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老祖电影:淤泥河源头在吴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3:40:58

淤泥河源头在吴城

许 鸿 宾

10月8日下午,八⑸班同学长途跋涉20公里,探寻淤泥河的另一个源头:位于吴城镇仙桥村的“南坝坑”。

对于淤泥河的源头问题,两种意见长期争执不下。民国版《西平县志》认为:“淤泥河发源于权寨镇西黄龙池。池在尽头吴庄西南隅。”但2005出版的新县志却称“淤泥河源于舞阳县吴城,自权寨镇马庄入境”。孰是孰非,唯有实地考察一番才有发言权。4月9日,原七(5)班、九(4)班兵分两路,对两条源头进行考察。七五班沿北线抵达黄龙池;九四班走的是南线,因为是徒步考察,只走到马庄。这次八五班远赴吴城,算是将考察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出发前作了充分准备。班主任先行探测了考察路线;为保证按时返回,以骑自行车取代步行;考虑到路上可能找不到厕所,中午全班同学都没有喝水。

出校门从秦庄后往西约1里地,要经过一座水泥拱桥。这座桥很普通,但桥所在的位置可是大大的重要:往北500米即是“丁字口”,淤泥河两个源头交汇于此;往南是“干沟”,发源于师灵白庙;往西是黑河(旧县志称为“大沟”),即新县志所称的淤泥河正源,也是这一次的考察对象;桥下是干沟和黑河的汇合处,也是大名鼎鼎的黑龙潭所在地。传说黑龙潭跟尽头吴的黄龙池分别住着黑龙和黄龙,两地龙脉相通,鸭子从黄龙池一猛子能扎到黑龙潭。现在,传说中的黑龙庙已无踪可寻,就是“潭”,也看不出什么痕迹了。那么,有关黑龙潭的传说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湮灭吗?

继续沿河西行。过了刘庄,道路依然笔直向西,河道却向西南方向蜿蜒而去。由于骑着自行车,没法沿河道走,这是此次考察的一大遗憾。

越过黑庄,来到何庄。向西一条土路直通吴城,但大家决定往南看看河道,以免与它失去联系。过了一个十字街,顺何庄小学西侧往前走,前面又是一座桥,横跨在黑河之上。桥头坐着几位上了年纪的村民,说起黑河的典故,他们如数家珍。比如,黑庄人不姓黑,何庄人不姓何,村名由拆分河名而来。再如,黑何人到外地谈起自己村,常自豪地说:“黑何西靠马陵江,往南四里是白庙。”外地人听了很震撼,以为马陵江是条大河,还有白色的寺庙竟有四里之大,黑何肯定了不得。其实这是唬人的,马陵江和白庙都是普通村庄的名字。马陵江就是马庄。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何庄有个人在外面当大官,有乡亲犯了事,刚好由他来审。这位大官念乡里之情有心放他一马,于是惊堂木一拍,喝道: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我把你发配到黑何马陵江。陪审团一听,靠近江边还是“黑”河,这地方肯定够远够艰苦。谁也想不到,竟是把他发配回了老家。不过说到“马陵江”,名气还真不小。老人指着桥下那条往西的小柏油路说,这条路过去可是“官道”,东连五沟营,西通北舞渡,交通极其便利,客商络绎不绝,何庄人沿官道开了许多饭店,其热闹景象不亚于现在的国产107,据说马克·波罗都来过。只是物换星移,山河变迁,曾经的繁华已成为尘封的往事,只有静静流淌的黑河水还在默默讲述着昔日的传奇……

再往西就到马陵江了。果然只是一个普通村庄。不过这村庄确实不缺水:北靠黑河;村东村西分别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黑河支流。三面环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向北回到原来那条土路上,然后一口气到了吴城。在东王村小学门前发现一条沟,由西往东绵亘不绝。从方位上看,应该是黑河的上游。向当地人请教,证实了这个推测。可它是这么窄,不过丈把宽,与自家房前屋后的小沟并无二致。溯沟而上,又进一村,再往南拐300米,一个面积达数十亩的池塘呈现眼前。这就是南坝坑了。坑水很满,据说周围十几个村子的雨水全汇集于此;坑水也极其清澈,那边有四五个妇女洗衣,这边有两三名少年钓鱼,坑中有十数只鸭子戏水。坑的东北角有一个水泥砌的低低的坝子,取名“漫水堤”,水位升高时,塘水便从这里漫过去,经黑河汇入淤泥河,最后注入黄海。

  南坝坑所在的村子叫仙桥村,据村民讲是因村南有座仙女桥而得名,仙女桥又因石条上留有仙女的脚印而得名。来到仙女桥,桥下果然有一石条,只是上面压了很大一堆玉米杆,石条只露出“冰山一角”,只看见有涓涓细流欢唱着奔向南坝坑。石条上真有仙女的脚印吗?这里面又有一个怎样的古老故事呢?

尽管从感情上希望尽头吴的黄龙池是淤泥河的正源,但客观的说,无论是河道长度还是流域面积,或者比较汛期水量,南坝坑才是淤泥河当之无愧的发源地,新县志的说法更符合实际。

依依不舍离开仙女桥,踏上返程之路。来回共20公里,历时3小时又15分钟。

载《冬青报》2006年秋期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