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麻痹神技:语文: 寒假专题——议论文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7:18
议论文阅读

 

二. 议论文复习要点:

  1.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2. 正确把握、理解文章的论点。

  3. 准确掌握文章的论据,并分析论据的作用。

  4. 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 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并分析论证的过程。

  6. 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鲜明性。

 

【典型例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譬如说,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④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在第②③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选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 (1)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不应该虚度人生。(2)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3. 引证法(引用论证):歌德的话:“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正反)对比论证:“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是从正面论证的;“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是从反面论证的。

    举例论证:譬如说,……

  4. 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珍惜生命;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修养,做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文段一: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惠铭生)

    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而《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现在不少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应当,天经地义,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有的人对社会相当冷漠,认为这个社会与他毫无干系;有的人接受别人的资助,也不知道感恩。某地有个年迈的老人,曾无偿资助80名贫困大学生,但那些大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甚至连封问候、感谢信也没有。笔者有个女同事曾患感冒,卧床不起,她的儿子放学回家一看母亲没做好饭,除了埋怨之外没有一声问候,然后拿了点钱扭头就走,找饭店吃饭去了。笔者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上海市教委在新出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的条款,这很有必要,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的一个空白。

    有的国家有感恩节,虽然它从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却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1. 请说说这篇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受到哪些来自社会的“恩赐”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于有的国家有感恩节作者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亲爱的同学,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你将如何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呢?试结合自己的情况,任选一角度具体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生活的品质

    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了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了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乃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于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好精神的表现。

  1. 文中“生活品质”的含义是指:(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开篇两段的作用是什么,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的三个“如果说”是从三方面来假设生活品质的,它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以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为例,意在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说“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忧虑”什么?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1)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坚持不懈,探求真理,潜心钻研,造福人类。他们的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品格更是光彩照人。

    (2)居里夫人,当有人要以重金购买镭的专利时,她不仅断然拒绝,而且毫不保留地将镭的“秘密”公之于世。她不谋私利,甘愿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人格堪称楷模。

    (3)布鲁诺为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他在火焰和浓烟的包围中,仍然坚信:“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他坚持真理,不畏邪恶,推进了人类文明和科学的进程。

    (4)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人重金留聘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之路。他名扬海外,身在他乡,但心里思念的是祖国人民,渴望的是祖国繁荣昌盛。他的赤子心、民族情永远感召着亿万中国人。

    (5)科学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改名时,他说:“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为钱。”改名实为小事,但足以表明科学家那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的。

    (6)与此相反,有的人虽也为科学殿堂添砖加瓦,但品格低下。创立热传导数学理论的傅立叶,在严酷的权力斗争中,时而效忠拿破仑,时而效忠路易十八,拿破仑东山再起,他又一次宣誓拜倒在其脚下。当人们再提到热传导数学理论时,还有谁对这位政治上的两面派肯于称道呢?

    (7)至于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诋毁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________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________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这也就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1. 根据文意,填入本文第(8)段空白处最恰当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又……又                                            B. 既……更

    C. 又……还                                            D. 既……又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科学家的成就辉煌灿烂,他们的品格更是光彩照人。

    B. 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

    C. 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

    D. 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3. 本文列举了多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用括号在文中将第三个事例所概述的事实准确标示出来。

 

  4. 根椐文意和表达需要,本文第(7)段空白处应填入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是为世人所不齿的。

    B. 怎会为世人所不齿呢?

    C. 是为世人所不齿吗?

    D. 怎能不更为世人所不齿呢?

 

  5. 文中下列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何?用连线的方法标示出来。

    第(1)段与第(2)(3)(4)(5)段之间                            总分关系

    第(2)(3)(4)(5)段之间                                               分总关系

    第(2)(3)(4)(5)段与第(6)(7)段之间                     并列关系

    第(6)(7)段之间                                                             递进关系

 

  6. 本文除运用例证法、引证法以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论证法。文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作为论据,这种论据属于__________论据。

 

  7. 为本文加一个能表明文章论题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文段一:

  1.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

  2.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

  3. 作者发现,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

  4. 持肯定的态度,因为感恩节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

  5. 此题较开放,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文段二:

  1. “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或“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好精神的表现。”

  2. 摆出反面现象,引出论题,为下文的批判树靶子。

  3. ①生活品质与物质条件无关;②生活品质与受教育程度无关;③生活品质与所处地区无关。

  4. 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5. 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联系实际(略)。

 

文段三:

  1.  B

  2.  D

  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人重金留聘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之路。

  4.  D

  5. 

  6.  对比    道理

  7.  科学家的人格(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