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剑初章隐藏英雄:二十四节气--- 秋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7:39
秋分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为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又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虫子也爬进墙角屋下;水见干枯。秋分后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白天渐短,黑夜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医学认为此时要特别注意保养内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秋天常会引起许多旧病,需注意防范。饮食上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金秋季节更是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等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
宋代谢逸词《点绛唇》上阕云:“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民谚曰: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秋季如何提高免疫力:
积极主动的锻炼、均衡的营养、平和乐观的心境。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作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
适合秋分节气的食谱

[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淀粉、食油各适量。
[做法]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去蟹鳃,蟹肚被斩
剖处摸上干面粉。将锅烧热,放油滑锅烧至五成熟,将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
锅煎炸,待蟹呈黄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热均匀,至蟹壳发红时,加入葱姜
末、黄酒、醋、酱油、白糖、清水、烧八分钟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浓汤汁,
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锅即可。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瘀。

[配料]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
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
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
海米烹入料酒,高汤少许,加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南瓜中含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南瓜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品,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 


今年的秋分时间正好是9月22日23时44分21秒。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按摩穴位 提神醒脑(图)
“秋乏”袭人,对于上班族和学生来说,困倦和疲劳的感觉总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困扰。怎样能迅速赶走疲倦?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李庆雯教授为您介绍了几个按摩穴位提神醒脑的方法:
1.按揉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如图),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6次。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
2.按揉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中指)的凹陷处(如图),是经外奇穴,按摩此处还可缓解头痛。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3.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如图)。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