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宝宝和猴宝宝哪个好: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2:03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30)2007-07-08 20:44, 郑金洲, 1060 字, 6/458, 原创 | 引用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礼貌用语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这样的问候我们在课堂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我听课时,注意到,有些课前的礼貌用语正越来越多地流于形式,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好”时的漫不经心、无精打采让我印象深刻。由此,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前一定要使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吗?有没有替代的内容或形式?

无精打采的“老师好”(30)

郑金洲

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礼貌用语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这样的问候我们在课堂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我听课时,注意到,有些课前的礼貌用语正越来越多地流于形式,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好”时的漫不经心、无精打采让我印象深刻。由此,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前一定要使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吗?有没有替代的内容或形式?

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有的教师向我提供了他们替代现有课前礼貌用语的一些做法: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老师请同学们简短地复述昨天学习的公式、定理等内容,回答后坐下,开始新的一堂课;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齐诵学校的校风或自己班级格言;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教师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教师回应“为同学服务”。

前两种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第一种学生起立表示了对教师的尊敬,同时也意味着新的一堂课开始,对以前所学习内容的复习,更是为导入新课提供了准备;第二种学生共同对校风或班风、班级中找寻的格言进行齐诵,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强化了校风等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第三种颇为不妥,因为教师的“为同学服务”虽然也能反映教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由于其与部队首长检阅仪仗队时的用语雷同,多了份滑稽,少了份严肃。

课前问候,其实是一种仪式。按人类学的解释,任何仪式都有其意义存在。师生之间的彼此问候,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反映了礼仪之邦师生间的礼仪,一定程度上也凸现了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但仪式加入在举行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承载的意义越来越有限时,可能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变。但什么样的变化才是确当的?什么样的变化才不是弄巧成拙的?什么样的变化是为学生所接受的?则需要做较为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可能,在课堂上,这种课前仪式很难找到一种完全可以替代就有仪式的方法,我们找寻的方法和原有的方法更多呈现的是相互间的补充,是呈一种互补关系存在,而不是替代关系。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课堂情景,采纳不同的课前礼貌用语形式,而不是用一种模式化的行为通行于所有课堂。对这种新仪式得当与否的分析,正如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大卫·卡纳迪恩所写的《仪式之背景、表演与意义:英国君主制与“传统的发明”,1820-1977年》中所说的,要把仪式放在具体的背景中来衡量,放在该种仪式产生的历史框架下去评判,而不是用非背景化的和相对历史性的观点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