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戒指挖几次:对联故事 71、挽联显真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44:53
     
                                   71、挽联显真情

 

(一)小凤仙吊蔡锷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军事家。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总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接任贵州总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并在暗地里加以监视。1915年与梁启超策划反袁,潜出北京,到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的泸州和纳溪。袁世凯死后,蔡锷任四川督军兼省长。

在北京这段时间里,蔡锷结识了颇有名气的妓女小凤仙,他们一见如故。蔡锷视小凤仙为红颜知己,小凤仙很敬重蔡锷的人品和才气,决意与蔡锷同舟共济共患难。为了蔡锷的安全,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耳目,掩护他的工作,小凤仙忍辱负重,遭到难于忍受的误解。比如蔡锷为了离开北京,脱离虎口,必须先把家眷送走。为了不惊动袁世凯,蔡锷装作迷恋小凤仙,和小凤仙假戏真唱,气得夫人大闹,蔡锷扬言“休妻”,就是这样把家眷“撵”走了。当时,除了蔡锷和小凤仙两人外,都被他们蒙在鼓里。直到蔡锷北京失踪,出现在云南,而小凤仙却仍留在北京,这时才烟消云散,真相大白。

由于帮助过蔡锷,蔡锷离开北京后,小凤仙吃了不少苦头。加上对蔡锷的苦苦相思,忧郁成疾。当得到蔡锷病故的噩耗,更是悲痛欲绝。于是写下挽联吊祭亡灵,也是追忆这段刻骨铭心的短暂爱情。联曰: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已,桃花颜色亦千秋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可怜忧患余生,萍水姻缘却一梦

小凤仙虽然是一个风尘女子,但她有才有貌有胆有识有情有义,称得上出污泥而不染,是不入浊流,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注: 小凤仙,生卒年不详,出生在一个没落家庭。幼丧母,受后母虐待,三岁卖入妓院。长大后算不上太漂亮,但才艺俱佳,是北京城名动公卿的名妓。与蔡锷一见如故,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有过一段短暂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小凤仙深明大义,为了掩护蔡锷摆脱袁世凯的控制,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误会、非议与迫害。蔡锷到云南,后到日本,她仍在北京。得悉蔡锷在日本病逝的消息悲痛欲绝。1949年改名张洗非,隐居沈阳。后嫁给曾在张学良大帅府当过差的李振海,一下子变成四个孩子的继母。小凤仙对四个非亲生子女倾注了全部的母爱。他的四个子女回忆说:他们一直不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继母对他们非常好,从来没有责备过他们。1951年,梅兰芳先生到沈阳演出时,小凤仙曾两次带着子女与先生会面,讲述了蔡锷离京的经过。小凤仙在沈阳离世。

 

(二)陈思思悼恩师

湖南衡阳的农民书法家左松谷,是香港著名影星陈思思(电影《三笑》的主演)小时候的老师。陈思思在左门下就读时,左松谷先生曾在班刊上出-联,陈思思对的下联。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桃花太红,李太白。(左出联)

                       柳如是良宵攀松柳,松荫如斯,柳如是。(陈对句)                

以后,陈思思又从左先生学习书法。一个在湖南,一个在香港,他(她)们书信往来,结下墨缘。1989年4月,八十多岁的左松谷老先生病逝,陈思思得到消息,非常难过,送挽联悼念恩师,联曰:

    天涯各南北,与师平生无对饮;

    友谊经风雨,俾子后死独长吟。

    注: 柳如是 (1618—1664)江苏人,一说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字如是。明末名妓,精于琴棋书画,能诗能文,着有《戊寅草》、《柳如是诗集》等。

 

(三)贤妻良母的嘱托

传说有一对恩爱的中年夫妻,他们互相关爱,相敬如宾。但是天不作美,妻子得了不治之症,卧床数年。丈夫里里外外一把手,上班、照顾病人、照看小孩、作饭、洗衣、烧水、煎药……忙得不可开交,可他还要在百忙中抽空,陪妻子说说话,安慰妻子。

妻子很受感动,只要对人谈起自己的丈夫,总是赞不绝口。同时又感到拖累了丈夫,很内疚。且病情越来越重,自已感到能活的时日不多了。她非常眷恋人生、眷恋丈夫和幼子。临终前,她撰写了一副自挽联,曰:

   我别良人去也,大丈夫何患无妻,愿他时重缔姻缘,莫向新妻谈旧妇。

   子依严父伤哉,小孩儿终当有母,倘异日得蒙抚养,须知继母即亲娘。

这一副自挽联,把一个贤妻良母的高尚品德与才华倾注在字里行间。这位女士德才兼备,宽宏大度。她是女人,心知妒嫉是女人的通病,所以有“莫向新妻谈旧妇”一说。她知道后娘难当,所以叮嘱儿子,要把“继母”当“亲娘”。此联情理兼容,对仗工整,堪称佳作。令人感叹,令人敬佩,令人婉惜!

 

(四)丈夫挽妻,扬溢爱恋

夫妻恩爱,家境贫困,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世事就是这么不公平,天灾偏偏降到这样的人家,妻子重病,不治身亡。丈夫在悲痛之际写下一联挽妻,联曰:

  婚姻数十年,朝也愁,暮也愁,都把你苦死了。

  抛却万千事,男不管,女不管,倒比我快乐些。

上联说妻子跟着他没过上好日子,感到内疚。下联是反说。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本来妻子早死,是不幸的事,却说妻子比他活着的更“快乐些”。意思是妻子什么事都不要管了,不要愁了,再也不要跟他-道受苦了,一切都解脱了。对联的语言通俗生动,缅怀妻子的深情跃然纸上。

 

(五)贫士挽妻  情真意切

某贫士亡妻,书挽联悼念,上联说他苦命的妻子又归天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他。下联嘱咐妻子:下辈子投胎,若没找到高官封候的丈夫,千万莫至世上来。全联的弦外之音——批判社会的黑暗。联曰:

     苦我今朝,只馀薄命糟糠,犹归天上。

     劝卿来世,未遇封侯夫婿,莫到人间。

  

(六)老翁挽妻  恳切豁达

八旬老翁笑对人生,心胸豁达,视死如归。风趣幽默的挽妻联,言辞恳切,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囗,足见撰联功底。

      天下无不散之盛筵,似你我八旬巳过,生何喜,死何悲,三岁忝增,奇则奇,被卿先去;         人生最难堪者迟暮,纵子孙四代相依,耳也聋,目也聩,九泉有觉,等一等,看我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