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慧个人资料简介:法制日报:监管失灵,没有“最肥”只有“更肥”——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0:22:49

法制日报:监管失灵,没有“最肥”只有“更肥”

2011年10月12日 08:10 来源:法制日报 

  关注“最肥科级单位”,切莫只盯着单位肥不肥,而要盯着权力有没有得到监督和制约。其实,比这个所谓的“最肥科级单位”肥的单位多了去了,之所以没有发生如此大面积的腐败现象,无非是监督较为到位

  耒阳市矿征办征收的税费每年逾4亿元,占耒阳全市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被称为耒阳市“第二财政局”,曾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肥科级单位”。一个拥有770人的科级事业单位,110人涉案,其中55人被立案调查,从征收办主任到下属收费站站长纷纷落网,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该案的曝光曾一度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10月11日《潇湘晨报》)。

  拔出萝卜带出泥,拔出小萝卜带出大萝卜,对一拎就是一串的腐败窝案,公众并不陌生。但像耒阳市矿征办这样的腐败现象,似乎不多见,总共770人,居然有110人涉案,绝不能再用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来类比,如此集体腐败,让人想象该矿征办简直从根子上烂掉了,否则不会溃烂至此。

  该矿征办被称为“最肥科级单位”,报道的着眼点也集中于此,而不少网友更是就此评议,认为肥单位自然养硕鼠。将目光放得更开阔一些也可发现,此前《人民论坛》杂志排出官场十大高危岗位,比如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国企老总、房管局长等。所谓高危岗位,意指最容易在廉洁问题上“出事”的领导岗位。单位肥,岗位高危,仿佛有了原罪,成了腐败分子出没的主要原因。

  其实,不必将眼光集中于“最肥”二字。不少清水衙门,不是同样出贪官吗?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曾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简言之,只要掌握权力,而权力又缺乏有效监管,掌权之人必然腐败。也许,每个官员或多或少都有权力变现的冲动,之所以不变现,一是不想,二是不敢,三是不能。

  具体到发生在这个“最肥科级单位”的腐败窝案,与其说是因为单位太肥、油水太足,导致人们竞相腐败、前腐后继,不如说监管失灵,为人们腐败创造了良机,甚至鼓励人们腐败。孟德斯鸠曾说,“(这是)永恒的经验,每一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一直这样做,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何谓障碍?简言之就是监督。但矿征办的监督部门已经失效,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该矿征办原纪检组长文某,以贪污罪和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连纪检组长都贪污受贿,可以想象其内部监督多么溃败?如果监管者不监管,就像猫不抓老鼠,还与老鼠沆瀣一气偷主人的食粮,夫复何言?!

  时任中纪委副书记的刘锡荣曾就监督困境如此感慨:“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打量这110人涉案的腐败事件,正是如此。我们看到,腐败者既有矿征办主任、副主任,也有纪检组长;既有领导班子成员,也有部分中层干部,参与人数之多,足以导致利益均沾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分了一杯羹,每个人都被“绑架”了。如此一来,必然结为利益联盟,在集体腐败的大道上狂奔,纪检组长也下水,同级不监督,下级无法监督,便是必然。

  温家宝总理说过,“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孳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因此,关注“最肥科级单位”,切莫只盯着单位肥不肥,而要盯着权力有没有得到监督和制约。其实,比这个所谓的“最肥科级单位”肥的单位多了去了,之所以没有发生如此大面积的腐败现象,无非是监督较为到位,而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照样发生了腐败窝案,比如某地环保部门就被揪出了不少腐败官员,原因正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