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的价格:《功勋之旅》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52:34

    这是作者在2003年利用国庆节放假期间为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撰写的专题片解说词原文,专题片中使用的解说词是压缩删减版,看原文能够看到全貌。这段历史对于一大队的几代地质职工来说,是没有理由忘记的历史,“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看专题片可以听到看到凝重、震撼的解说画面,看解说词可以仔细聆听一大队发展的脚步声。这个专题片的制作得到了天津电视台副台长武鸽、新疆电视台、新疆地矿局新闻中心等单位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再一次表示感谢!(附专题片视频)

 

功勋之旅1

 

功勋之旅2

《功勋之旅》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2003第一稿(郭哲清版权所有)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黑画面  电脑敲击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

――马克思

片头音乐-

在凝重的大理石雕塑背景中推出片名-

 

功勋之旅

——记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

郭哲清

 一、地质勘查打天下

    从维权银铜矿发现的地质故事切入。在戈壁滩维权银铜矿讲述发现的故事:

2000年6月,一位从事地质工作17年的年轻地质队员——姬厚贵,在东疆戈壁滩骆驼峰附近找矿,发现了几颗孔雀石,剥开风化层,姬厚贵眼睛一亮,基岩上也有孔雀石。

一年后,随着一声巨响,一个中型银铜矿——维权银铜矿诞生了,迅即引起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这里,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子——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

  一部《西游记》,使火焰山闻名天下,家喻户晓。一部艰苦创业的发展史,使火焰山脚下的新疆地质一大队誉满全国地矿部门。悠悠四十载,树立着这支功勋地质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不断熔铸而就“探矿先锋”的座座丰碑­­­……

一大队驻扎在吐哈盆地的火焰山北麓,312国道横穿门前,东靠吐哈油田和鄯善县城,西邻历史名城吐鲁番,这里既是一条古丝稠之路的经济带,也是一条古丝道上的文化带(上世纪初“吐鲁番--敦煌学”兴起),是享誉世界的新疆无核白葡萄、哈密瓜的主产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职工1700多人,被誉为“火焰山边不谢的地质之花”。

是这支队伍,1964年建队后,迅速向四川宝鼎山集结,参加了著名的攀枝花大型钢铁基地建设——宝鼎煤田会战,这是毛主席、周总理十分关注的新中国工业建设项目,毛主席说:“攀钢建设不好,我睡不好觉”,周总理亲自组织攀枝花地区资源开发,视察现场情况。宝鼎会战取得了巨大成果,以高速度、高质量为攀枝花钢铁厂探明了大型优质煤炭基地——宝鼎煤田,为攀钢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在全国地矿系统引起了轰动,取得了首次大会战的胜利。在1966年召开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被授予全国首批“大庆式企业”称号。

是这支队伍,1966年挺进云南新平大红山参加大型铁铜矿会战,奋战了十年,提交了一个大型富铁铜矿床,探明铁矿储量5亿吨,铜矿储量130万吨,为云南省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可靠的地质资料,取得了又一次大会战的胜利。1975年被云南省树立为全省工业学大庆的第一面旗帜。

是这支队伍,1976年告别云南新平大红山,横跨9省区,奉调从祖国的大西南转战到了大西北,参加东疆富铁矿会战。在这昔日沉寂的火焰山脚下沸腾了,新疆鄯善县各族群众夹道隆重欢迎这支来自远方的功勋队伍,在赠送给一大队的锦旗上写着:“南征北战逞英豪,东疆会战立新功”。一大队不负众望,在戈壁瀚海经过5年艰苦奋战,对20多个矿区和30多个异常点进行了普查勘探及综合评价,提交了1个大型和3个中型铁矿,铁矿储量达3亿吨,为发展自治区钢铁工业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取得了第三次大会战的胜利。1980年地质部部长孙大光颁布嘉奖令:“一大队在地质找矿中功勋卓著特予嘉奖”,并获地质部“功勋地质队”称号。

是这支队伍,1990年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892”项目——新疆伊宁阿希金矿黄金勘查基金储量承包。天道酬勤,两年后,阿希山真的在一队人坚韧不拔、顽强拚搏下变成了一座储量达57.7吨的金山。这是在新疆发现的第一个特大型金矿,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伊宁阿希金矿地质勘探报告同时荣获国家级地质找矿、地质勘查成果、勘探报告三个一等奖。并获得6000多万元的工程勘察收入。一队在东疆鄯善又相继发现了康古尔金矿、石英滩金矿两个中型金矿,不仅结束了吐鲁番地区不产黄金的历史,而且和阿希金矿一起经过开发,使新疆一跃成为全国的产金大省。

还是这支队伍,1994年,在新疆哈密发现了土屋铜矿,2000年地质找矿获重大突破,经钻探验证达到了视厚度大于300m的矿体,经过中科院等专家评价,称这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地质工作的最大发现,是我国继江西德兴、西藏玉龙之后的第三大铜矿,这是世界级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探明铜资源量1000万吨,伴生金储量达95吨,银3065吨,钼195吨。引起全球矿业界广泛关注,并受到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充分肯定。

维权银铜矿选冶厂

维权银铜矿选冶厂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经济效益明显,当年获得利润465万元。

一大队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实践,从中体会到:

——要坚定树立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不断巩固地质找矿的基础地位;

——不断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指导并进行科学找矿;

——树立强烈的找矿意识和质量意识,“找矿就是为了开矿”,牢固树立“以找矿促开矿,以开矿促找矿”的指导思想。

 

××××××五秒片花

                              二、开发矿业求发展

1993年,是一大队的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困难时期,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上级下达任务变为自己找项目;大队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几乎全部更新;33%的职工面临下岗,一时人心浮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设备大部分老化;自办社会的包袱沉重。这些下岗的职工是一大队勘探的骨干力量,参加过多次大会战,他们曾是阿希金矿“硬骨头机掘分队”、“特别能战斗的地质勘探分队”的功臣,在阿希金矿勘探会战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从感情上接受不了这个严酷的现实。

怎样安置485名职工的就业,成为摆在一队面前的严峻考验和巨大压力。是“等靠要”,还是集聚整体力量,积极寻找出路,参与市场竞争?

面对严峻的现实,一大队的人想起了开发矿业的历史经验——1980年在东疆富铁矿会战结束没有指令性任务的情况下,由朱克昕主持编制了关于开采铅钒矿的论证报告,于1980年底提交地质部,很快获地质矿产资源司批准。1981年4月从下属16个单位中抽调47人组建了第一支采矿队,由张冬梅担任队长,于5月7日开赴离大队三百多公里的托克逊硫磺山矿区,共开采铅钒矿矿石1996吨,当年收益70多万元。铅钒矿的开采仅仅用了短短3个月零8天时间,却打破了地矿部找矿不开矿的成规,也开创了一队开发矿业的先河,为一队的开发矿业奠定了思想基础。此次开采工作引起地矿部及湖南株洲、沈阳等地冶炼部门的关注。

1985年,在预算投资锐减的情况下,大队得到自治区钢铁公司矿石供应紧张的信息,马上派人携带矿石样品和化验数据,主动上门联系,与八钢签定了采供矿石1万吨的合同, 当年5月组建了 57人的采矿队奔赴鄯善县尖山铁矿,并抽调20辆汽车组成专门的运输队。当年采供矿石2万吨,收入38.38万元,从此正式拉开了开发矿业的序幕。源源不断的铁矿石从戈壁深处运抵鄯善火车站,运往新疆八一钢铁厂,也源源不断地带动了一队矿业开发业的发展,给大队经济带来了滚滚财源。

1986年原地矿部部长朱训来队视察,走一路笑一路,受到地矿部领导的高度评价;199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来队看望职工,称赞一大队为“探矿先锋”。多次应邀在全国地矿工作会议上介绍开发矿业的经验。

随着一大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进程的加快,为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要先摸清“家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队党委一班人充分队识到为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基础,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历史赋予的又一次机遇。1993年大队多次研究部署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继而实行资产经营承包,并将清产核资与工效挂钩相结合,深化改革与转换经营机制融为一体。对40个独立企业和二级单位,69个三级单位,109个需进行资产清查的单位和经营网点进行了全面清查盘点。

摸清家底后,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关停规模小、风险大、经济效益差的小型矿山企业;将109个缺乏竞争能力的企业合并为10个骨干企业;凭着科学的论证,敢于负债经营的魄力和勇气,多方筹措资金1200万元,对两个黄金选冶厂进行扩建,从日处理矿石30吨提高到150吨;新建了梧桐沟铁矿。

1993年,由于变压力为动力,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均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奋斗目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但90%以上的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保证了职工工资的全额发放,而且年底基本上还清了贷款。这一年全队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36.1%,职工个人收入也比上年增长12.3%。从此走出了低谷,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了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规模生产,一大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的机遇。1994年,依靠一大队在社会上的良好信誉,与八钢联营,扩建红云滩铁矿,现在年产已达25万吨。除此之外,又对梧桐沟铁矿、百灵山铁矿、尖山铁矿进行了扩建,新建了铁精粉选矿厂、与八钢联营兴建了球团厂对铁矿石进行精选加工。同时大力开发花岗岩石材、菱镁粉、硝酸钾等非金属矿产品。已控股成立了新疆宝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立足新疆开发矿产资源,把企业作大作强奠定了基础。

正是因为在80年代初,一大队就有了矿业开发的初步尝试,结束了全国地质队伍只找矿不开矿的历史。有了这样的历史经验,要开展“二次创业”,他们自然地体会到: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必须要用改革和发展去解决。一大队领导班子首先统一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同时向广大职工进行“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及“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解决职工的思想观念问题。及时提出了“以转变观念为动力,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契机,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依据自身的优势,做出“把矿业开发作为一大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同时,在实践中确定了“产业上规模、管理上等级、效益上台阶”的发展思路。

2003年,铁矿石生产能力已达到60万吨,铁精粉25万吨,菱镁粉1万吨,花岗岩石材荒料3万m3,黄金260Kg,银铜精粉 2500吨。一大队已成为全国第一个矿业开发产值超2亿元的地质队,占自治区地矿局矿业产值近90%。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发展道路。

 

××××××片花

                            三、工勘施工展实力

80年代中期,新疆最大的钢铁厂八一钢铁厂,急需勘探哈密天湖铁矿作为后备矿源基地,并进行公开招标。一大队得知消息后,意识到工程勘察施工是地勘单位走向市场的又一重要途径。抓住这一工程勘察施工项目,就意味着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以钻探绝对优势一举中标。这是在全国地质队伍中,凭借钻探优势走向市场,夺得的第一个大型市场项目。

矿区地层十分复杂,曾有前人在此施工失败的教训,是块有名的硬骨头。素有敢打硬仗著称的一队不信这个邪。当年四月底中标,10天内就完成了前期施工设计。还是春寒料峭时,便组织浩浩荡荡的队伍和600多吨的物资,开进离队部500多公里的矿区。

哈密天湖铁矿勘探中,开动了13台岩心钻机,为了保证质量,采用了绳索取心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反循环钻进、定向设计和定向钻探施工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钻孔合格率达到100%,优质孔率达91%。6号钻机被全国总工会、国家经委授予“全国先进班组”称号。经过三年的苦战,高质量地完成了4.2万米的钻探工作量,按时提交了自治区首屈一指的优质勘探报告。获得工程勘察收入730万元。1989年12月《哈密天湖铁矿金刚石定向钻进施工技术报告》通过专家评审,以金刚石定向钻探方法搞大型矿区详勘,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天湖铁矿的全面胜利,使全国的同行由衷地发出“名不虚传”的赞叹。

1985年3月伊宁县皮里青煤矿河东区Ⅰ号井田勘探开始按要求编写设计,4月进入野外施工,于1987年结束野外勘探。全区投入工作量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物探测量共21平方公里,钻探7306米,槽探2821立方米,采集各类样品2122件。共探求矿区总储量近5亿吨,井田内工业储量1.2亿吨,皮里青煤矿因此由原来小型煤矿储量猛增至6亿吨,圆满地完成了设计年产30万吨矿井的任务要求。按储量规模,皮里青工业区已属中型以上矿区,Ⅰ井田达到中—大型煤田。所编写的报告1989年被全国储委评为国家级优秀地质勘探报告,并获得部级勘查成果二等奖。这是自治区地矿局取得的第一份国家级优秀地质勘探报告。

2000年,土屋铜矿勘探中,钻探项目具有较大规模,但因地层特别破碎,全部采用了绳索反循环钻具,保证岩芯采取率全部达到要求。由于钻探施工科学规范,国土资源部价格信息中心以这个项目的钻探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定额标准,在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推行,并沿用至今。

2003年哈密大南湖煤田一区详查,首次在煤田钻探中使用绳索取芯、孔底局部反循环、特制加大钻头、配合化学优质泥浆和泥浆处理系统——漩流除沙器,始终保持了优质状态,煤芯采取率90%以上,重量采取率80%以上,都超过国家标准。一大队的技术领先使煤炭专业地质队钦佩不已,前来观摩学习。

1998年起,走出行业,开拓新领域。克拉玛依稠油井钻探施工对一大队来说是陌生的。挑选了素质最好的钻工,并返聘了技术娴熟的老职工,同时聘用钻探高级工程师高克阶为技术顾问,老中青职工组成一个机台。这一仗打的并不轻松,克拉玛依白碱滩是一个荒凉的戈壁油田。气候炎热,风沙大,8—10级大风经常吹得人站不住脚,睁不开眼。平均每眼井施工期为五天,搬迁频繁,劳动强度很大。为了抢时间争速度,钻机当天搬迁、当天下表套、当天固井。每月完成五眼井。付出是收获的种子。101号机员工在市场竞争中深刻地意识到,只有高效率、高质量,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保持这支队伍的常胜不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当年施工27眼油井,进尺8142米,产值666万元,孔孔合格,连友邻施工队都刮目相看。

一大队不断更新装备、广泛运用新技术,使这支队伍在固体矿产岩心钻探技术上,始终保持了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凡是大型勘探项目非一大队莫属,牢牢占领了全国最大的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市场。在2002年新疆地矿局十佳钻机竞赛中,一大队有6台钻机达到标准,其中3台钻机获得自治区地矿局“十佳钻机”称号。

 

一大队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前提,改变管理方式,按市场运作,广开财源,依靠地缘优势,使一批小型企业成为一大队总体经济的又一亮点。

——乌鲁木齐真珍珠宝行从一个投资50万元的小店,已发展成为资产超过千万元、新疆珠宝行业货真价实的名店。

——金源加油站的改扩建,加大了油品的销售,年销售量已达到6000吨的规模。

——物资供销品种5000多种,不仅为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和工程勘察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年营业额2200万元。

一大队大力弘扬“三光荣”传统,长期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勘查开发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依靠自身的努力,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结合点”,以抓好干部职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营造、弘扬、升华“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一大队精神为“支撑点”,开展“二次创业”,经受住了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考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经济发展之路。进入“九五”以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正在逐步从事企混合运行向事企分体运行的转变,从简单生产经营向既要进行生产经营又要进行资本经营的转变,从追求规模数量向追求经济运行质量的转变,从传统粗放经营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

一大队经过40年的努力,彻底打破了旧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新机制,由一个单一功能的地质队,发展成为集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程勘察施工等为一体的资源型综合企业。一大队矿山和选冶厂16个,涉及金、银、铜、铁、钠硝石、菱镁、石材等9个矿种。拥有优良资产2.5亿元,资产负债率45%,2003年产值达2.2亿元,矿业开发产值占自治区地矿局近90%。

(同期声:)大队长郭建军:2001年,成立了新疆宝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占70%股份;现正在,整合鄯善黄金公司,筹备昌吉宝昌矿业公司。加大投入,兴办实业,树立“为开矿而找矿”的思想,巩固主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不断进行产业调整,与市场接轨,真正走出一条密切结合队情、体现自身优势、重视市场导向的道路。真正的发展之路还得靠自己去开辟。

 

××××××片花

                            四、精神文明显优势

无论风吹雨打,钻机不停人不停,这就是钻工们的生活。戈壁滩上一台钻机,几顶帐篷,他们在这样的“家”里,一呆就是9个多月。在1993年大队改制转机时期,一大队将分散在各分队的钻探力量集中成立了工程勘察公司。在勘察公司先后实行了经济责任制、岗位工资制、单机单孔承包制,却没有改变亏损的事实,钻工们仍旧戴着每年五六千元收入的“贫困”帽子。管理这支钻探队伍,成了一队勘察公司的“老大难”。

他们把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企业管理、完成企业发展目标来开展。从改制转机入手,在1997年底的勘察公司职工大会上,勘察公司领导班子拿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全成本承包。这期间,钻工们坚守着“包赢不包亏”的思想,与公司领导展开了激烈的大辩论。在强大的阻力面前,公司领导班子也坚定着一个思想:改革就是要担风险。在这样的阵痛时期,既要健全制度、推行制度,也要以思想教育帮助钻工们转变观念,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第二年,全成本承包制度的实行带来了工程勘察公司的大翻身,产值由1997年的270万元猛增到了1056万元。从那时起,钻工们的收入连年提高,现在已经达到原来的4倍。

一大队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化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得益于强化内部企业化管理,得益于苦练队伍内功。

在转换经济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实行公司制改革,按公司制运行

在改革中,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必须适时转变原有的组织体制模式,既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而超前变革生产关系,也不能因生产关系调整不及时而阻碍地勘单位生产力发展。1996年10月注册正式成立了“吐鲁番金源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初步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与一大队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下设“五部一室、七个分公司”,建立了“一级法人,统一管理,分类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为全队整体向资源型公司过渡,推进企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推进管理进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从人、财、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基础工作等不同方面要求全面推进管理进步,向管理要效益。

竞争上岗。2000年3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公司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彻底打破了干部工人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了激励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报名,然后进行笔试和面试,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经与自治区人事厅商洽,确定了笔试与面试的方案,分别按中层管理岗、机关部室管理岗、财会岗分类。由自治区人事厅的5名专家和1名队领导组成了专家组,对竞争上岗应试者认真进行了面试,当场打分,面试测评的主要内容有:仪表风度、专业知识、工作实践经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稳定性、工作态度、上进心进取心、竞聘动机、业余兴趣与爱好、创新精神等。面试采用了开放式提问、讨论等形式。参与中层管理岗位竞争者在面试之后,由职代会职工代表按《民主测评表》内容对其进行民主测评,当场统计分数,当场公布。竞争优胜者分别由相应部门办理任职手续,中层管理岗经组织审查、党委审定后聘任,其他岗类由用人单位聘用。

这次竞争上岗,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将中层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部室管理岗等85个岗实行竞争上岗,共有108人次参与了竞争。改变了旧的用人机制,“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择业靠技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增能减”的全新局面。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党的基本路线、“三光荣”精神、爱岗敬业和二次创业等教育。

为造就和培养一批“二次创业”的带头人,常年坚持狠抓干部的思想素质建设,坚持中层干部中心学习日制度,已坚持21年。围绕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以改革的思路,开展政治、经济理论学习,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讲政策、讲经济、讲形势,提高职工素质。并及时进行“三讲”和“三个代表”教育以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有阵地、有载体,始终坚持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工具,常年坚持对职工的宣传教育。队史展览以成为吐鲁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入开展建设“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把建家工作落实到推动先进生产力、倡导先进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把职工积极性引导到发展经济上来,发挥职工在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一大队的职工之家具有亲情感,职工对家有亲近感,愿意为家做贡献。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情暖人心。引导、提倡职工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送给职工健康礼物。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精神文明建设载体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画作品展、扶贫助困献爱心等活动。每年在大队和野外巡回放映50多部电影;为野外职工送经典影片和大量图书;在队部专设电视频道放映经典影片和电视连续剧。经常安排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坚持周六舞会值周制度。举办主题鲜明的节庆活动。在野外矿山,修建职工活动场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以职工较多的矿山为中心举办片区运动会;在队部,每年除了“书法、美术、摄影”和“趣味球类比赛”以及大队秋季运动会外,还推出了“花卉展览”、“根雕艺术展览”、“观赏石展览”,充分展示职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矿事业的精神风貌;在昌吉基地,有游艺活动,球类比赛,成功推出“广场歌舞晚会”,特邀昌吉路南办事处艺术团同台献艺,给节庆晚会增添亮色。为离退休人员推出了“门球邀请赛”等等。各类活动年年有计划,季季有布置,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陶冶了职工的情操。

一大队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也带来了文明;1990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在经济增长中得到显著改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职工收入的增长;昌吉地质村完成住宅建设面积48675m2,总投资3352万元,780户职工喜迁新居,并进行了花园式绿化,被昌吉市列为“示范小区”;斥资1800万元为在职职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一大队在双文明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先后获得了“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标兵”、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先进工会”、地矿部首批“文明单位”等45个省部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职工、家属,在矿山、鄯善、昌吉等不同环境,用一句话谈对一大队的感受:

 

五、一队精神展风采

3个地质队员艰苦奋斗的小故事,带出“一队精神”:

a.“老虎咀”是红山有名的陡坡。从山脚往上先是一堵几十米高的石壁,往上是20多米长的陡坡,再往上又是一堵几十米高的石壁。根据地质工作的要求,需要在这两级石壁中间的陡坡上施工一条探槽。面对这望而生畏的任务,谁的心里都有点发怵。

身材高大、血气方刚的坑探班班长、共产党员刘文聪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项危险的任务。他带领两个同志开始“虎口拔牙”的战斗。他们从半山腰迂回爬上“老虎咀”,登上了夹在两级陡坡中间的陡坡,展开爆破、挖槽和取样工作。正值夏天,气候炎热,头上太阳烤,脚下暑气蒸,汗雨如注。刘文聪总是冲在前列。一次爆破之后,他又抢着上去清理乱石,突然,一块巨石因爆破震松而以迅速滚落下来,刘文聪躲闪不及,当场负了重伤。刘文聪望着这座他日夜战斗过的红山,两眼流露出无限的留恋。因为流血过多,刘文聪牺牲了。临终前,他嘱咐战友们尽快把埋藏在红山的富铁矿找出来。他的献身精神成了鼓舞全队职工加速探明红山铁铜矿的巨大力量。人们怀念刘文聪,学习刘文聪。在红山矿区,挖掘了35000立方米的山地工程,采集了上千件岩石测试样品,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b. 他们不愧为“宝鼎——红山精神”的传人。1990年3月5日,一声炮响,揭开了一队开战阿希的序幕。大队长马天嘏,这位年过53岁身患严重胃病的共产党员,亲率一支先遣队骑马上山。在寒风刺骨、大雪弥漫中摸索前进十二个小时,到达矿区时他已冻得腿脚僵硬,下不了马,其他职工眼含热泪,只好将他从马背上抱下来。

c. 53岁的中层干部、共产党员刘仕一,也身患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天天吃药。出队时指挥推土机机开路。当时大雪封山,积雪一般在2米多深。茫茫雪原,不辨路线无法前进。他在前面骑马探路。有时马蹄陷落,他就步行前进,人若陷落,他就索性卧雪爬行。饿了,就在推土机带的拖车上架个火炉,放几块煤,顺手化雪为炊;困了,就身裹睡袋,卧在雪中就上一夜。机车推进到哪,就吃睡在哪。同行的职工问他:老刘,我们这样没命地干,图啥呢?老刘动情地说:当阿希探出了大金矿,这里的荒山变成了金山的时候,我们该图的就图到了。天道酬勤,几年后,阿希山真的在一队人坚韧不拔、顽强拚搏下变成了一座金山。

他们在阿希勘探中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和创出的高效率,被自治区誉为“阿希精神”和“阿希速度”,受到全疆地矿系统广泛学习和称赞。在阿希金矿勘探中还涌现出象全国先进生产者董连慧、自治区劳模魏桂仙等十余位英模和功臣。

d.提起土屋铜矿,40多岁的姜立丰的神情中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壮。从1994年到2000年,他已经在那里奋斗了九年。为了土屋铜矿,他落下了严重的失眠病和胃病。土屋矿区不是一个“苦”能形容得了的。东天山地区的夏季,地表温度70度以上,太阳下山后,地表温度仍在40多度。晚上热得象火炉,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睡着又快天亮了。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风沙侵袭就更不用说了。

矿区地质工作程度很高,地上地下已被二十余年来的数百批地质队伍翻了个底朝天。要在这样的矿区取得突破,真是难上加难。姜立丰的压力也很大。等待钻探、化验及其它成果,加上恶劣的环境,使他吃不下,睡不好,失眠也越来越重,不得不靠吞食大把的安眠药才能入睡。

2000年,土屋铜矿经过中科院等专家评价,称这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地质工作的最大发现,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铜资源地。国土资源部蒋承松副部长到土屋视察,一下车,就握着他们的手说:“又见到你们这支英雄的队伍了”。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个特殊群体,塑造了一大队“敢打硬仗”、“艰苦创业”的特有形象,铸造了一座座丰碑,谱写了一篇篇艰苦创业的诗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凝结出了“宝鼎精神”、“红山精神”、“阿希精神”和“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一队精神。

 

采访人物:王磊;由王磊说出蔡中举;张鸿剑;桑少杰

同期声:党委书记兼副大队长杨应照:

一大队所走过的路程,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结果。要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大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队党委和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浓墨重彩勾画了未来发展远景目标。新世纪航船启锚的汽笛已经拉响,第一地质大队将与时俱进,以全新的面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从事企混合运行到事企分开运行的转变,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从外延增长到内涵增长的转变,从传统的经营管理到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在五到十年内将大队建成国内一流的资源型企业,将形成“一二三”经济格局,即一个中心--地质勘查;二个支柱--矿业开发和工程勘察施工,扩大地质找矿成果并迅速产业化;三个特色--商贸服务、外部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完成由生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职工收入再翻一番。同时积极寻求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发展,全面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取进入全国先进文明单位行列。

未来在召唤,未来更美好。

有自强不息的追求,有勇于牺牲、乐于奉献高素质的队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拥有优秀的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的企业家才能,就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地勘队伍犹如一株参天的长青树,将结出物质文明和精文明的累累硕果。

 

 

 

补充:

(同期声1)自治区地矿局党组书记(原大队长兼党委书记)李琳:

一大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大力开展“二次创业”,提出“以转变观念为动力,以转换经营机制为契机,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依据自身的优势,做出“把矿业开发作为一大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在实践中确定了“产业上规模、管理上等级、效益上台阶”的发展思路。

长期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勘查开发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依靠自身的努力,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结合点”,以抓好干部职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营造、弘扬、升华“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一大队精神为“支撑点”,开展“二次创业”,经受住了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考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勘查开发一体化、探采工贸一条龙”的经济发展之路。

……

 

(同期声2)自治区地矿局副局长(原大队长兼党委书记)曾小刚:

一大队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深化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得益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得益于苦练队伍内功。

以成立 “吐鲁番金源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为标志,建立了“一级法人,统一管理,分类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加强基础管理,全面推进管理进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从人、财、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基础工作等不同方面要求全面推进管理进步,向管理要效益。在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