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乳注射价格:对联故事 1、对联天子朱元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36:02

       1、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之为布衣皇帝。可这个布衣皇帝却非常喜爱对联,每年除夕都传旨,要“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他还与小孩子对对子、向民间寻对、撰写对联嘉奖太臣,为百姓书写对联,为妓院也题写过对联,这在历代皇帝中,是空前绝后、唯独仅有的。他的对联水准不凡,有不少妙联传世。明太祖倡导对联,可谓“功贯古今人第一”,为对联艺术的发展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世人给朱元璋以“对联天子”的称号。

 

(一)只剩尾巴在外

朱元璋小时候替田主刘德家看牛放羊,有一天肚子饿了,放牛的小伙伴周德兴、徐达、汤和都说肚子饿得咕咕叫。这个说有一碗白面条吃才好,那个说真想吃一块白切肉,还有人说不知道肉是啥味,大家说得流口水。朱元璋说:“现成的肉放在面前不吃,真是呆鸟!” 大家眼瞪瞪地望着他,很不明白。朱元璋牵过一条花白小牛,用放牛绳捆住小牛的腿。这时大家省悟过来。周德兴抄起砍柴斧子,当头一斧,就把小牛杀了。汤和、徐达帮着剥皮割肉,别的孩子拣枯树枝,就地生起火来烤牛肉。一面烤,一面吃,不一会儿,一条小牛就只剩一张皮、一堆骨头、内脏和一根尾巴。太阳落山该回家了,有个孩子说:“我们吃了小牛,回去如何见田主?”大家面面相觑,想不出主意。朱元璋拍着胸膛说:“我一个人认了”。并带头把牛皮、牛骨、内脏埋了,用土掩盖了血迹,把小牛尾巴插到石头缝里,统一口径说:“小牛钻进山洞里去了,只剩尾巴在外,怎么拉也拉不出来”。徐达风趣地说:

牛牯钻山洞,尾巴在外;

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丢”了小牛,是要挨田主打的。但他依然装得没事一样,拍打着手上的泥尘,风趣地接着徐达的话说:

老爷打重八,脑壳当先。

 

(二)出家时的对句

朱元璋年幼父母兄弟就都亡故了,他只好到皇觉寺出家当小和尚。离皇觉寺不远有个姓叶的秀才,来到皇觉寺游玩,高彬法师派小徒弟朱元璋去陪同。二人过溪涧,穿幽林,玩了半天回寺中,叶秀才见池里荷花巳结莲子,出一对句:

          莲子已成荷长老;

朱元璋即对下句:

          梨花未放先生。

后来因遭旱灾蝗灾,寺田收不到田租,朱元璋不得不离开皇觉寺去做云游僧。他云游到合肥农村,一天遇地方官征粮纳税,如狼似虎。旱灾、蝗灾,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怨声载道。一穷书生见了,欲言不能,欲罢不忍,小声自个儿说:

唉!可叹古今良吏少啊。

朱元璋正好从穷书生身边走过,接了一句:

嗯!须知世上苦人多哇。

朱元璋云游到了汝州(今河南临汝),恰逢庄主做寿,屋内杯碗撞击声,欢笑声,劝酒声不断传出门外。已经两餐没吃的朱元璋,肚子饿得咕咕叫,实在忍不住了,便径直进屋坐到下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喝得半醉的胖庄主,瞧见这个穿着破旧的小和尚,便指着大骂:

      呔!尔小子肮肮脏脏,进门就吃,又挟菜,又扒饭,好似馋猫偷食;

朱元璋也不示弱,边吃边回答:

      呸!你老瞎颠颠倒倒,开口便骂,不通情,不达理,犹如恶狗伤人。

胖庄主听后火冒三丈,叫打手们把朱元璋轰到门外。

 

(三)大皇帝邀小孩对

朱元璋率军去包围集庆,路上见到一个小孩看守马驿,感到很惊奇,问小孩多大了?

小孩说:“十岁”。

又问:“会对对联吗?”

小孩说:“会”。

朱元璋望着手执马鞭的小孩,笑着吟出一联:

                十岁儿童当马驿。

小孩打量朱元璋后,立即对出下联。

                万年天子坐龙庭。

朱元璋听了大喜,双手抱起孩子说:“好样的,叫我干爹 !”

 

(四)朱天子邀农夫对

一天,朱元璋微服漫步京城浏览市容。看到京城一派国泰民安的气象,心中无比欢快。他走到集市,见一卖藕农民,便凑上前去,从筐中拿起一支藕自言自语地说:

           一弯西子臂。

买藕的农民听后,品味这句话,觉得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即抬头看了看陌生人,不知道他是皇上,望着一节断藕上的藕眼,笑应:

           七窍比干心。

朱元璋觉得藕农很有才华,还要与他对对子,藕农也不推辞,只说:“请便吧!”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又出一联:

   莲藕入泥,玉管通地理;

藕农一边卖藕一边对下联:

  荷花出水,朱笔点天文。

朱元璋很满意,封他为“祭酒”(官职)。

 

(五)明太祖邀书生对

朱元璋便服出访遇见一位书生,问书生是什么地方人,书生回答:“四川重庆府人。”朱元璋随即以书生的籍贯出上联:要书生对下联,书生即对。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朱元璋)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书  生)

 

(六)皇上与军师对

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下棋,期间要刘伯温跟他对对子。他出上联,刘伯温应声答对。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朱元璋)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刘伯温)

公元1356年起,朱元璋与张士诚兵戎相见,十年间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到公元1365年,朱元璋的势力壮大起来了,这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召集文武官员开军事会议,商量进攻东吴张士诚。军师刘基(字伯温)率先到殿,朱元璋立即站起来,把自己写好的对联递给他。联曰: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刘基是历史上著名的军师,很受朱元璋的器重。他知道朱元璋虽有进攻东吴的打算,但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续出下联,鼓励朱元璋大胆出兵。联曰: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元璋审视了军师的下联,下定了进攻东吴的决心,得到文武官员一致赞同。

    注:“口”在天字下是吞字,在天字上是吴字。“王”在人字中是全字,在人字旁是任字。

   

(七)输棋赠湖

徐达不仅长于马上交兵、运筹惟幄,棋艺也十分巧绝。朱元璋与徐达同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从军反元,十分要好。朱元璋常常邀徐达到莫愁湖边的凉亭中对弈、对句。每次与朱元璋对弈,徐达总是败阵。朱元璋下决心,要让徐达亮出下棋的真本事来。在一个初春的日子,朱元璋又邀徐达去莫愁湖边下棋,徐达欣然前往。开局之前,朱元璋说:“今天下棋,立个规距:一、要一边弈棋一边对句;二、你若胜了我,我就把莫愁湖送给你。”徐达点头。

开局后,君臣间互不相让。中途,徐达执一子沉思如何下时,朱元璋眼观亭外湖边柳絮纷飞,想起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黄山谷下棋时所作的对联,信口吟出苏东坡所吟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徐达把手中的棋子下到要紧部位时,接上了黄山谷的一句: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这一天,他们从旭日东升开始布阵,直到红日西沉,还不分胜负。朱元璋棋兴未减,挑灯夜战。晚上寒风瑟瑟,水波粼粼。总算围成一局,朱元璋大笑了起来,吩咐侍人备酒,并向徐达说:“这一回,我是真的胜了!”

徐达微笑着说:“这盘棋,还得请主公仔细看来,方知胜负!”

朱元璋听出徐达话中有话,又见他端坐着不露声色,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举灯照棋,细心观察,发现徐达下的一百多颗闪亮的棋子,分明排出“万岁”两个繁体字,惊叹不已,马上对徐达说:“从此后,徐达就是莫愁湖的湖主了。”

后来,在凉亭位置建了“胜棋楼”,朱元璋为“胜棋楼”题联: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却如一局棋枰。

 

(八)文章第一,谋略无双

陶安(1315~1368)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少从李习游。元至正初(1341)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渡江,陶安与李习率父老乡亲出去迎接。朱元璋与陶安交谈得很高兴,将陶安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洪武初(1368)命知制诰,兼修国史。陶安学术淳正,尤长于易,著述甚多。卒于洪武元年,享年五十七岁。后追谥文宪。

陶安是有名的儒臣,很有学问,却仍不满足,一有空就读书,创作诗歌词赋,研习书法,晚了就在书房过夜。

陶安与朱元璋交往甚多,有一天,朱元璋早起来到陶安的府第,径直步入书房。在书房过夜的陶安,还没来得及收拾房间。朱元璋微笑着说: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陶安听出皇上这句话,是一副精巧的上联,他瞧见朱元璋手中那把画着山水画的白折扇,灵机一动,即回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称吴王,欲任用刘基、宋濂、章谥、叶琛等名士,问陶安对这四人的看法。陶安称:“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谥、琛。”其谦让精神可佳,朱元璋十分赞赏,御制门联赐陶安,给陶安以极高的评价。联曰: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九)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朱元璋书赠徐达一副对联,给予他至高无上的评价与赞扬,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联曰: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徐达(1332—1385)字天德,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明朝大将军,三军统帅,丞相,开国元勋。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乡招兵时投军,跟随朱元璋出征定远、滁州。1355年渡江当先锋,攻占釆石、太平(安徽当涂)。1356年攻下集庆(南京),受命为大将。攻克镇江,号令严明,城中井然。升淮兴翼统军元帅。继后攻克常州、宁国(安徽宣城)、常熟、宜兴诸城。1358年留守应天(南京)时,派兵收复池州,攻占安庆、潜山。与常遇春在九华山打败陈友谅,杀敌万人,活捉三千多。徐达反对常遇春活埋战俘。1361年随朱元璋夺取江州(九江),追陈友谅至武昌。鄱阳湖之战,徐达身先诸将力战,挫败陈友谅军的前锋后,还守应天,升为左相国。后率兵攻克庐州(合肥)、湖南、湖北诸路,又平定淮南、淮北。

1366年,朱元璋遂拜徐达为大将军,率师伐吴,逼降了湖州,攻破平江(苏州),活捉了张士诚,收降兵降将二十余万,封为信国公,第二年拜征虏大将军。以后率兵北伐,平定山东、河南。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攻破大都(北京),于沈儿峪大败扩廓兵,活捉元朝郯王、文济王及国公以下文武僚属千余人、将士八万余人,获驼马牛羊无数。

徐达刚毅武勇,长于谋略,善抚降兵降将,能与部下同甘苦,将士皆感恩效死,故其军所向无敌。徐达治军严明,军令如山,行军克城,军不犯民,所以民不厌军。徐达贵为大将丞相,但严以律己。朱元璋曾称其“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

明朝开国时,徐达任右丞相,兼太子少傅。洪武三年加太傅,改封魏国公。1385年死于背疽。追封中山王。

 

(十)为南京秦淮河大院制联:

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称大院),还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倡导商贾大款嫖娼,以增加税收。可这只不过是皇帝的好意,商人并不领情,倒是引得文武百官和文人趋之若鹜,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报到。如此一来,官员每天的公务变成了谈嫖论经,哪里还有心思放在政事上?一向勤政的朱元璋自然非常不满,为此下达了严厉的法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

朱元璋为南京秦淮河大院撰写的对联是: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注: 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第一任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汉族, 祖籍江苏徐州沛县,先从沛县迁至江苏南京句容,后再迁江苏盱眙,最后定居于安徽凤阳,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并改名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把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军中称之为“朱公子”。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七月,各路大军直达天津。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1398年病逝,葬于明陵。

① 西子:指西施,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杭州西湖,亦称西子湖。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  ② 比干是商朝最后的丞相,大忠臣。商纣王的妃子妲已说:“比干的心是黑的”,纣王听信谗言,杀害了比干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