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实训班:对联故事 林则徐与对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31:36

林则徐与对联

 

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出生于私塾教师家庭。他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清嘉庆十六年)中进士。之后,入翰林,授编修,历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他为官十八省,统兵三百万,清廉直道,政绩卓著,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提倡经世之学,关心民间疾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得民心。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虎门销烟名垂青史。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起用为钦差,奉命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在潮州途中,谥号文忠。

林则徐诗文并茂,书法精美,所撰对联,风采夺目,为后世所传诵。

 

(-)幼时巧对

林则徐幼承庭训,四岁开始读书写字,七岁就能写出好文章,有“神童”、“才子”之誉。一天,先生讲课讲到“鸿”字时,出一联要学童对,联曰:

                鸿是江边鸟。

林则徐知道这是拆字联。他看到教室外有人端着-盘蚕虫走过,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蚕是天下虫。

先生带学童春游至河边,见河中好多鸭子戏水,吟出上联:

   母鸭无鞋空洗脚。

问学童谁能对?过了好一阵未有人对。突然传来鸡啼声,林则徐高兴地说:“我有下联了!”接着吟出下联:

                公鸡有髻不梳头。

 

(二) 海纳百川

林则徐步入仕途后,他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不计较个人境遇,这在他所作的对联中也有所反映。他在担任浙江廉访使时,曾亲笔榜书了一副大堂对联,号召人们揭发贪官污吏,鼓励人们向自己提意见,联曰:            

    求通民情

    愿闻己过

升任两广总督后,又书写了一副府衙对联,用以告诫、砥砺自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正是这位胸襟博大、刚正无私的政治家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三)留钱做什么?

林则徐是一个家教很严的人,他小时候受到良好的家教。成年后,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很重视家教。他所作的“十无益——(1)存心不善,风水无益;(2)父母不孝,奉神无益;(3)兄弟不和,交友无益;(4)行止不端,读书无益;(5)作事乖张,聪明无益;(6)心高气傲,博学无益;(7)时运不济,妄求无益;(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9)不惜元气,医药无益;(10)淫恶肆欲,阴骘无益。”阐述了他的处世哲学和对操守的严谨。他曾经写过一幅对联,表达了他对财富、对子孙的态度。联曰: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四)壮心不己

林则徐在政务繁忙、戎马倥偬之暇,仍然勤学不懈,博览群书,甚至在远谪新疆伊犁时,还以大车载书二十箧自随。他晚年撰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才天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上联反映了自己雄才大略无法舒展,又患病闲居的沉重心情。下联巧用《颜氏家训》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睹”的名句,倾吐自己的抱负。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依旧,壮心不己,不愧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称号。

此联后来由梁章钜书题于林则徐福州文藻山的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