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米花肯德基:(节选摘录)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倾听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8:14

一、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孩子年纪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4)别人讲话的时候,千万不能随意的插话打断。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有好的、轻松的姿势,才能有效的做到倾听,课上老师要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耳朵仔细听同学的发言,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发现别人说的跟自己的不同自己要补充或别人的答案不正确时,要先举手,不要随意的说、甚至喊叫。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示范耐心倾听

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作为每天跟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孩子们会把班主任老师当作像妈妈一样的人,会时常告诉班主任一些他们在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时候班主任就要仔细的倾听,等孩子说完的时候给与可爱的复合孩子想法的表情和评价。课堂上让孩子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自己讲和问的同时,要顾及学生的议和答,无论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当他们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结论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听,对学生叙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满怀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不能因为孩子的回答违背老师的想法马上反驳或者不让其说完。

四、要善于矫正学生不良的听课习惯

课堂上,为了提起学生的积极性,我总想以一种比较亢奋的状态带动整个卡特那个,课堂上孩子们充满激情,积极参与,可以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在亢奋的状态下就会没有约束,没有规则,那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或老师的要求就跟别提来了,

还有的时候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

1、“手势暗示”: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用特定的微妙手势和特定的口令以及课堂上所设置的加减分竞赛评价来提醒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灵活多变的语调,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或美感等),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学生的气质不同,个性有别),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她)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教具暗示”:当个别学生的注意通过一定手势转移到听课上来时,另外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应凭借教学的辅助工具,(如幻灯、图片、板书等)要求学生随着手指,或教师指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带动个别学生专心听课,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群体的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