I; i; k

  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表明,这座城确曾两次增扩,不同时代的夯土,彼此之间结合紧密,晚期夯土或打破、叠压早期夯土,或贴附于早期夯土侧壁,表明较晚的城垣,都曾以前代为基础,经修整加工后进行增筑。曾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洛阳城考古队队长的段鹏琦先生介绍说,发掘资料表明,这座城中部筑建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末年,即周敬王时从北增扩,战国末期吕不韦向南增扩。两次增修,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有这样的故事做背景,在秦朝时,洛阳就成了一座恢弘大城。不但城大,城内还有宫殿,并且颇具规模,分为南宫、北宫。这座城秦代不过是三川郡郡治,怎么会有宫殿?史书没有明载。有人推测,大约秦代仿效周代,以洛阳为实际的东都,所以才建有宫殿。

  这样一座城,自然极具魅力。西汉初年,刘邦也被深深吸引,定都于此。( g. Y, ]! p$ h4 k

  刘邦曾欲“长都洛阳”/ 按照《史记》记载,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在“汜水之阳”称帝,随即西行“都洛阳”,并且是准备“长都洛阳”。. E( _7 n对于刘邦来说,定都洛阳是不难做出的选择。他从汉中打到关中,又从关中打到“山东”(崤山以东),在荥阳一带的鸿沟与项羽对峙,洛阳是他的后方要地。洛阳城宏大的规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过曲逆(位于今河北顺平)县, “上其城,望室屋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可见,在此之前,洛阳是他走遍天下所见的最壮观的城。

  称帝后,刘邦很快“西都洛阳”,在这座城内享受初得天下的兴奋。他“置酒南宫”,大宴群臣,让大家别有顾忌,敞开心怀,说说为什么他得了天下,而项羽失去了天下。. L/ H* N# d4 k, A% v5 n  S1 U* p  k
  高起、王陵等回答道,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攻占的地方就给予别人,能与人同享利益;项羽嫉贤妒能,忌妒有功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得了土地,不能给人奖励。因此他失去了天下。

  刘邦接下来的话很经典,广为流传:“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Z& \" A' o1 g9 z+ N1 a

  洛阳宫中的刘邦很安适,但他却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当时功勋卓著的大功臣已封了20多人,其余的将领相互争功,不好平衡,没有及时分封。刘邦在南宫与北宫间的复道上,望见诸将常常坐在地上,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不由心里犯了嘀咕,皱着眉头问:“那些个人在说个什么?”! a: f0 Q/ w/ P2 u+ a; j

  跟在他身边的张良接口道:“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啊。”刘邦有点不相信:“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啥要谋反?”' N, m! H2 |& |4 M

  张良说,陛下从普通老百姓起家,靠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贵为天子,已分封赏赐的,都是萧何、曹参等故旧好友,杀的都是生平怨恨仇视的人。如今这么多人有功,天下地方有限,因此既担心陛下不能尽封功臣,又担心因以前的过错被杀,所以相聚谋反。, v# `) c  f) Q) D* t/ f

  刘邦这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忧心忡忡地拿出了他招牌式的问话:“为之奈何?”" d3 x, r* K  y) M) T( c

  张良说,“您平生最憎恶的,大家都知道的,是谁?”刘邦脱口而答:“雍齿跟我是老熟人,多次窘辱我,我很想杀了他,但因为他功劳多,不忍心下手。”

  张良说道,那就以最快速度封雍齿,大家一看,人人心安。于是刘邦又摆起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急催促丞相、御史议定各人功劳,尽快分封行赏。

  这是当年在洛阳喝得最开心的一场酒。喝完酒,大家全都很放松、很高兴:“雍齿尚且为侯,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一场难以预测的祸患,被智者张良消弭于无形。张良在功成之后的清醒和敏锐,使他在刘邦心目中更为重要。8 C; Z" s: t+ i  Q

  在洛阳城内安顿下来,刘邦和他的大臣、将军们都很安适,“长都洛阳”是预想中的事,如果没有意外,洛阳自然而然就会是西汉的首都。但一个戍卒的意外出现,改变了刘邦的念头,也改变了洛阳、长安两座城市的命运。
& j/ g# C- m6 l$ p7 x

  首都使命推迟两百年  s5 n" j: \* [! ~9 D; n. J* y

  那个戍卒叫娄敬,齐国人,被派往陇西戍边,正好在此时经过洛阳。他找到同乡虞将军,请他带自己见刘邦。虞将军见他穿了件破羊皮袄,要给他找套体面衣服换上,但娄敬很洒脱地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见了刘邦,娄敬直言道,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交通方便,如果得到天下支持,容易成王;但如果得不到支持,很容易灭亡。周公经营洛阳时,已是成康盛世,如今天下凋敝,不稳定因素很多,怎么能仿效成康盛世之时经营洛阳呢?不如定都关中,关中地腴民富,且被山带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曾赖以强盛。定都关中,就获得了扼天下之喉、压服天下之背的优势。

  刘邦觉得娄敬所言有理,就征求群臣意见。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都认为应该以洛阳为首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6 E, p+ \- A; o3 ]5 q

  刘邦踌躇不定,又问计于张良。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

  于是,刘邦下定了决心。他是个很干脆的人,谋不多却善断,“即日起驾,西都关中”。由此,洛阳错失了成为帝都的历史机遇,终西汉之世,都只是“河南郡洛阳县”,对这座城而言,无疑极为遗憾。8 [$ C* p! f) u- q+ W1 t# K

  200多年后,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兵临洛阳城下。他的祖辈只是这座大城的过客,刘秀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面对洛阳城,刘邦、刘秀态度为何迥然不同?       刘邦、刘秀有一个共同点:都在称帝一个月内,把目光投向了洛阳。所不同的是,当时刘邦已打败项羽,“天下大定”,顺利进入洛阳;而刘秀当时群雄并立,混战不已,洛阳尚有重兵把守,而守城大将,是更始帝刘玄的大司马、刘秀的杀兄仇人朱鲔。/ l- J" A5 D" K/ P+ z

  刘邦在天下大定之时,尚且觉得洛阳是四战之地,作首都不太安全;刘秀在天下混战之时,要拿下洛阳作首都,这是明智的选择吗?5 ]1 e" X# H# y7 y8 U* @

  “两汉之际,出现'人心思汉’的思潮。其建国形势与西汉大为不同。”洛阳师院吴涛、曾谦、郭炳洁三位博士观点十分一致。

  刘邦虽得天下,但天下尚未“口服心服”。七国旧贵族复国之心不死,仍各有号召力,随时可能举兵复国;而在楚汉战争中功勋卓著的韩信、英布、彭越等被分封为王,他们骁勇善战,拥兵在外,与刘邦之间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君臣相互猜疑,谁也不放心谁。因此,如娄敬、张良所言,应该定都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在对大汉王朝的忠诚感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定都天下之中的洛阳确实不是上上之策。

  而刘秀称帝后,虽然仍对手众多,却已获得极高的认可。人心思汉,是两汉之际普遍的社会心理。如史家所论,王莽篡汉后,政令苛刻,尤其是复古改制失败后,工商俱废,经济萧条,社会动乱,失去天下人心。而西汉自初年以来与民休息,深仁厚泽,植于人心,受到苛政及战乱祸害的人们,对于西汉盛世,自然兴起怀念的感情。刘秀以光复汉室为号召,赢得了较为广泛的支持。

  吴涛博士介绍说,以当时的情形,定都洛阳比定都关中条件更成熟。西汉末年,河南、河内、河东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已经远超关中,“当时河南尹是中两千石的级别,河南县、洛阳县的县令都是千石令,远超同级官员,说明这地方经济总量很大,具备定都的经济基础。”并且在那段时间的战乱中,关中遭受严重的破坏,而洛阳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破坏,经过刘秀的努力,洛阳是“和平解放”的。) v; B1 w2 T$ Y

  “西汉要靠武力,东汉则靠文化心理认同。所以西汉要定都关中,凭险扼控全国;东汉则须定都洛阳,在天下之中凝聚天下人心,据中原而天下兴。”吴博士总结说。

  洛阳“和平解放”

  刘秀没有出现在攻打洛阳城的前线,但他移驾河内(今焦作),隔着黄河,始终关注着大城内外的一切。! k( V( U. F) |1 _$ |# t) i7 p

  对这座大城,他并不陌生。两年前,王莽被义军斩首,短命的新朝覆灭。更始帝刘玄很是兴奋,议定从南阳迁都洛阳,任命刘秀为司隶校尉,先行去修复洛阳宫阙。不久,刘秀的哥哥刘縯被刘玄、朱鲔设计杀害,为了避免刘玄加害自己全家,刘秀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为哥哥发丧,不接受亲友的吊唁,终于消除了刘玄对他的疑虑,获得了这个差事。刘秀很快修复了洛阳的宫殿和官署,并整修了武库、粮仓。# }, [3 y! D6 k% W7 u- u( ^: G: f, E3 T

  刘玄顺利迁都洛阳,看到宫阙宏大,整修一新,大为高兴,不久就派刘秀经略河北。这下子刘秀虎入深山、龙上九霄,很快收复不少州县,击灭在邯郸称帝的王朗,打败并收编“铜马”起义军,拥有数十万之众。他随即摆脱更始帝控制,别树一帜,应众将之请,在河北鄗城称帝,旋即派军进攻洛阳。

  在此一年前,更始帝刘玄走了汉高祖刘邦的老路,选择了迁都长安,留守洛阳的是他的大司马朱鲔。此人曾参与谋害刘秀长兄刘縯,如今看到刘秀势大,只得硬起头皮拼死抵抗。洛阳城池高大,刘秀主力围攻两个多月,仍难以破城。% M: I( Y$ I$ M, i

  这时候,绿林军发生内乱,更始帝刘玄与部下反目,军力大为削弱,赤眉军乘机攻入长安,刘玄逃奔不知去向。这时刘秀表现出了君王应有的恢弘气度,他下诏说:“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但没过多久,刘玄还是被勒死在长安城外。

  洛阳城内的朱鲔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刘秀派人前去说降,以黄河之水起誓,如果朱鲔不损兵卒、百姓,自动投降的话,绝不追究旧怨。) S: l( }9 w- p2 {* I3 f

  于是“朱鲔举城降”。洛阳“和平解放”,城阙完好无缺,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按照五行观念,汉尚火德,忌水,改洛阳为雒阳。

  刘秀信守诺言,从来没向朱鲔寻仇,还封他为扶沟侯,后来朱家“传封累代”,安享富贵。

  刘秀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是一位仁者。他被认为是“最会打仗的皇帝”,但他并不过分依仗武力,他曾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不逞一己之心,不求快意一时,而希望以“柔术”重建秩序,以宽厚之心收拢人心。因为这样的胸怀和气度,在当时兴兵的诸刘中,以刘秀最得人心。

  诸刘中一“刘”独秀, D' w8 u* G' h

  由于人心思汉,当时群雄蜂起,都要找个姓刘的做“老大”,高扬复汉大旗,以此争取人心。

  到这时候,刘邦的后代已有十多万人,找个皇家后代并不难,于是绿林军立刘玄为帝,赤眉军立放牛娃刘盆子为帝,连在河北自立为帝的王朗,也冒充姓刘的,自称“刘子舆”。此外,宗师真定王刘杨、梁王刘永等也都拥兵自重,形成诸刘纷争格局。: S* u5 @2 C; k" p

  诸刘之中,刘玄无德无能,仅靠宗室身份坐上皇帝宝座,无力控制臣下,朝政混乱,军纪不整,最终被臣下整死;刘盆子更是赤眉诸将的傀儡,在军中几乎毫无发言权;刘杨、刘永等也缺乏雄才大略,难有大作为。0 G; U- u$ C9 k$ @

  在这种背景下,刘秀逐渐脱颖而出,在诸刘中逐渐“一枝独秀”,成为刘汉的最佳形象代言人。7 b, q- e" P5 S0 `0 p

  刘秀崭露头角,是在昆阳之战中。面对王莽新朝主力,刘秀智谋超群,勇猛绝伦,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赢得了极高知名度。此后,刘秀的形象越来越引人注目。为更始帝刘玄修整洛阳宫阙时,他的部下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一切采用汉的制度和礼仪。很多前来投奔更始政权的西汉老官吏看到他的僚属,感动得流泪:“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2 x0 H, \# U( w4 n/ M  x1 w

  经营河北时,所至州郡,慰抚百姓及地方官吏,除王莽苛政,把王莽改得乱七八糟的官名都改回来,赢得百姓、官吏广泛好感。! V, {1 Z7 M* O' v+ R! ]1 h6 A

  定都洛阳后,刘秀善待朱鲔,刘玄的三个儿子“东归洛阳”后,刘秀也分别给予分封,以延续刘玄香火。随后,更始帝很多将领带兵投归洛阳。9 R3 A1 q0 z. t4 M) c  u* r

  刘秀从小性格宽厚,即便做了一方领袖,乃至做了皇帝,他待人仍“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推赤心置人腹中”。迫降铜马军后,刘秀分封其大首领们为列侯,但他们“犹不自安”,刘秀摸准了他们心思,令他们各自还带自己的部队,然后轻车简从到各军视察。“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收服人心后,刘秀挑选铜马军精壮士兵,分配给诸将,“众遂数十万”。5 n3 m2 n+ x3 @  H( y! |# l* O

  因为这种性格,刘秀得到了众多贤才的倾心相助。后来为东汉南征北战,声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马援,原本是割据陇西的隗嚣的部下,为隗嚣所敬重,先后受命到成都和洛阳,拜见公孙述和刘秀这两个称帝的牛人。他与公孙述从小是邻居,一块儿玩泥长大的,以为公孙述见他会“握手欢如平生”,但公孙述却“盛陈陛卫”,大端架子,戒备森严,一副冷面孔。马援不由对人慨叹:“天下雌雄未定,公孙述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D' [1 ~  \+ R0 r  e

  令马援意外的是,与他“握手欢如平生”的,却是素昧平生的刘秀。刘秀穿着便衣,在洛阳宣德殿与马援见面,马援大吃一惊:陛下怎么知道臣不是刺客奸人?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大概是说客吧。马援当即折服:“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回到陇西后,马援对刘秀大加赞扬,说在洛阳与刘秀相见数十次,“每接宴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劝说隗嚣归顺刘秀。# n8 T* I, V! E& w

  隗嚣十分信任马援,即派他的长子隗恂“入质”洛阳,马援带着自己的家人随隗恂一起再到洛阳。过了一段时间,隗嚣心怀两端,欲长期割据陇西,马援即去信责备,隗嚣认为马援背叛了自己,为之大怒,两人自此绝交。

  刘秀的推心置腹,得到了马援一生的忠诚。

  在刘秀与隗嚣交战中,马援出谋划策,功勋卓著。后来,马援为刘秀北御匈奴,南平交阯叛乱,62岁时还请求出征平叛。

  刘秀的宽宏,不仅赢得了天下英才之心,也赢得了普通百姓之心。自西汉后期开始,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农民沦为奴婢、刑徒的日益增多,社会矛盾因此十分尖锐。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规定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判决为奴婢的,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奴婢的,都要释放,否则按律治罪,并规定虐待杀伤奴婢的都要治罪。& _- |2 E) }1 ~7 {8 o6 \9 K+ A6 @

  这些诏令缓解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发展,也瓦解了各方割据势力。当时群雄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奴婢、刑徒,刘秀的诏令,令他们对洛阳心向往之。       定都雒阳两个月后,刘秀就开始了城市建设:“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立郊兆于城南。”“高庙”是供奉汉高祖刘邦灵位的宗庙,“社稷”是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所在,而“郊兆”则是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据记载,郊兆“圜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兴修这些建筑的同时,刘秀还通过复杂的论证,确定东汉为“火德,色尚赤”,将“洛”去三点水加“雒(造字,去掉左边)”,改洛阳为雒阳,东汉因此后来被称为“炎汉”。三年后,刘秀下令在城南再兴土木,建造太学校舍。/ P4 E$ o' ~% l9 U

  刘秀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那时候他要忙活的事情可是太多了。他虽然称帝,天下却远未太平,关中的赤眉军势力强大,蜀地的公孙述、睢阳的刘永先后称帝,割据陇西的隗嚣也不是善茬儿,此外,“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这么多对手,看看名字都眼晕,要一个一个地拾掇,想不忙活都不行。, O6 }& v9 G. g  r1 r1 k+ g

  但刘秀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搞这些建筑,自然有他的道理。“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与那些割据政权占据的成都、睢阳、陇西等相比,洛阳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刘秀所兴修的建筑,是摆出了承续正统的姿态,从而强化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和心理优势。1 |6 B# R8 W6 a& ?

  当然,要搞定那么多割据政权,只靠政治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讨平群雄,一统天下,复兴汉室,刘秀派兵遣将,四处出击,自己则坐镇洛阳,策应四方。

  “夏四月,(刘秀)大破邓奉于小长安,斩之。冯异与延岑战于上林,破之。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苏茂战于广乐(今虞城西),大破之。虎牙大将军盖延围刘永于睢阳。”《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的战事,多得难以计数,上述战事,都是建武三年四月一个月内发生的。

  刘秀被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善用人”的皇帝,为了对付众多的对手,他起用大批将领,在四方征战的过程中,很多将领成长起来,后来云台图绘的,就有二十八将之多,这还不包括马援、来歙等功勋卓著的大将。0 u: K' @$ u- w, i# ]2 C. p9 w) b

  “兵者,国之大事也”。割据政权中,不乏能人异士,并不好对付。刘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以致统一天下后,他就偃武修文,不到万不得已,“不复言军旅事”。  J% \- ^0 W. J3 J) b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刘秀定都雒阳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荡平群雄、克定天下,使得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H- G7 n# J# y+ a3 e

  迫降赤眉 荡平刘永

  定都雒阳后,刘秀还顾不上巴蜀的公孙述、陇西的隗嚣。雒阳之西,赤眉军横行关中,雒阳之东,刘永称帝于睢阳(今商丘),这是燃眉之急、肘腋之患。

  赤眉军起事于山东、江苏一带,攻入关中后有三十万之众,战斗力十分强大。刘秀的将领邓禹、冯异与其作战,互有胜负,难决高下。

  但这时关中残破,又遭受大灾,“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赤眉军数十万之众,粮草难以解决,只得向西进军,寻找给养,结果被陇西隗嚣击败,“逢大雪,士多冻死”,只得东归。东归路上,濒临绝境的赤眉军爆发出强劲的战斗力,先后大败邓禹、冯异,一路东行,逼近雒阳。

  在刘秀看来,赤眉军的逼近,是难得的战机,正可周密部署,以饱待饥,以逸待劳。他先派冯异正面迎敌,双方在崤底(今渑池西南)大战。战事极其惨烈,直打到太阳偏西。冯异事先以精锐换上赤眉装束,埋伏在附近,此时乘双方力竭,伏兵大举杀出,赤眉军惊恐大败,仓皇南下宜阳。

  刘秀已安排建威大将军耿弇在宜阳驻守,此时亲率大军驰援,在赤眉的必经之路上摆出惊天大阵,“大司马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之,骁骑、武卫分陈左右。”9 A0 w" e8 n8 H/ ?4 R+ P

  惊慌逃窜的赤眉大军人马疲惫,粮草断绝,士气低落到极点,突然撞见刘秀的大阵,“惊震不知所为”,只好派刘盆子的长兄刘恭请降。问:“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刘秀冷冷地说:“待汝以不死耳。”于是,“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并献上从更始帝刘玄处夺得的传国玉玺。这时赤眉军尚有10多万人,他们的兵器铠甲堆积在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成语“积甲山齐”,即由此而来。刘秀下令“赐食”,赤眉军10多万人终于吃上一顿饱饭。

  第二天,刘秀在洛河边再次摆出大阵,对赤眉首领樊崇等人说:“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赤眉所立宰相徐宣应道:“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9 X" t5 _: d3 n8 [! t) P7 m

  刘秀笑道:“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于是,令赤眉将领“各与妻子居雒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随后,刘秀在高庙举行隆重的礼仪,正式接受传国玉玺。

  西线战事平息后,刘秀即专力对付东方的刘永。

  刘永是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其家世代为梁王,在梁地树大根深,威望素著。更始帝立,仍册封他为梁王,更始帝败亡后,他自立为帝,定都睢阳,联络各地割据势力,封董宪为翼汉大将军、海西王,张步为辅汉大将军、齐王,遂占据了河南东部、山东、江苏北部一带,对雒阳的刘秀构成巨大威胁。

  从建武二年开始,刘秀与刘永开战。征伐刘永的大将,是大司马吴汉、虎牙将军盖延,这两位都是刘秀最能打仗的将军,可见刘秀对东线战事的重视。# ^) J4 K) v! n9 h

  西线无战事,刘秀放开手脚攻打刘永,半年后就攻破睢阳,擒获刘永。但刘永的儿子刘纡被立为梁王,继续与刘秀对抗,双方的战争又进行了两年多,建武六年二月,“大司马吴汉拔朐,获董宪、庞萌,山东悉平”。

  这期间,刘秀还腾出手扫平了南边的邓奉、秦丰,北边的彭宠、张丰,等等,中原、关中、荆襄基本平定。远在南方的交阯(治所在今越南河内)牧邓让夜率七郡太守遣使奉贡。

  虽然那几年征战不休,但刘秀已开始着手恢复农业生产,并实行军屯,“野谷渐少,田亩益广焉”。平定梁王那年的年底,刘秀宣布减税,从“什一之税”改为“三十税一”,恢复了西汉时期的赋税标准。9 g1 S( r7 |! S

  不过,此时还远未到天下安枕的时候,陇西的隗嚣、巴蜀的公孙述,都是强劲的竞争对手,天下有三足鼎立之势。+ q5 u/ X4 h  u# H

  既得陇 复望蜀. |% \% [1 M2 ]* ~% G# G+ K

  陇西隗嚣也是一方雄杰。他青年时就在凉州为官,名声很大,王莽时位高权重的刘歆都很器重他。王莽末年,他在西部起兵,占据陇西,拥兵十万。隗嚣为人谦恭爱士,倾身结交天下贤才,更始帝败亡后,西部豪杰之士都纷纷归附他,隗嚣从此成为西部霸主,曾先后击败赤眉和公孙述的进攻,战斗力相当强。

  隗嚣与刘秀的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他曾派马援出使成都、雒阳,了解当时最牛的两个人,以定自己的行止。马援的眼光非常犀利,看出公孙述不足成事,而刘秀颇具帝王气象,极力劝谏归顺刘秀。隗嚣“雅信”马援,派自己的长子“入质”雒阳。但后来他听信部下煽动,认为天下之事尚未可知,不愿天下统一,在雒阳和成都之间,“欲持两端”,希望以此长期据有陇西。

  刘秀多次与隗嚣谈判,极为恳切敬重,但难以打动他。双方最后不得不兵戈相见。此时,占据酒泉、张掖等河西五郡的窦融归附刘秀。窦融后来成为刘秀的重臣,初到雒阳时,刘秀对他“赏赐恩宠,倾动京师”,他的后代在东汉极其显赫,窦固窦宪等都是河西窦氏后代。窦融在河西为政宽和,深得民心,有精骑数万,归附刘秀后,对隗嚣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双方的战事进行了三年多,刘秀多次亲临前线。建武九年春,处境越来越困难的隗嚣“忧愤而死”,一年后,他的儿子隗纯出降,陇西战事结束。当其时,环顾华夏,刘秀一统天下的障碍,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强的对手——成都的公孙述。! h$ f& G$ j" H

  公孙述原本是位能干的官员,治理蜀中五县,政绩出众,后担任蜀郡太守,以才干出众在蜀地赢得极高威望,天下大乱后,他起兵割据巴蜀,先自立为蜀王,蜀地沃野千里,又远离战乱,关中、荆襄百姓纷纷逃奔,蜀地实力大增。在刘秀称帝前不久,公孙述在成都登基称帝,国号“大成”。* V$ J0 z/ t% Y1 Y  I7 G

  陇西既平,刘秀结束战争的愿望十分迫切。两年前他亲临陇西前线时,因颍川(今禹州)一带发生叛乱,不得不回雒阳平叛,临行交代前线总指挥岑彭:“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平定陇西几个月后,刘秀就派岑彭和来歙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大举伐蜀。4 K3 k3 @7 A5 r: z

  这些年,刘秀的实力不断增强,而公孙述在巴蜀固步自封,没有多大发展。战事一开,汉军进展顺利,为了延缓汉军的进攻势头,公孙述竟先后派刺客暗杀了来歙、岑彭。- z. N5 a+ e& _$ d" F9 T

  但这并不能挡住汉军的步伐。刘秀又派来了他的战神吴汉。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吴汉、臧宫兵临成都城下,公孙述亲自出战,被刺中胸部,当夜死于城内,余众出降,“吴汉屠成都,夷述宗族”。

  第二年四月,吴汉还军京师雒阳,刘秀在雒阳城“大飨将士,班劳策勋。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公孙述当了十二年皇帝,别的没啥进步,但天子仪仗非常齐备,他的“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等被送到雒阳,刘秀这才“法物始备”。       东汉、西汉相比,人们常常褒西汉贬东汉。但少为人知的是,不少大学者对东汉不吝溢美之词。' T, I5 x7 B; j
  “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饱读史书的司马光如是说。- D7 _0 o6 s+ l
  “三代以下,风俗之淳美,莫尚于东京(指东汉)者。”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如是说。7 g0 ^! U2 b! l9 X2 Z0 Y
  “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清末民初的思想家梁启超如是说。
  罗列这些,是想凸显一点:他们赞美的,都是汉代风俗之淳美。
  一个组织的特色,往往深受其创始者的影响。刘秀的为人,刘秀的价值取向,对东汉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曾经有很多人比较刘秀、刘邦孰优孰劣,石勒认为刘邦更胜一筹,“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而争先耳。若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曹植则认为刘秀更加优秀,“宣仁以和众,迈德以来远。故窦融闻声而影附,马援一见而叹息……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谦虚纳下,有吐握之劳;留心庶事,有日昃之勤……故曰光武其优也。”2 A! t* |$ |6 T" |8 X
  把这两个评价放在一起,高低自见。石勒果然是好勇斗狠之徒,曹植不愧为文化渊深之士。- }0 C3 _) L) Y* `/ @# [4 y0 Z8 }2 J
  刘秀不只会打仗,更会搞建设。一统天下后,他偃武修文,勤于政事,爱惜百姓,兴礼乐,宣教化,彰气节,励风俗。其人其行,高尚纯朴,令才高八斗的曹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与唐尧、虞舜、羲皇、周公相提并论。东汉被认为是三代以下风俗最“淳美”的朝代,与这位第一代领导人关系极为密切。而“东汉时代的雒阳城,也因此成为文治之都”,洛阳师院博士曾谦说。
  “偃武修文” 读书不倦
  刘秀是“最会打仗的皇帝”,但他一点也不喜欢战争。原因有二:第一,他打了15年仗,“厌武事”;第二,他知道老百姓也都厌倦战争,“天下疲耗,思乐息肩”。陇、蜀平定,不得不打的战争结束了,此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 ?7 H3 E: L4 z
  从新莽末年大乱到再次统一,这近二十年时间,百姓伤亡惨重,天下人口“十有二存”。鉴于此,刘秀铁了心跟战争说拜拜。皇太子曾经向他请教军事谋略,他说:过去卫灵公问行军布阵之事,孔子沉默不语。这不是你该问的事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但刘秀不想因此与匈奴作战,“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求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击灭匈奴,这是很有煽动性的言辞,很少有帝王能抵抗住这个诱惑,但刘秀一点儿也没有动心,兜头给他们泼了瓢凉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1 C/ t. O+ a- V+ J$ V9 z
  刘秀的“偃武”伴随着“修文”。他曾是太学生,爱好经术,是“最有学问的皇帝”,还在战争期间,他就“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因战乱隐匿民间、遁逃山林的四方学士,此时“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条件具备,刘秀即立五经博士,在雒阳城南建立太学。洛阳师院原院长杨作龙先生介绍说,刘秀曾亲临太学,与诸博士互相论难,考究诸生学业,观看学生“雅吹击磬”等娱乐活动,还设“奖学金”以劝学。
  刘秀本人对经学有着浓郁的兴趣。他是个勤政的人,白天上班处理公务,晚上则召集公卿、将军“讲经论理”,到夜半时才睡觉。皇太子劝他不要太辛苦,希望他“颐爱精神,优游自宁”。但刘秀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他不让儿子们学习军事,却请来最好的儒学大师教授他们,后来汉明帝、汉章帝都学问博雅,曾经在太学讲经授课。皇帝的垂范,使全社会向学之风渐浓。. P% S- |( ~0 L
  严以律官 宽以待民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韩信的悲叹。刘邦对待功臣很无情,甚至从肉体上消灭之,连萧何都不得不以自污求活命;而刘秀对功臣的信任和厚待,历来为人称道。用南宋叶适的话说,这是因为“光武材过诸将以气柔之,高祖才不及诸将以气挫之。”
  刘秀给功臣的封地很多,有位博士认为这会威胁国家安全,刘秀说,“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当即派人把印绶授予功臣,并告诫他:“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尔子孙,长为汉籓。”0 ~7 t* S: n, o
  后来,刘秀与功臣们一直保持着亲朋故旧般的感情,“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诸侯。”可以想象,雒阳上层社会之风俗淳厚,对全社会必然产生影响。: W4 `: J* u2 a, U4 G4 O
  但战争结束之后,刘秀却没有重用功臣,而是“退功臣进文吏”,将功臣养起来不用。这倒不是因为功臣们没有治国的素质,南宋叶适认为,刘邦手下功臣多是亡命之徒,刘秀手下诸将却都有“儒者气象”。有人认为,刘秀不用功臣是不想伤感情,起用文吏则因为用起来顺手。
  刘秀非常勤政,他“每旦视朝,日仄(太阳偏西)乃罢”,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贵为皇帝,每天处理公务都兢兢业业,唯恐有过失。$ f0 ]+ j* V& i  @6 X' O4 I! \' @' p
  刘秀的行政能力十分出色。目光如炬的马援曾评价道:“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也就是说,刘秀的行政体系稳定有序,有条有理。《后汉书》评价说,刘秀“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严以律官宽以待民,是刘秀行政体系的特色。他的官不好当,他自己是工作狂,对官员们要求也极严格。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裁撤官吏,合并州县,当时全国减少了四百多个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官吏人数减少,工作量自然大增,而刘秀对他们的要求决不放松。据《后汉书》记载,当时内外群官,都由刘秀亲自选拔“经明行修”之士,并以法令对他们严加督察。这个“以柔术理天下”的人,唯一不柔的,就是对他的官员。他有时甚至下令鞭打大臣,“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1 Z- r3 a6 x7 r: ^
  如果用功臣,那些人功成名就,难免怠慢,很难适应这个行政体系,责罚的话,伤及君臣感情,不责罚,则政令废弛;新提拔的文吏,则能有更高效率。这或许是刘秀的考量。
  高标准严要求,使刘秀的行政体系十分高效,官吏负责尽职,循吏辈出。到刘秀晚年,曾经饱经战乱、破败不堪的国家恢复元气,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口达到2000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 f: @/ K# {' a# D: Q, H! \6 t
  虽然对有过失的官员不惜重罚,但对有气节的官员,刘秀十分尊重。) e) S8 M! h2 _) c% t  [! L. I4 `
5 X% n2 G) f- s& y) }
  尚气节造就东汉士风
  王莽时代,阿谀成风,士人醉心利禄,气节堕落。刘秀即位后,力谋纠正,对于节义之士,特别尊崇。
  西汉密县令卓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名重当时。刘秀称帝后,这些人有的已不在世,就寻找他们的子孙,予以表彰、重用。对在世的卓茂,则礼聘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复以茂长子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崇为中郎,给事黄门。”几年后,卓茂去世,刘秀身着素服,亲临送葬。9 @6 a: B: q; u* E0 J( ?6 s" y1 e
  有气节的人,往往都是有棱角的。刘秀对于这样的棱角,给以足够的尊重。强项令董宣的故事众所周知,为了尊重他的“强项”,刘秀无奈放弃了他姐姐湖阳公主的面子。
  他也曾牺牲自己的面子。有次他外出打猎,一时性起,回城晚了,上东门守吏郅恽拒不开门,刘秀让人点起火把,说皇帝回来了,郅恽说火光闪烁,看不清楚,就是不开。刘秀只好转到另一座门进城。第二天,郅恽上书,批评刘秀游猎山林,夜以继日,此不良风气一开,势必危害国家。刘秀放下自己的不开心,没怪罪郅恽,反而赏了100匹布,并把放他进城的官吏贬为登封县尉。# W) E* G4 j* {& N" u1 ]% x6 `
  刘秀的叔父刘良,对刘秀有抚养之恩,被封为赵王,年高位尊,曾因事呵斥官吏。司隶校尉鲍永、都事从官鲍恢哥俩为此上书,弹劾刘良“大不敬”。刘秀无奈,只好告诫贵戚们约束自己,“以避二鲍”。刘良临死,刘秀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话说。刘良说没别的事,只一件心事难了,他的朋友李子春犯了罪,县令赵熹要判李子春死刑,他希望能保住李子春的命。刘秀说,官吏公正执法,我不能徇情枉法。请您另说别的愿望吧。0 w9 {: I' E) A) [
  所谓“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刘秀对气节的推崇和尊重,使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东汉士大夫都以名节自励,重视操守,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崇尚气节,成为东汉的士风特征。”洛阳师院博士吴涛说。, t6 h& X6 _4 s$ \
  东汉自和帝以后,皇帝一个不如一个,外戚、宦官交替擅权,“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浑殽,是非颠倒,可谓乱矣”。但东汉仍延续百余年,正是因为一大批崇尚气节的士大夫在,用司马光的话说,“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曹操专权20多年,却始终“不敢走那一步”,“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陟彼北邙兮,噫!# U: g7 |6 [" ^6 y0 ~2 D
  顾览帝京兮,噫!( W, C# H! _- A; ]$ U9 F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d% o0 o' F! H, e. j2 \% n. t
  梁鸿在雒阳城北写下的这首《五噫歌》,历来为诗论者所看重。这首诗最特殊之处,在于每句结束时连用“兮”、“噫”两个语气词。有论者认为,“兮”起于楚文化,一般用在停顿换气的地方,令前句因之扬起,后句顺势切入。梁鸿将“兮”用在句末,任其飞扬激进、激昂高蹈,然后完全纳入中原文化的“噫”字,沉着郁顿,后劲无限。这种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情绪宣泄无遗:直矗高耸、宏丽无比的宫阙,弯腰用力、辛劳不堪的民众,在苍茫辽阔的天地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令梁鸿悲从中来,难以自抑。8 W8 B6 y+ k# S# {7 e
  梁鸿曾是太学的学生,因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他个性孤傲,颇有隐士风骨。太学毕业后,他在上林苑牧猪为生。一次家里失火,殃及邻居,他把猪全部赔给人家,回了老家扶风平陵(今咸阳西北)。这位太学生名声不错,不少大户人家“欲妻以女”,梁鸿却一一拒绝,娶了“肥丑而黑”的孟光为妻,共入霸陵山中隐居。偶然经过雒阳,写下了《五噫歌》。
  刘秀的孙子汉章帝,“闻而非之,求鸿不得”。梁鸿改名换姓,先后迁居齐鲁、吴地,一家住在大户皋伯通家屋檐下,为人舂谷谋生。每天吃饭的时候,孟光端到他面前,“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皋伯通看到大为吃惊:一个打工的,能让老婆如此敬重,“非凡人也”,请他进自己家居住。梁鸿后来死在吴地,皋伯通将他葬在要离墓旁。当地人都说,要离烈士,梁鸿清高,正好相伴。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王勃还在《滕王阁序》中为梁鸿鸣不平。' T! E$ T% E" }! y* x. V
  章帝和他的父亲明帝,都是刘秀的“粉丝”,明帝学了刘秀的吏治严明,章帝学了其为人宽和,如曹丕所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以宽和著称的汉章帝,为何如此对待梁鸿?《后汉书·梁鸿传》对此事的叙述是章帝“闻而非之,求鸿不得”,“求”是寻找还是追捕?我们看到不少资料说是追捕,应该有所依据。1 U! f+ E$ h; N5 O, X- o; C
  因为一首诗把人逼得漂泊异乡,这事发生在汉章帝身上,令人诧异。也许是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面对富丽恢弘的雒阳城,梁鸿看到的是其背后的辛劳和痛苦,而章帝却很难看到这一点。这大约就是两人之间产生过节的原因。; T5 N% r3 [  Z
  秉承善政 励精图治% e  c+ |& r( r) j8 r2 m
  汉明帝刘庄是刘秀与阴丽华的儿子,自幼聪慧异常,勤奋好读书,10岁就能通晓《春秋》,并且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刘秀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让他拜大儒桓荣为师,学通《尚书》等儒家经典。
  明帝即位后,是典型的工作狂。他每天二更就寝,不到五更就起床读书,批阅奏章。他自认威望不如父亲,必须更加严格,才能保证纲纪整肃,吏治清明。因此,对待臣下更为严厉、苛刻,甚至亲自责打有过失的官吏。3 C# S: {; K' M8 X1 L( d, q' i1 x8 I
  为了修明政治,明帝尊奉刘秀制度,严格限制皇亲国戚。他的妹妹馆陶公主请求任命儿子为郎官,明帝当即拒绝,“而赐钱千万”。后来明帝向群臣解释说:“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5 F; r% \; H5 {5 n6 k( @
  对待老婆的娘家人,明帝更是严加约束。按照刘秀生前的愿望,明帝拟定开国二十八将,图画于云台之上,让他们成为雒阳城乃至天下人人敬仰的英雄,但战功赫赫的伏波将军马援却不在其列。原因只有一个:他的皇后是马援的女儿。不惜刻意跟自己老岳父过不去,明帝的意图很明确:限制和约束外戚。王莽就是以外戚身份篡汉的,前事不远,不得不防。
  明帝的重要政绩,是任用王景治理黄河和汴渠。西汉平帝时,黄河、汴渠决口泛滥,其后战乱发生,一直没有整治。刘秀曾想修建堤防,但因天下初定,国力负担不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而当时危害并不显著,因此作罢。明帝时,人口日益增多,决溢的黄河、汴渠危害日益严重,中原百姓治河的呼声越来越高。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明帝决意解决这个问题,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王景。, y3 i9 c/ Z& @& U0 [/ Q. R& [( y* B
  王景是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一带,当时属汉朝)人,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对水利工程颇有研究。明帝询问治水的各种难题,王景分析利害,应对敏捷,明帝“善之”,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这年夏天,明帝征集数十万士卒、民夫,派王景治水。王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修筑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1000多里的黄河大堤。这次治水非常成功,后人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此后900多年,黄河没有改道,决溢次数也不多。5 w, @/ M5 K: U$ [) S
  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积患已久的黄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史书评价说,当时“吏得其人,民乐其业,远近畏服,户口增强,天下安定,百姓殷富”。至永平十八年明帝病逝,东汉人口激增至3400多万。) E$ g2 G: h1 N# Q  _6 `9 e, |
  汉章帝十九岁即位,“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他放宽刑律,废除苛法五十余条,为政务求宽厚,又颁布“养胎令”:每位怀孕的女性,赐谷“三斛”。他轻徭薄役,奖励农桑,在位期间,东汉达到鼎盛,雒阳城极度繁华。( l; o: `5 K. U0 ?8 a# L* b% s! Q
  德阳殿“周旋容万人”1 ^% m/ ]) ~; q6 W9 S$ d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这是《古诗十九首》中对东汉皇宫的描述。4 a9 J/ }6 Q  u2 r3 V5 M- Q! f
  汉魏洛阳城文管所王阁女士对汉魏城深有研究。她说,东汉皇宫分为南北两宫,相隔一里,分别占据城内南北两半部分的中心位置。两宫之间,以大屋复道相连,以保证皇帝来往时的方便与安全。东汉宫殿都建于夯土高台上,其间以架空的阁道相连,皇帝来往多由阁道,不走地面,防卫相当严密。如张衡《东京赋》所描述:“飞阁神行,莫我能形。”5 a" v7 A6 _: m* @2 N; T
  南宫主殿最初是却非殿,刘秀拿下雒阳后,“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10多年后,前殿建成,成为南宫正殿。此外南宫还有崇德、中德、九龙、长秋、万岁等殿。《后汉书·倭奴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奴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1700多年后,日本九州福冈县出土了一枚金印,内阴刻隶书印文“汉倭奴国王”五字,以实物印证了史书记载。中日两国第一次正式交往,应该就发生在上述的某个宫殿。
  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开始修建北宫,历时六年完工,从此北宫成为主宫,而其主殿为德阳殿。张衡《东京赋》说,“逮至显宗(即汉明帝),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做德阳”,说的就是此殿。德阳殿东西长37丈多,约合百米,有记载说,此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两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镂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翡翠,一柱三带,韬以赤缇”,异常崇高华丽,“珠帘玉户如桂宫”。天子临朝,百官受赐,宴享朝仪,都在这里举行。0 ]+ t- f( C( C6 s* T) Z
  德阳殿和殿前的朱雀等门阙,巍峨峻峭,高耸入云,据说在40多里外的偃师就可以望见。梁鸿写《五噫歌》时,北宫刚建好10来年,正是辉煌壮丽的时候。当初他在雒阳上太学时,北宫应该还没兴建,此时在邙山上蓦然看到,想必十分震惊。
  此外,城内外还有诸多华美的苑囿、宫观等,张衡曾作描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足见秀丽异常。
  但如今汉家宫阙早已无存。董卓的一把大火将所有繁华烧得精光,后来两次重建,遗迹也被叠压在魏晋、北魏宫阙之下。" @: g2 X9 n, q; R1 T. |
  汉家宫阙难以寻迹,考古工作者却在城南发现两处与雒阳城市建设有关的汉代遗迹。1987年,偃师翟镇西罗洼村发现了一处大型汉代砖瓦窑址,此地位于汉魏洛阳城东南方向,遗址面积大约东西1.5公里,南北2公里。据村民介绍,这片地方打井很困难,往往挖在古窑址上,很难挖下去。村里还曾发现地下有一条“大路”,宽30多米,全部用大方砖铺成。时任中国社科院汉魏洛阳城考古队长的段鹏琦判断,汉魏时期从未发现过以方砖铺设的路面,所谓大路,应该是大型地面建筑遗迹。$ y7 D1 @( A2 e9 C8 u8 G
  段先生介绍说,仅当时勘探的3000平方米范围,就发现了十余座古窑址,密度之大,十分罕见,应为古代官窑遗址。这些窑的形制、结构,与当时一般民窑相似,均由窑道、操作区、窑门、火膛、窑床、烟囱等构成,但与民窑有一点极不相同:这些官窑所用燃料是煤而不是柴草。以煤做燃料的汉代砖瓦窑,已发现的极少,此处为全国第一份。/ @1 k7 Y7 M" D0 ~& l& A
  段先生推断,大方砖铺地的所在,应是东汉掌管砖瓦的甄官署遗址,“孙坚北讨董卓,屯军城南,甄官署有井,每旦有五色气从井中出,使人浚井,得汉国玺”,这个故事,应该就发生在这里。       汉魏洛阳城外,班超双手抱拳,揖别宽袍大袖、器宇轩昂的大汉人物,带着汉军西行;群山连绵,戈壁辽阔,马队整肃,骑士威武;沙漠绿洲,美丽的西域少女热情舞蹈,带刀的粗豪汉子朝着班超恭顺行礼……, D- ^9 S5 b% `& I* \6 u# ]: M
  进入洛阳市丝绸之路主题公园大门,迎面就是“班超出使西域”的浮雕。这几年,班超在洛阳“出镜”频繁,已成热点人物。丝路申遗渐热,洛阳与西安的起点之争不时“掐”出火花,陕西人班超就被请了出来,成为“洛阳起点说”最有力的支持者。
  洛阳、西安隔着潼关、函谷关,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为了“丝路起点”,隔着两千年时光,东汉、西汉的首都竟然对掐起来。. e9 C0 l1 m& J1 ?8 _
  西安人看起来很强势。前些年他们对外宣传口径统一:“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西行起点和东行终点”,显然是要把洛阳排除在外。
  洛阳人看起来很宽厚。他们不争“唯一”,只争“之一”,只要求被承认是“丝路东方起点之一”。7 M, a; W+ ], s% k9 ^
  这个争论很微妙,洛阳人很讨巧,典型的拿空间换时间。两个丝路起点是不同时间形成的,但时间重叠模糊了,空间却很清晰。洛阳在东,西安在西,对于洛阳来说,只要成为“之一”,给人的感觉那就是“唯一”。西安就有点尴尬:如果洛阳也是起点,自己就处在中间了,怎么看都有点不像起点,所以他们得把洛阳否了。& ?9 A% M6 a+ \( Y
  但想把洛阳否了,得问问汉魏洛阳城同不同意。东汉立都洛阳近200年,曹魏、西晋、北魏加起来立都洛阳又100多年,好几百年呢,说不算就不算了?要不算的话,当初为东汉打通丝绸之路的班超、窦固等会很不高兴。再说了,《后汉书》记载丝绸之路上各国的距离,都是从洛阳算起,怎么能说这里不是“起点”?4 C& @- U  x0 A! h- [% |9 Y
  2006年8月上旬,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调会在新疆召开,会议形成的《共同行动纲领》认定:丝绸之路中国段始于公元前后的中国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止于清代末期。有人评价道:这个说法很准确,也很模糊,两地都是起点,就是告诉你们别再争了。* T+ w2 E/ S& z  x4 x9 {
  不过这个《共同行动纲领》并没能终止起点之争。为了强化自己的“起点形象”,洛阳近几年做了不少工作,如立碑、建公园,等等。丝绸之路主题公园2007年底建成,位于洛河北岸,由6个主题广场组成,分别是:班超出使、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和丝路商旅,分别用雕塑、园林小品等手法,表现了丝路的繁华。“班超出使西域”浮雕显然是公园的主题部分,这是洛阳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往事,时光倒退1900多年,班超就已经是汉魏洛阳城的英雄。' @  M* P- s# P" F; Q% i1 b
  不惑年获大机遇, h+ u$ u( q7 T  e
  40岁之前,班超在雒阳城内籍籍无名。他投笔从戎的故事人所共知,但其实从“投笔”到“从戎”,有十一年之久。幸运的是,漫漫岁月没有消磨班超的青云之志,反而让他积蓄了充沛的能量。
  班超30岁时定居雒阳。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朝廷征召他哥哥班固为校书郎,他与母亲一起随哥哥来雒阳定居。在中国历史上,班家赫赫有名,班氏兄弟以及他们的父亲班彪、妹妹班昭,都广为人知。班彪、班固、班昭都博学多才,共同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而班超的志趣与他们不同,他别有大志,为人豁达,“不修细节”,“不耻劳辱”,常干体力活,但也“涉猎书传”,口才出众。
  班家在后世名望赫赫,当时却十分清贫。班彪只做过很短时间的县令,班固名气大,但只是小小的郎官,薪俸微薄。为了养活老母亲,班超常“为官佣书”,就是受官府雇用抄写书籍。这是项单调乏味的苦差事,不是班超志趣所在,迫于无奈不得不干。长期干这样的工作,班超的忍耐力达到极限。他“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这个激烈的举动,一起抄书的书生们都不能理解,“左右皆笑之”。这让班超十分恼火:“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C) \* z$ k' J1 L/ C
  属于班超的机会,终于在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到来。那几年,北匈奴多次侵袭东汉,杀掠人口,致使边郡“城门昼闭”。汉明帝再也无法忍耐,遂决定攻击匈奴。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此时东汉国力强大,足可一战,遂“尊汉武故事,击匈奴,通西域”。8 H5 T+ Q) e( [# l" V! \
  汉军分四路出击,其中窦固率12000骑从酒泉向西进攻。班家与窦家素有渊源,当年窦融对班彪十分敬重,以“师友之道”待之,窦融归顺刘秀,就是班彪“画策”。此时又到用人之际,41岁的班超从军,被窦固任命为“假司马”,大概相当于骑兵团副团长。窦固的部队进至天山,攻打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班超受命带一支部队攻打伊吾城(故址在今哈密市一带,位居通西域的要道),与匈奴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巴里坤湖)交战,“多斩首虏而还”。
  蒲类海一战,让窦固看到了班超的军事才能,遂派他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这一次,班超迎来了一生的机会,如久处囊中的锥子,终于崭露头角。) X/ ]: P4 D5 q6 T
  英雄虎胆入虎穴* D+ y* r/ r  n0 q) W* T
  班超出使的第一站是到鄯善(即西汉之“楼兰”,故地在今新疆婼羌县)。鄯善王殷勤地接待他们,“礼敬甚备”,但不久突然疏忽怠慢起来。班超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变化,对手下人说,“发现鄯善王待我们的礼节变了吗?这一定是北匈奴的使者到了,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归附谁。聪明人能够预见未发生的事,何况现在迹象已很显著?”于是,诈服侍他们的鄯善人:“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突然这么一问,那个鄯善人惶恐失措,马上说了实话,把100多名匈奴使者的驻地告诉了班超。/ S. m4 z0 m, L2 T" B9 y
  跟随班超出使的汉军只有36人,班超把他们全都召集在一起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用话激他们:我们一起来到异域绝境,都想立大功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才来数日,鄯善王礼敬即废,如果他把我们都绑起来送给北匈奴,那我们这把骨头就成豺狼的食物了!你们看怎么办?
  意识到面临的危险,30多名汉人瞬间凝聚:“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班超这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4 Y8 d- a9 S; B9 W( z# A1 L# Y
  夜幕降临,班超带领36壮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这时正好刮起了大风,班超派十个人带着战鼓藏在匈奴驻地后面,告诉他们,见火起,都拼命擂鼓大喊。其余的20多人,拿着刀枪弓箭埋伏在大门两侧。于是班超顺风纵火,顿时前后鼓噪,杀声震天。睡得稀里糊涂的匈奴人惊慌外逃,等在门口的班超奋勇上前,格杀三名匈奴人,其他人杀了30多个匈奴人,剩下的百余匈奴人被大火烧死。汉军大获全胜。7 r" J0 X+ M! n6 s; G, \
  第二天,班超派人召来鄯善王,让他看匈奴使者的首级,此事令鄯善“一国震怖”。班超顺势安抚他们,鄯善遂死心塌地归附,“纳子为质”。" x% R, h, Y9 g8 r5 O- J1 d& B" Z
  窦固得报,大喜,上书详告班超事迹,并请求皇上选拔使者出使西域。明帝对班超的胆识十分嘉许,下诏给窦固:“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这一来,班超成了皇帝的正式使者。窦固要为他加派人手,但班超认为没有必要,“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于是带着他的30勇士继续西行,经略西域。1 B7 z+ F7 Q  ~. T- M2 s) h
  五十余国尽归附, t) a' f7 A" u4 N6 G# n
  当时西域小国林立,大点的国几十万人,小点的国家只有几百人,一片绿洲即是一个国。$ ]' P6 b6 y# K7 t, o0 y+ S% E$ S
  班超最初安定了鄯善、于阗等国,然后挟东汉之国威,渐次向西发展。他所带常规部队,就36人,朝廷必要时派去的临时部队,也不过千儿八百人。班超的高明,在善于洞察各国关系,征发归附各国的军队协调作战,因势利导,创造了诸多奇迹。他的部下,曾一人威服一国。
  疏勒国长期被龟兹欺压,疏勒王都是龟兹人兜题。班超率军到疏勒附近,派田虑前去说降,交代说,“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用命,若不即降,便可执之。”田虑既到,兜题见他又瘦又小,根本没有降服的意思。田虑乘其无备,上前劫缚了他,“左右出其不意,皆惊惧奔走”。田虑驰报,班超即进入疏勒城,“悉召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疏勒人“大悦”。
  班超以德服人,深得西域人心。明帝去世后,章帝曾召他回国,疏勒都尉黎弇忧愤得“以刀自刭”,于阗人更“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只好上书皇帝,请求留在西域。( I# g9 g, z1 b7 [! X
  班超后来在西域的功业让人惊叹。他征发于阗诸国兵2500人,攻击莎车。而龟兹王联合温宿、姑墨等国合兵五万救莎车,班超用计谋打败五万联军,威震西域,第二年,“龟兹、姑墨、温宿皆降”。
  他征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7万人,讨焉耆、尉犁、危须诸国,很快降服诸国,“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纳质内属焉”。
  当然,班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个时期,匈奴先遭天灾,人口大大减损,随后因争权四分五裂,南匈奴归附东汉。在东汉打击下,北匈奴日渐衰弱,墙倒众人推,“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
  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大败北匈奴,其后不久,“宪以北虏微弱,遂欲灭之”,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将兵击北虏于金微山,大破之,克获甚众。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这支匈奴从此在中国史书中绝迹,他们一直向西迁移,200多年后,在东欧草原上恢复元气,纵横欧洲,强大无比,他们的阿提拉王被称为“上帝之鞭”,曾令东西罗马帝国臣服。/ j2 _6 f6 N" O' u
  班超的作为,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成就的。但他的功绩并不因此减色。在西域五十多国归附的第二年,汉和帝下诏表彰他的功劳:“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此时班超63岁。就在这一年,班超派遣他的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甘英途经十余国,到达波斯湾,因对大海的恐惧,他没有继续西行,东汉王朝遗憾地失去了与罗马帝国直接对话的机会。
  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暮年极为思念中原,多次上书请归,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为他求情,终于感动了汉和帝。公元102年8月,71岁的班超回到洛阳,大约因为支撑着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一个月后,因“胸肋疾”加重,定远侯班超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太学村西是一条土路,刚下过一场雨,坑洼不平的路面十分泥泞。沿着路向北,是一片开阔的玉米地,周遭安安静静,再往北百多米就是洛河大堤,所以路上少有人车通行。
  这个隶属偃师市佃庄镇的小村太平常了,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没有任何古代遗迹,但打量着眼前的土地,我们肃然起敬。路上的泥泞,路边煞风景的电线杆,都没有影响到我们面对这片土地时的心情。因为我们知道,这里是东汉太学遗址。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曾在此做过发掘,在洛河南堤两侧,发现了魏晋太学遗址。这个遗址呈长方形,东西宽150米,南北长约220米,四周有夯土围墙。在该遗址南部,发现汉熹平石经150多块。9 ^( \4 P6 e! v3 l$ R: g$ |
  据洛阳工作队原队长段鹏琦先生介绍,如今洛河行经路线并不是古河道,汉魏时,洛河在“城南4里”,也就是在太学南约1里多。后来洛河改道,荡尽汉魏洛阳城的南城垣,太学的北半部也落入了河道之内。
  段先生说,太学遗址内发现了一排排长条形房基,布局规整,排列有序,十分密集,相隔只有数米。一座长条形房基往往长数十米,由十间甚至十多间组成,每间面阔约3.6米,进深约4米。
  考古发掘表明,魏晋太学遗址应该是东汉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条形房舍正是沿袭了东汉太学诸生宿舍的结构和形制。在魏晋太学围墙的东西两侧,仍有一些长条形的房舍基址发现,说明东汉太学的范围,要比魏晋太学大得多。由于考古资料所限,东汉太学的范围,至今尚未能明确确定。- G( a+ b) s* |0 @) h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刘秀在公元29年建立的太学,当时的位置是“开阳门外御道东”,其校址一直沿用到北魏。这片寻常的庄稼地,曾经英才荟萃,生机勃勃,“东至于海,西至流沙”,各地负书来学者云集,最盛之时,学生多达3万余人。经学之盛,于斯为美。史书上的记载,令后人惊叹,如苏轼所说:“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 R3 t; ]2 e6 q  }* M
  博士“稽古”收获富贵$ y0 N+ H( \# n% B; p1 c
  东汉时,雒阳南城墙有四座城门,最东边的一个,叫开阳门,太学村这块地方,就位于开阳门外大道东侧。建武五年(公元29年),“宫室未饰,干戈未休”,刘秀在此处建起了太学。戎马暂歇之时,刘秀多次亲临太学视察工作,并“钦鉴诸博士相互论难,考究诸生学业”,他对太学的重视,倾动天下。
  从字面上理解,太学高于大学。“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段玉裁注《说文》“太学”条时如是云。洛阳师院原院长杨作龙先生对太学深有研究,他介绍说,太学草创于汉武帝时,当时董仲舒极力强调太学的重要:“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最初的太学只有五名教师,50名学生,后来逐渐扩招至上千人,到西汉末年,有人认为孔子办私学,学生尚且有3000人,国家办太学,不应少于此数,于是太学扩招至3000人。刘秀本人即是这时候上的太学。  ]% ^6 R: t9 j2 P" m
  “夫太学者,礼仪之宫,教化之所由兴也”,东汉初年,朱浮上书,请求广选博士,理由与董仲舒如出一辙。刘秀重视太学,不仅因为自己曾是太学生,更因为他将太学的教化作用上升到国家层面,所以先于宫殿,先于明堂、辟雍、灵台,兴建了太学,此后又多次增修扩建,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建造的太学讲堂,“长十丈,宽三丈”,可容数百人一起上课。
  据杨作龙先生介绍,刘秀给太学教师很高的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太学教师称为博士,身份相当于现职官员,“奉秩比六百石”,约相当于县令。朝廷重大事项,博士都有发言权。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刘秀大会百官,询问谁可以做太子的老师。群臣推测刘秀的意思,都说太子的舅舅阴识最合适。只有博士张佚正色说道:“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刘秀称善:为太子找老师,就是为了辅助他。现在博士可以匡正我,当然可以匡正太子。于是当即拜张佚为太傅,桓荣为少傅,并大加赏赐。4 J" N! q0 r# T- Z# k
  桓荣回到太学,将皇帝赏赐的车马、印绶陈列出来,“大会诸生”,对他们说,“今日所蒙,稽古(研习古籍)之力也,可不勉哉(能不好好努力吗)!”后来,桓荣又被任命为太常。少傅、太常都是高级官员,刘秀这样的人事任命,“导向”意义重大。
  桓荣曾就学于西汉太学,读书极为刻苦,十五年不归家,直到王莽篡位才回到家乡。当时天下大乱,生活艰难,桓荣时常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仍“讲诵不息”,同族桓元卿笑话他:“你别在这儿白费气力了,啥时候能再用上啊?!”桓荣笑而不答。
  桓荣60多岁时,才受到刘秀的赏识,拜为议郎,赏钱十万,让他入宫教授太子,不久太学博士岗位有了空缺,即任用了桓荣,建武二十八年又出任少傅,与太子有了正式的师生名分。桓元卿看着他一路绝尘而去,直到做了太常,实在忍不住了,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B6 [8 [3 y$ h3 p
  汉明帝即位后,秉承刘秀遗教,尊崇儒术,对过去教过他的老师,仍“执弟子之礼”,对德高望重的桓荣更是倍加敬重。桓荣80余岁卒,明帝赐葬于雒阳城外首阳山,亲自为其送葬。
  明帝对太学尤为重视,常亲至太学,主持“养老礼”,并出任“兼职博士”,亲自授课。史书记载,明帝“游意经艺,每乡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欣”。一次为诸儒讲论经典,“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亿万计”显然是虚夸之辞,但当时场面之热烈,不难想象。
  皇帝如此重视,太学声誉日高,社会向学之风日渐浓厚,全国各地,乃至匈奴都有学子拥入太学。因为入学者多,明帝又为功臣子孙“另立屋舍以授其业”。! G. r) X# g% j+ B9 W
  汉安帝时,“薄于艺文”,太学曾一度“学宫颓废”。顺帝即位后,采纳大臣翟酺建议,大举重建太学,用工徒11.2万人,历时一年,“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竣工后,大量吸收公卿子弟为诸生,破格招收了有成就的童子入学。自此,各地负书来学者云集京师,学生人数大增。顺帝死后,梁太后诏令自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官员皆遣子受业。并规定每年以春三月、秋九月举行两次乡射大礼,以太学生充当礼生。自此,游学日盛,学生人数猛增至三万多。
  不计贫富“下座为贵”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也常称“诸生”、“太学生”,入太学学习,叫做“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
  太学上课有时是大班课,听课人数最多可达千人,也有小班上课,数十人不等。名气大、学生多的老师,往往并不教授新生,而由水平高的大弟子代师授课,达到老师认可的水平,才亲自授课。两三年见不到本师的学生,不乏其人。5 c% T4 X) c. a9 [
  学生居住条件、方式各不相同。有住校的,也有在校外买房、租房居住的。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遗址的那些长条形房舍,应该是当年太学生的宿舍。据杨作龙先生介绍,住校生有单独居住,也有集体居住,更有在家居住者。东汉太学初建时,鲁恭即与弟丕及母俱居太学,时鲁恭15岁,鲁丕仅10岁,母亲住太学,应该是为了照顾他们起居。# i$ \- h1 G# L/ q$ p  l+ w- x
  那么多学生在一起,吃饭也是大问题。杨先生说,那位写《五噫歌》的梁鸿曾在太学就读,他性情孤独,不与人同食。同屋学生做好饭,招呼他热锅热灶赶紧做,梁鸿不肯,竟“灭灶更燃火”。如此看来,太学似乎没有集体食堂,但在宿舍外设有锅灶,让学生自己做饭。
  当时的学生贫富差别极为悬殊,不少贫寒的学生靠打工完成学业。不过,太学并不是“嫌贫爱富”的势利之地,很多清贫而有学问的太学生受到尊重。北海胶东(今山东平度)人公沙穆家贫,“无资粮”,下课后就换身衣服出去“赁舂”(受雇为人舂米)。有一次他到长史吴佑家“赁舂”,以慧眼识人著称的吴佑与他交谈,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成语“杵臼之交”即由此而来。颍川鄢陵人庾乘家贫,年轻时为县衙守门,名士郭泰很赏识他,托朋友让他进太学,边为其他学生做佣工,边旁听学习。庾乘很快就能讲经论道,但他认为自己出身低微,“每处下座”,太学生和博士都到他那里去辩驳问难,久而久之,太学中竟然因此以“下座为贵”。0 l/ a4 O! q( }
  太学这样的风尚,由来已久,从东汉初年国家日兴,到东汉末年社会纷扰,莫不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太学生能排除干扰,专心向学。中山大学教授张荣芳曾专门研究汉代太学的学风,谈到很多这样的人物和故事。4 D& i$ w5 C6 W. h6 b3 |3 N% T/ ?
  魏应“建武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闭门诵习,不交僚党,京师称之”。鲁恭,“年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间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仇览与同郡符融住隔壁,符融名声很大,天天宾客盈室。但仇览“常自守,不与融言”。符融“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仇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偃师佃庄太学村一带“刨字”成风。最初,有村民偶然刨出带字的碎石块,洛阳城的古董商闻讯而来,他们开出的价码令人吃惊:每块残石存一字的,给银元一块;存5个字的,每个字给银元五块;如果一块残石超过20个字,那就不论字了,就得按石论价,有的时候可以换整麻袋的银元!8 T6 L+ S2 Z6 V1 b
  这种消息传得最快,刨出几块石头,能顶一年收入,诱惑实在太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迷上了这个事,称之为“刨字”。每逢冬春,农闲地空,人们即蜂拥而至,遍地乱刨,那架势就跟“溜红薯”一样。5 d! z' P# ?' y* S. d5 K
  但“刨字”风险很大。农民白天刨到有字残石并不取出,自己做好标记,重新埋入土中,到夜深人静,再悄悄来拿回家里。有的石块大,不好携带搬运,就得想法保存妥当,有的人会就近沉入自己地里水井中。不如此的话,一旦走漏风声,远近土匪会闻风而至,不但发不了财,弄不好还会倾家荡产,甚至丢了小命。所以“刨字”的规矩是“见面分一半”,刨出字当场被人看到的,卖了钱就得两人对半分。# L2 w& e. r5 o2 {/ o7 |  j' T# C
  并不是带字的石块都这么值钱,只有太学村附近出土的,古董商才会出大价钱。他们买的,是大名鼎鼎的“熹平石经”——中国历史上最早刊刻的石经,内容为官定儒家经典,被视为最早的教科书、统编教材。该石经由大书法家蔡邕书丹,其书法集汉隶之大成,被奉为书法的典范。熹平石经历遭劫难,穿过一千七八百年岁月存留下来的残块,有着不可估量的文献价值和书法价值。
  席卷太学遗址的刨字风,给遗址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1973年,段鹏琦先生等人来此进行科学发掘时,发现耕土层下大大小小的刨字坑比比皆是,密度大的地方坑坑相连,其间已难找到超过一尺的原生地层土。探寻当初石经所在的位置,已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所幸后来他们发掘出两批石经残石,共151块,每块最多的有20字,最少的仅存一笔或数笔。这些石经残块,都混在寻常残砖碎瓦里,用来垫地。; f2 j  d; @+ v9 D# g
  皇皇石经,何以至此?
  石经初成 引来粉丝无数% a  |% B5 x; E2 J
  当年,熹平石经曾轰动京师雒阳,甚至轰动全国。石经刻成,被竖立于太学门前,“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造成交通堵塞的热闹场面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太学周围的不少人家发现了生财之道,专门为这些人提供食宿赚钱。那种盛况,大约相当于现时的“世博会”。: \0 \# Q8 V& v( h1 u# ]
  石经拥有广泛的“粉丝群”。由于太学的垂范作用,东汉时期学校教育发达,很多州郡办有学校,私人兴办的学校也很普遍,用班固的话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读书人多,来围观石经的人自然就多,在那书籍匮乏的时代,抄石经会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想要全抄下来,那可不是十天半月能做到的。
  熹平石经规模浩大,气势恢宏。该石经共刊刻七部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20余万字,所用石碑高一丈、宽四尺,两面刻字,共计46通,“骈罗相接”,立于太学门外。据洛阳师院原院长杨作龙先生介绍,石经四面设有护栏,上面有瓦屋顶,开门于南,由河南郡负责派士卒看守。
  刊刻石经的创意,来自蔡邕、堂溪典、杨赐、马日磾(dī)、张训、韩说等人,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他们联名上书汉灵帝,建议正订儒家经典,刊刻石经。这些人都是著名学者,也大多是中高级官员,堂溪典是五官中郎将,杨赐是光禄大夫,马日磾是谏议大夫,蔡邕等则是议郎,都是影响极大的人物。这些人联名上书,非同寻常,汉灵帝很快“许之”。: ]" A+ g6 i( z& H
  蔡邕等人奏折中提出的理由,是儒家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有现代研究者认为,太学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师承不同,所受经书难免章句有误,因此蔡邕时代有必要搞“统编教材”。, \, }7 m7 R/ h( ^; c# W4 I- s
  但这样的理由,似乎并不能完全还原当时情况。蔡邕等人策划石经时,东汉已建国150年,太学也已有140多年历史,所谓“去圣久远,文字多谬”等,绝不是刚刚被发现,应该都是由来已久的老问题。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解决老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
  自东汉建立,刘秀就尊崇儒学,经学进入持续100多年的繁荣,其间大家辈出,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之间,各家各派之间,学术论争蔚然成风。刘秀就曾公开主持各派学者公开辩论,甚至在朝廷上开创按“讲通经义”来排座次的礼仪,“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诘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在太学,更是“会诸博士论难于前”。当时桓荣从容揖让十分儒雅,但学术上却针锋相对并不相让。+ J% ?5 A- T; o0 a2 o+ v3 Q. Z5 J
  此后,这种学术风尚一直延续下来,兼通五经的名儒鲁丕甚至认为经师讲经“传先师之言,非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 H. f: }+ [% i4 W3 ]+ F2 q
  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亲自在北宫白虎观大会群儒,讲议五经异同,“使诸儒共正经义”,当时的著名学者丁洪、楼望、成封、桓郁、班固、贾逵等都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会后,章帝令班固将会议记录整理成《白虎通义》。《白虎通义》是今文经学的集大成,但自此古文经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现了许慎、马融、郑玄等大师级人物。东汉经学的高度发达,为蔡邕们校勘经书,“统编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说,熹平石经“是东汉时期尊崇儒学、经学发达等诸多社会历史原因所产生的文化瑰宝”,确实很有道理。
  熹平石经的创设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历时九年才得以完成。20多位著名经学家先将各种经书文本详加校勘,确立了经籍定本;蔡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家,皇宫的匾额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是石经的首倡者,书丹的任务自然义不容辞。他以八分隶书书写,八分书有较强的装饰性,笔画讲究起止,多用于正规场合,以示庄重。20余万字书写,是一件呕心沥血的事业,蔡邕当以相当之毅力完成,石经书法每字每笔精严端庄,被认为是汉代书法的最高成就。
  令人遗憾的是,历时9年打造的熹平石经,仅仅完好无损地展示了7年,就遭遇了劫难。6 R7 N' u- F% w. d% F
3 ^$ T5 K: O3 F0 X! v7 E. H9 h
  历尽劫难 残石流落四方6 @9 a) @% m8 ^0 x) Y  l
  若论现在的知名度,蔡邕可能还不及他的女儿蔡文姬,但在东汉末年,他可是大大的有名。董卓占据雒阳时,他已不在京师,董知其名气大,特意请他来做官,但蔡邕称病不来,董卓大怒而骂,强令地方官逼他来京。蔡邕不得已再来雒阳,董卓安排他当了太学祭酒(校长),对他十分尊重。
  若干年后,王允使美人计杀掉董卓。一次谈起这位祸国殃民的坏蛋,蔡邕不由自主叹息一声,“有动于色”,王允勃然大怒:“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下令把他投入监狱。蔡邕自己陈词谢罪,众多大臣极力营救,但王允坚决要治罪,结果蔡邕死于狱中,时年61岁。
  生当离乱,蔡邕的命运如此,他的石经也在劫难逃。董卓迁都长安,火烧雒阳,繁华了100多年的东汉首都成为废墟,太学也由此荒废,石经遭受破坏。到曹魏重建洛阳时,熹平石经已经残缺严重,曹丕下令“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西晋永嘉之乱后,洛阳再次惨遭破坏,熹平石经“崩坏者已逾太半”。北魏迁都洛阳前,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公然毁取石经“以建浮图精舍”,石经遭受一场浩劫,其“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段鹏琦等人发掘的石经残块,就是在一北魏房基中,被当做垫地的碎石使用,这种情形,应该就是那场浩劫的真实记录。
  北魏迁洛后,石经得到一定的保护。北魏灭亡后,北齐将石经运往邺都,过黄河时,装载石经的船只沉了一只,只有一部分运到邺都。杨坚灭掉北齐时,又将这部分石经运往长安,但营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的时候,已几乎毁坏殆尽。3 U) {* s; p/ `: O% ]: K6 O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刨字”风起,太学遗址出土残石数百余块,被古董商人贩卖四方,有的下落不明,有的流落国外,也有一些被国内博物馆收藏。其中一个石经残块被于右任收购,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这块残石面积很大,两面存450字,并且刻的是《周易》,乃熹平石经开篇刻石,极为珍贵。
  这块残石于1925年在太学遗址出土,于右任1931年在洛阳买到,但他当时只付了一半钱,把残石寄存于卖主处。两年后,杨虎城去南京公干,于右任委托他中途下车,补给古董商2000多元,把残石带到了南京。1936年,于右任将这块石经运到西安,暂存于文庙。抗战爆发后,日寇经常空袭西安,受命保护这块石经的张鹏一放心不下,用骡车把石经运到富平县老家,吊挂在家中一口枯井内,严令家人不准走漏消息。1943年10月,张鹏一先生病逝于家,临终一再嘱咐家人悉心保护石经,一定完璧归还于右任。抗战胜利后,张鹏一之子张午中即写信联系,辗转将残石送还于右任亲戚。1952年,这块珍贵的石经残石被安置在西安碑林。
  石经零落,幸有学者费尽心力,多方收集拓本,集成《汉石经集存》等书。至今,已发现熹平石经8000余字。作为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字成为校对版本、规范文字的范本,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汉代书法珍品。       1974年,中国社科院洛阳考古工作队曾对灵台进行抢救性发掘,灵台的道道伤痕令他们震惊,时至今日,他们心中的遗憾和惋惜仍难以抹去。
  上世纪50年代之前,灵台就已遭受严重摧残,台基表面有战争中挖成的一个个掩体工事;台基内部有从西南挖向中心、呈十字形扩展的深洞,洞的高、宽都超过两米,洞内潮湿黑暗,长年栖息着成百上千只蝙蝠。“大跃进”期间,灵台再次遭受严重破坏,台基西侧成了烧木炭的窑址,东侧被当做取土沤粪的场所。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台基南侧遭受的破坏。2 y) q/ ]* y5 r
  1972年,段鹏琦先生从北京调入洛阳考古工作队时,台基南侧保存基本完好,夯土壁立陡直,中间有一条宽约0.7米的方形竖槽,段先生曾和当时的洛阳考古工作队队长许景元先生在竖槽中避雨。两年后,他们再来此地进行发掘时,看到的情形令他们无比震惊:竖槽没有了,原本壁立的夯土没了形状,将近10米的夯土台基被挖掉,新拓的地面盖起了三间小房子!) N- C5 t' P  Q6 [- _. i# |
  发掘结果表明,灵台四面均有平台两层,皆有建筑遗迹,但除北面的建筑遗迹保存较完整外,东、西、南三面下层平台尺土无存,上层平台也仅残存部分后壁,室内地面只后壁墙根处残留些许。考古工作者只能根据北面遗迹,对整个灵台的建筑形制进行推断,大致做出描述。“这种因遗址被破坏而造成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段先生说。) A% b" y/ U- y1 U1 \# J- D
  随着发掘的进行,考古队逐渐意识到,作为古天象观测场所,灵台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主要是通过遗址本身来体现。妥善保护这些残留下来的建筑遗迹显得十分重要。1975年6月,发掘结束,他们立即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冒着40°C的高温,到河滩拉沙铺盖地面;运来土坯,在侥幸保存下来的土壁前,筑一堵同样高的土坯墙,并于上部缝隙处填塞麦草,蒙上塑料布;再把清理掉的碎土重新倒回台上,对所有建筑遗迹全部予以覆盖。- |; d% V# e; u2 [/ E
  他们都明白,自己所做的,只是实施永久性保护之前的临时办法,禁不起多少年的风吹雨打。但此后永久性的保护迟迟没有实施。“每念及此,总觉得灵台遗址前景堪虞。”段先生的话,充满忧虑。
  三朝国家天文台
  灵台形状倾颓,蒿榛丛莽,看着就是一荒凉的土丘。夕阳斜照古台,令人顿生苍凉幽眇之感。
  这个闻名中外的遗址,位于偃师佃庄镇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的庄稼地里。按东汉时的地望讲,它位于平城门外御道西侧。平城门正对皇宫,在诸门中最尊贵,皇帝多由此出入,门前设置有铜铸的天禄和蛤蟆吐水,内外御道配置有洒水车,以供清扫之用。皇帝出了平城门,南行三里,路西是灵台,路东即是明堂,再向东依次是辟雍、太学。遥想当年,这里是神圣庄严之地,每年国家都要在这里举办大型国事活动,成千上万的太学生充当礼生,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冠带缙绅熙熙攘攘,皇帝“坐明堂以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事三老五更……济济乎!洋洋乎”!
  如今,辟雍、明堂、太学已无任何地表遗存,唯有灵台遗址倔强地突兀于地面,引人遐想往昔的胜景。
  关于灵台的高度,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灵台高三丈,十二门”;另一种说“汉光武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东汉三丈约合今7.08米,六丈则为14.16米,如今灵台残高尚且有8米多,“三丈”说显然有误。《洛阳伽蓝记》说:“东有灵台一所,基址虽颓,犹高五丈余。即是汉光武所立者。”北魏五丈约合今14米,也与“六丈”之说大体吻合。
  灵台遗址东西220米,南北200米,共44000平方米,四面有围墙基址,中心位置就是高高的方形夯土台。其底部长宽各约50米,因历代破坏,地面以上部分已非原状,东西残宽约31米,南北残长约41米。
  1974年的发掘表明,台基四面均有就台基夯土切出的上下两层平台,平台皆有建筑遗迹。下层平台略与当时地面取平,现仅存北面部分,其上建有长廊,据此推测这层平台应该是环筑回廊。上层平台高出下层地面1.87米,四面皆有建筑遗迹残存,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约5.5米,进深约8.5米,地面全部用长方形小砖铺砌。墙壁涂抹草拌泥,并敷有不同的色彩,南面朱红色,东面青色,西面白色,北面因被火焚,敷彩情况不详。段鹏琦先生认为,按照当时崇拜四灵的风尚,“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面应为黑色。
  发掘之时,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台基西面上层平台另有蹊跷:在五间建筑的后面,又加辟五间进深两米的内室,分隔为南北两室,南三间北两间。内室有土墙与前室间隔,形成密闭型格局,令人联想起《晋书·天文志》“做浑天仪于密室中”的所谓“密室”。
  上层平台之上,即是台基顶部,现在已塌陷成椭圆形,原来顶部状况已难以考证。不过按照史书记载,顶部倒是可知大概:“灵台制度奈何?师说之,积土崇增,其高九仞,上平无屋。高九仞者,极阳之数;上平无屋,望气显著。”灵台的主要功能是观天象的,因此顶部没必要建房,顶多四周有矮墙或栏杆,上面应该放置诸多天文观测仪器,而下面平台上的建筑,则应该是观测人员记录数据、进行研究工作的“办公室”。
  汉魏洛阳城的这座灵台,始建于东汉初年,董卓火烧雒阳时荒废,曹魏都洛后,又重修沿用,如史书记载:“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正月,郊祀天地明堂。是时魏都洛京,而神祇、兆域、明堂、灵台,皆因汉旧事。”西晋建立后,沿袭曹魏旧制,仍用这座灵台。北魏时,汝南王元悦在台基上建了一座砖塔,灵台的功能没有再恢复。4 n: l" F% E3 ~4 I( q& R2 L5 X3 N
  这样算起来,这座灵台作为国家天文台,前后经历三朝250多年。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文台,它在天象观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衡的无字丰碑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卓然,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即是对天象的周密观测和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流星雨、地震记录,都出自中国。  Q% z7 w; p* C* b5 y+ }  [) z6 x
  灵台,就是用来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天象在上,登高始能望远,所以要筑高台,相传这种高台夏代叫清台,商代叫神台,到周代始称灵台。按照儒家的解释,“灵者精也,神之精明曰灵”,“四方而高曰台”,因此称为“灵台”。但并不是观测天象的高台都可以叫灵台,《五经通义》明确规定,只有承受天命的人,才有资格建灵台,“王者受命而起,所以立灵台”,“天子曰灵台,诸侯曰时台”。
  发展到东汉,灵台已成为规模庞大、人员众多、专业明确、分工细致的国家机构。据史书记载,东汉灵台工作人员有43人:灵台丞一名,主持全台工作,14人候星,2人候日,3人候风,12人候气,3人候晷景,7人候钟律,另有一人为舍人。从这个工作岗位设置看,灵台的观测工作是全天候全方位的。
  在东汉灵台100多年的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无疑是张衡。张衡曾两度出任太史令,主管灵台工作,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就是在此期间完成的。
  张衡是东汉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作为国家的首都,雒阳不但有太学,而且学者云集,书籍众多,问学条件优越,所以东汉有成就的大学者,年轻时一般都有一段雒阳学习经历,是雒阳城的文化氛围成就了他们。如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由于家贫,他自己没有书,幸好雒阳有大量的书肆,于是王充就去“蹭书”,“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记,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谓“百家言”,不仅有文史知识,也有科学知识,王充就是拥有了广泛的科学知识,才奠定了写作《论衡》的基础。王充并不是孤例,那时的太学学问荟萃,不但培养经学家,也培养了不少科学家。太学生中的佼佼者于“五经”之外,研究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的不乏其人。崔瑗到雒阳后,“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诸儒家宗之”。郑玄“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张衡也是“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对天文、阴阳、历算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致力于此道。有了在雒阳打下的基础,他后来隐居家乡南阳,潜心钻研,终于厚积薄发。
  张衡两度出任太史令。第一次是在汉安帝时,他“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第二次是在汉顺帝时,他“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在这座灵台,张衡成长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因张衡,这座灵台闻名于世。斯人已逝,兀立于大地的灵台,恰如他留下的无字丰碑。       蔡伦是最被低估的科学家,在他生前如此,身后亦如此。( Z$ i9 A  e, ^0 M5 j  q
  蔡伦生前,官高位显,受封龙亭侯,“邑三百户”,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宦官,与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无关。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乃至最终饮鸩自尽,都跟他伟大的发明完全无关。; u2 L7 x. k( e5 A  t/ e% |
  伟大的发明,没有给蔡伦增加一点荣耀。这足以说明,东汉时期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的问题。; a3 \, O9 ^4 q$ `9 z+ d) n
  牛顿死的时候,给他抬棺的有三位公爵、两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海关官员亚当·斯密参加宴会,所有的贵族、富商都为他起立,斯密说:“先生们,请坐。”首相来到他身边:“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的。哪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道理?”这是英国人对智慧和创造力表达的尊敬,远远超过纸的发明者在东汉受到的尊敬。! A: L3 g. I: p8 e# ]% {
  拿1800多年前的东汉与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相比,或许不公允;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大概也超出了东汉人的想象。但即便时至今日,我们对蔡伦表达的尊敬仍是不够的。蔡伦十多岁来京师,在这里生活了46年,他一生的成就,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我们游走洛阳——现在的和过去的洛阳,都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凭吊蔡伦的地方。或许洛阳历代名人太多,家底太厚,顾不上蔡伦?% J: P, v: t: w) H% W* |
  人们热衷谈论历史上那些英雄、权贵,比如曹操,但若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论,蔡伦远远超越曹操。这个人曾助中华民族卸去简牍的重负,用纸张书写出多姿多彩的文明华章。对文明做出如此贡献的人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足够的尊重。0 K9 o& N: R/ [. v- _. J7 z+ B: V
  “尚方”之中展奇才9 V! e1 B3 Y5 w9 Y( m1 x  R- \* x( z
  孟津县宋庄镇三十里铺村外,刚掰下来的玉米堆了一地,三位农民正坐着剥玉米皮。他们身后,一块石牌上写着“汉安帝陵”字样,再往后望,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安闲悠然。
  “定了没?”60多岁的村民老王问道。他显然把我们当成什么别的人了。等表明身份后,老王说最近有人来这勘察,要看看这大墓是不是刘秀坟。我们很奇怪:“刘秀坟不是在北边白鹤镇铁谢村吗?”“那个?那个是假的。弄得跟曹操墓一样,分不清真假了。”看着老王认真的样子,我们只有哈哈一笑:“这要是刘秀坟,你也可以支锅卖羊肉汤了。”
  虽然都是皇帝,人脉可差别大了。刘秀坟去的人多,铁谢村的羊肉汤远近闻名,生意很火;而安帝陵则十分冷落,罕有人来,看来村民都耐不住寂寞了。这位汉安帝并没有多少值得书写的地方,我们来此,是因为他与蔡伦有关。蔡伦与他家三代恩怨纠缠,他亲政后,令蔡伦“自致廷尉”,就是找廷尉自首,“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后汉书》里的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蔡伦强烈的自尊、自爱。
  蔡伦是位宦官,他的一生,他的成就,都跟这个身份浑然一体,无法分开。蔡伦是桂阳(今湖南耒阳)人,明帝末年被选入皇宫,四五年后,他成为小黄门,又过了七八年,他陡然升为中常侍,这是两千石的高级宦官,相当于朝廷九卿,而此时蔡伦不过二十七八岁。他的这次升迁,与一次宫廷阴谋有关。; r+ @8 D8 _  E8 D! f
  章帝的窦皇后没有儿子,宋贵人的儿子刘庆被立为皇太子。窦皇后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悍妒也异常,她设法诬陷宋贵人,让章帝废掉刘庆,改立她的养子刘肇(章帝与梁贵人之子)为太子。不久,失意的宋贵人饮药自杀。3 s3 u& E. \. b/ o- y9 L
  在这次宫廷巨变中,受窦皇后指使,蔡伦参与了诬陷宋贵人的事件。章帝病故后,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当时年仅十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蔡伦受到重用,成为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这个让蔡伦发达的事件,30多年后成为他的死因:废太子刘庆的儿子当了皇帝,就是汉安帝,安息在孟津三十里铺那位,他亲政后,清算旧账,蔡伦因此被迫自尽。不过这是后话,有这30多年时间,蔡伦成就了不少正事。$ l* }/ b' }4 J( I  ]) e2 d5 A
  《后汉书》记载,蔡伦身居要职后,颇具东汉士风,他有才学,温厚谨慎,工作尽心,敢于直言进谏,“数犯严颜,匡弼得失”。他似乎不是一个喜欢官场迎来送往的人,“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有人把“暴体田野”理解为在原野中裸体,这显然有问题,那还不是魏晋时代,蔡伦也不变态。“暴体田野”应该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到农村去,参与生产劳动。- Y1 w- c+ F" T) d/ I
  过了几年,蔡伦兼任尚方令,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发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
  几年后,富有科学头脑和发明家气质的蔡伦干出了大名堂,在他的领导下,永元九年(公元97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也就是说,他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晚蔡伦三四十年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龙亭”,指的都是蔡伦,他已成为兵器“品牌”。+ ?" a. ^9 v% Y6 A* B. [
  造纸工艺的创新,也是在这个时期,《后汉书》说,蔡伦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向汉和帝献纸,那么纸的发明,当在公元97年到105年这七八年间,当时蔡伦40岁左右,正当人生盛年。( b1 o6 Y" {0 e1 T

  “蔡伦造纸”起纷争- |5 L$ d' Z6 t9 a) q2 a/ K
  史书上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十分简略,只说他“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作为一项伟大的发明,材料的选取、工艺的改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程必然艰难曲折,涉及的技术问题也很复杂,搁在现在,写几十篇论文、几部书都没有问题,但史官却十分吝啬,只用了不足20个字全部交代完了。* t# M% ]. q, {+ B4 J
  不过,这个记载虽简略,却很确切,认定纸的发明人是蔡伦,长期以来,成为定论。但近些年来,颇有人提出异议。8 i- x3 B2 @: W& q" Z2 _
  有人说,蔡伦之前的史书上,就已经提到“纸”。这倒好解释,《后汉书》说得很清楚,“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纸”这个字,从字形和许慎《说文解字》看,就是跟丝织品有关系,是用来抄写文字的丝质纤维品。或许蔡伦给新产品命名时,用了一个已有的旧字,“纸”才有了现在的含义。
  否定“蔡伦造纸”的人,主要的证据是考古学发现的西汉纸。1957年,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发现西汉古墓,墓中有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也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2 G4 @$ A/ E8 J! E
  但有研究者使用现代仪器观察“灞桥纸”,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乱麻、线头等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纸的雏形。3 }6 ~' t3 |8 z
  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既然此前已有纸,蔡伦就不能算纸的发明人,顶多只是改进了造纸术。# o. \. ?1 {4 V* p( E( B0 o
  这种说法有点像“抬杠”了。瓦特之前,也已经有蒸汽机,法国人丹尼斯·巴本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英国人纽科门造出了工业用蒸汽机,并已在煤矿使用。但瓦特还是被公认为蒸汽机的发明者,认为是他叩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一个伟大的发明,必然有长期的积累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蔡伦采用常见而便宜的新材料,摸索出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一整套工艺,这些在造纸史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后汉书》的记载看,蔡伦于105年把自己造的纸献给汉和帝,“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从这些记载看,蔡伦造的纸,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并且与以前所谓的“纸”有着本质区别,很快流行开来。如此看来,尊蔡伦为纸的发明者,没有任何问题。8 t1 I& m7 S% g" Z
  几年后,皇帝令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而令蔡伦监典其事。校订完成后,蔡伦大量用纸抄写,颁发给全国各地,形成用纸抄写、传播儒家经典的一次高潮,更促进了纸张的应用。; q% u; j4 d/ f" d
  如《后汉书》所说,在蔡伦之前,中国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缣帛,“缣贵而简重”,都十分不利于文化传播,而纸的发明和使用,使中国文明摆脱沉重的竹简,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人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选入了7位中国人,按排名顺序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老子、隋文帝、孟子。蔡伦排在“100名人”的第七位,哈特的评语是:“纸的发明,使中国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而他使用的造纸技术,基本上沿用至今(不包括1800年前后实行的机械化)。”         1984年春天,因连年勘探发掘,中国社科院洛阳考古工作队十分辛苦,遂决定做点“小题目”,在汉魏洛阳城东、西、北三面城墙上各开一条解剖沟,以了解城墙结构及建筑技术。  & ?6 h  P* u3 Y9 {3 j' b
  没想到的是,这个小题目却做出了大文章。为了不损害城墙,解剖沟都选在地面已无墙体残留的地方,很快就有了令人惊奇的发现:这个被称为汉魏洛阳城的遗址,始建年代比原来想的早得多。北城墙最早的夯土为东周所筑,东、西城墙最早的夯土不会晚于西周中晚期。也就是说,这座古城址的历史可以上推近千年!
  后来的发掘进一步证实,这座城的全部历史,包括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北魏诸代,到唐初才全部放弃。最初的西周城规模较小,东周向北、秦汉向南扩展,此后相沿使用。各段城墙都不是一次筑成,而是一次次利用前代城墙旧基,经过修整、增筑,形成新墙体。这种情形,与开封的“城摞城”有异曲同工之处。
  考古发掘表明,自西周始建到东汉时期,这座城一直在成长、发展,没有遭受过太大的破坏。史料也清楚地表明,秦汉之际、两汉之际那么大规模的战乱,这座城都基本完好,而自东汉成为帝国首都之后,它开始“坐过山车”,一次次繁华到极点,又一次次惨遭毁灭、成为废墟!如此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此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令无数人为之扼腕兴叹。
  在东汉末年,这座城迎来了第一次大劫难。
  【  外戚引狼入室  】" a7 |5 k& R/ Y. N+ z  f, P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这是东汉末年雒阳一带流传的民谣。“千里草”、“十日卜”,合起来就是董卓的名字,民谣表达了对董卓的极度痛恨。对于当时的雒阳人来说,董卓就是一条凶残的豺狼,他给雒阳带来深重的苦难,乃至灭顶之灾。
  但令人惊诧的是,董卓来雒阳,竟然是有人请来的,典型的“引狼入室”。“请狼”的是何进和他的手下袁绍。何进是皇帝的舅舅、大将军,为了与宦官争权,他出此下策,东汉外戚与宦官相互仇杀百年,终于酿成大祸。
  鉴于西汉外戚王莽篡权,东汉的前两个皇帝,特别是汉明帝刘庄非常注意约束外戚。而刘秀的阴皇后,刘庄的马皇后十分贤德。马皇后是马援的女儿,生性善良,知书达理,待人宽厚,行事谨慎,对娘家亲戚严加约束。章帝即位,尊她为太后,多次要封赏她娘家人,都被她坚决拒绝:“我上次回家省亲,见家里人个个阔绰非常,拜候请安的来来往往,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怎么还封赏?”并下诏:凡马氏亲族有干乱吏治者,均以法办。“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后来演化为成语“车水马龙”,而马氏家族因此得以全身避祸,终东汉之世,也没有出大乱子。
  事情坏在章帝身上,章帝为人宽厚,但宽厚得没了原则。他的大舅子窦宪骄横不法,甚至强买章帝亲妹子的沁园,章帝知道后,怒不可遏,斥窦宪为“指鹿为马”的赵高。回皇宫被老婆的枕头风一吹,却轻轻将窦宪放过,留下了严重的隐患。司马光曾严辞批评章帝:“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章帝死后,他年仅十岁的儿子即位,是为和帝,他的老婆窦皇后成为太后,窦宪更加有恃无恐,竟然派人暗杀皇族都乡侯刘畅,又准备谋反,14岁的和帝得知消息,重用宦官郑众等人,将窦家人一网打尽,窦宪等人被迫自杀。
  说起来,东汉的皇运不太好,皇帝活的岁数一代不如一代,刘秀六十多、明帝四十多、章帝三十多、和帝二十多,还出了几个夭折的小皇帝。如此一来,经常出现皇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等小皇帝长大,为了从舅舅手里把权利夺回来,一次次借助宦官除掉外戚。如此,形成外戚、宦官相互争斗杀戮,轮流把持朝政的黑暗政治,这种局面,从章帝开始,延续百年。/ q( N; ^* _  L3 [' f7 g* X# A+ ?
  假如没有皇后太后在权力更迭时发号施令、外戚适时出面,恐怕早已皇族内乱,垮得不成样子。话说回来,做皇后是不与朝臣打交道的,做了太后当然只可能信任外戚。0 @1 X* w/ Q( u2 w8 ]
  导致后来他儿子和帝与窦宪严重冲突,利用宦官排除窦家势力,此后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东汉政治因此日渐败落。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故。这是一个昏聩不堪的皇帝,生前重用宦官,卖官鬻爵,并且各种官职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连司徒、司空、太傅这些最高级别的官位都卖,开价2000万钱,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笑谈。河北名士崔烈独辟蹊径,通过灵帝乳母,以500万买到司徒,事后灵帝后悔不已,认为卖得太便宜。而崔烈声誉顿衰,人们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崔烈不知所以,问儿子崔钧:“我为三公,为什么人们反不如以前尊敬我?”他儿子倒敢说话:“论者嫌其铜臭。”“铜臭”一词,即由此而来。
  临死之前,汉灵帝更加昏聩。他有两个儿子,何皇后生皇子刘辩,王贵人生皇子刘协。他犹豫不决,一直没立太子。临死前,他让宦官蹇硕立刘协为帝。废立大事,竟然交给宦官,一直主张立刘辩的大臣们怎么能服?何况刘辩的舅舅何进身为大将军,掌握军权。! ~% e1 r# L7 P$ K6 R9 }( v
  蹇硕也很忌惮何进,想把他杀了再立刘协,但被何进察觉,没能得逞。如此,刘辩被大臣们立为皇帝,何进对宦官们怀恨在心,请何太后下决心除掉宦官,但太后犹豫着没有答应。何进想自己动手,又畏惧宦官势力庞大,因此有了召董卓进京的“歪招儿”。
  董卓还没到雒阳,何进就被宦官们设计杀掉,袁绍又带兵进入皇宫,尽诛宦官。
  这个时候,实际已用不着董卓,但董卓已到,“请神容易送神难”,雒阳的一场劫难骤然降临。

  【  董卓火烧雒阳  】' B5 p! c8 @1 ]' k% F* O; X
  董卓原本是个光棍无赖,“性粗猛有谋”。他身高体壮,膂力过人,身挎两只箭袋,左右驰射,强悍无比。他少年曾到羌人居住地生活,与羌人头领有交往。归耕老家后,一些羌人头领去看望他,他把耕牛杀了招待,义气感动那些羌人,他们弄了千把头牲畜送给董卓。
  后来有羌人叛乱,他当兵与羌人作战,屡屡立功,先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前将军之职。
  应何进之请,董卓带了3000骑兵赶到雒阳。他看到雒阳混乱,有机可乘,决意控制朝廷。为了镇住众大臣,过两天他就让部下深夜潜出军营,第二天敲锣打鼓过来,如此反复,让雒阳人认为他的部队日日增兵。这时,何进的部队内讧,大部分投靠了董卓,董又让吕布杀了执金吾(雒阳“卫戍司令”)丁原,“并其众,卓兵士大盛”,控制了雒阳城。% [: j+ E, H: r4 N/ ~
  接着董卓力压群臣,废刘辩、立刘协,是为汉献帝。8 ?% Z; p) I- I/ K
  此时此刻,繁华无比的雒阳城,完全暴露在董卓和他部下贪婪的目光下。雒阳作为京师,已经165年,大城内外,“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一旦控制局势,董卓即放纵士兵大肆抢掠,闯进宅舍淫掠妇女,抢夺财物,谓之“搜牢”。繁华帝都,顿成人间地狱,雒阳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董卓的暴行,人神共愤。各地具有军事实力的州牧、刺史、郡守纷纷起兵,以袁绍为盟主,前来讨伐。$ h/ e6 H: G3 `4 t! K* U
  这时候,《三国演义》中那些重要人物,如曹操、袁绍、孙坚等已悉数登场。其中孙坚智勇双全,虽曾被董卓打败,但整顿士卒,在今登封一带击败吕布等人率领的董卓主力,进军雒阳附近。其他诸侯乘势而进,也都逼近雒阳。) K) F' G3 `9 a9 k+ ~) L  U8 t
  董卓见大势不妙,决定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临行前,董卓疯狂扫荡雒阳城,派5000骑兵,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安个谋反的罪名,统统杀掉,将他们家财尽数据为己有。
  随后,他派军队驱赶雒阳及周边两百万人迁往关中,为阻止人们返回雒阳,他丧心病狂地下令将雒阳的宫殿、宗庙、官府、民宅尽数焚烧。遭此大劫,雒阳面目全非,“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室屋荡尽,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z- V0 o3 }( k7 L6 S
  5年后,汉献帝与众臣逃出长安,第二年返回雒阳,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目瞪口呆,“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
  不久,曹操派人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统一北方。25年后,在人生的最后岁月,曹操再次来到雒阳,筹划重建此城,另一次历史机遇悄然降临。0 D3 F" @. z) H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