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 舒伯特 歌词:漆画|磨漆画|漆画屏风|漆画壁画|金箔漆画|蛋壳漆画|漆器屏风|漆画艺术|漆器|漆画网|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7:49:57
对漆画语言的思考
[2010-3-29]

中国传统髹漆艺术为现代漆画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新的材质、新的表现技法不断涌现。为了使现代漆画能迅速挤身当代艺术的行列,就应突破传统的束缚,并包容一切有利于漆画发展壮大的因素。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新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国古人用漆作画的历史十分悠久,至少可推至战国,最好的实例是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小瑟。瑟上至少有红、黄、褐、绿等九种色彩,彩绘着神怪龙蛇和狩猎乐舞场面,状物写形之妙,动人心魄,已完全超出装饰图案的范畴,而是真正的绘画艺术。然而中国现代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发展历史相当短。作为“依附“于漆器上的漆画,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今日独立的画种——现代漆画,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仅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新苗。
回顾漆画以往的发展史,我国现代漆画形成明显地受到三次外来影响。即日本漆艺的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越南漆画的影响和八十年代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画种,现代漆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思想和西方现代绘画技巧,为我所用,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漆画语言。
    1980年福建的“漆画艺术展”在北京、四川两地展出后,漆画就已成为与中国画、版画、油画相平行的画种了。1983年底江西与福建又举办了“福建—江西漆画联展”,促使漆画在全国空前繁荣。现代漆画也因此从众多的姊妹艺术中吸取了养分,丰富了自身的表现语言,大大的推动了现代漆画的发展。在几代漆画界前辈们孜孜以求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下,现代漆画走完了“开门立户”的第一步,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相比,现代漆画显得非常稚嫩,还处在发展上升阶段。
    纵观现代漆画发展的过程,我们发现许多作者在漆画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已有的传统经验、技巧和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循古依旧,按部就班,对新生事物熟视无睹,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至于在现代漆画大发展时拖了后腿,影响现代漆画的正常发展。
    漆画之为漆画,决不应该离开“漆”这个母体,漆是现代漆画的重要媒材。传统观念认为现代漆画脱胎与传统漆艺,而传统漆艺又以大漆为唯一媒材,因此固执的认为大漆应在现代漆画中占绝对地位,并且坚决排斥其它任何新兴涂料,同时认为使用现代化学合成漆是图快省事,是也路子,不正宗,毫无漆的特性可言,根本不适宜漆画创作。
    大漆是天然漆,有叫作土漆、中国漆。经过提炼后,特有一种透明的琥珀色调,具有深遂、蕴籍、含蓄、深厚的美感。如贵州的隐花、福州的赤宝砂、四川的砂金罩明,都是发挥了大漆罩明这一特点。《髹饰录》罩明中曾记述:“罩漆如水之清,纹色明于外,莹彻见底,佳绝可赏”。在日本、越南及我国各地都出现了许多利用大漆透澈晶莹的性能制作的漆艺、漆画作品。如中国李芝卿的《武夷山屏风》、沈福文的《金鱼盘》、雷圭元的《夜之海》、蔡克振的《报春》,越南黄积铸的《变工组》、陈廷寿的《竹》、潘继安的《北部山区旁傍晚》,日本藤正弘的《二曲屏风-巢》、铃木雅也的《二曲屏风-鸟》等。他们运用大漆表现月夜、水中倒影、山峦叠嶂、朝霞、云雾、海滩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实践已经证明,大漆是一种很理想的绘画材料,具有深遂、蕴籍、含蓄、深厚的美感,是其它材质不可比拟的。另外,大漆涂刷成膜后,漆膜的厚度不同,其透明度也不一样,并且有着沉着厚重之高雅风趣,淳朴优雅之光华润秀。它还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腐蚀、不怕潮、附着力强,并有美丽柔和的光泽,一旦坚固,便永久不变等特点,被誉为“涂料之王”。
    大漆虽然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漆液中含水较多、易变质、不能久存,还具有使人皮肤过敏的毒性等;而且大漆在现代漆画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大漆在空气中瞬间氧化(转色),不能厚涂、干燥慢、漆膜需要入窨;同时大漆的色泽深沉,不适宜表现一些明亮的、冷色调画面;另一方面,大漆对入漆颜料很挑剔,只有性能较稳定的少数颜料适宜入漆。而且大漆有很重的棕褐色,调配出的色漆都带有棕色色素,和钛白调在一起只能出现奶白色,其它颜色则逐步加深等等;再者,各地出产的大漆品质不同,用途有别,有些地方还不易购买,诸如此类。这些都增加了漆画绘制的难度,给创作带来诸多不便,也使漆画色调千人一面,非常单一。
众多传统观念的限制和大漆在现实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使不少画家望而却步,不敢涉足漆画,或早早离开漆画阵营,使漆画的创作队伍和漆画创作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欧洲人对亚洲传统漆器的疯狂热爱,早在17世纪末期,德国柏林就成立了一个漆饰研究中心。因为天然漆的漆性不易掌握,所以就发明了用人造漆(俗称“凡立水”,系Varnishde 音译,有油质清漆和醇质清漆等之分)代替大漆,并获得了国家荣誉大奖。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各种浅色改性大漆、合成树脂漆、聚脂漆、腰果漆等品种繁多,日新月异。特别是合成漆的价格低廉,容易购买。同时它一改以往大漆色彩深暗的局面,透明度强,使用过程中不过敏,适宜绘制明亮、鲜艳色调的作品,并且干燥快捷,使用条件不象大漆般苛刻,尤其适于院校学生和初学者掌握,对发展、普及漆画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新材料的出现也给我国这一古老而年轻的画种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多学科”“双重性”的画种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自由的空间和条件。
    纵观其它画种的发展历程,漆画决不应该被紧紧桎梏在大漆这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而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据《楚艺术史》一书介绍,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手工工匠们大胆改进漆艺材料,针对大漆的粘稠度很高,用笔很难拖动,不能挥洒自如等情况,创新性的加入桐油,从而一改大漆旧貌。由此可见,漆画的质材从古到今就是在实践中根据需要而改变的。    
    现代科技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必然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材料,完全无视新材料的应用,始终是会妨碍漆画在新时期、新条件下的正常发展和变化。实践证明,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但在普及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化学合成漆的不足,特别是一些缺乏责任心的画家,为追求经济利益,直接在水粉画、油画等画面上罩上合成漆,并伪称为漆画,以至严重损坏了现代漆画的名声。众所周知,“漆画姓漆”,漆画要有独特的漆语言,决不能简单地用漆调色模仿国、油、版、雕的表现语言去创作漆画,这样的漆画毫无漆画的语言特点可言。因此,大漆、化学漆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灵活运用。既要反对坚持以大漆为漆画唯一媒材的保守观念,又要驳斥那种一味反传统,追求新异的做法。在肯定大漆审美特性的同时,也要看到现代合成材料的优点。完全割裂新旧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不可能的,当代多元文化的特点就是允许各种各样的表现语言的自由发挥。
    近些年,全国各地许多作者纷纷将大漆与合成漆结合使用,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漆画作品。如:陈圣谋的《生命》,吴可人的《马蹄莲》,陈恩深的《无砂系列》,程向君的《医书系列》,杨在挺的《打门球》,林栋的《舞蹈课系列》,高震的《状态—1》等等。在发展中继承,在传承中创造。著名漆画家蔡克振先生曾说:“传统是常,创新是变,变中有常,常中有变”。把握这一原则,既可繁荣漆画创作,又可吸引大批一流画家加入漆画创作队伍。如果现代化学合成漆(聚胺脂等)在实践中被验证真的不适宜漆画创作,那它自然将被画家们所淘汰。“适者生存”,只要它能合理生存下去,就有它的价值。
    发展漆画就要多出好作品。倘若希望漆画出现多势多彩的局面,那么在漆画创作中,就应该允许并鼓励各种大胆的尝试。就算是“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涂其外”,也是在尝试中得到承认而被广泛运用。既然现代漆画在材料上可以“凡能入画者皆可用”,那为什么在“漆”的使用上不能接受更广泛的现代新兴材料呢?
漆画的发展需要兼收并蓄的魄力,也需要容纳百川的宽大胸怀,包容一切有利于漆画发展壮大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不要有绝对性,不要使深厚的漆艺传统成为现代漆画前行中的包袱,影响现代漆画的发展。继承为的是更好发展而不仅仅是继承。
    二十一世纪是我们发展漆画的大好时机,现代科学的发展,新的材料和技法不断出现,使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去做些探索性、实验性的工作,引进外来因素和语言,研究传统艺术如何向现代艺术转化。漆画艺术作为独立的画种,其自身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结构和形式,它不应被传统的固有的特点所束缚,而是要大胆吸收、借鉴,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多与姊妹艺术进行交流,更新创作观念,挤身当代艺术的行列,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走向成熟,任何画种封闭的发展都是可悲的。
漆画是一个富有潜力的画种,我国漆画必将会有更辉煌的前途。
参考书目:
〈漆画-漆话〉             蔡克振自选文集       2002年7月
〈漆    艺〉   乔十光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0年5月
〈中国漆画〉    陈圣谋     香港新风出版社       200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