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鞭丸:保持专注 读书何必贪多图快kkkkkkkkkkkkkggggggggggg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6:01

保持专注 读书何必贪多图快

十年前,我会常常去书店逛,看着一本本所谓的世界名著感觉十分新鲜,但是没钱买,放学回家路过书店的时候都会在里面呆一会儿,左翻翻右看看,不知不觉对大部分的名著都弄够略知一二,跟同学高谈阔论的时候,便会假装自己十分了得,如数家珍,其实自己当年就十分土鳖的逼着自己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看完了《鲁宾逊漂流记》,而且也没有扎摸出什么味道来。同学之间的氛围就是相互装逼,看看谁懂的东西多,借此来炫耀自己。那时候我还记得一个哥们装深沉看《红楼梦》,回家吃完午饭之后就要跟我说他最近看到哪里了,书里面讲了什么什么事情等(那时候阅读速度大致非常基础的)。我比不过去,凑巧那时候百家讲坛邀请了周汝昌天天中午来讲红学,我也就每天中午准点守候,看完了之后在给哥们讲。这下哥们没话说了,每天就听我胡吹海侃,我就照着周老先生的话原版告诉他,但是到现在,或者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经忘了周老先生讲了什么东西,仿佛那是一片空白,唯一记得的是跟哥们海侃是他听痴了水平。那个时候吸收知识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纯粹的吸收知识,然后炫耀一番完事,没想过其他的。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读书。

七年前,正是疲于应付高考的时候,于是想多拿点时间出来玩,便在网路上到处寻找速读之法,最后寻找到photoreading。但在强劲外在压力和内在心中的没地的情况下,我寻找真真实目的不过是高效率的记忆术罢了,以便于应付应试教育,标准答案的高考。而现在我发现,其实如果以开发理解力的方式在准备高考,也不见得会很差。但那个时候人心是脆弱,不堪一击的,在面对新新事物和观念面前,很少有人胆敢放手一搏。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读书。

四年前,凭借着快速阅读的方法,开始阅读各类书籍。也真真实实阅读了不少书,跟人家胡吹海侃的本领也确实增大不少。慢慢便起了增上慢心,大学图书馆号称30万藏量,我却不屑一顾,觉得很多书都是滥竽充数之辈(不过确实有很多书是滥竽充数之辈)。于是慢慢远离了图书馆,只是在网上偶有所得的时候,才会去卓越当当上买上几本。但也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明明自己还做了读书笔记,一笔一划的手写记录,一段时间过后在翻出来看却完全没有印象,里面的方法论和分析法忘得一干二净。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读书。

真正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反而在工作之后。

我每天的上下班都要在公交或者地铁上待上很长一段时间,无事可做白白浪费岂不可惜?于是,又开始按时按量有计划分门类的给自己安排看各种书籍。没有读书时期的过多焦虑和分神,反而能够有机会和时间去体验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所带来的不同成果。这有点“六西马格”的味道,通过测评统计控制,去发现最优策略。这反而让我收获到了更多的东西。

如今,我反倒有些害怕自己阅读速度过快。

几年前读尼采自述时,自己说他一生从头到尾过完的书籍也就40本左右。这让我印象深刻,一方面觉得他这个说法很牛逼,但自己却没有这样的魄力,恨不得自己阅读的速度更快一点。这显然是一种悖论,但我自己无从解决。而当我闲来无事重看以前自己看过的书时,越来越有这样的感叹——我以前都白读了这些书了啊。

由于工作原因,用来看书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但是比较集中和固定,这让我不敢定太密集的读书计划,常常书包里面只放了一本而已。这样的条件下,反而给了我一个深入思考的契机。我不自觉的发现,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现在能够发现更多更好更深的东西,并且能够在生活之中开始不自觉的运用呢?(photoreading里面也有假装学会了的技巧,但这个感觉没有的现在给我来的强烈)而在这样的体验之中,我愈加发现,单纯的记忆知识点是多么基础性(我是说他基础性,没有说他不重要)。更加重要的是深入的理解力,而且当我们深入理解的时候,记忆什么反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我所说的记忆却不是“应试教育”方面的“精准答案”的记忆,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语来表达的话表示“模式记忆”。

你可以有一天忘了所有的知识点,忘了你看过的所有的书,忘了演讲技巧的出处,文章技法的典故,但你只知道这么做会更好,会更有效,这边是“模式记忆”。名词解释什么的,翻字典或者google一下谁都知道了。有了互联网之后,知识对所有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公平程度,这一点上谁都没有差别,而真正的区别则在于运用知识的技法或者能力——这便是模式。

有一个词简单而且概括:内化。

同样是读《影响力》,有人可以读完之后,销售技巧大增或者瞬间晋级为PUA;而有的人读完之后,则还是一无所获,跟以前没什么不一样,还花了几十块钱的书钱。其中的差别,就是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或者说理解力的不同。在理解力一定的情况下,我发现如果长时间的专注于一本书或者同一门学科,我们能够理解和捕捉到的东西会多出来很多很多,而且会在无形之间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条件反射般的内化到下意识里面。而正如尼采所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深入专注的把40本大部头的看完,其实成为不了一个哲学家,但也应该会拥有受用一生的智慧了吧?

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害怕,害怕自己读的太快,理解得不够深入,害怕自己抵抗不了其他书本的诱惑,害怕一本书没有读完马上又去拿其他书来啃。而在潜意识之中,有一只思维惯性,你要你一直在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及时明面上你没有想,但是深层的思维还是会继续运作,然后有一天灵感一闪,明白了想通了,不明白的内容明白了,做错的题目做对了,不知道写的文章的写好了。但如果,我在重要程度上,把另外一件事情纳入到自己的思维范畴的话,我猜想,我的思维会暂时中断的之前的思维过程,而开始另外一个新的思维过程。而当我们想回到以前的那种深度的思维阶段时,我们又不得不需要重头开始了。

这方面大脑机制什么的,或许可以从玄哥的这篇文章里面的找到答案《持续的注意力》。当年他这篇文章刚出来的时候我也看过,但也是到了今天我才咂摸出其中的味道来,其中的感觉难以言表。佛教有修道、证道、悟道三种说法。个人的学习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呢?

当年读了《how to read a book》的之后,学会了同主题阅读,对曾国藩的那句话不屑一顾,以为过时,如今自己却可笑自己的幼稚,但这么一个过程似乎又是必须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