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乃仔是谁:有效提问十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24:49

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

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

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

十戒问如林,答如流,面上开花。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提问上,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要注意“四贴近”,即贴近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贴近学生生活积累,贴近学生的兴趣点,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提问 贴近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提问上,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在针对学生这个方面,我认为要注意“四贴近”。

一、贴近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教师设计提问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味。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如果设计的提问难度太大,学生即使用已有的知识也不能解答时,思维就会受阻;如果设计的提问没有难度,太容易,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的老师在初中起始年级分析完一篇文章的内容,就要求概括文章的写作特色,这显然要求过高,须知如此高度综合的题目,没有以前课文的示例,,没有分析文章时老师的有意引导,学生没有一定的实践,只能茫然不知所措,等待老师写出答案照搬照抄了事。一些修辞的术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在初一的《紫藤萝瀑布》中对“香气似乎也是紫色的”这句话稍做提醒:这里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方法。那么在初二上到《雪》、初三《星星变奏曲》时,直接问“杂草的冷绿”“闪闪烁烁的声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学生也会因没有先前的知识积累而无从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一直是学生最怕回答的问题,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如新教材九年级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要求学生谈谈对“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句话的理解。我先问同学理解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说:“人的方式”、“真正”。我再问“那人怎样才称的上是人?而不是动物?”学生说:“人应该是有思想的”“有理智的”“有智慧感情的”“有自制力的”……这样一问,对这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在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的基础上的设疑才是有效的。

二、贴近学生生活积累。“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已有的生活积累可以运用到课堂上来,如《傅雷家书》,学生对于议论性的文字本来兴趣就不大,如果再直白地问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会觉得很平淡无味。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先这样问:“作为学生,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考试考了高分,那时你们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学生抢着说:“很高兴”“会夸奖奖励我”“会对我说不要骄傲”“让我下次再努力”“让我更上一层楼”……在热烈的气氛中,我趁机问“父母的心是相通的,傅雷在儿子举行音乐会成功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请从文中找出原句来概括这一则书信的内容。”由于有自己的生活作蓝本,学生很容易地概括出了这则书信的内容:傅雷先是表示祝贺,然后希望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做个坚强、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又如本文中这样的题目:“傅雷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如果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人能称为朋友?”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认为:“能在我碰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帮助我、安慰我的人”“能和我一起分担痛苦、分享快乐的人”“跟我有共同语言的人”“有共同爱好、志同道合的人”“能坦诚相间,说心里话的人”……这样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问题。

三、贴近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引导者,问题如能激起学生“想说”、“愿说”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时,以往我的问法是“请概括文中双喜等的性格特征”,学生也能答出一二点出来,但这样的问法千篇一律,刻板单调,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回答兴趣,也很难激发学生的答题愿望。所以,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如果你在平桥村,你愿意跟哪一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了,学生兴趣盎然,“我想跟双喜交朋友,因为他聪明,能干,遇事很有主意。我碰到事情往往没主见,我喜欢和有主意的人在一起。”“我喜欢和阿发交朋友,因为他淳朴憨厚,很大方,一点都不小气”“我要和六一公公结成忘年交,因为他宽厚善良、热情好客,”……这样的提问既达成了学习目标,又贴近学生兴趣点,自然受到同学的欢迎,。又如,有位教师在教《愚公移山》一文,针对神话结尾的作用,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两座山结果是被神移走的,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是愚公精神感人至深。)这个问题提得别致,它没有照本宣科,死搬教材中已有的模式,而是有所创新,有所改造,使教与学都从文章表面结构进入深层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兴趣。

四、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对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浓厚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感情,让文章所描绘的自然美、情节美,人物美等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健康、积极、。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领悟,如设计这样的问题:“看到这样的文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想象当时主人公在想什么?请添加出他(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如果当时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你有和文中主人公类似的体验吗?请描述一下。”……对于诗歌、散文,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散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如我在教授《背影》时,拓展延伸题是这样设计的:“父爱如山,有时它是感伤时‘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一句劝慰;有时它是过铁道、爬月台时一个蹒跚的背影,有时它是离别时 ‘进去吧,里面没人的’一声嘱咐……在你心里父爱是什么呢?”父母之爱是天地间最感人的,这篇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学生本已被文中的父子深情所感动,问题的引入也有浓浓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去领悟自己生活中的真情体验,学生必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

当今中学生喜欢怀疑、争论,不会轻信和满足于教师、家长和书本上的意见、结论,他们想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贴近学生,巧设疑问,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个好方法,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