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鳗价格:姚文元1971年为何要求火化长沙马王堆女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23:25

姚文元1971年为何要求火化长沙马王堆女尸?

2011年07月09日 09:52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作者:熊传薪

字号:T|T
37人参与6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在向社会开放几天后,由于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人实在太多,展出了几天,展览就停止了。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姚文元,知道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女尸,而且参观的人很多,就指示要将女尸运到火葬场进行火化。闻讯后,我们认为姚文元倘若要将女尸进行火化,就必须给我们下达红头文件,我们不会唯口信是从。

文章摘自《民间故事选刊·秘闻》2010年第3期 作者:熊传薪 原题为《差点被姚文元火化的马王堆女尸》

1971年12月的最后一天,长沙的天空中正飘着鹅毛大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和几位老工人正在湖南省博物馆传达室内的火炉边烤火,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位老工人顺手拿起话筒接听,只听见电话中说:“部队医院在马王堆挖防空洞,防空洞底部的小洞内冒出一股‘鬼火’,他们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了”话音刚落,大家就议论开了。一位老工人说:“一定是民工在马王堆挖防空洞时,遇上了古墓,这墓一定保存得很完整。”

翌日,我们一行人冒着严寒前往马王堆施工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在防空洞底下,真有两座用白膏泥密封且保存很完整的古墓。我们立即向省文化组报告了情况,建议马上对古墓进行发掘。然而,因为当时省里领导对考古很陌生,虽然勉强同意挖掘,但他们对文物很不了解,只关心在墓葬中有没有金银财宝。记得当时一位领导问我:“小熊,墓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你们是要负责的。”我当时回答说:“防空洞下的古墓葬保存很完整,墓内肯定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它们比金银财宝还珍贵”

在筹得省领导拨付的6000元发掘经费后,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始制定科学的发掘方案。如何在少得可怜的发掘经费的支持下,完成这次考古任务,一时在省博物馆内引起了热议。大家各抒己见,也提出了不少的想法。譬如有的说:“现在省里给的钱太少,干脆从防空洞底部往下挖一个洞,将墓内的文物从洞中取出来,既省钱又省时间。”的确,防空洞底部到白膏泥仅一米多深,从防空洞底部挖一个洞到墓内将文物取出来很容易,而且馆内几位老工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这种想法在当时很容易办到。还有一些人提出:“不在防空洞底部打洞,可在洞内用水泥架一个长水泥拱,在拱下再进行挖掘,墓坑上的封土、填土不要挖,也可省钱。我听了他们的意见后,觉得以上两种想法都不妥。从防空洞底部往下挖洞到墓内将文物取出,那不就是一种古代盗墓的方法吗?不属于考古发掘。在防空洞内架水泥拱往下进行发掘,不仅不科学,也不安全。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为慎重起见,我们最终决定按照科学的考古惯例——先发掘封土堆,然后找到墓口,从墓口往下进行发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墓葬的完整资料。

1972年,当社会上的人们正忙于写大字报、开批判会的时候,我们开始悄悄地进行当时国内唯一在做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让规模巨大的墓坑露出了真容。此时,有关马王堆的发掘故事在长沙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好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马王堆来看热闹,比赶集的人还多。在墓口、台阶上,到处都站着人。由于墓口到墓底深达十五六米,是一个巨大的土坑,而墓口、台阶均为人工夯筑,加上雨水浸泡,土质松软,个别部位甚至出现了垮塌现象,为了防止墓坑垮塌事故,我们不得不在墓口上围了一圈铁丝网。但铁丝网也阻挡不了看热闹的人群,有的人将铁丝网剪断,钻进墓口。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如果考古人员在白天清理椁箱内的器物,墓坑就很容易垮塌,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

为了人员和文物的安全,我们决定白天停止发掘,改在晚上清理文物,将一件一件的文物从边箱内取出。有时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和科学性,从边箱中取一件文物,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工作量大得可谓是惊人。所有的考古队员每天晚上从七点开始,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才休息。这样干了将近半个月,我们才将椁内边箱的器物清理完。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还赢得外界给起的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号,叫“夜猫子”。但看到一件件宝贝不断问世,大家也乐此不疲。

记得在清理1号墓中四个边箱时,看到里边陈放的那么多从未见过的诸如丝绸、漆器等随葬品,不管是从北京来的专家和领导,或是从事多年考古工作的人员都感到欣喜若狂。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清理东边箱上层、中层存放的漆器时,我们在边箱底部发现存放有一批漆鼎。可是由于边箱太深,如何将漆鼎取上来,清理人员费了很大劲。我们先将漆鼎的盖打开,开盖之后,发现鼎内盛有清水,在水中还存放着几片藕片,藕片外形很完整,当考古人员将鼎盖取上来之后,清理人员将身躯扒在椁框边上,在用双手伸进边箱内,将漆鼎轻轻地从边箱内往上移时,发现鼎内的藕片在移动,外形完整的藕片转眼就散开了,变成了汤,外形不见了,好在北京来的专家眼疾手快,给漆鼎内的藕片抢拍了照,要不然这一现象就没有了。

还有一件事,同样令我终身难忘。我们把墓主人辛追的尸体移到湖南省博物馆之后,由于好奇,不约而同到博物馆来看女尸的人简直是不计其数。为了满足参观者的要求,我们将几件保存较好而又不易损坏的文物与女尸同时展出。在向社会开放几天后,由于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人实在太多,展出了几天,展览就停止了。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姚文元,知道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女尸,而且参观的人很多,就指示要将女尸运到火葬场进行火化。闻讯后,我们认为姚文元倘若要将女尸进行火化,就必须给我们下达红头文件,我们不会唯口信是从。另外,女尸是经过古代医学处理的古代防腐科学技术的结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标本,不能火化。后来,湖南省博物馆并没有按姚文元的指示去办,而是将女尸珍藏在湖南医学院,这才给今人留下了一睹辛追夫人芳容的机会。倘若当时我们一时糊涂,按姚文元的“旨意”将辛追的尸体火化了的话,那非成为千古罪人不可!(选自《中华遗产》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