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岑与张安乐的关系:列聖經典 至道寶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6:12

列聖經典  至道寶籙

目 錄:

玉詔

奉旨著造至道寶籙神職

奉派著造至道寶籙人職

群真大會賀詩

無極瑤池老母 序言

萬星主宰 紫微大帝 序言

南天文衡聖帝 關 序言

一高真詩證篇:

玄玄道尊 述:道應人心

東華大帝 述:道証萬法

東華大帝 續述:道証萬法

太古天皇氏 述:天根引明

地皇氏 述:地載兆靈

人皇氏 述:八易皈真

人皇氏 續述:八易皈真

鴻鈞道祖 述:大道精華

伏羲大帝 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伏羲大帝 續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伏羲大帝 再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玉清元始天尊 述:吾心是道

玉清元始天尊 續述:吾心是道

北極玄天上帝 述:理法合一

北極玄天上帝 續述:理法合一

大成至聖先師 述:有教無類,窮理盡性

太清道德天尊 述:道證靈臺

日宮太陽星君 述:日宮祕笈

廣寒宮太陰元君 述:月宮祕笈

真一真君 述:日月精印

二天籙篇:玉經八律

南天文衡聖帝 關 述:金科玉律

大成復聖 顏夫子 述:八律之一—悟道:觀空

上清靈寶天尊 述:八律之二—除魔

崆峒山無虛洞 廣成子仙翁 述:八律之三—萬源:歸根

大成至聖先師 述:八律之四—總一:天軌與人道

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 述:八律之五—救苦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述:八律之六—歸真:立德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一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二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三

九天玄女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四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五

玉清輔相 文昌梓潼帝君 述:八律之八—玉液:週天化育

二天籙篇:天經

易宮天師府 萬法天師 述:天經之一—觀天:週行萬律

人天教主 釋迦文尼古佛 述:天經之二—天性

歷筆先師 孫臏仙翁 述:天經之三—性有

太極真人 姜 述:天經之四—天心

萬星主宰 紫微大帝 述:天經之五—日月

都真應化 趙真人 述:天經之六—瞽聾

南宮孚佑帝君 述:天經之七—至樂

太乙救苦天尊 述:天經之八—生者

南崑崙化靈洞 南極仙翁 述:天經之九—愚人

北極無想天 北斗星君 述:天經之十—沉水:論經

西崑崙至清洞 陳博仙翁 述:天經之十一—奇器

太清道德天尊 述:天經之十二—聖人

三地籙篇:八則

南天文衡聖帝 關 述:地籙名目八則八能

地官赦罪清虛大帝 述:八則之一—土

地官赦罪清虛大帝 續述:八則之一—土

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述:八則之二—水

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續述:八則之二—水

大成復聖 顏夫子 述:八則之三—石

靈鷲山 燃燈古佛 述:八則之四—火

天官賜福紫微大帝 述:八則之五—金

真玄大師 述:八則之六—銀

幽冥教主 地藏王菩薩 述:八則之七—銅

易道仙翁 述:八則之八—鐵

三地籙篇:八能

世外無想洞真光琉璃佛 述:八能之一—風【人生與風之八律】

南崑崙化靈洞 南極仙翁 述︰八能之二—雲【雲與人類和自然之演化】

南海古佛 述:八能之三—電【電與萬物生態】

幽靈酆都 東嶽大帝 述:八能之四—閃【閃光造化顯萬類】

崆洞山無虛洞 廣成子仙翁 述:八能之五—雨【雨精與萬類】

易宮天師府 萬法天師 述:八能之六—露【露與萬類生化之因】

太乙救苦天尊 述:八能之七—霜︻霜與生化消長演化】

北極無想天 北斗星君 述︰八能之八—雪【萬物生化與雪演化之過程】

四人籙篇:醫宗

神農大帝 述:醫宗之沿革(一)

神農大帝 述:醫宗之沿革(二)

育鑑御巡天醫保生大帝吳 本 述:醫本淵源

瘟疫化神醫 岐伯 述:一字參化五行本體之運作

興類草木大天尊 軒轅 述:谷類動變與人生

御巡天醫 張仲景 述:六經之序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述:五臟六腑證六經(一)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述:五臟六腑證六經(二)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述:五臟六腑與六經之行(一)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述:五臟六腑與六經之行(二)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述:五臟脾土運五經之明

御巡天醫 內外巡科 華陀 述:藥性與人性

御巡天醫 內外巡科 華陀 述:中風病症處方

制法藥師 御巡天醫 雷公 述:四診八會

制法藥師 御巡天醫 雷公 述:藥之本性與婦症處方

育鑑御巡天醫保生大帝吳 本 述:眼科與育生科病症處方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許 遜 述:人心思過與腑—胃經

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許 遜 述:胃腸病症處方

育鑑御巡天醫保生大帝吳 本 述:論脹與漲之原理

育鑑御巡天醫保生大帝吳 本 述:週身與經絡

高真賀祝詩賦:

雷聲普化大天尊 王天君

神農大帝

伏羲大帝

南宮孚佑帝君

易宮天師府 萬法天師

大成復聖 顏夫子

東方護法 玄靜大師

南方護法 袁天君

西方護法 善定大師

北方護法 巨狼真君

玉清元始天尊 跋

東天主宰 木公老祖 跋

西天主宰 瑤池老母 跋

本堂文衡聖帝 吳 書後語錄

本堂正主席玄天上帝 蕭 感銘

完著玉詔

沐恩正堂主林振鴻 編後感言

玉 詔

高穹護駕使者高、辛、袁、鄧天君 降

詩:

護駕玉旨下蒼穹。 欣觀群英竭誠衷。

代天宣化勤勉力。 著造寶書挽頹風。

示:

欽差大臣降臨,眾神人伏禮排班接駕!

 

 

欽差大臣金闕上相太白金星 李 降

詩:

太上金闕下雲天。 白毫紫光耀堂前。

金篇宣教匡聖道。 星明普化世安然。

頒立詔書著寶典。 旨遵奉行格真言。

德施黎庶慈航渡。 修真碩果福延綿。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詔 曰:

朕 居彌天。無時不以蒼生為念。悲乎蒼生庶眾墮入因緣。迷失本心不知自歸。清性靈子亦染凡塵。無實以體時遵靈境。致陷靈軀。原失靈悲。即有全靈。原立生數。若未能運用失落靈骸。不能深思吾源何來。亦難立全數奉歸根源。

朕 本無數天之易。應以無法啟發萬靈。原是本體。原乎應立。使天運應化萬靈。何有瘟疫佈煙
凡塵。乃是吾眾生不清塵也。際此末劫之期。人心不信大道天理。違背倫理綱常。沉淪五濁
惡世。 無極瑤池老母慈懷。不忍靈兒迷途不返。迷失本性良知。無法自性應作事理回歸根
源。今茲深明德修堂士子。勤乎聖業。虔誠志立。特轉易賜道書著造。以喚醒落凡原兒。回
復本性佛體。

朕 懷天理。應乎天運。欣聞德修堂諸子。厥盡其誠。續請著造金篇。特恩賜著書准照。旨准賜名『至道寶籙』乙書。為時運作一週年。詔敕十方三界高真。應聘效命。務自丁亥年荔月起。至戊子年荔月完功繳旨。頒佈寰宇。化育群生。挽惡皈善。同歸覺路。神人應以勤而效命。敦乎天賦使命。書成之日。以茲陞賞。欽哉勿忽。詔畢。稽首謝恩。至心頂禮。

天運丁亥年蒲月乙巳日頒詔

 

 

命派著造至道寶籙神職:

親臨鑑造至道寶籙 無極瑤池老母

奉旨彙造至道寶籙 南天文衡聖帝 關

奉旨督造至道寶籙 南宮孚佑帝君 呂

奉旨闡造至道寶籙 九天司命真君 張

奉旨編造至道寶籙 玉清文昌梓潼帝君 張

奉旨協造至道寶籙 御巡天醫保生大帝 吳

奉旨著造至道寶籙 總校正復聖夫子 顏

奉旨監理堂務 正主席協天宮玄天上帝 蕭

奉旨督理堂務 副主席南天天君 趙

奉命本堂正馳聘 蒞任文衡聖帝 吳

奉命本堂副馳聘 蒞任孚佑帝君 鄭

奉命本堂副馳聘 蒞任司命真君 倪

奉命本堂副馳聘蒞任豁落靈官 林

奉命本堂副馳聘蒞任精忠武穆王 黃

奉命本堂濟世 蒞任觀世音菩薩李

奉命本堂司禮 蒞任城隍尊神陳

奉命本堂迎送 蒞任福德正神余

人職之部份由本堂主神代派之。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恩師登台

詩:

詔書頒立著書開。 玉旨高懸耀鸞台。

至道寶籙開覺路。 厥職宣化善德哉。

示:

5

 


 

今宵能再承接著造寶書之任務,乃是多年來神人共同之努力與用心,方能再承天之休,沾澤恩賜著造寶典,吾堂聖神甚感欣慰矣!至道寶籙人職任派之部份,由吾派之,此次任派乃首重在志堅心誠、奉獻精神、品德修行為任派之要矣!

奉派本堂 正堂主統理鸞務兼文部總校錄 林生振鴻

奉派本堂 外務堂主兼監理堂務 林生再春

奉派本堂 參 贊 兼興建教化 陳生長壽

奉派本堂 參 贊 兼奉 敬 雷生再傳

奉派本堂 助理堂務 兼司 禮 生 洪生銘聰

奉派本堂 副 參 贊 兼助理興建 許生金村

奉派本堂 副 參 贊 兼鐘 鼓 顏生貞雄

奉派本堂 奉 敬 兼助理興建 林生朝琴

奉派本堂 奉 敬 兼助理興建 林生承朋

奉派本堂 奉 敬 兼助理興建 魏生進財

奉派本堂 專任奉敬 林生國賢

奉派本堂 奉 敬 兼雜 務 許生 選

奉派本堂 正 乩 生 兼輔理文部、經誥 蔡生麗惠

奉派本堂 正 謄 真 兼助理書文、錄鸞 劉生慈愛

奉派本堂 副 謄 真 兼助理錄鸞、誥誦 郭生素真

奉派本堂 副 謄 真 兼助理宣講、誥誦 孫生秀英

奉派本堂 正 筆 錄 兼鐘 鼓、誥誦 廖生素女

奉派本堂 護 駕 兼監文房四寶、誥誦 彭生貴蘭

奉派本堂 理文房四寶 兼迎 送 蔡生碧玲

奉派本堂 專任司香茶果 兼迎 送 許生麗花

奉派本堂 司香茶果 兼總理庖廚、迎送 蔡生素霞

奉派本堂 司香茶果 兼迎 送、理庖 康生素靜

奉派本堂 司香茶果 兼迎 送、理庖 陳生秀煌

奉派本堂 司香茶果 兼迎 送、理庖 蔡生秀鸞

奉派本堂 司香茶果 兼迎 送、理庖 許生月英

 

群真大會賀詩:

雪山修道真人 降

詩:

德修堂門鐘鼓揚。 顯赫堂光燦輝煌。

靈筆闡教匡正道。 群生沾澤永禎祥。

 

南聖宮文衡聖帝 登台

詩:

儒門士子遵古風。 綸音下逮振聲隆。

真經妙理施德化。 覺世牖民普大同。

 

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北方雲駕德修來。 極理真詮育世材。

玄覆塵寰行善輩。 天培地養法門開。

 

南海觀世音菩薩 降

詩:

佛性悟空脫俗情。 至誠求心好修行。

天下靈性同一體。 眾生歸原善根明。

 

張仙大帝 降

詩:

鐘鼓悠揚響天台。 神人齊合著書開。

同心協力志一貫。 普化黎庶福祿哉。

太乙真人 降

詩:

騰光瑞氣達天京。 鞭鸞笞鳳德修行。

聖真敲筆吟詩賦。 諸子歡悅頌堂榮。

 

本堂文衡聖帝 吳恩師登台

詩:

負起著書任重肩。 神人迓旨締詩緣。

聖藻寶書欣延繼。 振作儒門啟後賢。

 

 

示:

今宵本堂承接頒詔大典,承蒙列位諸真撥駕光臨,敝堂處僻居簡,神人若有招待不周之處,敬請多包涵見諒,因頒詔時刻將近,諸真不能一一登台賀祝,吾謹代表本堂神人聊表歉意。現有聖真陸續登堂: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登堂。(恭迎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登堂,鳴鐘一響!)

無極宮飛瓊仙女登堂。(恭迎無極宮飛瓊仙女登堂,鳴鐘一響!)

中天八仙翁登堂。(恭迎中天八仙翁齊降登堂,鳴鐘一響!)

感化堂文衡聖帝登堂。(恭迎感化堂文衡聖帝登堂,鳴鐘一響!)

振文書院文昌帝君登堂。(恭迎振文書院文昌帝君登堂,鳴鐘一響!)

奉天宮、南瑤宮、拱範宮、朝天宮天上聖母登堂。

(恭迎奉天宮、南瑤宮、拱範宮、朝天宮天上聖母齊降登堂,鳴鐘一響!)

許真人登堂。(恭迎感天大帝許真人登堂,鳴鐘一響!)

頒詔時刻已到,命派本堂福德正神至十里外接駕,堂主!鋪以紅布,三分鐘後,排班接駕!

 

 

 

 

無極瑤池老母 降

詩:

迷失原兒落凡塵。 不知我元是何因。

應數原迴娘母懷。 悟覺自性返歸根。

12

 


 

母居瑤池聖地,虞觀原兒落凡迷失本心,因染五濁而沉迷慾海,致遭劫運,生死沉淪所致,難以回歸無極仙鄉矣!為娘不忍原兒遭受三途輪迴之苦,時時倚盼原兒能及早悟覺回歸本性,因而處處開堂傳經演教,後命諸聖仙佛揮筆闡教,著書立說,引迷入悟,喚醒迷失原兒回返瑤池。

 

 

德修堂諸子,誠勤聖業,續請著造至道寶籙乙書,代天宣化,匡正人倫回歸正道,挈舉誠志,心堅意切,母心欣喜,特轉奏金闕准許所請,藉資普化大同,明德闡道,警醒原兒以脫生死輪迴之苦,神人共命一體,傾葵茲助收圓,早日歸返無極瑤池仙鄉也。

至道寶籙乙書,乃以天經、地則、五行、八律闡述道心本體,以自然之化育,道本萬物之過程,時應天運,時應人心而應世俗,字句淺顯,其義深奧,乃須用心深研領悟方得至精。有志勤修深究精研道書之士子,必能受益無窮矣!特此為序。

萬星宮 萬星主宰 紫微大帝 降

詩:

乾經明德理為先。 總德之源乃道賢。

方則立書成典範。 一則之明本至善。

14

 


 

夫,現代科技,失乎吾真根;奢侈世境,失乎吾真心;盲目觀身行,礙吾之途;得意妄高,念念吾智心;失策無親志,當逞日月;諸事應常,準則似方針;萬類成變,事理各週彰;希應一心,其類各自長。

 

 

存理化則敦八行,常理言說為八德,就此成變乃時化,堪念八寶失自前。人心靈感似週天,清則靈用會吾前,混濁清性墮陰天,無日無物亦無數,一失靈階墮深淵,能而善用生為德,佈化大千慧全觀,一系一則深入境。自開慧覺而化人,至道寶籙乃天書,傳理傳音佈三千,人人能應吾心境,超越心音理宛然,不失人道綱常則,自化靜心神理明。

本帝勉力敦神教,,化則人言通理高,善子虔誠心合然,不惜心忙志堅明,造象立根至真玄。至道寶籙教化萬民,應立章程立惕言,敦教闡理,追回善子各靈根,運系自性,來日運行先率古,方見大道康莊矣!耑以為序。

示:

今宵奉懿命,著造至道寶籙為以序,特以賜墨寶留存。「萬類敦行」以此萬類敦行存留至道寶籙至萬年,預祝至道寶籙早日圓滿功成,頒佈世宇,救渡眾生,以道引迷津。

 

 

南天文衡聖帝 關 降

詩:

至道闡明立真玄。 寶籙頒世啟愚賢。

命遵金闕行理證。 天書秘文存萬年。

16

 


 

夫,大地本應是河川,土德根源萬眾全,隨因生長各自立,律律其元德日精,毫光四射環天地,一應其精曰道元,次則真體原本性,時因光照有自鳴,由此一線機成系,則成環繞護天心,光者由三理一數,散化陰陽則成根,通達三畫二成體,其德取集大羅天,蘊苞毫體合成變,一則之生機自冥,成應如是專其氣,得成二精佈週天,此者乃是行世宇,繞轉運系至週身。可見天地成廢萬物,賴根之源,所得一氣,光體靈照,得生萬全。

 

 

德修堂順天應命,著造至道寶籙,普天精應,成運大全,此也者乃慈舟之根源,當明世境人心不乏點滴道德盡失,當前人心倫則已滅,如火中之意無聞心,知心之後悉火能,前知之覺視似火,後知之鳴火中燒。兩冠明覺其中意,即知一事一理一法之原由。

今茲德修堂續請著造寶書,神人志冠日月,經受金闕明證,以大道之精英,引渡迷途眾生,望有德士子經由寶篆能可得可學可行,以此玄文,大道經開,珍惜萬載之延繼矣,耑以為序。

 

高真詩證篇

無色天無行洞 玄玄道尊 降

詩:

靈筆應世闡道詮。 至道寶籙玄真傳。

實學理明立德慧。 預祝寶典功果圓。

述:道應人心

18

 


 

無極一炁化三千,方位各立理自然,由東論起萬物生,入西原律精不變,南轉蘊行類原族,北推行轉入中行,日月星斗觀其位,四時得來喚不知,此則原系乃循教,非以凡眼可週知。本座原本無名立,因化歷劫得成行,方能用此名方教,實無名下得精英。日光一出吾順系,月亮一明吾精英,生數一化吾執證,四時頒佈吾真行,人類一生吾創造,得來慧根吾頒行,即入慧海吾賜真,萬物由來綜造化,演變實行日日摧,生乎失以原根本,是乃應劫合週行。

今宵本座以靈筆特賜「道應人心」之名號,留存至道寶籙天書。此律留存於青史,易化道宗本其能,道本萬物之過程,亦是應由道發心,若是不以道行進,人類萬物科技不能行,一道一化明一體,失此道原即無機,起行步存得時宜,由道而伸能以代,則持應變化,若失其則,失乎道行。

今宵本座時應天運,時應人心,遵其道行而演,亦乃德修堂諸善子一誠感蒼穹,而應世俗。善哉!善哉!致以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頒佈世宇,乃期世境士子、善子,遵行化育,虛心實學,專兮成兮,今闡述至此也。

 

 

 

東華大帝 降

詩:

一部寶籙佈人天。 籙集真機妙中玄。

幸會靈筆明闡化。 存證精髓萬古年。

述:道証萬法

道符人心於指足,近而遠從道為宗,道本無體亦無相,妙極妙真力中行。本座至道行道今,經化歷證以鴻濛,無始無終劫成數,企劃至今百兆齡,推前往後歷幾數,無法認明幾數年,因時天運成數變,本座迄今劫凡塵,幸會空間明善子,證立德修世願行,特於臨堂導闡教,運作週都徑歷行。今宵遵奉懿旨命,特駕德修著寶書,至道寶籙佈人天,實此機緣證古今也。

夫,道本無象強用名,未開天地無類生,混沌鴻濛無道數,時得道尊化鴻濛,一炁氤氳無天地,此數更名無星斗,昏暗無光悉此因,時得此域應時數,尚未萬類怎因基。此時道尊座中立,左手一舉五行生,萬類由吾指中數,一炁蘊行至古今;道尊舉手分四方,東應萬類得原成,西得慧根證原因,南域成神原此化,北系無蹤證成形。由此道尊微微笑,要立萬類應東西,道尊微微輕立化,一炁化明證大千,由此慧根點東帝,一明化則西母基,瞬時四方遵道尊,默默氤氳即消散,立真立玄應此時。

此時盤古臨此會,亦知道尊應萬靈,盤古中座神無己,怎會有此種原靈,就於此時吾奏曰:「混沌無天無地亦無星辰,怎應生其萬物也。」此時西母即曰矣:「鴻濛無相亦無機,怎能生化造萬能,著無日月星辰變,雖有萬類亦不生。」南帝即曰之:「奏明此則乃不難,不妨先造天地引,天河沙數劃起基,天河由此成河數,所以迄今有天基。」盤古氏諭曰:「天要明真先日月,晝夜已能分上下,萬類即能應道生。」此時北帝即時立起怒心機:「天位定數應吾立,吾若不臨即無天,北天黑暗不見底,怎能方劃見光輝,立此法則由原本,存留七星斗耀明矣。」

今宵闡述至於此,待於次期再闡述。

東華大帝 降

詩:

至空入相道入珍。 寶典頒世籙玄真。

妙極天書人遵化。 籙中乃義即道根。

續述:道証萬法

本座今宵再續前期闡述。道証萬法,道應萬類力路基,萬類循遵道力行,明得乃道得明心矣。

夫,盤古天皇氏,善哉!善哉!既然天地立四方,存以五中由五行,從此命任真曰東、玄曰西,造化萬物各靈形,由律由數五方位,先定天數開混沌,一半天位顯光輝,先立五方既成位,萬類由此先原始,特派天皇劃天根,闡述萬類,遵應萬物,此則大道之行。

本座從此劃五行,東起萬物見營生,隨即日月由此行,萬類應此從得性,參天化育乃日精,恥羞立中問西母,不敢測意吾胸前,西母起立喊道曰:「孤陽不生炁形枯,氤氳炁體不蘊成,無吾西母道難立,上真下玄本根生。」東帝此時笑難開,遵應道行得萬年,由此西母靜溫固,心明一炁證五行,願以付出先天炁,蘊爐此則五行津,從此東、西帝兩炁,證吾靈子萬物生,刻召句句時盤古,刻真本座兩心玄。

23

 


 

後進諸子虛心學,不妨遵應東西明,文化乃由人生類,若失類形即無機,因素原出原一性,是而無法返道真,證吾心性方為道,根深萬物乃人能,妄心真性實無體,應用必遵萬類行。記史迄今數萬載,愈染愈黑不成玄,可見萬類至當今,文則無法啟道明,因隨輪轉深亦墮。諸善子啊!諸善子!即時悟覺返良知。今宵闡述至此矣。 

 

太古天皇氏 降

詩:

從由吾道應生明。 應用必遵萬類生。

萬物雖明各致本。 望心回體各異形。

述:天根引明

本皇今宵遵應懿命通牒,特駕德修堂同參著造寶書,至道寶籙遍寰宇,頒世力證古今矣。

夫,天地未開原混沌,大地無精未得明,空間無星亦無類,幸及盤古執數如,方證天地宜春機,左證一律天地生,既開天地無日月,應時化則日月明,無有日月類無形,繼續世尊一粟靈,本皇隨即喚日君,懶怠不從戀月堀,本皇怒喝問其因,原來如此混元數。

心數調指化日靈,當空一指化羅音,瞬時氣球近吾前,厲聲一則化九彩,即時輕清浮上天,原來依就日光明,本皇隨即道大哉,有日無月無星辰,法旨一咒喚無踪,月娘為何不近前,原來居處相思海,望水嘆曰君無哉。從此不聞亦不答,靈受天皇一咒冥,豁然大悟事至真,立即遵行至皇前。天皇曰:「妳等相間思多遠,為何不遵法旨言,化妳墜地暗無光。」月娘叩拜天皇祖,不怒此情吾遵都,默默墜地再升起,無光依體往何機。此時天皇按指數,隨即上升至月宮,從此日月星辰斗。

25

 


 

天則一開一數成,天明由來日月生,星辰運數應力行,無質無數無軌轉,待吾立即造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干數,天則十干無地能,隨即喚吾十二弟,齊聲叩吾尊兄長,其中由中貞,奏曰:「兄長入世當賢君,吾等十二為氣球,承蒙兄長遵教化,願以地質為名稱,不妨由子精亥名,順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合天干,造立一化六十行。」從此日月星辰變,乃應六十軌道行,真數天干和地支,十二弟轉各執行,溫此天干造地支,數有一萬八百年。 

 

吾數將盡轉地皇,若要明記此原數,待其地皇證理明,日月星辰運天數,天干地支乃萬能,行際物品和動物,乃遵此則得生平。今宵闡述就至此,待其次期地皇闡明知矣。

方丈山攝提洞 地皇氏 降

詩:

鴻濛無光類未生。 照耀明根應世情。

日月星辰而律定。 晨鐘醒躍振萬行。

述:地載兆靈

善哉!善哉!本皇今宵機緣會諸善子,實是善子幾世由來會吾前矣!

夫,天開於始地未應,鴻濛無光類未生,光定歲日方定時,宛如有心無身軀,明則開天號混沌,至吾歷程兩萬壹仟陸佰年。天皇任出造干支,歲定日月運星辰,日月星斗如頑石,就此爾時嗅世尊,頒下今就成天地,次化由吾造地基,原靈萬物未出吾在先,天運輪轉四時變,先證本皇生來源。吾本帝雞太白鳳啼,混沌之前就扶桑,得受氤氳一炁成,姓地律此名天開,扶桑鳳啼一叫,震動天地,山川河海,萬類晨興,那就本皇一炁精萬靈,大地六畜信雞明,吾叫晨鐘醒躍振萬行,是時玄祖舉一指,瞬時彩霞護靈機,從吾靈體集攝提,傳成靈花十一經,爾時玄玄世尊法旨一道,隨即金光四射,罩起五色彩雲,瞬即人間滾滾幾轉,本皇而生,無數現明,隨後十經一齊而出,瞬即十弟在吾前,此乃本皇出自之先,承接天皇氏未完使命,繼而化精。

剛開天地,物無名目,當不能運其數,時即證偈:「創制諸辰法,永垂憲萬世。」此十地號原吾體,從此立下鎮地機,一一詳細號吾弟,以地為姓名尊應,調理十方各自居,一地創、二地制、三地諸、四地辰、五地法、六地永、七地垂、八地憲、九地萬、十地世。命號之後按十方,先造山川河海變因止,天地開闢尚無人類生物,只於先佈初開法則,若要明細,待十地運作軌行,地創:「生之曰類,未之曰虛。」創由倉起,立會汪洋,此名曰谷,無有不能,無有不清,由其側命觀機,谷曰深淵明曰海,原來此地無限界。

本皇開谷分界,界限中央劃刮分,東曰扶桑,西曰方丈,南通赤道直北行,然後用遵教化,四方遵慎住基,時運轉星時變,則律行遵五經,地上本名就高山,創立本制由諸展,辰中命號即法行,本應青質剛硬,化萬類即宜生,本制度敦異物,格開盡物生息應,類就此萬能生,本此則虛成類,再待五老煉性原,時至人皇造婚禮,混沌開來人類生。今宵本皇闡述至此,待於次期再由人皇續闡之。

 

 

氏氏明真 人皇氏 降

詩:

原種東西立妳靈。 不忘此境種何因。

應數原迴根母懷。 原兒明記娘母恩。

述:八易皈真

本皇今宵應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寶書,至道寶籙乙書,至極玄真天書寶典,適時靈筆顯世應命闡化,救渡眾生為引迷歸真之梯航也。

夫混沌未開,天無星辰,地無法紀,天地何有之見。自鴻濛盤古開天,定律干支,純應天明,立應天地,爾時竹枝山瞬時毫光閃化,異物滾開,觀則蟠桃,立則成形,原來天地定律,但山川河海無方守職。原來此體分成五根,爾時其中出現一大,瞬即言曰:「吾等奉世尊臨地,急精成形。」原來亦五龍氏出世治川海山河,命曰東、西、南、北。

東曰:皇伯角龍木仙。西曰:皇季商龍金仙。南曰:皇少徵龍火仙。北曰:皇冥羽龍水仙。中曰:皇沖宮龍中黃。由此五龍氏治理山川運河海,各支之任。本皇自此遵應律義,但至此人類尚未出,大地一片鴻濛,爾時世尊主宰,命五老上聖在五行金爐煉人種,諸事已在方丈山鑄造,爾時五老之一奏曰,乃瑤池金母申奏世尊:「五行金爐可應五佰年之後應世而降。」此五佰年之經過,西方瑤池金母蒲團靜思五指一算,知其人類種族已成,閉目化成五色彩雲,臨登昊天金闕奏曰:「五行金爐人種已煉成形,可應臨世。」昊天大帝聞奏一應,世尊順應,此時金母至尊立定,瞬即臨至方丈山五行鼎目視,駭咳一聲,純在五行金爐,只見東方質硬,此靈臨凡,日後應有干戈四起,吾兒不潦生,就此悶悶不樂,來至丈山五咫尺,忽有一物五色毫光,隨即近前,化成一龍一馬,身劃雜紋。此兩物至伏羲出世演化八卦,分劃干支定時歲,念動真言,一伸兩物收藏。

至此以後,行逕五行金爐至精,人種已成。金母至尊速捷方丈山和四老上聖參會是否可庚,齊聲立證,此時東方上聖要開金爐也,人種已成矣。此篇應開天闢地,生人類萬物應世俗。待於次期再續闡述人皇治世,今宵闡述至此矣。

 

 

氏氏明真 人皇氏 降

詩:

八方運作生八真。 真本無相覓神心。

墜落四生一念變。 歸返自性道靈根。

續述:八易皈真

天皇氏地皇氏,已立天地象萬物,五行金爐煉億靈,原原生數應地鼎,本皇要立乃道輪,本皇原數由九生,有吾只存八歷程,全教人類和萬應,只理存乎人最靈。

32

 


 

昔吾青道山靈根洞,聞知天地而開闢,原靈已立下人天,隨喚八弟應時世,治理人天各類根,隨喚八弟居皇族,要立人倫證五常,其中一弟而起立,稟奏皇兄分界治,因悉世尊放靈種,各類不能立以基,因此若能敦心教,必應皇兄闡道能,此時,本皇而起立定,思前思後左右開,深思一則喚八弟,本皇先喚八弟名,若是無名亦無姓,怎能教化各萬靈,瞬即五指拆先觀,人類原本八德真,以真為姓,名分:一真孝。二真悌。三真忠。四真信。五真禮。六真義。七真廉。八真恥。運此八真原之本,八弟命名各界區,可應時世行多變,得守八真類登根,若失八真墜飛禽,從此源源似江水,一志不回老娘悲,因數其時名受記,瞬時忘記父母恩,悲哉!甚哉! 

 

本皇從此心立教,眼觀人類一濛團,人獸同居山合水,無分無界那論倫,赤裸人體逢日月,不羞倫形時混境,本皇先命真孝經,應隨即而恭命,一化人類先掩羞,運用草木先為本,一則格開人獸離,造化枝葉分界線,兇猛獸類各有程。而後分種族,當時眼觀,雖應人類,但其男女不清,淫慾無度,使生麟兒,只有母親即無其父,一則亂倫無法分清,時五弟真禮聞奏,此則應以分男分女,若是不分則難治理。首先,本皇先立地皇氏三女為吾本后,先立正己,後化萬民,敦親有父、有母、有族,生化倫常。後命八弟各立一夫一妻,立證綱常,而後八弟各自分界治理,造婚姻、論綱紀,則化迄今。然何謂八弟?何謂本皇?此之數,乃應吾本先天靈體一塵不染,後墜後天所失之義,若能遵此八則綱紀,返吾靈天矣。今宵闡述至此也。

 

 

 

天應靈天闡化大天尊 鴻鈞道祖 降

詩:

道本無相亦無踪。 循應法則理道宗。

覓機觀物而成變。 萬物歸依道中庸。

述:大道精華

34

 


 

本座今宵遵奉懿命,臨駕德修堂參著寶書,啟發萬靈,能以善用根善而修得,不能行此失道而行矣。至道寶籙,大道精華,茫茫無數,惟道獨遵,此律慈航添易數,至道寶籙循道宗,大道宏開全真理,無邊無數取真機,由此觀物而生變,萬物各遵各依行也。芸芸之數萬物生,冥冥之體曰幽靈,存及人生最萬幸,得來此根曰道靈,時事理應道原本,本就立親吾兒矣。

夫,出自盤氏,歷及三皇,乃天地人類和合演數,只存人類則混沌。所以言,則以道命名,方能證體萬物因緣和歸宿,若無法證其因素,則無法運精其能。出自人皇治理八識,此乃因時所應而精,立其在道,道本應時立變,無所不立,無所不經,此乃道引萬能。

然今引述至古今,應以法則心明教,喚醒心靈得會根源,道本由心立方寸,日精量行即是明心,能過不及去尋覓,性根方達事用至,理開明則道似根。道本有存常八化,運則五真證天齡,若無運此道未進,進而精微曰天心。天之五真曰五玄,一乾、二元、三亨、四利、五貞,謂五靈,後應變化,徑度運轉,演變八則隨萬能,一風、二雲、三電、四雷、五雨、六露、七霜、八雪,此乃八行遵五真,若失一則氣不行,使其日月星辰遵而無軌,運則失靈,使時則變而地雜亂而生,故此之數闡心教,化行五真立身心,八化運則乃天地,敦行道根即明心矣。

 

伏羲大帝 降

詩:

天應日月護無邊。 星斗運行得自然。

了悟八則運萬類。 觀察事理證真玄。

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本皇遵奉玉旨臨,參著寶籙頒世行,應以真學學明人,自古迄今芸芸數,良緣深會應生榮,勉學自振慧則開,引發道子登道岸,會吾座前濟含因。

36

 


 

夫,天有三光,運以五則,變化應由八方之機,立化此則天地應,化及萬物就此行。天之八則運萬類,然,雨從何來風頒起,乃應陰陽象化則,若失其理萬物閉,得曉生光萬事宜。陽得陰而成雨,陰得陽而為風,陽之性體為剛,剛得柔,雲即生;陰之性曰柔,柔得剛為雷。天之四象就此維,明晰四象溫四則,共稱曰名則八能,已明四象溫四則,曰水、曰火、曰土、曰石精。 

 

獨陰無陽不生風,孤陽無陰風雷滅,四象本體為天化,風雲化則乃因生,四象之質乃因化,辨色分明乃其精,風由本質成敦化,雨能乃鳴草其心,雨由風化精其氣,即命曰號雨其生。風則變化雲朝暮,辨明其雲即知風也。水雲氣積黑曰雨,火雲屬赤即無文,土雲和氣色本黃,石應應白雲色開,要知天則之變化,分其四則即了機矣。

37

 


 

陰得陽氣性乃剛,風蘊化則乃成雷,雷本硬質質應木,木剛應雷震成機。由言此律氣更振,為雷相對木即生,木應石質明星斗,粒粒明象即木根,露本由地生草類,其柔至精潤其鳴。生生不息天之氣,但失地根即無辰,四象之質明世現,雨、水、風、木、雲、土、雷、石之八則,相對之演化。蓋,人之觀測理進開,洪濛下雨乃冰雹,順風其數和其名,雷震擊開雨露生,雨由風雲陰陽和,露乃剛柔得自然,可見天行施八則,運化天地合人天矣。 

 

道化治世大天尊 伏羲大帝 降

詩:

原本天象日月星。 由一演化而得形。

一能指劃千兆數。 億億萬靈乃一生。

續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本皇今宵降鸞,再續前期闡述五真八卦之演化,緣啟善子明機了悟矣。

38

 


 

五本成形八則通,溫固五明天心證,乾、元、亨、利、貞,一經世運推五則,經世運會乃一元也。何謂乾?經天緯地運週天,天行定律乃首乾,乾數剛性立三才,明目化則天三光,為此乾數乃陽體,無坤即無星斗明,只能代表天之位,未化之先乃孤圍,雖立命目乾之數,震開地發即為宗。

何謂元?元之數,循日月,週天徑度三百六十五之行,由全球而算分度四則,天行一日月一週,日行一日度未致,天日週行乃此機,天行一數成一度,日行一數缺七分,由此徑度難立則,推算往後即知機。度之標準起於辰,辰之一分,五百七十八分點三八八,此乃運轉成甲數,六甲六丁即星辰也。日本週行由此轉,月應中間隨日形,月之本體乃日精,日觀月隱乃似名,實際月體精昏暗,得日之光即亮明。星本隕石無光彩,乃是日精照行涯,其立本無星辰在,只因日運有數開,隨之日月明星斗,若無一面則無光,好似晝日無星光,乃是受日光之能,雖能見有日之光,星斗即失本皇前。

39

 


 

由此知乎天三光,日月星辰斗耀明,週天運轉之法則,乃是一道之根源,道本無體亦無相,象立三光五真行,運化八則造萬能,此乃道源引立真,本皇原本創八卦,就是由一化大千矣。心數圓體觀天根,方證位立地萬類,一而成數合其四,五數本體曰天根,天行圓體五真明,河圖生象曰道根,由五之數數推演,即知日月和星辰。地之運轉乃方行,其理四變則兆千,數數歸理理未達,要知此數應數開,一而生形四生象,合則五數乃十全,天有五則地五行,乘乘五五二十五,由其兩數合二五,再推五行合洛書,應地陰數曰三十,二五、三十即天地,名曰本皇造先天。 

 

八卦由來天地數,算出萬物其演化,就用一則化大千,劃一此數其此理,非是空談洩天機,本立天書由律定,按地遵明立此言,談來人類方良學,知中上升下而降,此則乃是天地數,應立此元學世真,不以盲目沉思境,即能了悟證伊夷也。

道化治世大天尊 伏羲大帝 降

詩:

地載萬物通天根。 立以此則天長存。

其勉自心心萬類。 一能通哲萬里鈞。

再述:天生萬物,地藏萬能

文演歷復,歷藏寶掘,明化古今。承繼前鸞引述,依緣循化,化起人宗,大明貌,貌留千古,迄今遺留德品範,得依名,名起人天諸德基,基由天降五德因,因起三氣氤氳生,生生不息傳類根,根明化劫棄濁混,混元天開大道生,生得天德五元格,格開至理致因生也。今宵繼述天宗五寶之因降也。

何謂亨?淵源起元,元之明數,數理達庸明化得,得以天心明依皈,皈返人天樂神仙,仙泛游覓真理機,機逢敦化明理境,境修宜得天爵矣,此乃奉天祿,爵之為亨也。

何謂利?利格在天,天德在於至公,無私偏化,仁庸至當之命格。煥然四照萬物生,生起作則成依歸,歸乎天地宗類根,根傳延繼成利得。須知利格不為人昧慾,慾機生利合人天,廣佈四端造化宜也。

何謂貞?名起意節屬天根,根本落實真煥明,明使操節範格容,容吞沙數形不變,變易花枝不能摧,摧光日月永照臨,此謂天之貞也。人之貞,順由明格作範典,典型固立傳世教,教人迷津化貞能,能沾天光蘊週身,身存八德化人天,此為大哉人之貞。

明以天之五寶,元格和滋蘊萬類;明數之八則,再為比擬人天,身俱各備五寶、五德和八則,載以地乘之亦存,五寶和八則,由明三才共立明格矣,知乎明矣,尊貴同則由以同立,能乎同稱,名為純格,就應人天諸精能否善得竝遵行,若失絲缺,難復人天圓明之純格,更何能同稱天、地、人三才同立之名格!

42

 


 

本皇耿懷善子對於至道寶籙之任命,各盍所學,心應如何?本皇歷演,卦易類成萬物機,藏要明根深必學,如以順命稱人天,勤精化渡道根明,明達諸生化因得,緣啟三生終得明,不遜人後失機宜矣。今宵本皇勉述至此也。

 

 

大羅天興儒治世大天尊 元始天尊 降

詩:

遵循日月運週天。 真理不易籙真玄。

當世根理非見學。 思境明象基自然。

述:吾心是道

夫,道明引導無常漢,能知勿忘吾道根,庸才非是深德用,但非是能藐天心。著明吾心歸和依,深進理境深思本,應世此時非正則,原本吾是一道兒。造就化育由本起,立身立言心依機,方能見此明證教,醒化迷津正此時。

真象無為理自然,自感心應身先得,化則群生體心然,得開實相證虛空。玄證自證非本體,應則專才表天然,此律命真存德配,堪稱此則證其才。籙隱大羅理不變,觀下塵伸類原族,運作真理開方便,此籙存留則古今。籙乃應時勤而便,非是此則非妄真,籙地全慧理成教,真兮問玄理一宗。本尊奉旨著寶籙,真文用理法證開,當今凡天之世運,變而人心毀道能,妄想心境妄心從,使其道路阻其行,本尊賦命臨德修,真理化則明此教。本尊榮受金闕恩,歷劫臨世化人教,混世人心而多變,靜機觀明吾道兒,尋覓萬世今迄現,要完人生滅含因,因名是道非常理,認悉吾本是何人。雖是歷劫墮欣慾,妄心無歸失道元,道之本相由無體,強名含因曰道名,深思吾心從何起,此則即明道開天,用之此明知本數,數面即明道由來。待於次期再闡述,今宵至此回宮台。

 

 

 

大羅天興儒治世大天尊 元始天尊 降

詩:

慧觀得來是雷音。 空空無際名道因。

因道是名非常理。 應即以心立道根。

續述:吾心是道

今宵再續前期闡述「吾心是道也」

夫,道證天心,容納萬物,生天其天,代則同能,蘊化人心,用在咫尺,冥閉眼天,失乎道明。律存人天運道化,立此真玄教萬靈,容化週天乃道心,能化萬民乃道能,遵律遵則存典故,復面即見吾本源,空則問道道在間,道應本體乃心源,虛實空則道何在?由出由入在何源?如此時應空於質,莫非是證假道根,人生本相由此學,無法引證其中原,至有虛體假行言,道本吾心立良經。

道之本體乃無踪,日行軌道乃因能,月應常理敦季節,星斗運行乃道明,天之律則原本理,道應週天化萬夷,道之形象乃引物,無物非能見道明,既知萬物通萬法,法生是道化其行,知則有象物行體,但是無物證道源,若是無法見道體,永遠無悉見行根,只能眼觀物其變,虛幻可行乃道能,道能引述名稱之,無法引證道之明,明知道乃萬物引,卻是無法能證機,可見道之名此體,萬類轉行即此因,既成天地縱萬物,物體應立其本能,其生其立因緣證,就有各機而各行,此體乃循萬物性,此理乃明是性心,其性能應生其理,即知道體而過機,知此生存之可貴,當然亦知吾其因,生來之體先引物,物物各能得萬行,雖此渺少之體變,原來亦是行道能,可證雖運通無證,但是原根立道因,由此見之萬物變,各有其心存其年,若是其中失一則,那聞道者在其因,不但不能知道變,悶心悶想道在何,當能一則明道演,本是道體是無音。

雖知此名名是道,大哉萬物之心靈,此道明在吾心境,常應調和吾心明,若失明體非是道,萬載道體即失機,一但明吾心是道,應則吾身及心行,秤量平等常勤學,應則此道乃心靈,靈本道體之因素,見此道原由心根,方能達到吾心境,道在眼前應悠悠。知乎運行!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其應人身,所立多少,能明此道,遵則人心,有何聞道之哉否!

人生在世,能引其長,可知吾名、吾身、吾心,人生於世,知則運行,道之核心,既能運道,那怕無法可行?是因人心不能遵此法則,濫用心行,自本之良知付送而行。所言之則,乃道之本體,亦乎人心即是道矣!雖文簡則,用道能心,非見此字,字字珠璣,此道之明,亦可人心之顯同存,天地並存,日月之運行,表乎人生,道之則,可稱人身是心,道隨此理,道明應心之理也。

今宵本尊特以靈筆墨寶賜號:「道見天心,蘊證人心,吾心是道」留存至道寶籙天書,預祝至道寶籙早日完滿功成,顯耀慈舟。今宵再賜德修諸子一對之詩言:

德修神人體天行。 靈筆闡教渡眾靈。

諸子誠虔心意定。 著造寶籙圓功成。

今宵至此回宮台。

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理則當天道本源。 化暗知明見當天。

法則行事情多變。 觀則知法則知緘。

述:理法合一

48

 


 

今遵懿命下德修,一炁伸長萬億程,本座臨凡廣萬能,一證理開萬世行,聞今人類超聖哲,乃是空聞終失變,真理不易一精化,非是大論論及淵,一物一事終成果,不見其中瞄細能,更應人生由道體,本成末旺根成連。

萬物之體形及象,應由本方而化成,生滅行事由本域,功過司令吾執行,敦養蘊育身心應,動體由來吾執能,雖是一片一漆黑,無光見物吾全能,不以以事無人見,原來萬物任草聞,朝罡只聞名七斗,分化陰陽調五行,此則原由五行變,佈行東西南北名,善子知則何源意,聞吾本座知此因,萬物動體包人類,類別各異不同根,何要分出動靈體,是因各應各依歸,要知此義之妙則,隨心應得在人心。

49

 


 

真理無相從覓機,空談化育非真能,先以了悟心融學,精空劃本立其真,玄本無體可立象,指見一物事之變,追根問體象何物,則開明細即玄聞,秘乃思物心忘體,無物那有得文開,關鍵乃思物之變,一聞即知是秘行,籙雖秘隱同一事,無象無法立其因,是因有真明之見,形動就知即妙玄,賦歌文偈存寶籙,道典留芳存萬年。砰砰之石水入音,聲聲壯麗重日月,凡眼只見入水聲,不知此石重山能。

 

 

輕輕水色兮,宇宙空間萬物生。

無邊無色兮,萬物息息而雙連。

平淡無質兮,通達萬里嗅澄清。

無盡無數兮,容嗅化清證量能。

人生可乎學此則,就能了悟真玄精,一朝聞事從理應,大哉道體暗瞬明,求我無用不求己,己心己有在道能,何必疑惑心生變,可從此理化心明。本座所司乃陰暗,象及吾體得今生,雖則有此身形在,不知吾要向何開,沉思之則想吾界,原來尋無此道開,因素明則只知數,不知後後是吾司,兩面之體能思進,乃思類體可參天,天則本是化經年,運轉不停得經行,然後成數理之變,得法成季亦干支。今宵闡述就至此,待於次期再續述。

 

北極玄天上帝 降

詩:

法本顯數象自然。 物性應存得安年。

彼動此則無他至。 理質慧功得玄賢。

續述:理法合一

夫,理證法則能善用,法理精明,通達其意,非只能振而不能達其效者。失機也,何以哉?是因用理不當,行則失紀,使其應要之化,不能全用其精,也使其用「法」不調。

何謂法?法者乃理之行程,知「法」不悟即不知其理;法之名稱,使乎人心大變而不知,「法」者乃應有「理」則之變,方能稱乎「法」之精也。

引例一律:吾有一把刀,刀刃利鋒身驚恐,只知利刀執其行,刀利本則原是理,要用那類法,不宜雖刀鋒利運殺戮,其運即失刀鋒利,名正其物事能變,此刀乃是在廚房,其理用法之日常,非能運刀而殺然。善哉!善哉!此刀明以理法之用,若失此則,則失其行「法」,若能要知人生理、法並用,其行動就能引咨其職,就會產生其中自然之法則。

再引一例:冰之本體曰冷;冰之功能乃散熱;冰之本義,水晶體冷清不俗,為何其質能以化萬能?乃靠冰之本體而能操作萬能。一般人生凡眼,只知冰冷之因素,不知冰之本體乃天然,吾心之覺冰之冷,但在冰能合吾心,冰原由氣、水、霧而成立,其體本是無自機,是因環境和人際,號名曰冰。此之義,知曉人生本之身,而以不知吾性移,有此一體生於父母,不知吾上有天地,明目冰體和人性,相差不遠悟其真,若能能及例之變,即知人心似冰塊,隨時溶化身之體,不知化後吾本誰。心呀!心呀!吾之心,實呀!實呀!冰而結,兩面沉思方為學,理中覓尋見法明。今宵闡述就至此,留以墨寶存寶籙。「理證道根,則能玄化。」

本座預祝至道寶籙天書早日圓滿功成,頒佈寰宇為眾生引渡之梯航。

 

 

大成天文華殿興儒盛世天尊 無極至聖先師降

詩:

至道寶籙妙機深。 善子溫寶立道根。

有教無類規教本。 得化精粹聞迄今。

述:有教無類,窮理盡性

今宵承奉金闕旨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寶書,以此因緣會晤眾善子,運化闡化,頒乎行世,教澤迷途眾生,功德存乎玉京矣。

夫,天地孕育萬靈,啟天倫常,佈及蒼天。各宗萬類無以文化成其自生之法則所並,是以其理,純入文化演進之長成,從此而後,得知時代變遷。人類綜及萬物,時應而升,此乃時代科技自導自演,成其現世本體之能,此乃自然演化生存人心所應心願,能達各因之數,即能了卻物應之所能。

歷劫,本座明命水晶仲尼,行佈列週,佈成文化大命,及此綱常倫理,歷傳至今,此乃行其時代演變人心不同之異。昔應至今,皇朝遷變,文化常存,已歷兩仟陸佰餘年,此亦即其前演化,人類進步步捷,至今常存此理,可見文明乃無始無終,應及萬能也。

本座特賜墨寶:「有教無類,窮理盡性」留存寶籙,並以文偈會善子,天書道典化萬民矣。

偈曰:

有則遍佈信為先。 先體有象理本然。

教本無形亦無物。 見能方會立教規。

無量成數無量體。 空間一物曰真諦。

類別生化質無限。 強都一性悉類名。

窮哲物質成了悟。 根深原有億兆深。

理冠路程時多變。 水火原體一理能。

盡其職責防事變。 一中化則證萬行。

性其原本化成體。 有形體象一性明。

本座今宵留一偈。 方會德修眾士英。

自勉自勤溫心化。 志誠至真合天心。

今宵闡述就至此矣。

大羅天太清殿興道普化大天尊 道德天尊 降

詩:

道本無相強立名。 空間事理應經明。

體相根源窮至理。 不失人生來一經。

述:道證靈臺

大哉乾坤質無邊。 循環無體從何變。 有道方則事變化。

由此道真循理明。 中立無邊道引進。 經律變化各自精。

萬類能此道精明。 一理萬化道自宜。 至剛至德由此學。

聞及此音散心寒。 本就依律行達致。 亦應誠心立其名。

正體無念五德精。 應循五行人類生。 全及五數通八用。

一心真體立玄經。 天經玉液化週天。 以氣透視施兆年。

其軌無變液常存。 一精通哲宇宙經。 律循常則常時變。

敦應理明形似真。 散發一性明至境。 失律無經失性源。

道體由律經中變。 有常自精律常存。 可見道名雖淺白。

深造道體覓真精。 源系本立萬類應。 生存常德萬律經。

從應原體有天性。 好像人類父母生。 本章其列好想像。

空間有律在何因。 自生立極八十到。 發費能源實堪悲。

以此實證先談類。 類及行德距千經。 所以道體無形象。

真機立心得命名。 本尊歷劫幾十次。 時應朝天時困因。

自無文字至文明。 歷劫環繞宇宙生。 精固道體文統證。

每應化原至道陵。 冠經力索代文品。 但是道中不見精。

惜哉文化隨道失。 狂瀾道源失精明。 以此項目道本統。

立名受罰失原根。 面目無存道本立。 至終有存念失經。

若能用則常有變。 道體原立本極前。

示:

善哉!善子能遵天命,源系自性,修緣得有今生,會及道源,亦是德修諸真慈悲,能源啟教,善子均以心懷乎。本尊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並賜墨寶留存至道寶籙,道典天書留芳萬世。「道證靈臺」

 

精英日宮 太陽星君 降

詩:

開天闢地未曾傳。 三才並育今至權。

星道精華闡妙法。 靜心默向欲說全。

述:日宮祕笈

今宵本座奉玉旨頒派駕臨德修堂,詔命德修堂應順天易化無極懿命所負之天命。觀今社會受酒、色、財、氣所迷惑,而失人倫綱常道德,迷失心竅而陷入瘋狂亂心之世,故上天有好生之德,佈面轉挽狂頹之迷亂,因使德修靈筆顯化於世,而承擔此重大之任命。今奉玉旨詔命,將日宮之秘詳明說之。

58

 


 

夫,日原,從太極兩氣而成,日光炎熱之照,當隨熱能而消逝,人影雖見不足,然明其光體曰:日,可是隨形而變。灯之光亮,只不過掩護其質,人之體大,何能遵乎其影而滅度也。日宮之祕,今能就現,此乃諸善子而修得,宮之畛域,就此說明。 

 

日宮雖見微小,實質遠大,廣而不可度,微而不可量,其中有純陽之炁,炁滿乾坤,內有水火真炁,森林山石,潔白純陽,靈禽千鶴,靈龜萬歲,實得其數,應無此歲之理。東通沼河圓曲橋柱,直通九曲銀河,中有五部九都,其外恆沙之數,日宮主星,高在福羅尼山,其炁純陽,高冠全宙,當隨至仙真,一十萬八千之聖,當通橋柱,有九部純陽主宰,和人間過程善惡之分。何謂九都宮?

一夷都宮﹕文獻菩薩主日之光,司人間盛世之象,繫人身精智之神。

二剎怛宮﹕光成菩薩主日之炁,司人間武緯之臣,繫人身膽智之神。

三甘常宮﹕長明菩薩主日之靈,司人間帝王將相之正,繫圓融之神。

四雲谷宮﹕赤明菩薩主日之威,司人間禍福之事,繫人身動變之機。

五清華宮﹕赫屯菩薩主日之暈,司人間動亂之機,繫人身變化無常之神。

六達耶宮:雄能菩薩主日之重光,司人間早潦之象,繫人身動化之兆。

七舍珠宮:普英菩薩主日之蝕,司人間雜事煩惱之神,繫人身災難幻變之兆。

八督爾宮‥定福菩薩主日之陽,司人間繫純之神,繫人身病痛之機。

九玄通宮:顧常菩薩主東西運化之光,司人間善子修真立德賢士,溝通沼曲橋柱,行過入真之要
素。

以上乃太陽帝君九都九宰,集司人間人生和萬物之演化。五行之數者也:

一與六:成坎之象,北方壬癸水,主司萬物蓄藏隱伏之候。

二與七:成離之象,南方丙丁火,主司開花而結果之候。

三與八:成震之象,東方甲乙木,主司春繫萬物成長化育。

四與九:成兌之象,西方庚辛金,主司萬物收斂穫收之候。

五與十:成坤之象,中央戊己土,至哉坤元,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旡疆,含弘大品物咸亨哉。以上乃修學入真應知五行、五數、九宮之法則,希悟之學之,方不負本座詳說日宮之祕也!

精英廣寒宮 太陰元君 降

詩:

廣寒雲宮靜幽幽。 照徹寰塵十二洲。

蟾光夜半分明現。 月魄中秋皎潔流。

述:月宮祕笈

61

 


 

本宮今宵奉金闕詔命,臨駕德修堂參著天書,使玄極文品至道寶籙頒佈天地育化世人,蘊育明德真理應宜萬世。本宮闡述廣寒宮五大宮室,和齊日月渡化眾生,為開舟渡航之法則矣。 

 

一月宮也:乃並陰陽兩氣而生月魄,日主陽炁,自行不息,健行之

道;月主陰炁,體本至柔,行真品之潔。二炁相合,乃

靠元始精英所化,雖遠之離,實是同光,因有天地,即

有日月照耀大地,實無私照,廣行至大,使萬物不離日

月之照行,無怠慢之軌,稱月宮之序也。

二宮室也:廣寒之宮乃三清之府,亦是本宮所鎮,天巧玉磚,階層

至白,閒來仙真聖佛所居閒遊之處。自午未交運至今,

增設三曹理事,上記芸芸星宿,中記人間帝王將相、大

忠大節至仁至義之善子,下記陰曹任官超拔之事也。然

明也,日月宮和同,日宮一體同化,此乃宮室其中之一

面也。

三山川也:月宮與日宮之差別,乃日宮有河嶽,月宮有山川,自元

始至今不易,山之大,明乎其景,河有奕漢銀河,有四

季奇花、無根草木,直通瑤池,下通崑崙,一候不變之

春,雖有其名,實虛其中,亦是引示諸善子了悟之意,

通乎天地,吸氣靈通,直取月宮山川之炁。

四聞聲也:天地人間聞乎其音,聲傳呼喚,乃月宮通乎三清直乎三

曹,聞音了悟,當人間只知有日月,獨無一人能了知上

天乃是無聲無聞之景,因人間生乎有善惡,本宮才設立

二司,曰司、音。一司者:自柄人間動態之善惡。二音

者:主宰謠言惑語,賞罰分判,人心一動,本宮先知是

否不變之機,所以人間只知有月宮,而不知有此之機,

只察知實,莫察真實,一吸一呼乃溝通奕漢和銀河,使

人生能悟其大哲之性也。

五典籍也:月宮之貴,乃專記天上星宿運轉之變動,雖隱隱于星星

之微,但是乃大,人間帝王將相以及賢士、善子都參入

典籍,論功德、化陰曹之記,乃述有持不足或功德圓滿、

士卒超乎其果,所以天律冥冥之中採而鑒之,絲毫不變
也。

 

 

希諸善子能了解本宮今宵所述有五大宮室之真機,應日宮之九宮,曰九五至尊,純陽純陰乃天地精英,若失一方則無能了悟何謂陰陽之道也,一吸入氣曰日,一呼吐出採真元之氣,使陰氣消沉陽氣上昇,為學之道,保身效命,回皈月宮晤面也。

 

 

 

東天九十九院院尊 真一真君 降

詩:

日證東西元得生。 化用本有德全能。

遵化明心推真理。 即能了悟日月精。

文偈:

未開天地經未生。 道法未明生萬類。

同則一理元無數。 亦是法則符印中。

主宰萬類原無法。 亦生理中一部真。

融和萬物歸一性。 恍惚精明似真空。

推原至元能理得。 照會明期至德修。

本尊時沒億兆年。 印證歷劫至古今也。

述:日月精印

本尊因奉懿命,威鎮東天,經應東天主宰,冠得頭銜,歷命歷令,權守真中,符合天運,經應四天,惟道立根,執掌中令,命權日月施化精英,星辰並體,元理至真,空達玄理則成大道之根,行佈天律,施應闕令頒佈施行,由此道生,即明大道轉易明化施恩普被,達乎人天,此乃本尊所施之令。

65

 


 

善哉!善哉!經生一因緣,緣立道既生,真中無一物,一體即成真。歷劫既證已千載,鳴冠至真至德修,一類一化真護體,體中無明失真根,恍惚明記失至塵,回應億載真一生,明序符印失千古,至今明系顯吾靈,操守完立似日月,騰空一瞬報明因,本尊以此明教澤,參立寶籙之秘宗,後至明理示引文,備載至道寶籙存。 

 

夫,混沌未開,氤氳籠罩,萬眾無光,時觀風聞,無法視物之見,應週風氣方向而尋得物,至經道體而無法,精展道出功能之意義,使萬物翻天覆地,山川河變而則不安,致萬類亂成一際,此行者盡失道體運作功能,如是悲哉!時至盤古氏明精一記,闡易日元之精和月德之靈,使冠視物視體、視動視應、視明視真、視變視形,觀則明景則成,道蘊萬物,化則無邊無際,廣乎之自然,一線之下,一事之體,一理之變,一物之成,承賴一線之光,明其一則,理成大全矣。

本尊今宵特駕德修,遵奉懿命,特以日乾月坤精印,德修善子持此精印,廣結善緣引渡眾生。此日月精印,德修神人持奉,引渡眾生教澤善子。符印精傳至德修,使命莫以辱天恩。(真君再賜「日月精印」墨寶,並於精印上敕令)德修善子須以留存此符印,不可忘失矣。

 

 

 

天籙玉經篇

南天文衡聖帝 關 降

詩:

金科玉律佈因緣。 蘊育天理運經年。

十二經體八律應。 靈筆應世闡道然。

述:金科玉律

本帝今宵茲應懿命特駕德修,因應著造至道寶籙行使頒行,闡明天籙篇:八律、十二經章程之順序化育,而應世渡化眾生。

金照明心通寰宇,此理非常本凡情,科科目錄字珠璣,研會方能明志哲,玉露本是乃天根,會合大全深聖境,律經佈滿萬星明,覓精尋亮佈世情,金光四射化人天,慈航一度存千古,科應周天本循環,普被歷劫現此時,玉本石精天之氣,珍貴奇異非簡易,律本有質通天化。有理必行律必精,以使運系乃羅列,原來其實乃星辰,其石內藏五行精,大哉乾坤運經年。本帝今宵和諸善子闡述:「太虛玉經」。

夫,太極未分原混沌,氤氳一炁乃無形,其運此數無止境,鴻濛一體化精英,其炁有清和有濁,混淆其中不知因,原屬清炁輕上浮,混濁其體凝屬陰,清之氣體乃屬陽,陽生其氣,濁本屬形,氣形合一曰「人」,陰陽之象,包括萬物,由此之變,五行即生。

68

 


 

體無相質是金,原體其氣乃星辰,辰本頑石無光化,原本日精照星辰。佈山河易海珍,萬谷之神曰貴賓,其體凡見乃柔弱,不知此水天地精。並由物曰證火,實是其火乃星靈,雖炎無熱似寶石,原體亦是天地經。性尤其有差別,聲龔立長其質直,形其硬體皮護法,其經循應數之行。開顯瑞似方圓,萬物其長靠此真,地顯方法天圓佈,命立天地就此因。五行既立成太極,極本有末亦有根,根本全系璇應變,列名體制本其冥。陽精之極烈似火,陰精之柔力無邊,陰陽並立乃成形,體本原則太極經。

何謂太極?太極者,乃立四方之象,立根曰名,列南與北,乃北極之高處,距離日月經度高於三十五度之餘。本天,低於北極三十五度之行,可見南北並立,乃一高一低之意。此則全系道運轉,非是凡見能識機,乃系南北闡敦教,再論東西是何名,東應萬物之生機,瞄本四時之春行,其應凡俗似接近,觀見太陽乃東昇,萬物由此生之本,得要母本似溫形,坤數根本應屬西,其體能佈溫形骸,萬物起始本幼苗,若無形體抱母懷,想想其苗可證得,成形從事應必究,方會明真造天根,人類本就自知天,其形幻想似有形,真實非是無實體,必竟亦是有星球。

全系天書珍八律,玄奧之體十二經,從此系列普凡教,靈文祕典昔此現。何謂玉經八律?八律者:一悟道。二除魔。三萬源。四總一。五救苦。六歸真。七金瓊。八玉液。十二經者:一觀天。二天性。三性有。四天心。五日月。六瞽聾。七至樂。八生者。九愚人。十沉水。十一奇器。十二聖人。以上遵此八律、十二經,乃系天地應數,亦是以此即明人生來際和天地有何順序化育,關係八律應在玉經之體,十二經乃應宇宙自然之化育,律律、經經乃應瑤池老母暨金闕合署,特派諸天神、聖、仙、佛降鸞德修一一闡明內涵,方達至道寶籙頒佈人天矣。

 

 

大成天文華殿復聖 顏夫子 降

詩:

律數原原天地經。 日月星辰亦敦行。

君都一系原律證。 無始無終應萬能。

述:八律之一—悟道:觀空

夫功之數,彙德之根,通應萬類,化育群生,功雖命名,實是無歸,雖引此數,聞聞問及,非能以此而專其名。功就目錄,乃遵天理,運行佈及,經緯化及星辰,名就德被,功就以此,名列循環,其中隱道,列證天心,所以者,悟者,吾心也。

71

 


 

天執道屏化,萬物應以此之心,證及兆億萬年,雖然悟字簡及,可非是以凡眼能及以此也。引例:天之心,上佈日月星辰,下佈萬類眾生,能以此之義,可見之心,天就中心,道行曰道,天空無數,若是無有日月星辰運行,那來得知有天矣?此例簡言,先明日月,兩耀之體,廣佈週天。日星之質,土盈山高,石灰盈數,水少質熱,其系包括地球之質,環繞一週圍有三王星、五行:金、木、水、火、土星,其系十五佈滿星辰,時刻運系其軌,此乃日系恒星之數,以凡眼均瞄,即是一顆光量無比之熱能,實是其體非是以此能以猜測。

道本天心,道用應地,道佈人心,時麗三光,則化五能,一閃電鳴天。二雷佈應地。三雨潤萬物,謂之三光,其理光系,乃應日月星之能體,佈及節候。五能者,風和潤音,調雲應風之變,雖因隨地,應和季節,遵乎天心,露見季節,露應水生,水隨風鳴,歸應雲經,成乎雨露。雖因空間以此能及,凝結成冰雹,其體名曰「霜」。霜乃無法融化,隨以雷音佈及冰雪,以此之論,應知天本中心,行其三光、五行之應,佈滿萬物生生不息之故,堪稱萬能,號曰「天心」。從此而測上界天質,本行亦「有」,非是「無」之論談,只是以「有」之象遵應法則,可御玉經其律之道乃不易之數矣。

72

 


 

今宵此證文教,乃應善子明哲身心,明系天心之原則,遵應此則問良知,若要問其天有多高,不妨先問吾身有多高、吾心有多慧?總合此理,即明了悟何是經?何是道?全是吾本一心之造化,通能達乎吾本是道明,哲其精,全及吾心,會及行徑,此乃悟道論空之理矣。

著造至道寶籙天書,本夫子有幸能擔此書之校錄,因應天書頒行時日,今特撥幾多之時間校錄篇文,擔任此書之校正生,可已有備全之?由序而校之。

 

大羅天上清殿興道闡易大天尊 靈寶天尊 降

詩:

純元一炁化凡能。 萬物普被得榮生。

空間一則空淨境。 以時以日合天經。

述:八律之二—除魔

73

 


 

夫魔者,塵埃也。道應塵埃,雖應因緣,化則頒行,可談是道,亦可魔生;道在萬物之心,魔即一一在道之體一面行使。道者發生一寸一量,應經細節而行,故以得當,理應精明,此乃道之所以然也。

但在此際,道能應受萬物之用,乃生應萬物之體,通常準則並化萬物,晝夜當應之過程,此乃律之行應變則,聞此堂堂正正,乃應時代變化當行之理應,即能表達萬物各自生存之應變,可乎是此,就因此之原素,引入無端之因素,故明當應魔生之理,非是魔有特種因素來侵犯,要應明天之理,應由萬物因應了悟,方能知乎魔之境界。善哉!善哉!人類茁茁萬物之長,可稱三才,經應天地,化及萬類,此乃人類應以及之應循之理。

74

 


 

人既自生之際,乃以無識、無知之所為,何以能在天地之間運作其能,亦乃應人類自以開天闢地就有「道」之名詞,因應時代變化,歷代先賢古今論及以文化倫常教育人類,使其生者能應時中顯化,知乎人心以此論就,就能明乎本有在道之應,人也能乎及此,就能隨乎天地、日月、星斗之應變。但自有生乎人類,不能以此原則而行,致使其中產生不可當至之人生觀,就此一則變化產生,使本之道不能因時、因地而化,使其煙塵蒙蔽其心,亦使本有清潔至淨罔受塵埃,故名曰「魔」;非是吾「心」有魔,此乃因素使其不能精化自超,使本來之性染色習慣,越進越煩漸消其形。故魔者,道心也,從首至終,乃引證天心、地行、人應,本之衷者,乃此律也。

故本座能識道之產生原則,乃在核心,非是他數能及轉化,故明晰天經日月星斗之行,乃應萬物之需,所問而行,遵則此盟曰乎道心,即不受外來之遷變,可稱乎生者知常之體矣。用此名詞,談及整體由道生,時魔及運化,故言此道應魔生。希德修善智賢達能遵此變,悟及天律之能,頒乎行世,教澤迷途眾生,方不費吾之教矣。

 

崆峒山無虛洞 廣成子 降

詩:

萬法基本由道生。 其理不同遵道行。

一性本體萬類應。 本應真心展皆能。

述:八律之三—萬源:歸根

夫萬者,里之行也。故律里本動,生動之體,包括草、木、礦石,氣合川、河,體則以及動物;天干地支,空職以用此名;動物包羅四生、六道,因應之源,所以萬源真體和實相,如此因變,萬物生乎其中,就以通和曰「萬」。源者乃應流水之變,生生不息總有源本之名。源者因應乃萬物之所,亦是萬物生化本則曰「源」。

76

 


 

事應道體道之法則,引系萬源之義,理遵法則,當假立真,歸乎萬源之本曰「循環」。可知乎本義,應先了卻萬類之別其源生乎何方?方能循則完成其中天賦萬類之職,就明歸根夙願。萬源其根,出在其上,即聖人澄心。源之在下,即演坎、離、震、巽之變。源之在中,即化乾、兌、艮、坤之則。源在人身,則血、肉、精、氣、神,運轉生變,致有生乎人身,若能遵此源之則,待聖近矣。源在物體,乃消長盛枯形變,見乎其時,生乎自然。源在陰陽空間,乃循一炁鴻濛之境,不能了卻其體其形。源在殺機,乃四時不定,洪水犯濫。可見名稱簡體,源之本論實系非簡,難乎深入,應以智慧圓融問及,方能得以大全。

源之在忠,乃日月消長,所應順軌順成,萬物能受天氣溫和調節,得乎大忠無私之心,稱以源矣。源者在孝,即能得以家和,事後稱貴,得到人生本體常知、常樂之境,稱乎孝悌之源。源在河海,其精得以洋洋,使水流行變得到有序,即明川、海、河之應變。源在時中,即明潮汐、子午之位,形容日夜循變之則。源在初學道場,諸善子應遵原有之我,明悉源宗之道體,方能會合人際血緣,追根問底,即知吾生、吾來之緣故。源在心境,可會知心神應即清,可應萬源,亦乃靠萬法因緣引渡。以此之論,源者道本,萬物其應,則依律法,亦即道根矣。

 

 

大成天文華殿興儒大天尊 無極至聖先師 降

詩:

水火原體一理能。 有形體相一性明。

性其原本化成體。 一中化則證萬行。

述:八律之四—總一:天軌與人道

78

 


 

夫總者,包羅萬象,立根見行,非不以是我「總」之行程,立根之範,方見本體立行之變,見都萬象之能,使萬物能有「總」之名稱,立根見底,歸乎一能之悉,一心專行,遵應萬類一心,不能者,萬類失軌。

日月之變,並體合明,明根運行,軌道能精事理,即成一之行變,立乎基根。星乃由日之變生生不息,合並曰「星」,由日所能,行變不易,見在空中,粒粒可明,能精化氣,使其精銳兌變,立時、季、風和利則,稱星體運作,正軌力能,使其一精之石長化萬年,以此圖變,即成一行之歸,運作其精,醒白明路,深見天河,就能聞金,即河之西,玉經記:金者乃日、月、星斗行罡,列行至尊之貴,若失金體,行變失軌,萬類即失當前。

79

 


 

金之原能乃天行一炁,玉經就論,受其所長,即見天河水流之源,天河之變乃引述星斗系列,而明天河之體,使其原有水流永不中斷。明乎天河本質,此乃完全以一之數遵應萬法之長,天河應一金之體,天河運轉靠水能,水能養木成彼岸,一岸觀行萬星明,一之有序成萬物,失其一精悔萬年,大成天河之彼岸,亦是空間體其真,有象方能見其體,瞬間天火一化燒。木本硬質形似立,其象一木無生機,見火一蔽煙塵散,一明火光充上天,如見一則知此變,火燒煙塵炁歸土,土質無量亦無限,其質本體法時變,但是其精永不移。

天經玉律演八律,此乃天律行途徑,用此明體勉士子,應以本律造生機,方能見則萬物榮,闡談天河與日、月、星辰,表達天律八大之組程,應立本會悟八律,先知天律八大精,而後溫佈人生應有來時之際,所立自心,應立了然,觀空本體真玄之大全。

80

 


 

以此論一談天經,應遵萬物人最靈,以其本體和八律,人生生來有八珍,其數不失天地應,一數之明萬劫存,用以此數分類別,無一不能了其源,方體有則分類別,一中包容萬數精。天地本應源此律,若失一則即亂基,可見天律應森嚴,非是一類能了機,德修士子能了悟,此了原因出何時,矛盾心態自蒙蔽,一精之能顯生機,出應自然,想正思慮,即會自吾一性之能。今宵以此闡論方則,應以天經引述明目,道入人生在世應立本有之體,方能見於諸天,亦即自見本身心有系列天河之境矣。

 

 

南海普陀山紫竹林 觀世音菩薩 降

詩:

真經有名實無經。 有相實體真無名。

天律變化序有則。 運系三光應八靈。

述:八律之五—救苦

本座今宵遵奉金闕御命,特駕德修參著至道寶籙天書,以應慈航宣普渡,應聲救苦渡迷津,今以題目玉經行,五渡救苦談真文。

夫,太極一炁含精,佈極週天,三光溶化,遍及自然。一炁之精,循佈四時;一理之變,玉經週行;一識其物,憐及蒼生。以此可見,天佈應物,純系一炁之靈,四時需要之物以和實應,此乃天地兩合純正立真之慈懷。

何以用此救苦之名稱?是因天地散佈萬類,無法一稱了其數,故以此立其名。救者,求真也,理之中和也,自力更正了悟。救乃真文自學之構想,亦是自明了性之源,曰救苦者乃無層次之感受,悉則一事則知有苦之名,非無以事自討其苦,集者,乃自受應及之事則曰苦也,既明知上天所賦應受之職,而不能參以運作,自擾身心,人力自違天律,使其圖變,不能完乎其體實現,使其名目不能自應其律,失軌機道,週應不能通達,即失一軌之行,漸失其徑,即失軌道之變,即無始終矣。

82

 


 

真空一炁,普被萬類萬行,使能生生不息,合德成形,合則因變,使其一炁之精,能達萬類之行。所以然則,類有生死之變,類有合則滅度之經,既有靈性,物體應有其生存之原則,何以救苦之稱來達此義?因上天慈悲,憐及蒼生圖變,所以上天設立鸞堂,闡教天律,運及萬靈之婆心,啟化愚昧盲目之類性,使能遵天律眾生之原,所以訂定天則—玉經八律。一:可通達三十六天。二:可遵應日月之變。三:可運行星辰斗轉、氣層之行。四:能順應氣候之變,立其軌道。五:能遵四方八極之應,循以徑度週流。六:應人間萬物佈行之過程,使應天有時,氣佈精華,通則因變,方達其氣之能。七:和萬類以序因應,是人生當能了解自性,體及安危,應其人生本體之性原之質,使其天律玉經八則,通達本心應求之始終,方能見乎本體,是言簡單,實應難至矣。八:乃陰曹四生六道類靈性別,知應時機,以此六道四生形變之體,隨其因緣之化則,演化陰律玉經週行。

本座今宵引述天律玉經,以此類別,形容事理,何應救苦之義?以此全文,即能通和玉經週天之過程和萬類,包括人類應則之本源矣。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降

詩:

時應寶籙世頒行。 闡述歸真立章程。

德修賦命著寶典。 慈舟啟現佈凡情。

述:八律之六—歸真:立德

因應至道寶籙頒佈時日,本席今宵闡述八律之六能—歸真,以此真玄普化迷津,亦承蒙皇天賜頒天書,普被蒼生。

夫,歸者,寂滅立根也。乃應萬物入宿頤年,亦應天經日、月、星辰斗變。宿體之行變,亦是天佈季節滋潤萬物之因由。歸者,依宿也。萬物演變應遵順序生滅之過程,此乃未歸之前所立之原理,好似星斗定位日月頒佈,運作大道文化及生機,此乃歸程未動之行,名歸之體也,歸者乃紛花順時之易,亦是無定位之因素。

真者,乃十方無有項目之體,或大或生或成之原體,不受限制,廣博十方,原處無邊,其應非是能以凡眼明視真應之過程。若要了解真之名詞,應有假面之光,方能見此真體實明。何謂真?真者假之原,假者真之面,當今世俗乃不明假之象,以此之體,強立真之名。故萬物本應因緣而生,當在空間能以創造、能以運作、能以了卻大道之精,亦能了解世俗萬般之應事,何因不能歸乎實際之真?此乃在萬緣過程中而不知探討其本來之職,以此之變,天空無有之形,何以立其八律之原?聞及天律森嚴應變無邊之法則,所以演進由道而應,由天之法則而遵萬物演化之過程。

生在萬物之中,人類只知當此則,能應天地演化。所以稱者歸之過程,乃萬物尚未成實之故,則歸依何境?若能深哲方向里途,入誠立實,此果者曰「真」。一切事物變化,乃應瞬則時間演變其事理,因時無法了卻其中之因,盲目跟進,實乎真之體,應此之教之過程,佈開天之能,以會者,乃人生應有本歸之途徑,亦能入真之境,善地善心矣,可同天心,日月星辰佈滿諸天之樣式也。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降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一

文 偈:

御下天書普天曹,闡造寶籙引迷津,靈文祕典頒世行,渡化世人之靈根。天經玉律應道行,七律名目曰金瓊,此名此體非他意,精研祕典玉闕開,玉闕凡人知多少,章篇明文即金階,一心疑想是何體,此則表明龍鳳儀。以此之文典章序,即能了解此篇文,真文化及寶籙典,留存萬年證古賢。

文 示:

八律之七—金瓊。此章非是地類,乃應玉闕經律之故,本席今宵要帶明昭面謁金闕,整體分佈細則以降鸞,傳真其境頒佈世宇,啟化迷津。命本月初四日戌時虔備香案、疏文祝告蒼天,請命闡化金瓊玉闕真境,頒佈寰宇,命明昭戌時定位,特命六甲六丁備蓮台,明昭坐穩蓮台上雲端,會證金闕各司部,證立人天會寶籙,命明昭闡述良緣之瓊期,亦即天京之行。本席奉命御帶明昭環進金闕承命法旨,使明昭能觀則金瓊玉律,立入至道寶籙,使今世後世能以天律而行,法變、法體、法用,施佈萬物之律經。命派西方護法善定大師鎮之,本席暫退!金瓊玉闕傳真過程由飛瓊仙女代筆。

明昭文偈:

綠水盎然碧連天,聞及飄風透心然,瞬感一即天地變,清化毫光金階前,靜心理明進其
境,方能會及妙真玄。明昭承奉旨命,今受九天玄女恩師引緣會及九五,今生今世難忘此

真,端理立盟,以此傳真,廣被凡世生靈。

明昭‥請問恩師,此者何地,何以萬丈毫光?玉墀金階,奇花異草,

似如宮殿之富麗堂皇,學生盲以,請恩師聖示。

九天玄女示:

賢生!此殿乃靈霄金闕,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所鎮

居之金闕。

明昭‥學生可有此之善緣榮幸,能進金闕拜謁玉皇大天尊 玉陛下。

九天玄女示:

經帶明昭晉金闕面謁玉皇大天尊 玉陛下。明昭!面謁玉

陛下,何不叩拜皇恩?

明昭‥善女盲昧惶恐,冒犯玉皇大天尊 玉陛下。請求 玉陛下原

諒赦罪,善女面罄稟示:明昭本是仙子,因犯戒落凡,須受

七世輪迴之苦,須修成正果回歸本位,是因塵染迷失真性,

致使淪落苦海,雖多世於寺宇靜修,但卻無法造功立德修圓

道果。 瑤池老母慈悲念及善女多世善根靜修,立誓宏願回

歸瑤池,此世蒙受 瑤池老母之恩澤教化,亦蒙德修堂列位

恩師力敦聖訓聖典之教化,能以體悟今生虔誠志立,謹以天

心、身心報效天律,以此之志力行不退,方能會及九五至尊。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旨 御前左筆行書

旨 曰:

今聞德修堂神人奉旨著造至道寶籙,闡化金瓊玉律,至誠效

命,亦是德修堂諸賢子真誠可欣。

朕 龍心喜悅,御賜明昭准許闡化金瓊玉律真境,頒佈世宇,普化

蒼生,啟發迷失之靈根,以此引渡闡教。欽此。叩首謝恩。

天運丁亥年陽月辛亥日 給賜留存德修堂

明昭‥善女深世來緣,謹以代表德修堂門下鸞生,欽奉慈悲聖德

 

 

天恩厚大之教化,善女因受 玉陛下至尊恩賜,描劃天中天、

彌羅天內外勝境,願以此聖教啟示,善女與德修堂諸子,叩

謝皇恩!諸生叩謝皇恩!(此刻於德修堂內林堂主:全體同

修面向堂外天案行三拜禮叩答天皇恩光。)

九天玄女示:

今宵拜謁金闕請命法旨,待次期依序闡述金瓊玉闕傳真

全境。明昭慎重慎記,勿誤天律之頒行。命六甲六丁備蓮台,

明昭!備妥下雲天。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降 (飛瓊仙女扶筆)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二

 

 

示:

今宵承命法旨行,經帶明昭上玉階,以其真象立真玄,以此真玄之妙境,傳真啟發眾迷生,立證德修施普化,法海慈航渡眾生。六甲六丁備蓮台,明昭座穩上雲天,明昭傳真玄妙境,本席隨應護身邊,此則律景文重大,亦即天律玉闕行,賢生分晰天文理,以此真境傳凡塵。

明昭:感謝恩師之啟示。

文 偈:

91

 


 

靜坐蓮台上中天,珍賞祥彩滿雲天,定神靜心應事明,順即毫光晉玉階,飄飄祥雲輕無體,觀下大地有三清,一清化氣乃山林,二清之則碧海天,三清有變萬物動,各有不同之含因。雲海無邊之勝景,綜合一理性類根,經天緯地乃山川,河嶽流轉冥其中,知性了因生之貴,若失生中不知因,生化天經因施佈,因從含因六道經,可見生體藏玄文,生化律則有其變,能遵一則則玄開,了悟物體之淵由。靜心觀明真勝景,不覺之間因此行,幻視初入桃源境,古樹參天鳳棲鳴,青花朵朵時齊開,柏樹白鶴歲兆齡,瞬即清風透心開,環行入境南天來。以此真境循法則,其數無邊難得聞,實象之體景律深,啟化愚凡真理開。

 

 

明昭:請問恩師,要循何方何處方能立會金瓊玉闕?

主席示:賢生!經過九曲天橋,即知天律金瓊玉律。

明昭:感謝恩師聖示。

茫茫雲飄似霧峰,金光紫氣滿天台,觀望幻境似真形,此體

即是曰玉階,輕體步登妙勝境,金體閃爍亮精明,一朝因緣

能會及,亦是恩師之宏恩。玉闕之境精祕玄,靜心清晰理玉

階,觀真南天之勝景,瞭望南門光昭然,精兵猛將正氣烈,

赤膽忠心耿立膺。請問恩師,明昭可之有此榮幸拜謁南天恩主?

 

 

毫光四射入眼中,威儀三千凜浩然,正氣參天立殿中,虔敬

肅穆叩聖安。善女叩拜南天恩主:「善女乃德修堂之鸞生,

承天奉命著造至道寶籙,因應天經玉律金瓊之闡化,方有此

之善緣榮幸拜謁南天恩主,環遊南天內外勝景,善女盲知冒

犯恩主,叩請赦罪。」

南天文衡聖帝 關 聖諭:

聞及德修堂神、人不畏艱難力挽狂瀾,重振鸞門之風,落實鸞

門普化之任務。

本帝甚悅,今德修堂蒙受 瑤池老母之厚恩,著造至道寶籙

書,啟化迷津,喚醒迷失善根靈子回歸真性,此天書道典留存

千古萬年,引為後世之梯航。斯期德修神、人共體,至誠效命,

勤于聖業,早日完成德修堂應承負之任務,以此勉之。

 

明昭:善女叩謝恩主之聖勉,善女謹代表德修堂門下鸞生,叩拜恩主聖恩,願以此之聖教,立志
效命冥其銘心,叩謝恩主厚賜聖諭。

 

 

請問恩師,南天真境生已知,不知「玉闕」之名乃何意?

主席示:天氣雲罩金之炁,壁上精炁乃水晶,其頂遍及炁之體,化則不明乃雲天,週圍內閣原理則,非是凡人能知機,真境實象詳理明,即明金瓊之玄機。

明昭:恩師啟教生已明,再往何方而行之?

主席示:賢生!循此環行即明知。

明昭文偈:

94

 


 

輕似無體慢步行,瞬即已進至東廂,亦即玉闕之東行,一望無垠滿星宿,星空一座長盛宮,天帝基督為主宰,凡稱五教之一體,內有院零一數有。四方歸真基督主,遍佈青山綠水流,盎然靈水接天河,順此而行至西廂,無邊無際往何方,茫霧雲海精白氣,四周離量萬里行,金體無色觀無體。古木森林薩天經,雲空一立清真宮,凡間回教之至尊,統轄靈經之主司。山形峻峭歷古年,幽谷一泉通天河,徐步循此靈泉穴,湍流靈水遍地經,待至白炁雲氣散,八曲應是紫府開。紫府內涵有存證,萬星生滅其精數,主司萬類生成變,萬類有真體之原,乃是紫府七真原,空間一泉不見日,不見星月之靈泉,直通玉闕天河化。 

 

主席示‥賢生!真境可明見?以此之境傳凡塵,一應德修法海渡眾生。

明昭:真境明昭詳記載,納入寶籙啟化開。

主席示:賢生!理開得玄經,空間漸明,待至次期玉闕行。命六甲

六丁備蓮台!明昭坐穩回凡天。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降 (飛瓊仙女扶筆)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三

文 偈:

星光晶亮化明清,玉闕總會萬星明,週流本部由玉闕,主司運

轉其精明。閃爍行點則三光,其源本系乃三數,三乘三體曰九明,

精光無失天一則,自一按起五行精,因數歷盡行無窮。

文 示:

德修堂奉天承命,著造至道寶籙天書,乃應八律之七:金瓊闡述。今宵本席繼前文之引述,再帶明昭經臨玉闕,命明昭以玉闕真境詳記寶籙。

明昭文證:

96

 


 

駕起蓮台上雲天,望歸仙鄉似海天,迷失真性盲無歸,珍惜此世立會緣,從心真學由穩固,方能得到大道經,通和用事覓真境,立會真中道存機,瞬即登臨會玉闕,佈滿紫光耀天台,順即星光立闕中,原來乃是進玉京。

 

 

主席示‥命明昭以此真境傳真凡塵以示苦海迷途眾生,參記德修教示之法則。

明昭‥感謝恩師啟示,明昭自慎明記。請問恩師,空空無數往何方,前文引述西紫府,現在再往何處行?方能會及真玄境。

主席示:賢生隨師觀其數,即知前境是北廂。

明昭:感謝恩師引導啟示。

文 證:

日光系列道紫微,一炁化則佈九天,以此運行月精見,一機

成育化大千。晶點明亮星辰數,經緯軌道護三千,瞬即明境

清朗晰,此處乃是闕之西,徐步順行觀瓊數,其氣順行悉全

開,隨即則前境轉昏暗,一片漆黑不見天,原來此境曰北廂,

暗無天日四面空,此部乃由玉闕令,忽見星光一閃亮,原來

乃是闕北廂,順境而行至宮前,宮座一立玄武宮,靜觀門前

立碑言,四偈言證會寶籙。

 

 

偈 曰:

天理不易嚴性開。律律因因證果來。

天本慈悲榮萬物。牢枷自鎖往天牢。

明昭:請問恩師,北廂黑暗無光,明昭可有此之善緣拜謁聖帝?

主席示:賢生隨師上前行,即見聖帝座法令。

明昭‥善女叩拜聖帝聖安!善女今朝至高之榮能以拜謁聖帝,善女代表德修堂諸子恭謁聖恩。

北極玄天上帝 聖曰:

良因造果立德修,諸子至誠渡迷津。觀望此境經何在?乃是天界之迷經,人前含性心順柔,背人之後即亂行,欺瞞良心昧真性,雖有日光不見天,由此真境會寶籙,教示有律之天經。今宵本座會賢生,以此真文啟善因,因應凡境何地生,因果定律應道行,奉勸凡塵眾生靈,應立八德存五倫。

明昭:善女感謝聖帝聖文之教示,善女與德修堂諸子願以此之聖教,謹遵奉行,亦以此之聖文傳
真凡塵啟化迷途眾生。善女請示聖帝,北廂黑暗不見光,不知能往那何方?叩求聖帝賜一
光,方能詳記傳凡塵,整體會緣立寶籙,留存萬古引迷津。

 

 

文 證:

倏忽星光一閃亮,貪狼星君立宮前,舉手一指化迷津,瞬間

光芒青天明。遠觀獸精猛烈性,日月精氣證成形,萬年獸精

累昧性,乃是歷劫亂世情,北廂原來是天牢,此部主司玉闕

令,勸化世人能知曉,莫以昧性即亂行。邁步進入玄武池

一見澄清玄池境,池水清澈明似鏡,一象一物顯真形,賞罰

無私判分明,四邊週圍木參天,蘭麝奇香透闕前。空間左

側一靈泉,金石直射亮北廂,池水循闕順行流,清澈直透至

天河,可見真玄之妙境,難以簡言論其境,只以明目記珍寶,

傳真凡塵啟法開。

聖帝聖示:

此池乃五方化育,而後頒奏人天萬物之生因,由此聖池之水,一滴化育天一成水,亦即人類生智曰腎臟生者。此乃原體原素之物質也,由此一滴聖水,萬類生滅,就應週天運行含因之過程。

明昭:感謝恩師引道北廂恭謁聖帝,明晰內外真境,納入至道寶籙警醒凡俗生靈。

主席示:今宵玉闕之行就至此,待於次期再進阿修羅天,詳述阿修羅演化之過程。命明昭三業清淨,以免影響傳真之過程。命六甲六丁備蓮台!明昭坐穩蓮台,隨師回凡天。

九天玄女 降 (飛瓊仙女扶筆)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四

 

 

示:

今宵本座奉天承命經帶明昭上玉階,再繼前文,循應週天,金瓊玉律佈精此能。命明昭靜定神靈,命一炁四不象備香輦,循遵日月星斗之辰,化應清風於前。

明昭‥感謝九天玄女恩師慈悲,今適因緣,歷證玄文,恩受同天。請問恩師,天都北廂真境乃經立寶籙,再往何方行之?

九天玄女示:

今宵本座要帶明昭循遊阿修羅天,原從此理納寶籙,立會諸生修真境,入學深因造類因。

明昭:感謝恩師啟示,明昭當以慎記之。

文 偈:

101

 


 

精律立法化無天,空存一氣罔知然,其類有體無實相,原來此是修羅天,緩行觀明真實境,一泉何進阿修羅,黑暗之境茫默行,觀無物體境難明,瞬即見前會一境,恭畏立前觀其情,碑豎座立號四精,人生六慾由此生,似真似幻現其境,以此真文引迷津。 

 

題 證:

六子三光善根靈,會緣頑子真性明,體精隨風而欲動,無智盲歸乃愚人,赤子真性童心泯,遵循天律奉旨行,歸仙似箭修道果,凡情纏身擾心境,不如一炁化清風,一音喚醒癡迷境,此子本是善靈根,因應道體渡迷津,有觀碑座立明文,理清靈文述真因。

碑 文:

六根清淨心自空,大羅天界循道庸,愚痴幻影黃梁夢,子回母懷歸仙鄉,阿羅五子列先鋒,玉闕命派鎮此方,以此愚名化週天,立命玉闕應律常。

明昭文偈:

順行不見修羅真,空空黑暗無體精,只見各類之演變,慢步再進隨經行,空間幻景難觀明,忽近忽遠似真形,原來形境宮原體,幻生幻滅不知因,瞬即觀見一象形,原來乃是天羅王。啟稟恩師!明昭惶恐,不敢近前拜謁天王。

 

 

九天玄女示:

愚生!何所畏懼?因應著造至道寶籙,方有此之善緣拜謁天王,當感至榮惜矣!

明昭:明昭愚昧,感謝恩師啟示。

善女叩拜天王,善女乃德修堂鸞生,今奉天承命著造至道寶籙天書一則,今世方能有此之善緣榮幸叩謁天王,善女愚痴,有冒瀆天王,叩求天王赦罪,亦叩求天王能以教示。

阿修羅王 聖示:

103

 


 

人面獸心立中生,斯表外形心似蠍,倫常不遵無定律,何有真律和天明。吾乃性變、性純、性常、性根、性空、性有、性無,主宰阿修羅天天王是也。阿彌!善哉!今宵本王乃受經應特會頑子,此乃歷劫迄今,除西曆二九八年蒼頡會面,至西曆五三四年鬼谷子會面,至西曆七八一年袁天綱會面,至西曆一八七八年和經天緯地大賢士王夫子會面,再至西曆一九八九年東臺真一子會面,迄今再會德修堂明昭子,亦是本羅王首例特會坤女。

 

 

明昭‥善女叩謝天王惠賜良緣,方能有此之榮叩謁天王,善女盲知,請示天王,何以阿修羅天?似形似象幻真幻滅,不能觀明真境,其境佈律森嚴玄冥,難明內境真情,叩求天王聖示,能以真境傳真凡塵,納入寶籙啟示迷途眾生。

阿修羅王聖示:

阿修羅天內境森嚴,機藏天地,因應寶籙教示凡塵生靈,本王簡述其境:

阿修羅天亦天牢,佈律天羅立法刑,身修道行心思變,邪妄自想懷假行,貪圖世境浮華榮,終致牢枷鎖自靈,修真學理循正道,應合道體證實能。水上浮舟量幾斤,知其舟行不知深;榮華富貴空思能,高官名爵亦幻空;人生生來有幾載,一旦無常那何方。為人成敗容正理,天地運作律正宜,奉勸世境學修子,能知真理修依歸。今宵本王會善女,希應真文入寶籙,古佛玄女引途行,方能會及阿修羅,內境真機藏天地,因應寶籙證真玄。希能生之人身,應其效用,效法真理,自證自悟自能明知天地萬物一性一成之原由。

 

 

明昭‥善女叩謝天王萬行聖教,善女與德修堂諸子,當以此之聖教慎記銘心,亦以此之聖教,傳真凡塵警示迷途修子。叩謝天王!

九天玄女 詩證:

觀明真境嘆世人,學修道法不精明,自沾異術勝他人,原來卻是天牢刑。真形假象悚心然,難以分明真幻景,忽近忽遠變因形,細觀人面似蛔身,終墜不陰亦不陽,幻見人身不見心。能以道真循正道,立正無偏道引程,就能依律行達致,一心真體立玄經。

話 示:

賢生深世來緣,方有此之榮會及阿修羅天,蒙受天王之聖教,悉明阿修羅天內外真境,阿修羅天歷劫迄今,本無外會方集無晉心見,今能會及內境,明昭慎記今宵之錄,納入至道寶籙流傳萬世,啟示迷途庶子,自證自悟。今宵玉闕之行至此。命一炁四不象應化清風於前,明昭備妥!定神下凡天。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 降 (飛瓊仙女扶筆)

述:八律之七—金瓊:天府傳真五

示:

德修堂奉天承命著造至道寶籙。今宵本席再循玉闕之行,要帶

明昭會及南廂。命明昭靜定心神備應。旨令六甲六丁備蓮台於前,

本席御帶明昭上玉京。

明昭:請問恩師此乃何處?明昭盲知,請恩師聖示。

主席示:金瓊玉闕司四廂,特應御命行此則,本席承命會南廂,此御聖域玉樞天,就此真象立寶籙,警示愚迷之凡經,應世渡化立德修,此行此律明昭言,一切形象參造化,慎明詳記玉闕行。

明昭:感謝恩師啟示。

文 證:

一望無際雲似煙,瞬即璇轉進玉京,杳然體相似真境,渺茫迷途行里程。觀下黃沙遍地象,立真實體玉闕殿,明晰法則理道行,能及立會證道明。徐步再進觀似天,四週遍佈天之經,原來此乃玉樞行,詳觀碑座立四言,引證玄文寶籙存。

碑 文:

雷聲普化震天經,閃電明光照地明,風雲會集於此所,寥幾雷音佈萬能。

明昭文偈:瞬即聞音觀其情,宮殿御座一聖主,職掌雷都總主司。

明昭:請問恩師,此者何處?

主席示:賢生!此乃雷都,為雷聲普化大天尊所職掌主司。

明昭:可否拜謁天尊?

主席示:賢生!隨師拜謁大天尊,聞音即叩天尊前。

明昭:感謝恩師聖示。

108

 


 

明昭惶恐向前行,叩拜天尊威烈儀:「善女叩拜天尊,善女乃德修堂之鸞生,今奉天承命著造至道寶籙,恩受德修堂正主席玄天上帝御帶至玉樞天,方能有此善緣榮幸拜謁天尊,叩求天尊恩賜聖言,以此玉闕天經真文籙存天書,教示迷途眾生。叩請天尊厚賜。」 

 

雷聲普化大天尊 聖示:

經天緯地理雷經,此則乃系闕之前,施風化雨吾主司,此處乃屬闕之南,一部雷音二八能,玉樞乃是天之脈,循應週流佈全球。內則有屬分四變,變則施化乃天能:一積善。二量行。三善惡。四報應。以上四司分判明,警悉凡人能知曉,依此四部循理行,此域原來是雷都,此則凡人不知機,會證雷都佈萬能。四司分佈立主司,二八都能七四乘,施風佈雨應玉京,雷音循立八則分,赤日因變雷輕化,雷聲一鳴應地經,日落穩沉雷緩行,暗淡無光震雷聲,循序其軌四季分,變化時節佈萬能,明晰天經之律行,此則原應應地明,萬類聞及天地變,乃是本都二八能。

明昭‥善女叩謝天尊聖教,當以此真文立會寶籙渡迷津。亦叩求天尊訓教。

雷聲普化大天尊 聖示:

善哉!善哉!歷劫文化倫理綱常,因時代變遷,凡塵俗子不遵律行,背道而馳,瞞天淫心,盡失倫常,致使世道澆漓,人心頹迷,致以干戈四起,自殘同性同根。本尊奉勸世人,能以通達明悟,會知吾都主司之嚴格。今承因緣,德修堂著造至道寶籙天書,普應三曹,歷劫本都秘律真玄警醒人心矣。

明昭‥善女叩謝天尊教誨,當以此之聖教傳真凡塵,啟示凡塵眾生靈,警示世人能依律則真理行道,方能會證道明。善女與德修堂諸子,願以此之聖教,謹遵奉行,叩謝天尊御德恩賜聖教。

文 證:

110

 


 

輕體慢步向前行,真觀聞及水之精,循行瞭望無邊境,細察此水由東向北行,清澈澄心照中天,佈滿彌羅天外天,此水原來是玉液,聖佛仙神應時行,晉朝玉闕會此泉,凡界道子功果圓,晉登天爵必經此液立靈源,方能會原各精變,此乃天、地、人律之玉經。天律八律至玉液,此乃天經之八行,以此玄機立寶籙,應及此原證真經。

 

 

啟稟恩師!今宵真文真境真玄,必納入至道寶籙以示教化,感謝恩師引導啟示,方能明悉玉闕律則,會及玉闕內外真境,圓滿達成承負之任務。

主席示:甚喜哉!今德修堂有此之榮幸著造至道寶籙天書,乃承蒙 瑤池老母懿賜恩澤良緣,方有此之因緣會及玉闕內外真境,傳真凡塵普化迷途眾生。此書原系萬法因緣而生,萬物由道而應。八律之七—金瓊玉闕之行,今已圓滿會證真境,功證力存天書,金瓊玉闕至深哲理,至真玄文,納入至道寶籙流傳萬世,渡化學道士子能理明悟覺,修成正果回歸本源矣。

111

 


 

諸賢生志誠效命,神、人共命,一造慈舟渡眾生。諸賢生!辛苦矣。明昭!玉闕之行任務已成,靜定心神備應。旨令六甲六丁備蓮台於前,賢生下南天矣! 

 

玉清輔相 文昌梓潼帝君 降

詩:

萬物得水即成形。 形則成長即自能。

知明瓊律得玉液。 應化明理經自靈。

述:八律之八—玉液:週天化育

112

 


 

夫玉液者,真氣也。液乃萬物之需要,亦是萬物生長之厚根,失此液體真氣,萬物枯萎。此之液體發性本原之精,非是能用其次,能得此名,萬物各有其精,所發亦有不同之液體,以此言則,此論非是天律所能,亦是萬物自發其精,而後方能達至一性之經。

玉者,清高純潔之品,亦是青色合精,也可紅色和盟,也可白色晶體。圓經大義,亦也和合黑色之能,因其玉精乃隨日月星辰精體而立,和眾萬物應可而循。故者,彌滿天中天,應此名列,立乎掌管乾坤造化萬物之功能。以此名,有其質,非能見名之因,就以此義曰乎玉液之名詞,自上古迄今,此義不易,從此天運論及此則,天循無數以此名文,至今,天運歷劫遙遠,今奉一聞,精乎萬類,其中人類能得之珍品,亦是應從其律,遵養調和一性之源。

113

 


 

天文運系乃應軌道,循律章程絲毫無差,若失一則,天律無存,以此之例,萬物—人類乃是天律運作之珍樑,要以萬物生存之動機,應要觀測原之理,方能體會自然之生機,以此論及玉液證,只待天律十二經,就能明曉天運數,此理乃成寶籙篇。天律八則論以此,篇篇玉璣德自賢,其系應循從簡律,深則悟根哲其因。待十二經文觀地精,萬類雖應經之行,言非能引此之證,一一說明天地根矣。

今宵承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天書,會應寶籙普及蒼生,今就德修堂諸善子至誠而立,參化天心道原之化育,希諸善子志當志能,完乎至道寶籙之貴,功立玉冊留存萬世矣!至此。

天籙天經篇

易宮天師府萬法天師 降

詩:

慧證得化榮一心。 化育萬物表天心。

知能溫養地精貴。 真體大全證道根。

述:天經之一—觀天:週行萬律

114

 


 

夫,宇宙萬象,道證環行,象中有物,物變無形,真空化體,生生不息,只在物體一念之行。生者,雖名曰形,但其所證在何?因生在物質「草木之類」,要以何種之律觀精萬變之能,雖其本質草木之變,乃從天地和合運作靈氣,使之生在大自然週而復始,應經律化之存矣。

觀天軌道,以道敦教,經化週流,萬物皆生,以生之變,乃順氣行。未有萬物之一身,那來本智觀測週天和萬物,實際地載原此律,是因萬物不能精。聖曰:「明目一視日之精。」只表一系精自迷,不知能精乃原本,熱之能乃困之心。觀乃視之目標,亦是萬物自證靈明本則,非是言則能以了悟本觀之名詞。觀者,見也、視也。透入深思,力表本性發出意行之目的,而所產生視覺司明之景,得乎觀物之事相。觀則包括音聲和唱,質行體證用則,以八則能知測觀經之妙體,而後能證所觀之物,律則和鳴,行得至當,所以觀測有序,立存萬物生存本體之原則。

115

 


 

當天律若能明律經行,以視覺思應,即能表證天行之本則,人乎能哉?適應觀天名項目,是應乃存萬里程,論及萬物生人生,緣立參化似雨行,點滴雨露明珠璣,得來原有三世願,願力週行得人身,形雖人身心何異,天雨法行人亦精,原因是系人不遵,導致顛倒至妄形。自身一表心明鏡,致機運作不如天,同系相等不如故,致因禍劫近心前,以理至中何時至,立經觀行了萬靈。總應萬物由心觀,視覺應系身之變,隨造天運運系數,要述一一非簡測,全賴萬物之核心,人生乎!應以內涵悟真境,精明天地明人心,今宵以應自行進,時刻分秒描自心,方能會證道本體,至終圓因會靈臺。

善哉,良緣!今宵承奉御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寶書,希諸善子能遵天命,運系自性,道證本源,本座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至此。

人天教主 釋迦文尼古佛 降

詩:

天空慈曉一雨生。 散佈經懷理自耕。

性體本有之原則。 無名那有性之生。

述:天經之二—天性

夫,天性者,純真也。其真雖名,應在萬物之本原,天體有形但無質,只見籃天,但不見質形之運作,只知形體,不精內涵,此乃萬物包括類似之變,實應天本有體之存。天之性,非但能化育四時,行佈風雲雨露,成其俱體,興變無窮,造化萬物生機演化生存之本性,亦能有見、有質之星辰,由日行軌,天經緯度,月明暗境,使在陰濕陰暗能精一明,能使節候應序,此乃天之本性也,可見天體本有此義,隨應萬物。

117

 


 

以此問及天之本,應是大而歷證不衰,遵其實體,方能體悟天體之原由。然天有實證,此乃萬物應遵此義,方能大進力證此原,方達萬物系列遵行之要則。由觀性、得性之本論,應由實證會及性源,其間應在何物?從始至終就能見出一性之明。地律之性尚未述,人類乃在萬類慧,以此論則純實化,待至地籙述分明。一系因要精性體,其律乃應八律來,一系之要全律起,經應演化理經明,以此真諦立玄境,聞此之名得此行。

本尊悉得此中意,用來人生學此宜,可想、可觀、可行之立性,自性了悟悟其因。然天有天性,地有地性,人有萬物之累之血性,總觀,明體應由本心性體之原,立根成命,方能會達性源之心,以此論要,天體原有,非是空談一則,應以其清,學吾本性之明矣。

今宵本尊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天書,諸善子立誠天命,圓通天心,報效來生因緣之果,亦是諸善子溫證歷劫來生因緣,方能會及寶籙玄宗也。本尊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今至此。

天臺山靈石洞歷筆先師 孫臏 降

詩:

施佈法則應經行。 有則行經得性靈。

萬物本有原一性。 寶盒蓄藏在天經。

述:天經之三—性有

夫性者,真也;有者,玄也。空立名詞,本立性天,原系純真,無色感染,純系一團,無邊無際,難測項目,只因因緣而成象體之有。所言其論,非是凡眼施能以見,既不能見體之有,將以何物根據而以示之?引例:萬物其中有一性,其巧靈躍志通天,一精造化存文化,向往前籌覓後塵,有之存念文明展,無則之存曰聖賢。

119

 


 

然人者,通天徹地之靈性,存留文化一部經,如此之律無相識,此生其軀曰污塵,雖有其體立形象,但其本性即離軀,兩則項目由那進,既有性體之原由,何不兩立遵一記,性精應由有學程,故萬物立乎天地空間,本立一性之存,無性即滅,存乎何有矣?天施八律乃運經行。經者,造律,由律化參生靈本有之性,遵有而隨參乎因緣,有生自律,得乎天經,立證地盟,由此延續,生生不息,存乎天地。

可見人類在天地之間所應運系,應由那方面立其生者其端,性存之時,應養其有,使有成真,體明真象。性之原由與原性,從此項目之中,即能明見性空,明性乃由象體形有,方能立見天經十二絡之真明。若是性開觀有,即各自分散,「有」乃不能長存,用以長存,形象自見本有矣。故萬物並有一性之明,參造因緣,天經本無有,但可見日月之輪,雖以純清,其有運則,方能達到施佈性本之原體。

有者乃形之端,而用以形象表達「有」題之示,可見性空有物,物證空明,就此了乎性空之要,非是以言論則能引證其目標,乃要題示問形象立,見有兩則,和合達乎天經氣形化育。萬物循應立則,方會證體其有矣。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至道寶籙天書,幸會諸善子,勉勵諸智順應天命,悟明真身,心懷慈德,報效天恩,名以此律,神清心正,悟證明心矣。今宵至此。

 

 

長白山長壽洞太極真人 姜 降

詩:

真性不易志通天。 由少覓大心超然。

惟性惟精尋一明。 玄立造化良心田。

述:天經之四—天心

121

 


 

夫,自古聖澤文化流轉,好似明風清境,透徹萬物生存之演化。道之精體,乃真理之德用,實立真境,可頌天地明目,引生未來之無量德海。能以施及,大地皆生,存此此義乃歷代賢立聖標之本,而以造立天地,明施萬物,既知以萬物是其天地寄託重職,亦能經立以生此則,則生之原本。

生有滅度,非是能生則有其心,亦非能其滅而滅之,故使其天律由經溫養日月星辰斗柄之系列,使其軌道永不變易,成乎天經律則之原由,可易萬物之人,哲乎其精,即不失此生來往寶貴之臟軀。天經,能體天心,施有佈滿實際之義,可見以得日月光照之真、星斗之能,悉晝夜之分析,就能以此之義來形容人生類體之實證。生者要如何用則表達心之本,生有三則,生者理之由來,亦能以理之名來達生之身軀,描會種族,用生來表達要義三法則,引用萬類生滅之過程。

一者:人之生有開始,未開始之關在何?有父母心血精氣融和產生自律之根本。頭首頂天,兩足齊平,立乎天地之間,存及萬物,立德自然,功存歷劫,得乎人身稱乎曰「人」也。

二者:既然人生賦有藏平天地,隨應日月之行,應以立則人生應有之權衡,當能達到生人身應立之功能,稱乎曰「理」之人心。其理則明,即變能在空間運出一則,了明其間是非,體悟根本,實踐其行,法則並理。當乎純潔人生,以體明論,哲乎其精,以理經化,乃合自然天地演化施佈之定律。

三者:自證本身清高,志通斗柄。對其本身所要其利,利入自心,在外表乎仁慈,施德並行,光量自照,此乃當今天運運此皆然之亂綱,能應用實體,明乎空間自悟自照,方能明以虛實矣。

人生立世,自感自慎,精中貫徹經綸,表露一心清澈透鏡,淡泊人心立天心,有我之軀,及應大用之量行。以此三點原則,描劃生者人生應有俱備才能,方能達乎天、地、人生化演變之經明。

今宵淺述天經之四—天心,承奉瑤池老母慈悲渡化靈兒之懷,本座能以參育化俗,乃應因緣量因和德修堂諸善子晤面。良哉!良哉!至此。

 

萬星宮萬星主宰 紫微大帝 降

詩:

大道光明一盞燈。 知暗之精覓光能。

東昇西沉尋真境。 日應大全則星明。

述:天經之五—日月

夫,日月者何矣?日者天干也。一圓十方曰「日干」,其證由一之環繞,運轉天經立五行,日之大乃宇宙循轉,晝夜轉變行經之定律,可見日光乃宇宙陰暗一盞明燈,順軌法則,經度無差,立化天律,善變季節,致其恩大,功參造化萬物之全能,以此命立,無名之前曰號稱日也。

日乃圓形,中立一性,無偏無倚,光照大地,無私無欲,一性圓明,本性經照天地,可謂之功配德明。日也者,光燦天經,光照萬物之能,可乎參行天地,謂之日大容經,萬物經變之原由矣。

何謂月?月者支之數。支乃由乙金十方,乙之變則乃兩存,一物由性動一則,由物動體立雙能,支應地則由干律,一圓十方立天行。乙者,一也。一炁化育,原本由形立性,使性純清,一炁精明,大地立天之經緯,即能表達日月能應證體。干支運作乃應日精月靈,成乎原性自真之明境,可會天經日月能,兩精由上照塵下,並體不離日月詞曰「明」,明經大道,即明人生用則,故天經立地之律,乃應大地生存自然之法則,用以干支能立天地之數,能了日月運轉循環之理,亦可頒佈太陽日光、月魄之明,使萬物能在自然之中,得到自性了悟本則之原由也。

125

 


 

干者乃明天心,由日自轉,了卻經行。干乃由道名稱而立之數,亦可形容一性頒行十方之理,合則干經,可應地則支數,立成天地日月星辰運轉,此乃天經不易之數之定律。人生能乎於此誠志立學,經乎身心,立會調節,心曰「天干」,身形曰「地支」,合乎能配,乃大地之精也。支存形成,佈由經絡,自轉身心,調節氣流,須應水流貫穿形骸之軀,則二十四滿運作之能,空間表達一、二精數,此乃干支形容日月,應變天地自然運作之能,亦即是天經玉律也。今宵闡述日月之能至此矣。

 

 

 

都真應化 趙真人 降

詩:

一震雷聲天地音。 蓄藏冬眠應天鳴。

其應順變覓春在。 振德六經施化明。

述:天經之六—瞽聾

126

 


 

夫,天律定數變則,經行運系,萬類應變無程,立律無私,經行順變,由始至終,存生萬物。雖在萬物之體,而不能見其運作天經之行,此乃機變演化真常自律之義,故先思物體之變,由此體悟物性經行,由經而進其生要則、其滅因素,分能悔悟造化之原由矣。

何謂瞽?目不能視,善應能聽聞,其精實應運作生化之能,是因有真常,聞得則視應,所立雖缺陷之故,而立精能得乎五音,由聽、聞、嗅,五音立覺之能。何謂五音?宮、商、角、徵、羽。雖應空間,立乎其名。瞽者,盲也。為何能精之屬所現此有五音之能,雖系視無前物,但覺其精,使應天地施佈,乃以此律因應化育,雖有此名,但凡眼不能視之,更何妨在天地之間萬物因應而無法其曉之因。引例:平宿萬物,乃靠風、雲、雨、露、霜、雪、雷、閃,此因能以觀者萬物之視前,此乃因時、因地之變化而不能精乎其根,致天之經行,應有雷震天經化醒萬物時變之過程,方能達到生者自生、滅則皆有之故。以此引例,即明瞽者乃天經鳴聲造化萬物之由也。

何謂聾?聾者,善視而不能因應聽覺,可見失乎一經,對來物體而不能順則演變之程。聾者,啞口至而嗅覺,因口耳無覺之故,但因能配合天地施佈四時、八節、二十四季之因,所以能定以嗅、視應律行,經造無聲亦無聞,方能得至大地萬物之能,致而施行至能中之大行,佈滿乾坤,交媾立命,時應天經運轉之能。每當其言,天不語、地無言,只存萬物「人」之能,所向精銳,自越超然,因應天地順則經鳴,造化萬物功就曰「人」。

言證以此,瞽聾乃因自性真之本,即有缺陷,雖其缺陷,致則一理之專,而無失運作變化之原,所應缺能,自補圓行其真,使其缺中圓明,以振綱常、真常,自律自行,遵立萬物造化之能。人生若能以此,立乎其軌,真常運則天經,可乎參天化育,造化明能自證之境矣。

今宵本座因應天經,承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天書存留德修,希諸善子能曉清靜必蘊心經,立證萬年,能以天經六系之論則,通達明理,力存古今矣。

 

金闕右相文尼妙道古佛 孚佑帝君 降

詩:

真理不易乃天經。 真道不疑乃地靈。

真明化育類玄境。 以此了悟大地精。

述:天經之七—至樂

何謂樂?天經施佈化五能,其律深韻難事曉,運作五能化五音,以此律韻邊無際,只鳴聲聞類成因。樂之用,則天經,淺述五音之能,頒化大地和萬物之根。一宮。二角。三徵。四商。五羽。音在大地隨風聞悉。

129

 


 

者何?乃因天地遼闊,無法一一相承,只能以音傳達施令,兩口而合謂之天地。一,能聞此體,先立四音。二之因量,在天地之間,明白有音,但不見其形。生在天地,草木應音而成影。者,乃刀半而用之力,故草木聞音即失其形,只以搖動表音施佈,乃角者,木之應齊本位之因。三者為三音,入聲音沉,微韻立地成形,重量可達,入地成精,應受土氣凝體。者,其音見量乃輕,但其實質凝重,故天經施佈乃應地之本能,其體使地質能堅,運作其系,由地精氣散發天空,而引天經之音,成乎天地運氣交感之義。

者,乃有立音而無形見照其體,立至施化天經,乃平音之調,無風不識其音,無雨不曉其景,乃因平體音佈,無質亦無聲,以應真常無為之音,在律變之候,應存其音,隨天地自然化育,遵施順變,則通大自然,方稱音平和之調。以此平音,使萬物能在空氣之間而適應,存立生命之原由。音氣聲,在天主白,在地質金,在類之應亦則呼吸器官,如此天經以音樂而普天地萬物之因原,精乎以真矣。

者,可浮亦可沉,樂之天經運作亦是如此。者,輕如氣體,亦能以輕浮化消散,沉體雖重,而應兩立。兩生之平音調,雖體沉重,但浮沉存立,兩冠合一,使沉之體凝,即重土之音,使其浮氣唇合清音之氣,存衡天地之空間,立乎存思而接天經,音聲佈及普化真氣,使合音行,聲佈普天地應萬類存焉。

以上五音之樂,乃天經運作,五能、五化、五行遍及三千大千之功能,以音調氣,以樂調神,聞聲知樂,乃應音律調和萬物之象。樂者,繫辭曰:「至樂。」何謂樂?樂者,乃應天地萬類生化變易之過程,經意五則:一弦。二定。三思。四慮。五安。以此之韻形容萬類過程之譜。孔子曰:「興於詩,知禮樂。」以此之韻描劃人生,即應萬類之經,興於音韻,要知其源所應,方能達到此則之義。其音之一音,弓之應。雖以絲弓立音即玄,立化簡則,則乃深韻一律之展,使其群類參乎其境,立化音循,證體其聲,使萬物得之自然自安之境。立乎天地真氣施佈萬類之本,使弓能堅造化法則,立乎天地自然之玄境。

以此真諦,音化萬類五臟氣體,即能調和自生之本,應立思應之過程,方能達乎精思應之音。乃隱思待發之音,若能定真化則思慮,使本之音不失風散立行弦精,使天經施佈樂則音行,調合兩音其體堅固,立精靜化調和之定,立乎全以萬類,則本天心,以應慮明充實運轉其能,使天地安乎生平之境,立真安命,使萬物得乎至終,順歸生則,得到自然至中,達乎至樂之真境。

今宵本帝乃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天書,淺述天經七系—至樂。希諸善子勤乎力乎,達至至樂之境矣。至此。

乾元山金光洞 太乙救苦天尊 降

詩:

星斗自行則本能。 化則精象歸自明。

靈性道本生自立。 玄立凡境廣道行。

 

 

述:天經之八—生者

夫,天地能遵運作,氣曰生,其系變化機自能,生數乃法無停站,亦是自轉及自行,日夜生數日在晝,月則星明則暗夜,由此生變本原理,理中自然得道明,闡談生律在道變,應則循環化自然。

何謂生?生者,主一之展,亦是死之原。既能生,即一面就有自然一則之死,一能主宰萬能之源,亦能生物之體,得到一性之精,能得因緣生註來世,應宜了解生得自行遍佈大千之能。生者來系,乃應死之原根,有生之芽,即有滅則之慮,雖見生有之體,瞬即無因之故。短暫之生,非是能以萬劫之存,乃因有此之變,方能明白「生」本萬化大道之真主宰。原之緣故,先明生之本義,乃因法暫靈軀之瞬間,故言生乃一理之存,即知生之體系乃死之前因也。

何謂死?死者,一夕也,茫而杳然。恍惚之間,生亦再來,其因何在?乃隨因緣累積層面新陳代謝,在空間自穩其精,使死來源演進之經。經云:「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源。」萬物由此循變化育而生生不息,亦系明見此體,若是死則而不知死之因素,哀怨天地賜吾一軀而短暫消失,因是有其各系不同異類變化之因,所稱名乎者,生其根本,亦即是此之因由,則能知生而不能知死之故,使萬物在大地之間得此迷途之變,不能了悟個因之明暗,思生死之累,以此明乎生死乃本末之因,就能探討生變之原因。

生者有何格立?死者有何關鍵?乃因自性發出自性之精,方能了解生者何生、死者何義。故能知生者,乃應萬物自性之能,應遵天氣地精本則化育,深及明體,即知天經地義和萬物萬化之演化,天經變化,化育生、成、壞、空之原理,本有其律,萬物包羅天地,亦即此原,方是自立乃天經生化萬類之原由,經能自轉,氣則能生,由此明系天經佈及萬類之演詞,若要知及凡天人生本則之義,待地籙頒佈,即能引之述明。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天書,承應聖德雅範,力促諸善子順應得律,完乎賦命。善哉!能得律則至道寶籙,易轉乾坤,此境銘心,造律寶籙,圓果成真,律則一銘,刊載留存德修堂,使後進之士積明根性,立乎至道寶籙,歷劫不眠。

 

 

南崑崙化靈洞 南極仙翁 降

詩:

通理運作大羅天。 今宵闡述天經顯。

自律精己性本在。 愚才得性立玄篇。

述:天經之九—愚人

135

 


 

夫,大道至易,通達自然,雖名大道,實而無章,是因律證,其名曰道。道本自然超化之體,無有項目,即無道體可言,所應道之本,乃愚心所化,非是有見之體所能言者,能在大道生息之中曰「愚」,因應萬象有物質之形,方能見得無中之性原。形之象既立,生有天地,造成萬物,其應乃原形立真,應能在短暫之中而生而存。故形容立真之本,以人類之體象立其原,方則建立。太極無象,用以人類體本萬物之原。

何謂愚?愚者,心愚化則,能開明見其形,公正無偏,存則無念,一炁調和精養萬物之源。外表所觀,生生不息,其內涵而得天地之核心,可見其理,道之體原,含育精英,律入其體,自強不息。以此天體立真其名,雖形不見其象,愚中方達天律運經,冥冥自生自長,無立外表之形,則難深見其核心,此者愚德,見真自立矣。

136

 


 

何謂人?人者,太極也。以太極生化,萬物皆生,尋思人之體原,立象太極,根據靈氣之體,乃象始終遵應生化變易,各存立根。天地之象,立性有能有覺,在其本性之中堪稱曰人,同天同地立性,人生有此造化之成,立象天地,由此可見萬物生變之中,太極運轉乃循環化育參贊之義。太上曰:「大智若愚,化易生根,立命珍應,明則大千。」既然太極能參天造化萬物,而萬物以象立根,太極之原體以此名詞,闡論天地無私、公正無移,立證億兆萬年不毀之原本,即以愚章形容此律。

人也者,能經通達至中,發自性之源,立乎寰宇之本,可見愚人好等特要之名詞。命立真章,愚中生智,智中立慧,慧德性真,即外愚內證天經。以此之別,乃循萬物生存之間,而立自性調和萬物之生,證乎太極之原,非當愚立,太極遠在天邊,其名詞乃引述其系,天地輪轉變化,乃因自然無形無象之變,應能萬物空間立此名,以無私之見,無偏公正,思之性立,其存應化,稱乎愚身。天經闡律人系太極,存立萬變之中,能遵一性,功參造化,生者人身,能專其一,立乎太極自然生化之境矣。愚人天經,愚拯萬類,以此之律,能以領悟慧中之性,化則成真,就能參天化育,存立大自然之領域,稱乎功全德備矣。

今宵本座特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天書,大哉乾坤,運作自然,以此真文勉勵諸善子,勤學自行了悟則德明矣!至此。

 

 

北極無想天浮清洞 北斗星君 降

詩:

水力萬能造天經。 生化無水失道能。

廣泛道本成根數。 乃得天地水精生。

述:天經之十—沉水:論經

138

 


 

夫,萬物之變,缺乏精因,其應無始,天地從原。道本無數,一展萬系,自真應循,道體顯現,天光顯地,成應本論,兩炁合真,施佈萬行,物之原矣。此也者,道體本原之數,雖用道之名目,然見細節至當之義,所能者,乃一席生化自然行程,創造萬物之先,則稱應化產生自然之景,方能通達至衷真境,天地之原在萬物,萬物之原出自天。道也者,兩立其源出自然,方能了解天地萬物各異之變、成長之過程。

何謂水?水者,川也。平直為三,三者一之體,出自天、地、人自然生化之本,川者自然其系,方證無私,立其生動變異之體,但是明則謂川,能用此義,就明大地自然生態,取其名目,立水之名,節而調變,亦可成大亦可成小,形象瞬息則變,無法見真,水應天地和道並行之精,未有道之名,則有水之先。雖以項目,乃循有形之象,道本無形無象,可見兩立,一面形、一面炁,同在天地之間,造化萬物生長之過程,方稱水德之功,功參天地造化萬物之功能,不可見水弱之象,其系運作,行則成形精化,明其用則,水之本原,乃廣大無邊之道本。

既能了解川、山、河水,乃應自然變化之中,此則亦是萬物存在大自然之本,那系萬物視之動體,包括人類,以水之變曰川,直系則三,其一曰人。人之變化乃形太極之似,立乎天地之中,人類能明此律,描畫川、山、河水之變,故人類即能通達,萬物人類之精,變化能遵自始至終,存乎天地之間,可見人類包括萬物,若失水之晶體,即瞬失能動之明。故能體會水中其應天地萬物之重量,其體能輕浮亦可沉重。浮即生氣,重則凝形,化則大地之精;輕者生雲,雲中生水,水下歸土,生養萬物之源。可見人類在生能得天地生水一炁,即能自然生長,如此變化水之精微,則用量行,化即生氣、生體之原。萬物包括人類能遵乎其天經運轉,萬物生化變易,就成其類;萬物能有天份遵其自然之化育,可稱「生」矣。

本座闡論天經,乃出自天體道源以及地證其類,萬物之生源,以此即知「沉水」乃天經目題。經化萬物生變,應其生水一炁,經能創造參育道本之過程,方能體現德修一席,善子短暫經綸,有此幸會良緣,立根真賢,希應精勤之志,同參天、人運作之經。闡談「沉水章」,希應觀則天綸,悟景萬物得之者,人生也。今宵承奉懿命參造天書,甚哉!良哉!希應勤乎哉!至此也。

 

 

西崑崙絕峯頂至清洞 不老仙陳博 降

詩:

天體珍藏立玄機。 器中變易乃成奇。

妙哉器中有何物。 追尋真典啟良知。

述:天經之十一—奇器

141

 


 

141

 


 

何謂器?器者,盤也。盤者乃大,慈容物納之本體,廣大遠在納天地,動則能容包萬物,可見一器之重,雖形無見,但萬物過程本需此盤,方能容納萬物之意。

夫,太古天地未開之時,所謂「盤古」,此之名體,乃引盤古一器之形,能容納天地萬物之體器。以此之本,乃是天經,因素出在萬物經由,需應盤器容納而經過,方能見盤而成形,即能了解盤也,器也。其體可大亦可小,變化亦能化於無,既了解器之利,何種時間來引證?器者利物,包羅萬象之物體,化應何物即成能。

引例一:金者,鐵礦之原物。金見火則成形,易而能修,造成利器,易能琢磨而飾品,其體實應千變萬化,好似盤古開天,以此熔爐真器包含天地之造化功能。引例二:鐵本形象參造化,未用火煉鐵未成,因有盤器方能體認,終成鐵條化造萬千之武器。因由出在奇之體,此器能大亦能真。此之比例乃天經,若能分別器類之形,以應萬物體本之原數。再例:人身之器在何方?器者,身也。精其利應,乃靠奇體系絡精微之變,即能了解盤器容納之利弊,以此形容在獸類各器利貞,乃是觀其物體大小量力衡量,方見立至精、至容、至大、至剛之盤器也。

奇者乃大亦可小之動作,器之名目乃遵應萬物生成,本應盤器溫爐而產生,可見以萬物人生之方表,參讚立真悟本源,以此之律,應歸本源,本化道之名目,參應並行方能見道。行使必須乃有器體利弊之用法過程,證乎天經律法,遵乎萬物生化,變易生生不息之流轉矣。

今宵淺述「奇器」,此題能得人天兩則,面面相對,就能觀妙得真玄矣。善哉,善哉!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至道寶籙天書,立緣會晤諸善子。天經十一乃「奇器」,量經非是人易知,勤勉德修記玄典,典內真奇運科年,賢立自證體時變,理中尋求化災愆。今至此矣!

大羅天太清殿興道普化大天尊 道德天尊 降

詩:

追明更易悟真玄。 懷德虛空啟心田。

聖本由人參天造。 精中化育立聖賢。

述:天經之十二—聖人

夫,天地本性所立,無偏無差,立乎中庸,公正無私,堪稱聖德之恩。其出時刻,不誤經行;運作天律,無變不易,所立自然,經乎曰聖。由此律變,就生萬類之行。萬類包括廣博,能運之表,只有人生以此通融萬變之過程,應都立存天地,其理出在此端之行,就能達到天經律變之因應,方能明白聖者由人生。既生生存,皆乎立此自然之境,就明聖蹟由人所立而所修,存正本則,即近道生;生則理明,理精運用,即近途徑,可名立聖矣。

何謂聖?聖者,放其心也。所立無私,自證經行,無所不立,無所不依,自心端正,理出自然,無罣於心,常立安然,所證根深,利益社會,敦教民族。所立自證,非以外來干擾瞬即於變,立中真境,推己及人。因乎中恕之道,立乎四端,其行聖立,人精人能,達至聖德了道。既然能精,聖德難行,那應何種思慮能觀其變,此乃人生生在萬物之中,遵應順序,以此觀測,則能明白人生生在此世,其能所運變則,分則其中、其事,方能所達自心所立之求。本著因應造立其前,所立其程有異,就因明曉本性所立之程,方證本身所行空間之事。

故聖者,由人所立,若能善用本要其經,所行自立,涵養內證真心,所立玄境,即近聖蹟矣。總言,聖人乃以誠心志行,所達曰真。真之行程,應立其實,所表入懷,心無其偏,天、地、人類、事、物皆應如此行徑之變,至終達乎聖、仙、佛之無為之境。

故天經由一至十二則,觀天而後問聖之本,乃因其中所立經行之要素,達及天律無私之太元之體,非是以凡眼即能視之。天經乃應天運運作顯現於今,希德修堂諸善子能了其因之素,統籍大羅應急慈舟,廣渡三曹人天之厄運矣。今宵至此。

 

 

地籙八則篇

南天文衡聖帝 關 降

詩:

理一精粹德修顯。 其證由一佈經年。

天經大道無終始。 存思了悟得延年。

述:地籙名目八則八能

146

 


 

天律十二經著作已圓,至道寶籙納入真宗,功德施行立記玉冊,此乃諸生會合良因,緣立寶典,時節精思三界高真,群立中天御闕大盟聖會,議證天運時局,精變演化森羅萬象,時因化育之過程。本帝御承真宗大本,立極南天,普渡三曹六景之賦命,巡戈教化,德精群類之使命,立乎德修彙造寶典,承傳萬世。

諸生甚以辛勞矣!能在天經著作過程,遵行細節,力命人天,其功非少,得證蒼天,所立其鳴,用心之德,力行世業,德配參天,贊育萬物,施佈化育之功能。行者,德也;做者,成也。立精天命,完融歲月,年增並蒂,真誠可嘉。本帝依照功過行佈得失,其功納入玉冊。希諸善子勤力行之,立真之命,明乎世態因煙之季,立乎真境之明。待寶籙圓功,本帝承應御命特頒功過冥記玉冊之行佈。本帝今記德修,亦則天經八律圓滿,力存真銘啟示善子,希力存施,佈滿森羅萬象之要則。待中卷地籙聞八則、通八行,應天律十二天經,證德地籙之要義,即能通八達、八和,調則二十天經律令之功能,時哉則應。

地籙開科八則:一土。二水。三石。四火。五金。六銀。七銅。八鐵。地境八則應調通和之八能,方以稱證天地贊育萬物之本原。八能曰:一風。二雲。三電。四閃。五雨。六露。七霜。八雪。以上乃地行之道—八則和八能。 瑤池老母懿命召敕十方聖、佛、仙、神闡述八則、八能,根乎完成地籙之過程,希諸善子一合人天,圓滿至道寶籙玄宗道典之要義也。至此。

 

 

天中天祿宮 興化赦罪清虛大帝 降

詩:

光輝自證真玄微。 地證萬物立成基。

地之容物無限德。 變易自如廣淵宜。

述:八則之一—土

148

 


 

夫,土本無量之德,任其遷移而己無怨,所存自然化育,根存萬物,德證配天,堪稱土德運系之源泉。萬物生長,應由土生,自律其系,各自生長,雖是萬物而不同之體,但能是有土質名目循序之故而生生不息,此乃土德應受天炁佈滿,其行所立,系列名證,所以以此體應合乎天經,力證無私不衰之真境,方以稱乎大地之精英。

土本生長,乃由自律之變,隨風隨雨,隨應天地變化,即能遷移之變,故名目曰「土」。是以無量之因,稱應大地,所立無私,順時應變,無目不參,無理不入,此乃土德善用自然變化,致能成形亦能生化之原體。以此之變,根立萬類必須經應之里程。土也者,萬物之母也,亦是萬物之生因。道本受命整律萬物生存之根源,可乎參以大道本原之精矣。

149

 


 

土之德能參大地之本,其因在何?因律則變,因則則生,圓參無惑,其應自然,故名目總系曰「土」。其土質因變內則,有分土質之能,能應氣節,能應環境,因出萬物生存,應變其系,亦是土質而有不同,隨化萬物之需。故,明則土質,本系水力之源,亦是各參運作本要,顯現其能,使其土質特配萬物之需求,方能明達至衷,中立運系萬物之本能。

土也,地也。以此立應時季,萬物其形所成,乃靠土德地應之源能,失乎土則,萬物不生,根據天地參育造化,乃因應土德參造大道演化之要義,若能則應,參悟實境,力行人生,即能溫變力行,使土本應無心,化泛萬類萬變生長之過程,立乎土德本精之要義。土證土德,遵系大地,普照星斗,下應萬物之原,亦本之母矣。土質本要其義,亦是引律地經明應萬類各自生長變化實則之要義,以此明展慈航開渡矣。

今宵本帝乃承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天書,本帝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今至此。

天中天祿宮 興化赦罪清虛大帝 降

詩:

以土之德化經生。 則由天炁證地精。

應立地鳴存土證。 得會萬類由土生。

續述:八則之一—土

今宵再繼前鸞,闡述土質之要。

何謂土?土者,質也。乃萬物生長之本也,其名也得曰地矣。雖簡之詞,乃系萬物演化本要之根,而成合則,方能達到無邊之順行,論則此點,即能知應,土質乃無邊無際,不受拘束之遠境,因本應自成土質,雖應空間氣體,蘊包自化成形,不受天災地變,其形自律自成,以此就能了解土質如何。

中卷首創—土,乃包羅萬象,非是簡潔能明矣,因土質共分五色,分一則共行六則,行使萬物所應需求,本化自然,配合八則相生相行之故,其要土質分類五種。

一、沃變無精乃砂珍,其系乃是造四流,生造無物空曠德,但其乃系屬土精,雖其時變遵日月,原本沃體是土經,其色分佈霧白色,有則亦能化黃精。

 

 

二、 峭壁之土更生硬,其力耐應昔時明,雖然萬物生無至,但其固體乃土根 隨長日月時其變,得其精英萬古鳴,土則本是遵此則,土質應其佈參天,應悉土質本其系,但是能及護天邊,造化參及非是假,乃達實證德配天。

三、 土質其色系經生,黃色生因造萬類,有植種族播靈根,其化自然生肥沃。表應生長是此因,其土立地水入生,亦能生化亦淹沒,可證乃系土之變,有此本應養萬能。淡淡黃土入水中,掩蔽無物失光明,但是其體非喪失,其則見日土成邊,乃是土德之律變,非是凡眼能悉明。

四、清濁交會運天地,奇經奇立照蒼天,天清一泉分清則,地變源由分濁經,以此名立天地數,亦能陰陽造類生。人也者,生之律,乃因土德分明佈遠,明視達到陰陽描述真機。人生此體土也,亦能明白大自然,既分易變,參乎天地,人生能觀此變,即能會會真心。清濁水域能造土質之變,亦會受到土質混淆之變之累矣。清濁之易乃循序日月,遵應萬物變化無沃無肥之分,故土質乃萬類參應萬能之本,亦是萬物生存之過程。

 

 

五、 紅色照耀曰西沉,能力佈樁土之根,亦是應及質紅色,其系非是一目真,紅色土德乃應白色潮流,因變質硬,使土質本質不能自耀其展,致使紅色土變,氤而蘊其體,失則自應生乎此變,雖然其質,但其能力威顯天地,使日月星斗受爵其氣照明大地之義也。今闡述八則—土,至此矣。

天中天壽宮 靈應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降

詩:

神光普化大地經。 展耀四時二四精。

八則其二是水鎮。 以此名題述水經。

述:八則之二—水

夫,道之變,則律是水,應以何理出水法之變,名題曰水。水者道之真,萬物以事、以理、以法三大綱紀,完全無法脫離水精之變,故水乃道體之先機,亦是以水聞道行。道一生變,乃則之通,使應要行之途而無孔不入、無隙生機,以其標本先立其先,所應無法而予肯定之目標。水能分量,水亦稱德,因其之變,所立萬物各需之求,所以立命,水亦道矣。

154

 


 

何謂水?水者土之精,亦是承受天經化育遵變所立之名,能以空間相對合氣之體而生。水積之原由,均受萬物萬類水精而產生;水源之由,非是無物無類則而無法生水,皆因道體炁流,頒佈法則所生之原體,稱乎曰水。既知水乃以此而成,可證大地到處水源之由來,何以稱哉?今宵所述水者之名,乃引道體一則之原,談水之則,因水之變,廣及大道,以能引述其中水則重要,學習之論,無法引以大全。希以文述,能悟水精、水德、水能之變,動化運則,明哲水本之原。

人生包括萬物,得天施佈、得地之靈、得水之精,合土運作大成,所應萬物之生,但須明水精有此厚大之能,可是不知水精之華所運無心,構成自然生態,此乃萬物在水之名目,而無法了解水因精變,化育萬類本要之過程,立乎天地尊貴一則之要義矣。

今宵水精闡述尚未完整,待於次期繼述水精,水德參報萬類之德行。今宵至此。

天中天壽宮 靈應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降

詩:

水德化育萬物生。 其體至善廣道能。

泛元晶體瞬時變。 參天化育理自鳴。

續述:八則之二—水

夫,水之定義無它,乃應萬物之需要,其德無怨、無私、無偏,以性自通,達其所應,以無為自得天心,地應化育本要行程,所立自然之本,其功其德普化川、河、山、海自應之珍,亦是不以回報之行,循德日月普應萬類之精。故水域能大亦能小,亦能以此萬類轉變之液體,能生亦能自化本要之義,可見水源定義無它,乃是普延大地生物和空間自化之本原,其功在天經,德在萬物,化則人生。亦能以此水之性,學乎悟其前端,雖是人生,亦能得到水性之源,可行矣,此則人生處世之大全也。

水之德性,廣達道心,其定義乃本之能,而未用其之用,體性本無心。水之德,居善於低,純性乃淵;與物相應,善於自彰而無心、無怨,力行至深本要之理想,以此自精,力證其行。水亦德居萬物普證參天之源,但水未動之前,純乎懦弱,其質無昧,動向無端,引就行變,無有固定之方向。以此觀測,水能運作萬系之本能,其體應變,雖見水質,因應有所居。力行本要之願,還得自應,使它無法藏及則歸水源。以此之變,即能明以水精隨應萬物之能,可見萬物能沾此露,生應自然,化育大全,本體要立生存之義,此乃水精之德之能也。

人生若能與水參透液體之化,遵立所應,學水之源、學水之變、學水之能,參及萬物而變化,生也者,水之功、水之德、水之能。人生所向,遵應其細節,即能廣達水精能力變化,功參天地,德化萬物眾生矣。水之德用能及無量,是應其要,力證其行,人生在世能乎引自水精,能化之本,達乎日月天心也。本帝今宵所述水精德化功能,乃引化人生生在於世,能及水精引發之本源,慈心普耀,力證其肩,化育參天普地施應萬物之能。以借水之名,闡談地經,廣佈地籙八則其二。水德和土精,應立調化萬物生存之要義,雖則萬象,詞立明簡,應系自律,悟參其體本要其義,即能明其水德能參萬類之過程也。

本帝今宵承應懿命,御駕德修參著天書,力存寶典,慈舟渡化。本帝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今宵至此。

 

 

大成天文華殿復聖 顏夫子 降

詩:

未生太極二露生。 可參萬物之精英。

能其了解石本應。 日光無炁亦石精。

述:八則之三—石

158

 


 

夫石者,陰陽之口,萬物並應陰陽而生,陰之伸張,乃形本之原,亦是運出之點,能應萬物初形之象,以此出入之口,隨應陽體之氣立精而合,其象所立陽硬實體之軀,使本應存立象原形,特會陰陽兩氣,使成萬物動態化育之功能。生者,植木一性,陰陽一炁之存,生乎!動物除人類以外,只能充達運作能形之體,其質無怨,使向陰陽交感生應動態,此乃引述石體,乃生陰陽變化之要義。

石應本旨,乃系宇宙空間川、海、山、河應運行使,而無法脫離動靜之本體,雖然石形日日所存,亦有變動遷移之應,可見石形體應,存乎天地真炁之所表,日日成長而不見移跡一程。然人生能在大自然,承受天地真炁而化育,亦能深知人生乃是短暫一所之求,方向而變易,好似石體不斷之形變,就能了解動態一點之能源。若能適應此義,應而深乎追根究底,學露點精之精神,方能悟哲石本發源之功能。既然能知石體形象之變,則無法調節山、川、河、海急流之象變,可見石體應本和萬物動態息息相關之利弊。

159

 


 

之體,剛也。其理出自自然,它能隨水隨風隨地而變,亦能隨著萬物形態之隱現。雖然其質剛硬,實是剛中至柔,隨應萬象之形變,堪稱石應大地自然本質和本原,隨著天地、日月、星辰、萬物可應形容之志量,稱乎天地周圍之護源。石之功德,乃應其本體之護量,亦存應立天地萬物經應之自然,其質無怨無仇之構想,方能達證石本自然之功,化而成德,存乎天地萬物之羅幃。

人生來也,是否能形自化、自力,超然本來生乎之智慧,成因深博,列表學乎,石精自然之形變,存乎人生,歷應萬古先賢所存之考證,安其來生,自學功能,同參天地自然化育之真諦,立乎人生。引石之精,描述萬物生態應立生存本要之義,立功參讚、立德佈施、立存石形象變之功能,遵乎以序。今宵本夫子綱目淺談,希以蒼黎眾生,能參乎此文之要義,以此真文寶典力存德修引渡眾生。至此。

 

靈鷲山燃燈古佛 降 

 

詩:

遵奉懿命應地經。 諸子歷劫今渡明。

思應本體其德現。 化夷自經大地能。

述:八則之四—火

夫火者,石也,變易成氣,液體原水,成因則通使應,火者曰:土能。宇宙天經,其氣無形,其精乃實,但而以此無法表證其實,故火之義而無法了知生成、失之本。火之定義,火者乃按五方,左漂一點為純陽,右點一則系純陰,中間直入系陰陽,綜合四端萬物長。火應四方,立乎萬物之一全,其之實體遵應則生,失應即滅之原因。

161

 


 

既知火德,則能化育真義,而知則火本之由。火者與人生和萬物息息相關而無法分離,因此火能之出,溫應先天無明之火,其系乃本體應時立真應化,所立之火,其系乃無形之變,亦是自化,此乃火光自證無形先天之境,但能在萬物時而之應,乃系自長應則其生,亦是造化而成,乃應天體自然和地萬物,引動生剋之變,化造萬物成形,所以立精隨和生滅而自行,廣學大地化育事、理、物,精乎而成。所立之火,乃是萬物自造化育之功能,所以立乎火德之精,廣延萬物之存,勤功萬物,則能成精自化火德之本,稱乎萬物之能。

火之功能,能造化萬物形生,其能雖乃隱沒,但能時應時現配合天經地應之目標,亦是萬物時而即應之標能。以此,火之德乃應遵而萬物之根元,故稱者,火德之光,照耀萬物和同天地、日月之經行,德參普照,萬物隨光。以此論哲,火和土、水、石應,乃應四時應立原體必需之原,方能立證火德其功,立乎天地。人生若能遵經此則,成乎大自然本義之根基,可見地籙四則,先立其前,立乎天地,合並應循本要運作之功能,則能產生自然之化育,功歸火德之原,受氣體而生,受質而化,遵和序變,得歸自然之境。

雖然火之功能造化萬類,但未能一一述其天體遇現之原,只能簡淺述之,希眾生能及時悟會及天運時變之境,則能知乎火者何物,異體成根。今宵本座承應懿命,特駕德修參著天書,盼之諸善子力諄學乎,本座會緣,諸善子歷劫無數之年。今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至此。

 

 

天中天福宮 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 降

詩:

王者之師土中金。 地藏萬物證道真。

細表流礦銀銅鐵。 化則水金慮清根。

述:八則之五—金

163

 


 

夫金者,乃受天行施佈五行之原體,其原引自火、水之變,蘊化石精,長年蘊及土中成體為礦,力證五行本體之原,亦受日月星辰之光,真氣土壤力存金之砂石而精其能,使其蘊則土中系變,散化土質和水流。金者之色,曰光之發源,引自火中之光線,所得曰稱金之原。金者,土中之精,亦是水流之源;金能化水,水能養木,木性火精,火源終歸曰土。此乃天佈真氣化育施恩大地,使萬類以能生化之本能。

金也者,不失此之原理,既然知此原因,即能應撰萬物引用之過程。金之定義,乃系能調土中之體,能硫之變,礦之積,因系土質包含而養成和蘊精,使土之中時而不變,壘積如山,藏而空間,引水化硫黃,使水入黃化,經成火,煉則成形,象而自立,得乎金之定義。金者,五行瞬成氣,見火隨化水成風,風極電體磁石應,見體曰本是水晶,蘊育成變明晶體,見火則原是土精,其系演化非凡物,知聞此義悟真機,可見土中金精變,能使萬類鳴其表長,功在土中萬類玄。

金在土上之變,土上乃指萬物生化包括人類,以此而言,人生乃應萬物所演化區出之特長。人生演化之前,應順天地定義之演化,乃系入乎生化自然之體,立證聖賢之根,亦是順系得要來生之原本,使生者智成,完系身心靈軀。經云:「天地本曰吾靈軀,一理其系不能全,引證靈軀經五氣,東西蘊育靈軀經。」西本完質之大體,並和南天賜靈明,氣往來和合心應,得者北方之水源。可見金中之原物,亦能受爵日月精,亦能安護土水變,隱隱其中不知根。若能知明金之變,則能自化化天經,亦能化則本原應,靈軀一身大地精。

總之言及,若是一一精化,那時空因素則不能以和任之,好似週天施行化氣之本矣。今宵本帝而以闡之,希能以地則首卷,悟及「金」篇,即會原由也。

今宵本帝承應懿命參著天書寶典,力存德修,引為慈舟渡化眾生。今至此。

 

無想極樂天乙清佛 真玄大師 降

詩:

銀源本系天地精。 雖名此立是虛名。

因中本需此物體。 方然立會曰銀精。

述:八則之六—銀

夫銀也,天地和萬物之量衡也。以輕浮動即昇,以銀之體即下凝,方秤量能分上下,立證中間啟萬能。銀者之體是水晶,因系所得天地能,受精日氣月還陰,生化道出原律行,是因不同之感受。道之體曰萬類綜合而成,應立道體之名,生乎律表行程參天日月,地佈萬類生死變化之原則,故銀之精曰鉛之重體,亦是下水成凝,經歷大自然,所受萬化之造成,亦是因而所造自然本要動能。

引例:火山孕育乃五精,配合水則和木精,土質成變火自行,離震還坎火靈精,以此之變環繞境,一朝爆應化五精。銀者以此之成變,所入天地之量衡,可見五金之質類,各有不同之含因,由來成系乃一得,失化本是應自然,能精合體非容易,亦是立證各成機,見乎本體之原矣。銀者,定義曰金、土矣。土重萬載山河萬類之保姆,亦是生者應有本來還藏之根,土應五精,運系功能,即生銀體。

觀銀乃質形,此物乃礦質之物體,照引萬類觀形、質和隨應之需求。銀也,天行之大本,非能以此談及此論,銀乃大道之原體,孕包萬物量衡。再例:水中有何物?實乃水中藏銀行,其體玄妙和玄境,若能斟酌即明水中之銀精。而日、月、星辰其輩之形,乃受銀精之體,受乎紫微星斗運作軌道之磁精,累乎萬星之原能,功存銀晶之體。

167

 


 

既然能精以述之過程,先以了悟水中之銀晶,應適萬類之本求。銀精其質重凝,若在銀精之體投乎畜類,其質曰骨和髓,其原運作乃配其生畜類生存之特長,亦是生者得應銀精化育之本然。故定論其則,生乎萬類之骨膸之原—銀精;屬乎植物—其精乃神係用其系運作水源,力所其應,所以然者,天地之精,銀也。以此簡論,即能明白天地和萬物以銀精息息相關之論矣。以此闡論,能及萬物成乎本有銀精之特質,是以凡眼能視於不及也,若能探討人生所應特茁之靈,應立志根,力行所願,神心一致,悟參大自然之本,即能自育而後育人也。

今宵本座以定而論銀精化育,希能在其中探討其理,因中生因,內證實能,即能悟哲地則六行之本原矣。至此。

地中天廉明殿幽冥教主 地藏王菩薩 降

詩:

柔中至貴隱剛生。 根本實源地域能。

有質有形名剛正。 無質無形乃銅鈴。

 

 

述:八則之七—銅

夫,宇宙因在四時萬變因律之中,乃原非是萬能其左右之事實,其中包括律時變化而所成,可見就能引證一事、一法、一理,非是能以所然。大地真機普應,森羅萬象皆生,從而類別,各應其生,應由存生之原理,就能配合宇宙自然之源流。故天地生有五炁,地應五行,人類尊格五臟,生乎天、地、人大自然之境,亦稱動物之中,應以物質不動之體,方能尋出自然生態其本有之化育矣。

169

 


 

何謂銅?銅者,五金均钃之品,滲入五精,成乎剛毅之役,表乎硬性之質。銅也,剛也,其質剛硬,其性生脆,力從一性之理,全無其過之行,力乎宇宙空間,或是間雜,或作用品,或存礦生,以存自力之和,能調其質,順乎自然所應漂流之經過,乃存實良本要自精之特長。經云:「大道之體,不失銅質。」其滲因其有系,乃存剛性之本,能運萬載千化,本要宇宙空間不能消失之源能。故定乎山、川、海、礦土質之源能,亦是包括宇宙名目之中,主要生、成、形之原理。一物之成,若失銅體,即不能生乎自然之軀,亦不能存乎日月之成長,而不能和萬物調而成候。

銅之定義,非是以凡間言論能參席其則。經路篇云:「由路至經,乃系萬物所行之經過,中間應存入乎此則之過程。」以則問類,空達人心,就能明乎此理萬化,亦則剛性容柔,變則智生,存乎銅體,伏乎其心。天地因有銅體入經,雖存山、川、河、海,實者其能,頒乎天地順則自然其化育之原形,以日自精其前,以月自化潛應其能,接觸萬物之態,動物之中,即能借動而引銅體,力精引渡萬化之能。借植物即能隨因化則方向,飄浮運作原系佈經四則。銅也,五色混沌,五源之精,亦是宇宙空間不可失之物體矣。

170

 


 

引例:銅之質,在人體生存之中隨應那系?銅也,骨骼之應,其性純剛,志內容性,好似一則強硬不壞之原,力存人生應要生存不失之精,亦是人生不能失此原之志。綱目云:「一精之軀,亦存萬古之本,乃是因應符合五精於是淵源。」故人生在世,就有存性天地五精之特性,方能顯吾之心,表向天地之良能。知乎銅體,以人類先立其中引例而列,亦是萬物隨精其要之珍品。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天書,以此簡律淺談,論質形中,希應地籙七則—銅應宇宙之間,其化所行,或力萬物生化之間,應而不可缺失,循化遵則之原由,以本留存至道寶籙,留芳永世,冥則銘心。今至此。

 

 

 

 

北海化清天季節明明殿主宰 易道仙翁 降

詩:

鐵乃八則末之經。 廣則變化一生靈。

真應鐵質和本體。 構立大地養萬能。

述:八則之八—鐵

171

 


 

夫何謂鐵?鐵者,器也,壺也,亦稱地體之整盤。既然天地萬物本有形成之因,就能成有之器盤,方能容納天地萬物之整體,稱乎「盤器」。盤之精,乃地經,載物萬行之鐵盤,演成地球能在紫微太陽軌道運轉,展現好似橢圓精體,達乎星球之運作。鐵之證,乃其週行,外殼引力其內,實是以凡眼未能所見,乃是大地之中礦體質形,非是鐵精之本源。故能會地籙包括八則、八能完全以序。故鐵精在天地好似造形原質,地球外殼成精,立乎大地自然之本質。

鐵體本原之質,藏乎大地之中,冥冥育數,視而不見,聞而無味,觀乎無則,好似天氣之中,有之物體哉?其類引用,至能表達地籙八則本系之原數。若要明知內中細節,應以道本悟證其中,方能表達方寸之原由。既知鐵精在大地之中寶貴之品,那應何方方得內證之慧源?因應萬物包羅萬象之故,而無法引其明細,本座以兩則引例達乎實際。

172

 


 

引例一:鐵精生在大地土質之中,扮演土質生化植物之原。植者乃生之體,物者乃不動之原,構立名詞,雖見有長有大,但無法見其內中生長之因,原系土質之中,有地籙八則之原,配而地籙八能而引動生得曰植。靜本曰物。此乃八則生乎天地本要自然生化長形之過程。其要植物,雖應土質和八則,所應生存是因週圍有八能,方能達乎生之要義。以植物動態分析其要,就能證及鐵精在天地萬物之間站乎地位。

引例二:動物之中,引例人生,知則植物,應要先明其理。萬物之中,人類乃系智慧雙全,非是一般萬物能以形容,故鐵精在動物之中,人之品系,乃構成人身物質之本系,其性剛毅,立足天地,頂乎經天,所立智存,學乎歸慧,故鐵精之品性,外殼一軀即代表天地,立乎三才之品,全靠鐵精立證萬年。以此兩則,描畫引例,即能明乎天有八則、地有八能、人生有八寶,因應週天運轉往來之實情,方能立乎地籙八則之源能。

173

 


 

總稱植物、動物乃引律在天地之間,能生、能形、能變,生生不息之原由,脫乎不了地則—八則之鐵精。因此引述原點,問乎自心,即能方會悟證之根本。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至道寶籙天書,本座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

 

 

 

 

地籙八能篇

世外無想洞真光琉璃佛 降

詩:

風動乾坤萬律生。 和應立則即生形。

靜觀無境根原在。 啟開地籙首八能。

述:八能之一—風人生與風之八律

174

 


 

夫,風在天地萬物包括人生,主要關鍵息息相關,萬物若離風引之本源,即不能生,故立乎天地本要自然和法則,風之定義有八然,應順之位立八能。一微風。二清風。三涼風。四和風。五狂風。六暴風。七旋風。八怒風。以名八能,順乎天地應變自然產生之境,立成八法之能。以此八法能描畫天地和萬物包括人生,能以萬物生長,即無法脫離風之自然和化育之境,若失風之氣,萬物瞬即煙塵。

何謂微風?風之數,輕而膚覺漸入神經,知而無體,覺而無形,只悉一風之念,存性理覺,故風乎人生只悉知風,而無法知其意,小小微力能在自然之境,連此法則而無覺性,就此以能遵化世境,人生首目所遇,微微之風,就而無法適應其變,那來稱乎修士學子乎?風在大地所顯運行出自自然,而關無畏,入水真空,入地成氣,入物成候,入體成精,入臟成魂,入經成象,入化即風。故風之動體,而無法完乎精述之名,因應地籙八能首品,由本座悉出風體之原,符合八則之本源。清身用則得涼精,精化調和順此經,涼稟運則化成境,一化清明得和經。風之前系四律變,此乃萬物得和行,原應風體雖經曉,只以覺性了風經。前應四律風時應,能以自調得和經,此乃風力之變化,瞬即狂風即來臨。

175

 


 

何謂狂風?乃引風體無則,本是曰「風」。狂者引述乃無程序,亦無根本化則,只因一時天地氣流交感,則和不調,即成風體本要之亂,成乎狂目之應,所以言及風本無質,可是名稱知則因應,而無法了知風狂之變,知則此數,不知天地亦有變化四時歷應之過程。狂風則變,乃引發暴戾之循因,狂風則亂,而應無法存量,使其前後左右精數而失,使在狂妄之中無法生存,至生暴戾,伸長短縮,精者不精,應者不應,時妄至境。風本雖良,則而雖經,應則生化,此之者,亦能致成暴戾。 

 

故風體難聞,瞬即消失無蹤,以微經大至哲明,風本時應先覺,風力八原方能立表順序經變。既然知則風本八原,乃引述風體自然,雖應原質,立乎地經,風之動,怒也;風之鎮,平也;風之則,循也,亦則旋也。萬物在天地之間因應,受八能風體推展萬物生形之因,故道籙,天地雖根明化,風德自然遵時季節之化育,能以體會本根大道,地籙八能之連綿,方能自立人生,表乎天心,顯耀地靈,遵應人生八德生和,參乎天地,立極人生之自然。

以風之八化,能參及人生,人生為何應受天地恩賜,或得萬物祥和?原因乃人生自出生,即有良知、良能之本性,知風即知雲,知雲即知身,知身悟心靈,其曉出自天地陰陽之境。故人生能悟本要,即能悟風本性實體之義,來表達人生應立之過程。風之無集之定義,但能以風之氣,順系自然之應,好似精研諸子,就以此之心境,立表心懷,奠籍道根,風證一面,哲明八能之風經,因時不應,未能闡述風在人體所運如何達要,待人籙—醫宗宜以一一參述。

總言,必要引系風本,乃屬天地無形,風動自然本則,雖以此名,但因有則,方顯地籙八能和合八則之演變。希眾生能以體風動向,時即聞法,力勤時應,悟證身心,慧吾前要,福德銘心,知風問訊,廣達淵因,博德延繼,力證風經,人生得乎本源矣。今宵本座遵奉懿命參著天書,在此預祝至道寶籙天書圓滿功成。今至此。

 

南崑崙化靈洞 南極壽星 降 

 

詩:

碧海藍天雲外天。 似有似無見真言。

時見時惡好似善。 心應存理性德淵。

述:八能之二—雲雲與人類和自然之演化

夫雲者,雨之聲也。何謂雲?雲者本則之定義,由衷即能明白體之原由,乃由地下水精力應天和之氣廣合而成之體。故水之精變,易化氣體,再由空間風動氣昇,由此而積空間氣體凝結而成,其應定位曰稱:雲矣。

178

 


 

雲之變化,乃應宇宙所施之功能,時應季節和天經,其體引咨歸乎自然演化之過程,其中乃靠日精之能和風之法則,方能達乎雲之本律之化用,風動氣昇,雲即移位,則因雲之本源,亦即水土之應,亦能立真哲地之功能,佈化週天所應之需求,力行天恩地佈之原則。以此調應,雲在空間以對萬物和人類,應是息本相關。雲之恩,受水土之變昇高,立天干應化施雨,立乎天地萬物之生存,可證時上時下,乃時水土真氣不斷之演化,成乎有此之歷程。既知萬物應而雲雨之應化,絕對成則地籙經。

夫,雲應氣候,立即變化,可分幾點:微雲。彩雲。七色虹雲。行雲。散雲。層層如山之雲。厚凝黑雲。因素種類而已,無法一一深見,只以幾種雲標引述題目之運行,亦即參立表證雲體之原由。可見地籙八能本應和八則,乃是相生、相行、相剋本要之定律,亦是萬物均應調和之演成。前述幾類雲別,乃引雲之來源,由水昇水溫之變,候則成氣,見風大小分氣而變化,雨水乃由此應所演而成,所以言及,道之本體,亦能向上,亦能向下,遵規律矩,所行不易,專乎自然行化之本能。

179

 


 

終南山隱者偈曰:「雲開會雨大地精,聲聲滴滴雨露明,間缺無表量多大,只能觀雲測其因,以此論及萬物應,再者人生悉雲程。」引例:雲在人生之根據,應由生者原本要專五行、五臟之立,配合靈軀完乎人生。以則論及生存其要,最怕其軀內凝滯之雲,使其五臟六氣不能調和,演成氣體五臟之病因,亦即此論,即知雲應以清,無邊際會週身廣應散表,重層疑雲即消,病燥一一化消,塵灰落定,生乎自然安樂之理境,曰則人生矣。

總之,雲係本要,功歸水土之德,然後施化運作萬能。其體雖名有象,但其質乃是水土化氣,功歸玉闕頒令施佈,立乎大自然。故人生能在大地幻化無邊之則,亦是此本之前機。盲目行雲,何去何從?人生若是不能敦應倫常,好似行雲無有始終有景,而不能追恩廣及,若能以雲體化性本用,遵表力行而會週天矣。

本座承應懿命特臨德修堂參著至道寶籙天書,應地籙八能闡述雲經。希以德修諸善子,時佈本座所闡內涵之意,廣渡慈航之境也。今宵至此。

 

南海古佛 降

詩:

電霹雷聲震地精。 施應原立天地經。

時風時候道遵應。 慧覺一生化後行。

述:八能之三—電電與萬物生態

夫何謂電?電者,權衡,震木也。震能和巽得風生,風動艮土雷即現,以此明也,雷也。明乙此經,即能深應大地八能以而顯現。形以相似,立表因由,電之本體則因何來?乃是原自土中和水之精變,立成石體之原根,適地之變,應和土精蘊育而成本就。雖石隱而土中,一系無能而表其功,是因地則和應,八方理律成變,經受天地兩炁交感成系電能,以此常律,就能明白其中,應精產生特要之功能,故立乎電精之源能。

電之本則,功能出入其要。電者,雷也。發出雨露之聲,觀雨明電所發源能運作多少,亦是明體。知之露成和風變之境,即能了解電體和前特要其所原,風之動,電亦生變化雨之鳴。雨者,水也。水中曰艮土,土則無天即失原,離火易化存根前。引例:電者,乃引萬物系列,人類其覺深遠,其性良能,用則良知,若來探哲本其用則,知及性真,雖然而來能證電體能源之人身,可立其覺確有體,雖因無見未了卻,只能遵重而立真。人類之覺性,乃係能源之本系,亦是天地頒佈八律、八則和八能而得成。因之故,人生也,可能引述電體之源,好似生之視覺。微風之動,表乎外圍感入內心,所以名詞電體之源,而無法引示其中之特要,學子修士以此之源,悟境身心,循則其理,表乎電能本要之功能。

電者乃系天地交感化炁,推動風雲,使雲密佈層面,即由地則—土、石、水、火鳴空,接引空間一氣,此即曰:電之生、雷之鳴也。萬物乃應人類之生,以能人生在則其要,簡則此理,道證先天,明德宇宙週天應遵八則和方向,立體天地和萬物。所以者,生在吾前之一生,應以何種角度觀明是相。立真生者之本源,即先而明天地運化之原由,否則無法歷應此德之真玄。

以此簡論,電體源力方則持變,以及人生應以何種方法追尋門路前籌,即以化及方表力行,立乎自然應體之能源。總言之!觀風知雷,聞雷鳴電,即知雨量大小;未見雨露,先明雷音,以音量化,即知來電大小明見,人生若能無表無象,能歸納此源,即不枉來生之一世也。今宵本座榮承懿命,特臨德修參著至道寶籙天書,蘊德參天,慈航普渡之貴,特以參鸞聖訓,德添一道之銘心矣。今宵至此。

幽靈酆都 東嶽大帝 降

詩:

觀坎行動振離鳴。 得會精中立玄能。

萬物立象依此律。 先應了哲明閃經。

述:八能之四—閃閃光造化顯萬類

夫何謂閃?閃者,隱與現。雖有其質,瞬見其影,乃系從明本律曰能閃矣。其間空缺細節,乃係天地本律自然化育,成因其列,亦是萬物應本之源,所能表達其中之因,細節分表立,稱乎地籙八能之閃光,亦能引證萬物所需之光能。閃化禽類,瞬變生化,長立無見,日日成伸,此乃閃光引化自力萬物生存之要義。

184

 


 

閃者,乃雷電之系,亦是雷聲應氣之先鋒,也是循系本律之鳴。何謂居功?是因能以參化大自然本則之原由,亦是普天循系無所不入之精,瞬即明乎眼前。閃之由來,先蘊其系,閃之本源,出自天氣空間,隨著氣流轉運方向,即在冥冥之氣,飄則無方,乃應本律之行,隨著氣體接引地則五金所發而成。閃光之氣,應立氣候變化,隨則運作,方表立杆,化則雷聲,以音化育萬物,以聲通和萬物,以光普照萬物,生存之能,稱乎閃光之能,明則光耀,瞬息空鳴,其光而無法捉摸其影,乃引大自然之所化,無窮無盡演化願行。故地籙八能其四:閃力光耀,乃引示無體成光,無物成質,無氣能成之特要。

以此八能,先述四要,乃系同源,亦是本律之章而成。萬物持己而應之所能,首應風起,雲入水精,變立成電,其體無質。所立其名,乃遵四時應則而行,亦是明空、明則、明地變易萬物頒佈之自然。故八能之氣,乃隨萬物之體而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由八能引光,明則天地,以有問則,先立根源,方立萬物大道應遵之理圓。人生生在萬物,先後之表,亦是能運萬物之自然,由此可知,明耀其體立證萬物之長曰:靈明。一法明精曰:閃光。閃德則應,乃純氣合,和形所發之光線,亦是非能證則之電流,以氣化質,以質成形,耀展其光。故凡眼明視乃成一道之光,而不知此光之系,乃能調化萬物生類之演化,亦明可示曰:閃電。其系瞬即而消沉,但是雖此明此則,生化本論之偶然。

以此可證大道明學修齊之善子,稟立浩然之正氣,則化同參,自證力行之里程,方達前後證深果,得以自然即宜能。總之,應天地萬物所須自律之變化,乃有自然閃耀之本,得乎萬物之安全,致經閃光和應人類,使應人類有生有滅生化之過程。故問及閃光,乃出自然人身運化之本,即能成基,應而萬物之功能,牝化自強之身心,達乎閃光瞬變化育之源泉矣。今宵本帝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參著天書寶典,謹以預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今至此。

 

 

東崑崙崆洞山無虛洞 廣成子 降

詩:

八能之五曰雨生。 前明四能繼五精。

地籙乃佈呈萬載。 亦鎮天心證地靈。

 

 

述:八能之五—雨雨精和萬類

夫何謂雨?雨者,天地之術數。由地列入水火精氣,湧入空間氣體蘊和產生,遵應日精月魄星斗熱能,吸引道體成精。本欲土氣,五行屬類育成氣輕,立會空間氣流上下接觸,輕體曰氣而昇;氣層凝濁之體下墜曰露之體,所何原因?乃引律雨點之來源,亦能分晰其精之變,以此明演雨精,敦化參育萬物施佈未發之過程。

何謂雨生?雨之德,乃引明空間水火層及風、雲、電、閃輕浮之精,氣體凝結而成。雖遵八則和八能,所化萬物必須應則之求,亦是共參氣體成立所生應存原理和應變。雨者,兩也。其體而下,無有重量可以分判之差,重者凝結氣體未能調節,使而雨點成數失精調和。輕者乃系氣薄無精和失方向,未能展及運作。故雨之功能產生就無法見到雨精實體之源,即失其大,故道者乃引自律,明證未及本身,後證發源,以此明週地籙八能之五之所行矣。

然雨之量體可量否?空間液化五氣之明,能會雨精成數之特源。原因乃先明天候,成則明雨大小之變。觀雨點,雖經落土,但能在土之上行立成構變,亦川海所經無所不入之關鍵,即能雨應氣體凝結所存之源能。亦大亦小,觀一氣空間氣體化育成變之本源。夫,雨既成滴,上下成音,所化萬物遵成雨精而長成,亦是能化大地,調節氣候、氣溫,成乎萬物之本源。萬物若失雨精飄明,即失萬物生化之水源。雨者,水也,和通水氣成雨,雨落成水,水化氣成,淵博氣層,成乎雨精之源。以此明經證會,即能了解雨精乃應受五行、五金、五音、五物內證而成,故萬物須應必要雨水之鳴,乃萬物生形皆生矣。

立此明言曰:雨,其精參造至道寶籙廣利眾生,即此雨精與萬類乃息息相關,和而不失之本源。故萬物之中包括人類生變,與雨精化育而不可分離,若失雨水之點,則化無門,位立無方,即失大自然本化本應之道矣。今宵本座闡述雨精,掌宰萬物化育生存和滅根,乃靠此點雨精而成形,亦能表達萬物一精因也。

今宵本座榮幸,再奉懿命參著天書寶典,預祝至道寶籙圓滿果成,諸善智之德臻,寶典普被蒼生矣。今至此。

易宮天師府 萬法天師 降

詩:

以地八能會露精。 參造天地化育生。

因以八能原一數。 是以各系不同經。

述:八能之六—露露與萬類生化之因

189

 


 

夫何謂露?露者,水氣之精。所運自然,行以季節,時得分量,以則定形,所立天地本則之原,亦是以就萬物季節所施之必然,皆立時應,始終定律,以不變萬易之本能。露者,雨也。因素乃成點滴自力所成,非是和似雨點明精,命名曰:露。原本之體,乃行水氣凝結所成,亦是同乎原來之體,但呈中間而有不同液體參變。只見有露而無見雨生,乃是露點之滴,因系無形落下,覺應無精,但立實體露精之名。以此原系,見乎視應,是以無法引證露精之來源。

露者,水德之氣。其德引佈,力行萬物生化之使命,但得其真,凡眼豈能一視,可見露氣行精,乃系天地大自然隨應各敦事理,成及一切,佈成行真,使萬物能生、死、滅存,即以露精之氣而養成。本座引述,明應諸子立學方範,表露引心之研悟。平淡無風亦無水,水平無動然同參,隨波引景動之化,原來水體無動它,是因細節氣之動,引招風景惹其形。露本其要乃水精,落下因證非水源,因素見日風之體,自能瞬消萬類前。何因有此之巧妙,因露遇氣即自消,雖是消沒而無見,但成萬物一成機。善哉!妙德普化矣。

萬類包括萬物生成死滅,成、住、壞、空所應存以露精,德佈萬類,力證天地自然之境,就此引證萬物之人生,能以此則,表證天心,力從至學,己心天地,己德自然,己心超越,自證參乎天地,亦是露氣之精成乎萬類之源,人生能嗎?以此引例,自證能經化育,乃成大德莊嚴,即體無邊,運作自然,證乎萬物自力之生循,亦是學則本應蘊藏力化,心銘不變之本義,好似先賢所立,應悉效法之實證,明乎真理,入心學就之體驗,立能自力之成形,而後頒佈,道證萬物,天、地、人和萬類同矣。

今宵引述地籙八能之六,乃實事體傳真明立應及世境,亦能調合身心運作,亦可參天化育之本義,願行自生能及以此,合乎天地大道之真言,以偏觀正,以正觀行,以行立肩,和應實則,方表立杆,成乎大道之本源,露成金之德矣。今宵本座再承懿命,降鸞德修參著天書,簡述以篇,論虛扶正,以正立德,同參胸襟之所願矣。今至此。

 

乾元山金光洞 太乙救苦天尊 降

詩:

證開八能之霜生。 經變得理造玄經。

能事一本和萬類。 展現真境立玄精。

述:八能之七—霜霜與生化消長演化

192

 


 

夫何謂霜?霜者,雨相似也。明則天地,雨應和風,乃因自律調整變化,通融行德,佈滿時空,應存本立之變,則存運霜方向立經之表杆。霜者,乃無邊之境,入深空間自律鳴曰:霜精之義。但是以則,非是以此能談及化之體論,因霜者,乃天地自然氣壓凝結所成,存凍氣層上面,宜能以風自引成霜,亦可以雨而調成,亦能以氣結成霜,也可隨應季節變化成乎霜之精。可見「霜」非凡眼能以見識本來之義,以此能乎定計霜之本要之特義,方能深得霜體之原由。

夫霜者,乃無形有質,但只存一點水源之精,見則日、月、星辰空間,化則無形,其因在何?是根據霜之本體乃寒,其質水精,但能以此微點之體,養育萬物自能成長,通和季候,廣達萬能。以此微微之點,能存大道,隨應風、雲、水、土、電、石,明化其少之本能,可知乎霜和雨精乃相似,根立息息相關。故萬物演化乃自序、自律,全乎功能造化萬物之原由。霜以明知,萬物時應,廣化其精,雖視無見,但能知則有霜之質。以萬物所感,乃是一般明寒之感,非是一寒之氣,即明表達霜降之季候。霜降季節,明乎天殺,萬物遵應細節,亦明物有所終,終極成至,以達天地自律自然生化之原理。

193

 


 

霜之定義,宜體引風,隨即飄沒。霜隨火證,瞬即無心。霜和木質包括草類,剎那生機。霜和雨調,順則應變。霜和氣合,得則相剋,霜運自化,萬物皆生,以和運作,天地自然調和萬物之本能。好似證乎廉則,乃引自謙應德之和原,雖其體無見,但實季節功參天地,以此化則,功存萬物,德應人天。以此論則,人生可否同參哉?人生貴在生存,以存以體,論則天地,以心表立,造化萬類生長之原。若能以此霜精,時按季節,即明天地所育,參應立真之玄境。

因霜之定義,廣大無邊,非是以此短文能及一切,故,後士學子能以觀經和眾,好似霜中雨露成形之引證。以此之證,立懷胸襟,方能達至明中至德之境界矣。今宵本座再奉懿命,特駕德修參著天書寶典,諸子勤力,應順天命,悟明真身,心懷慈德,報效天恩,名以此律,神清正心,悟正明心矣!至此。

北極無想天 浮清洞 北斗星君 降

詩:

八能之終乃雪精。 廣達精根應律經。

珍貴循化德至理。 圓化經都象理銘。

述:八能之八—雪萬物生化與雪演化之過程

夫何謂雪?雪者,雨之根也。亦名水則之源能。觀見水力汪汪急轉如流,其體精應,乃系出自雪精並氣之本源。雨水而下,空應無歸,其系引證日精、月魄、星斗大氣磁石而吸引,方能精化氣層演化之變易,此乃雪之精根。雨水之母,空則無變,純有藍天經雲密佈,暗無精光,此乃氣體所蘊,玄妙自律隱蔽之精,以凡眼所觀,立證雪無其他,知雪乃是風雲自律演化之過程,非能以執慧覺悟證,言能可生一覺之慧。

195

 


 

雪者乃地籙八能之終,亦是八能合其因。風之動應,承氣層所施自律成乎風之象,其應變化,乃引雪中之氣引和萬類得到風中之妙境,可見雪乃大氣層次疊疊而成。雲之動,亦須雪動之精,引鳴雲氣飄向目標,使雲之體勤則動向,使應雷電交加而引風雲變化,成乎大地萬物所應之需要,引導萬類成形之道根。觀八能前四,乃應實際其質,但無有質而可捉摸,其名有實,但無其質,可見大道地證萬物,非是能一了卻其中之因。

人類生者一世,能乎了解其因前後,即能明以萬物生化本要之過程,下證八能其四能,乃機前述天律八則,引化週天行度週境,所施行佈自律而無隱私,公中體正,造化萬物。以則八律,循環週天,引佈而下接引地氣八則,彌滿自宜,行都週變,順化細節,使萬物以一而生,即化此長。萬物遵系各律各則,自生行變,即成天地類應之原,就因如此,上應週天,下應八則,其中自律演化即曰:能之用。前述四能,乃無質有形;下則八能,乃有質有形,能遵行變,深其運作,了悟實證,即能明悟至德之功能。

196

 


 

雪以萬類何稱演化?雪之體有其名,但無雪系可名,因雪乃水精而結成,其凍質雖至空間,其質其體消逝無蹤。因其引律,以此何名,見則參化萬物生長,亦隨之天地消長之過程。萬物包括人類,應以明白此中之演化自律,成乎天自則,成乎地自能,達乎理通。既明八能之律,就能隱中人類之格。格者,乃通天地,生化循轉和演化。格者七行,失乎天地一律,此道所引明證八能和人格。七律之因素,至後天書—人籙談人生,所應遭遇之過程,就能明演實證而歸廣達道宗能易化至理。

以體實證地籙八能至終,承迎人籙參化,以此論證,明天地應律其根,方能自我引導行持,廣達文顯,力佈慈舟之典範,安乎身心,造律安則,能品之用矣。

今宵本座再奉懿命,特駕德修參著天書,謹祝至道寶籙圓滿功成。今至此。

 

人籙醫宗篇

無想天琉璃殿炎化火德古佛  神農大帝  降

    詩:

醫之名號曰天根。  行化用則會本因。

其系本就同萬性。  用來醫宗則玄真。

    述:醫宗之沿革(一)

198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堂參著至道寶籙,證天經、立地籙。人籙名詞曰:醫宗。因對萬物和天地,人應萬類得和經,則成大地化本成。經參天地,運作自然,無罣之經,力證其系自律之長。醫之天宗,既失萬年原體之系,已失自然而以無法了卻真醫之境,妄圖自證,失乎原根,使真之律無法完成,自證其理,失乎當今。悲哉!悔哉!科學命名,悉應世經,空浮無體,實無真行,非能以證行證,萬類悲矣。

今典聖諭至道寶籙應遵時應,普化群生,其應至理,理出自然,方效力表,使真之等,玄立成格,證深大羅森羅萬象之境,立真自然,自玄成根,近者道矣。天經之出,應世遵行,玄奧之本,德證吾心,雖有空、實事變,乃行自律之展現。終明事至,理出自然,即明自證經乎人生。天地萬物,人生為何有此其他演變,而以無法自能自性本要之用,參乎天地萬類生長和滅度,是因經應人類無法參證此則,項目一一消失,人生自我之長,失乎靈根矣。

199

 


 

夫,醫經圖草出自地皇,經和化極,成物之變,萬象類異皆精,各證一物之動向。動物之體,明經述徑,律律皆明,事系理精,動體之變,由此而生。動乎地皇氏駕前十二之一,號名曰:地創,得經萬物動態生化變易之程,證明因素,立經醫宗之源由。

一動物生滅出自何因?經其生長各異不同,致成其因。地創觀其立動,測出其能,號召動物,集成大全,得乎醫宗之淵源。

二動體之變,應有山、川、河、海,直地生長其應之所,立下萬物各律自生之過程,演化生之物體,似應草木能經生化滅存,能存於大地,方立引化自能生長和化則。此乃引經自律,知前顧後,佈滿萬物各有自律自然演化之實程,就能知則醫宗,應其萬物所穩之處,亦是引系萬物相生相行,存乎天地一律之生機。

三萬象包括萬類,水則一當,自養生類各族魚蝦、貝殼,專應其精,各證水域生長而能,致以始終必有生死之變。

200

 


 

則分四應,了明前因所向,醫之原本,生自地創之經,明根了哲萬物各行變化生滅之能,地應在此,時即治法,就成醫證,萬物生態病化以則治之。植者為物,物者天生,應宜地律,生乎其能,各冠一性。生在大地自然,何能以此採取精粹,立化救係眾生,所因之係,乃存自律,榮展消長之變,故成動物之食糧,雖因其應,所藏一性之能,能通萬性之源,所以者曰:草藥矣。以此一性之明,能適動態成變,專乎攻擊,忽來衝應之穩能,知乎一性,自專尋來,萬物應於不可一失。草之精本,應天地週流,原化自生,化育自然之能,亦是能明所受之災,但其所願,立極天地萬物其要之行,故稱乎萬物植草之源矣。今至此,待次期再繼述沿革。

 

 

 

 

 

無想天琉璃殿炎化火德古佛 神農大帝 降

詩:

歷存綱本草藥名。 立經治則證藥行。

醫則治法原一理。 因會得行立玄經。

述:醫宗之沿革(二)

201

 


 

夫,出自醫、治、則、法,乃引太古先天地皇氏立極引發化則地創之奇,命立萬象,證體萬物之原,故因地創創立物有其律,萬物有其靈,真有其靈,但無其精。能允受天地氣候萬轉變化之感受,所以者,以和萬物能受萬法和天地運轉之變化,立乎天有真氣、地有載物之萬能。一經生化,一則之滅,原靠此氣之生,隱現自然生死之變,方稱有生與死原本之系,致成生者醫之治,死者本有則。空間法用則由生物、動物自能引進自發願力和心境,稱乎醫之宗德矣。

出自地皇氏,立極至象鴻濛,八卦先應,伏羲氏分判山、川、河、海,分經植物動向,系證萬物之開基,力從遵應,使其萬類各異之品能。由伏羲氏之開端,則分此歷能,使萬物居於天地之間,有生有滅乃因生生不息,存乎天地,亦是相生相剋,本應之原,稱乎自然天地化育生化之源流。時至本帝輪轉,炎經濕氣,能經重則,能化輕則,以用律證古今,方能任命草藥至今。

202

 


 

夫,當應天地循環,至致本帝降生歷劫,證草而生,證物唯心,嘗試草物,使萬物遵化生機,律表天心,應則地靈,萬物由此生變之過程,完乎動物之靈,先以此歷劫成應至今,立則成化,則成則治,法用被開,醫則成矣。療治醫體病證之不同,所以立乎醫之宗。今係德修堂承奉金闕、懿命,立表天心,著造至道寶籙,立極時應,會通天地,證和萬物,立經天心,成乎此得,方能表證醫宗治法治則之原,深乎自古至今歷存綱本草木之淵源,治乎人生之育鑑,成以體會萬物動向應有相生造律和生變。以則探討,時明太古,後證今生,乃以體備化育,醫則而生,存乎當今。時至本帝嘗試成變,由物觀天,由植觀地,由應萬類演成之變,敦成類集,自然應和,調立自律、自生應變之程,立經治則法用之本源,稱乎醫宗矣。

既知動物包括人類,本就病痛難受身心之境,悲矣!此盟乃因先天自律生化本來因應之義,非是有病有始終,或應空間之變義,若能引述其精數,即能了解病起何因?痛止何者?聊表內經因素之招感。精者,由此之律,降吾之生,受之萬類、萬法、萬物所證古今,方達草藥明鑑。時值時代,因其文化未及時至,未能振用,對於事物不能用參其至,亦是知之而不用,不知而妄進,所以自律無法居先,自證不能居用,自發不能而進,致成系,留存軒轅氏,立空本則,立律成基,立目成治,立藥除病,方證至今草藥治則之源根。本帝能以此則彙集古今,今成稱乎藥王,述經濟世之源流。

天、地、人、萬物應遵此法,其他無法以治,故萬物乃引相生剋用,佈立成紀,復起伏用,明真假進,所能運作真假本要之義,立乎草藥天地之根,溫化萬物之原,生得自應,生化自成,形象各異,自能藥物草木之治,此乃天地經應萬物所存之德用矣。善哉!醫宗淵源出自本文,前後所證,立經天地萬物演化成、住、壞、空生死變化本則之原矣。本帝今宵力勉德修善子,能以震天,能及溫地,化育萬物悲之量矣!方達悲天化育、普化慈舟之證義。本帝以此述序沿革,普化眾生,以待醫宗順序,成乎至道寶籙之宗矣。今至此。

 

太醫殿育鑑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吳 降

詩:

理開真空天地經。 醫則存原振平行。

生者之類原易本。 一證之經曰萬能。

述:醫本淵源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御駕德修堂著造至道寶籙—人籙:醫宗。雖德而化,遵奉天運主德醫宗總輯之雅銜,即會德修諸修子,得證寶籙理經開。因奉金闕諭旨頒行,大道運作顯於世俗,敦應教理,方存本則。醫之開端,本係有律,由天而地,由地法天,由天應類,萬法皆生。生乎德之原律,系本之先,應則法治,自能更生,則存理性,力應其根,生乎自然之境矣。

夫醫者,奇也。由此展現空間產生矛盾空虛,是因其法不能因中成律,自召本身,使其萬類無法引證其實,而荒廢其中應變之義,使萬物無法引證其中細節,生者不生,死者無歸。所以道之引律,乃因玄秘之律引係世人,所發之長,乃有其名,運作偏差,非能以此代號醫宗之籙,能運自律,能變自證,能觀當境。時值方效,力存變化,乃是醫之治也,亦是則中抽象,力證和衷,應則萬物之源流。今宵以此原則,方佈醫宗時要之本義矣。

神農氏嘗盡草類之演化,萬劫長存,是以萬物生化本則,自能自應,治則法用之成果,得乎天地存有萬物之性和發源。此係天生萬物,地應五行,敦成化育和演進,成乎醫宗應立之原。因各係原素,有其自律、自能,則乎醫矣。夫醫者,則也。明證成根,即醫自治,類別之境,乃有自律之源,所立成效,達乎其本。由因盤古由於氤氳炁體,成規原則,成乎萬物之靈先,係本人生在世能有遵德自然,應及天經和萬物,所以而成,群立自證,則存至今。人類本應無須醫則之原,是因人類所別另有心境,致其所治而以不能所醫,則存至今而以無法突破。本源所思,由系自律而變,致使當今病歷而於無法生者自治之原,可稱世境之悲矣。

當則瑤池老母聞及慈懷,化育根源,力荐保舉,方證金闕諭旨之真,成乎至道寶籙矣。所以名列士應,力效天命,存乎群生,德報先烈,效法祖先,明以此則,成乎週天矣。

今宵本座簡述醫本淵源,後證群生,使能振奮草醫超然治則之義。待於次期之日,候接炎德岐伯先師,訓行醫宗實要之本義也。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瘟疫化神醫 岐伯 降

詩:

人生成形不知根。 自我生長不知真。

以則治理原則變。 即有因立病纏身。

 

 

述:一字參化五行本體之運作

今宵本座乃承奉懿命,特駕德修著造天書寶典,和諸善子會證良緣,經都廣泛,被證萬類成滅之因素,立表方會,果證萬年,理表天經,立證地能,經應萬類成果立真和化育,即成自應,方立天、地、人則之經矣。

夫一者,形也。無一不能成真,由一之展,入表天地,方成萬物之形象,此則之應,一者觀:亅ノㄟ。一之開端,乃萬物之形,亦是萬物相對之本,亦是萬物應從其系演化之所能,亦是萬物本要所立生形自長異系之原。一者論身,乃系物體一動之行,一之開端,乃是類生自律之過程,亦是能根自化和生長。一者,心之本,亦是身之原來,週天運作,天大地寬,人能之所懷。此則,若是明以原理,則知自我生應自律之感能。一者之精,昔在伏羲氏一劃開天,自能生化,醫宗之原則所以立,以之萬物能自則和生長,乃因各異生變而已,無法成乎一律之章,成乎至今文化而不能之所用,致其真諦失乎當今,醫之展,未能形成科技運作人生,所以失乎本源之義矣。

一者,乃由身配而心遵程法則,成及人身,觀律身在,但而不見心存,使身心兩化不能自應,故極形有見身,而於無見於心,所立本應天地自然,失乎!私心而不能成乎天地應律之循環,悲哉!私之過程,養圓心,自創於律,悔乎其真,所立失證,使應其律大失自然,那來真乎其行。一之成長,乃係自然之律,亦是本則本性自然發育之功能,亦是發自自性,本其安繫當行之元素,則成一端自律能其自應,非則方案,生乎其生,自系其長,生乎一本之源矣。

既然一之本論乃系週身,亦是天文論地所發,亦是人生自應生異之不同,方能稱乎此則之生,可見一理之數,名劃週天,亦能化育生形。一者之展,乃系五行之原律,亦能應受週天地養之所能,其系源乃實應本照自生之本能,何以有受天地所化,應受本能之所要?何有生物動態生化、死滅之原由,則成天地而以無法控制自律之原,死滅自應,而天地亦以無法救則之感懷,亦是人生能悔自律其因,即成五行自律之滅度。所以明則醫者,乃人為能以自力修身,自然心從之願,得應參天,德化自應,得乎吾心,德乎得之應矣。待於次期引證「一」字,論精五行佈達週天也。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 興類草木大天尊 軒轅 降

詩:

精立籙體護文經。 無數原本一類成。

證悟一體原一性。 方表萬類顯天鳴。

述:谷類動變與人生

210

 


 

夫天地至律,頒佈萬行,因受陰陽之氣混淆萬類,使其溫化失乎大地萬物之因,何矣?天之大,成引萬類生化之源,亦是自能化則歸宿生變之真系,以此德,能及天心,成律自證,普天大地,德存萬類人生,稱乎天之大矣。所以者,萬類能以自律,則有谷類。

谷者,植物之動,亦是生自天然化育生氣之成,使以谷類分成萬種,稱證草木之發源。草之德,應普及天地和萬物,其德同參日月,比證萬類之發源,稱乎動物之先賢。以此之能,達乎萬物生化之護能,能使引律草木成變,乃系生存天地自然之中,造成動體之物,化食自生。生者滅矣,能以再生,生生不息存乎天地不滅之原由,亦是能在動物之間,明系全真。草木之德,所佔天地和萬物其中之珍貴,生乎成乎草木之功矣。以此命目,則成天地。萬物以草木生化之源能,配合天炁地精,相生相化,自立自成。所以者,一性之展,能在萬物之中展現,觀測自明一性之經,成乎天律、地律和萬象,證立一字、一性和五行。

211

 


 

當今之世,乃人類科技演進,文明演耀之境,亦是人類道德敗壞,良知良能,因系自證,吾志勝天,至精星斗,傲壞心靈,致至當今成係醫宗文化遠流。迄今,經應上蒼惠允,顯降於世,渡化迷途眾生,醫證神清,明應病纏,方表力存,明都化凝,此乃至道寶籙之展現,亦是諸善子良緣會合德修,良哉矣!醫之開宗,應由文化推展,演進文明之經,引係原古,律證時代演化形成科技污染,天地遵其化育,稱乎醫宗之本矣。

今宵本帝闡述本文,乃係自古至今方寸表達,存乎德修,刊載至道寶籙,利及眾生矣。今宵本帝承奉懿命,御駕德修著造至道寶籙—人籙醫宗。綜合天地五數,萬物之成,由此順變,岐伯先師答乎一字一性和五行全矣。論證和合,因證先哲和證萬物之序,觀行至境,立證醫宗,律律規真,運作醫體。理籍之原,賜應德修,引則古遠矣。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張仲景 降

詩:

醫宗源流自先賢。 展現古今立寶典。

特證人體八一難。 靈樞素問立理言。

述:六經之序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著造天書寶典,臨會善子,勤證醫經,歷劫存今。至道寶籙乃表天心慈悲普渡萬靈兆數之原,稱乎天心,慈乎地鳴,引述萬物至高之能矣。

213

 


 

夫難者,有八乘一,其類應系,乃有各宗。以人類論證,難者乃週身之痛,則成萬病之因,因自先賢扁鵲問難,造出人身之原境,則出理言,所以本師用行,制立理成此章。難者復以人身,先本由頭、手、足形證五中,乃形外則表立,稱乎人身,雖然身形已立,證無靈心,所言無法稱證其實,有熊氏代造創立五行,成乎本宗其律。身者,乃萬類本要之形;心者,乃稱各異各類生長而不同,亦是選擇人類曰,先萬物之靈長,可證即名曰:天地,人心最精行化自力自律之能,稱乎道體之醫宗矣。

難者,能有其真,亦能偽稱之假,因本無目,乃動而成,出自之因,就因人體五臟所屬六腑之能,得乎天、地、人三才本要取之道,立極萬類之先軀,所以難經脈絡,權衡萬象,證乎靈樞。昔軒轅氏曰:靈作之樞,謂之靈樞;素問之系,謂之運系,常理兩宗,成乎靈樞十八卷,針經九律。素問九難之經,存乎當今,曰「內經」,因人生隨應時代,所運所行無法觀明實應,致失靈根。論及八十一難,乃係人身週天應候自轉,經化合適,氣血調和,生乎人生矣。以候成則,順係精明,得吾自性。非候而取,全失靈軀,雖有身形,但無靈心,經系曰:陰陽失矣。

214

 


 

脈者,乃靠神經通達化合演成,由實而神,由軀論心,所得自然,證經臟腑,和合調成,那有難字之生?經應先賢律後,本座分析六經之難,表證八十一難之根。一太陽經絡。二少陽經絡。三厥陽經絡,包括陽明。四太陰。五少陰。六陽明包括厥陰。以此六經,順則五臟,力行成就生乎人身,雖然簡述淺要,乃應順序,科科自應,律律有序,即能了解醫宗之原,即能明通自化演成應靈樞萬類之人生矣。

醫之德,證天心。醫之良,哲脈理。醫之應,適之應、適臟腑。表醫本,得神明。所以言醫,實係艱難,先證其表,觀其行動,聞證其音,先後體證動向,則成外證醫療治症之本,然後溫證五臟六腑循環之過程。以此醫者,以治之本,然及六經乃證身難,因受氣候而以不平產生之源,亦以了解證明六經之序,乃本科醫宗悉悉自傳。希諸善子明以此宗之大義,繼而御醫傳真也。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降

詩:

五中原本由天生。 經和臟展應地鳴。

臟乃應陰循法則。 添就臟腑即神明。

述:五臟六腑證六經(一)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參證德修著造至道寶籙,聞醫人籙顯應,真理應天佈及生靈,能待圓宗顯天台,經故問律時演變,存乎歷劫一道生。

216

 


 

夫,人之一身,係心之長,出自神系,各立其精,亦悉身系之律,明白臟經化則成腑,律經自然,出乎萬象之源。生者,自系身由之本,生者身展,白形骨骸構成,一身自長行動因素,成乎人生曰:天、地、人。既有此精,何為不能呼以天地同生,和應日月同明?是因人之身心不歷其長,失乎原體,存乎性生,得候自轉,專乎神能。然悉明此系,乃心生有身無心,好似有風無雨,有血無氣,失乎天心,失則地應。人失經血,失乎身形,其因乃自然本律,由來一性,一疾一病,傷風邪氣,引系原生,致其應遵本要之行,乃是自然本要之過程,方稱今生生乎人類之我矣。

本醫明述五臟加一和六腑減一生數,與論六經,精要題目留存醫宗。大道原體,一身所週,流動運作,成乎道本之精。昔軒轅氏造形靈樞,素問其難,引證古今,因有此系,全立彙真,成乎人類有則有形,專應明心,能就天地代向,音循萬象之音,報達天地和同鳴,人以至精矣。

217

 


 

夫陰陽之變,大道經開,陰為孕育,隱藏無根,陽機運系,精立其精。雖未達進,永不壞根,存良本性,圖展天心,以此之律,明悉陰藏,表系無心,隱伏之變,存經形基,此乃陰則,原系自彰,即回待陽一佈,成乎萬物之母因。陰之性,臟之本,行極週身,化則生形,敦乎人類之本,則成萬物之源。以此論及天地,由人所立,即成萬象原系之經。萬物之創,由陰成陽,方能達證人身之本源。既知陰臟,悉原人身,能知此則,大哉乾坤。無曉之經論,致生無端法則,造壞己身,循乎天運,行化之境,失乎陽律之精矣。

五臟六腑證六經尚未完述,待於次期再繼行述。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降

詩:

臟由形象體立居。 是由人體悉本宜。

土中立極成臟原。 由而兩火合四時。

述:五臟六腑證六經(二)

今宵再繼「五臟六腑證六經」,精述引證之機,醫證眾生矣。

夫何謂陽?陽乃易變圖形,循位立經,遵向順則,理證成形,使陰蘊育之氣,達則經天,成乎萬物成長之父母矣。人之生來曰一身,自系生存乃心玄,能以運作展時變,智慧用心力身揚。既就成乎人類律,好似前期律論篇,即成兩系論心源。

何謂心?心者由氣而成火,火中造一得心平。心者,臟也。原系橫心,一氣之長,障礙行進之本,失測身壞。心源由木經之應,有見木焚見火源,失了無明之觀見,失則自行滿心懷。心者,五臟之王,君榮天下,週展自行,人得心衛,自力其能,佈滿經絡,則證玄真,氣展無礙,得乎自然之境矣。此乃心者人身之本臟,亦是主宰週身之血源,若是失乎心系之經,即失本身自系本要之源,失乎自然之境矣。

219

 


 

論心過程,本應化穀,由臟而腑,力見小腸,運系其精,得乎臟精腑強,運轉週身本要自力之道行。何謂小腸?腸者,乃遵水穀行運之變,通常引自臟腑之中隱明之現,它之特性,能分渣物,力從氣體之運行,亦能回歛火中溫平之義,成乎火中能化能平自溫之本原,稱乎心為臟,小腸為腑,得乎經天緯地之本源矣。

文 證:

急水湍流去無心,緩慢之流理無偏,當真自悉明時曉,急緩即能治心腸。火中炎烈一神生,由而兩火合四時,遵變之律成原體,似火無炎則在中。中之行變似在土,土中立極成臟原,其氣能短亦能長,存應身外之表然,內證臟腑之原根,土乃人體天中央,一劃化則即土長,一經兩數成物象,上面加一即王經。

220

 


 

土也者,五臟之中,其律伸佈四氣,成則人身,由脾土臟參造血,源運經週腑立行,經身以脾為上土,臟則無邊,造化無窮,參天化育,似乎玉潔之功,成化週身,係應神變,使其生德無失,得乎週身運作神系之功能。大哉!厥德之顯榮,此之道,週身應係遵德上乘之原矣,堪稱週身神經系統之中,能有中系成立之變,乃是一氣原律,本經屬陰,而失真陽,使本亦發之氣而不能參乎其用,致失本臟自應之原。以此言及,則有成變,土臟之行,乃應陽明核心,致精其展,週乎環流,使血精膸順應週身,氣得佈行,化則神經,其律精應,隨證五經,使其臟核得生自源矣。

何謂陽明?乃指陽精之數。陽者,輕之象,根無實體,代號曰:陽。氣血精變,乃人生生長之變,非是以其名目能以左右,可見人身心化週行變度何等深奧,瞄而無標,用而無則,形乎人身,以此達乎天、地、人之專,則應三才之義矣。

論及五臟六腑和應六經,時而無法一證,待次期再述詳律。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降

詩:

腑原無名可行真。 臟經育行立源根。

若失經氣候不展。 即失人身化污塵。

 

 

述:五臟六腑與六經之行(一)

夫,土本五臟本中王,其系發出各自當,違失臟本功全失,一炁黃庭佈四方。甲乙乃系應木精,其中歸應土水長,冥冥成體遵日養,好似人身有木精,論經六經合太陽,一系之光佈大千,立木之氣成肝臟,臟中復化乃太陽,陽之精光和日出,萬象遵歸陽光性,使其臟平化滯鳴,廣證太陽之系絡,其氣純陽護週身。生者肝臟由名目,鑪血精光受太陽,兩則之化,肝臟膽腑循環之過程,亦是人生者,身應具備之根,兩冠歸土,萬象即新生,生生不息前述至,土明之根,稱乎土則可存王,守和中立,佈極週天。

222

 


 

何謂土?土中一人成則曰:王。其精淺內,行正中心,人身因素,借物成立大地週天,明律人係,所應自律,應持本律,奏就天地,明氣星斗,河川之質,存乎人生,但能以此則應天地,代天代地,證本人心,以此可化、可生、可滅之自律,狂乎天地之心也,所以成因疾病。由此生變不測,專乎氣候無端之則,使萬象失衡平均,使陰陽之五臟六腑不能安行六經三陽,失乎本經,何在罵天怨人哉?

何謂土?一本成候曰週身,原動之則,亦是由土生化萬象之成。土乃脾也。脾之伸長,護應週身,使火中和運金之氣,促長經絡,順應週身,成系各類異長自生,此乃土中藏奧之妙典。經行土經,其律成金,金乃人類表立臟原,金者人身系問細詳,明金之則,即能知心。何謂金?金者應肺臟,生在天地曰西方,化在人體曰氣行。其臟玄妙,非文展其數,參育日月行,雖經育則曰人生,應以調和百自良,產生人體和天變,理出此道學道心。

223

 


 

肺臟功能之腑曰大腸之系,因有行氣佈力之行,若失大腸之系,即失金氣運行之功能,可見系律精微之經,成則臟腑本要功能。肺之都腑曰大腸,其精原應由土精,土氣和中歸陽明,藏隱血海之原精,陽系曰田陰隨月,田月合並陰陽經,此系乃論明日進,時月可調各經明,堪稱陽明之經曰:胃也。金本之色,應系日月,無日之光,不成金氣,無月之系,不發金聲,可見律則,律律經明,絲毫不差,若失中斷,即人曰生,生世病魔纏身,心夾如焚,即失生者之道矣。註:「田乃四方達天經,由橫由直成此數,明則成胃日月明。善哉!陽明之經也。」

此篇論證未完,待次期再繼五臟脾土運五經之明。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降

詩:

戊德歸土居中成。 己則運經陰陽明。

丙中經氣全復鎮。 辛會真陽護身形。

述:五臟六腑與六經之行(二)

224

 


 

夫精也,臟之本;氣者,臟之源。體立萬象,由此即生。生者,大自然之能,可見行則由干支,此應天行之六能,佈則八方得自鳴。干之數,為天行律;支之變,乃萬類之發源。兩冠體明自律,天地則證,萬類律證演進之體系。

支者,地也,首為乃有字無象,用則存無,由一成乙曰了,其數乃引萬物有生必有滅之過程,稱乎曰之名號。乃由十方缺失,皆長之處長不得,是短之位不調和,稱乎劃未成形。開皇極氣發堅,無法阻礙振其行,其體其氣恕輕微,佈得週身則由來。觀水秤通幽谷,暢流天地化週身,方應達道明至境,稱乎大腸力根行。則有質觀無物,一炁之精化氣行,遵應從物造化則,亦以物體化氣能,包羅萬象之晶體,佈滿週身得生衡。

225

 


 

本中央守神精,其德乃應遵氣行,始終定律無更變,主宰週身一部經。乃天干屬一系,亦是人身之血藏,陶攝運作時不易,成乎中央五臟王。是陰陽末相並,本論將是君與臣,水穀精變系一體,能伸能長洩污源。能通至上,亦行下焦,污糞經除,原則身真,心王能化,運作乾坤。應田開,護法心靈,由氣而臟,化則週身,田中兩出,分化上下,至精明毫,穩應中心。則經四,通和四海,由水而精,易圖經變,自律行持,造則形骸,其律特要,始出由依,終應時代,佈開週身運系之本原。

應中節化無邊,陰影疑存況心影,使經之系無定數,擾造本靈破身行。而六合和不正,一性之光受此纏,六者不成人不長,使根精明失平衡。故者,十大天干,化則萬能;十二地支,演化成形。而以能生,即明自律,證我何形。以上乃經萬物則由天干、地支化則成因,稱乎萬物之源矣。

待於次期繼述五臟脾土運五經之明,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孫思邈 降

詩:

乙存一性體原明。 丁火自生化氣行。

壬得兩冠精氣臟。 癸水之精合火明。

述:五臟脾土運五經之明

夫金者,行之畫。金氣行運,臟曰肺經。氣之輕體浮應在上,使行之律,途里千淵,非是以凡眼能以明系其因,所以前論,適應本源,在天為行,在地為質,在人為臟,稱得太陰之源能。既然有形、有象、有臟,必應變化之過程,行則成金,金易化水,明機形則,自彰其律,造化生機。

金者化水,水之源,故因其本系自律,兩臟陽數之週身,乃應左方之運,轉向陰經,生生不息,始終不停,此乃陽受陰氣,臟腑皆精。陰之運轉,乃應右方,行正一氣,週流氣海,交而成形,此曰人身本系之源能。臟土五立,名曰五臟,但因臟本之位置,形成六格之義,從此法則就能分出乾坤、男女之差別,可乎定義曰六臟,乃五臟加一之源。

水之精,應在週身,其所造化乃應土精出自水源。水之精變,另係人體週要不可失之源能,加由一數,左臟為乾,經由右臟出系,致其亦是運因其數,得乘運作之靈性,可實奇哉!水和並火,蒸化成氣,使臟腑明系統,系統曰生者不疑。大哉乾坤,用則精明,隨應此律,必應始終不斷。水之臟立週身,應和法則,則生經應相和而生。水之變,明晰培根,亦能和土而養木,使水之演化能及至功。上乘之境,德乎參天,能使人身週都經應,稱乎腎養肝經,亦是水平能和硬質之源。

由木生火,火生土,養而成其實,乃借土中本要其質,護應生長之源,其律本應之水源,和中造立生長之因。論者週身,構立臟腑,乃應因時變化其律之真,使萬物之中,人類適合天地之道源,稱乎天、地、人。人者,萬類之先,皆因自律自行,運作精微,全真逞現,立乎大天、大地成人之大全矣。

總言之,心者謂臟,小腸謂腑,並和相生。肝者謂臟,膽者謂腑。脾者謂臟,胃謂腑經。肺者謂臟,大腸謂腑。腎者謂臟,膀胱謂腑。名謂此則,臟有形象,能表腎平兩氣,加乎多一。六腑之鳴,乃運藏血,調和氣體,運作身系。雖有六腑之稱,但缺一名,因素本哀週身系列,腑者可見成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名則五名。失目曰:上者經包胳,下者巨陽經,中者曰黃庭。綜合三焦,分成上、中、下,致其六腑存理之名下,確立天干為十,地支為十二演化之原由也。

本座承奉懿命,參著至道寶籙—人籙醫宗,闡述簡明,留籙德修,此乃醫者運系始終原理,適應本座闡化行世知則。醫者,應先明理,進則施藥之目標,方能達至動體之系,適應經年。醫也,真律也。藥者,治之精,應明此理,方達至衷矣。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內外巡科 華陀 降

詩:

藥證得樂草平生。 包羅萬病歸藥名。

傳系六經行十二。 方達日辰二四經。

述:藥性與人性

今宵本座承奉懿命,特駕德修著造至道寶籙,參會聖展,普及蒼生。以藥與修心,四大精展錄寶籙,留傳萬古之醫典。

夫,人生自得來生趨向,共受陰陽真炁,成類人身,其本蘊藏陰陽生氣之律,明中陰則,即類人身本臟之存。有臟之根,即有身形,雖有形象,動而不得,就明陰中假形而不能靜中之動。好德天心,時佈真炁,腑時震動產生陽律之精,帶動臟則,兩冠立乎陰陽之義,則成大全曰:人身心矣。

230

 


 

身之展系乃靠因緣,雖候引道,則歸大則自然之境,故人生本要一性,乃藏良知良能之性,而合天地萬象之根。聖賢曰:「六合真炁,彌滿乾坤。」因人生者,人類之生即有臟鳴,此則生乎自然應律之本能。人者曰:陰陽。陰陽者曰:人。此兩判合則人身,使其陰陽造化成立人之身心,曰性體之原,稱乎人性。何謂性?性者萬象之根,所明其理,穩則天地,能見一物,方能一見之性。人生者,亦不例外,從及運轉,成得今生之人形也。若能如此,天地陰陽和人身之造化,則歸性本之淵源。

既然萬象行律,就本無他因素產生,不遵軌道常行,自轉失當,失乎源動之靈,使其根深蒂固,性體原光失於漸而消逝,災乎!病乎!則成人身之大難,使在難中而不知從何自律,失軌平心,亂乎真常,造下含因。以上述及人性,就因常律演下不可收場之原因,所以者,應施施藥,知則懸開,使本平靜草木之生,亦受人類自毀,當失平衡之心而摧殘。冥冥之中,悉得草木,亦得生機,使其人類、植木、礦石通和萬系之中。

草食由水土,木硬質參天,人類之智識常能,使證草經曰藥性。何謂藥性?藥性者,溝通達意,明晰長生,自律其性,植直無有,其次所應無邊,深者深得,行者自立,全者通經,好似人身自律之神經,能通天心,亦則地靈,中通萬象之源流,可見人性與藥性本有息息相關。藥者,常則。觀貞所瑞,立顯真炁,無他之變,則順週天,與德佈仁,無怨於心,雖得大地運化,德則存性,人可嗎?以此明則其系,乃通真理,人病應歸藥草之訴求,得乎平心常身之境。兩面體會,則存草木是否與人類同等萬象之寶貴矣。

今宵本師論則藥性及草木之源和人性,乃天地效法天心地應之本源。待於次期則立病理,格施處方,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內外巡科 華陀 降

詩:

慧覺一生化萬靈。 廣哲藥中之本能。

精光一現如真境。 方立自證合藥經。

述:中風病症處方

今宵本師御賜處方,留證德修,廣佈世冑。

夫,風變氣寒,暑則成因,質疑難應,濕度經生,致營人生受之不得而失經絡,無法運作其心,所應其疾,乃經風中邪氣,立心系絡,行證兩面,時代名稱曰:中風。舊時代淵源受風寒,兩律病體原一律,但而同質不同因。

風之氣,轉運成邪,邪入營衛而失平衡,使風精變衛成乎邪勉,精破五臟六腑之經,即成氣失,使身心氧氣全失,致因陰陽不調,稱乎脫陽之累,全身經絡失證經行,而休克昏迷之狀態,此乃脫陽而稱中風一系之原,若有此類之診,可行處方—萬寶之珍。

詩證處方:

甲乙紫苑荊芥。週身蒼朮茯苓。精銳麝香運氣振。溫和臟心曰炙花。一氣脫陽自保。自居。有陰無陽質難生。黨參原則護虛營。能就佈化成錄。一本紅花化週衛。河川七變成綱紀。脫陽之類質痴凝。不知前小後大經。脫陽無法會陰機。稱乎中風之脫症。

從中前述處方,演成分本易草源,分量用則經醫證,即能挽回脫陽之原因,稱曰中風脫陽之症。

再者,天寒地凍,萬物經受氣候演變,成乎外寒內熱,經應人身乃成心臟系列之疾,亦是經受此氣,人身最難一受,週身動脈失經,營衛自轉失靈,氣虛血旺,使血液無法通達關竅,凝則致成未及,展現血氣伸張,使凝滯個位而失氣,轉必經之良,失系臟行法則,失乎臟行之因,而無法參造週身血液之循環,致中失氣,稱乎中邪陰閉之原因。

234

 


 

中風之系分成兩類,此類曰中風閉陰之系原因,若從病患,即能明白深意。原本生者人類本來因受因緣,亦悉得此乎之病,經受四時天窗,即明萬類生長之因矣。何謂閉系中風?

文 偈:

心境多邪心虛境。勞碌操守不均行。自亂心性行本要。失當自受病皆因。血氣不精先破血。凝積化開氣行中。明則此理妙心玄。

詩證處方:

土藏水中木經生。水火調和氣臟平。能溫其化身心得。則清化育得安寧。若有前述之陰閉。處方先洩水基。朱貝藏土中麥門枇杷葉精化土鳴。黃精精氣銳振木。溫化神麯川芪。水之變系腎心。調和暢流乃淮朮。一氣通達百脈源。空上乘原得理。主要乃觀傷寒變。亦是其真蜜陀僧。細語平原一致。運藥之鳴會病因。

今宵本師因應時代世境,參造中風,證以陰陽兩系,陳系原因刊載至道寶籙,利及蒼生矣。

註:其病證各有輕重,輕者施藥劑量:

一、中風脫陽之症:

紫苑二錢。荊芥三錢。蒼朮二錢。茯苓二錢。麝香一分。炙花三錢。熟地三錢。防風防己各三錢。當歸三錢。黨參三錢。大茴小茴各三錢。紅花一錢。重者之症劑量各加一倍。

 

二、閉系中風之症:

穀精草三錢。朱貝二錢。麥門三錢。枇杷葉三錢。黃精二錢。神麯三錢。川芪二錢。淮山白朮各三錢。蜜陀僧一錢(粉劑)。辛香三錢(藥名同辛夷)。重者劑量各加一倍。

分以上下兩劑,上劑三碗半之水煎一碗;下劑兩碗半之水煎八分。皆於飯後一小時服用。忌酸類之物,忌午時服用。一天早晚服飲,隔一天而飲之,連續一個月服飲,改變體質,治其療效,隔七日後再服飲。輕微之病體可漸使復原。重者之病體可漸其轉輕症。可!至此。

 

中天太醫院制法藥師 御巡天醫 雷公 降

詩:

觀察應病乃真機。 不可盲目吾時醫。

明能證藥得時效。 參化藥物應四時。

述:四診八會

今宵承奉懿命,同參德修著造至道寶籙,經應造藥精典,要悉通真之特義,存留寶籙|醫宗,留應後子,廣博真傳。

夫醫之源,則分八會,會中則成行四診,方證參明其原因。一望。二聞。三問。四切。其中則成曰八會。

何謂望?望者,觀察。型成自知,經其測後,即成望境,瞬時空間所表而立,證明顏色,面觀動作,明精成智,整乎醫療之法。

二聞者,觀音,識其聲變。或有音亮之變,則成有因,使應空間不問即成智慧之知,亦能從就此義,分析療法之思量,而後引動前述望觀,就能明心應物,普證療法時效。

三問者,門也。可從直接接觸空間應宜之事理,以話問真,深得見解見成,直接傳真,明白身系之境,會通自然本要之義,則成時醫,瞬明時效,此乃問音得聲,望觀知則,觀應證臟明腑之原因。

四切者,動變,又曰脈經。清明人身心境,經絡通會週身,活則自然,血液氣轉形圖之要義。切脈知經,通經絡,專在三陽三陰,通會六甲,轉運成以六丁之義。何謂六甲?明曰:六臟和六腑矣。

以上乃證天地自然動物之中演化之義,至宋朝,保生濟疾分成曰四診八會之原因。由則明知人身自轉,方達身心健全之精。因凡俗世境文明展進,當失文化之尊,所以致有疾病痛苦之因。文明乃應時代方向,實真追求,盲目妄行,失乎身心安寧,使心心系受到無法阻止心血自轉之能源,失乎臟腑未能調乎四時,此乃病發之因,若能以文化推進文明運作,即病症減少病理之俗塵也。

待於次期,就以此義施方婦女三十六痼疾之聖藥,利濟眾生之內患,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制法藥師 御巡天醫 雷公 降

詩:

應證時經晰其醫。 先知藥性可行宜。

妄點之意非醫則。 應悉通真之時機。

述:藥之本性與婦症處方

今宵本師再繼前期,闡述藥性和婦科聖藥,溫固坤道婦女三十六痼疾施方藥理,濟及蒼生之內患。

藥理詩證:

根深重結祥珍。質純系天地精。

空步里無不到。香經絡尋其根。

輕穩底耐堅固。汁通會十二經。

香證七精天地養。下真祥護婦貞。

處方順序:

沉香木香丁香藿香檀香乳香降真香。其應七香分八則,八香之中缺一席,坤道引證分七原,空間一香振乾經。

再序,前述八香,藥隊精配:

扁柏葉元參熟地冠花赤芍小茴柴胡枳殼益母玄參紅花歸全白朮荊芥白芷茯苓半夏川芎杜仲蒼朮陳皮再加甘草。以上分析,藥分構立:「湯劑」小量,「丸劑」應重,和上蜜為丸。若有感風寒,以丸定量再加麥門風蔥生姜薄荷五味煉湯和丸同服。

本師今宵觀羅化則,護生婦女,百病全科,若能引特藥分,配合季節,此方乃萬全婦科聖藥。前方加甘草。藥之動,乃以物治則,身心有病,乃要以靜待動,變易之中,先明身心病症,分析目標,方證七香和藥序。本方可用分三:一湯濟。二散濟。三丸濟。以定分量,用則應變,慎用矣!

本師前述婦性百科醫證,乃循古方,傳真入境,現則時運,承賴藥草,明在萬象,生化之間,成其特質,防患未來,以振實用。

藥性特證:

寒中冰冷係氣天。 運作其能乃自然。 小有感寒形難受。

原本即是天地因。 人身遇寒心悉冷。 既知冷寒疾於居。

熱火中焚經中燒。 育明退化火中球。 先應藥理宜化則。

失當火炎化灰塵。 溫經無壞最難纏。 知寒悉熱溫難精。

若以制則宜發寒。 可證寒陰一熱能。 平能勝熱和調寒。

從中平氣借溫床。 寒熱本是無中立。 施藥自證悉溫平。

藥車之功能一六五味,味味變化分五能,滋潤萬物持特證,全賴此草復溫平。天有日、月、星斗、天河沙數。地有金、木、水、火、土。人有心、肝、脾、肺、腎。藥有五味之特證,味者:辛、酸、甘、苦、鹹。分則成份曰五精。適應天地和萬物,堪稱寒、熱、溫、涼、平五性。此乃藥證萬物,必須賴則精華之所求,稱者醫也,藥矣。藥之運作,平反十八味,畏反四九經,孕行六甲忌二八,其中明晰註綱目,要悉其中之概意,悉聞藥典即明機。既知藥本綱要,乃應諸善智能機觀測,字眼學證,即成心中必要之依歸。

何謂藥隊?隊者,順序。其中有分補血、補氣、破血、止血、循氣成血、補陰、潤陽、滋陰保元、止吐、止瀉、解毒、消腫退癀。以上種種之因素,乃靠時代人體所應大自然之中,方能認定病理治療本來之原。所以者,藥能可施,藥可害己,亦能亂視而醫,非慎之不可矣。

本師參讚至道寶籙,謹留婦科百全,證留哲學,希衷自證,化則八香,描論三十六痼疾,留證德修普救坤經,延繼萬年。

林堂主稟:伏望師尊開示其用法,劑量及禁忌。

師尊示:

半夏枳殼杜仲紅花忌孕婦。木香赤芍可安胎。檀香降真香不可同用之。七香加一香附成八香。依現代時境常見之婦病簡分為二:

◎一調經補血、滋陰潤陽:

沉香一錢。藿香一錢。香附一錢。柴胡一錢。益母一錢。茯苓一錢。荊芥一錢。歸全五分。枳殼一錢。紅花五分。杜仲五分。熟地一錢。扁柏葉一錢。玄參一錢。小茴一錢。三碗半之水煎服一碗。二劑:二碗半之水煎服八分。忌冰品之類。

 

◎二痛經止血:

243

 


 

沉香木香降真香丁香香附元參冠花各一錢。歸全五分。白芷一錢。白芍荊芥各一錢。半夏五分。杜仲五分。紅花一錢。蒼朮陳皮各一錢。川芎一錢。以三碗半之水煎服一碗。二劑:以二碗半之水煎服八分,同忌冰類。

兩之藥方再加甘草一錢,此乃婦科最常見之疾,若以丸劑,以此上述之藥而製,應量斟酌慎用矣。知否也?若以涵蓋止吐止瀉、解毒消腫退癀之部份,則於八香少一席,藥隊之中少枳殼半夏陳皮,則可成處方而行。明否?

林堂主稟:生明意之。然上述師尊言及若有感風寒之部份,可同丸劑服飲之藥方,其劑量與用法
為何?伏請師尊開示。

師尊示:

麥門一錢。風蔥五分。生姜三片。薄荷三分。五味一錢。此兩碗之水煎服八分。二劑:一碗半之水煎服六分,與丸同服。丸劑,散劑各加三成製成其劑。知否?(林堂主稟:生悉知。)能以善用普救疾病之苦,此乃婦女之福音。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育鑑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吳 降

詩:

五精中堅視是珍。 失去臟腑難成因。

若失一軌病生至。 臟平運化得身心。

述:眼科與育生科病症處方

今宵承奉懿命參化寶籙,留證德修,普發展現,拯救蒼生。德修善子力願參天,引道未來,隱現真文,靈要其章,力挽道德之原矣。

本座乃保育生鑑,系列自然,育化參天,保育身心,皈正大道,證立太醫,御巡天地,保育蒼天。今宵本立三科:一眼科。二育生科。三胃腸科。三科應立,奉旨頒化刊載寶籙,廣筏後士,勤乎自勉。

首段論眼科。眼之疾,乃因生自氣候,因配五臟,疾而所成。

文 示:

雲花一現眼失精。 一片茫霧似無物。 是因眼睛失前要。

瞄劃不清感自疑。 黑影陰蔽眼無精。 無氣無候心自疑。

為何眼視原一理。 那會失睛盲黑塵。 紅睛亂視失神精。

狂燥亂心失眼期。 全系應立臟之境。 失神亂心眼無神。

翳生由此蒙視蔽。 通常世則是此因。 自怨吾睛不由人。

但是知則此原因。 本座今宵造醫經。 施方化藥救蒼生。

方要處方宜慎用。 一則則成眼之睛。

文 證:

石決明睛護肝經。 蘇木乃系天地成。 運芎朮化理神麯

中溫茯苓紅花黃精入中得平氣。 營衛整化細辛

牡蠣生來水中堅。 運入人身護陰床。 由經造化

一系精明曰臟真。 益母精銳能脫霧。 草梢則證滿明。

枸杞生形曰難經。 生樣則最難形。 其實其用成睛貴。

莫視此物是纏精。 臟要平睛先須律。 自然眼力可平睛。

百科眼臟分旨要。 可從前述醫眼睛。 藥量分配分四時。

分析本應藥之機。 勿濫之用造不平。 失則藥效即失機。

再 證:

育生保筏神之精。 小兒難應天四時。 無言無語似天地。

無法表達吾病因。 觀測測面宜證法。 方能會意其病因。

兒呀兒呀身雖小。 但實其靈天地根。 若要明白行四境。

即要深入護真機。 觀行行動望問切。 聞音見動即成醫。

述要前律成致要。 可醫小兒之病因。 本座施方留濟世。

則存寶籙立醫宗。

文 證:

朱貝潤心行氣血。 保中牛癀護懼基。 防風自轉防邪氣。

沉香解鬱化腸經。 木賊俞立逃天地。 一見殭蠶退自居。

蛇退活則天地精。 萬象本靠此之行。 運作芎朮芍薄荷

溫中自證入境。 防經臟則曰保生。

分則:一驚風。二慢痺。

風之動,臟則變,音即失,氣狂燥。呼天喚地吾其因,但是成人未了解,罵大問小不知因,但在兒體之病急,不知從何而成機。此者乃系小兒急驚風,面黑唇直無氣,眼睛直視,奄奄一息,處方急治。

文 證:

風中之草曰五車祈艾追風證神鳴。 琥珀樹精化神絡。

花紅色得自宜。 青黛溫平肝之氣。培養其成巴戟天

裡分則證勤麝香。 一鎮風邪鎮驚風。

248

 


 

慢痺者:乃失中宮,土陷失則自原,造血之經全失,使其週身所施運系,失乎平行,亦即血分全失,氣體無精,而其所致,稱乎慢痺。慢痺之因,使其小兒形體暫變,失去原本精英,使其生長受其阻礙,而無法生系發出自然,致生病因。處方:

百部蓮花子枳實杏仁土生造兒。 珠粒粒成其氣。

苦參益母居。 故紙楮實神腦精。 茯苓溫胃護中氣。

人參滿益得成機。

本座論藥則,古今分幾類,留存寶籙。待於次期再繼胃經病症施方。今至此。

註:眼科處方以丸劑為宜。兒科處方宜散劑服用。

◎眼科之疾處方:

石決明三錢。蘇木二錢。川芎白朮各三錢。神麯二錢。茯苓二錢。紅花一錢。黃精一錢。杜仲一錢。細辛一分。牡蠣一分。益母二錢。人參一錢。黨參一錢。草梢一錢。杞明枸杞各少許。刺蒺藜一錢。纏精一錢。此乃以煎服之藥量(丸劑加一倍)上劑:三碗之水煎一碗。下劑:二碗半之水煎七分。早晚上下劑,忌鹹性過重、燻性、浸泡性之物。

◎一般兒科風寒症難寂之病處方:

朱貝一錢。保中一錢。牛癀一錢。防風一錢。沉香一錢。木賊一錢。殭蠶五分。蛇退五分。川芎白朮赤芍各一錢。薄荷一分。青芪五分。防己一錢。以散劑服之。

 

◎小兒驚風之病處方:

五車(同五味子)一錢。祈艾一錢。琥珀五分。樹精五分。花紅一分。青黛一錢。巴戟天一錢。麝香一分。亦以散劑服用。

 

◎慢痺處方:

百部一錢。蓮花子五錢。枳實一錢。杏仁一錢。朱貝一錢。珍珠粉一分。馬齒莧一錢。苦參一錢。益母二錢。故紙五分。楮實五分。茯苓一錢。人參一錢。亦以散劑服之。

上述皆忌冰冷之類。其服用之時間與藥量,乃視小兒病症之輕重而服之,一般以晚餐前服用,以一小匙之量。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許 降

詩:

藥之精變草其根。 純係草精證藥真。

用其實至行中證。 醫則因源用此珍。

述:人心思過與腑—胃經

今宵承奉懿命,會促德修著造至道寶籙天書,良緣再會諸善子,本座御巡醫宗,氣凜太醫救苦難,方則時運天運轉,至迄時經至寶籙,時生運則生之幸,報曉自生之至誠,方能因緣今時現。本座御巡醫宗,今宵再繼胃經之系,論述心、胃,全系依歸萬類行,方能明曉生之過,得來人生會寶籙,宏展生系至曰生。

251

 


 

夫日月之精,存性日月,週行時轉,即得安寧,雖有日光,缺乏月能,則成失調,病應之源從此而生。何謂胃?在天謂之月,在地則成氣,萬象即成精,在人成謂命。人之身,應遵理則,變化成機曰:生,失此自然曰:死,能經時應,則存人生。生則之自然,何須要與藥則之明引證其律?身心之系列,所以能稱有名之過,就有此病法則,來治理人生活用之原則,所以能章此明,系證此言。

何謂胃?胃者,乃六腑行氣本要源動之根,系證人生生存必須之日用之則,失之胃精,氣堅全塞,使皆之功能全於無系,乃失胃經所能之機。胃與五臟之關係,臟者,應立腑都實列生成變化,是因藏則明曰日,稱腑則乃應月魄,分明陰陽,分析內外,應化自然,始得開花之境。胃者,藏在人身,由形立體,由聲應變,由觀動作之能,由其修養內涵而定陽明之胃經,可見藏在無無之則,運行自應,通經臟腑須要本能。大哉胃也!亦稱陽光之明也。

252

 


 

人生之見,觀測萬類,其智之上,可勝於天,但是能者之年,只有幾載之期,雖有此念,得德吾心,悲哉!時空運轉不留人,亦能體會精中自變,好似人身心律之謂真。真者,所須於係有律,希能留證,證賦兩律︱心與胃,揭開失傳草精之明經矣。待於次期繼述,時開胃藥處方之明證矣。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御巡天醫保生大帝 許 降

詩:

由根至果枝衡量。 二四季節則成章。

溫化醫理能用藥。 不可草率亂醫綱。

述:胃腸病症處方

今宵時開胃症處方。明證:

中宮失陷上下崩。能溫中宮證形長。若要溫中成氣養。則本上中下循環。

何謂心?心者,包之原,外環乃是由焦絡,其正中心曰心名,其要治心先治理,則合神經分自良。處方開啟治心經,要治心系先治腸,綜合兩絡之運作,那有心病之原因。腸者,暢也。

處方順序:

空空之數需枳實,地能莞花用,硃砂和要至沉香,心鬱之變需中白側柏之葉護經開,心積氣鬱神志亂,加芎朮炙青芪,開表心系之熱氣,加並防風鳴,神志不清心亂機,證彩龍骨宜,若存其中會雜意。

254

 


 

分行季節明藥根,春加白芷益母冠花,去存參入,藥治春時。夏應炎熱之時候,要加生地莞花,天門至精炎之退,火中桑寄黨參。秋並季節之交感,年中之失在此時,風鳴無斷之用則,好似人身候此機,加應益母之變化,全歸歸尾生。秋應寒中非有則,亦準夏炎之熱能,麥門開心治神志,川七運轉得悉宜,紅花一則成至用,則化小茴證心經。時逢冬季先溫心,瀉腸溫熱可禦寒,溫腸之藥加百部中乃引下茯苓,上中至下芎蓮子果化杏仁得依根。

本座論則心與胃,開端治心之顯原,實以心系與胃數,息息相關實本能。

胃經處方:

神至展耀靠氣昇,若失胃氣之循環,即失人生之心壞,亦是氣數之運經。生者面紅,胃氣乃沖,致失平衡,身乎凋零,吾本一系,暢流週身,應血之氣,調合氣轉,則成萬物,順則歸應,理行章律,成乎吾本之人生。

255

 


 

山上之花似吾心,沒應神麯朮芎,中應草法造順,一能可降胃中精,青黛造化蒼朮並,黃麻大轉至黃芩精運護至茯苓黃精自治入脾經,澤瀉溫中振淮山,入神歸應純故紙白芍積存護太陽,薄荷醒腦成志立,神開見日月自行。

胃也者,日月之行也。順序心胃,號召各經,行得自宜,力佈週身,病者與吾何哉矣!今宵本座時開胃經聖藥,留證德修,緣合寶籙,著造之因,則留千史,號召寶籙,德化眾生矣。今至此。

註:

◎腸經處方

256

 


 

枳實一錢。莞花一錢。冠花一錢。沉香一錢。川芎白朮各一錢。炙花五分。青芪一錢。防風一錢。良姜五分。彩龍骨五分。澤瀉五分。白芷一錢。防己一錢。枸杞少許。益母一錢半。冠花前有,春則不加。生地黃一錢。天門一錢。桑寄一錢。黨參一錢半。前有益母,秋分再加一錢。歸全一錢。當歸三片。陳皮一錢。麥門一錢。川七一錢。紅花一錢。小茴一錢。百部一錢半。朱貝一錢半。茯苓一錢。川芎一錢。蓮子五兩。果化桃仁三兩。杏仁(粉劑)二兩。硃砂(粉劑)一分與人中白以粉劑兩分加藥服用。以三碗半之水煎一碗服用;二劑以二碗之水煎七分服用。於晚餐後一小時服之,忌酸類。此方若能以原劑量加一成製成粉劑或丸劑較利方便。

 

 

◎胃經部份:

神麯一錢。白朮川芎各一錢。藿香一錢。青黛一錢。蒼朮一錢半。黃麻一錢半。黃芩一錢。側柏葉一錢半。茯苓二錢。黃精二錢。澤瀉一錢。淮山一錢半。故紙五分。白芍一錢。薄荷一分。以三碗半之水煎一碗服用;二劑以二碗半之水煎八分服用。於晚餐後一小時服之,忌醃釀之物,含有酸性之類皆禁之。

中天太醫院育鑑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吳 降

詩:

藥治法則醫之經。 溫化經絡調氣平。

不明其中之內境。 則失器臟神氣精。

述:論脹與漲之原理

今宵本座論文偈,乃應德修著醫宗,揭開醫證和草鳴,隱現莫測曰人身,能和天地而同等,乃是善能化天經,人應身心和六理,其開彌滿之原珍,貴易神在心真境,墜落紅塵受精因,因此用文節明偈,通明生者是此因。身中含內天地比,數用空間不同能,天雖明大而無言,地載萬重而無語,萬象行動而表然,只有人生此能智,方明天清地則宜,萬象因應天之氣,見天清氣曰護機,若觀氣候雖無語,大厄臨頭受殺機。

258

 


 

人身之體似此樣,無病無痛冥其壯,有限之軀短似桑,不明其中之內境,感吾之心可配天。明嗎?前後至理否?可定人生大限之營生,若失無明精內景,一化血氣培循環,身心之下能養膚,經絡自全保氣行,溫化神至精內振,器臟調和神至清,竟述淵源而重振,振道大全護人天,醫應前賢其源祖,一一經明在醫宗,論藥草治精其理,治心法用後證醫,般般用則偽醫法,治理之則不和心,血心自證醫之理,危也時代至此行。大哉!道之法理,應存明心,方能素養,聞者患生。

本座再論脹與漲之原系。

259

 


 

夫,玉則脹者無日月,星斗亂基失自行,軌道一失天黑暗,萬象包地受災殃,可見脹體之深重,瞬息失氣法不長,因此名詞立脹表,何根漲體不相同,因由同理原一系,是因其精顯不明。何謂漲?漲者,乃是元陽彌塞,氣風類別而關,斷節週身氣係,元陽受損,致而無法脹之原因。漲者,陰也。氣精無能,氣謀殺機,使應大自然之系,失而平衡,暴風頃地,洪水淹佈,成則極風(颱風之意),頃刻之間,天旋地轉,震撼自然,失調之境,成乎地震,時變時法,經行聞理,回復自然。

天行之精,地本陰氣,震展其天,輕則無痕,至中生陽,若能順應,和接天氣,交感精和曰晴天,無雲無礙,所向自然,成乎自律,萬物皆生。再者,漲體之反面,則非是此之單純,地陰之氣而以無法昇降,則失自然之境,由其陰氣累塞,地面空間斷乎其節,即生違反大自然原來之準則,稱乎漲矣。

萬類稱乎天地眼,能表天意和地動,所向稱名曰靈根,能精能展和調合,本律全歸天地鳴。待於次期,由天論地,此律復向人身志神經絡圓經。今至此。

中天太醫院育鑑御巡天醫 保生大帝 吳 降

詩:

醫方表述深內境。 全系季節而調成。

追究精致藥至用。 峰迴達德至真經。

述:週身與經絡

今宵再繼論述週身經絡。

夫,萬象動物誰至貴,動物之體誰至珍,空樓自劃身之品,原來吾則是人生。何謂人身?人身者,器盤。能容萬系之神經,由身而動感神經,由心策略動神明,軌節真常應不變,越軌則成失週彰,能精能化雖用振,但缺氣候即摧殘,方影離心身隔沒,無法行通失經調,使經陷落失自然,志也,智也。

261

 


 

萬劫什麼治最難,就是人身最難圓,己身成乎天地比,吾是週身一道兒。何謂經絡?經者,行系。絡者,原根。雖能應受,天氣彌佈,人身受心,五臟則應,人息氣轉,週天行佈,自然成乎經之原體,亦是經能隱現季節自奕生存,此者,乃是人身經受運化之大義,安定經絡神系。妙哉!由此演進,使絡自應調息,精通智慧,感乎吾心,由心自律,曰:生化神心。可見經絡神系,乃由定律息變,時應時滅,好似季節其演源,可不惜哉人身矣。

今宵本座論醫宗法則,乃以應循天地萬象,自然自律,深會人身,達證醫理之本源。則有二治:一傷風。二感寒。

何謂傷風?傷者,乃萬象之易變,由有人身和五臟,方能有傷風之概然,若無有此之體,感乎傷風之存在?風者,氣體有名無象,是知風之感,但不知風從何來,深入人身之器臟,方感是風,傷則內表,就此傷風而成,失乎血氣運轉之調和,以此曰:傷風。

何謂寒?寒者,乃經受風邪氣之所侵,自律無法調正血氣之循環,致感由內熱應表其膚,感吾神要心得,稱乎曰:寒。由此傷風感寒,乃由氣天自應演化萬象之過程。人生只觀氣變,聞及心神,感乎傷風寒氣之侵害,若能先定吾心,運系神明,人生以季候與吾何哉矣?

本座施藥,留證德修至道寶籙

處方詩證:

心域邪念由氣生。 先經神麯護心靈。 變成花益母懷。

邪乃入表振生。 棗實滋陰先立腎。水佈腸經付小茴

變去邪風未定。 應由麥冬黃芩側木轉運入中宮。

炙芪草芎會入神。 神展心開見陽天。 若遇大腸便不暢。

加冠大黃草梢。 一見通暢和振易。 鐘乳振胃開。

再感發熱抽肉。加:北仲黃花熱即消。再者感首由頭痛。

去除神麯炙芪。 加正柴胡細辛。用法由頭至底部。

下焦振加牛七根。 循環上下至中首。 川七行通至秦芄

善哉!神方留證至德修,若要施藥宜慎用,勿以亂則法亂綱。醫宗圓滿賀諸精,一栗之經養自成,勿以短見之定論,遠遠目標即吾心也。

註:

◎傷寒處方

神麯二錢。莞花一錢。益母二錢。生姜三片。大棗(同紅棗)七粒。枳實一錢半。小茴二錢。白朮一錢。麥冬一錢半。黃芩一錢半。側木二錢。炙花一錢。青芪一錢半。草梢川芎各一錢。(若有大腸便不暢,草梢則以二錢半。)大黃一錢。(若是大便通暢,草梢大黃兩藥即停用之。)茯苓二錢。鐘乳三錢。北仲一錢半。黃花一錢。(熱退則勿再用北仲黃花兩藥。)柴胡二錢。細辛五分。(頭痛緩和兩藥減量,柴胡一錢。細辛二分(以粉末用之。))牛七根(同牛蒡子)二錢。川七一錢半。秦芄一錢半。以三碗之水煎服一碗;二劑以二碗之水煎服八分,以熱飲之。忌:辛辣、蔥、蒜之物。忌午時服飲。此乃一般體質之傷寒。

本座喜哉!至道寶籙圓滿功成,致感欣慰,諸善子辛勞矣!賀祝德修圓滿天書列表天府。

今至此。

特註:醫宗藥草施藥處方,藥量須視季節、個人體質而用藥,慎用之!勿以亂用醫法為要!

 

 

高真賀祝詩賦:

雷聲普化大天尊 南天鸞務院院尊 王天君降

文偈:

德震之鳴一部經。 修真育化一道明。 至境贊育運天地。

道興精理化萬靈。 寶則能化性之用。 籙真全系圓至精。

圓通本應持靜體。 功化振道達經成。 恭賀德修著寶籙。

啟開真經渡蒼生。 以此化則成天命。 普化世宇宏道行。

示:

今以一偈恭賀德修堂著造至道寶籙功果圓臻,實矣勤之,不負天命,德修之堂門必能輝光。諸善子!勤學自心道可成。今至此。

 

虛應都天興穀大天尊 神農大帝 降

示:

善哉!十方善子,因緣會證在德修,展一飛鵬萬里長,至誠深會明聖境,詩證留存在德修,寶籙圓功佈慈舟,至理循正行大道,天書寶典萬古留。喜哉!賀哉!德修堂善子不辭勞苦,如期圓著天書,天府明鑑,功歸玉冊至遠矣。今至此。

 

先天鴻圖宮 伏羲大帝 降

詩:

一偈真言賀德修。 天書圓滿功果行。

籙存寶典行教化。 引渡蒼生得安平。

示:

德修至道寶籙真典,神、人不辭夙夜勤之,成全大典真經。善哉!天書頒佈凡宇,引渡蒼生回歸正道,見吾本性。諸善子!惜之悟之則得安之。今至此。

 

金闕右相 文尼妙道古佛 孚佑帝君 降

詩:

詩賦一首賀果成。 精典寶籙振道明。

一則之性體至善。 留存千古立德行。

示:

267

 


 

天書寶典降在德修著造成精,德修因緣,方有此真,天母賜恩,方有成今。諸子勤學精研寶書,必能受益悟其真道,諸子辛苦,圓著寶典,功立天冊,必能得德安之。今至此。

 

 

 

易宮天師府 萬法天師 降

示:

全係德修有朝因緣,承接著造天書寶典,實矣厚德,修成來因,成化大全,化及人天,其隱平德,乃應天炁。成音地佈,成形萬物,成象化及精典寶籙,立德萬物大全。原文隱住大羅太清,至經運劫,佈成秘文,調悉自運,非其詞宗,應力自得,自發超然。

善哉、善哉!本座今宵引寶籙,原文出自大羅天,經空演法道至貴,精粹秘文存德修。善子惜乎學乎,道在人心,自學自證,可得其中大道真詮。本座賀祝至道寶籙功果圓臻。今至此。

 

 

大成天文華殿復聖 顏夫子 降

詩:

寶典圓經啟道行。 豐功偉績簿可登。

諸子至誠崇效志。 心性歸真證果成。

示:

至道寶籙校正圓成,天書頒佈寰宇,廣被生靈,體道修行,普化萬世之存。本座欣喜!校錄司職已圓滿,今賀祝德修堂輝光顯耀,諸子勤力效志,功歸玉冊。諸善子須以珍惜天書之貴,勤以研之悟之,必能受用無窮。此期年之勤勞,諸子辛苦矣!斯望來日德修能再承著書任務,本座必以同參著造,在此謹以賀言一句:「天書著成耀德修,堂光永燦南天門。」諸子再會。

 

 

東方護法 玄靜大師 降

詩:

德修善子振經行。 著造三理一部經。

顯現飄世行正理。 推動化育廣萬靈。

示:

善哉、善哉!寶經圓滿,功達天京,教化善子,體道而行。今此良緣,鎮守東方,彙集寶典,永留世境。善子珍乎,再造良緣,功進金闕,留名玉冊,善子勤乎,喜乎也!今至此。

 

南方護法 袁天君 降

詩:

德修良緣造秘文。 慈舟啟現善靈根。

窮哲萬物成了悟。 籙証玄開萬世存。

示:

南方護駕,仙真著書。寶籙圓功,至喜天府。寶存留世,後世今生。德修善德,方著此書。寶珍萬古,永留流芳,德修善子,勤乎悟乎。功納玉冊,永表銘衷。今至此。

 

西方護法 善定大師 降

詩:

至道深理立玄真。 寶籙廣渡善子心。

圓滿真經行世境。 果成玉冊功圓臻。

示:

喜哉、喜哉!至道寶籙時以圓經,德修善子,不負天命,終達如期,名納天府。寶典非是異常之書,善子廣博,研學至深,必能得此道典靈文,學乎勤行,必得有成,善子學之用之,悟乎得乎,來生可得因緣良會。今至此。

 

北方護法 巨狼真君 降

詩:

賀祝寶籙功果圓。 玄經佈化立真詮。

道開慧覺深理悟。 喚醒靈心會根源。

示:

恭賀德修不負天命,善子合心,寶典圓成,渡化黎庶,救化靈心,此乃德修善得良緣,方會天書,會及道源。善子珍惜寶典真詮,啟開道體,靈根明乎,證則萬全。善子莫以輕忽其能,善圓智識,功化天府,永留萬世名冊流芳。

四方護法同賦詩言:

朝賀真典功果成。 發揚天書道體行。

東西主宰恩聖澤。 靈光普照萬物生。

四方護法鎮德修。 護駕仙真著寶經。

至道寶籙終圓律。 覆命懿尊任完成。

 

 

大羅天興儒治世大天尊 元始天尊 降

詩:

德揚佈開天地宜。 一朝寶籙法萬機。

達應至道根原在。 真經護法悟醒知。

273

 


 

夫上古迄今,運鸞應設,慈惠萬物,廣哲精華,則本以似,理證歸根,非是任何之輩,能通此則。循本自心之欲,費吾本能,使精華事物不能完賦其命,失乎千里矣。

宇宙運轉乃應人間方系,佈滿週律其行,絲毫無差,若天之軌道失乎其能,天就無日月星辰之行,因佈四時推八節,奠定天地之源基,就此知明萬物變化,應以何法尋此能,全看庶子能否了悟,方得大全而證玄根。今至道寶籙天書,因應世俗必要行使之文化,會合大全聖境,覓尋亮佈世情。

本係天書至道寶籙時至圓經,慈航一渡存千古,就此系列,普化寰宇,闡教靈文秘典,籙集精髓,玄極真機,律律經根,佈化世宇,斯致啟化眾生迷途歸返矣,爰以為跋。

示:

善哉、善哉!德修諸子善根明,精化深耕竝德行,今顯緣立聞得悟,珍會至尊賜真經,詩證力存至德修,願諸善子悟銘心矣。今至此。

 

 

東天主宰 木公老祖 降

詩:

東方化育一炁成。 隱伏之物聞道明。

由無至有精類現。 空化聞音得東昇。

275

 


 

夫,天地孕育萬靈,啟天倫常,佈及蒼生,各宗萬類無以文化成其自生之法則所並,是以其理純入文化演進而長成,從此而變,得知時代變遷,人類綜及萬物,時應而升,此乃時代科技自導自演,成其現世本體之能,此乃自然演化生存,人心自應心願,能達各因之數,即能了卻物應之所能。

陰陽種子,會得德修,因緣可貴,得錄參會至道寶籙,證則良緣。本座經次御演天經,累劫十二萬九千六佰年,悲哉!時運未展,同就無極瑤池老母,並力諄奏,帝闕惠允,頒賜德修堂彙造靈文秘錄,廣佈大千,因應世境泛濫綱紀,人心頹化,道德無存,法則濫用,使該之律失乎大全,道之真氣漸漸墜落,人心身應,大全隔開,不惜,大道法用,毀乎一切,積堆腐化,自亂人心,失乎自然之境也。

276

 


 

德修堂著造至道寶籙,天書真傳,此寶籙非常類聞得之品,故誠之境,可得之能,志力超應,心達天心,靈文應世,參贊天地,人當一頁,受慧天真。欣哉!天書真典至道寶籙圓滿功成,頒循世宇,道顯理明,遵應先賢,順教迄今,宜得而應,德之基也,耑此為跋。

示:

本座御賜詩證,留存德修善子,慈心學用,合證天心。

至性明清得慧根。 道化啟愚性歸真。

寶筏慈渡恩聖澤。 籙集德化善修身。

善哉、善哉!善子勤之學之也。今至此。

 

 

西天主宰 瑤池金母 降

詩:

至尊母懷思子歸。 道開靈光普慈暉。

寶筏救渡蒼黎庶。 籙存千古德光輝。

277

 


 

喜哉、喜哉!德修善子不負天命,如期圓著至道寶籙,天書時應世運,循應至經,彙集全系真精,德立萬類之大全,成大一性,廣佈萬民,行都法海,留偈寶籙成致十則治性根,時應記之:

一身立己過護原精,勿濫經體勿亂能,受應得之輕用法。

二心本由身造靈開,其隱無形五臟涯,深要得則五靈開。

三言心自律性高低,其源探討境其證,發出之音曰性原。

四膚護成肢體後先,一性之明振大全,方要成效時珍貴。

五則成來致成機,朝朝聞立效時訓,則開日月自然明。

六非法是能他意,日常本應機成璣,會晤深要原至易,自成其律化劫纏。

七開智慧則玄開,空無法則那何來,一性之明圓圖解。

八數玄妙證萬法,零零之體歸大全,方案本是自然展,亦精亦墮各自然。

九德深思覓吾心,其性原來是何成,突破疑境真精至,得東化西超自靈。

十佈大善真玄立,經天緯地萬類形,方要如是真精典,勤學悟證會母懷。

上致十則行孝悌,參功日月化三千,冊立金闕行至德,子歸母懷化精明。今至道寶籙天書真典,精固道體文統,探哲天之法則,萬物演化之過程,實乎真之體,佈開天之能,萬物本應因緣而生,當在空間能以創造、能以運作、能以了卻大道之精,亦能了解人生萬般世俗之本應,人生應有所歸之途徑。

欣哉!至道寶籙時至圓功,頒佈世宇,育化蒼生,慈航法海渡舟,引應現世境清神喚心之涼劑,靜化人生,見吾本性之明矣!爰以為跋。

示:

善哉、善哉!德修靈子毅力堅心,一化真誠,由正堂主林子振鴻法則通和,靈女明昭靈筆傳真,靈子智力成果,著造寶籙,功果圓臻,特賜詩賦留存德修,立乎寶籙秘典。

德化真理佈大千。 修心至誠效聖賢。

靈根純潔性之源。 子歸母懷免墮淵。

希諸靈子勤學自力,勉勵心性,志當志能,深悟明根矣。諸靈子辛苦矣!

 

 

本堂文衡聖帝 吳恩師 登台

詩:

文理法用佈三千。 溫應化育得自然。

根源存立護真典。 功圓果滿得理天。

書後語錄

280

 


 

夫地之變,物之遷。萬物隨至因緣而化育,人之心乃萬物存良變易調和之本,非以自造即有依歸,可見歷代聖賢,就以此綱紀行蹟,造化完成之本,能應存乎代代之精,化則成卷,默化眾生。

悲矣!當今世境,人類不遵時應世變,以天論地,律及人際,瞄月偏差,使應本源之理失乎道前,以道德名字,亂本自綱,積壞道德應本之源,使人類集思廣變,自心慌亂,自易其律,越墮越深之境,而求乎蒼天矣。今適東天主宰,經化天運,同就西天主宰,時合潮流之化育,天命至道寶籙,因應德修欽奉金闕玉旨,順應天心,化則地靈,普及蒼生之本命,力經文化典則,運作時變,因事能應,物化循理,果化行運,元理至真,造證萬物之生,達證大道,功存天經矣。

至道寶籙將屆功成,頒佈寰宇,教化人心,力佈慈舟之典範,清靜必蘊之心經。德修堂承命著造天書,力行至今,一年經餘,諸子虔誠效命,至力勤行,力正身心,志通天心,誠正心鏡,完賦天命,報效來生因緣之果,亦是諸子溫證歷劫來生之因緣,方能會及寶籙之道宗矣!謹以書後語錄。

 

本堂正主席 玄天上帝 蕭恩師登台

詩:

至道寶籙啟道行。 頒行世宇渡眾生。

德修神人銘謝意。 圓滿功成達天京。

感 銘

282

 


 

夫證本天地,易化萬類,經乎此則,致生育化,使萬物能生生不息存乎天地,當在大自然能本一席,存乎其精,此乃溫靠其能,得體其經,方能上乎其之實應,從此演進文明隨至而得,如此存乎一性之明,使其生滅自如,勿受奇境遷移,一性之中能存其應,就靠其體立乎命名矣。

德修堂承天之庥、瑤池老母之恩澤,欽奉著造至道寶籙天書道典,造化秘錄,普化三曹,靈文真理,經行世宇,使今生後世,能以天律之行,法變、法體、法用,施佈萬物之律經,真則化及寶籙典籍,盡力一及,共同參賦天命,敦理化育,著行用心,心表日月,律證力存德修,廣被凡世生靈矣。

德修堂諸子,勤力至誠,志德行天,不負天命,共立完成天書,刪訂版錄,存證人天。至道寶籙按天籙、地籙、人籙醫宗,如期圓功,功歸玉冊,至感欣懷。本席代表德修堂神、人,均向諸天聖佛高真行精恭錄至道寶籙圓經,至表銘謝矣。

 

完著玉詔

高穹護駕使者鄧、袁、辛、高 齊降

詩:

賀祝德修書成期。神人虔誠至禮儀。

胼肩合力完天命。繼往開來逢此時。

示:

欽差大臣降臨,眾神人伏禮排班接駕!

 

 

欽差大臣金闕上相太白金星 降

詩:

召繳玉旨下穹蒼。天書普化留世揚。

至道闡教開覺路。寶籙金篇振綱常。

圓滿真經體宣化。功成證果善根良。

頒行寶典匡律紀。世宇清流顯道芒。

欽 奉:

玉皇大天尊 玄穹高上帝

詔 曰:

285

 


 

朕居昊天金闕。威鎮靈霄。權掌三教之職。無時不以蒼生為念。心懷天理。應乎天運。惜乎蒼生
腐化聰慧。頹壞人倫道德綱常。自逞其志心力。其明漸消。妄圖自證。濫用心行。敗壞天心。
失乎本性之良知。使應天律頒佈而無法自序應流循環自轉之功能。使上下不能完乎一致。狂亂
綱紀而無法自能其圓。

朕矜憫蒼生道體失紀。立真立名至道寶籙天書。頒化真理。敦教化育。啟開迷濛。自筏真境。能以了悟。誠立真心。力行自醒。自明身心。圓覺真能。尋回道本。成乎大全矣。茲爾德修堂神人夙夜勤乎。不憚辛勞。一體共命。如期完著至道寶籙天書。

朕龍心喜悅。斯盼寶典早日頒佈世宇。普及黎庶。行心教化。救渡迷途眾生。今寶典已完著。召繳玉旨。擇於桂月戊申日巳時。焚書繳呈。以完天命。敕賜功勳。依神品擢升。諸子厥職。論功行賞。以示獎勵。欽哉勿忽。詔畢。稽首謝恩。至心頂禮。

天運戊子年荔月庚申日頒詔

 

 

 

編後感言

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所以道者,始乎自然,化乎萬彙,生命肇始,莫知其源,難窺所終,究乎語意,不得極致,徵乎實據,索無端倪,其上窮宇宙造化之妙,下誨學人修真之路。是以修者竭盡畢生之功,亦未必能窺其堂奧,故道法雖源長,然語德者多,言道者少;說教者眾,明道者稀。

世風頹壞,功利稱冠,政爭混亂人心,或有自詡修人,不悟自然無為之妙機,盡行小道,傳習術流動靜之法,不究超凡入聖之玄德,專行粉飾,圖謀假道營私之利,誤盡世民,敗壞宗風,此遺禍之甚,誠難擬議。是故際此延康風劫,上天鑒茲厄運,不忍玉石俱焚,諸天聖佛仙神,頻仍設壇開化,通神人之靈,宣造化之秘,期能齊修合德,同返正覺,仰答天心矣!

至道寶籙一書,乃諸天高真之行精秘寶,藉神人靈協之大作,以天文地理歸納舉證造化萬物之大本,精闢闡釋道原直指玄關之妙奧,深入淺出,為覺世之金箴、渡世之舟帆,冀能醒人正視根源、尊重生命,進而法乎自然無為之真諦,啟化吾人稟賦之道性玄德。所謂「匡斯道,覺斯民」至道寶籙者,莫不其實。

茲願聞者閱者,切莫走馬看花,深研書中精義,頓啟靈機,必獲潛移默化之功,庶不負神人一片苦心矣。後學愚鈍不才,咸蒙吾師錯愛忝任此書校錄一職,茲此即將付諸剞劂之際,謹奉聖命聊綴數語寄於卷末,不勝申謝之餘,尚祈就正有道,是為至盼。

沐恩正堂主林振鴻書成拜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戊子)年瓜月癸酉日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