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鞭套路用几斤鞭:房建施工测量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7:22
内容: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了解建筑物变形观测、竣工测量方法。
重点:点平面位置及坡度线测设方法;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
难点: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测设工作的概念
1、定义
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根据待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2、测设的基本工作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3、测设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归化法。
二、水平距离的测设
1、直接法
从起点 A 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 B 点。
2、归化法
用直接法测设出 B 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三、水平角的测设
1、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2、归化法。步骤如下:
(1)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过渡点 P 。
(2) 精确实测 ,并测量 OP 长度为 S 。
1) 计算归化值。,式中
2)从 P 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值,得 P终 。

四、高程的测设
1、高程点放样的方法
在已知点 BM 和待放样高程点 P 中间位置附近架仪,后视 BM 点,读后视读数 a ——得视线高 Hi =HBM +a ——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 b=Hi -HP ,并沿尺底画线,得 P 点。

2、楼层高程的传递方法
设 HA 为楼底层 ± 0.000m 的室内地坪高程,则楼层 B 点的高程为:

3、水平线 50 线的概念及测设:在室内墙上测设一条比地面高 50cm 的水平线。
§ 10.2 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一、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 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二、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
1、适用: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时。
2、方法:
在 O 点架仪,瞄准A,量取 y ,定出过渡点C;C点架仪,瞄准 A ,反拨 90°,量取 x ,得 M 点;量取( x+MN ),得 N 点;同样的方法,测设 Q 、 P 点。
3、检核:四角是否等于90°,MQ 、PN 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二)极坐标法
1、适用:无彼此垂直的主轴线且便于量距时。
2、方法:
(1)计算测设元素
距离:
角度:
其中,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反算公式计算。
(2)拨角,量边。
在点 2 架仪,瞄准点 3 ,反拨,并在此方向上量取 D1 ,得 A 点;搬仪至点 4,瞄准点 3 ,正拨,量取 D2 ,得 B 点。
3、检核
丈量 AB 间距离,与设计长度相比,误差符合要求;若应用全站仪,输入控制点及待测设点的坐标后,即可。
(三)角度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
1、适用:不便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拨水平角。
(四)距离交会
1、适用:距离较短,便于量距时。
2、方法:
计算测设元素 D1 、 D2 ——量取 D1 、 D2 ,得待测设点。
§ 10.3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
(3)导线——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形式及要求
(1)布设形式有:“一”字形、“ L ”形、“十”字形、“ T ”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主轴点不应少于 3 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2)由建筑红线 123,直角坐标法放样建筑基线 ABC。
A 点安仪,测得角值与 90°之差应满足要求。(如:等);否则按角度归化法调整。
(3)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见极坐标放样法)
(4)施工坐标系与测图坐标系的换算
即:

方法:
a、由控制点 1 、2 、3 ,极坐标法放样建筑基线 AOB
b、O' 点架仪,测角值与 180°之差 ,应满足要求(如:);否则按下列公式进行调整:

c、 用拨角 90°的方法测设短轴线。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 采用拨角 90°的方法加密形成方格网。
二、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水准点分别称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1、基本水准点
一般建筑场地埋设 3 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
2、施工水准点
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在建筑方格网桩点上。
§ 10.4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一、测设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2、总平面图——建筑物总体位置定位的依据。
3、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细图——施工放线的依据。
4、立面图、剖面图——高程测设的依据。
5、现场踏勘,校核平面、高程控制点。
6、制订测设方案,绘制测设略图,计算测设数据。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1、定义
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2、定位方法
(1)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位——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2)根据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制网时。
从已建建筑物引出 ab ——延长 ab 得建筑基线 cd ——拨角、量边得角桩——检查角度和边长,以满足要求(如:1/5000,1' )。
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建筑物墙的厚度。
三、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1、内容:
(1)根据定位出的角桩,来详细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中心桩)。
(2)延长轴线,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2、延长轴线的方法
(1)龙门板法——适用小型民用建筑。

(2)引桩法——适用大型民用建筑。
四、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基底。
当基槽挖到离槽底 0.3-0.5m 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
五、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
在墙体砌筑施工中,墙身上各部位的标高通常是用皮数杆来控制和传递的。皮数杆应根据建筑物剖面图画有每块砖和灰缝的厚度,并注明墙体上窗台、门窗洞口、过梁、雨蓬、圈梁、楼板等构件高度位置。在墙体施工中,用皮数杆可以控制墙身各部位构件的准确位置,并保证每批转灰缝厚度均匀,每批砖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皮数杆一般都立在建筑物拐角和隔墙处。

立皮数杆时,先在地面上打一木桩,用水准仪测出± 0. 000 标高位置,并画一横线作为标志;然后,把皮数杆上的± 0. 000 线与木桩上± 0. 000 对齐,钉牢。皮数杆钉好后要用水准仪进行检测,并用垂球来校正皮数杆的垂直。
为了施工方便,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外侧,如采用外脚手架时,皮数杆应立在墙内侧,如系框架或钢筋砼柱间墙时,每层皮数杆可直接画在构件上,而不立皮数杆。
§ 10.5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
一、高层建筑物轴线的投测
关键:控制竖向偏差,即:精确向上引测轴线。
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得超过 5mm ,全楼累积不得超过 20mm 。
1、经纬仪投测法
(1)选择中心轴线(主轴线)。
在距高楼较远处钉出轴线控制桩。基础完工后,将其投测到楼底部,并标定,如 a 、a' 、b 、b' 四点。
(2)向上投测中心轴线。
分别照准 a 、 a' 、 b 、 b' 四点,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向楼房各层投测中心轴线点。
(3)轴线引桩
为避免投测时仰角过大而影响测设精度,须把轴线再延长到距建筑物更远处或附近大楼的屋顶上。
注意:经纬仪要经过严格检校,特别是照准部水准管、横轴要与竖轴垂直。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每条轴线至少要两个投测点,投测点距轴线 500mm-800mm 为宜,且在每层投测点处要预留洞(300mm×300mm )。
3、吊线坠投测法 ——受风力影响大,要设档风板。
二、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
常用方法有:用钢尺沿墙身直接丈量、用钢尺和水准仪的吊钢尺法
定位,放线
想学习建筑的可以跟我学学
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八.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九.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0.00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施测要点:
(1) 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
(2) 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4) 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
十.采用天顶准直法传递轴线:
天顶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顶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
仪器采用:
配90°弯管目镜的经纬仪。
激光经纬仪。
激光铅直仪。
自动天顶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置在施工层的下面。因此,施测中要注意对仪器的安全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并经常对光束的竖直方向进行检校。
十一.   采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垂直传递:
(1) 测量仪器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6种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颖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节约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2) 施工方法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1层或2层。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这4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
十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1)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2)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十三.采用天底准直法传递标高:
天底准直法是使用能测设天底方向的仪器,进行竖向投测,也叫俯视法。
采用仪器:
垂准经纬仪。
自动天底准直仪。
自动天顶——天底准直仪。
将仪器安放在施工层,通过向天底方向投测的光束与在±0.00m层上的轴线控制点相重合,即将轴线传递到施工层。
十四.轴线的垂直传递
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十五.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的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1) 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因此设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变形观测点应设在被观测物上最能反映变形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   2) 变形观测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十六.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程度,因此对邻近建筑物进行观测。在基础施工影响范围以外设基准点,再根据设计要求,对距基坑一定范围的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并精确地测出其原始标高。以后根据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复测,以便针对变形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十七.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 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十八.日照对高层建筑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由于考虑到日照对建筑竖向偏差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进行观测。观测随建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每30m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竖向位置使用天顶法
工程施工测量
一 工程施工测量
1测量总则
本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为轴线测放、标高控制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主要以业主及测绘所提供的总平面图、定位图上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施工测量的主要流程为:
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必须由专业测量师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见图示。
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图: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
(2)下沉量统计表: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
(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二十. 为了基础施工阶段的安全,及时掌握挡土体的变形状况,对挡土体进行监测。在护坡桩基坑一侧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护坡桩的安全。
二十一.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3.3.1大面积的建筑小区、大型建筑物或创市优重点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筑方格网或多边形。
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
(1) 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宜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 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 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一般小于100 m,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宜取10 m的倍数。
(4) 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 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主轴线,后加密方格网,并按导线测量进行平差。
3.3.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图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线(两个控制点组成的)、十字形控制网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轴线的其他图形(图1)。
3.3.3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当场区长、宽大于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二十二.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 m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 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
二十三.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适当考虑沉降测量。
二十四.结构施工测量
(1) 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 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2测量使用仪器
表4-1
序号
名称
型号
精度要求
数量
1
经纬仪
LT2
平盘:±2″
垂直:±6″
1
2
水准仪
DS3
±1.0mm/公里
2
3
钢卷尺
50m
±10mm
2把
4
钢卷尺
5m
±1.5mm
4
5
塔  尺
5m
2
注: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
3测量人员
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测量员等。
4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以内,总误差±10″以内;
(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
(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0mm以内。
5定位放线
(1)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网中的坐标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定位图,主控轴线一次性测定完成,然后固定在建筑物的四周龙门桩上,形成现场测量控制网(如图1)。经业主、规划单位核验办妥定位验收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本工程总体测量均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由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组成,并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确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引桩,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引桩应该设在距基桩开挖边线1-1.5m的地方,至轴线交点的距离应为1m的倍数。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厂房部分的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决定采用外控法,2层以上的建筑物采用内控法。
(3)采用内控法时,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用LT2经纬仪轴线投测到楼板边缘或柱顶上。楼板中心线测设长(列)线、短(行)线各2-3条,其投点误差为±2mm。然后根据由下层测引上来的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将基准面设在底层面上,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原有轴线控制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楼层面边缘,在底面上投控制点,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用钢卷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经校核后方可开始该层施工。基坑内轴线的投测也可用以上方法,即将轴线测设到基坑的护壁上,后采用两点对线的方法进行控制测量。
6内控法定位做法
(1)采用内控法时,在底层楼面上预埋四块200×200mm钢板,钢板中心刻痕或红三角标识。网点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4个相互通视点。
主体结构楼层水平放线时,可选用N1、N2、N3、N4中任意三点进行控制,然后再用剩余1个点进行复核。
楼层放线时,在需放线的楼层上任选其中三点,假如选N1、N2、N3三点,则将经纬仪置于N1点上,后视N2,顺时针旋转90度后,根据N1N2和N1N3之间距离定出N1N2和N1N3;最后将镜置于N4上,后视N2,逆时针旋转90度,弹出线得N4N3’,复合N4N3和N4N3’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2)轴线沿高度传递:2层以上楼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网点为控制点,通过在楼面板上预留的俯视孔(200×200mm),采用天底法垂直测量,逐层传递,并予以复测闭合后,据此进行楼层细部放样测量。
(3)垂直度控制:外围墙柱分别挂2㎏线坠进行控制检查。第2层以上采用J2经纬仪(带弯管目镜)通高检测一遍,减少误差积累。
7定位测量记录
控制网测完后,要经有关人员(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现场复查验收。定位记录要有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审核签字。做为施工档案归档保管。以备复查和做为交工资料。
8标高控制及垂直传递
(1) 用四等水准测量,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城市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准基准点,作为施工中高程的控制依据,基础完成后,将高程引测至柱、梁边缘。施工水准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及建筑物沉降影响范围以外。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应低于自然地面以下0.6m,其做法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现场埋设。水准基点的高程数据自高程基准点引测得到,为了水准基点间互相校核,考虑到本工程建筑规模,拟在建筑物周围布设11个水准基点(如图),并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闭合检测,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土方开挖阶段深度的控制,从现场水准基准点测引至基坑内钉设的临时木桩上,并用红线标出。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必须经复核签证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
(3)垫层施工时,应先设置水平桩。垫层浇好后,基础支模时,要在主控制线上端外侧处标出水平标记,一层结构浇好后,要在轴线控制位置同时标出统一水平标记,以便于主体施工时丈量标高。
(4)主体以上各层水平标记,按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每层都应在周围外角主控制轴线处,先用水平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经复核无误,然后再在其它轴线处或柱头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柱头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2mm,取其平均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
9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0.10m处,式样为六角形2cm对角线粗铜棒,具体在±0.000m结构完成后设置。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一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主体封顶、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
(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计划表             表4-2
施工完成部位
观测情况
基础砼完成
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
1层楼面砼完成
第2次观测
结构阶段
每增加1层,观测1次
砖砌体完成
观测1次
结构验收前
观测1次
装修阶段
每月测1次
竣工验收前
最后1次观测
竣工验收后
整理沉降资料交业主
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初探
建筑施工放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由于放线错误造成的房屋错位,不能满足功能设施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共同探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
1一般矩形建筑物放线技术
1.1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的实际位置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如2005年由本公司负责承接施工的广西都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工程,若按规划定点放线,一条长长的弧线错位100cm,无法吻合。由于面积特大,相关尺寸多,用有关坐标设计的理论有错误,设计图改正后,再规划定点,重新放线,与之相连的外广场又不吻合,只能根据现场实际调整合适,历时10多天纠正。需重新放线纠正定位的工程还有本公司施工的河池市教育局住宅楼、金城江区食品公司住宅楼等等,故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然后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好桩位。
1.2第二步是测定
建筑物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0.000)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如A—B轴间5000,复核时应从B—A测量,再测建筑物总长与各轴线间相加是否吻合。
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分楼层标志50cm线或者100cm线,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施工放线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关键轴线、尺寸都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如钢卷尺的“0”起点距尺端有100mm左右,而皮卷尺的“0”起点是扣勾的端点,若拉尺时一端是一个民工,一端是技术员,由于民工看错尺位经常出现放线误差10cm的事,所以技术员必须仔细复查。
2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
2.1弧线
确是一个圆或一段弧需有圆心和半径,才容易求得。但若缺少圆心怎么办?采用弓高法(微积分),宜州市政广场工程面层,其半径为200米,圆心在室内,无法确定。只能求得圆弧上两点再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分下去,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圆弧。
2.2圆心的引用
定位圆心在场地平整时尽可以应用,而挖土方时,或建筑往上伸高,圆心点即被占用或无法延高,需采取引线控制。例如,都安县行政办公大楼的圆心点从开始到最后抹灰,都要用到,必需精确地引出,挖基础土方时,需保留其到其他基础垫层完成及弹线后才能破坏,然后垂直层层向上引用控制点。行政办公大楼平面图由两个1/4圆和两个矩形组成,其中一个的圆心可按楼层引上去,而另一个圆心在建筑物之外无法引上。±0.000以上施工放线将经纬仪置于圆心,按弧角分多线垂直引上,再在各楼层平面以弓高法分出内外弧线。
2.3直角(垂线)做法
放垂直线或直角是施工放线最基本的方法,每个工程要用无数次,在放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才能速度快、效率高。
2.3.1勾股定理
它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如独立柱基础框边及轻短的建筑物轴线。若延长线过长,则造成误差较大。
2.3.2等腰三角形法
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垂线段用此方法将准确、快捷地做出垂直线。
2.3.3工具法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制作出大小直角三角形、矩形、圆形框,在放线时找到轴线即套上模型非常快捷精确地弹出柱脚边线及其他边线。
2.3.4经纬仪放线
建筑物长超过20米,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其优点是精确,缺点是速度慢,要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错,故每一平面放线时必须做一个闭合差计算。
2.4非同一垂直面的定位方法
若墙、柱面在同一垂直面内,将轴线引上时可吊锤线或经纬仪直接引上即可。但不在同一垂直面时必需采取一定措施。
2.4.1引延长线再做垂直线
例如二层挑出阳台,在一层将阳台的轴线位定引出,做标记,在施工二层时再吊锤线从一层引出线引上。
2.4.2分线延长
例如二层是挑出阳台,在一层四角引锤线到二层,分出各轴线弹出轴线网,将轴线延长得到挑出的阳台轴线。该法仅适用于短小建筑工程。
2.4.3经纬仪定位
例如安装工业厂房带牛腿的排架柱,必需两台经纬仪同时操作,非同一垂直面(牛腿正面)必须将仪器置于轴线上,否则造成差错。
2.4.4借线引线
例如市国税局办公大楼工程,天面有排出天沟、女儿墙、阳台等,外墙面不是同垂直面无法用吊锤将一层墙轴线引到天面,需在地面将墙体轴线延长出建筑物外600mm,在天面用木杆伸出,再用经纬仪在建筑物外600mm处引垂线,到天面后水平度量600mm引到建筑物内。
2.5楼梯放线
按质量评定要求,楼梯的每踏步之间的高差不能大于10mm,必须准确定位才能满足质量要求。在准确定出第一步和楼层处的踏步标高后即需将分格网状弹于楼梯的墙面上,那种仅拉斜线等分踏步的方法是不妥的。
结束语
建筑施工放线是一项运用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多项知识结合的综合技术,包含有多种技能,需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技巧,善于运用,能提高效益。
一个老测量人写的测量经验
1个老测量人写的测量经验,保证你读了大有收获!希望对我们监理人也有所启示,多务实、把业务水平放在第一位。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别让吃、拿、卡、要成了我们监理人的代名词!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工程测量事关重大,而且并不如许多人所想的,手里操作着个全站仪就是工程测量的全部,测量人员的 水平高低,其实更体现在预见能力和谋划能力上。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进场后,第一步工作就是联测导线,此时应该先问清楚,设计院的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二步工作一般是复核,补充征地线。设计中往往有改线发生,而中国的国情是,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有时候是改线之前的,这在低等级公路,地形复杂的公路尤其多见,而你进场后,设计院一般是不会再来放线了(虽然这并不符合合同要求,但施工单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首先和设计院沟通,问清楚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是否是最终征地线,如果不是,要问清楚设计院哪些路段是改过的,要设计院提供改线后的征地线和原来征地线的对比图表。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中国乡村民情复杂,因为征地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工期的事情比比皆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征地放线就关系到老百姓的征地补偿情况,哪怕只是区区几百元,一样可以叫你开不了工。没有设计院的参照资料,不但测量人员会对自己的放样成果产生怀疑,和老百姓也解释不清。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三步工作复测地面线。这步工作变化很多。我想说的是,虽然一般要求是施工单位要测地面线,但是测量人员最好不要贸然动手,因为一旦贸然动手,不但意味着辛辛苦苦的大量工作全部白做,甚至意味着工程量的损失,一定要把各种因素权衡好再下决定,一旦动手,全线的地面外业,原地面复测资料,横断面绘图,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就必不可少,工作量极大。在工作开展前,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么几个元素: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1。公路等级,工程量大小。2。业主的实力,业主的意思。3。本单位人员配备情况。4。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先看第一个因素-工程量,如果工程量不大,但是线路长,地形又复杂,那么地面线测量工作量很大,价值却不大。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再看第二个因素,业主实力,业主的意思:业主如果实力不强,那么很可能不调整设计方量,换句话说,穷业主你就别做梦他会补你钱了。业主如果对施工单位关于超出设计多少百分比才调整方量的咨询含糊其词,那么也希望渺茫,因为这个百分比他也许永远不会先告诉你。其后果就是,你超出的百分比永远达不到业主的要求。别受业主和监理的唬弄,他们也许会说的很好听,说什么你们只要数据属实,方量是可以考虑的,其实他们真正的想法是:拿到书面的资料备档,并避免以后的纠纷,让施工单位没话说。哪个业主不贪婪?谁不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再看第三个因素,人员配备:大型国企可能人员充足,中小企业则人手严重不足,搞测量的人辛苦,所以我劝告大家,无论企业大小,只要是方量不能调整,这步工作走个过场,应付过去就算了。断面图可以复印设计院的,稍微改改。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原地面测量结果从设计院图上量就可以了,然后可以发动施工队的人一起弄。至于监理,当路线长地形复杂时,我认为大部分监理是不会全程旁站的,他要旁站,那就先带他去地形最复杂的,最难爬的地方,搞一二次估计他就在旁边吹风了。当然,监理也觉得走走过程就行了那最好。当然,监理那份抽检资料你得给他弄掉。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四个因素: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虽然说尽量要避免无谓的劳动,不过我们还是要考虑设计是否会发生巨大错误的。那就是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原地面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设计院在填方区的地面还是较为准确的,但是在挖方区,尤其是等高线很密,地形很陡的的地形上,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设计出错是有的,而且有些错误很大。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放征地线的时候来验证,虽然征地线放的只是两条线,但一般来说,一个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断面的两个口卡住了,这个断面发生错误的可能就很小了。放征地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每个点的原地面高全部记下来,回去和图纸校对。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本人曾经做过的两个工地,一个工地方量极大,业主也是国家级的,但是业主的要求是:施工单位测地面必须全测,不能只报局部,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然后业主再下来全程检查。这样一来,业主的意思很明显,你根本耗不起这个时间,你就认了设计数量吧。那么我们就认了吧。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二个工地,方量没多少,业主也穷,可地形复杂,和业主见面的时候,业主对超出多少百分比才补方量含糊其词。本人经过权衡,决定放弃复测,承认设计数量,把资料补齐就算完事。一开始监理还奇怪,说从没见过主动放弃的。相邻的合同段测得正火,信誓旦旦说设计院错误很大,又说业主,设代就快认可了,但最后的结果是:全部否定。外业算白做了,内业就当交差。这步工作工作量极大,如果操作不得法,劳民伤财,对测量人员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四步工作:线路复核,尤其是结构坐标高程复核,这一步必须预先进行,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大设计院投下标以后,往往把设计工作分包,而分包单位的实力不敢恭维。结构上位置,高程的大片出错并非没有,本人就经历过。如果你到结构开工之前才复核,那么一旦发现错误,自己又不敢确定,必然要上报,现在设计单位工作效率大家也都知道,非常低,当然,这和业主的低效率,业主和计院沟通不力也有关系。一旦结构位置高程大面积错误,就只有干等设计去复核,而施工单位的工期就这样耽误了,施工队只有干坐在工地上晒太阳。其实,进场后测量人员还是有富裕时间的,应该趁此富裕时间提前复核,此时尚未开工,即使上报,设计批复下来后可能正好结构开工,也可能超过结构预期开工时间还不多。工期就省下来了。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五步工作:资料格式的确定。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测量有各种资料,最多的就是报验资料了,开工后资料不要埋着头一股脑只管做,因为做了很可能白做。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首先,你的资料很可能是应用本单位原来的格式。其次,即使是业主下发的,也可能错,所以还是要合同人员把表格格式核对一下,业主的表错了,但资料返工他可不会帮你改。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六步工作:全线踏勘,重点观察涵洞位置,以及函长。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设计院的涵洞位置的设计通常是不准的,角度偏差,桩号偏差,高程不准时有发生,估计他们的涵洞设计很多是不到现场,而是在图上定位置的。如果涵洞要开工才放样发现要变更,那么和结构坐标高程错误又一样了,要干等设计去复核变更,出变更图。有时候,一段路基的工期往往取决于这段路基上的涵洞能否及时完工,涵长也要提前验算,尤其是在有匝道的时候,一个涵洞同时穿越主线和匝道,还是斜交的,还是在弯道上的,这种情况涵长最难计算,设计院常错,最好的计算方法是在CAD里模拟计算。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七步 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和谋划的东西。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首先,要规划好全线的水准点和导线点。不要梦想控制点可以从头用到尾,因为随着填高挖深,以及控制点的破坏,某些点也许后面就不能用了,所以一开始就要观察地形,联系断面图在大脑里进行空间想象,以决定加密导线点的位置,让这些导线点能尽可能的用久一点。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施工单位进场后的导线复测通常和加密导线点的过程集成为一个过程,在复测之前必须理解“施工单位导线复测的含义”。施工单位的导线复测,是以标段为单位的,而且标段内一般是没有更高级的已知点的,这使得复测过程和设计院测量导线的过程含义不同。施工单位只需保证两点即可: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1。本标段内各导线点相对位置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任意取四点假设为两条已知边,两条边之间的点进行联测满足规范要求。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2。和相邻标段的起始边能闭合。只要满足这两点,那么在本标段内,导线系统是一个精密的整体,从而放出的路线也是光滑,顺接的。然后又能和相邻标段闭合,这样, 每个标段的精密的导线系统和其他标段精密的导线系统可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导线整体系统。不要去想导线的绝对坐标如何,因为没有已知点,你永远无法证明绝对坐标的正确性。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理解了上面的含义,在进行导线复测和加密时,就不必把整个标段的导线作为一条导线来测。因为导线太长,导线点太多的话,只要中间某些点出现测角的稍微大点的误差,就会使得整条长导线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出现和设计成果之间较大的误差,而且难以查出错误根源何在。所以,不妨把整个标段看成若干个小标段,以6-7个导线点为一组,组和组之间设一条公共边,这样,某点的测角误差只会影响本组,不但导线成果精度高,而且容易查出错误所在。这样,外业测量精度不变,却不会发生长导线误差过大的情况。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水准点的布设原则上是讲究规范,严密的,对于某些大型国企尤其如此。但是,施工单位的人手通常不足,况且本人不喜欢做无用功。我们完全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变通。比如,在路基施工中,中间的高程要求是极低的,全站仪粗测就够了。再比如,在山区施工中,你去将设计院在高山的点引下来,站数多得吓人,而且往往徒劳无功,因为站数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大。那么,我就假设在一条复杂的山区公路中,如何进行水准点总体布设的规划呢?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首先,布设我肯定是以全站仪为主的,但要用水准仪辅助,工作以后我基本就没用过水准仪去进行全线联测,工作量太大了,相比工作量带来的那点精度没太大意义。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一步,将导线联测和水准联测合为一体,用全站仪测水准,需要注意的环节是: 水准气泡的精确调平,这一点极为重要,要最大限度的调平,最好是仪器有电子水泡的。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仪器的严密踩实。不但要锁死脚架,地面也要踩实。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三,仪器的高度精确测量,最好能把倾斜导致的误差计入,一般取仪高1。6米,用勾股定理算就行了。目标棱镜高也是如此。棱镜高一般量到棱镜横向螺丝中心。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四。视线位置和棱镜螺丝中心重合,有时距离较远的时候,可能棱镜边的螺丝中心看不清,这时可以叫对方用一只笔点在螺丝中心,用视线去切分笔即可。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五,对向观测。一定要对向观测。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六,尽量在天气阴的时候。不过在工地上难以保证,我就经常出太阳测,但是因为前五个环节把握的好,影响也不是很大。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只要把每个环节都把牢,最后的成果一般是让人满意的,本人测过的若干工地,其结果和设计成果几乎相差无几。而它的工作量相比水准仪测量来说,又何止是十分之一。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二步 当初始水准点具备后,要做的线路控制了,在公路中,居于控制地位的是桥,刚开工时路基的高程要求是非常低的。那么,规划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方法就是: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转点到桥头,此时,再用水准仪将打下来的转点进行细部加密。桥和桥之间的路基由这些转点控制。此时,转点已在工地现场,水准仪加密工作量很小。这个方法的原理和导线复测是一样的,不要担心转点的绝对高程,关键是:标段内部的转点之间能衔接,整个导线系统的高程和相邻标段能衔接。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由于转点都是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下来的,只要做好我说的六个环节,转点之间的高程衔接不成问题,尤其是从一个导线点打下来的两个转点。而且,转点之间还可以用水准仪来验证,验证的工作量也并不大。而且,随着工程的进展,可以随时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转点下来补充。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这个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全站仪完成总体规划布设,用水准仪进行辅助性的细部加密验证。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以上谈的是施工测量前的控制点规划方法,以下是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和预见的问题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注意的问题: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1。桥梁方面:越小的桥测量越容易错,尤其是单跨扩大基础u型桥台的小桥。这类小桥多半是斜弯的,由此情况又更加复杂了,所以,以下的例子就是以斜弯小桥为例。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首先,在测量之前就要对桥梁的总体工序在脑子里有个数。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一步,斜弯小桥一般是平行布置的,(当然测量前还是要搞清楚到底是平行布置还是扇形布置),所以要搞清楚,桥台横向方向到底是以桥梁哪个位置的路线切线为基准的。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二步,做扩大基础时可以暂时不考虑各种复杂因素,但是从扩大基础上面的台身开始,就要仔细预先谋划了。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首先,要提前计算好台帽的左右长度,在斜弯情况下,台帽左右长度是不等的。而不同桥台的台帽左右长也不是对称的。最好,最直观的计算方法也许还是在cad里,但是,最好用常规计算方法复核,常规的计算方法一般一次不能完成,需要试算若干次。这还不算完,当桥梁左右分幅时,台帽偏长的一侧按计算结果,但台帽偏短的一侧还得取正常结果,因为左右梁板的数量是一样多的,且梁板不是变宽的,必须保证能放下梁板。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其次,要提前把台帽的投影放在基础顶面上。为什么呢?因为桥台的台帽是有横坡的,尤其是左右幅同坡的情况,左右边点的高程基本要差40-50厘米,假设台身按照统一坡率1:6做,那么左右边点做到最上面的时候,会导致高的一边跨径偏大,而矮的一边跨径偏小,差异大概有8,9厘米。即使将台帽位置调整过来,也会照成一侧台帽悬出台身过多,而另一侧却又缩进过多,极为难看。所以,必须将台帽投影放在基础顶面,用台帽的位置来控制台身坡率,这样,中左右三点的台身坡率不一致,但是能保证台帽位置的正确。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三步,做台身时,前墙位置定好了,还要考虑侧墙,当半径较小时,侧墙的每一点路基宽度都要正好,这样,侧墙就是弧形的,和路线一致。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四步,台身先考虑好了的话,做台帽自然水到渠成。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五步,架梁板时,测量人员要在一边观察,和架梁人员形成有效沟通,要让架梁人员务必把两侧(如果分幅的话就是四侧)的梁板架准,如果边板架的靠内,那么翼缘钢筋就离中线太近,为了保证桥面净宽,施工人员只能去扭曲,剪断翼缘钢筋,非常困难。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第六步,做桥面护栏时,护栏和路线一致,均为弧形,这点就不多说了。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ñ<×`¸ðõòõwww.kiii.cnÖ'ТÊêW¿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斜弯小桥所体现的问题都是典型问题,只要把这种斜弯小桥的测量流程搞清楚,其他各种类型的桥都可以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
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3.1.2测区概况:说明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等情况,并划分测区困难类别。
3.1.3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的作业单位、施测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和选用的基准;分析已有资料的质量情况,并作出评价和指出利用的可能性。
3.1.4平面控制:说明控制网采用的平面基准、等级划分以及各网点或导线点的点号、位置、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与联测方案;初步确定的觇标高度与类型、标石的类型与埋设要求;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
3.1.5高程控制:说明采用的高程基准及高程控制网等级,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
3.1.6内业计算:
外业成果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选定的起算数据及其评价,选用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与检校的方法及其精度要求,成果资料的要求等。
3.2控制测量技术设计过程如下:
3.2.1已有控制网成果的精度分析,必要时实测部分角度和边长,掌握起算数据的精度情况。
3.2.2根据控制网的用途、工程规模、类型及建筑布置、精度要求来确定控制网的等级;根据测区地形、起算点情况及使用的仪器设备来确定控制网的类型。平面控制可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和GPS测量。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3.3控制网图上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
3.3.1三角网(或边角网)对点位的要求:
(1)图形结构好,边长适中,传距角大于20o。
(2)是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视线高出或旁离障碍物1.5米。
(4)能埋建牢固的测量标志,且能长期保存。
(5)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的旧点,以节省开支。
(6)为了安全,点位要离开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危险源。
3.3.2图上设计步骤:
(1)利用工程整体平面布置图展绘已有控制测量网点。
(2)按照保证精度,方便施工和测量的原则布设施工控制测量网点。
(3)判断和检查点间通视情况。
(4)估算控制网的精度。
(5)拟定三角高程起算点及水准联测路线。
3.4控制网优化设计
先提出多种布网方案,测角网、测边网、导线网、边角组合网以及测哪些边、测哪些角等,根据网形和各点近似坐标,利用计算程序进行精度估算,优选出点位中误差最小,相对点位中误差在重要方向上的分量最小,而观测工作量最小的方案。
3.5根据对测区情况的调查和图上设计的结果,写出文字说明,整理各种数据、图表,并拟定作业计划。
3.6上报有关领导部门审核
4.检校仪器
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
二、埋建测量标志
1.选点
选点是把图上设计的点位落实到实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要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GPS网的选点不要求相连的边都通视,但为了使用常规仪器测量时能够后视和检核,每点至少有两个点与它通视。同时要求地势开阔,能够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2.建标
2.1施工测量的首级控制点和要长期保存的各级控制点应埋设具有强制归
心装置砼标墩或钢架标墩;其它平面控制点可埋设地面标石或地面标志。
2.2砼标墩埋标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标墩基础平台;立模板,树钢筋,浇混凝土,固定不锈钢标盘;外观整饰编号;加保护装置。
2.3钢架标墩埋设过程:实地标定点位;挖基坑及浇筑坑底水平层;树立加工好的钢架标;浇筑混凝土;刷防锈柒;加保护装置。
2.4埋设地面标石是将灌制好的嵌有金属中心标志的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其过程是:挖基坑,坑底要整平夯实,再填砂石捣固,浇底层混凝土树标石并浇筑混凝土。在基岩层上或坚硬的混凝土路面上,可以直接钻孔,将刻有中心标志的胀锚螺栓打入孔内。
2.5标墩埋好后要稳定至少15天才能开始观测。
三、经纬仪角度观测
1.观测注意事项
1.1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
1.2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1.3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1.4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1.5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1.6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1.7用电子手簿记录时,软件必须是经过鉴定且经总工程师批准使用的。
2.角度观测前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观测计划、人员分工、作业技术规范。
(2)观测设备:经纬仪、连接螺丝、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
(3)照准设备:照准杆或觇牌、基座、脚架(有强制对中观测墩的不要脚架)。
(4)通讯及交通工具:对讲机或无线电话、车辆。
(5)辅助工具: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表、计算器、测伞。
(6)记录工具:记录本、电子手簿、笔等
3.一个测站上观测工作顺序
3.1安置经纬仪
(1)先将脚架安放在测站上,使脚架头大致水平,脚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中心;把仪器固定在脚架上,移动脚架的两个脚,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大致重合;
(2)通过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松开仪器连接螺丝,移动仪器,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精确重合,拧紧连接螺丝。
(3)用仪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先将长水准管与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水泡居中;再使长水准管垂直于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方向,调整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以上对中、整平过程可能要反复进行,直到精确对中,且旋转照准部在各个方向上,长水准管气泡居中。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上安置仪器时,没有(1)、(2)步骤。
3.2根据观测方案,利用技术设计或选点略图寻找并识别各观测目标;
3.3量取仪器高度、觇标高度(注意量取的位置)、温度、气压。
3.4观测
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仪器照准零方向(第一方向),按观测度盘表配置好度盘和测微器位置;
(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重合两次、读两次数);
(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1方向,读定度、分和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2、3、4……N方向,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以上观测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数(重合两次、读数两次)。
(5)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N……3、2、1观测至零方向。
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方向数小于四个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
3.5记录检查,如有需要重测(或补测)的,应马上重(补)测。重测注意事项如下:
(1)重测一般应在基本测回(即规定的全部测回)完成以后,对全部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取舍,并尽可能分析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后再进行。切忌不加分析,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观测成果的表面上合格,以致最后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2)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错记错、碰动仪器、气泡偏离过大、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都可以立即重测,并不算重测的测回数。
(3)一测回中2C互差超限或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超限时,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与原测回相同)。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2C值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4)一测回中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测站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5)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则应重测整个测回。
(6)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上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全部测回。
(7)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都要汇总于记簿中,每一测回只取一份合格成果。
3.6通知镜站,仪器装箱,清点物品,搬站。
4. 内业
4.1检查记录:水平角观测原始记录除记录员现场100%检查外,内业必须由第二检查者100%检查。
4.2测站平差:
(1)计算每个方向各个测回的方向值的平差值,即各测回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2)计算一测回观测方向中误差:u =±
(3)计算测站平差值中误差:M=±
四、测距仪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有测距仪配经纬仪、全站仪两种情况。测距原理、方法和要求是一样的。
1. 测距注意事项
(1)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以减小折光影响。
(2)测线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窗等)和较宽水面上空。
(3)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应离开高压线5m以外。
(4)测距时避免背景部分有反光物体。
(5)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观测,雾、雨、雪天气不宜观测。
(6)避免爆晒、淋湿仪器,严禁照准头对向太阳。
(7)测站、镜站不准离人;手机、对讲机应远离测线使用。
(8)同时测量干湿温度、气压。
(9)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位置一定要正确。仪器高是标面至测距仪示高点的高度;棱镜高是标面与棱镜中心(镜框上有标志线)的高度,不是测垂直角(或天顶距)照准的觇牌标志线的高度。
2.测距仪测量距离(经纬仪同时测垂直角或天顶距)操作
(1)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上,对中、整平;将测距头安置在经纬仪上;连接电源;
(2)将反射镜置于镜站上,对中、整平;
(3)分别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并记入手簿。
(4)分别读记测站、镜站的测前温度、气压;
(5)测距仪瞄准反射镜,启动测距仪电源,使仪器达到正常工作状态,按测距键,测量、读数、记录斜距2个测回,每测回4次读数。(最好同时测记平距和高差,用于检核计算)
(6)关闭测距仪,把测距仪从经纬仪上取下(注意不要碰动经纬仪)。
(7) 分别读记测站、镜站的测后温度、气压。
(8)经纬仪照准觇牌标志线,盘左(或盘右)位置用中丝法测记4个上半测回的垂直角(或天顶距)。
(9)经纬仪盘右(或盘左)照准觇牌标志线,测记垂直角的4个下半测回。
(10)如果有多个方向需要测距、测垂直角、或者水平角,应先测完所有方向、所有测回盘左、盘右的水平角、垂直角,再装上测距仪进行测距。先测距再测角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能在测角过程中装卸测距仪。
(11)检查记录,本站结束。
3.边长改算
(1)检查外业记录,摘抄计算数据。
(2)气象改正:不同厂家的仪器因波长不同而气象改正公式略有不同,计算时应注意查阅仪器说明书。如DI2002测距仪气象改正系数为:
K=281.8-  (ppm)
(3)加常数、乘常数改正:
经过气象、加、乘常数改正后斜距为:S =S测(1+K气+R乘)+C加
(4)倾斜改正:
用天顶距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 D =S·sin(α-f), α是天顶距;
用立角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D =S·cos(β+f),  β是立角;
f=S·ρ″·;f是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改正系数;ρ″=206265;
K是大气垂直折光系数;R是地球曲率半径;
用高差和改正后的斜距计算平距D=
(5)投影改正: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投影,一般是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投影后的平距为:D0=D(1-(HM-H0)/R);式中:HM是测站、镜站平均高程;R=6367940.31米(地球曲率半径);H0投影面高程。
(6)平均平距:计算出往、返测改后距离的中数。
五.全站仪测量
全站仪用于控制测量,可以将测水平角、立角、斜距一次进行。同时还可以测量平距、高差用来检核计算,在已知点上还可以测量各观测点的坐标作为平差中的近似坐标。全站仪测角除读数外,与经纬仪测量的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一样,全站仪测距与测距仪相同。但是全站仪测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1)用于控制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等级控制测量的要求。
(2)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3)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4)在等级控制测量中,不能使用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应把这些功能关闭,而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5)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6)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
2.测量操作
(1)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激光对中、电子整平时要先启动仪器),量记仪器高。
(2)在各镜站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量记棱镜高,镜面对向测站。
(3)打开全站仪电源,上下转动望远镜、水平旋转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为角度测量状态。
(4)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前气压、温度。
(5)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1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水平方向设置为0o0′0″,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6)盘左依次照准2…N号方向,同法测记。
(7)盘右望远镜十字丝照准N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8) 盘右依次照准N-1…1号方向,同法测记。
(9) 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后气压、温度。
(10)上面(4)~(9)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1方向,设置水平度盘,同法测完全部测回。
(11)量测仪器高、棱镜高作为检核
(12)检查记录,关闭仪器。本站结束。
六、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1.资料准备
(1)画出平面控制网的示意图,标上真实点名,并标出已知点、已知方向和固定边。
(2)把已知数据、观测等级、测距仪精度等抄记在示意图上。
(3)从水平角观测测站平差数据中抄取每个点各个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写在示意图上。
(4)从边长改正计算表中抄取各观测边的改正后的平均边长,写在示意图上每边的中间。
(5)按已知点在前、未知点在后用1、2…N的顺序给网点编号。
2.平差计算
(1)按准备好的示意图和数据,以文本格式编写数据文件。不同软件要求的内容、格式不一样,计算人员一定要按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编写。
(2)启动平差软件,按程序要求输入数据文件名和结果文件名,自动计算。
(3)根据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数据文件,再启平差程序计算。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直到完成计算。
(4)打开结果文件,检查验算结果和平差结果。
3.整理资料
整编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手簿、测站平差资料、边长改算资料、展点图、点之记、验算资料、精度数据、成果表以及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
七、GPS控制测量
1.选点注意事项
GPS控制点位置选择与常规网不同之处是不需要每个方向都通视,另外GPS点不能选在:
1.1具有强反射的地面附近:如大面积的水面附近、平坦光滑的地面附近、盐碱地带、金属矿区及雪地里。
1.2具有强反射的环境里:如山谷、山坡及大批建筑群等附近
1.3电磁波强辐射源的附近:如雷达、电台及微波中转站等附近地区。
GPS测量
2.1测前准备
(1)GPS内存数据容量;
(2)认真了解各GPS点所处的环境,运用GPS软件预测点的最佳观测时间;
(3)检查GPS的各项设置:静态或动态、高度截止角、数据采样率、天线类型、天线量测方式。
2.2观测
(1)到出发到测点前,认真检查GPS主机、电池、电缆、测GPS天线的钢尺、记录纸、笔、脚架及对讲机等必备品;
(2)架站:认真地架好仪器,对中、整平、接好电缆;
(3)量测天线高:各种GPS量测天线的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同一种GPS也有几种不同的量测方式,一定要记清楚自己用的是哪种方式;此外GPS天线高的量测一般都是量的斜高,不要人为地改为垂直高;要对称量几个方向,然后取平均值;
(4)开始观测时,只需按下电源开关,这时记录好测点名、开机时间、开机时天线高;
(5)观测结束时,先关电源,不要马上拆机,还要再量天线高,以判断观测过程中仪器是否动过;
3.GPS数据传输
3.1在传输数据前,先查看仪器里每个时段里记录的数据量是否大小相近,将由于开关电源引起的无效记录先删除;
3.2通信参数设置;
3.3传输数据时,先检查软件中的各项设置,查看GPS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的量测方式等是否设置一致;
3.4传输数据时,记录好各数据文件的时段号、点名,以备基线解算后用;输入天线高;
3.5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查看高级设置,给定高度截止角、PDOP值等几个重要设置;即可传输数据;
4.GPS数据处理
4.1基线向量解算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好是解算部分基线还是解算全部基线,软件自动解算;
4.2基线向量解算后,可初步检查一下评判各基线的置信参数,检查同步环、异步环等闭合差,检查不同时段同一条边的较差,查出超限原因,剔除有粗差的基线;
4.3若发现有问题的基线,还可以查看各点接收到的卫星状况及其他有关部因素,以查找原因,确定此基线是否重新解算还是重测;
5.平差计算
GPS定位成果属于WGS—84大地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是属
于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因此必须解决成果的坐标转换问题。
5.1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约束平差,二是约束平差,
三是联合平差。
5.2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地区联合平差是解决GPS网成果转换的有效手段,也是绝大多数的地区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GPS网一般要联测3~5个已知点;
GPS基线向量网成果的内精度分析:根据无约束平差成果分析,主要
考察基线向量观测值改正数、各点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GPS基线向量边的方位和边长相对精度,若发现有明显粗差,则要在联合平差前剔除;
5.4联合平差或约束平差成果的精度分析:主要考察各类观测值的改正数的分布是否有明显粗差,平差坐标、点位误差、转换参数、单位权中误差是否通过统计检验,边长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
6.高程拟合
GPS高程拟合根据不同软件的要求,至少要联测4个水准高程点,但
其高程精度不高,一般只能达到3厘米左右。
八、水准测量
技术设计
根据测量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
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
在适当比例尺地形图上标出已测水准点和需要连测的固定点位置,标出测区内主要城镇、交通路线和河流位置。根据任务合同、工程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图上拟定水准测量路线及水准点概略位置。
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的性质和用途;测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技术设计的依据;所设计的各等级水准路线的数量,各类型的标石数量,任务工期估算;起点和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施测所需仪器装备各种材料数量等。
2.选点和埋石
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道路附近,基岩露头或土层较浅处。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单项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
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
4.精密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用光学测微法读厘米以下的小数代替直接估读,以提高读数精度;
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平缓的交通道路布设;
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
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
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每站的前、后视距基本相等;
安置脚架应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动;
一测段水准路线上(两个水准点之间)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往、返测的前、后标尺必须交换。
各测段应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最好是往、返测的测站和尺承位置相同;
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
相邻测站观测程序相反。
5.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程序
5.1  往测奇数站上观测顺序是:后视基本分划——前视基本分划——前视辅助分划——后视辅助分划。
往测偶数站上观测顺序是:前视基本分划——后视基本分划——后视辅助分划——前视辅助分划
返测时,奇数测站和偶数测站的观测顺序与往测时相反,奇数测站是“前后后前”,偶数测站是“后前前后”。
5.2往测奇数站上的操作步骤:
(1)用圆水准器概略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垂直轴转至任何方向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超过1厘米。
(2)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观察目镜中
的水准气泡符合(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2毫米),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记下丝和上丝读数(直接用望远镜目镜读前三位数,第四位在测微器上直接读取,不估读),计算后视视距(如果视距长度超限,应立即重选测站位置);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螺旋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水准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器读数(如果基本分划小于规定的最小视线高,应立即重新架站)。记录,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3)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取基本分划(基本分划不能小于最小视线高度)和测微器读数并记录。用下丝和上丝照准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记录并计算前视视距。计算前后视距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前后视距差的累计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4)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前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5)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辅助分划,使符合水准气泡精确符合,转动测微鼓使楔形丝夹住一根辅助分划线,读记辅助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算后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
(6)计算后、前视基本分划之差(基本分划测量的两立尺点之间的高差)
和辅助分划之差(辅助分划测量的两立尺点之间的高差),计算两高差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7)进行检核计算,即基辅高差之差应等于基辅读数差之差,否则计算
过程有误。
(8)计算本站高差值,即计算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测量的高差的中数。
(9)本站全部检查无误后,由记录员通知后尺和仪器搬站。
5.3偶数站上除观测顺序是“前后后前”外,其它操作、记录、计算、检核步骤都与奇数站上相同。
5.2的操作是指用水准管式精密水准仪(N3、NI004)进行观测,当使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NI002、NI007)观测时,操作程序与上述相同,只是没有与倾斜螺旋有关部分的操作。
6.三、四等水准测量
6.1三等水准测量
三等水准可使用精密水准仪和因瓦水准标尺,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每测站上观测程序都是“后前前后”,操作步骤与精密水准测量相同。
三等水准也可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往返观测。每站的观测程序都是:“黑红红黑”。具体操作如下:
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厘米;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
记下丝、上丝和中丝的标尺读数。计算后视视距,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3)将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先读记中丝标尺读数,再读记下丝、上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视距、前后视距差、视距差累计值,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
(4)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
(5)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后视黑、红面读数之差(黑+K-红),并判断是否超限;
(6)计算黑、红面所测高差及高差之差,判断是否超限;
(7)检核:后视“黑+K-红”-前视“黑+K-红”=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8)计算本站高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中数)。本站观测结束,指挥后尺和观测员搬站。
(9)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每测站观测前,首先使整平气泡居中,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6.2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也可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闭合路线和符合路线可以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每站上的观测程序是:“后后前前”。可直接读视距,而不读上、下丝。其它操作与三等水准相同。
九、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建立高程控制网的方法之一。这里只针对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加测三角高程的测量过程,在实际作业中,可以把测水平角、垂直角和测距同时进行,一次性完成平高控制。
联测高程起算点
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从等级水准点向若干个三角点引测水准高
程,这些高程点作为三角高程的起算点。
垂直角观测(或天顶距观测)
垂直角观测方法有中丝法和三丝法两种。用中丝法应观测四个测回,
用三丝法应观测二个测回。如果要测垂直角的方向多于4个,应分组观测,并使同一组的不同测回分在不同时间段观测,以减小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2.1观测步骤
以下是三丝法观测步骤,中丝法不同之处是每个目标仅用水平中丝照
准目标,读取垂直角读数。
(1)在盘左位置上,依次用上、中、下三根水平丝照准该组的1号方向目标,各水平丝精确照准目标后,转动垂直度盘指标水准器微动螺旋,使水准气泡精密居中(有补偿器的仪器不需此操作),读取垂直度盘读数(测微器读取两次重合读数)。顺顺时针旋转望远镜,同法依次照准2……N号目标,读取垂直度盘读数。
(2)在盘右位置上,依次用望远镜视场中的上、中、下三根水平丝照准N方向目标,各水平丝精确照准目标后,转动垂直度盘指标水准器微动螺旋,使水准气泡精密居中,读取垂直度盘读数。逆时针转动望远镜,同法依次照准N-1……1方向目标,读取垂直度盘读数。
当使用有垂直度盘指标补偿器的经纬仪观测时,没有使垂直度盘指标水准气泡居中的那部分操作。
2.2垂直角观测注意事项
(1) 三角高程测量必须进行对向观测。
(2) 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上用同一根水平丝精确照准目标时,目标像
应位于垂直丝附近左、右对称位置上,以消除水平丝不水平的误差。
用三丝法观测时,不论是盘左、盘右位置,一律依望远镜视场中上、
中、下丝顺序进行照准,以减小与时间有关的外界影响。
使用有垂直度盘指标补偿器的仪器,若指标补偿器有制动螺旋,观
测前须将该螺旋松开。使用全站仪时,须将双轴补偿设置为ON状态。
2.3记录及限差
(1)记录手簿中一定要注明照准目标(标顶、标尖、觇牌标志、棱镜标志)的位置。
(2)垂直度盘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J2型仪器不得超过3″,J07、J1型仪器不得超过半格。
(3)同一方向各测回各丝所测得的全部垂直角,互差不得大于10″;同组、同测回、同丝各方向指标差互差不大于15″;单独方向连续观测时,同方向各测回同一根水平丝指标差互差不大于15″。
(4)观测过程中,当发现指标差绝对值大于30″时,应进行校正。
(5)垂直角互差或指标差互差超限的成果,均须重测。
仪器高和觇标高的测定
仪器高是指仪器水平轴到测站点中心标石上标志的高度;觇标高是指垂直角观测时,照准部位到照准点中心标石上标志的高度。仪器高和觇标高可以直接用钢尺量至毫米,量测两次,取中数记入手簿中。
高差计算
三角高程计算公式因平面三角网中边长的投影面而不同。
4.1用实地水平距离S0计算高差公式:
往测:hAB=S0tgαAB+CS02+iA-tB
返测:hBA=S0tgαBA+CS02+iB-tA
对向观测高差:hAB对=(hAB-hBA)   其中:C=
4.2用椭球面上距离S计算对向观测高差公式:
往测:hAB=StgαAB+CS2+iA-tB+ΔhAB
返测:hBA=StgαBA+CS2+iB-tA+ΔhBA
对向观测高差:hAB对=(hAB-hBA)   其中:C=;ΔhAB = StgαAB
4.3用高斯平面上距离D计算对向观测高差公式:
往测:hAB=DtgαAB+CD2+iA-tB+ΔhAB
返测:hBA=DtgαBA+CD2+iB-tA+ΔhBA
对向观测高差:hAB对=(hAB-hBA)   其中:C=;
ΔhAB = StgαAB(- );式中ΔhAB是实地距离S0投影为高斯平面上的距离D引起的高差改正数,只有在测区高程起伏较大,且远离中央子午线时,才要加入这项改正。
5.高程计算
(1)检查外业观测资料;绘制计算略图;抄录计算数据,其中边长由平面三角测量计算资料中抄取。
(2)分别计算往、返测高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各边高差中数。
(3)平差计算。
(4)资料整编,技术总结。
综合导线测量(平面、高程)
有些工程因地势、地物条件限制,布设三角网比较困难,这时可以考
虑用布设导线网来代替。导线测量的作业与三角测量基本相同,包括图上设计、选点、建标、测水平角、测垂直角、测距及检查计算。使用的是测距仪配经纬仪或全站仪。操作具体过程与前面有关测距、测角部分的要求相同。
导线测量注意事项
(1)导线的边长、两结点间点的个数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应在每一个导线点上安置仪器,每一条边都要往返双向观测。
(3)按相应等级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数和限差要求测量导线点至前、后两点
间的水平角,在结点上大于两个方向。
(4)按相应等级垂直角测量的测回数和限差要求测量导线相邻两点间的垂直角。
(5)观测斜距,逐项改正计算平距;直接测量的平距、高差可以用来检核。
(6)每站应测量温度(一、二等需要测干、湿温)、气压。
(7)测前、测后各量1次仪器高和觇牌高,2次互差不得超过2㎜。
2.计算
(1)对斜距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和投影改正。
(2)计算高差
单向高差:h=S.sinα+(S.cosα)2+I-v
相邻测站间对向观测的高差中数h12=
对向观测高差不符值不大于±45;附合、闭合线路检测同四等水准。
(3)平差计算,求出各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点位精度和高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