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禁书目录19卷:中国抗战片:《血战台儿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1:49
',1)">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中国抗战片:《血战台儿庄》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中国抗战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推荐词: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不忘战争,回顾历史,勿忘国耻,郑重推荐!!!
影片是一部纪实性、文献性军事历史故事片,自问世后引起广泛重视,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有巨片意识且获得强烈反响的军事题材影片。台儿庄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军民团结抗击日寇侵略的大会战,是的英雄画卷,是一章震憾中外的悲壮交响乐。影片以浓烈的历史真实感和宏大的战争场面将台儿庄会战再现于银幕,表现...
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荣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由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导演,是大陆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由国民党军队打胜仗的战役。摄而优则导的杨光远,他导演的《老柏哥和电妹子》曾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著名将军李宗仁指挥爱国官兵在山西台北庄浴血奋战,歼敌一万余人;场面宏大,人物个性鲜明;影片历史再现了李宗仁、张自忠、王铭章、孙连仲等一大批爱国将领在抗战前期的风貌。
[影视资料]
导演: 杨光远 / 翟俊杰
编剧: 田军利 / 费林军
主演: 邵宏来 / 初国梁 / 江化霖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1986
血战台儿庄的获奖情况
1987年 百花奖(Hundred Flowers Award) 最佳影片
1987年 Golden Rooster Awards(Golden Rooster) 最佳化妆 Bijun Yan
1987年 Golden Rooster Awards(Golden Rooster) 最佳剧本
血战台儿庄的剧情简介 · · · · · ·
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荣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由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导演,是大陆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由国民党军队打胜仗的战役。摄而优则导的杨光远,他导演的《老柏哥和电妹子》曾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电影技巧而论,本片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传统战争片,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能够将参与这场战争的历史人物逐一网罗,并挑选外貌神态相近的演员来扮演,纪实风格显得特别逼真可信。像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王铭章、孙连仲、汤恩伯、白崇禧、韩复渠、徐祖贻以及蒋介石等名人,在银幕上都显得栩栩如生,部分要角的性格亦塑造得鲜明而有气魄。剧情从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亲自抵达徐州部署对日决战开始发展,他把被误认为汉奸的张自忠及其它战区不愿收留的川军王铭章整编入旗下,与日军在临沂展开序幕战。其间,蒋枪决擅离济南的韩复渠,张自忠率部为被困的庞炳勋军团解围及王铭章兵败自杀殉国等高潮戏一一上演,在惨烈的人海战中,国民党军终于击溃了日军矶谷师团,获得悲壮的胜利。
我国电影史上描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影片之一。由于历史年代的局限性,在大规模生产抗日电影的年代,一直是敌后故事长期占主流,《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正面战场鲜有的《七七事变》等作品,也是描述国民党的失败多于胜利、绥靖多于抵抗。《血战台儿庄》是37年华北保卫战最壮烈的一幕,在平、津、冀、鲁相继沦丧之际,在国民党第五军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的胜利(第一次胜利为山西战场的平型关大捷)。
[精彩影评]
唯一的、真正的、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抗战大片!
无可争议的华语经典,这部片子是我们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一部拿得出台面的抗战片,影响力很大,知名度甚至要超过国内。票房收入2.7亿,这个记录直到张艺谋的《英雄》出现才被打破。《血战》既是一部“政策片”,但更是一部民间片,它的成功与老百姓及解放军战士们的努力是分不开。当年为了追求片子的写实感,剧组不但严谨地考证了史料,影片中的那些军服还是人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尽管当时已经有了批量生产的技术。经常看军事影片的朋友们,会发现不少二流的片子中那些军服太新太粗糙了,而且还有折痕。《血战》是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以正面战场为主题的抗战片,同时也是第一部大片级的国产军事片,它给后来的《大决战》提供了富贵的经验借鉴。如今20年过去了,却还没有一部抗战片能够达到《血战》的水平,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令人感叹不已……
关于《血战台儿庄》在世界军事电影中的地位,笔者拿它和外国二战影片作了一下比较,感觉《血战》尽管比起《世纪悲剧》、《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来说还有所欠缺,但要比《兵临城下》、《风语者》、《U-571》来得出色,大概和《中途岛》、《虎!虎!虎!》、《坦克大决战》是同一个档次。若要把2005年二战结束60周年前的所有二战影片拿出来作一个排行榜,《血战台儿庄》属于排入前十有难度,但排入前二十则有一定实力的类型。有位看过数十部二战影片的网友把《血战》排在第12位,笔者认为这个排名比较合理。《血战台儿庄》是我国军事影片的一个骄傲,它是目前唯一的、真正的抗战大片,无论中国未来的军事影片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血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这部影片的投资其实只有200多万,主要由民间出资,参与演出的解放军战士们不得不睡在很破旧的地方,但他们的认真、执著,使影片最后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国际影界的称道,这股坚韧的精神今天又有多少剧组能够拥有呢?现在拍抗战片的可以说每隔一段时间偶有一部,然而真正有诚意认真地去拍摄的,几乎没有……
请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面对侵略----写在“台儿庄大捷“70周年
题记:
我们把堆积成山的血肉之躯筑起在了台儿庄的中正门前,换来了这场歼灭日寇上万人的胜利。
这里不缺少英雄,精忠报国、大气凛然的张自忠将军;舍死抗敌、慷慨就义的王铭章师长.....更多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默默无闻的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名字--中国人,他们从容赴死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捍卫国土,捍卫尊严。
这部影片提醒人们,请告诉孩子们,中国人曾经是这样面对敌人的侵略!
你已经多久没有唱过国歌了?
看到影片结尾,油画般的画面,史诗般的镜头,“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悲壮的歌声回荡在心中。
我们把堆积成山的血肉之躯筑起在了台儿庄的中正门前,换来了这场歼灭日寇上万人的胜利。
也许换算双方伤亡人数的比例,我们胜利的代价太过庞大。也许一次胜利,不可能阻挡整个战区最终的沦陷。
但是通过这部纪实性的影片,我们多少能够了解到一些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真实情形,多少能够体会到一些在民族存亡之际有血性中国人的不屈精神。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战争影片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被塑造得过分高大典型的战斗英雄形象,足够多的英勇就义前高呼的崇高革命口号。
我们需要英雄,同时,我们也想了解那些在战场上如草芥般死去的普通中国人。面对侵略时,那些人们是怎么战斗的,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赴死的。
这些,也许在这部影片中,你都能看到。
杨光远导演身为一个山东人,立誓要把1938年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这场战争真实的呈现给世人。我想,他做到了。
这里不缺少英雄,精忠报国、大气凛然的张自忠将军;舍死抗敌、慷慨就义的王铭章师长.....更多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默默无闻的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名字--中国人,他们从容赴死只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捍卫国土,捍卫尊严。
这里没有过分艺术化的“万岁”“打倒”之类的口号,人们走向死亡时喊的是“替我多杀几个鬼子!” 或者去以血肉之躯阻挡一辆日寇的坦克,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清明想着给我烧点纸。”
固守台儿庄的最后时刻,国民党守军已被逼入绝境,而汤恩伯的援军还在畏首畏尾地按兵不动。守军将领孙连仲接受李宗仁的命令和建议,用大把的洋钱给部队打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显然,用错了地方,这不是在打内战,而是在面对侵略。“我们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啥?留着这些钱,给我们立块碑吧。”最平凡的士兵们身上却往往能闪烁出最伟大的英雄主义光芒,他们就这样踏着扔了一地的洋钱,走向死亡。
所以说,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捷,不仅仅彰显了李宗仁领导下一批抗日将领们的功勋,更加是广大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意志和决心的体现。台儿庄残破的城墙上,烈士们用鲜血渲染着几个大字“宁死不当亡国奴”!
这部八十年代拍摄的影片,尽管受到拍摄条件,资金,特效水平上的种种限制,但是无论是在规模,布景,画面,人物的表现力上,都不逊色于现在拍摄的任何一部国产的同类题材纪实性战争电影。影片的成功是因为多达二十几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因为处处力求还原历史真实的严肃拍摄方式,以及油画般唯美的画面;更是因为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告诉了人们,在中华民族受到侵略,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是如何不屈地面对这一切的。
看过这部影片,请告诉孩子们,中国人曾经是这样面对敌人的侵略!
[请您观看]
',2)">
编辑于2011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