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有效期:反经——一份从陈胜到洪秀全的造反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47:29
序言

  看到《反经》这个词,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唐朝人赵蕤所写的被历代统治者以及各领域高端人士奉为圭臬的纵横学名著,被称为小资治通鉴的《长短经》,笔者借用了这个名字,但并不是要翻译这本经典名著,而是因为我写的,是真正的反经——总结历代起义者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
  
  关于农民起义,我记得我读书那阵——当然鉴于我85后的身份,可能现在还是如此,史书上通常都会给予不错的评价,甭管事实上这次起义从开端到结束有多么的不堪,犯下多少愚蠢的错误,做过多少孽,害过多少人,总之,只要是造反,我党就认为必有可取之处,或者说造反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个中缘由,大家心照不宣。笔者当然不想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过多探讨造反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因为这太不和谐,搞得好像我要鼓动作乱似的,我向党和人民保证,我对“稳定压倒一切”发自内心的认同,事实上,看过本文之后,很多人也会认可这一条,就算不认可这一条,也会对造反这项事业望而却步。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少次农民起义?我想,可能没人能给出个确切数据,我只知道,从陈涉吴广打响反秦第一枪,揭开农民起义的序幕以来,一直到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率领广大贫下中农打土豪分土地最终创下如今这偌大的家业,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就没断过。然而,在这数不清的农民起义中,真正取得成功的,可说是屈指可数,中国历史上农民出身的皇帝,大概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二人——当然这里舍去石勒等没能统一中原的乱世豪杰,而彻彻底底的依靠农民起义夺取江山的,也就是朱元璋一人而已。
  
  为什么农民起义要成功就那么难呢?当然,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有句话叫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改头换面一下,就可以变成成功者总是相似的,而失败者则各有各的失败,因此,这个话题注定非常复杂,但也正因为复杂,才显得更有意思。研究失败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恣意的骂人蠢猪脑残,在很多时候我们也能展示出我们的智商优越感——尽管纸上谈兵远比实际运作容易得多,真要我们身临其境,可能连蠢猪脑残都不如,但是,有所谓吗?所谓的批评家,他们的真实水准未必能比他们批评的人强多少,甚至远远不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有条理有逻辑的批评。笔者就是这样不知深浅可能还会贻笑大方的批评家,但是,这些也都不妨碍我对历史人物的批评和赞赏,读历史,本来就需要有这样的胆色,如果连自己的意见都不敢发表,读历史又有何用?还不如读小说去呢!大家说,对吧?
  
  然后还要请大家放心,笔者不会写出枯燥乏味学究气十足的论文,尽管我对写出《君王论》的马基雅维利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且我也很想写出这样的东西,但是话说来,笔者的水平实在是有限得很,即便我想写,我也写不出来,我能写出来的,不过是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无聊而浅陋的业余看法而已。当然我还要请大家放心,尽管我的水平低得很,但是列位看官也未必能比我高哪去,我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值得大家看一看,笑一笑,骂一骂,乐一乐的。
  
  好,废话不多说,就先从最早名气也最大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吧。
  
  陈胜吴广起义
  
  天下苦秦久矣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起义的由来:事情大概是这样,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带着八九百号一贯被欺压被凌辱的社会底层百姓去渔阳戍边,当然少不得还得有两个秦朝官吏作陪。也是合该大秦要亡,队伍跑到大泽乡那边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更惨的是,还一连数天,以至于道路受阻,人马不通。这下麻烦就来了,据太史公说,秦朝律法严苛的很,所谓失期当斩,现如今路程遥远,道途不通,失期几乎已是既成事实,去也死,不去也死,怎么办?到最后,陈胜吴广这俩一合计,觉得既然都是死,那也不能窝窝囊囊等死,好歹轰轰烈烈战死 。计较已定之后,这俩就开始设计戏码,又是鱼腹藏帛——上书“陈胜王”,又是半夜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装神弄鬼一番之后,底下小老百姓还真被糊弄住了,真以为陈胜就是the chosen one了。随后,吴广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自卫反击暴秦凌辱的戏码,设计干掉了那俩秦朝将尉,再然后,陈胜召集弟兄,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宣言,就带着这群被搞得五迷三道有点稀里糊涂的穷哥们造反去了。
  
  好,暂时先到这。这次起义到目前为止实际并不符合农民起义的一般路数,一般来讲,老百姓造反,大概都是当地连年遭灾,以至百草不生,饿殍遍地,百姓易子而食,此时政府救济还不到位,或者也是被各级官僚层层克扣,这时候某某人出来喊一嗓子,咱都活到这份上了,还不他娘反了丫的?于是,饿得差不多了的老百姓开始群起呼应,造反开始。说穿了,经济问题通常才是老百姓造反的第一动因,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而眼下陈胜吴广起义就显得非常另类,他们居然是因为法律问题而造反。
  
  据现在考证,太史公所说的“失期当斩”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秦律确实严苛,但也没严到如此不近人情的地步 。(据有关出土文件显示,关于失期的处罚是“ 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有经济处罚,但不致死,而且遇到水雨还能免除征发。)现在的情况是,失期其实未必当斩,而且陈胜吴广也未必不知道,比如,陈胜在召集部众时也说“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这说明陈胜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就是自己也拿不准。然而,在失期未必当斩的情况下,陈胜居然就拿定主意要造反。要知道,造反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哪个朝代都是要杀无赦夷九族的大罪,就算失期当斩,也只是死一个人,但要是造反,那可是把你七大姑八大姨所有扯得上边的人都绕进去了,而且,陈胜手里满打满算也就是九百号人,占山为王都嫌少,更何况是造反?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陈胜明明自己也知道失期未必当斩,却还要走上一条一旦迈出第一步就再也回不了头的不归路?手里只有九百号人的陈胜凭什么就敢造反?这是他脑子一时发热做出的草率决定吗?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陈胜虽然是农民,没文化,但也称得上一时豪杰,辍耕之垄上的时候就喊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人,他有大志向。有大志向的陈胜是个野心家,是个亡命徒,是个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因此,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他就敢于豁出去博个彩头,而所谓失期当斩只是陈胜鼓动造反的一个借口罢了。有大志向的人通常也都会有两把刷子,除了有魄力,还得有脑子,陈胜毫无疑问有魄力也有脑子,因此,他要造反,即便没有必胜的把握——谁他娘造反都没把握,也必然是有些道理的。其实陈胜的道理,用他跟吴广商议造反时说的第一句话“天下苦秦久矣” 就能概括。
  
  天下苦秦久矣,这就是陈胜敢于带着九百号人——而且不一定都听他的——造反的社会基础。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其实统共才12年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让野心家们嗅到了造反或许有门的气息,秦朝统治的失败也真是可以拿来做负面教材了。
  
  其实,经过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统一战争,老百姓本来已经被折腾的没有任何力气了,打仗,他们已经打得够够的了,只要能给他们一碗饱饭,让他们踏踏实实过几天安生日子,说实在,没人愿意造反,但是,秦朝的失败之处在于,他们连老百姓这点简单的要求都满足不了。
  
  秦朝的问题在哪里呢?最要命的就是基因缺陷,他们是通过武力统一的天下,各国百姓都不可避免的有故国情怀,秦朝的政权合法性还没有得到举世公认。理论上讲,接下来对于秦朝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奠定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或者从实际行动上让老百姓感受到新政府的温暖,或者请些御用文人鼓噪呐喊一番天下就该是让秦朝当家作主的道理,然而,秦始皇实在是太霸气了,霸气到不屑于解释。我估计,秦始皇的想法是,这个世界是强者说了算的,老子比你们都强,所以你们都得听老子的,你们不但要听老子的,还要听老子的儿子孙子乃至重孙的,秦朝要从始皇到二世再到三世一直到万世。秦始皇认为,我统一六国,是因为我比你们强,而现在我统治你们,同样还是因为我比你们强,事实上,我比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加一块都强,所以我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我比你强当然可以成为我征服你的理由,因为对于征服而言,所需要的也仅仅是实力而已,但是征服过后呢?征服过后需要的是统治!秦始皇并不明白,武力的强大对于征服有巨大的意义,但对于统治则一文不值——征服是将人民当成对手,而统治则需将人民当成盟友;征服是你死我活,而统治则需互惠互利。征服和统治要用两种不同的思路,再强大的武力在“蕴藏在群众中的伟力”面前都不值一提,秦朝统治者的最大失败在于,他们没有能第一时间完成角色转换,没有能将已经征服的对手立即驯化为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盟友,他们总是用对手的眼光来看待盟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统治,他们永远都在征服。
  
  由于这个因素,秦朝的统治思路就是用强——老百姓要造反?老子把你们的兵器全缴了,看你们拿什么造反?知识分子乱说话?老子把你们埋了,把书烧了,看你们怎么乱说?老百姓不听话?严刑峻法伺候着,你敢不服从我就敢干了你!用强当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对于一个王朝而言,真正的强大实际是不需要用强,而需要时时刻刻用强,实际上就表明,他根本就不强。一味用强的秦朝只是个纸老虎,他的强悍只是体现在国家的暴力机器上,能够唬人的只是一张皮,在这张皮下面,布满了千疮百孔,写满的都是虚弱。秦朝统治者没有能弄明白一个道理,得天下所用的方式未必适用于治天下,正如后来陆贾对刘邦所说的那样,“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用现代政治理念来解释,就是革命党和执政党是两码事,秦朝在用革命的方式执政,当然要出大问题。
  
  秦朝有严刑峻法,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有名目繁多的兵役徭役,他们不想让老百姓安生,事实上他们可着劲的在折腾老百姓,他们本就不够深固的统治根基更加薄弱,他们悬而未决的政权合法性更加遭到质疑,尽管仅仅只是折腾了十数年,但是后果已经极为严重,这产生了“天下苦秦久矣”的社会共识。这个社会共识几乎全面摧毁了秦朝的统治根基,因为这意味着秦朝失去了对于一个政权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人民对于政权的认同感。
  
  认同感的缺失就像可怕的瘟疫,一旦蔓延开来就几乎难以遏制,只要有人揭竿而起,接下来势必是四方井从,因此,陈胜手里尽管只有九百人,但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只要他登高一呼,九百人瞬间就能变成九万人九十万人乃至九百万人。“天下苦秦久矣”未必能让陈胜取得成功,但是,最起码,陈胜足够利用这一点掀起滔天骇浪。“天下苦秦久矣”就是陈胜对于敌我力量的判断做出的最精准的估计,他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只是,“大秦亡”跟“陈胜王”可不是一码事。
     
    秦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是一个导火索。
    得民心着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其实就是一个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无论此种生产关系是先进合适落后,都将必备颠覆。
    秦朝倡导的“法制社会”,在当时是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关系的,所以秦可以由弱秦,变为强秦,可以统一六国,也是顺应了臣民对于春秋战国狼烟四起的厌烦,对于6国庙堂腐朽的鄙视,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且由于受当时的生产力限制,注定了秦之“法制社会”只能在奠定了特殊基础的小范围内实行,秦国为奠定这一特殊的基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商鞅车裂、众多老氏族被斩首,统治者刮骨疗伤(太子被贬、王爷被割闭)和壮士断臂(老太后自裁)。所以,秦统一6国后的变法式统治,缺乏广泛的特殊基础,加之未使人民得到应有的生养生息,内忧外患,急于上马众多大型防御和民生工程,民之安居乐业心愿未得,灭亡是必须的!但秦的灭亡,却自然的做了一个过渡,让刘邦在稍作修改后,继承了“半法制、半人治”的生产关系,得以取得政权。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其所倡导的民主式的生产关系,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农业化社会,工业化尚未铺开、内忧外患。民众呼应只是求变,当时真正追随民主的只有部分精英人士,而民众的心理只想着变法强国,有尊严的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民众参与政治的心理准备和热情,均没有基础,随轰轰烈烈,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清朝末年,统治者也意识到了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致命缺陷,意识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脱节,曾试图自己内部调整和变法,但最终因为统治者和既得利益阶层,留恋的太多,割舍的太少,变法自然不到位,变法不到位自然无法适应当时的生产关系,自然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走向灭亡是必须的!
    
    “民心思变,社会必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所谓逆,超越不可,不到位亦不可!过急不可,过缓亦不可!
    秦国之所以能迅速做大做强,最终统一六国,靠的是那一套赏罚分明的战时机制,优点在于激励机制完善,从上到下的执行力强,纪律严明,组织有序,但是,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毕竟不同,政治目标便是天差地别,秦朝没有能有效调整自己的施政方向,没有能明确自己的政治目标,没有对死硬苛酷的战时机制做出有效调整,以适应六国百姓的生存方式,这些都导致了不如执政阶段的秦国失去了从征服从统治有序过渡的有利时机。这导致秦朝非但解决不了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无法得到六国百姓认同的问题,反而激化了与六国百姓的矛盾,甚至秦国百姓自己也对秦朝的统治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谓失民心者失天下,但实际真正被人民战争打垮的也就是秦朝而已。秦朝的灭亡交给了后代统治者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的力量,而事实上,此前中国并没有这样被人民战争搞垮一个政权的先例。自古以来,民心从来不是决定性的那一点,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如说得士心者得天下,人才,不管在哪个世纪,都是最重要的那个环节,而要得士心,就必须有两种前提,一是合法性:要么,你是皇族贵胄(如李渊本身是隋朝的皇族),或者你是冒充的皇族贵胄(比如陈胜吴广冒充秦太子扶苏),再或者,是找一个皇族贵胄(比如项羽找到一个楚怀王),又或者,你是宗教领袖,或者是某种信仰的带头人,比如黄巾起义的张角和红巾起义的韩山童,刘福通,还有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二是对人才是否能用好,让人尽其用。
  
  推翻秦朝的农民暴动中,以项羽(楚国大将项燕之孙,贵族),刘邦(沛县地主之子,求学不成而为乡中无赖,后为泗水亭长,小吏出身,部下谋士张良,一名姬良,韩国贵族,五代为相;韩信,破落地主出身——农民能配的起剑的你信么?萧何,狱吏,公务员出身)为主,没见着农民,只看到富二代忽悠着农民去卖命……吃不上喝不上的农民阶层能有营养制造出猛将么?能把文盲培养成军事家,政治家么?
  西汉末年,王莽本身是国舅,所以能篡权成功。刘秀,地主出身,所以能养的白净漂亮,还能去长安求学,受教于中大夫许子威,更重要的是,刘秀有个皇族后裔的名分,为高祖九世玄孙。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新市望族,至少也是能拿出钱粮招兵买马的人。
  东汉末年,刘备(皇族后裔的名分,他总挂嘴边上的中山靖王刘秀,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生育最多后代的男人,120多儿子,女儿不想知道有多少。据说是开裆裤的发明者,方便造孩子用);孙坚,地方官员,县吏出身;曹操,大太监中常侍曹腾养孙,所以才敢于在长安设五色棒,连皇族的屁股都敢打。
  晋朝灭亡后,刘裕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当过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公务员出身。
  隋唐时代,杨坚是西魏八柱国(8个豪门)中独孤信的女婿,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瓦岗寨李密的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侯莫陈崇
  宋朝,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相当于现在北京卫戍部队总司令。
  元末明初,朱元璋是实打实的彻底农民出身,但他老婆皇后马大脚的养父郭子兴却是实打实的红巾军首领。
  明末李自成闯贼作乱,李自成本身是驿站的驿卒,事业单位裁员时下岗,因还不起债务而杀了债主艾诏,同时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人通奸,又杀了妻子,后投奔造反军队,被称为闯将。
  清末洪秀全是落魄的秀才,三次乡试不第,接触到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于是尊基督教里的上帝为天父,圣母玛利亚为天母,耶稣基督为天兄,抹大拉的玛利亚为天嫂……欧洲的天主教会如果知道还有个天嫂,不知道会怎么想……建立起拜上帝教,以邪教教主身份发动暴乱……
  
  可见,所谓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像陈胜吴广这种纯粹农民组成的队伍,最后都流于失败,而成功的,都当不起农民起义二字。
  
  所谓农民起义,不过是富2代,权2代,或者邪教教主忽悠文盲老百姓卖命的事而已,“皇帝我做,送死你去”……可怜的中国百姓,什么时代都是被愚弄的对象而已造反当然有门,陈胜的估计没有任何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亡秦”和“王陈”统一到一起来,对于有鸿鹄之志的陈胜而言,“亡秦”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王陈”。造反是个风险很大的行当,失败就意味着死,高风险当然要有高利润做保障,以死为代价,即便做不了皇,怎么也该当个王吧。对于陈胜而言,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天下人拿他当王之前,他得先让那九百个穷苦兄弟拿他当王看。
  
  这是农民起义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收众起兵。
  
  陈胜当然是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人,他没有任何社会根基,也没有显赫家世,甚至他也没有文化,除了志向远大和脑子还算灵光,他没有任何资本能让这些穷苦兄弟跟在他的身后陪着他一块造反。造反毕竟是造反,这意味着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死,谁也不愿意死,而且,谁也不愿意为了一个素不相识没身份没地位什么都没有的人去死,要人为自己去死,这个理由必须足够充分。以后我们还会在其他起义中碰到同样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解决办法,反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陈胜的办法虽然谈不上有多精妙,但是很有效果。
  
  陈胜的办法简单来说就是装神弄鬼,而且跟以后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装神弄鬼不同,陈胜的方式显得极为粗糙,要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必然一眼就揭穿他的骗局,好在,他身边的这几百号穷苦弟兄大多数都是愚昧无知见风就是雨的主儿,陈胜的这点鬼蜮伎俩,对于糊弄这些人,也就够了。
  
  且说陈胜吴广商议已定,决心铤而走险要干他一票之后,就去占卜问卦,结果那个卦师还真是识相,居然一看就看出来陈胜想干什么,而且立即给他指了条明路——“然足下卜之鬼乎!”结果陈胜吴广这俩还真是一点就透,得,要立威服众,最好的办法岂不就是利用穷苦百姓愚昧无知的本性搞点神鬼之事吗?于是,两步走,首先写好“陈胜王”的丹书,将球放入鱼腹,然后让人买过来吃,接下来吃到帛书的士卒自然是“固以怪之矣”;其次再让吴广到祠堂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造成的后果是“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如此这般,愚昧的底层百姓好歹是上了陈胜的套。
  
  然而,即便陈胜通过这些小把戏将这群愚民搞了个将信将疑,甚至更进一步通过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干他个轰轰烈烈搞他个出将入相的舆论宣传将这帮人煽动起来造了反,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说,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家,陈胜的革命基础并不牢固。因为这毕竟是搭起伙来造反,而且是临时搭起伙来造反,中国老百姓向来信奉好死不如赖活,有条活路就不愿自寻死路,而这帮临时被煽动起来造反的戍卒们,他们或许会一时头脑发热,但是有个词叫做后怕,他们很快会发现,他们稀里糊涂上了条贼船,而且已经下不来了。在被征发之前,他们压根连陈胜是谁都不知道,而如今,他们却因为几个似是而非的异象而要为他去死,异象这玩意哄得了一时,哄得了一世吗?
  
  陈胜吴广起义从一开始就带着难以克服的基因缺陷,跟他们无数后辈为了打响造反第一枪呕心沥血散尽家财做足了准备不同,陈胜虽然也是野心家,但是,他的造反却很难称得上有预谋的造反,因为他领导下的那些弟兄在大雨之前根本想都没想过会走上这条路。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从一开始就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只要秦朝从一开始就能给起义队伍来个当头棒喝,我敢保证,不出半月,队伍就会作鸟兽散,要让这支因为一腔热血而临时走上造反道路的队伍看起来像一支真正的起义部队,他们需要无与伦比的运气,他们需要从一开始就顺风顺水。
  
  要成大事,总是需要那么点运气的,陈胜的运气非常好,或者说,这种运气他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所料不差,在他们率先打出义旗之后,确实和者甚众,他们迅速取得了成功,“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胜吴广率领的这支起义军在一开始几乎是所向无敌,当者披靡,顺利的一塌糊涂,如果说起义队伍的壮大还在情理之中,毕竟“天下苦秦久矣”,那么,凭什么这群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不懂排兵布阵甚至武器都是斩木为兵的乌合之众居然能一开始掀起那么大的声势?秦兵哪去了?强大的秦朝武装力量干什么去了?
  
  很快我们就知道秦朝的武装力量干什么去了。比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描述“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是后期楚国的国都,政治意义和战略地位之重毋庸讳言,结果,在起义军攻打陈时,居然“陈守令皆不在”,这倒也罢了,老大不在,副手干得也不赖,一开始起义军还“弗胜”,妙的是,起义军“弗胜”还能“入据陈”,原因是“守丞死”,守丞怎么死的,被谁弄死的,史记没有明言,但猜一猜就明白了。且说陈胜稀里糊涂的夺取了楚国都城后,找来了地方三老和豪杰,讨论接下来的发展。这帮地方大佬当然是群墙头草,谁牛逼向着谁说话,更何况他们本来对秦政权也没啥好感,于是,拍拍马屁,说“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于是乎,陈胜还没咋地呢,就应了他鼓动弟兄们造反时说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胜称王之后,天下的反应是什么呢?“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至此谜底揭开,强大的秦朝怎么会被一群乌合之众杀了个天翻地覆呢?原因是,正如我前文所说,再强大的武装力量跟“蕴藏在群众中的伟力”相比都不值一提。各个郡县的老百姓都有“苦秦吏者”,而且这帮人一看秦朝有了倒霉的苗头,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是什么东西?在此之前,天下有谁听说过陈涉这个名字?陈涉的号召力哪来的?其实,不是陈涉这个名字有多大的分量,也不是陈涉有多强的号召力,甚至还不是陈涉假托的扶苏、项燕有多惊人的政治能量,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当然,好运气到此为止,接下来才是对陈胜最大的考验。陈胜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大泽乡首义,天下群起呼应,眼看局势一片大好,但是,这些胜利并不是因为陈胜指挥才能有多棒,起义军战斗力有多强,更多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甚至连国都都不是靠真本事打下来的,但是,瞎猫能总是碰上死耗子吗?顺利是把双刃剑,这让陈胜很快名利双收,也让乌合之众的起义军逐渐累积了一些信心,不至于上来就分崩离析,但是,与之同时,陈胜也正式列名秦朝头号战犯,显然,秦朝尽管已经有衰死之象,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反扑总是会有的       陈胜吴广带领着九百追随者,使用据说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粗劣(但是非常环保)的木质武器,首先把大泽乡拿下来了。大泽乡现在叫刘村,后来取消生产队以后,并刘村都没有了,平坦的田野上如今尽是绿油油的麦苗,当地人为了纪念陈胜,就找了一个土坡,说那是陈胜起义的地方,还在坡下雕刻了陈胜的石像。石像上的陈胜比很年轻,大眼睛,有点像谢廷锋,唇角轮廓分明,正在呐喊,手里挥舞着大棒子。
  其实这九百人到底是不是使用大棒子,真的有那么惨吗?也未必!
  秦统一全国后,为了表示太平,下令收集天下武器,铸为十二铜人,以示不复用兵,但民间其实还是用兵器的。比如就在大泽乡正西两百公里的江苏淮阴,韩信同志就喜欢挎着个剑,整天在农贸市场里晃,还被人欺负,被迫从一个大混混的胯下钻过去。
  秦王朝出土的律令,常罚那些犯了事的人缴两副甲、一个盾什么的。说明当时的老百姓,不但有韩信那样的剑,家里还可以做甲盾。家里没有作的话,去农贸市场买一副上缴,大约也可以吧。这些缴上来的甲具盾牌,应该都存在县里,县里有兵器库。
  九百戍卒前往渔阳边境,县里应该自备甲具武器,随队伍运送北上。所以,我们估计这九百人,应该是被arm起来的(武装起来的)。虽然不至于像美国大兵那样arm到了每个牙齿,但拎着纯环保的木头棒子,似乎也并不必要。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陈胜的戍卒使用得都是锄头(鉏)、无齿耙(耰)、木棍子(梃)什么的。木棍子也许还有请可原,锄头、无齿耙纯粹是无稽之谈。这帮人是北上的戍卒,带着锄头、无齿耙干什么呀!既然锄头、无齿耙不可信,那他说的木棍子也就不可信了。
  贾谊是个汉朝文人,和所有文人一样,写文章喜欢制造强烈对比,他故意把起义军武器装备写得很差,目的不外乎是想说:从前秦国能把合纵攻秦的战国六雄武器精良的百万正规军打得一败涂地,却不能抵抗装备低劣的陈胜。老秦还是那个老秦,为什么前边那么强,后边如此弱呢?都是因为老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建朝以后不修“仁义”了。为了构制对比,贾谊故意把陈胜的装备写得很差。唉!这大约就是以文害意吧。这帮文人啊,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不管武器到底是不是木棍子,起义军很快又攻破了蕲县的城墙,打开县里的兵器库,这帮人总算可以把自己fully arm起来了,不至于再被贾谊笑话了。陈胜给自己弄了一套最精良的皮甲,非常坚固,又弄了两只锐利的大戟,叫副官给他拿着。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陈胜“身披坚执锐。”
  为什么拿两只大戟呢?最近我看了一个资料,说中国青铜时代的武器,其中锡的含量高达25%,远远大于西方的10%,这就使得中国的青铜兵器非常之脆(锡的含量越高越脆)。甚至脆到了这个地步:用大戟插到敌人身体里,比如插进了排骨里,一拧一剜,一不小心,竟可能被排骨把戟尖拗断。这固然能让受伤者非常难受,但这个大戟也就不好再用了,所以我们建议让陈胜拿两根戟。
  陈胜捏着两只大戟,披着坚甲(当时最高级的皮甲是犀牛或者鲨鱼皮的),乘坐战车,迅速向西推进,兵锋直指两百公里以西的“基地”——陈城,这是陈胜起义前就铺垫预备很久的地方,是他可以“作主”的“zone”。陈胜急急地朝陈城杀去,就像暴露在野外的老鼠急于奔回安全的鼠窝。到了陈城,他就可以避免流落荒野,受人攻击了。起义队伍沿途顺利攻下安徽亳县、河南永城、柘县、鹿邑等地(我有个中学同学韩华老家就是鹿邑的,他在上个月被我拜访时告知了我这一点,当我的眼里冒出别样的火花,古今真是弹指一瞬啊)。
  在向西(陈城)推进的征程上,这帮人没有什么可吃的,于是他们就“望屋而食”(贾谊语),就是跑进人家屋子里,挤近人家的饭桌边,说现在已经是不分你我财产的时代了,咱们一起吃吧。于是就挤进目瞪口呆的老乡们肩膀间,一起吃。  陈胜起义的消息很快和公元前209年夏天的风一起四处吹散,天下之人云集相应,许多豪杰之士都自己裹了粮食,像影子一样追从着陈胜(这些人能自带粮食,说明还不是赤贫者,而更可能是陈胜那样的野心家——或者好听一点,雄心家)。当然,这些追星族把裹的自带干粮吃完了以后,也免不掉要一起挤进老乡屋“挤着吃”。不管是被挤的还是来挤的,淮北一带的民众们都异常兴奋,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人民运动,正在他们的见证和实践下,轰轰烈烈地蔓延泼渐开来了。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这帮望屋而食的起义军,贾谊说他们“横行天下”,晁错说“天下从之如流水”,那实在是很爽了。队伍推进到陈城的时候,陈胜回头一样,身后已经汇聚战车六七百乘,战马骑兵千余骑,步卒数万人。
  
  陈城是一个大郡(陈郡)的郡治,可是郡守先生却不在——可能是望风而逃了,或者去度假村开理论工作务虚会去了。只有他的属官(守丞)站在城门顶上的望楼里(这里比较好,俗语所谓|“城门楼子”——它像个碉堡,耸在城顶,借助内窄外宽的射击孔,居高射击)指挥战斗。守丞指挥了一会儿,一不小心,却把自己弄死了——可能是谁射箭走火了,打着他了。或者是跟他有仇的城里恶少年,从他背后开了枪。关于这些恶少年的事迹,我们随后再说。当然还有可能是城里的亲陈胜“地下党”(豪杰),组织自己的子弟干掉了他。于是陈城守兵大乱,指挥失灵。陈胜的队伍遂像蚂蚁一样,纷纷爬城而入。原本可以凭借坚城抵抗几个月的郡治级的大城——陈城,旋即被义军拿下了。
  
  其实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就像后来的三川郡郡治荥阳城被吴广围攻数月而终岿然不动,陈城如果墨守有方,未必会轻易陷落的。
  
  陈城的陷落,完全是第五纵队从中活动的后果。陈城一向是个反秦情绪高涨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们下节再说。
  
  潇水曰:陈胜身后那些数以万计的战车兵、骑兵、步卒,未必全是流民和亡人,至少战车兵和骑兵不应该全是。流民想当战车兵和骑兵,虽然他能答应,但马儿一时间还未必答应呢。实际上,陈胜在沿途攻克五六个县城之后,打开各县武器库、兵车库,可以获得秦人高效管理制造出的精良武器和战车。此外他还可以收编各县地方武装。所以他身后的义军,应该有相当比例是现役军人。   最后,我们可以这样来理出陈胜的人生轨迹:
    
    陈胜是城邑平民出身,有冠有字,活动于城邑闾巷,但年少时一度落魄,曾经出城去为人打工种地,但并不就是农民,而且对于种地发了很大的牢骚。陈胜对于权位一直有追求的渴望,所谓鸿鹄之志。作为一个有强烈抱负心的人,陈胜不可能一直沉沦于出城种地,不久他就结束了“少时”“尝为人佣耕”的短期过渡性职业,随后的壮年里,他或者是服过兵役,获得爵位(通过在秦始皇的兼并战争中立功),或者是通过其它立功得爵的机会(比如纳粟和买爵;或者先做小官吏,积劳而升爵),他混的不错,得到了一定的爵位,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担任了县里的一定官吏职务,属于正科级甚至是副处级干部,或者是军队里的一个屯长级别的军吏,手下人一贯信任和爱他,他和一些张耳、陈余这样的豪强,有所闻名,也知悉扶苏、项燕故事。总之,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陈胜的出生身份到底是城市平民还是一个农民,少时一度在农田佣耕,但到了起义前夕乃至起义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他已完全不再是一个农民身份。
  到了秦王朝建立第十二年,遇上了征发闾左九百人的事情。身为军吏的陈胜,或者是身为县里小官吏的陈胜,就和另一个身份也比较高的人——吴广(也有字,字叔,也担任着县里的一定的职务),一起被县里调整工作,按照“吏推从军”的惯例,改命作军队系统的“屯长”,协助县里的两个更高级的干部——县尉(副县级),带领宿州地区被征发的闾左贫民九百人,上路了。而这个县尉,到了军队以后就改叫做将尉。
  总之,屯长并不是传统学者所认为的,九百人中的暂时领队的“带头者”。按上述的史料记载,它其实是常规编制,它和将尉一职一样,不但在赴渔阳边境的路上是以将尉、屯长的身份来约束士卒,到了渔阳,也将继续以将尉、屯长身份继续担任指挥管理工作,是秦汉王朝军队里常规编制的军官。
  我们再把陈胜起义的细节给大家倒放一遍。在陈胜那九百人里边,吴广一直比较受爱戴,士卒多乐于为他所用。他俩杀了将尉以后,是召集了徒属来做动员。所谓徒属,并不是所有九百人,而是陈胜的下级小吏,所以陈胜称他们“公等”,在给这帮人动员的时候,陈胜说,公等下雨失期(迟到),失期当斩,即便不斩,戍守者固十分之六七。那就是说,失期不一定必然斩首。还有,这种斩首政策,是对所有的九百人适用,还是支队陈胜及其下属的徒属这帮管事儿一点的人适用,我们也不能明确判定。这帮徒属本来就乐于被吴广所用(当时人是比较义气的),再加上斩或者戍守死亡的威胁,义利交作,所以全都答应起义。 然后,就是一起攻打周边的小村镇。所以,我们觉得在这帮徒属以下的九百人的大多数,是被裹胁着起义的,徒属们要起义了,当时又是军事编制的队伍,下面的人自然也就跟着走——而且也本来确实对秦朝有意见——在军事编制下,不跟着上级军官走,下场是很危险的。  
  秦朝,杜牧的《阿房宫赋》里所谓“蜀山兀,阿房出”,应该不是夸张!!
  好了!陈涉同志的革命行动的原因找到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苟富贵,勿相忘!”为什么被人笑话?!因为在十大阶层的末世社会里,这句话确实是忽悠成分太大!!!
  郑民生们情绪不稳,拨刀而起…………把他们一味说成“刁民”,P用没有!!!
  
  “苟富贵,勿相忘!”,…………应该才算是老陈的zz宣言,…………从此以后,诸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均贫富”、“挑动黄河天下反”,…………不一而足   太史公《史记》,其实还记载了项羽同志(“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同志(“大丈夫当如是乎”)、张良同志(博浪沙“恐怖行动”)等等的心路历程,…………包括当时的韩信同志都有一番冲动!!
  …………
  ……
  所以说当时的秦朝,按照《红楼梦》的说法,是“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已经是尽上来了”,…………
  还有,
  汉朝立国之后,与民休息,遂有“文·景之治”——————这些都是拜陈涉吴广所赐!
  没有陈涉吴广起事,秦朝的既得利益阶层,会象汉朝初年那样与民休息?!
  
  …………
  ……
  别忘了!
  孙志刚牺牲,“遣返制度”才会作古;唐富珍牺牲,“拆迁”土匪才稍稍收敛…………
  剩世,“5000年来所未有”的英才们,研究论证陈涉是无赖儿郎,其实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金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魏晋风流~~~~
  “永嘉之变”,…………西晋为啥输的那么惨?!
  就是因为“黄巾起义”被曹刘之流镇压了~~~~三国归晋,虽然朝代更替,但是那邦既得利益阶层,远远没有刘邦、刘秀等人的胸襟和眼光…………所以有南北朝,…………
  隋朝怎么样?!好象历史上的杨广同志不应该象传说中的那样不堪!
  但是!隋朝跟晋朝(西晋)一样没有经过农民起义,所以才都是2世而亡~~~~~~
  瓦岗英雄!“18路反王64处烟尘”才成就了煌煌大唐!!!
  
      打仗是个技术活
  
  我们接着来看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之后,“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不久后又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显然,陈胜是打算借着刚刚称王这大吉大利的热乎劲四面用兵来建万世之业了。陈胜的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荥阳是通往关中的门户,附近还有个敖仓的大粮仓,要是拿下了这里,就既打通了通往关中的通道,又解决了大军的粮草问题,可谓一战而定乾坤。而其余各股部队如无意外拿下地盘的话,那就能数路并举,一举攻下关中,占了秦朝老巢。想法非常好,但是,实际干起来是不是那么档子事,可就难讲了。
  
  事情当然很难讲,起义军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毛病也很多,而且都是娘胎里带出来几乎无法解决的毛病:一、起义军首脑都是群没打过仗的泥腿子,没有专业技能,真要碰上硬茬子,起义军还能一帆风顺吗?如果遭遇挫折,陈胜能顺利渡过难关吗?二、陈胜说白了也就是个暴发户,有些暴发户为了这暴发的一天做足了功课,所谓厚积而薄发,但是陈胜呢?陈胜只是个一穷二白仅仅胆子大运气好的二愣子,他手里没有够交情有能耐知冷知热的得力帮手。三、那些被陈胜派出去四处征战的将领,当他们独立掌兵并夺得地盘壮大队伍之后,他们是不是还能继续听陈胜的呢?要知道,陈胜于他们而言,也不过是武装革命的先行者而已,除了先行之外,陈胜没有任何地方值得他们誓死效力而无贰心。
  
  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指出:那些仅仅凭靠机运就从地位卑微的庶人一跃而成为君王的人,在发迹时所花的力气并不大,可是要维持这个王位就有很多困难了。当发迹时,他们没有任何困难,因为他们正凌驾于困难之上。而一旦他们取得王位,困难便会蜂拥而至。伟大的马基雅维利看到了一切,这个公式套在陈胜身上实在是太合适不过,陈胜没有花多少力气就成了王,因为他有不可思议的好运气,尽管这种好运气是通过精准的大局判断和惊人的胆略获得的,但是,当陈胜成为王之后,困难果然找上了陈胜,而且如马基雅维利所说,是蜂拥而至。
  
  第一个麻烦:吴广在荥阳遇到了大麻烦。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新鲜,因为吴广尽管在没文化的人里面算是脑子好使的,比如,陈胜能够顺利带着九百号人举旗造反,这其中策划导演乃至主演这一切的,都是有才的吴广,但是,打仗毕竟是个专业活,即便是战争样式还没那么复杂的冷兵器时代,这个活同样有着极高的技术含量,这不是光靠脑子好使有点小聪明就能无师自通的。吴广显然有小聪明,但他的聪明还不足以让他在碰到真正的对手时能够攻城略地,气吞山河。秦朝虽然此前看起来非常废物,郡县守将不是临阵开溜就是干脆被杀,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一些守将有足够的魄力和能耐镇住场子,比如,荥阳的守将李由——李斯他儿子。当吴广碰上真正够档次的对手,而且还没有外力辅助时,他发现攻城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容易的事情,他在荥阳遭遇了苦战,而且,苦战不下。
  
  这是陈胜发兵以来第一次在攻城中吃了瘪,在此之前,由于天下百姓早就对秦朝恨得牙痒痒,陈胜几乎是到哪都是百姓们打开城门欢迎他,几乎兵不血刃,而现在,他必须拿点真本事出来了。然后,陈胜放眼望去,发现他娘的跟在他旁边的那些所谓起义将领一个二个也未必就比吴广强哪去,而且,大多人还压根就不如吴广,这他娘派谁去给吴广解围呢?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谈的起义军的第二个毛病,陈胜是个暴发户,此前为了起义他没做任何准备,也没有延揽到什么够档次的高端人才,当他需要真正的人才时,他却两眼一抹黑,只能抓瞎。好在很快有个叫周文的人给陈胜解决了麻烦,这个人毛遂自荐,说想当年哥也是个人物,曾经在项燕军队里给项将军夜观天象,占卜问卦,说老子还在春申君门下当过差——这倒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以养士闻名,甭管真有能耐还是假有能耐,只要吹得自己有能耐,就能上那混碗饭吃,这么说吧,老子懂军事,陈王意下如何? 陈胜正是用人之际,一看我擦,这人简历那么牛叉,还懂阴阳五行,跟过牛逼人物,能说会道,想必有些本事,就你了,走吧。
  
  且说周文带着陈胜给的将军印,一路上走走停停,四处招兵买马,到达函谷关的时候,手里头已经有兵车千乘,士兵几十万人,起义队伍的膨胀速度比面团发酵还夸张,然后,跑到戏亭,驻扎下来,准备休息两天,看看天象,占上一卦,好选个良辰吉日,出兵叩关,一举拿下咸阳。显然,陈胜虽然不懂战术,但也是个不错的战略家,他这叫曲线救吴,只要周文拿下咸阳,那在荥阳的守将还守个屁?主子都死了,奴才为谁卖命去?然而,一路顺风顺水还以为自己真的知兵了的周文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孙子兵法》有云,兵贵神速,这他娘好不容易老天帮忙打了几场胜仗,哪有时间坐下来扯淡聊天干点闲篇,赶紧借着这股势头趁着秦军守备不严,一路往前冲啊,难不成还等着秦朝反扑不成?结果,我都明白的道理,自言知兵的周文却压根不明白,为此他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且说秦二世胡亥听说外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自打陈胜首义之后,造反队伍那是一天冒出好几茬,这还不算,眼瞅着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着咸阳就来了,胡亥终于感到末日将至,有些蛋疼了。蛋疼了的胡亥顿时慌了神,赶紧向手下问计,说咋办呢应该?结果少府章邯挺身而出,说陛下莫慌,如今贼势汹汹,要征召各县官军护驾勤王已然是来不及了,我看这样,在骊山那边干劳役的罪犯啊奴才啊啥的,这是一支有生力量,可以赦免他们,我带他们帮陛下解忧。胡亥一听可以解忧,也就死马当活马医了,成,少府,你去干吧,朕看好你哦。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如果说地方上驻军少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自拔可以理解,那这都中央了,怎么保个驾还得让群囚犯奴才来呢?秦朝果然窘迫至此了吗?其实要怪就怪始皇帝吧,秦国统共就那么点人那么点兵,家大业大之后,别的地方的兵又不信任,于是只能化整为零,拆散到地方,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始皇还喜欢抖威风,统一六国后,他又把仅有的两支精干部队派到了边疆,一支去南方,征讨南蛮,另一支去北方,戍守边关,对付匈奴——就是蒙家军。如此这般,真是天下大乱,需要用兵征讨的时候,秦朝发现远水不解近渴,他娘的还拿不出一支有力部队来了,还是章邯脑子活,想到了骊山看坟做工的那些人,要不然真是偌大个秦朝,就要被一个星象师给灭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周文知兵是真的还是自己吹的,碰上章邯就知道了。周文手里头几十万的部队都是临时凑起来,没有经过专业军事训练,但是章邯手里的军队也一样,到底谁赢谁输,说白了,就是周文和章邯的PK。不幸的是,周文这个星象师碰上章邯这样有家世渊源的职业将领就彻底露馅了,看看史记怎么说的吧:“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用句流行词,章邯打爆了周文,而且还是彻头彻尾的完爆,周文或许没那么差,毕竟史记也说他是贤人,但是有对比才有发现,跟章邯比,周文确实也就只能算个废物。
  
  这下问题就严重了,周文溃败,不要说久攻荥阳不下的吴广这下没了念想,更惨的是,可能陈胜自己都要有性命之虞,但是,这才哪到哪?麻烦才刚刚开始。
    唐·杜牧《阿房宫赋》里,写陈涉起事、项羽灭秦,只有寥寥数字:“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
  
  陈涉失败,太史公《陈涉世家》里说的很清爽的,…………
  陈涉吴广壮烈牺牲,用现在的话说是“暂时推迟了腐败的秦王朝的灭亡”,………刘邦同志随后不就打下了咸阳?!项羽更是在主战场上歼灭了章邯的“正规军”,…………
  章邯赢周文,也是偶然…………主要是秦兵的以前军威,“回光返照”了一回罢了——————如同3年解放战争时的那个牛逼哄哄的整74师,占涟水、下临沂…………牛的不行,转眼就在孟良崮上玩完~~~~~~
  
  取义还是逐利?
  
  第二个麻烦:被派去攻打各国的将领纷纷自立。
  
  最早自立为王的是进攻赵地的武臣,其实武臣自己未必一开始就想要称王,但是架不住有人撺掇啊,谁在撺掇呢?当然是跟他走的张耳和陈馀呗。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名士——张耳年轻时曾是信陵君的座上客,而陈馀则游历各国,是个有些名声的儒士,这俩经历类似,都被有钱的老丈人看上,都娶了个有钱老婆,这俩据史记说一开始是刎颈之交,张耳岁数大一些,所以陈馀以父事之。后来魏国灭亡,秦朝听说这俩是名士,悬赏抓人——张耳的价码是千金,陈馀差一些,五百金,这俩无奈,只好化名出逃,辗转来到了陈地。
  
  不久后,陈胜在大泽乡起兵,不久来到了陈,张耳和陈馀前去拜见。陈胜一开始很高兴,虽然他没文化,但是他敬重文化人,尤其是张耳和陈馀这样声著列国的名士,而且还是亲自拜访,陈胜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初时颇有些愉悦。然而,愉悦没多久,陈胜就发现,文化人的心思真是摸不透,比如吧,他驻陈之后,招来当地的士绅商量接下来的发展路线,一票人拍陈胜的马屁,说你伐暴秦,诛无道,功在社稷,可立为王。然而,当问到那俩的时候,他们却有不同意见。张陈二人表示:“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前面都是废话,无非是说秦朝怎么怎么不好,将军你如何如何英雄,我们是如何如何佩服,扯半天之后,扯到了主题,对于陈胜称王这事,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毋王。
  
  陈胜一听地方三老说你形象好气质佳功劳大还是趁早称王,恨不得鼻涕泡都乐出来了,结果张耳和陈馀这俩兜头泼了盆冷水,说称王问题暂缓,你实力不行,对付不了秦朝,得立几个六国后为自己树党。陈胜想老子拼死拼活跟秦朝干,还得自己领军西去攻秦,能不能成还两说,结果自己没个名分,那帮六国遗少屁都没干,嘴皮子都没动一动,就仗着自己出生好,就称王封侯,这他娘也太便宜他们了吧?陈胜觉得张陈二人的主意非常不靠谱,这明摆着就是看不起老子啊,老子一路披靡,如今拿下陈地,称个王还不行了?于是,一心称王的陈胜压根就没搭理张耳和陈馀这茬,该称王就称王,而且在称王后就把这俩打发去攻赵了。
  
  现在我们看看,张耳和陈馀的主意靠谱吗?他们的意见简单说就是两条,一是“愿将军毋王”,二是“立六国后”,我们逐条分析:
  一、愿将军毋王。反对称王的潜台词是称王弊大于利,而在张陈二人看来,称王的最大弊端是“示天下私”,说穿了,陈胜称王倒不是资格不够,而是会形成不好的示范效应。陈胜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政治根基不深,他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无非是因为“伐无道,诛暴秦”而积累下的好名声,这也是他约束部众唯一可恃的政治砝码,然而,要是陈胜现在称个王,造成的问题可能是,他为国为民就不为己的好名声没了,而这会给手下将领带个坏头——既然陈胜都能称王,咱又不比他出生差文化低,咱有条件后也称个王呗?到时候你也称王他也称王,大家谁拿块地盘就称个王,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说白了,陈胜这样光着屁股出来打天下没名没分的草莽豪杰,之所以还能得到大家拥戴,也无需是占住了反秦义士这个道德制高点,而一旦这个制高点没了,那接下来大家还能多大程度服陈胜,可就真的说不准了。
  
  二、立六国后。张陈二人认为,依靠陈胜一个人的力量要跟秦朝对抗,是不够的,而立六国后的目的是“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换句话说,就是多找几个帮手,就算打不死秦朝,也闹腾死他,秦朝多一个对手就少一分力,这是为陈胜灭秦减轻负担。这个说法乍听起来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其实狗屁不通,为什么呢?因为自打陈胜举兵以来,四处揭竿而起刑其长吏呼应起义的造反部队举不胜举,秦朝已然是四面是敌,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即是如此,立六国后岂不是多此一举?再次,立六国后真能为陈胜减轻负担吗?当然不能,因为那俩建议陈胜“急领兵而西”,就是要直接杀往秦朝统治中心,胡亥就算再傻,轻重缓急还是搞得明白的吧,还是知道要先保住咸阳的吧,他也必然会布置重兵跟陈胜玩命的吧,既然如此,哪会出现“野无交兵,县无守城”的情况?他们也太低估秦二世胡亥的智商了吧?
  
  最可笑的还在后面,这俩说,只要陈胜搞定咸阳——姑且认为陈胜运气好到爆,真的能进咸阳,那帮“六国后”就会感激涕零,然后陈胜就能号令诸侯,甚至能够成就帝业了。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娃娃,在政治上,恩义值几个钱?没有实力,谁听你的?占个咸阳就能号令诸侯了?后来刘邦和项羽他们还相约先入关者为王呢,结果刘邦先入关了,然后他王了?哪有那么简单?刘邦倒是想王,项羽也得愿意啊?实力不够,还不得乖乖认小服软?政治上,向来是今日为友,明日为敌,只说利益,谈不上朋友的,今天你立“六国后”,那些暂时失势的“六国后”或许还能说两句场面话感谢一番,明天“六国后”要是召集旧部做大了,陈胜这样一个要出身没出身要地位没地位要文化没文化要啥没啥的泥腿子还能在这帮贵族少爷的眼里?称帝?做梦去吧!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张耳和陈馀的理念,毕竟在秦王朝之前,中国还是分封制国家,所谓立六国后,其基点也无非是恢复周朝的政治生态。然而,可悲的是,张耳和陈馀的政治理念已经彻底落伍了,经过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争,只能带来战乱的分封制早就被证明是个不稳定平衡,要达到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天子必须换成皇帝。于陈胜而言,所谓的“立六国后”,其实也只能加剧局面的混乱,给其霸业或者是帝业增加更多的不安定因素而已。
  
  陈胜拒绝了张耳和陈馀的建议,他是怎么想的,我们现在无从得知,但是从他的后续动作来看,他的目标显然不是天子,而是皇帝——他要做个统一天下的君王,而不是名义上拥有天下而实际上一无所有的天子。如果陈胜的目标是这样,那拒绝“立六国后”就是情理中事,但是,一码归一码,陈胜不愿立六国后,不代表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称王。陈胜说到底只是个出身微贱的草根,他从默默无闻到声名大噪,其实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儿,究其原因,也无非是因为他率先举起了反秦大旗,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而且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陈胜要想推翻暴秦,就需要保证起义军内部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以拯救万民于水火为己任。然而,一旦陈胜称王会发生什么呢?这将意味着起义军的性质产生巨大的变化,义字打头变成利字为先,而一旦大家都忙着追名逐利抢地盘了,起义军实力还有几何,陈胜对起义军还能有强的控制力,那就真的是天知道了。当然,天知道不久后,陈胜也会马上知道的。
        潘多拉魔盒
  
  回过头来说武臣攻赵之事。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怎么办到的呢?史记中说:
  
  “(武臣)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人蒯通说范阳令曰:“窃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通而生。”范阳令曰:“何以吊之?”对曰:“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倳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今天下大乱,秦法不施,然则慈父孝子且倳刃公之腹中以成其名,此臣之所以吊公也。今诸侯畔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坚守范阳,少年皆争杀君,下武信君。君急遣臣见武信君,可转祸为福,在今矣。”
  
  范阳令乃使蒯通见武信君曰:“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可乎?”武信君曰:“何谓也?”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欲先天下降,畏君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也。然今范阳少年亦方杀其令,自以城距君。君何不赍臣侯印,拜范阳令,范阳令则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燕、赵郊见之,皆曰此范阳令,先下者也,即喜矣,燕、赵城可毋战而降也。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武信君从其计,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印。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馀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这里头的核心人物自然是范阳辩士蒯通。本来范阳令或许还抱有侥幸心理想负隅顽抗一番,但是经过蒯通一番剖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蒯通怎么说的?蒯通说你死到临头了,你当范阳令十年时间,杀人无数,罪孽深重,虽然大部分原因是秦法严苛,但是广大受害者可都把账算你身上。这群人早就想把你剥皮拆骨,只是没机会,现如今天下大乱,秦法成了废纸一张,那你岂不是快倒霉了?等着吧,早晚有人会取你人头去献给武臣的。这范阳令一听,冷汗刷刷的,觉得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而且,外头的局势他也有所耳闻,确实有很多跟他差不多少的同僚已经成了无头冤魂,这该咋整呢?好在蒯通给了指了条明路,说你派我去见武臣一面,我就能保你人身安全。范阳令一听,为今之计,也就只能如此了,要想不死,就指着蒯通能大展身手吧。
  
  接着蒯通去见了武臣。说通过打仗攻城,我认为不是什么好主意,我有个计策,可以不打仗就能为足下平定赵地,你意下如何?武臣一听,还有这好事?你说说?蒯通说,别看如今范阳令好像一副大义凛然拼死相争的意思,其实,心里面虚着呢,他可不想有钱没命花,他想投降,但是又怕你跟此前攻城那样,把他给杀了。而如今城内的一群二愣子又想把范阳令杀了,然后跟你为敌。我看不如这样,你去册封范阳令为侯,范阳令必然跟你投降,而那些二愣子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然后,你让范阳令上各地巡回演讲宣传政策去,我敢说各地守将听说此事都会纷纷投降,到时候你不动一兵一卒,就能连下数十城了。
  
  蒯通这个辩士与其说是辩士,还不如说是保媒拉纤的媒婆,这哥们在范阳令那边说范阳少年准备拿你的人头去献给武臣,在武臣那边又说范阳少年准备杀了范阳令跟你为敌,嘴皮子一张一合,从没上场过的范阳少年就这样被妖魔化了,成了两方结亲的催化剂。用博弈论讲,这叫信息不对称,不论是范阳令还是武臣,都不知道范阳少年怎么想的,当然其实蒯通也未必知道,但是,蒯通的建议又确实对双方是双赢,而范阳令投降武臣,这是纳什均衡。当然,有所为必有所取,蒯通这忙前忙后撮合姻缘,是为了什么呢?通常来讲,像蒯通这么干,最大的可能是想送武臣一个见面礼,然后就此跟着武臣混,但是诡异的是,在做成了这单买卖之后,蒯通却人间蒸发了,我们再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五六年后了,既然蒯通没想跟武臣混,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呢?唯一的解释也只能是他对秦朝不满已极,准备出把力,想把局面搅浑了。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蒯通造福了武臣,这让武臣轻轻松松就征服了赵地,距离武臣称王仅有一步之遥,而接下来上场演出的自然是张耳和陈馀了。张耳和陈馀之所以撺掇武臣称王,说穿了,也就是看陈胜不爽,要报复呗。这俩所谓名士,本事有多大且先不提,最起码,脾气很大,因为陈胜没听他们“毋王”和“立六国后”的建议,又没能重用他们,任他们为将,他们觉得伤自尊了,于是决定给陈胜点颜色看看。于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张陈二人跑去劝武臣称王,说“陈王起蕲,至陈而王,非必立六国后。将军今以三千人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不王无以填之。且陈王听谗,还报,恐不脱於祸。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赵后。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武臣或许一开始还想到要称王,经过这俩一说,似乎觉得称王之事箭在弦上,与其跟其他人一样遭到陈胜疑忌而遭诛戮,还不如趁早散伙,另立门户单干了,于是,武臣就这样自立为赵王。
  
  武臣称王有极强的象征意味,这是起义军内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分裂,意义非同小可。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武臣凭什么就敢心安理得的称王了呢?其实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有啥样的老大,就有啥样的小弟呗,老大都称了王,小弟凭啥不能称?这叫示范效应。张耳和陈馀对武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陈王起蕲,至陈而王,非必立六国后”,意思无非是,既然陈胜打下块地盘就称王,你又不比陈胜缺胳膊少腿,为什么你不行?武臣一听当然觉得有道理,陈胜跟他比也就反秦资格老一些,除此以外没别的优势,既然他打下块地盘就够资格称王,我当然也够资格了。老实说,其实陈胜自打称王以来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他怕的就是哪天自己手下跟他学,也拿块地盘就称王,所以,一直以来他就在防,只要有些风吹草动,哪怕是杀人,他也在所不惜。可惜的是,陈胜称王本身就打开了阀门,此前他号令天下约束部下还有块“诛暴秦,伐无道,救万民”的招牌,如今他自己把这块招牌给砸了,还给部下演示了一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本来意义,既然如此,舍义而逐利的陈胜而怎么能阻止自己的部下也跟他一样,舍义而逐利呢?武臣如今称王,说穿了,那是必然的,就算没有武臣,也会有张臣李臣,这是陈胜称王之日起就种下的祸根。
  
  武臣称王对于陈胜在起义军中威信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陈胜如果不能做出果断反应,则武臣就会成为所有在外将领的样板,一旦如此,起义军必将分崩离析,后果不堪设想。陈胜一开始火冒三丈,想把武臣家属尽数诛戮,一个不留,但是柱国房君规劝他说“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意思是说,现在你杀武臣亲属,只能再树个敌,还不如做个好人,就势送个顺水人情,运气好还能让武臣帮你攻秦呢。
  
  杀还是不杀,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杀,如房君所言,就是再树一敌;如果不杀,那就变相认可了在外将领的自主权,而这将会直接导致陈胜彻底丧失对起义军的控制力;似乎杀也不行,不杀也不行,该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杀比不杀好。原因是,即便不杀武臣家属,武臣也未必会帮他攻秦——要我是武臣,我就不愿信陈胜真能忍下这口气,最好还是坐山观虎斗;而杀了武臣家属,武臣审时度势,也未必就敢立即跟陈胜翻脸,毕竟怎么说也是武臣错在先,而且陈胜的实力还是比武臣强得多——不杀,武臣未必能成为朋友;杀,武臣也未必会立即成为敌人;既然如此,那当然要防微杜渐,杀人立威,堵住起义军分崩的缺口了。
  
  可惜,陈胜在这样的时刻没能拿出必要的魄力,他缩卵了,他天真的认为与人为善就能与己为善,我不杀你家属,承认你的既定地位,你就该帮我忙。结果呢?结果张耳一眼就看穿了陈胜恨得牙痒痒却还要装亲热的心态,他劝说武臣“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於赵”,瞧瞧,陈胜这点花花肠子,谁看不穿?既然如此,武臣还愿意帮着陈胜灭秦,然后再被陈胜灭吗?哪有那么容易?当然是要像张耳所说的那样“北徇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了。这下陈胜是赔惨了,本来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要跟武臣结盟,结果人武臣压根就不鸟他这套,还直接将他当成了假想敌,而且还准备皮笑肉不笑的坐山观虎斗。
  
  武臣称王而陈胜相贺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可以想见的是,武臣只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陈胜当断不断,必将反受其乱。  从农民起义想开去
  
   ——从人物性格窥视农民起义的成败
  
  
   历代末世之乱,每每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即便是封建道统的卫道士,也不得不坦承官逼民反的事实,从农民起义本身而言,其出发点往往是质朴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质朴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完美而高尚的结果,乱局之中,往往是独夫枭雄,因利乘便崛起其间,遂以一己之好恶,宰割天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祸天下苍生者,即是为民贼。贼民之徒,天不与之,许多在政治上短视的绿林豪杰之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此我着重谈一个人——陈胜,通过他与其他领袖性格之间的比较,来分析这次农民起义的成败原因。
  
   陈胜高举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的人。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方城县)人。他出身雇农,从少时,为人耕佣,小就给地主做长工,深受压迫和剥削,心里“怅恨久之”,逐渐产生了反抗压迫、变革现实的思想,立志要干点大事业出来。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志气的人,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同命运的人。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就是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被统治阶级“富贵在天”说教欺蒙的贫苦农民,一时还不能理解实际上代表了他们自己阶级摆脱贫困、压迫的先进思想。而陈胜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这种贫贱、富贵的不平,并提出了改变这种不平的朴素而勇敢的要求。反抗命运的决心犹如一团烈火在陈胜胸中燃烧。不久,他便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豪言壮语。他们杀掉秦军军官后,他便集合全体戍卒,慷慨激昂地给大家讲话:“大家知道,因为天降大雨,咱们已经误期了,误期是要全部斩首的。即便不被杀,戍守边疆,死者也是十之六七。堂堂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死得有意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说出了广大戍卒想说又不敢说的话,他这一番发言,鼓起了大家的勇气,一场熊熊烈火,在大泽乡燃烧起来了。
  
   然而从这以后,陈胜性格上的弱点就一个个的暴露出来了。
  
   一、目光短浅,急于求成。当陈胜攻下陈地之后,向张耳、陈馀征求意见,是否可以称王。但张耳、陈馀二人周游列国,眼界要更开阔一些,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楚国,而是天下大局。他们的观点是:秦灭六国,至为不道,你陈胜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扶立六国之后,一可争取人心,二可分秦兵力。如今才打下个陈就自立为王,是示天下以私心,不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然而,陈胜对此不以为意,遂自立为王,号“张楚”。从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知道,正是这次称王,改变了历史演变的进程。说到这,就让我们先把历史的篇幅往后顺延到明末,也有像张耳、陈馀一类智士——牛金星等人劝说李自成“禁淫杀,据中原,收人心”,还派人到处散布“迎闯王,不纳粮”、“不杀平民唯杀官”等口号。而李自成的做法较陈胜则有区别,他不仅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严格军事纪律,攻破城池后,以缴获的钱粮救济饥民,故李军被老百姓称之为“仁义兵”,民多归之。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直视两位领袖政治眼光的长短。   二、听谗言,失民心。在陈地称王后,他又做了一系列大失人心的事。大泽乡举事后,陈胜曾派遣葛婴率军略地蕲东,自己攻占陈地,并仓促地称王。但葛婴并不知道陈胜已经自立为王,他到达东城之后,为增强号召力,立襄强为楚王。当他得到陈胜称王的消息后,杀掉襄强,赶回陈地向陈胜谢罪。在旁人的进谗下,陈胜非但没原谅他,而是将他杀掉了,大失民心。让我们再把视角切换到明末,这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下,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然而打李自成进入河南后,凭着“闯王”的赫赫声威,许多小股农民军纷纷前来投奔,他的力量很快又壮大起来。其中还有些知识分子,也跑来投靠,著名的有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牛金星本人是个举人,他投靠李自成这一事件,被称作“举人降贼”之始,这标志着大明王朝统治基础的崩溃,这就是民心所向啊!在这里我想说,陈胜的做法是愚蠢的,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老战友,而且连民心也一并失去了。
  
   三、性格多疑,用人不当。陈胜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用人。陈胜的老朋友武臣受命率三千人马北上略赵地,张耳、陈馀二人为左右校尉,邵骚为护军。武臣一军在白马津度过黄河,一路上豪杰响应,赢粮影从,很快收兵数万人,攻拔赵地十余城,自号武信君。但他的部队纪律不好,所过肆行诛杀,其他的城池见此都纷纷死守,不愿意投降。武臣进入邯郸城后,得到了葛婴被杀的消息,还听说不少老朋友都以谗毁得罪被杀,心里也开始惶恐起来。张耳、陈馀二人,本来就是倡言兴灭继绝的,此时便借机劝武臣自立为王。于是,武臣在邯郸自立为赵王,与陈胜分庭抗礼。后来,韩广也照猫画虎,自称燕王。他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做得好多了,他之所以得天下,就在于用人。如张良、萧何、韩信懂政治、懂军事、懂经济,是汉初三杰,皆能忠心耿耿为刘邦所用。正如《史记·淮阳侯列传》所云,刘邦问韩信自己能领多少兵,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10万”。刘邦说:“于君何如?”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这说明刘邦善能用人,能集中能人的聪明才智,为己所用,实在了不起。他的一个重要的用人策略即是大胆使用,用而不疑的原则。他从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陈平弃楚投义,刘邦观其有才,便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兼掌拥军,出入和自己同坐一辆车子。于是引起部下诸将的不满,便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初至,心迹未明如何引以为亲?”还说陈平“虽美如冠王,未必有真才实学。”还有的说陈平作风“不正派”等。刘邦却没有轻信这些话,而是亲自做了一番调查后,更加信任和重用了。把陈平又升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将领。别人再不敢说三道四了。使陈平十分感动,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渝,曾六出奇计,为汉朝立了大功。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四年一统天下。由于刘邦用人有方,故四方贤士武将前来投靠,甘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首的中坚集体。故而使刘邦能由小及大,由弱变强,五年一统天下,创建雄汉之伟业。       四、苟富贵,相忘矣。他年轻时对朋友们说:“苟富贵,勿相忘!”可等到他称王后,老朋友去看望他,他却大摆排场,吓得老伙计们吐舌头:“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老朋友们不懂得礼数,“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苟富贵,毋相忘。”这是陈胜对朋友的诺言,人们都很钦佩。“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是陈胜的名言,人们都牢牢记着。
  
    然而,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能创造出令人经久不忘的格言的陈胜,食言而肥,竟然杀掉了自己的朋友。
  
   陈胜为什么要杀“苟富贵,毋相忘”的穷朋友?
  
   据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述,大概有三个原因。
  
   其一,穷朋友竟敢“遮道而呼涉”,在大庭广众之中直呼陈胜的大名“涉”。陈胜称王后,有个曾经与他一同佣耕的穷朋友去找他。宫门令非但不通报,还要捆他。适逢陈胜出,穷朋友于是“遮道而呼涉”。既“遮道”,又直呼其名,在穷朋友看来自然是亲切无隔阂,但在已称王的陈胜看来则是“无礼”。不过,他虽然不高兴,却也还是容忍了。
  
   其二,穷朋友“见殿屋帷帐”,竟敢当面批评陈胜摆阔气,“伙颐!涉之为王沈沈着!”这其实是实话实说,只是太直了,陈胜当然不高兴,但依然容忍了。
  
   其三,穷朋友竟敢叙与陈胜佣耕时的“故情”,这无异于揭老底。陈胜终于忍耐不住,于是杀!
  
   陈胜杀掉的,仅仅只是一个佣耕时的穷朋友么?不!他其实是用穷朋友的鲜血,抹去了“苟富贵,毋相忘”的诺言,抹去了他曾经讥笑过的燕雀所难以理解的“鸿鹄之志”。太史公在记叙陈胜杀穷朋友之后,紧接着的一句话是:“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曾经共患难的朋友都要杀,谁还肯留在他身边?太史公一针见血地评论道:“此其所以败也。” 至于他手下的将军,“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失败的逆流已经无法改变,在寒冬腊月的某一天,在秦军浩大的声势下,他被自己的御者庄贾刺杀……
  
   在历史上,我们会发现农民起义数不胜数,而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并且最后搏得成功的也非那第一个起义的。第一个吃螃蟹的,终究没能进的了御膳房。有个名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把这句话放在他身上,我读出了一番味道……  后记
  
  
   轻轻翻过最后一页,这么一段话进入了我的视线:“一场暴雨,燃起了亡秦的烽火;一次失败的改革,奏响了西汉末世的挽歌;一枚田沟里的玉玺,见证了宫廷纷争,七国之乱……中国延绵两千年帝王史中,每一次改朝换代的序曲,总源于农民起义。那些无法预料的偶然,总在不经意间左右着江山社稷的归属。”是什么不可预测的力量左右着历史的走向呢?
  
  武臣当然不是最后一个,称王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紧接着:“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愿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强,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武臣不想帮陈胜攻秦,他打算把原先预备攻秦的韩广抽调到北方去攻取燕地,帮助他扩大地盘,结果就出事了。韩广攻燕看起来是顺风顺水,于是就有所谓贵人豪杰过来吹耳旁风,撺掇韩广也称王。韩广别说是个孝子,一开始还担心老母在武臣那边是不是有危险,不敢这么乱来——当然这说明韩广不是不想称王,而是投鼠忌器,不敢称王。还是燕国人看得准,说现在武臣日子没那么好过,西边有秦,南边有楚,腹背受敌,他倒是不想让你称王,他也得管得了啊;另外,你也甭担心自己老母会出问题,陈胜那么强,尚且不敢拿武臣家属怎么样,武臣又怎么敢拿你怎么样?不用怕,称王就对了。韩广一听,觉得有道理,这他娘不就是称王吗?谁他妈怕谁?结果果然如燕人所料,韩广称王后,武臣屁都没放一个,过不多久还把老母家眷给他送过来了。
  
  接下来:“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甯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甯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这是最讽刺的,田儋自立为王倒还跟陈胜没啥关系,横竖不是他手下,讽刺的是周市这档子事,为什么讽刺呢?周市倒是没跟武臣、韩广一样自立,看起来有进步,是个忠臣,但是可悲的是,他不是陈胜的忠臣,他是战国时代魏王的忠臣,他想立魏王后裔甯陵君咎为王。牛叉的是,这个要立为魏王的哥们还不在周市手边,在陈胜手里,按说陈胜但凡是个爷们,就不能放走这位魏国的皇亲贵胄,结果咧?陈胜根本就不配当个爷们,他居然被个手下给制的动弹不得,周市一连五次派使者来讨人,我要是陈胜就他妈把使者给杀了,好让周市知道爷不是好惹的,结果陈胜太窝囊了,他不敢杀人,到最后居然经不住周市的软磨硬泡,居然就放了人,还主动立其为王。这他妈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吗?陈胜都怂到这地步了,那他的这帮部下还能继续把他当根葱吗?
  
  自武臣开始,韩广自立,周市拥立,一个二个争相割地自保,拆伙单干,起义军如今就只剩个空壳子了。当然,依然还有人勉力打着张楚的大旗,此人当然是围攻荥阳许久但迟迟不下的吴广,那么吴广如今情况如何呢?
  
  吴广如今的情况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危急,而且是内忧外患。
  
  其一、被陈胜派去攻打函谷关曲线救吴的周文刚被章邯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一败而再败之下,周文羞愧难当,拔剑自戕,而本就被打得士气低落的军队如今老大一死,自然是土崩瓦解,不复能战,如此一来,章邯部已是不日将至。
  
  其二、北上循赵的武臣自立为王,而原本预定西向增援吴广的韩广也被派去北上循燕,不久后同样自立为王,吴广已经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三、各地将领不是自立就是拥立,陈胜几乎全面丧失了对起义军的控制,眼下吴广的这支部队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张楚军事力量,然而问题也来了,遭遇了重重打击的陈胜还信得过帮助他举兵反秦的吴广吗?
  
  其四、久攻荥阳不下的起义军内部已经难称团结,对吴广指挥能力的怀疑也开始抬头,在此形势下,吴广还能一如既往的控制住手下这支部队吗?
  
  陷入重重危机的吴广会有什么结局呢?其实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吴广必然是要倒霉的了,唯一的悬念是,他会以什么方式倒霉——运气好的话,他可能会跟周文一样被章邯击败,而后自己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运气不好的话,他可能会被陈胜或者是部将除去,死得不明不白。
  
  不幸的是,吴广的运气不够好,他的结局是: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於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倒霉到了家,他非但是被自己人给干掉的,而且还死了个不明不白。田臧所言“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似乎说明了吴广必须死的理由,但是,我们能相信一个杀人犯的一面之辞吗?吴广果然像田臧说的那么不堪吗?带兵攻打荥阳的吴广是什么样子,史记没说,我们不知道,但是,起义之前的吴广我们是知道的,那时候吴广还是“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的长者,难不成当个假王之后性情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翻转,成为起义军摆脱困境的最大毒瘤了?田臧这话有多少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毕竟杀人犯在杀人之前总能编出一堆看似有道理的道理,然而这些道理是否真的有道理,那就天知道了。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田臧确实跟吴广有矛盾,而且已经是水火不容,至于这个矛盾仅仅是意见分歧还是涉及到权力冲突,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接下来是陈胜对吴广之死的反应,这个反应颇是耐人寻味。在田臧矫诏杀吴并将吴广首级献于陈胜之后,陈胜居然认可了这个举动,还给田臧加官晋爵,授以军事全权。接下来问题就来了,陈胜此举到底是表明他早有杀吴之心呢,还是出于无奈,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先安抚住田臧呢?我们只能说,都有可能。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解释为陈胜受了在外将领纷纷自立的刺激,于是对手下的将领产生极强的不信任感,而手拥重兵的起义军二号人物吴广则不幸收到了陈胜的猜忌——或许还有谣言在添油加醋,由此产生了杀吴的念头,于是田臧杀吴就可能出于陈胜的授意。如果是后者,我们可以解释为,吴广已然被杀,而如今军队在田臧手里,这已经是陈胜唯一可恃的军事力量,为了避免军队因内乱而产生危机,只能暂时安抚田臧,以安军心。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陈胜此举只能进一步瓦解起义军的斗志,试想,连吴广这样帮助陈胜称王的头号功臣都受到如此待遇,起义军其余人等怎能不人人自危?谁还愿意帮陈胜玩命?
  
  起义军毫无疑问陷入崩溃,接下来: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於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緤、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於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这就叫土崩瓦解,满篇都是“章邯破X,XX死”,在章邯的强势进攻下,起义军几乎是不堪一击,除了输就是死,毫无还手之力,到最后,陈被章邯攻破,不久后流亡的陈胜也被手下庄贾所杀,自此,陈胜吴广起义正式宣告失败  一个暴发户的悲剧
  
  陈胜是凭借机运成为一国之君的典型人物,在起兵之前,他不过是个被征发服役的穷苦农民,而跟着他一块起兵的九百号戍卒也是被他连哄带骗拉上了船,而当他起兵反秦之后,由于天下苦秦久矣,秦朝一时不防,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于是,陈胜借机取得了成功。四个字概括陈胜的成功历程——机缘凑巧。陈胜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他的惊人胆略——带着九百个人就敢造反,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天下苦秦久已,以及无与伦比的好运气——弗胜还能入据城。然而,取得一时的成功可以通过运气,而要取得最终的成功则需要拿出点真本事了,可悲的是,这正是陈胜的软肋。
  
  软肋一:陈胜手下没有能征惯战可以信赖的将帅之才,因此,在秦朝没有拿出困兽之斗的狠劲之前,他们还能凑合取得些成绩,而一旦碰上真正的对手,则会立即现出原形。吴广久攻荥阳不下是这个软肋的初始表现,而派去解围的周文先赢后输,最后一败涂地则彻底暴露了起义军不善战的弱点。
  
  软肋二:陈胜崛起速度太快,缺乏政治根基,起义军将领大多是临时投奔,陈胜跟他们之间缺乏互信,对他们也缺乏控制力,这是起义军将领最后纷纷自立的根本因素,而陈胜称王只是加速了起义军分崩离析的过程。这点前文已经详加叙述,这里不复多言。
  
  软肋三:陈胜并非领导之才,在面对复杂局面时,他没有临机应变的手腕,也没有杀伐果断的气魄,陈胜不懂得示恩,更不懂得杀人。
  
  比如,张耳、陈馀劝武臣称王时说“且陈王听谗,还报,恐不脱於祸”,而他们的根据是“闻诸将为陈王徇地,多以谗毁得罪诛”,这说明陈胜对起义军将领不信任,动辄因谗言杀人并非是张耳和陈馀蓄意捏造,而是实打实的事实。陈胜显然没有处理这方面事务的经验,他怕起义军将领占了地盘后自立,所以想以杀人的方式来震慑部将,但是,杀人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只能让部将更加离心,正确的办法是行赏——你不是怕部将称王吗?那你可以先下手为强,给部将封侯啊。封侯之举一箭双雕,既表明自己赏罚分明的气度,又借机消除了部将称王的可能——你都给他们封侯了,他们还好意思称王吗?陈胜畏惧起义军分裂,但是他杀人又给了部将自立的口实,他想救火,但是用来救火的却是油。
  
  再比如,陈胜在武臣称王之后的反应。陈胜根本没有想清楚武臣称王会造成的后果,如果他能理解有第一个武臣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他就必须做出果断反应,即便会树敌,他也必须两害相较取其轻——诛戮武臣家属,发布讨赵令,敲山震虎,让其余有此意向的部将认识到张楚政权并不是空架子。可惜的是,在需要强硬的时候,陈胜却畏首畏尾,他怕武臣与他为敌,却没有想过其实武臣称王之时就已经做好了跟他决裂的准备,不管他做什么,武臣都不会跟他再成为朋友,既然如此,又何必要示弱于人?结果,由于陈胜在武臣称王时的不当反应,韩广自立为王,周市拥立魏王咎,他们有恃无恐,无所顾忌,最终彻底造成了起义军内部的公开分裂,张楚政权自此陷入绝境。
  
  最可悲的,莫过于陈胜在吴广被杀后的反应。陈胜似乎并不理解吴广无端被杀会给起义军内部造成怎样的消极影响,如果起义军将士没了斗志,陈胜拿什么去对抗势头正盛的章邯?靠田臧吗?有人说或许是陈胜本来就想除掉吴广呢?当然,这是有可能的,但我的看法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公然表现出来,你必须给将士一个明确的信号,为我卖命会得到应有的报偿,而不是不明不白的身首异处,他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到田臧身上。如果他害怕田臧作乱,他完全可以佯装派人封赏,麻痹田臧,而后借势除掉,并另立新人——就跟后来陈平和周勃对付樊哙一样。可惜,陈胜纵容了田臧,这让起义军彻底失去了斗志,并直接导致了章邯率军长驱直入,起义军一败再败,而最终城破人亡。
  
  诚然,我们说这些事情并不好处理,很多时候都是怎么干怎么错,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必须明白做哪些事会导致更大的错,而做哪些事则能将错误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他必须时刻准备权衡利弊,在怎么干都有错的情况下,选择一个不会引发太大错误的办法。准确判断复杂局面,并用相对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这是一个政客最重要的素质,可惜,陈胜似乎并不具备。
  
  软肋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在迅速取得成功后有些忘乎所以。
  
  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对于一个政客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些时候,因为机缘巧合,你或许会取得与你的实力不相匹配的成功,但是就此产生对自己实力的高估,却可能直接造成最终的失败。
  
  比如,陈胜举兵之后所向披靡,很快领军入陈,这不是因为陈胜有多厉害,而是因为秦朝太过废物。然而,陈胜却在地方三老的马屁攻势下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有称王的资格了,于是想都不想就过把瘾再说,然而,陈胜想过过把瘾的后果吗?过把瘾的后果极为严重,因为这会让自己失去发号施令控制部将最重要的政治砝码,还会给部将做出不良示范,而直接导致最终部将纷纷自立的恶果。那么,陈胜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是,他完全可以发个讨秦檄文,号令四方,自任反秦盟主,并找个楚王后裔当傀儡。虽然如张耳和陈馀所说的那样“立六国后”对陈胜有害而无益,但是,仅仅找一个傀儡,对于陈胜控制起义军却有益而无害。可悲的是,陈胜天真的认为自己称王之后便有了号令群雄的资格,殊不知,自封的王和天下英雄认可的王并不是一码事,要想号令群雄,利用六国旧贵族的影响力,扯张虎皮做大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软肋五:当惯了穷人的陈胜不知道怎么当富人。
  
  史记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史记•陈涉世家》
  
  按说这样一件案例本来可以被陈胜当成自己不忘本讲义气的范本,稍微宣传一下还能让陈胜的公众形象更加伟岸,可惜的是,陈胜生生的演砸了这出戏,而原因居然仅仅是他的朋友讲了些他当年穷苦时的糗事。当然,我们可以理解陈胜的不爽,他如今是王了,需要保持自己的光辉形象,有些不该说的话不能乱说,陈胜的这位老朋友确实有些不识相,但是,仅仅如此,陈胜就需要杀人吗?陈胜完全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此事,他的朋友虽然有些不识相,但想来也不是愚不可及,他完全可以通过在私下友好的劝说甚至是严厉的警告让这位朋友不要乱说,我相信,这位朋友还没有蠢到会不顾及自己性命的地步。然而,陈胜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最愚蠢的方式来应对,直接杀人会给他的个人形象造成极难挽回的恶劣影响,以后谁还敢跟他推心置腹呢?于是,如史记所言,“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胜就这样成了个孤家寡人。
  
  软肋六:陈胜无识人之明,无用人之道。
  
  据史记记载:“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对于陈胜而言,哪些人对他的意义最大呢?毫无疑问,当然是那些四处征战的将领,这是陈胜称王伐秦的政治基础。因此,陈胜最需要做的,是给予外战将领最大的尊重,他应该亲自参与制定对这些人的赏罚,而且,他需要了解哪些人是有能力的,而哪些人是平庸的,并且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灵活多变的给予处置——但是这一切的基础是,你得让人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根有据的,都是公开透明的。可悲的是,陈胜将这至关重要的大事交给了别人来处理,而且负责此事的朱房和胡武除了迎合陈胜之外一无是处,事实上这俩掌权后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处事苛暴不说,还喜欢自行其是。陈胜根本不明白他的政权是依托在哪些人身上——哪些人需要重视,而哪些人无所谓;哪些事需要亲力亲为,而哪些事可以假手他人;哪些人可以信任,而哪些人不能信任。陈胜无识人之明,无用人之道,他只能让“诸将不亲附”。
  
  陈胜是一个暴发户,而他最可悲的地方,莫过于他从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暴发户的本质,他没有用最大的努力来加固自己的政治根基,在所有跟加固政治根基有关的事件上,他居然无一例外的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亲手摧毁了本来就不太牢固的政治根基,这是他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陈胜首举反秦大旗,这当然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事实证明,陈胜不过是个胆略惊人的亡命徒,他不具备在乱世中称雄的能力,而怎样才能在乱世中称雄呢?接下来要讲的刘邦会告诉我们一切。        在《过秦论》中说陈胜的戍卒使用得都是锄头(鉏)、无齿耙(耰)、木棍子(梃)什么的。木棍子也许还有请可原,锄头、无齿耙纯粹是无稽之谈。这帮人是北上的戍卒,带着锄头、无齿耙干什么呀!既然锄头、无齿耙不可信,那他说的木棍子也就不可信了。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空手北上的!

作者:lionkind117 回复日期:2010-06-28 07:24:50 
回复    很佩服楼主的史学功底。我一向是不求甚解。
  
  我觉得秦朝实质上是亡于六国贵族。六国贵族的能量很大,也并未放弃过抗秦的心思。一直都在串联搞破坏,胆儿大的直接搞暗杀。秦国的体制,我总觉得非常像军国主义。看看二战时纳粹德国,日本。
  
  可秦国灭六国之后,除了六国贵族之外,六国的平民应该也有对秦国不爽的。这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可以管中窥豹。
  
  所以这时候重点应该是整点六国贵族的黑材料,败坏六国贵族的威望。
  同时搞几个祥瑞。可秦始皇上台还是搞秦国旧的一套,一面北攻,一面南攻。把整个秦朝搞成一个大机器。这样早晚会出问题。

作者:weile3fen 回复日期:2010-06-28 08:55:57 
回复    mark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6-28 10:48:32 
回复    非典型的大人物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一手奠定了两汉四百年的基业,当然,他毫无疑问是个大人物,但是,刘邦这个大人物跟史上那些一出场就光芒四射似乎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伟人的天之骄子相比,似乎又显得有些非典型。
  
  ?史记中说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简单说,刘邦相貌还成,说不上帅,但起码是棱角分明,仪表堂堂;性格也好,仁义豪爽,乐善好施,豁达大度;老实讲,这些优点只能说明刘邦是个好人,但是好人跟伟人毕竟是有区别的,更要命的是,优点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缺点。刘邦的缺点是,不爱劳动,说难听点,就是游手好闲,好不容易当个小官吧,还老不正经,是个人就被他戏弄过,而且,酒色财气,一应俱全。
  
  光从司马迁的这些介绍来看,刘邦似乎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就这样的,随便大街上找找,大概十个人里头就能找到一个,就这样的普通人凭什么成为大人物?好在司马迁还给我们写了几件事,好歹稍许挽回了刘邦路人甲的龙套形象,这让我们知道,在刘邦路人甲的表皮之下,还有颗大人物的心。
  
  第一件事:秦始皇出巡。
  
  秦始皇大概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霸气的一个,从他给自己制定的封号就能看出来——皇帝,以前中国的领导者不是皇就是帝,最出名的,三皇五帝,但是秦始皇觉得自己比他们都牛逼,老子统一了六国,老子比谁都能耐,所以老子要把皇和帝拼起来,当皇帝。当了皇帝的嬴政最喜欢干的事,除了派兵到边疆抖威风,建长城,兴宫殿,造陵寝之外,大概就是出去巡游了——一共巡过五次。
  
  秦始皇出巡威风得很,阵仗很足,周围百姓都得匍匐趋地,山呼万岁,诚惶诚恐,将皇权的威力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的刘邦同志在咸阳看到这场景后,不免心驰神往,喟然太息“大丈夫当如此也”。喟然太息这四个字用的太好了,将刘邦那种热血沸腾而又稍显落寞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我们可以说,刘邦这主要是羡慕,但是在皇权神圣不可亵渎的年代,刘邦一介草民就敢动那样的念头,还敢说出来,我认为,这已经说明了刘邦不是平常人。刘邦此举跟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他们从骨子里都不相信统治者宣扬的礼义伦常那一套,在他们潜意识里,没什么人是不可触及的,而这对于成为大人物而言,实在太重要了,在我看来,这甚至比你实际有多大本事更重要。用句俗剌的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二件事:吕公选婿。
  
  吕公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地方上流人士,为了躲避仇家而来到了沛县,当然也是因为沛令跟吕公是哥们——好像当时还不流行跨省追杀这一说,基本上搬个地方就能万事大吉了,而且还无需隐姓埋名。沛县的头头脑脑,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乡绅听说县令有贵客,当然是赶紧前去拜望,人去得太多,萧何——当时也在县政府当个小官——就规定,贺钱不足千数的,只能坐在堂下。结果刘邦也去了,当时刘邦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而且实实在在是个穷光蛋,他的表现怎样呢?
  
  《史记》记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瞧瞧,牛逼吧,一个小小的亭长,就敢不把地方大佬们放在眼里,而且一文钱不带就敢说贺钱一万,甚至还能直接把主人给惊动,亲自出门迎接,这你妈吃霸王餐也就罢了,关键是吃霸王餐吃得这么理直气壮,除了刘邦这等人物,还有谁能干出来?有人说刘邦这不小混混吗?这你们就错了,我们看人,最主要是看气场,刘邦这目空一切的劲头,那是小混混能比的吗?还别说,刘邦表现出的强大气场把吕公都给震慑了,看他相貌不俗,还引其上座,接下来刘邦更牛逼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大家看,在吕公家做客的老实说都是有头有脸的,随便哪个都比刘邦有身份有地位,但是刘邦呢?刘邦压根就看不上他们,直接大模大样的坐了上座,而且,饮酒吃肉,无所顾忌。刘邦这股自命不凡的大将气度确实非常人可及,以至于擅长相面的吕公一眼就看出这小子将来前途大大的,居然喝了一顿酒之后,就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就是吕雉,还把老婆惹得老大不高兴。
  
  此事如果大家仅仅将其解读为刘邦面相贵不可言,以至于把阅人无数的吕公都给震慑了,那就太肤浅了,在我看来,刘邦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大人物很重要的素质——在任何场合都能挥洒自如,从不怯场,有强大的自信。
  
  第三件事:斩白蛇起义。
  
  此事颇有些玄幻色彩,实际上这也是后世的说书艺人最喜欢的桥段,民间更是流传甚广,尤其什么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奇谈怪论,更是被认为刘邦当皇帝是上天注定,他就是所谓的真命天子的铁证。其实吧,这种事情也就是哄哄愚昧无知的小老百姓,惯例是成了就是真的,败了就是编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的鱼腹藏帛,午夜狐鸣,我敢说,如果陈胜真成功了,史家必然会把这个异象掐头去尾取个中间,一口咬定真有其事,中国人写史嘛,不就那么回事呗?刘邦成了,所以斩白蛇起义也是无可置疑的真人真事,别人也不敢说半句废话。
  
  其实,史记上记载的刘邦注定就该当皇帝的所谓异象足足有六件,旁观者数量之多身份之杂堪称一绝——看到蛟龙伏于上的刘太公(老爹);经常见到刘邦喝醉后的异象的酒店老板王媪、武负(邻居);看到刘邦面相后果断嫁女的吕公(岳父);预言吕雉母子皆贵而后又预言刘邦更贵的神秘老父(异能人士);目睹了刘邦斩白蛇后老妇哭诉赤帝子杀白帝子的从卒(手下);刘邦躲起来后能够顺着云雾找到他的吕雉(老婆);问题是,司马迁为啥要写这么多有的没的呢?
  
  其实吧,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好这口,好像写史的不写出点这种玄幻之事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而追根溯源,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其实是因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权合法性都存在基因缺陷。中国历史王朝更迭之多在世界史上都是少有的,尤其跟咱那个号称天皇万世一系的老对手日本比,那就更凸显出混乱二字了。中国人取得政权,基本上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甭管是农民革命还是贵族革命,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统治者总觉得自己的皇权不稳固,为什么呢?因为我能抢别人的天下,为什么别人不能抢我的天下?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甭管统治者怎么努力,实际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要是根本性解决了,也就不可能还有那么多造反的起事的,我也就不会写这篇长文了。但是,必须说,统治者们还是发挥出了他们所有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弥补了这个巨大的漏洞——毕竟中国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世俗君王也没个宗教神圣性作为依托,要做到这一点存在天然的困难;统治者的办法无非两条:第一条就是通过灌输一套忠孝节义的王道思想来遏制老百姓的反叛意识,并将礼制作为国家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第二条就是搞出诸如天人感应之类的宿命论观点,表明老子得天下是上天注定的,所以你们也别争,没有这个命,争也没用。当然了,天人感应这玩意是把双刃剑,弹性太大,因为宿命这玩意,不就凭着那些术士随口乱说吗?他们说有这个命就有,没这个命就没有,这哪说得清啊?但是,能到这一步也就不容易了,因为政权合法性实际上包括了两条自相矛盾的概念——第一、我通过武力夺取江山是应该的;第二、别人通过武力夺取我的江山是不应该的;要能把这两条自相矛盾的概念融会在一起,老实说,超高难度,所以,凑合着吧。
  
  而宿命论作为解释政权合法性重要依据的办法出台后,史学家也被赋予了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千方百计,编也编出一些“XX注定就该当皇帝”的奇异现象,而且,这个皇帝分量越重,你就得编得越多,编得越合理,否则,不让出版。老实说,司马迁这哥们虽然被腐刑之后破罐破摔也没兴趣给汉家王朝歌功颂德,但是,司马迁也知道他的史记不是写来自娱自乐的,是写出来给人看的,固定套路是必须有的,否则是不让出版的,而且汉高祖又是汉王朝最最最重要的人,你不编出个五六个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异象,汉武帝能放过你吗?所以,大家也别怨司马迁无聊,那年头,要在写史上混碗饭吃不像现在那么容易的,各种潜规则是你想遵守也得遵守,不想遵守同样也得遵守的。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我们接着来看斩白蛇起义一事,《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 卧。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後人至,高祖觉。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大概其是刘邦作为亭长带些囚犯到骊山服劳役——我估计大概是修秦始皇陵寝,结果跑半路上一看,人溜了一半了,刘邦一想,这要是走到骊山,还不得全走光了?要照一般人碰到这事,早就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了,明摆着的,你要去骊山,人走光了,不说死罪难免吧,至少也是活罪难逃,你要是不去骊山,那以秦律之严苛,能有好果子吃?结果刘邦什么表现?老实说,我看到这一段时,对刘邦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刘邦太他妈的淡定了,碰上这事根本不带虚的,直接把人叫过来,说你们走吧,我也要溜了。同志们,别看刘邦轻描淡写这样一句话,大家想想后果——私放囚犯,该当何罪?逃避徭役,该当何罪?流亡草莽,该当何罪?刘邦这是走上了绝路了,要是秦朝不灭亡,他就这辈子没指望了,但是,面对如此的人生抉择,刘邦体现出来的举重若轻的风范着实是让人泪流满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刘邦这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碰上什么事他都能稳住情绪,而且还能够坦然面对。
  
  综上三事,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这个人尽管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什么大人物该有的雄才伟略啊,刚毅果敢啊,跟他都不沾边,但是,刘邦毕竟不是凡人,如前文所言,在他路人甲的表皮下,隐藏着一颗大人物的心。他有着“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豪情壮志,有着自信自爱的强大气场,有着举重若轻的处事风范,这些东西虽然不足以保证他一定成为大人物,但是,最起码,他已经具备了一个大人物的基本素质,而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让他施展的平台。幸运的是,秦末的天下,正好是制造英雄的舞台。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6-29 10:12:38 
回复    从亭长到沛公
  
  刘邦的流亡生涯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事情便有了转机,而这个转机,自然就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带着九百号戍卒,发动反秦起义。陈胜首难,天下震动,各地狼烟四起,牛鬼蛇神纷纷出动,“刑其长吏以应陈涉”的事件不计其数,而这种情况自然是让各地长官为之胆寒——比如说沛令。
  
  沛令消息还算灵通,听说国家出了那么大事,别说,心里头还是有点慌,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跟他各地的悲惨同僚一样被群愤青给砍了头,想来想去,觉得要保住性命,还是造反为好,于是找来县里的两个文官萧何和曹参来商议。萧何和曹参说,我觉得就这样贸贸然造反不靠谱,关键是不知道沛中百姓是个什么情况,要是他们不想反,岂不是抓瞎了?我看这样,为了能可靠的造反,我们把沛中在外流亡的兄弟叫回来,到时候有这几百号人压阵,我看这帮老百姓也就不敢咋样了,到时候咱就能顺顺当当的造起反来了。
  
  萧何和曹参说的流亡人士当然说的是刘邦,而之所以这俩一听说要造反首先想到的就是刘邦,恐怕也不是偶然的。萧何跟刘邦的关系嘛,基本上就是铁哥们,据《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说萧何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袒护刘邦——也是,刘邦为人轻慢,势必得罪些人;在刘邦去咸阳服役时,别人送钱三百,他一个人送了五百。当然,萧何之所以跟刘邦关系好,主要是因为刘邦这人虽然大大咧咧喜欢戏弄人,但是为人仗义,又豁达大度,绝对是个可以相交的朋友。其实吧,萧何也未必觉得刘邦能成什么大事,比如说,当年刘邦去吕公那边吃霸王餐,谎报贺钱万以致吕公亲自迎接的时候,萧何就对吕公说“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说明萧何跟刘邦关系好,那是很单纯的关系好,没什么功利色彩,但是,我们也知道,像萧何跟刘邦的这种关系才是最稳固的,所谓赤膊兄弟,指的就是这个了。而萧何之所以在这种时候立即想到刘邦,我的感觉是,大概是他觉得刘邦天生就有那么股镇得住场子的大佬风范,刘邦跟他的老对手项羽还不一样,项羽也镇得住场子,但是主要靠的是霸气,那种令人不敢与之直视摄人心魄的霸气,而刘邦嘛,他是天然带有的一股淡定之气,好像碰上什么事他都不会乱了方寸。
  
  当时沛令也无暇细想,觉得萧何和曹参说的话确实有道理,那就让刘邦回来呗,于是,樊哙就去找刘邦回来了。但是等到刘邦带着他的几百号兄弟来到城外——不得不说刘邦的个人魅力确实强,他刚流亡的时候就十几个人跟他,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几百个,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要注意的是,刘邦不过是一介草民,而且还在流亡,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几百个就很说明问题了,沛令后悔了。沛令为啥会后悔呢?据我估计,大概是怕了,大家想,刘邦这手底下有几百号人,而且,不说深孚众望吧,至少人缘是比沛令强不少,有群众基础,又有武装力量,万一他要是不听话怎么办?沛令制得住他吗?沛令觉得自己制不住他,所以心里发虚,他这心里一发虚,就决定紧闭城门,把刘邦关在城外,并且,还准备先下手为强,将萧何和曹参这俩可能的内应给办了。
  
  沛令显然注定只能当个龙套,他成不了大事,尽管他的官阶比刘邦高了许多,但是,他出尔反尔,一天一个主意,意志不够坚定,缺乏自信,就算他造了反,大概也是碰到点事就会反水的货色。就是苦了萧何和曹参了,好在这俩反应及时,看到沛令关闭城门后觉得可能要出事,赶紧翻墙而出,去投靠刘邦。刘邦一想靠着几百号人想杀进城内那叫做梦,而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干掉沛令,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动城中百姓造反,于是,刘邦往城内射了一封信,上面说“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说白了就是威逼利诱,你们要是帮着沛令,到时候起义大军一来,你们就死定了,还不如趁早杀了县令,反他娘的,也好保全家世。这帮老百姓一想也对啊,秦朝这日子过得一点都不舒坦,何必帮着沛令办事呢?那就杀了丫的!
  
  如此这般,沛中百姓杀了沛令,将刘邦迎入城内,并一致推举其为沛公,表示要让他带着大伙儿一块造反。结果奇妙的事情来了,刘邦突然间谦让起来了,大家也知道刘邦是个什么性格,从来都是大摇大摆不管不顾老子天下第一谁也看不上的个性,他何时懂得谦让这两个字怎么写?那刘邦怎么又谦让了呢?先看看刘邦怎么说的,刘邦说啊,“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刘邦的意思,本人水平不够,怕不能担此重任啊。
  
  我觉得,刘邦说这话不是矫情,虽然他有时候确实很傲气——而且是没来由的傲气,但是,刘邦有自知之明,他不够谦让,然而,他足够谦虚——以后我们还将多次发现刘邦这种性格特征。刘邦觉着自己不行,那是真的觉得自己不行,毕竟造反这事太大了,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的,他平时看起来没心没肺,好像什么事都不在他心上,但是实际上刘邦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不想害了大伙。当然了,最后也是不容刘邦推让,而主要原因则是有资格竞争这个职位的萧何和曹参都是怂货。说白了,阶级属性决定了革命的彻底性,刘邦本来就是一穷二白的无产阶级,现如今又在流亡,也没什么可怕的,颇有些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意思,而萧何和曹参呢?这俩是中产阶级,虽然也打算参与造反了,但终究还是豁不出去,他们还抱有一丝法不责众的心思,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想着万一失败了,我们不是领头的,到时候还能分辩一下说是被胁迫的,搞不好还能继续保住位置,总之,不想趟这浑水;因此,萧何和曹参也是极力推荐刘邦。于是,刘邦再三推让之后,最终还是被一群人拱了上去,被举为沛公,正式举兵造反。
  
  现在的问题是,同样是造反,刘邦造反跟陈胜起义有何区别呢?我的看法是,刘邦比陈胜更有发展前景——当然,我绝不是事后诸葛,请听我说。
  
  首先,刘邦手里有一班靠得住也有些本事的弟兄。萧何、曹参和樊哙是其中的代表,这仨都是刘邦的铁哥们,其中樊哙还跟刘邦是连襟关系,有足够的感情基础,不出意外,他们都是刘邦的铁杆拥趸;萧何是善于治政有经济管理才能的官吏,曹参则够勇武,而樊哙这个杀狗出身的大汉则是足够勇悍的猛将。而陈胜呢?陈胜手里头就没有这样的人,即便是最得力的助手吴广也是刚认识没多久,能不能靠得住则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而事实上最终证明陈胜手里确实也没几个靠得住的人,不少临时投奔他的到最后都跟他分道扬镳了。
  
  其次,刘邦是沛中父老推举出来率众造反的。这帮人推举刘邦实际上是为了让刘邦替他们担责任,说白了,就是将来要是失败也好有个顶缸的。而陈胜呢?陈胜造反是连哄带骗糊弄的,那九百号戍卒此前都不知道陈胜是干啥地,后来稀里糊涂上了贼船。换句话说,跟沛中父老推举刘邦要求刘邦担责任不同,陈胜是要求手下帮他担责任,这其中差别有多大,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
  
  最后,刘邦有一块还算比较稳的根据地。沛县是他的家乡,他在这里人头熟,人缘也好,要没有实在特殊的情况,家乡人是不太可能给他难堪的。而陈胜呢?陈胜虽然发达很快,很快就攻下了一堆城池,但是话说回来,大概即便是作为国都的陈,对于陈胜而言,也不是太稳固吧。
  
  造反是个长期而又艰苦将会碰到各种想到想不到的困难的强调耐力的事业,诚然,陈胜的爆发力远强于刘邦,但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不是吗?
  

作者:2202041978071230 回复日期:2010-06-29 11:27:42 
回复    好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6-30 09:59:48 
回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趁乱起兵造反的当然不只是刘邦,而以当时的影响力而言,刘邦在起义军中也确实声不显名不扬,毕竟刘邦只是一介平民,而且实力也谈不上雄厚,但是,跟刘邦几乎同时起兵的另外一派势力,却从一开始就夺走了所有的眼球。当然,原因很简单,举兵造反的叔侄二人——项梁和项羽,身份非常特殊。
  
  项氏叔侄之所以特殊,原因是,他们不但是贵族,而且,他们还是将门之后。我们一直在说,打仗是个技术活,需要专业水准,尤其对于将领来说,通韬略,知兵机,更是至关重要,而这些专业知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般人而言基本无缘触及,所以,基本上讲,战国时期的名将或多或少有些家世渊源,甚至经常出现一个家族累世为将的垄断局面。秦国的王氏家族和蒙氏家族都是其中累世为将的典型代表,而楚国的典型代表,则正是项氏家族。
  
  在项羽之前,项氏家族中最出名的人物自然就是在楚国人气高到不可思议甚至陈胜造反还是假托其名的项燕同志。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军事统帅,而令他扬名立万的事件自然是在抗秦战争中击溃了李信统领的二十万秦军。大家知道秦军当时是什么概念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已经不足道其万一了,这么说吧,当时的秦军已经强到“阎王让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的地步,指哪打哪,例无虚发,而到战国末年,基本上各国部队碰上秦军就只能想一件事——少输当赢。然而,在秦始皇的征服战争中,如果说秦军还吃过瘪有过大败的话,那就只有李信在灭楚战争中惨败给项燕了。所以,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楚国人对项燕会有如此强烈的情感了吧,俗话说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项燕给楚国人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荣誉感,甚至,这让楚国人最后亡国之后都觉得很不服气。
  
  当然了,最终项燕还是难逃一败,也不能全怪他,谁让他碰上了堪称战国第一名将的王翦了呢?其实一早秦始皇就应该用王翦去灭楚的,但是秦始皇也是年轻气盛,当时他问王翦,说你需要多少人搞定楚国,王翦说要60万,秦始皇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不行了,你看人李信,他只要20万就成。结果咧?结果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李信被项燕打得一败涂地,20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末了秦始皇才明白,老将为什么是老将,他说需要60万,那是有道理的。而后秦始皇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王翦出山,而王翦则带着几乎秦国的全副家当去攻打楚国,然后项燕就明白了什么叫一山更比一山高。王翦这个人很邪性,带着60万大军进入楚国国境后,居然整整一年按兵不动,不要说项燕不知道王翦在搞什么,我估计除了王翦自己之外,没人知道他在玩什么把戏。当然了,此举是有风险的,主要风险是,你带着那么多军队不打仗,秦始皇岂不是要疑心你有造反之意了?我们说了,王翦这个人很邪性,他用了非常规手段打消了秦始皇的疑虑——不断讨要封赏,暗示自己无反叛之心。而后直到项燕等到花儿都谢了有所懈怠而秦军则求战心切焦躁不安时,王翦一举进兵,荡平了楚国。
  
  楚国灭亡后,项氏家族当然也倒了霉,好些家族子弟都惨遭屠戮,但不知道为啥,项燕的嫡派子孙——项梁是他儿子,项羽是他孙子,居然逃过了一劫。当然,项梁也被抓起来过,但据《史记》的描述,好像不是因为他是项燕的儿子,而是他犯了点别的事,而项梁也有些本事,托关系走后门,最后狱头司马欣良心发现,居然放了他——记住司马欣这个人,我们以后还会见到他。而后项梁又杀了人——这哥们看来还挺能惹事的,为了躲避仇家,带着子侄——其中包括项羽——来到吴中避难。接下来项梁证明了自己,老子可不单是只会惹事,老子的能耐大着呢,项梁有什么本事呢?史记说: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简单说,项梁在吴中混的风生水起,经营起了恐怖的人际网络,而且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他还借着这个地位暗中观察和培养人才,时刻准备起事造反。贵族就是贵族,项梁总算对得起他老爹项燕的名字,虽然没混那么好,但也算混的差不多,而且,更重要的是,项梁念念不忘亡国之恨,是个有雄心不忘本的人物。
  
  项梁不简单,他的侄子项羽更不简单。项羽小时候是个干什么都三分钟热度的主儿,让他学文章诗赋,没学多久不学了,跑去练剑,没练多久又不练了,这下把项梁给惹毛了,你他妈这不学那不学,你将来干什么?结果项羽第一次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说学文只要会写名字就好,而学剑呢,又只能一打一,都没什么用,要学就学万人敌。别说,项梁听了项羽这话,估计一时间眼泪就快出来了,娘啊,这就是祖上传下来的种啊,很好,非常好,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羽兵法。结果咧?结果项羽又让项梁失望了,这哥们注定了这辈子就是三分钟热度,干什么都没有恒心,学兵法没学多久,粗知大意之后,又不肯深究了。
  
  但是,项羽虽然没恒心,他却有颗雄心。项梁一开始还以为他这个宝贝侄子这辈子也就这么回事了,但是有件事让他改变了看法,开始对项羽刮目相看。史记上说: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而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上文说过,刘邦也看过秦始皇出巡,当时他的反应是,喟然大息,曰:“大丈夫当如此也”,两相对比,虽然都能看出二者的雄心,但是,显然,项羽这才叫真正的雄霸之气。项羽的霸气不是刻意表露的,而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他说那句话的时候,没有像刘邦还喟然大息那样蓄势半天,他只是非常平淡的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也”,但是,真正的霸气岂不就是如此?什么叫不怒自威?当项羽冷冰冰的说出了这句话时,我们大概就能体会到这个词的意思了。项梁显然也被深深震撼了,虽然他马上捂住了项羽的嘴巴,但是他内心必然跌宕起伏,他已经了解到了他的这个侄子不是一般人。
  
  而当项羽长大之后,他的这种无形的霸气已经达到了摄人心魄令人心悸的地步,他会让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感到不自觉的冷汗淋漓,这是不可思议的强大气场,史记中说: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我们说了,项羽跟刘邦是两类人,刘邦能让部众追随他,是因为他的豁达大度,而项羽能办到这一点,完全因为他无与伦比可能在中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的霸气。项羽能让所有人都感到胆寒,而这一点,在吴中起义时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话说陈胜在大泽乡起事之后,天下大乱,而各方都在酝酿举兵响应,而当时会稽郡守叫殷通的就有这个打算,于是,他找到了项梁,与之商议,说他决定举兵造反,而让项梁和恒楚作为将军,领军出征。项梁当然早就想造反了,但是,他显然并不信任殷通,因为一个秦朝大吏无缘无故主动找他来商议这样的大事,怎么看都透着诡异,当然可能殷通确实想造反,但是项梁显然不信,他更愿意认为殷通是来试探他。但是项梁不动声色,说恒楚现在正在外地流亡,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可能项羽知道,你找他来问问?殷通也没想太多,就让项梁去找项羽了,于是,项梁让项羽持剑在外等候——至于为什么要持剑,一会就知道了。然后项梁入内,说项羽到了,你叫他进来,让他找恒楚去吧。然后殷通做出了他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当项羽持剑入内之后,稍待片刻,项梁使了个眼色,而后项羽一剑斩杀殷通。接下来就是项羽的个人表演,他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印绶,持剑而出,衙门内登时大乱,项羽连斩百余人,一举摧毁了殷通手下的抵抗意志,史记中说,当那帮人看到了项羽的杀神表现后,一府中皆慑服,莫敢起。一人对一府,非但能全身而退,而且能让人全部趴在地下恨不得他马上出去,这个世界上,除了项羽之外,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就是固定程式了,项梁召集早就暗中观察和培养好的部众,招兵买马,自任会稽守,令项羽为副将军,集众八千,正式举兵造反。
  
  项氏叔侄举兵造反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可以用楚南公说的一句话来概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我们马上就能发现这一点了。
  

作者:秋天去看海_TY 回复日期:2010-06-30 11:55:29 
回复    先顶后看

作者:jdzheng_sh 回复日期:2010-07-01 09:34:52 
回复    战国末六国将领中最厉害的不是项燕,是赵国的李牧。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中也没有项燕。李牧在赵国濒临危亡的时候力挽狂澜,不但屡挫秦军,就是王翦亲自出马,也拿李牧没有办法。双方相持了有一年的时间,后来是秦始皇采用反间计,赵王迁自毁长城,杀掉了李牧,秦才能够灭赵的。李牧在此之前还为赵国守边,曾经大败匈奴,杀匈奴十几万人,吓得匈奴人后来多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而秦国的蒙恬率三十万大军,仅仅是赶走匈奴而已,论功绩,比李牧要逊色多了。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1 09:39:50 
回复    丰邑之恨
  
  我们回到刘邦这来。起兵之初的刘邦运气并不好,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运气糟透了,因为还没咋地呢,就有部将叛变了。当然,部将叛变对于乱世英豪来说并不罕见,毕竟人心隔肚皮,但是,刘邦的可悲之处在于,那个叛变的部将,他所叛变的地区,赫然是刘邦根本丢不起的丰邑。丰邑是什么地方呢?《汉书•高帝纪》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简单说,丰邑是沛县的一部分,刘邦的老家,大本营,根据地,无论用什么词汇都难以难容其重要性的地方,然而现在,刘邦起兵未几,丰邑却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看一下刘邦起事时的全国态势。当时的情况,陈胜崛起速度很快,但衰落速度更快:陈胜在秦二世元年七月起兵造反;而到了八月,武臣便在赵地称王;到了刘邦起兵的十月,韩广在燕地称王;齐国旧贵族田儋与其兄弟田荣、田横击杀狄令,夺取齐地,自称齐王;周市拥立甯陵君咎在魏地称王;起义军已经分崩离析。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一路长驱直进攻破函谷关到达戏亭的周文大军在面对带着一群囚徒奴才的章邯时,吃了败仗,而周文此败,可以说,对于陈胜起义军的前途,是决定性的。接下来陈胜起义军节节败退,章邯部追南逐北,一路长驱直进,并在荥阳击败陈胜起义军主力,几乎是所向披靡,不可抵挡,最后,陈胜亲自领兵在陈县与章邯决战,结果惨遭失败,陈胜被迫流亡,到了十二月,陈胜被部下庄贾所杀。
  
  刘邦起兵之后,任命雍齿为丰邑守将,而自己则领兵出征。问题就出在丰邑守将雍齿身上,当时周市正领兵攻取魏地,于是就来劝降雍齿,说丰邑以前就是魏国的,而我们魏国如今已经连取数十城,你要是识相的话,趁早投降,我封你为侯,继续驻守丰邑,如若不然,后果自负。雍齿是什么人呢?两个字概括,沛豪,也就是说在沛县当地有些势力的豪强,当然,这也是刘邦让他驻守丰邑的主要原因。可悲的是,刘邦看走了眼,因为雍齿这哥们天生就是个二五仔,他打心眼里看不上农民阶级出身的刘邦,他也没想过要跟刘邦长久混下去,用史记的话说,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因此,当周市来劝降之后,雍齿认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傍上了款爷,岂不是比跟着刘邦混强了几条街?于是,想都没想就接受了周市的提议,如今,同样是驻守丰邑,但是雍齿已经改头换面找了个新东家。
  
  当时刘邦在外头正打得热火朝天,老实说干得还不错,攻取了薛县,还斩杀了薛令,如今还军亢父,抵达方舆,就在此时,听说了这事。大家可以想象当时刘邦听说这消息时的反应,估计三字经马上脱口而出了,当然,他也没心思继续在外面瞎晃悠了,赶紧点起兵马,杀回丰邑。结果,在跟秦兵作战时还打得有模有样的刘邦这次吃了瘪,大概因为都是家乡父老,下不了死手,总之,吃了败仗。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刘邦已经几乎陷入了绝境,随着陈胜起义军兵败如山倒,秦军不日将至,而此时大本营还丢了,这日子还怎么过?刘邦这岂不是过把瘾就要死吗?这可如何是好?刘邦当然深知自己处境已然极端不利,于是,各种负面情绪都来了——他恨,他恨雍齿,更恨那些背叛他的丰邑青年,他此前根本没想到会发生这事;他怕,他怕自己造反生涯就此止步,而后还可能身首异处;又恨又怕之下,刘邦大病一场,回到了沛县。
  
  但是,西方有句话叫做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用中国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邦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他的契机。为什么呢?因为在此之前,刘邦基本还是小打小闹,独家经营,没有跟其余起义军各部有所关联,而我们知道,以刘邦这点实力,光靠单干,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有所突破,而现在,刘邦被逼上了绝路,论单挑,他已经证明了或许不是雍齿的对手,但是丰邑又不能丢,于是,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外求援。而出外求援将给刘邦带来什么样的意外收获,我们马上就知道了。
  
  刘邦找到的第一个人,名叫秦嘉。秦嘉是何许人呢?此公本是陈胜部将,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因为丫根本没把陈胜放眼里。当年他跟人围攻郯城,陈胜也是好意,派去了武平君畔莅临指导,结果这哥们根本不鸟武平君,不但自封为大司马,而且还对部下说“武平君此人乳臭未干,不知兵机,你们别理他”,这还没完,过不多久,居然矫诏杀了武平君。大家想,这哥们在陈胜活着的时候尚且如此忤逆,如今陈胜兵败,生死不知,他还能消停吗?他当然消停不了,在陈县被章邯攻破后没多久,他就跟死党甯君拥立楚国旧贵族景驹为假王,驻地留县。
  
  当然,刘邦找上秦嘉,也正是因为他拥立景驹打出了假王的旗号,刘邦当时可能也未暇细想,他只觉得秦嘉敢那么干,想必有些实力,而丢了丰邑后有些急火攻心的刘邦则有些病急乱投医,甭管什么货色,能借兵给我就成。当然,事实证明,刘邦此举确实称得上病急乱投医,这倒不是因为秦嘉不肯借兵,而是因为秦嘉的日子比刘邦还苦呢——为啥呢?因为秦嘉犯了众怒,章邯瞄上他是不用说了,真正要命的是,起义军内部也瞄上了他,比如说,项梁叔侄。秦嘉这个货实在太不懂得低调做人了,陈胜这个陈王虽然实际上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但是人好歹也是首难讨秦的英雄,声名在外,起义军各部好歹给几分面子,如今陈胜生死未卜,秦嘉就贸贸然另立新主,这不是公开造反吗?对于公开造反的秦嘉,那别人还可能给他好脸子看吗?对咯,刘邦找上秦嘉,那是真的有麻烦了。
  
  好在刘邦的运气虽然不好,但也不算太坏,处境不妙的秦嘉在借兵之后,总算是让刘邦跟甯君一起去跟章邯部将司马夷较劲——当然有可能秦嘉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危机。而刘邦在跟秦军较量的过程中虽然开局不利,但好歹也是低开高走,基本进程是——秦二世二年正月,在萧县西跟秦军打了一仗,吃了败仗,回到留县休整;二月,攻打砀县,三天拿下,并得到六千人马,与原有人马合并,共有九千人;三月,攻占下邑。然后,刘邦觉得差不多对秦嘉也仁至义尽了,老子该干点正事了,于是,带着这九千人马,趁着连战皆捷的势头,第二次反攻丰邑。然后呢?然后不知道怎么搞的,刘邦接茬吃了败仗。为什么刘邦在跟强悍的秦兵作战时还能胜多负少,隔三差五打个胜仗,打个小小的丰邑,却这么难呢?我估计,大概还是老问题,毕竟是老乡,下不了手,第一次是刘邦和军队都下不了手,而这次,大概是刘邦自己下不了手,总之,就是下不去手。
  
  对于刘邦而言,这真是一场噩梦。如今不论是反秦的大局,还是刘邦自己的小局,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从大局上讲,由于陈胜起义军的失败,反秦起义陷入了空前的低潮,虽然各地依然义军四起,但是,没有一个人拥有当年陈胜这样的声势,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陈胜,成为起义军主将,与之同时,章邯所部却越战越盛,势头之猛几乎无从抵挡。从小局上讲,丢掉了最重要根据地的刘邦,已经颇有些山穷水尽的意思了,对于刘邦而言,只要一天不拿下丰邑,他就随时面临着腹背受敌,成为孤魂野鬼的危境。如今的局面逼着刘邦只能继续寻求援助,那么,他能找到有能力立即帮助他摆脱困境的盟友吗?很快就有答案了。
  

作者:说谎0_0 回复日期:2010-07-01 11:29:47 
回复    【我们的代写/代发优势】 本联盟汇集所有行业近500名兼职专家教授学者,学历均在硕士以上,文章质量绝对有保证。出自本联盟的每篇文章都是原创,版权归客户所有,而且绝对为顾客保密。我们跟各行业学术期刊均有业务联系,任何学科的论文均可保证发表。【我们的代写/代发范围】毕业论文 外语论文 中级职称论文、高级职称论文、学术论文、公务员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办公文书、演讲稿、报告总结、各种文体互译等服务。QQ: 254056990

作者:linweichao101 回复日期:2010-07-01 13:58:07 
回复    NB贴,记号一个!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2 09:13:36 
回复    地方士绅与封建王朝
  
  刘邦找到的第二个人,则是项梁,显然,这次刘邦找对人了。
  
  且说项氏叔侄在会稽郡起兵没多久,陈胜起义军的形势就急转直下,未几陈县被章邯攻破,陈胜则不知所踪,而这则让奉命攻打广陵的召平着了慌。这哥们攻打广陵没攻下,又听说老大出了这档子事,秦兵不日将至,觉得问题大条了,好在他很快找到了方向——东渡长江,找到项梁,假托陈胜之令任命其为上柱国,然后请求搞定了江东的项家军渡江而西,进入反秦的主战场。于是,项氏叔侄应召平之邀,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正式与秦军主力正面交锋。
  
  项家军进入反秦主战场,对于步入低潮的反秦起义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甚至可以说,项家军这个可以称为猛龙过江的举动敲响了秦朝的丧钟。在此之前,秦朝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还能在各地狼烟四起的形势下稳住局面,无非是因为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位救世主——没错,便是章邯。章邯是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而这员大将则将秦朝的军事底蕴发挥到了极致,尽管他手底下这批人并非当年征服六国时那批久经战阵的精兵悍将,而不过是群在骊山服劳役的囚徒和奴才,但是,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羊能够击败一只羊率领的一群狮子,章邯的可怕之处在于,他短时间内将这群人捏合成型,将其在实战中训练成一支有相当战力的主力部队。于是,现在的问题就是,谁来击败章邯?
  
  可悲的是,于当时的各股起义军而言,章邯无解。还是那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起义军的最大问题是,正在这个将字上——而项家军渡江之所以对反秦起义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其原因,也正是在这个将字上。项家累世为将,有家世渊源,而且项家军在项梁的暗中策划下也不是其余起义军那样的草根部队,这是一支有足够战斗力的劲旅,当然,最关键的是,身长八尺力能扛鼎的项羽是不世出的勇将,他似乎天生就是注定要来灭亡秦国的。自起兵以来没有遇到过对手的章邯,这次要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项家军渡江后,准备联合东阳的陈婴一块进兵。陈婴此人作为地方士绅的代表人物,颇值得一叙。陈婴本是东阳的令史——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但是为人操守不错,在东阳很有威望,史记说他“素信谨,称为长者”。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城中青年杀了县令,起事造反,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个德高望重的领袖,于是,便想到了陈婴。陈婴一开始并不想趟这趟浑水,但无奈这帮愤青就是看上了他,不容他推却,将其强行推到领导位置上,不久后,便有两万人追随他。然后,这帮青年建议让陈婴就地称王,陈婴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回去征求母亲的意见,然后,他母亲用非常浅显但又很有哲理的方式给陈婴解开了疑惑。陈婴他老娘说,咱家历代以来就没个显贵之人,你现在猝然之间取得了大名,恐怕不是好兆头,我看你还是去投奔别人,到时候赢了你能封侯,输了反正你也不是领头的,没啥大责任。陈婴他老娘是个明白人,说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她给陈婴分析了“为什么不能称王;应该怎么办;这么办有什么好处”这三个重大问题,而且,最关键的是,虽然不尽透彻,但都有足够的理由。事实上,陈婴的最好选择也确实是归属他人,因为尽管他在当地有些名望,但也只是在当地而已,而且他所具备的也只是名望而已,有德却未必有才,他不具备称王的条件,既然如此,归属他人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陈婴决定归属项家军,尽管看上去他手里有两万人,似乎实力比项家军更强。
  
  陈婴这种现象很有典型意义,某种意义上说,这就能一定程度解释为什么中国封建王朝更迭如此频繁。陈婴的社会阶层属性自然是地方士绅,而在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构中,其实地方士绅是影响力最大而受王朝更迭影响最小的一股力量——他们之所以影响力大,是因为其实中国封建时代的基层颇有些民主自治的味道,地方士绅对各项政策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却有很大的发言权,最关键的是,他们拥有执行权;而之所以他们受朝代更迭的影响最小,原因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其实换汤不换药,都不会有革命性的社会阶层的整合行动,改朝换代之后最高统治者都倾向于利用地方士绅的社会影响力来稳定生产局面。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对原有社会秩序造成根本性冲击的改朝换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了,当然了,和谐起见,我就不多废话了。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王朝而言最重要的社会阶层却跟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共性,他们似乎没有太大的动力要去维护这个封建王朝——除非造反派对他们的既有利益造成了根本性冲击,这个问题我们以后会详谈。正是因为如此,在王朝更迭激烈的社会革命中,这群地方士绅或者审时度势作为旁观者——这是大部分,或者直接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去寻求更大发展,而愿意拼死维护一个王朝的,却并不多见。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都是相对脆弱的,但与之同时,这套社会制度却又是相对稳固的,于是,这就解答了为什么中国王朝更迭如此频繁但社会制度却变革缓慢的问题。
  
  发散开去,陈婴他老娘的那席话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陈婴特殊的社会属性,所以陈婴才必须跟着别人造反,因为对于地方士绅而言,只要不去当出头鸟,他们就是安全的,他们有退路。
  好,回到项家军这边来。项梁在收编了陈婴部众之后,继续北上淮河,并再次收拢了一些起义部队——比如大名鼎鼎的英布和蒲将军,等到项家军抵达下邳,他们已经有了六七万人,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视的武装力量。正在此时,项梁听说了秦嘉拥立景驹为王之事。项梁很生气,而他为什么生气,据他自己说,是因为他认为秦嘉在陈胜战败不知生死的情况下拥立景驹是无道悖逆之事,是对起义军的背叛,他有责任清理门户——毕竟名义上他还是张楚政权的上柱国。当然了,这话是官方辞令,至于项梁的真实想法,我估计无外乎两条:其一,敲山震虎,威慑起义军各部,为己立威;其二,确认自己所率武装的正统地位。
  
  当然了,秦嘉和景驹根本不是项家军的对手,项家军三下五除二就将这群逆党给解决了,而通过此举,项梁也初步奠定了自己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比如说,两次反攻丰邑全都灰头土脸的刘邦找上门来了。刘邦找上门来的目的当然非常的明确,简单说,就是借兵反攻丰邑,而这次,如本节开头所言,他终于找对人了,而且,他不但找对了人,还找到了他反秦生涯中最重要的盟友,上帝给他打开的那扇窗正是项氏叔侄。项梁对刘邦的印象很好,体现在他给了刘邦极大的帮助,他拨给刘邦五千精兵,还给了他十个五大夫级别的高级将领,于是,刘邦的噩梦终于结束了。刘邦带着这许多人马第三次反攻丰邑,而这次,雍齿自己就先被楚军的凶悍气势给震慑了,他弃城而逃,刘邦在历经四个月之后,终于重新夺回了丰邑。
  
  随着项家军的强势介入,中原地区的反秦斗争终于重现生机,现在摆在起义军面前的问题是,他们得重新推举个领袖出来。陈胜已经死了,而且很快项梁就得到了确定的消息,但是,要推翻暴秦,则必须有个人来号令天下,于是,这个人应该是谁,而最终又会是谁呢?
  

作者:2202041978071230 回复日期:2010-07-02 12:52:32 
回复    主要风险是,你带着那么多军队不打仗,秦始皇岂不是要疑心你有造反之意了?
  后勤保障也是主要风险。

作者:炒粉OR嘲讽 回复日期:2010-07-02 18:06:57 
回复    MRAK,加油

作者:95层口罩 回复日期:2010-07-02 20:43:06 
回复    我记得天涯煮酒有一位网友的帖子里就总结过
  秦、隋和元这三个结束分裂,完成大一统的王朝
  都犯了“族群隔离”的错误
  没有把被征服地的民众吸纳进国家机器里来
  导致“统一”只是单纯的军事征服
  迟迟未能形成被征服地民众心理上的归属感
  统治根基十分薄弱
  最终导致了王朝的短命

作者:jmguo333 回复日期:2010-07-02 21:31:51 
回复    一页留名......

作者:风景点 回复日期:2010-07-03 00:02:19 
回复    MRAK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3 00:22:06 
回复    题材不错 支持

作者:丧尸啃棒子 回复日期:2010-07-03 00:35:41 
回复    值得关注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qq77768047 回复日期:2010-07-03 02:50:12 
回复    1貌似每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都有宗教参合
  2最终失败的居多尤其是第一个 侥幸成功的是为他人作嫁衣 被摘了胜利果实
  3,领袖头目好多都内讧 陈吴---- 翟李----洪杨
  4最有成就的三大领袖是 唐--黄 明---李 清---洪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3 10:59:27 
回复    两个楚怀王
  
  秦二世二年六月,在项羽攻打襄城回归之后——项羽在攻下此城之后,将城中百姓全数活埋,项梁在薛县召集各部起义军将领开会,当然,刘邦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嘛,当然毫无悬念是给起义军找个新的领袖。
  
  这次会议中最出彩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增。范增当然不是起义军将领,他也没有得到与会邀请函,他不过是个在家种地的老者,今年已经70岁了,他的特点,史记用三个字就概括了——好奇计。好奇计的范增当然是典型的乱世谋士,而且,为了这一天,他已经足足等了几十年,在他行将就木之时,他逮到了建立功勋的绝好机会——看起来就是姜子牙的翻版。不同的是,姜子牙是周文王亲自请他出山,而范增则是主动投奔项梁。
  
  范增投靠项梁之后,献出了他的第一个计策: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范增这番话解释了起义军造反的核心问题——靠什么收拢民心发展壮大,而他的意见是——挂块招牌。其实这个问题我在陈胜吴广起义时已经有所提及了,现在我们进一步来分析这个问题。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受到的道德教育,归结起来就是家国天下的伦常观,从孝敬父母长辈发散到忠君爱民——为什么要忠君呢?因为君就是父,所谓君父,民就是子,所谓子民,所以你要像孝敬老爹一样效忠君王;为什么要爱民呢?用孔子的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是从一个小圈圈发散到一个大圈圈。因此,在这样的熏陶下,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有很强的正统观念——在这一点上,统治者的愚民教育是很见成效的,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屡屡造反派要推举个皇室子弟或者是贵族子弟当老大的主要原因,因为老百姓还就是吃这套。
  
  范增显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认为陈胜之所以失败,就是没能够利用老百姓的正统观念,而现在起义军要取得成功,则必须重视这一点,为此,必须挂上拥立楚后的招牌,而且,最优人选,大概还是“楚人怜之至今”的楚怀王的后代。
  
  这事现在听起来非常诡异,因为楚怀王是什么货色?现在是个人就知道此公是造成千古忠臣典范屈原投江自杀的罪魁祸首,是个不可理喻的昏君,但是不可思议的是,范增却说楚怀王这样的昏君,居然楚人怜之至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也并非很难理解,因为楚怀王虽然昏庸,但并不残暴,而与其说老百姓讨厌昏君,还不如说老百姓讨厌暴君,楚怀王不是暴君,所以老百姓并不是太讨厌他,而他的人生经历,又确实极具悲情色彩,所以楚人怜之。
  
  楚怀王的悲剧,基本上是由战国著名辩士奉行连横之术的张仪一手造成的。张仪这哥们说实话一辈子干的事儿,基本也就是四处扇阴风点鬼火,为秦国拉票,离间各国关系,为秦国取得军事胜利奠定政治基础,应当说,张仪这辈子害了不少人,毁了不少国家,而其中最倒霉的,就当属楚怀王。
  
  当时的情况是,秦国想要进攻齐国,但是又怕楚国跟齐国结盟,于是就派张仪去游说楚怀王,张仪的骗术老实说也未必见得有多高超,甚至有些幼稚,说白了就是开了张空白支票,要搁现在,是个有点脑子的人都不能上当,但是,奇妙的是,楚怀王这老兄就上当了。他听信了张仪的那套说辞,真以为他跟齐国断绝关系,秦国就能奉上六百里之地,结果楚怀王赔了个一干二净——末了就得了六里地。按说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也就得了,结果楚怀王越想越生气,觉得这事要是传出去,他就没脸活了,于是急火攻心之下,出兵伐秦。正是因为楚怀王的一错而再错,使得楚国由盛转衰,楚怀王先是在丹阳大败一场,而后不服气,又调集全国兵马,在蓝田又大败了一场,而后又在召陵大败,接连三败之后,楚国元气大伤,自此跌出顶级强国行列。
  
  这还没完,两年后,秦国攻取了楚国六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同志们,一国之君所谓千金之躯,怎能随随便便就到别人的地盘去?包括屈原在内,一堆人劝他,结果楚怀王小儿子叫子兰的,极力劝楚怀王赴约,楚怀王耳根子软,又觉得老子一国之君,秦国敢拿我咋样,居然就傻乎乎的去了,然后傻乎乎的楚怀王最终明白了秦国会拿他怎样——可惜晚了!秦国要求他割地,还别说,楚怀王非常有骨气,不同意,结果秦国就把楚怀王给扣了。可怜的楚怀王在两年后终于逃了出去,但是秦国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他只能去赵国,结果赵国当他瘟神,哪愿意收留他?又想逃去魏国,最终没成,又被秦国抓了回去。一年后,心情郁结的楚怀王在秦国逝世,当他的尸体回到楚国后,据说楚国百姓非常悲伤,“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我们说,楚怀王这个人虽然傻的可以,也有评价说他贪婪成性,但是,对于一贯以来受到诚信教育的楚国老百姓而言,他们并不觉得楚怀王有什么大错,他们认为有错的是欺骗楚怀王的张仪,不守信用耍无赖的秦国。更关键的是,楚怀王非常有骨气,即便被扣,他也不愿出卖楚国利益,因此,尽管楚怀王这辈子就落了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至少他的出发点也是成事不是?所以呢,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以前的事儿,因为说真的,人心不古啊。
  
  回到主题,范增的建议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且是非常有道理。他准确分析了楚国老百姓的心态,论证了为什么拥立楚后对于起义军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同样,他还解释了一个或许项梁等人都没注意到的问题——为什么项氏叔侄起兵以来,会有这么多人投奔他们。这是一个很有欺骗性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项氏家族原本就有的号召力,但是范增的看法则与众不同,他认为,诚然,项氏家族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这种号召力更多来源于楚人对于恢复楚国宗室的渴望。范增的看法依然还是有道理,因为他论证了另一个问题——战国时代豪门大族和诸侯宗室的依附关系。
  
  当然,这个问题的基点同样是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伦常观。中国人认为的良臣名将,其基础标准,无外乎一个忠字,在忠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贤,贤而不忠,则最多是乱臣贼子——看看后世对王莽的评价就明白了;忠而不贤,则最多不入史册,但也不会有任何恶名;既忠且贤,才是中国人理想中的良臣形象。所以说,为什么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呢?说白了,无非是诸葛亮符合一般中国人对于良臣的审美标准——他忠,对刘备的忠诚甚至可以升华到对汉室的忠诚,而当刘备去世后,勉力辅佐刘阿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贤,未尝出山便有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他是三足鼎力局面形成的关键因素,他治理蜀国颇有业绩,甚至,他还平定南疆,六出祁山。因而,所谓臣子,他们产生影响力的基础恰恰是忠君爱民这个终极法则。所以,如范增所言,项家军之所以能够在出兵以来迅速从八千人发展到六七万人,其根本原因不是项家军曾经有过多少功勋,有多么贤能,而在于,楚人希望项家军成为复立楚国宗室的中兴之臣。
  
  范增立楚国后的意见虽然好像平平无奇,但事实上则包含了其对华夏民族民族性的深刻认识,而范增也自此之后很快成为了项氏叔侄的主要谋士。当然了,这个建议也被项梁采纳,而他找到的,则是流落民间帮人牧羊的熊心,此人是楚怀王嫡孙,而他的封号,同样还是楚怀王,而起义军主打的,则是一张悲情牌。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4 00:36:08 
回复    西汉的事过于遥远 唐代以后还差不多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4 09:51:42 
回复    李斯父子和秦朝必亡
  
  猛龙过江的项家军很快就表现出了反秦主力军的实力,拥立楚怀王之后,第一个军事行动就取得了成功——营救东阿。
  
  且说章邯出兵以来,一路披靡,锋镝所指,攻无不克,没多久就搞定了反秦起义军领袖陈胜,而后则趁势追袭,将魏王咎围困于临济。魏王咎无奈,只好令周市去请救兵,而齐王田儋则亲自引兵救援。当然了,田儋同样不是章邯的对手,章邯令军队夜间衔枚疾进,以夜色为掩护,突袭齐军,齐军果然被杀了个措手不及,阵脚大乱,而前去救人的田儋反倒在临济城下被章邯部所杀。田儋被杀后,其堂弟田荣则收拢齐军残部,向东突围,逃到了东阿。当然了,章邯可不会让田荣那么轻松就捡条命,田荣逃到东阿没多久,就被秦军团团围定,形势危急。
  
  项梁听说友军有难,觉得义不容辞,乃亲自率军营救东阿。于是,自出兵以来几乎战无不胜的章邯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楚,而奉送这次败仗的,则正是有过击败秦军光荣历史的项燕的嫡派子孙。章邯率军西逃,而项梁则领兵追击,不过呢,项梁毕竟军力不济,于是便要求田荣率军增援。结果,项梁发现自己救了个白眼狼,田荣非但不感念活命之恩,反而还敢跟项梁提条件,他的条件是,楚国诛杀田假,赵国诛杀田角、田间,然后再跟我谈出兵之事。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田假、田角和田间这些人。既然都是姓田,大家想必也猜到这都是些什么人,没错,他们跟田儋兄弟一样,都是齐国宗室,而且,相比较田儋这样得排族谱才能认出来的宗室,田假的身份要明白多了——他是齐国最后一任诸侯王田建的弟弟。当齐国人听说田儋在临济被杀,于是便想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拥立田建为君,田角为相,远在赵国的田间为大将。在东阿脱围回到齐国的田荣一看此情此景无疑是万分火大,他奶奶的,我们在外头拼死拼活,你们在这里搞窝里反,老子种树,你们乘凉,哪有那么容易?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便驱逐田假等人,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王,他则自任国相,田横为大将军——而遭到驱逐的田假逃到了楚国,而田角则逃到了赵国。
  
  田荣当然不肯善罢甘休,说要我出兵可以,但是,这帮乱臣贼子你们得帮我干了,否则,免谈。项梁当然不愿意杀田假,因为田假是齐国老百姓拥立的,又是根正苗红的齐王宗族,要是杀了他,项梁岂不是得罪了齐国百姓?再者说,人家齐国宗室间的内部斗争,项梁既不愿也更不能掺和,于是,项梁拒绝了田荣的提议。当然,拒绝的不单是项梁,还有赵国。于是乎,要求得不到满足的田荣便真的说到做到,拒绝出兵——所以我说项梁救了个白眼狼。
  
  田荣不愿出兵,项梁也拿他没辙,只能令项羽和刘邦率军另行攻打成阳,结果,成阳打下来了,但是,跟攻打襄城时一样,项羽的野性又来了,他又玩了次屠城。项梁则自己领兵攻打濮阳,在濮阳东大破秦军,将秦军围困在城内。紧接着,项羽和刘邦攻打定陶,没成功,西向征战,一直攻到雍丘,大破秦军,杀了守将李由,后又回军攻打外黄,没攻下。
  
  李由这个人颇值得一叙,因为他的遭遇极大程度解释了为什么秦朝一定会亡。李由是个可怜人,他的身份前面说过了,李斯的儿子,当然,他之所以会可怜,也正是因为他是李斯的儿子。李斯此人熟悉秦史的都不会陌生,秦始皇时代的丞相,最著名的文章是《谏逐客书》,最恶名昭著的事是策划了焚书坑儒,当然,为人也不怎么样——自己的师弟韩非说白了就是被他弄死的。李斯此人说实话,是个官场能手,爱当官也会当官,虽然本事说实在一般般,但是懂得迎合上意,为此干了不少缺德事。久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用《无间道》的话说,出来混,不管做过什么,迟早要还,李斯最终倒霉,就倒霉在他的权欲上了。
  
  当时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死在了半道上,结果赵高就跑来跟李斯商议,总之,就是要李斯跟他合作干一票,拥立胡亥为帝。赵高的理由是,李斯你各方面都不如蒙恬——包括跟扶苏的关系,扶苏将来当了皇帝,你还能接着当丞相吗?我倒是有个法子帮你保住荣华富贵,就是跟我一块拥立胡亥为帝,到时候你接着当丞相。李斯当时也是魔障了,一听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啊,从当丞相的角度来看,胡亥比扶苏好,于是,鬼迷了心窍,跟着赵高一起,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可悲的是,李斯犯了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便是,他大大的低估了跑来劝说他立胡亥为帝的赵高。诚然,蒙恬德才兼备,家世背景也牛逼,跟扶苏更是关系非凡,李斯拼不过他,但换过来想,赵高这人虽然好像各方面都不如蒙恬,但是他对李斯的威胁却比蒙恬还大。为什么呢?因为蒙恬对李斯的威胁,无外乎是权位,但是,赵高对李斯的威胁,则是性命。其实早在赵高过来撺掇李斯搞政变的时候,李斯就应该看穿赵高这个人,就应该明白赵高虽然暂时地位低,但是此人心机重,城府深,野心勃勃,而且,跟胡亥的关系也远比李斯更亲近,跟这样的人合作,那是绝对绝对捞不着好的。
  
  李斯很快就尝到了恶果,尽管他一如既往的懂得逢迎之术,但是无奈胡亥这个人不是正常人,此人在赵高的影响下已经颇有些心理变态的意思了,在继位之后,那是穷奢极欲,变本加厉,尤其是在反秦起义军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居然胡亥还能继续兴建阿房宫。李斯一开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想触怒胡亥,但是胡亥实在做得太过,李斯觉得不劝劝他都说不过去了,于是上书劝谏胡亥,要求停止建造阿房宫。要搁一般皇帝,大概最多也就是骂两句,也不会真的拿他怎么样,但是可悲就可悲在,胡亥不是一般皇帝,丫是个变态,他听到李斯劝谏之后,不由得火从心起,直接将李斯下了大狱。这还没完,赵高看李斯倒了霉,觉得整倒丫的千载良机终于来了,于是,不论李斯如何上书鸣冤,都无一例外被赵高扣留,与之同时,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还污蔑说他跟儿子李由要造反,然后便是屈打成招,李斯本来就是一文官,哪经得住赵高这么折腾?于是,被迫承认要造反。当然了,不承认是死,承认也是死,区别只是被慢慢折磨死,还是被一刀咔嚓死,李斯经不起折磨,选择了后一种死法。更可悲的是,李斯似乎是被打糊涂了,承认造反确实能够速死,但是死法可不是那么友善——他最终被腰斩于市,而且李氏家族还被夷四族。
  
  李由的倒霉之处就在于他是李斯的儿子,他这个三川郡守虽然说干得并不差——此前驻守荥阳还直接造成了陈胜起义军的败亡,但是,他的好上面见不着,只要他一有差错,上面就立即谗言满天飞。由于自己老爹的关系,李由被诬陷造反,而且赵高还派人煞有其事的去荥阳调查李由造反的证据。李由当然很激愤,于是,在跟项家军的雍丘之役中抱着必死决心大战一场,结果,总算是天遂人愿,他战死沙场。李由以死抗争,感动了来调查他的王明和陈宗,二人向二世冒死进谏,说查无反据,还力言李由之忠,甚至,李由还把向来粗暴狂傲的项羽也感动了,项羽将其尸体运往其家乡上蔡安葬。但是这又怎么样呢?秦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变态至极的胡亥,而其最宠信的则是更加变态的赵高,依靠李由这样的人根本不足以挽救秦王朝,因为秦王朝已然无药可救。
  
  任何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秦朝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起义军,最终将要直接摧毁秦朝的恰恰是胡亥和赵高这两位不可理喻的变态。秦政苛暴,而到了胡亥和赵高手中,这种苛暴已经上升到了行为艺术的高度,而在苛暴上大做文章,事实证明,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因为,出来混,不管做过什么,迟早要还。
  

作者:g26j05l69 回复日期:2010-07-04 16:10:16 
回复    "尽管我的水平低得很,但是列位看官也未必能比我高哪去,我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值得大家看一看,笑一笑,骂一骂,乐一乐的。"既然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水平很低,还说什么“列位看官也未必能比我高哪去”。看的出来楼主即自负又自卑。典型的分裂型人格。
  

作者:出来混是要还滴 回复日期:2010-07-04 16:30:54 
回复    D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出来混是要还滴 回复日期:2010-07-04 16:48:40 
回复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万恶的XX特色的XX主义外弱内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出来混是要还滴 回复日期:2010-07-04 16:52:46 
回复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万恶的XX特色的XX主义外弱内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破晓的晚钟 回复日期:2010-07-04 17:41:10 
回复    
   跨省抓捕人员已经出发。。。
  
  

作者:梅城酷少 回复日期:2010-07-04 17:44:41 
回复    兰州内涵帝。。。
  想表达什么?
  坐等被河蟹。。。

作者:chy_741 回复日期:2010-07-04 20:35:21 
回复    顶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chy_741 回复日期:2010-07-04 21:18:50 
回复    顶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5 09:31:48 
回复    智者宋义?懦者宋义?
  
  回到项梁这边来。且说项梁先后于东阿和濮阳连胜两场,而项羽和刘邦则攻取成阳,并在雍丘之战中杀死了此前将吴广制得动弹不得的李由,如此这般,项梁自是得意非凡——被人吹上了天的章邯原来也不过如此嘛。此时,阵中谋士宋义过来劝谏项梁,说“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宋义这话很有水准,颇有些道家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辩证意味,让项梁脑子清醒点,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可惜的是,项梁听不进去,非但听不进去,他还将宋义打发去齐国——接着跟田荣蘑菇,于是,项梁注定要悲剧了。
  
  宋义的表演还没完,他奉命出使齐国,结果走半路上,碰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然后问他是不是要去见项梁,高陵君说是,然后宋义充当了神棍,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预言:“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瞧瞧,这话说的多牛逼,我认为项梁败定了,你要是慢点走呢,能捡条命,你要是走快点呢,估计要倒霉了。宋义当然说中了,因为他不是信口雌黄,他懂辩证法,他有足够的理由认为项梁必败,结果,项梁失败的原因也确实如他所言——一是将骄卒惰,二是秦兵日益。秦王朝果然给章邯大量的增援部队,而章邯果然也利用了项梁的骄傲和懈怠,而他击败项梁的方式,则是衔枚夜袭。
  
  项梁的失败乃至身死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作为大人物,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智商,而是情商。项梁当然毫无悬念的有才华——在犯事入狱之后他懂得拉关系走后门;在避难吴中之后迅速经营起一个庞大的人际网络;他秘密观察和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起兵造反奠定了人才基础;他诛杀会稽郡守起兵造反的过程也相当豪迈;他迅速平定了江东;在渡江而西之后,他除掉叛将秦嘉,树立了权威;他听取了范增的意见,立楚国后;他在救东阿攻濮阳的过程中展示了出众的军事指挥才华,将不可一世的章邯两度击败;但是这又怎么样呢?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他需要做对所有事,即便不能做对所有事,他也需要做对那些最重要的事;而一个人如果要失败,他只需要犯一个错误。将骄卒惰,不听宋义劝谏,这是项梁所犯的唯一一个错误,但是,可悲的是,这个错误实在太大了,大到足以致命。项梁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而他之所以犯错,并不是因为他的智商不够高,连宋义所说的简单道理都无法理解,而是,他的情商不够高,他是个豪迈的战将,在取得军事胜利后,他变得更加豪迈,他无法控制住自己豪迈的有些失控了的情绪。
  
  
  项梁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攻打陈留的项羽和刘邦的耳朵里,为了防止士卒惊恐而至崩盘,两人商议后决定回军,于是,与苍头军司令吕臣一起,退军而东,吕臣驻守彭城东,项羽驻守彭城西,而刘邦则驻守砀县。吕臣原是陈胜部将,而且,还是个少见的忠心耿耿的部将,他听说陈胜在陈县兵败之后,就组建了苍头军,从新阳出发攻打陈县,并诛杀了反骨仔庄贾——就是杀了陈胜去向秦兵报功的哥们。应当说,吕臣算是楚国复立的大功臣。当然了,楚怀王也听说了项梁军败的消息,而且听说后相当的害怕,就怕在原都城盱台会有危险,在打探到了诸将的位置后,赶紧移驾彭城,先找个安全地界避避风头再说。在移驾彭城后没多久,楚怀王就做了他这辈子都会后悔的决定,他合并了项羽和吕臣的部队,亲自指挥,并且任命吕臣为司徒,任命吕臣父亲吕青为令尹,而且任命刘邦为武安侯,指挥砀县部队——大家看出什么玄机没有?没错,楚怀王非但剥夺了项羽的兵权,还冷落了他!楚怀王之所以会后悔,正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个最不该得罪的人,他得罪了项羽,而得罪项羽会有什么后果,他以后就知道了。
  
  当然,项梁之死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噩耗,至少,他还捧红了宋义。原因当然是那个齐国使者高陵君,此公见到楚怀王之后大大的夸奖了一番宋义,极言宋义是个了不得的神棍,而楚怀王一听,觉得宋义确实有点邪性,于是找来了宋义,与之聊天谈心。同志们,谋士最擅长的是什么?可不就是扯淡呗?宋义在楚怀王面前大扯而特扯了一通,直把楚怀王说的心襟荡漾——行,就是你了,我看你行。于是乎,在此前还藉藉无名的一个小谋士宋义因为神棍了一把,扯淡了一番,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被楚怀王认为是能担大任的伟才,恰好此时赵国前来求救,于是,楚怀王便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去增援赵国。
  
  
  那么,赵国出什么问题了呢?简单说,就是章邯在击败了项梁之后,觉得楚军大概也就这么回事了,不足为忧了,可以不去管他了,于是章邯便领军北上,与王离配合,攻打赵国,没多久就把赵王歇围在了巨鹿。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赵王不是武臣吗?怎么变成了赵王歇了?事情很简单,武臣前一段被部将李良给杀了。李良之所以杀他,其实说白了也没多大事儿,无非是有次李良回邯郸复命请兵,半道上看到一百多个人骑着马簇拥着一个人浩浩荡荡而来,还以为是武臣,于是下马在道旁跪立,结果这人倒是跟武臣有关系,但不是武臣,是武臣他姐,而且还喝醉了,也不知道是李良,没亲自下马,只派了个人去让李良起身。李良此前刚收到秦国的劝降书,说实在有些心动,加上他本来就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这次碰上了这事,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羞辱,恰好又有个手下在旁边撺掇,于是决心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武臣他姐,杀之,然后进兵攻打邯郸。邯郸人哪知道是李良造反啊,还以为武臣出什么幺蛾子呢,就杀了武臣,而张耳和陈馀是因为邯郸耳目多,才逃过一劫。而这位赵王歇,不用说,自然是一开始就寻思要立六国后的张耳和陈馀所立,而李良不久后也被陈馀所败,后来投奔了章邯。
  
  章邯领兵北上攻赵,被后世认为是导致秦朝灭亡的败招,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项梁并不等于楚军,项梁虽然败了死了,但不等于楚军败了完了,项梁死了,不还有项羽呢吗?章邯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将楚军和项梁划了等号,低估了楚军的反弹力,也低估了楚军的人才储备,他未能一鼓作气攻打彭城,彻底解决楚军,反而让楚军缓过劲来,而这,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毛泽东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强调要么不打,要打就把人打残打死打到彻底丧失战斗力,可悲的是,章邯打是打了,但只把楚军打了个半死,而半死的楚军在休整增兵之后,又活了过来,如此这般,章邯击败项梁的成就也就狠狠的打了个折扣。
  
  
  好,回到增援巨鹿的楚军这边来。且说宋义领军救赵,结果抵达安阳之后,便在此安营扎寨,而且,一歇就是四十六天。项羽当然很不爽,老子过来是解赵国之围外加报仇雪恨的,你跟这无缘无故歇了那么多天,也没个进兵的迹象,搞什么呢?于是跑去质问宋义,说如今进军,正好跟赵军里应外合,正可大败秦军,你在这踯躅不前,是何道理?结果智者宋义神棍宋义给出了他的理由,他的理由是,现在秦军正跟赵军打得火热,两虎相争,必有一败,即便秦军获胜,想必也元气大伤,到时候咱再领兵西行,岂不是大获全胜?末了,宋义还装逼了一把,说“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这话也就说的含蓄了点,说直白点,宋义无非是说项羽匹夫之勇,只有他才是大将之才。
  
  宋义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一般不明究竟的就被他那套说辞给迷惑了,而且,鉴于他此前的智者和神棍形象,似乎楚军应该高举坚信宋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团结在宋义为核心的XXX周围啊,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秦赵相争,楚军果能渔翁得利吗?刚刚红起来的宋义究竟是个智者神棍,还是个不识战机,畏葸不前,胆小如鼠的懦者呢?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5 14:14:44 
回复    顶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5 14:20:52 
回复    中国历史上的造反好象只有宗教的助威才会发挥威力 朱元璋 洪秀全都是这么来的 包刮现在的法 功 要是放在古代 又是一个太平天国了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6 09:08:11 
回复    雄哉!项王!
  
  且说宋义在跟项羽扯了那一堆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鬼话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于是,一时心血来潮,颁布了条法令,说“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斩之”。在坚定不移实施坐山观虎斗战略的同时,宋义还好好显摆了一下他的权威,他派自己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还把他亲自送到无盐,甚至还摆了几桌酒宴搞了个小规模践行大会。这宋义的行径,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喜欢显摆的暴发户——楚怀王派他来救赵,他跑到安阳一歇就是一个半月,对陷于绝境的赵国不闻不问,而且还对前去质问的项羽振振有词的扯了番趁火打劫的流氓理论,还没完,他不但自己不愿出兵,还要求部众也要跟他一样笑看风云淡,否则格杀勿论;更可气的是,自己儿子出使齐国这么屁大点的事儿,低调处理也就完了,他还非得大张旗鼓的搞宴会;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宋义同志究竟是来打仗的呢还是来玩乐的呢?宋义同志到底是真有谱还是真没谱?
  
  当然,至少在项羽看来,宋义是真没谱。项羽给出了他的意见:“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於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相比较宋义的所谓坐而运策,项羽的分析显然要靠谱的多——宋义之所以不靠谱,是因为他对敌我友三方的形势缺乏应有的估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的所谓决策,当然是无源之水,说难听点,那叫瞎胡闹;而项羽则不然,他准确评估了三方的形势,得出秦强赵弱而楚军饥贫的基本观点,而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当然才有根有据。宋义和项羽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在我们做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当前局势做出准确评估,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做出正确决定。这个道理虽然看起来很浅显,但是越是浅显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略,比如,我们的宋义同志就为此而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没有准确评估三方形势的情况下,他就直接套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公式,虽然这个公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须知任何公式都有适用条件。真正高明的谋士非但会套公式,而且他们还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套公式,他们对公式的理解更为透彻,所以他们才能给出最合理的建议。可悲的是,宋义是个只会死套公式的庸才,他不但不高明,而且非常低级,他的所谓坐而运策,看起来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项羽当然不只有匹夫之勇,事实上,他的这番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秦强而赵弱,这是基本情况,在这种基本情况下,所谓二虎相争的情况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个失去平衡的较量,秦军将毫无悬念的获胜,而且,获胜之后的秦军非但不会元气大伤,而且还会占据地利,增强士气,会变的更强更难对付。而楚军的情况呢?天寒大雨,军粮不足,士卒吃不饱穿不暖,再不进兵,则会逐渐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不复能战。于是,项羽对饮酒高会畏葸不前不恤士卒一味徇私的宋义做出了评断——非社稷之臣。
  
  于是,在次日清晨,项羽请见宋义,进入军帐后,便一刀斩了宋义。接下来,则是项羽威风和霸气的又一次集中展示,项羽走出军帐后,说宋义与齐国勾结,意欲谋反,我奉怀王之命将其诛杀,此时诸将有什么反应呢?史记说“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当年项羽诛杀会稽郡守殷通时,也是这种情况。当然了,这两种情况只是表面相似,因为前一次慑服诸人完全是出于对天神下凡的项羽的畏惧,而这次,则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敬畏。这支军队本来就是项氏家族的武装,帐下诸将本来就是项氏家族的部将,如今项羽接管这支部队,也本来就是物归原主,用诸将的话说“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于是,项羽诛杀宋义的军事政变取得了成功,而楚怀王虽然不甚满意,但也毫无办法,只得默认这个既成事实。
  
  接下来便是对灭秦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次战事——没错,巨鹿之战!项羽先是派当阳君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马渡河救赵,打了个小胜仗,而后陈馀则请求项羽继续增兵,于是,项羽乃全军渡河。当时的形势,楚军兵寡粮少,背水作战,从军事角度而言,当然是处于绝对不利之境,但是,所谓非常事待非常人,也只有这样的局面才能将项羽惊人的胆量和魄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渡河之后,项羽做出了四个决定——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这样做的目的,则是兵法上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大限度激发士卒的求胜和求生欲望。
  
  此战中,楚军在巨鹿的对手,则是王离所率的秦军。那么,王离又是谁呢?他是战国第一名将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是秦王朝第一将门王氏家族的子孙,他在蒙恬被杀之后接掌了戍边部队,而现在,他则是秦王朝仅次于章邯的大将。因此,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没错,这是属于两个将帅世家之间的复仇之战!在数十年之前,项燕和王翦曾经在楚国国境打了一场决定楚国生死的决战,当时获胜的是以逸待劳攻其不备的王翦;而数十年之后,项燕的孙子项羽,王翦的孙子王离,又在巨鹿相逢,而这一次大战,将要决定的则是秦王朝的生死!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我们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场大战的情况怎么样呢?看看史记怎么写的吧:“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这是属于项羽的不可思议的强大气场,面对强悍的秦军,前往救赵的诸侯军有十余支部队,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出去与秦军交战,而当楚军攻秦时,这帮人则作壁上观,结果,他们看到了一幕甚至令他们都感到胆寒的演出。楚军的凶悍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面对当年征服六国时腰挂头颅,袒胸赤膊,呼号震天,以一当十的秦军,如今被逼入绝境的楚军的潜能被彻底激发,居然做到了当年秦军所做到的事情,更讽刺的是,楚军面对的,则正是曾经有过这种凶悍气势的秦军。在跟王离的较量中,项羽用最令人振奋的方式洗刷了先祖项燕的耻辱,实现了国仇家恨的双重复仇,甚至可以说,经此一战,楚军彻底粉碎了秦军的斗志。
  
  显然,这是典型项羽式的胜利。我们此前就说过,项羽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霸字,很多人说项羽是勇将,我觉得用勇字来形容项羽实在是不太贴切,这根本没有将项羽睥睨天下不可一世的逆天气势表现出来,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最适合项羽的形容词,则正是这个后来出现在项羽封号里的词——霸。巨鹿之战是项羽雄霸之气的最好展示,其间没有任何巧计奇谋,项羽所做的,无非是对大局做出准确判断后,用最直接的方式做出回应。项羽真正强大的地方,也正在于他的直接,项梁指挥的部队就像是一柄玄铁重剑,拥有千钧神力的项羽只是用简单的方式挥动着这柄重剑,但是正如金庸所说,剑法达到一定境界后,其实最直接的攻击方式反而拥有最强的威力,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正是此理。
  
  下面看看项羽击败秦军后诸将的反应吧:“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的威风是不是在数千年后也令人叹为观止呢?
  
  雄哉!项王!
  

作者:634164722 回复日期:2010-07-06 11:08:33 
回复    真英雄 项羽也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6 18:09:54 
回复    顶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7 09:14:09 
回复    末世秦将的悲哀
  
  巨鹿之战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楚军击杀了多少秦军,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楚军用这样的方式彻底击溃了秦军的抵抗意志。秦军已经没有胆量再跟楚军较量了,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章邯。老实说,章邯已经是个了不得的战将,如果不是碰上项羽,他在华夏大地几乎就是横行无忌,他击败了反秦起义军第一代领袖陈胜,然后,他又击败了有希望成为反秦起义军第二代领袖的项梁,他所率领的秦军已经成为了秦王朝最后的遮羞布,但是如今,随着巨鹿之战项羽的狂胜,章邯也不免气为之夺,虽然他还没有失败,但是,他已经几乎失败了。
  
  巨鹿之战后,项羽军驻扎漳南,章邯军驻扎棘原,两军相持,并未开战。但是,在双方并没有作战的情况下,秦军却出现“数却”的情况,显然,秦军已经怕了,就算章邯没怕,至少他的部将他的士卒都怕了,而且章邯没有能力阻止他的这些部下害怕。这种情况对于章邯而言非常危险,威胁不仅仅来自于对面那个不可一世的项羽,更大的威胁来自他的大后方——那个变态的胡亥,以及更为变态的赵高。果然,在秦军数却之后,威胁如期而至,胡亥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当然知道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责问意味着什么,责问之后将会发生什么,于是,他派长吏司马欣回去咸阳探听虚实。
  
  大家还记得司马欣是谁吗?对了,就是当年那位徇私枉法放走了犯事的项梁的小狱头,现如今项氏叔侄已经名震华夏——尽管项梁已经死了,而当年的小狱头司马欣如今却成了章邯的头号亲信——不可思议是吗?是的,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奇妙。司马欣的咸阳之行相当不愉快,甚至,让人感到害怕,他一连等了三天,都没有见到赵高,不见的意思就是不信,而不信意味着什么呢?司马欣是狱头出身,对这种事情当然再清楚不过,他立即意识到了自己再不采取行动可能就要倒霉了,于是,他果断采取了行动——三十六计走为上。而且,司马欣还留个心眼,他没有沿原路返回,他换了一条道,事实证明,司马欣的这个行动救了他的命,赵高听说司马欣逃走后果然派人来追——当然,影子都没见着。捡了条命的司马欣回来后跟章邯说了这样一段话:“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愿将军孰计之。”
  
  问题显然出在赵高身上。说实话,我一直都搞不懂赵高的行事逻辑,我一直试图用理性人的思维逻辑来解释赵高的所作所为,结果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我解释不了赵高这个人。赵高毫无悬念是个有才华的人,史记上说他“强力,通于狱法”,正因为此,他得到了秦始皇的宠信,成为了胡亥的老师,并且在犯了重罪理应处斩的情况下被秦始皇亲自下令予以赦免,而在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之时,他更是掌握了传达诏令的大权——而这正是他跟李斯、胡亥策划沙丘之谋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几乎一手促成了秦朝的灭亡——胡亥二世的穷奢极欲暴戾乖张,都来自赵高的纵容教唆,可以说,胡亥造的所有孽,赵高都有份;而在反秦起义已经如熊熊烈火在整个中原燃烧之际,赵高还对胡亥说“关东盗毋能为也”,于是,我们也可以理解胡亥为什么会在周文军攻破函谷关抵达戏亭时会惊慌失措,因为胡亥此前对起义军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匪盗的层面上。
  
  赵高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权欲旺盛的野心家,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所作所为才不合常理。因为从弄权的角度来看,似乎赵高跟秦王朝本该有着极大的利益共性,赵高就算不想治理好秦王朝,他也至少不应该将秦王朝往死路上推——因为有秦朝才有赵高,然而,诡异的是,赵高在沙丘之谋后所做的一切看起来就像是跟秦朝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他非但想要秦朝亡,他还想要秦朝速亡。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有着很深的疑惑,要解释这一点,只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史家过于抹黑赵高,赵高实际没那么混;二是赵高本来就是个不可理喻的变态;三是赵高就是个隐藏得很深的卧底。
  
  我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因为太监这种生物天然带有两面性,他们原本值得同情,他们是制度的受害者,但是,他们又值得痛恨,因为似乎每一个执掌权柄后的太监都在拼命将人民往绝路上逼。如果说太监本来就意味着心理变态,那么,一个自愿当太监的人,自然更是变态中的变态。既然是变态,就自然不能用常理来解释,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理性可言,用到赵高身上,或许他也明白自己这么做是在为秦王朝甚至是自己掘坟墓,但是他停不下来。只要他手握大权,他就想折腾,而且是无止境的折腾,他可不管这对他本人有没有好处。
  
  不管怎么说,司马欣对赵高的判断还是准确的,他明白身处赵高的淫威之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所作为,而像章邯这样手握雄兵一手捏着秦王朝安危的大将则更是如此,胜了将会受到赵高的嫉恨——到时候很大的可能性将会身首异处;而败了则更不用说,直接就会身首异处。司马欣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是他显然希望章邯放弃对秦王朝的忠诚。这是赵高推动秦朝灭亡的又一例证,事实上,即便章邯已经没有信心击败项羽,但是他手中依然握有数十万雄兵,而在巨鹿之战中大获全胜的项羽也根本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强——至少兵寡粮少这个问题一直没解决,只要章邯能够坚持下去,未必不能迎来一线生机。章邯本来是有坚持下去的可能的,毕竟他的身份并不适合投降,但是这种可能性被赵高摧毁了,赵高将章邯逼入了绝境。
  
  就在此时,陈馀给章邯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是:“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却,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
  
  这是一封很有说服力的劝降书。其说服力就在于,其说明了,身为一个秦将是悲哀的——两个例子,一是南征北讨立功无数的白起,二是驱逐匈奴开疆辟土的蒙恬,这俩最后都不免一死;而身为末世秦将则更悲哀——其一、秦朝快完了,你带兵三年,光是士卒伤亡就以十万计,但是起义军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其二、“居外久,多内却,有功亦诛,无功亦诛”,有功亦诛的道理跟白起、蒙恬类似,功高震主,赐无可赐,只能赐死;而无功亦诛的道理,则是赵高为了逃避责任必然要找替罪羊,你要是打不了胜仗,自然就是最好的替罪羊。于是,章邯你目前的处境就很不利啊,依我看,你与其在秦王朝的夹缝中求生存——而且可能还没有生存空间,还不如直接投降义军算了,将来还能封侯称王,总比现在半死不活,随时可能全家倒霉的情况要好得多。
  
  章邯显然有点心动了,他明白司马欣和陈馀都是所言不虚,他了解赵高,他也了解胡亥,他更了解如今他处在一种怎样的尴尬境地上,同时,他更了解秦朝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了,他明白,于他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陈馀所说的,投降义军,或许还能“分王其地,南面称孤”,即使没那么好,也比死在赵高和胡亥手里强。于是,现在的问题是,项羽愿意接受章邯的投降吗?
  

作者:q513984036 回复日期:2010-07-08 15:57:43 
回复    顶

作者:634164722 回复日期:2010-07-08 20:42:46 
回复    赵高对于秦朝的灭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09 09:32:26 
回复    霸者与长者
  
  章邯虽然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但是终究还是派了使者去跟项羽求和。然而,项羽不同意。之所以不同意,据我私心揣测,无非是两条:一、项羽认为章邯缺乏诚意,换句话说,章邯可能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还没有完全心服——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打服为止!二、项梁死在章邯手里,这笔血债项羽一直铭记在心,他就算不想让章邯死,但也至少要让他吃点苦头。于是,项羽拒绝了章邯的提议,先打再说。蒲将军奉命日夜兼程渡过三户,在漳南跟秦军打了一仗,当然没什么悬念,楚军经巨鹿之战后士气正在顶点,而秦军见到楚军则像老鼠见了猫,漳南一战,楚军两战两捷;而后项羽亲自率军在污水跟秦军大战,大获全胜。
  
  这次章邯彻底服了,也明白秦军败局已定,更知道照着胡亥和赵高的脾气,自己死期将至,于是,再度派人去求见项羽,这一次,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以项羽的个性,其实他未必愿意接受章邯的投降,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受降,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原因则是楚军一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粮少。于是,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章邯在内外交困中被迫投降义军,项羽剥夺了他对秦军的指挥权,封其为雍王,安置在楚军,并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全权指挥秦军。章邯的投降实际就意味着秦王朝丧失了抵抗能力,秦朝的彻底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秦将容易处置,但是秦军显然就不那么容易了。投降后的秦军日子并不好过,想当年,如今的义军兵卒大多去咸阳服过徭役,当然了,秦人没少让他们受罪,如今秦兵落到了他们手里,他们能放过这个报仇的机会?不断受到义军羞辱的秦军自然颇有微词,抵达新安后,军中也便有些议论:“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既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我父母妻子”。这些议论自然是传到了项羽耳朵里,而在项羽看来,秦兵的这些议论只能说明一件事——其心不服,到时候进了关中,到了秦军自己的地盘,还能不能控制他们,那真的得两说了,于是,怎么办呢?项羽选择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坑杀二十万秦军!震撼吗?这便是项羽!
  
  秦军的遭遇再一次说明了一件事——出来混,不管做过什么,迟早要还。大家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于是,大家知道赵括在哪打了场败仗吗?所以,大家知道长平之败后被俘虏的四十万赵军最后是什么下场吗?没错,被坑杀!当年坑杀赵军的秦军指挥官是战国名将白起,而如今,跟白起的残暴善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项羽对当年坑杀赵军的秦军同样玩了一出坑杀。所以,秦军也别怨自己投降后被义军羞辱折磨,更别怨最后落了个被坑杀的结局,因为他们现在遭受的正是当年他们对别人所做的,而且,他们最应该抱怨的是白起教会了项羽一件极具技术含量极难完成的事情——坑杀数十万大军。
  
  我们说项羽这个人很有霸气,但是霸气过了头,就成了暴戾——霸气当然是好事,但过了头,就可能坏事了。比如,先前楚怀王派兵出征时,其实项羽的第一选择并非是去巨鹿营救赵国,他想要入关击秦,而且,这不是因为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更不是因为入关击秦比对付章邯容易——事实上,当时秦军的强大还是颇令人心悸,没有人愿意到秦朝的大本营太岁头上动土,项羽想要入关的原因,如史记所言,是“怨秦破项梁军”,说白了,项羽不过是想报仇。然而,在没人愿意出兵关中而项羽又主动请缨的情况下,项羽却未能如愿,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老将们对楚怀王说的这番话我们就明白了:“项羽为人彊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彊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楚怀王的智囊团们认为,要攻破秦朝大本营,最关键的倒不是武力如何,而是要以义服众。原因也简单,拼武力楚军未必是秦军的对手,此前的陈胜和项梁都失败了,因此,必须换个思路,攻城为次,攻心为先。于是,情况就明显了,项羽这个人强悍滑贼,性情暴戾——佐证就是屠灭襄城,让他去攻心,那是不可能的,于是,这个任务就只能交给宽大长者沛公来完成了。现在看来,楚怀王的这个决策对义军灭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他做到了四个字——量才委用。事实证明,楚怀王派刘邦入关攻秦,还是相当靠谱的。
  
  这个决定之所以靠谱,自然不是因为刘邦多能打,事实上,刘邦很不能打,比如说吧,刘邦出兵没多久,就开始四处碰壁。先是在昌邑,当时刘邦还遇到了后来证明相当能打的彭越,结果联合起来一块打,吃了一个败仗;而后回到栗县,抢了别人四千兵马,跟魏将皇欣、武蒲合作再次攻打昌邑,结果又吃了个败仗。不过呢,刘邦毕竟还是刘邦,他的优点是,从不自己跟自己较劲,昌邑打不下,怎么办?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刘邦放弃了攻打昌邑的尝试,改变行军方向,途中路过高阳,然后他证明了为什么楚怀王的决定是靠谱的。
  
  刘邦在高阳遇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郦食其。郦食其是个寒士,在高阳看城门,同时,这哥们也是个狂生,因此,尽管地位微贱,但是,县内的大佬还真没一个敢惹他的。郦食其当然不想一辈子看城门,他有才学,他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但是,郦食其的特别之处是,他善于等待时机,他似乎很注重“良臣择主而事”,因此尽管自打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高阳城内人来人往走过了不少起义军将领,但是,郦食其认为这些人小肚鸡肠,听不进不同意见,于是也不愿追随他们。
  
  一直等到刘邦,然后郦食其看上了刘邦。能让素来挑剔的郦食其看上,刘邦自然是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郦食其对他的评价是“慢而易人,多大略”,郦食其觉得刘邦这样看似为人轻慢但实际不拘小节有雄才大略的人正是他要追随的。于是,郦食其让人帮他引荐,还帮他拟好了引荐词“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馀,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这个引荐词很有个性,因为一听就知道被引荐的这个人有个性。当然,那位引荐人还是好言好语劝了郦食其一把,说刘邦这辈子就讨厌儒生,平时看见儒生,都要把人家的帽子拿来尿尿的,我看还是不要用儒生来介绍了,结果郦食其说没关系,你照着说就行。
  
  郦食其去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在让两个女人帮他洗脚,态度极其傲慢,当郦食其长揖不拜,质问刘邦是想要帮助秦朝攻打诸侯还是帮助诸侯攻打秦朝时,刘邦还一时相当火大,骂道“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接下来就是为什么郦食其认为刘邦可成大事值得追随的原因了,史记记载: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於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沛公的态度,一开始是“倨傲不恭”,而后迅速“辍洗,延之上坐,谢之”,再然后“喜,问计”,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这些说明了刘邦这个人虽然很混,但只是表面混,正如郦食其所言,刘邦多大略,他一点都不固执,也不刚愎自用,事实上,他在该谦虚的时候相当谦虚。
  
  这就是刘邦跟项羽的区别,项羽有霸气,有种一个人征服一个世界的气概,刘邦则不具备项羽这样的气势,刘邦不够勇武,也不够聪明,打仗水平也是平平,但是,刘邦具有项羽所没有的特点,他有长者风范,他有自知之明,懂得自我批评,与之同时,在需要听取意见的时候,他也绝对虚心接受。那么,郦食其将给刘邦带来什么帮助呢?
  

作者:634164722 回复日期:2010-07-09 20:02:14 
回复    赞

作者:齐国之都 回复日期:2010-07-09 20:35:45 
回复    陈胜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地位远远高于一大批有名的文臣武将,比如贾谊、韩信等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震古烁今的口号。他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证明了底层群众造反的正当性。虽然陈胜本人没有取得推翻秦朝统治并实现改朝换代的愿望。但他的这一愿望由后继者刘邦实现,并开创了改朝换代的新形式。陈胜以前的改朝换代基本上是部族之间的战争或者统治阶级内部斗争。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开创了底层老百姓通过造反实现改朝换代的形式。秦始皇、陈胜、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标志性人物。秦始皇开创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一统一大业由刘邦继续强化,成为中国历史的主要潮流。陈胜开创了底层群众通过造反反抗压迫改变自身命运的先河。刘邦在同一问题上继承了秦始皇,在造反上继承了陈胜,并成功地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成功的对王侯将相有种的否定。中国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形式就是由秦始皇、陈胜、刘邦开创的。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12 10:04:26 
回复    聪明与智慧
  
  刘邦西向攻秦,一没有足够的武力——第一站昌邑就两战未下;二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昌邑没攻下就主动放弃,但是下一步往哪走,刘邦自己也不知道;三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毕竟是深入秦境,也不能指望秦人像其他地方一样箪壶提浆以迎义军;实际截至目前,刘邦还是在走一步看一步,没有长期规划,甚至连近期规划都没有,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成事呢?郦食其就很不客气的指出了刘邦的问题“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郦食其说话确实很刻薄,直言不讳的指出刘邦所率的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还没多少,根本不足成事。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了——刘邦喜欢刻薄人,但他也能忍受别人刻薄他,这话要换二一个人听了都会发作,但是刘邦不会,他只会觉得郦食其说的有道理。当然,郦食其不只会说酸话,他很快就给刘邦出了主意:“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郦食其给彷徨无计的刘邦指出了他接下来的行动方向——攻打陈留,原因是,一、陈留有很高的军事地位,二、陈留有粮草;怎么打呢?郦食其说,两步走,先让我去劝劝县令,能成最好,如果不成,你就领兵攻城,我们里应外合。于是,刘邦取得了举兵攻秦后的第一次胜利,而且意义非凡,他拿下了这块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取得了城中粮草,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个重要谋士,而且,他也从最后的获利中明白了谋士对于他最终成事的重要意义。
  
  当然了,郦食其还不足以让刘邦百战百胜,接下来刘邦的进兵过程依然还是磕磕碰碰——攻打开封,没拿下;然后再次被迫转换方向,在白马和曲遇东两次与秦将杨熊交战,大败杨熊,逼迫杨熊败走荥阳,不久为二世所诛;而后南向屠灭颍阳;在此期间,他跟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谋士张良重逢了。
  
  张良大家很熟悉了,说难听点,这哥们一开始也就是一浪荡公子哥儿,家世很好,曾五世相韩,等到了张良这,因为秦灭六国,张良家也就败落了,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三百家僮。要是一般有出息的呢,也就像项梁这样暗中招兵买马准备起事了,结果,张良是个小愤青,一脑热青年,将全部家财去请刺客,将复国报仇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了刺杀秦始皇身上。刺杀行动当然没成功,不但没成功,张良也因此倒了霉,被迫四处流亡——其实就算成功了又能咋样?秦王朝会因为秦始皇死了就完了吗?所以说,张良虽然看起来很有骨气,但实际上当时还没什么大出息,而跟与他背景差不多的项氏叔侄相比,可以说相当没出息。
  
  不过呢,张良这个没什么政治远见只有一时脑热的小愤青总算在流亡生涯中走了运,他碰到了这辈子除了刘邦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人——黄石太公。黄石太公这个人历史上是否存在,老实说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因为这事实在是玄乎,而且无法证伪——就跟那位预言吕雉母子将贵的老父一样。不过呢,既然张良最后从一小愤青蜕变成了一个还算有些水准的战略家,我们就姑且认为黄太公这个人是存在的,而让张良实现蜕变的关键则是黄石太公最后留给张良的一本书——《太公兵法》。书是好书,也谈得上奇书,但似乎跟黄石太公没关系,因为这书据传是姜子牙写的,而且,以张良的家世,难道他会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书吗?
  
  张良流亡到了下邳,成了个无所事事的游侠,不过呢,也非一事无成,至少他还跟一个将来直接决定了他的政治命运的人攀上了关系——项伯。项氏家族似乎一家子都一个德行,都喜欢惹事,而且动辄杀人,项羽不用说,当年项梁也是因为杀人避难吴中,这个项伯是项梁亲弟弟,也喜欢杀人,而且“常杀人”——或者司马迁写了错别字,可能常应该是尝,但是,这两个字概念天差地别,我觉得司马迁不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姑且认为是常吧。项伯杀人后,都会到张良处避难,因此,二人私交甚笃,算得上是生死兄弟——这个关系很重要,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以后再说。张良或许在游侠生涯中不止结交了项伯一个人,但是,大概他结识的这群狐朋狗党中也就项伯一个人能有点用。
  
  陈胜吴广起兵之后,张良也决心要造反了,但是,他统共才纠集了一百多号人——要不我说张良没出息,他这家僮都不止一百多个啊,结果把家当折腾光了,到最后真要用劲的时候,堂堂一个五世相韩的贵族之后居然才找了一百多号人。也罢了,张良在纠集这一百多号人之后,听说秦嘉立了景驹为假王,便决心去投奔景驹——这事就又透着诡异了,按说张良跟项伯这么铁的关系,怎么着去投靠项梁也能弄个一官半职啥的,要真有本事,仗着项伯的面子,说不好就被重用了,结果,张良莫名其妙的去投奔了个景驹,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恕我没弄懂。
  
  结果,还没碰到景驹,张良就在半道上碰到了刘邦。史记这样描述两人的相遇: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张良这太公兵法在这段时期帮沛公干了点啥,老实说,我颇是怀疑,这段时间刘邦在干啥呢?刘邦正在借兵准备反攻丰邑呢,按说有了张良这样读过太公兵法这种奇书的奇士,还不得轻松拿下丰邑?结果呢?结果大家也知道了,刘邦根本没有能拿下丰邑嘛。如果说还有什么进步,刘邦也就是没像第一次反攻未遂时大病一场,但也仅此而已了。于是乎,我们不禁要问,这太公兵法怎么连个丰邑都拿不下呢?这是本怎样的奇书啊?或者书是没问题,用的人有问题?
  
  虽然史记上说张良的太公兵法好像是有些邪性,刘邦也能听其策,而且张良说给别人听,别人压根听不懂——当然,这主要是为了表现刘邦有悟性,但是我们还是得说,张良确实没能给当时处于困境中的刘邦解决实际困难。好,接着看。张良跟着刘邦没多久,虽说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而且惺惺相惜,但是,张良似乎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跟着刘邦长期混,他的打算是要复国复家。于是,在听说项梁迎立楚怀王之后,他去求见项梁,要求也立韩国后,帮助他完成复国的梦想。项梁很给面子,立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申徒,引千余人攻打韩地。
  
  同志们,张良虽说现在没多少兵,但毕竟是韩国贵族,而且还立了个韩王,天下又是苦秦久矣,这旗帜一打出去,发展前景差得了吗?大家看看陈胜起兵之后其他几国的情况,是不是立即就发展起来了?结果张良有没有干出一番事业呢?答案令人瞠目结舌,张良居然继续一事无成。他倒是一开始打下了几座城,但是没多久又被秦军反攻得手,结果晃荡那么些天,居然韩军还在颍川附近游走,出兵时什么情况,现在仍是什么情况。
  
  截至目前,张良似乎还没能表现出与其历史地位相称的水准,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生除了跟黄石太公那段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传奇经历之外,几乎毫无亮点可言——把家当折腾光了,结果换来个刺杀未遂,而且还被迫流亡;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他这家僮就有三百人的高级贵族之后居然七拼八凑才找了一百多号人;而后想要投奔景驹也有些莫名其妙;追随刘邦后,也没能帮刘邦摆脱困境;再然后带兵攻略韩地,仍然一事无成。于是,张良果然被高估了吗?
  
  我的看法是,对待人才,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对人才的特点和类型做正确的区分。所谓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对于人才,如果看的不准,使用不恰当,自然再好的人才也会束手束脚,无从发挥,事实上,这是识人用人过程中最常见也最难避免的一个错误——错估。错估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被误认为高估,因为错估之后造成的后果某些情况下跟高估也差不多——比如说,让一个文案去搞公关,那位文案可能在文字功力上很有火候,文章写得很俏皮,于是你由此及彼,认为他口才也应该不错,而当他在公关工作上搞了个一塌糊涂之后,你就很容易认为这位文案徒有其表,为什么呢?因为你从一开始就认为一个文章写得俏皮的人也理应擅长说话,但实际上呢,这完全是两码事儿。现在张良也是这种情况,由于他成天挂在嘴边的是太公兵法,沾着兵法这两个字,于是大家就可能先入为主的认为张良应该是大将之才,即便不能成为大将,至少也是个出色的军事参谋,结果现在一看,张良作为大将,在攻略韩地的过程中鲜有亮点,而作为军事参谋,他连个丰邑都不能帮刘邦搞定,于是,可能有人就得出了张良被高估的结论。
  
  还好,这样想的人不是刘邦。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才错估的问题。张良的长处是什么呢?我们以后会知道,他的长处在于,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简单说,是个高屋建瓴的战略型人才,他是给人提供方向的。然而,张良的弱点看起来也很突出,他在具体问题上的灵气似乎跟刘邦的另一个重要谋士陈平相比就显得略有不足,也就是说,张良只能告诉你这些事是要做的,这些事是不能做的,他还能告诉你为什么这些事情要做,为什么这些事情不能做,但是,在很多时候,他或许不能告诉你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做。
  
  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和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是战术性问题,后者是战略性问题。中国人通常会更欣赏擅长战术性问题的人才,即便是事实上的战略型人才诸葛亮,我们的罗贯中先生也非得将他写成足智多谋的战术型人才,似乎唯有如此,诸葛亮的神奇才能深入人心。所谓的高明,其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战略层面的智慧,二是战术层面的聪明,中国人喜欢聪明,推崇聪明,但是,对于智慧,中国人却容易习惯性低估和忽视。当然,深究起来的话,这是一个民族性问题,而这则跟中国人的社会生态有关。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政治无处不在,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跟别人勾心斗角,耍心机斗心眼,而这需要的显然就是聪明,于是,对于能够依靠聪明将别人耍的团团转的人——比如三国演义里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诸葛亮,中国人有种天然的贴近感,在中国人的思维惯性里,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高明。
  
  我们还可以发散开来,中国人经常自夸中华民族很聪明,甚至能跟犹太人一较高下,当然,这句话没有本质问题,我们必须得承认,中国人的聪明经常会在很多小地方体现出来,但是,我们所能取得的成就却跟犹太人相去甚远。犹太人掌握了全世界90%的财富,中国人掌握了多少呢?犹太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在世界各民族中独占鳌头,而中国人可曾在此体现出高人一筹的水准?第一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人士,是杨振宁和李振道,但是大家也知道,最后这两位老兄为一些鸡毛蒜皮诸如谁功劳大谁功劳小谁的名字在前谁的名字在后的问题闹到了怎样一个水火不容的境地,又如何成为了国际科学界的笑话。是的,中国人确实很聪明,但是,中国人也只有聪明而已,掣肘中国人走的更远的不是聪明,而恰恰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智慧。
  
  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区分智慧和聪明。张良讲太公兵法,之所以只有刘邦能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有道理,而别人则会不知道张良在说什么,我认为大概就是因为只有刘邦才能认识到宏观战略性问题的把握对于争雄天下会有怎样关键的意义,而张良能讲的,也大概就是这样的问题。刘邦认为张良是人才,而且他也知道张良是怎样的人才,他后来对张良的评价也颇具水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岂不是对一个战略性人才最好的评判?
  

作者:民非明 回复日期:2010-07-13 09:38:04 
回复    秦王朝的终结
  
  我们直接快进,刘邦在经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后,来到了宛城,在这里他遇到了南阳郡守的顽强抵抗。刘邦的特点大家也知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眼下刘邦看到宛城戒备森严,又有一郡之长亲自督战,觉得可能有麻烦,未必打得过,于是,决定正面不行走侧面,直着走不行,绕着走还不行吗?接下来我们就能看到张良之于刘邦的意义了,张良不同意刘邦绕行宛城的做法,他的理由是 “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正如我们先前所言,张良的长处在于,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比如,这次刘邦想要绕过宛城,具有战略意识的张良就果断意识到这么做在宏观上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当然,张良也只是告诉刘邦宛城非取不可,至于怎么取,张良则没能给出具体方案。
  
  刘邦当然是个明白人,一点就透,要不张良碰到刘邦后也不会高兴地说“沛公殆天授”了,而且,他自己就想出了攻城的办法——先吓唬一下南阳郡守。于是,刘邦命令军队更换旗帜,趁夜返回宛城——当然,为了躲避敌军耳目,换了条道,于是等到天明,刘邦的军队已经把宛城围了好几圈,以至于南阳郡守一看这阵势乖乖不得了,吓得立马就想自杀。其实吧,刘邦军队也就是阵势看着吓人,实力未必有多强,南阳郡守如果能淡定些,刘邦也未必真能拿他怎么样——大家想,刘邦要是真有把握必取宛城,他一开始还绕什么道呢?不过,打仗这个事儿,很多时候失败都不是败在实力层面,而是败在了心理层面,南阳郡守没有被刘邦打败,但却已经被吓趴了。好在不是所有人都吓趴了,南阳郡守有个手下叫陈恢的,说老大您先别急着死,我帮你去探探风声。
  
  陈恢当然不是帮南阳郡守想办法守城的,而是帮他想办法投诚的。陈恢逾城之后见到了刘邦,然后开始帮郡守想办法投诚,他说:“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後: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後又有彊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大家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呢?对咯,当年蒯通同志也是那么对武臣说的,基本意思都差不多,无非是说,大家都是人,六国的人是人,秦人也是人,能活着就不愿意死,能投降就不愿意死战,所以你能受降一个,就能受降一片。
  
  这事陈恢也得亏碰着的是刘邦,这要是碰着项羽就麻烦了。首先,项羽这暴脾气,能进攻就绝不受降,他能受降章邯,说白了无非是进攻条件受制,粮食不够了,否则指不定他能怎么样呢;其次,项羽喜欢杀人,就算他能受降,估计走入城内也得杀个万八千的祭祭旗,不屠城就算良心发现——有人说不至于,怎么不至于?项羽就这号人,听我的,没错的。所以说,谢天谢地谢怀王,这次楚怀王派来攻秦的是刘邦,刘邦这哥们跟项羽整个调一个儿,这是个能不打就不打不能不打也尽量不打的主儿——你要投降?这不太好了吗?所以说,陈恢运气不错,找对人了。刘邦的回答干净利落,就一个字——善。估计丫心里早乐得跟朵花似的了,本来他就没必胜把握,这下人送上门来,岂不美哉?
  
  于是,刘邦封高阳郡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请注意,随随便便封侯封千户正是刘邦的风格,而且事后证明,他在这种地方的随便正是他最终夺取天下最重要的资本之一。刘邦的封侯哲学其实很值得一谈,我们知道,刘邦这个人天生就大度,不单是现在大度,当年还没发迹的时候就大度,但同时,刘邦很有智慧,他智慧就智慧在准确认识到了爵位的意义。项羽就不一样,项羽轻易不封赏,事实上,作为传统贵族,项羽对于国家名器的态度非常审慎,这么说吧,项羽是个严肃的有原则的人,他一般不封侯,但说到就能做到。其实吧,这就是个认识层次的问题,要是在和平年代,项羽这种态度无疑是靠谱的,但是,这是在乱世,在乱世最重要的是什么?收买人心!爵位这东西对于刘邦而言无非是收买人心的工具,而且,刘邦的高明在于,只负责封赏,不负责兑现,比如说陈恢这千户,大家说陈恢真能拿到千户吗?不见得吧。说难听点,刘邦不过是开了张空头支票,但是这张空头支票很有用,为什么呢?因为底下人高兴啊。底下人不会因为你没给他们兑现而生你的气,他们也知道这是乱世,有时候你说了未必能算,底下人看重的不是你兑没兑现,而是你封没封——封是种态度,兑现则是能力,但是,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说,项羽就太实在,说穿了,就是傻实在,你说你现在封未必现在就给,给人乐呵一下,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现在给了将来还能收回来,怕什么呢?看事情要看得远,但也要看得近,需要近的时候近,需要远的时候远。以后我们还会在谈到韩信的事情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先说到这。
  
  事实证明,受降一个果真能受降一片,尤其是刘邦还封了侯,因为秦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一般共性,天下苦秦久矣说的是天下,秦朝当然也是天下的一部分,秦人当然也苦秦久矣,于是,能够投降就绝不死战——为了胡亥这样的皇帝,不值当的。看看史记的记载吧:“(沛公)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瞧瞧,一路绿灯,比旅游还轻松,甚至都不用去贴张受降通知,人家自动就送上门来投降。
  这件事说明,所谓爱国主义不是空口白话,要照着无条件爱国的路子,秦人似乎应该理所当然拼死杀敌,但是,秦人没有,因为爱国也是要有条件的,统治者得对得起老百姓也才让老百姓爱国,统治者如果本来就对不起老百姓,你凭什么让老百姓爱国呢?老百姓凭什么愿意去爱一个不属于他们只属于你们的国呢?秦朝真正可悲的地方莫过于此,秦人本该是秦王朝的统治根基,但是,秦人却根本没有表现出拼死守卫秦王朝的决心,而且不但一般秦人如此,甚至章邯所率秦军同样如此。看看他们被坑杀之前在军中的议论就知道了,老实说,项羽的解读是有问题的,秦军不是不服,而是害怕,你看他们的态度——“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同志们,他们可是秦军啊,秦军说如果能攻破自己的国家就太好了?这件事有多讽刺?秦军为什么有疑虑,他们不是因为对故国统治者依然还有浓烈的感情,而是出于本能的畏惧,他们怕自己的父母妻儿遭到诛戮——换句话说,秦王朝统治的唯一手段似乎就是让人害怕。让人感到害怕当然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你还有足够实力的时候,他会驱使人鞭策人前进,但是,与之同时,一旦你没有了足够的威势,你也不能指望别人能帮你卖命了,到时候,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墙倒众人推。因此呢,爱国主义不是用来宣传的,用来宣传的爱国主义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是让国民真心实意觉得我们需要爱这个国,唯有如此,一个政权才能攻无不破。
  
  随着刘邦军队的节节推进,过来请降的人档次越来越高,最后高到了赵高。当然了,也得说刘邦这是搭了项羽的顺风车,赵高能过来请降,还说要分王关中,这当然不是因为刘邦威武不可一世,而是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击溃了秦军斗志,而后又受降章邯,再然后又坑杀二十万秦军,如今秦军已经没有反抗资本了,再加上刘邦进兵神速,赵高当然不得不早做计较。
  
  赵高早做计较的核心工作,就是杀了胡亥。赵高杀胡亥,本质上讲叫做狗咬狗。胡亥造了不少孽,老实讲早就该死了,但是呢,胡亥造的这些孽——比如诛杀兄弟姐妹,诛杀能臣忠臣,纵情享乐,修建阿房宫,都有赵高的份,而且有他一大份。事实上,胡亥变成魔鬼,赵高就是导师,现如今秦王朝终于被这俩折腾散了,快要完了,赵高开始害怕了,赵高最怕的就是精神错乱的胡亥把亡国的责任推他身上,而后杀了他,于是,为了避免被胡亥杀掉,他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杀掉胡亥。于是杀掉胡亥的赵高就秘密派人来跟刘邦请和,要分王关中。
  
  刘邦当然不鸟赵高那一套,他当时已经抵达了武关——这是通往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而只要攻取武关,他就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先入关,根据此前的约定,那就可以为王,既然如此,还跟赵高纠缠不清干嘛呢?于是,刘邦准备领军两万,急速进攻武关。然后,张良做出了他这辈子可能唯一一次战术性建议,他说“秦兵尚彊,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原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张良的意见是诱降,怎么诱呢?先吓唬一下守将,派支先遣部队,准备五万人的食具,在山上广树旗帜,装出大兵压境的态势,把守将先给吓住;然后利诱,这位守将原本是屠夫的儿子——不知道张良是怎么知道的,据此判断,应该是个财迷,可以派高级说客郦食其带重金去劝其投降;这一吓再一诱,大概就差不多了。
  
  结果那位屠夫儿子出身的守将果然就被诱惑了,并主动提出要跟刘邦合兵一处,共同进攻咸阳,而刘邦也觉得这事不错,凭空多个帮手,何乐而不为?结果张良说不行,为啥不行呢?张良说“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张良的意见用现代理论说,叫做风险规避,因为武关这地方太重要,估计士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说不好还通过了严格的政审,所以说,跟别的地方的区别是,将降不代表兵降,因此,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如果跟这支部队一块进攻咸阳,一旦半道士兵哗变,风险还相当大。为了规避风险,将事情的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这个不安定因素,而现在,就是搞定这支部队的最好时机,趁着军队刚刚投降有所松懈之际,打他个措手不及,那就万事大吉了。
  
  张良这个意见老实说不太厚道,好在刘邦也不是什么卫道士,刘邦是英雄豪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都是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者都不会把厚道写进他们的字典,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趁势进攻秦军,果然杀得秦军大败,而后又追到蓝田,再次大败秦军,于是,刘邦解决了这个不安定因素。刘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体现出了他的政治远见,他没有忘记出征时楚怀王的那群智囊们怎么跟他说的,他要“扶义而西”,因此,他要把这张义字牌打明,他命令 “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他轻松取得了秦人的好感——“秦人喜”。
  
  于是,刘邦就成了第一个入关的诸侯,他攻破了武关,来到霸上,接下来目标就只剩下了一个——咸阳。当然,咸阳也不需要他亲自动手了,因为秦王子婴已经“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而之所以是子婴而不是赵高,是因为赵高已经被子婴给杀了。赵高杀了胡亥后,本来想自立为王,又怕大臣不同意,于是退而求其次,找来了秦室宗亲子婴,而子婴当然不相信赵高,生怕落得跟胡亥一样的下场,于是借故不去宗庙受封,赵高实在等不及了,亲自去请,然后被子婴趁势除掉。子婴毫无疑问是个悲剧人物,相比较被赵高哄了一辈子发展到鹿都得说成马最后还被咔嚓了的胡亥,子婴的能力要强了很多,但是,晚了,子婴杀掉赵高并不能让秦王朝起死回生,他最终还是不免要通过无比屈辱的方式来请降——而且,还面临着被杀掉的危险。刘邦没有杀子婴,但是即便如此,号称要传万世的秦王朝也在传了三世之后寿终正寝了,新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