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大mv视频:“内化”到底有多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08:56
“内化”到底有多难?
——提高山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内容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新设置的两门综合课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是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是否实现道德的“内化”是提高品德课实效性的一个根本的标志。笔者试从剖析山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并尝试从重构目标,锤炼内容,深入体验等途径入手,通过提高山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促使学生品德的内化成为一种可能。
关键词:  内化  山区小学  品德课堂  实效性
一、缘起:因为一种尴尬,所以执著追求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是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所应该努力的方向。的确,我们在不断地尝试着,然而一路蹒跚走来,当作为山区教师的我们静心思考时,一幕幕“尴尬”的镜头却不断地呈现。
【镜头一】《让我们同行》的课内课外
课内:
……
师:让我们再一次唱响那一曲动人的友谊之歌(教师出示“回音壁”——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世界需要热心肠!)
生:(齐读“回音壁”,声音“荡气回肠”!)
师: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定会在互帮互助中,建立深厚的友谊,让我们同行!下课!
课外:
老师走出教室,一脸轻松,回味着这堂品德课。来到办公室与其他老师津津有味地述说刚才这堂“精彩”的品德课。这时一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老师,班里打架了!”……
课堂内的“精彩纷呈”故然让人欣喜,但课外的巨大落差却着实令人忧心。而留给我们的也许得静下心来思考一番,我们在课堂内到底做了些什么?
【镜头二】在教学《父母,我特殊的朋友》一课中,教师出示“亲情AB剧”
师:出示“亲情AB剧”选项卡
★让我们选一选
A  我会主动和父母静心地沟通!
B  我把心事闷在心里!
师:当与父母的摩擦发生时,你会选择哪一项呢?选择A项的,请举手。
生:(纷纷把手举了起来,全班42位学生,选择A项的共有32人。)
师:有选择B项的吗?
生:(举手者寥寥无几。)
……
也许老师潜意识当中,希望孩子们能够把生活中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在课堂内展现出来,而孩子们却在一味取悦于我们的教师。试问,这样的选择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二、思考:“内化”到底有多难?
所谓“内化”,即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的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动机。学生是否实现道德的“内化”是提高品德课实效性的一个根本的标志。当我们品德教师叩问“内化”到底有多难时,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品德课程的基础——生活上来!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德育的浸润和陶冶下和谐成长已成为不少品德教师的积极追求。也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品德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直面我们品德课堂,以下几种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的思考。
现象一:注重形式的生活  为了追求生动直观的学习效果,教师过分讲求形式,而忽视形式为内容服务所造成的教学手段表演或竞争的不良倾向。小品、辩论……等活动形式五花八门,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学生从云里进入雾里,整堂课他们始终游离于真实生活之外。当然,欲达成品德的内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现象二:忽略生成的生活  审视我们的课堂,太多时候生活只是在课堂上走了一个过场。而在品德课堂上,随着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应该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动态”生成。然而,在一些品德课上,教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在课前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为课堂预先安排许多“独具匠心”的小节目、小插曲,使品德课堂——这一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变得单调、乏味而呆板,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情趣。
现象三:简单重复的生活  “为了生活而生活”教学内容看似回归了生活,但教师没有有效地进行挖掘引导,以致“生活”素材低效重复使用。课堂上教师本身就还缺乏对生活内涵的深入思考,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仅仅停留于生活的表面,没有引领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所在,学生的认识层面仅局限于生活的表象。因此,学生的回答只是生活的简单翻版。把生动感人的生活变成了重复的“生活”,而品德课注重的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探索:深入浅出,让花儿在课堂中绽放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可以抽象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规范据为自有”的内化过程,如将外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道德需要,外部的道德冲突转化为内心的动机斗争;另一方面,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品德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如内心的情感体验与价值选择的结果又必须通过外显的道德行为得以表现。品德正是在无数次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建构的,而内化与外显都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如何让活动这朵花儿在课堂中绽放,我们做了以下几点探索。通过提高山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促使学生品德的内化。
探索一:目标重构,体现地域特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新设置的两门综合课程。但是,课程的综合化也给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课教师对课程的综合性认识不清,教学目标把握不准。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在目标设定上“人云亦云”的现实十分严重。搬用教参,挪用他人等现象泛滥。然而我们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所以我们山区小学必须针对山区地域特色与山区学生实际,将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当重构。
而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或拓展延伸,或适当补充,或形式改变,或内容删减……只有经过反复斟酌的教学目标,才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案例一〗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走进大工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预设
重构前:
1.了解印刷工人的劳动过程,及劳动情况,体会遵守生产秩序和劳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装订书籍的生产劳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现有学习用品的珍惜之情。
重构后:
1.了解针织工人的劳动过程,及劳动情况,初步体会生产秩序和劳动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了解针织品的生产劳动过程,激发学生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
3.通过图片展示大型针织企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作坊式生产的落后与现代化大企业的先进。
由于我校地处山区,但由于受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该地区零星的存在几家家庭作坊式的针织品加工厂。这些工厂的厂房大都是由原来废弃不用的房屋改建而成,而且设备简陋。加上由于外加工需要,学生们在闲暇时,经常帮助家人进行针织品的加工。就是因为学生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课堂内记忆才易被唤醒,情感才易被激发。而在落后与先进的强烈对比之下,学生了解了落后的山区现状,同时努力学习,长大立志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思想也逐渐在大脑中生成。
探索二:内容锤炼,震撼学生心灵
品德课程虽然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这种内化,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剥的不自觉的过程,而是一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且教学内容的简单翻版,必然导致生活素材被低效重复实用,在此情形之下,品德内化将更加艰难。因此,教师在筛选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选取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真实的不一定是深刻的,在真实的基础上又具有深刻的一面,这是品德课堂的最高境界。
而作为山区品德教师的我们,又如何锤炼我们的教学内容呢?我们觉得应该首先立足教材适当重组,其次是结合山区特色精心选择。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囿于教科书,不能“教”教科书;品德课程要求教师应当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并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才会给学生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品德的内化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案例二〗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教学片断
……
师:大家的课前调查,让我们了解了爷爷和爸爸小时候的交通现状,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到五年前的一天!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是老师当时的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写的。让们共同走进这条路。(出示日记《这条路啊……》)
★日记一则
这条路啊……
3月18日          星期一            小雨
天还没有亮,我揉揉朦胧的双眼,妈妈却早已起床。唉!可怕的星期一……
简单吃过早饭,爸爸早已准备就绪。我背起书包,拿起昨天晚上妈妈给我准备的一个星期的菜,与妈妈道了声别,就推开了大门。
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天空中飘着细雨,那条不知走了多少遍的崎岖山路,由于昨天的一场大雨,现在已变得泥泞不堪。爸爸拿着手电跟在我后面,而我却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身后不时传来爸爸的叮嘱声“小心点!”“别急!”……我没有说话,只听到自己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和耳边呼呼的风声。
天渐渐亮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快到山脚。我加快了脚步,忽然脚下不知道被什么东西一绊,身体向前猛冲下去,爸爸想拉住我,可已经来不及了。我重重地摔在了路边,菜洒了一地,书包也浸水了。望着一地的菜,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爸爸迅速抱起我,查看我的伤情。我的左腿已经被刮去了一块,血也不住地往外冒。“今天我们向老师请个假!”爸爸的双眼已经红红的了!
唉!这条路啊……
师:(深情地读着日记)
生:(静静地听着,教室里出奇的安静。)
……
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真真切切切地感受着,孩子眼中闪烁的泪花,充分证明了这一教学内容给我们大家带来的震撼。如何唤醒学生的记忆?这是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生活,由昨天、今天、明天组成。所以关注学生生活,不但要换起学生以往的生活,还要尊重学生现在的生活,甚至要展望学生将来生活,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生活化的课堂。在《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课,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爷爷和爸爸小时候的交通现状。在此基础上为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交通的发展,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事例。因此,教师选择了一篇学生的日记——《这条路啊……》。或许对那条崎岖的山路,学生已渐渐淡忘,因为如今这条山路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但随着这篇日记的呈现,在与现实进行对比中,孩子的记忆再一次被唤醒。而就在这强大反差面前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身边交通日新月异地发展。
探索三:体验深入,升华学生情感
进入课堂学习的儿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以发挥他们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品德教学中的“体验”是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和参与实践亲身经历,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而真实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同时注意在课堂体验过程中的情境创设,评价反馈等,方能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在促成学生品德内化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在实际的品德教学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点策略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尝试。应该说这种尝试是有效的。
1.创设真情境,流露真情感
真实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感观材料,把客观的道理通过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观,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促进良好道德的的逐渐内化。
2.进行真评价,获得真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一般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它具有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中,有许多方面是自己看不到的,必须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看到它们,才能对这些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真实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信度,也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当然也只有在真实评价的作用下,我们才能获得学生真实有效的反馈。
3.体验真活动,引领真生活
课堂即生活,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课堂就是生活组成部分。如果将课堂与生活进行分门别类,那我们的课堂定会成为大海中孤岛,苍白无力。因此只有将课堂融入孩子的真实生活中,并指导孩子的现实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魅力无穷的。
〖案例三〗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爱秋天》教学记录
课前:
老师带领孩子走出教室,来到田野,和农民伯伯打招呼,并一起在田间拾那沉甸甸的稻穗;来到山林,观赏那满树的红叶,并拾起那一片片落叶,制作书签;来到农家院子,品尝甜甜的红柿子。回到教室后又与孩子们一起栽种野菊花,并记录菊花的生长过程。
课内:
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说一说秋天的趣——唱一唱秋天的歌——尝一尝秋天的果——画一画秋天的美”这个活动程序,进一步激发孩子对秋天的热爱。
课后:
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观察日记,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激发学生对秋天热爱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我爱秋天观察日记
姓名
时间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想到了
这是一堂开放的品德课,这是一堂回归生活的品德课。教师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教学围绕生活而展开。同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拾稻穗,做书签,吃柿子,种野菊等洋溢着秋天气息的活动,引领学生体验秋天的真正美丽。而在课堂中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实践的体验中。
是啊,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教学的课堂其实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他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情景一的教学道路是一定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也只有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教师真实有效的评价,才会得到学生真实的反馈,学生也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流露真实的情感,也只这种真实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生真实地生活。也就在“真实”中,我们的孩子得到了真正品德内化。
四、反思:执著在探索的历程中
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起点,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 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最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的生活。在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探索,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我们山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品德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更让人振奋的是我们的孩子也在悄然地变化着。
而随着我们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要走的路很长,我们要做的事很多。因为,人的品德需要多次反复方能形成。反复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内化的反复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这种反复性,有时来自学生自身思想品德不健全,有时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时来自家庭环境的不良或父母教育不当,有时来自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品德内化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良好的教育艺术。一堂课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探索似乎还比较零碎,如何让我们的研究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并有效地指导我们山区教师开展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品德课程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建构优良的品德。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的确,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已吹遍教坛,今天,我们不也在尝试吗?山区虽偏僻,但我们却倍感荣幸,因为我们也执著在这条艰辛但更让人振奋的道路上。我们一路蹒跚走来,亦将信心百倍的向前迈步……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赵小燕·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及矫正·http://blog.cersp.com
3.徐清荣·《关于品德新课堂的理性思考》·http://www.tljys.net/
4.朱小蔓·《生命德育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三版
①胡志鹏,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的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