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张良镇张伟民:不要做一个“职场怨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0:58:45

不要做一个“职场怨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6日15:12   39健康网

  怨妇不仅是家庭产物,职场上也开始出现怨妇——手头工作多到让人绝望,三更半夜还手脚冰冷地加班,一大早在办公室神思恍惚,压力大到神经质地抽掉一整包烟……怨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情绪,不怨就憋得慌,怨完心里会宽敞些。从这个角度说,抱怨是一帖心理镇痛剂。但在职场上抱怨过了头,就会让人望而生畏,“职场怨妇”可不是个充满诱惑的字眼,有时碰到“怨妇”又该怎么办呢?

  谁说别人就是应该帮你?

  污染指数:2级

  案例:菲菲是某大型广告公司的公关经理,穿着得体,谈吐应对也很有章法,深得客户欣赏。但很多同事却对她敬而远之,因为她总是“好事多磨”,一会找这个帮忙,一会找那个求助,而且一件小事就可以让她“翻脸不认人”。她的同事木木说:“你帮她多少都是应该的,不帮她吧,她能对着空气抱怨个没完,搅得大家心情都不好。帮完了呢,她又重新抖起威风来。我还是歇歇吧。”

  她的心理潜台词:我从小就是这样得到的。得到的,认为理所当然;得不到的,认为是缺憾,就一定要得到,否则就心怀怨愤,心情不爽。有这样心态的女性,往往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一代。她们从小习惯了在亲人那里有求必应,因而缺少一份感激的心,觉得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而一旦碰到拒绝就想不开,总觉得这个世界欠她很多。

  止怨贴配方:到此为止,不如感恩。当怀有感恩之心时,得到了就会认为是别人帮助的结果。即使得不到,也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或条件没成熟,或者本来就不属于自己。无论得失,心境都是积极正面的,情绪都是乐观平和的。要得到一颗感恩之心,可以这样内外兼修:合理归因。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认为成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而没有成功都是外界因素使然。更合理的归因,是看到外界因素对自己的成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学会感谢。对别人的帮助,即使内心不以为然,也要在口头上表示感谢,形成习惯。如果不懂得表达感谢,必定会伤害同事的热情,下次只好巧言令色另谋他助并心生怨恨,这就掉入了心理怪圈,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对待“应该型”同事:在你接受她的求助请求时,不妨多强调一些自己的困难,而不要立刻满口答应,让她为争取你的帮助多付出一些诚意和努力。当她过河拆桥时,用冷静的口气明确告诉她你的失望和不满。如果你保持沉默,那你的沉默一定斗不过她的沉默,因为她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并不会主动察言观色、看出你的不悦。

  为啥就要和别人比比比?

  污染指数:4级

  案例:玲兰特喜欢比较,业内其他公司给了员工更好的福利,她会抱怨自己的公司不大方;别的部门有更好的奖励措施,她会抱怨自己的主管不体恤下属;同事拿了比自己更大的单,她会抱怨对方用了她所不屑的手段;同事老公的公司原始股兑现了,她也会不满,并用“傻人有傻福”平衡自己;心情不爽的时候,就抱怨老公无能……

  她的心理潜台词:你们有的我也要有。用这类思维方式的女性,可能儿时并不特别优越,基于补偿心理,会一直特别关注别人的所得,将别人拥有的一切作为自己成功的指标。有的人受家庭教育影响,父母惯用比较法如“你看隔壁某某考了多少分”作为激励方式来刺激她,形成了过度比较的心态。
  止怨贴配方:这类女性看重外在的标准,究其原因,是内在价值感缺失,所以只好“拿来”社会或者别人的标准化成功。适当把目光转向自己,思考一下内心的真实需要,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渴望的,又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满足自己。中国教育缺乏如何处理情感、人际关系的训练,很多人即使受过高等教育,EQ还是处在中学水平。而国外很多大学都会开设情感方面的人文课程,现在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面对非专业人士的心理情感培训,不妨亡羊补牢,择优参与。 如何对待“比较型”同事:这类同事会比较在意别人的优越之处。所以当你和她分享成功快乐时,不妨也让她和你一起分担困难和糗事,让她放松对你的敏感。这类人其实内心很脆弱,特别缺乏个人价值感。如果你能恰如其分地称赞她的一些内在品质,和她相处会容易一些。

  他们为什么要做你的出气筒?

  污染指数:3级

  案例:(林先生公关公司职员)每次和阿May在一起,聊不到3分钟,就会被她的怨气醺出鼻炎。什么自己才华与潜力并茂,只是环境太差,同事太差,上级太差,真是英雄末路,虎落平阳,凄苦无奈……她总是找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逃避问题,根本不关心问题怎么解决。时间长了让人也怀疑:难道职场上真有那么多不公,砸得她满脑门是包包?

  她的心理潜台词:不是我的错!是不公平!的确,任何一次失败或困境,都不是单纯由一个人造成的。很多理由可能确实存在,但却不是主要的,当你转向本心时,会发现最关键的理由其实是自己。而喜欢强调不公的人,往往会超高地估计自己的水平和付出。而实际上,可能她确实做得不错,但别人也未必就差到哪里去。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付出,就会觉得无论公司如何对待自己,也是不够、不公的。如果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都看成绝对的不公,那就不是环境对你不公,而是自己的想象创造的不公了。

  止怨贴配方:未经你的许可,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你。因不公而抱怨,刚开始会有人表示同情,却往往爱莫能助。最终怨气会熏走很多人,甚至不会有人愿意跟你说话,谁会真正同情一个见人就说“阿毛丢了”的“祥林嫂”呢?所以,别人可能会对你不公,但不要自己对自己不公。不是别人对你不公,而是自己缺少宽容之心。我们不能选择别人的言行,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和反应。多看到别的同事的长处和付出,心态就能平和许多。化抱怨为动力,知道抱怨无用,行动是真。已经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自然是健康的心理机制。自省。如果你感到自己忽然对某事已经看透,提不起兴趣,就要警醒了。是属于无奈的放弃?还是理性的超越?是属于暂行搁置,还是行韬晦策略,以图后起?都要问自己一个明白。

  如何对待“逃避和借口多多型”同事:可以表示同情,但千万不要劝解,那样只会让她更相信自己的清白无辜,更觉得很受伤,抱怨与愤懑就会越多。如果无法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那么请远离她,一定不要出于面子,出于感情,随声附和,那样只会让她误以为你和她是同类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逃避,你也逃避,她借口无限,你推脱再三。如果实在忍受不了就实话实说:对,不是你的错,我理解,但也不是我的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