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枪士礼包:第十七章 补虚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7:30:27
               第十七章 补虚药   
 

  
 

概 述

  概念: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药性 大都味甘,补气、补阳药性偏温,补阴药性偏寒凉。补血药药性不一。
  作用、分类及适应证
  补益药大多味甘,故有滋补之功。
  虚弱证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因此补益药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之别: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但一般温性不强,也有平性者----能补脏腑及一身之气,增强机体活动能力。因为“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故补气药重在补脾、肺之气----用于脾气虚弱证或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及肺气虚弱等证。
  2.补血药----性味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补血,大多还兼有养阴作用。因为“心主血”,“肝藏血”,故补血药重在补心血,补肝血。----用于心肝血虚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经产诸症。因大多兼有养阴作用,所以亦常治疗肝肾阴虚证。
  3.补阴药----性味多甘寒,少数咸寒----滋养脏腑之阴液,生津润燥,重在补肺胃、肝肾之阴。 ----用于肺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肝阴虚证及肾阴虚证等。
  4.补阳药----性味多甘温、咸温或辛温,少数苦温----温补人体阳气。因肾阳为诸阳之本,阳虚诸证往往与肾阳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补阳药主要是补肾阳的药物。----用于肾阳虚证,或肾不纳气之咳喘与脾肾阳虚之泄泻等。
  配伍:
  1.气血阴阳是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补益药中某些药物药性粘腻,特别是补血药中的熟地、阿胶等,有碍胃助湿副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其补益之效,而又能减轻其副作用,故常于滋补药中配伍行气健脾和胃之品。
  2.血虚证常因肺胃健运失司而引起,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脾气虚弱易致血虚,因此补脾气可以改善其消化吸收功能,能化其津微,使血有生源,即所谓补气可以生血。另血虚病人,又常兼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证,故补血药,常配补气药同用。
  3.阴虚兼气虚者,若阴虚日久,亦可致气虚,而气虚亦易致阴虚,以人体精津阴液,全赖气化而成,故补阴药也常与补气药同用。
  4.补虚药常配伍解表、攻下药等祛邪药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应用注意事项:
  ①身体健康,无虚弱表现者,不可滥用,以免“误补益疾”;
  ②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外有表邪,内有实积或实邪未尽,气壮体实者,均当忌用。以防“闭门留蔻”;
  ③补血与补阴药,药性滋腻,能助湿满中,湿阻中焦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④补气药多甘味明显,甘可壅中,湿盛中满者忌用;
  ⑤补阳药,性多温燥,能助火助阳,故阴虚火旺者忌用。


第一节 补气药

  【偏于补全身气虚的药物】
  一、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
  药性 味甘,人参味苦微苦,性微温;党参性平;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相同点:补气生津,均可用于全身气虚,脾肺气虚,热病津伤口渴,口干舌燥,消渴证。
  各药特点:
  人参 微温不甚燥,补气作用最强,尤其能大补元气,用治元气衰脱之危重证。为益气固脱要药。补脾肺之气,除治二脏气虚证外,还可以促时其化生、输布津液功能,因而表现出生津止渴。
  党参 甘,平。补气作用不如人参,用于脾肺气虚之证,可代人参用,但没有大补元气之功,因而不能用作治疗重病。又能生津养血,治津气两伤及血虚证。
  西洋参 补气作用仅次于人参,能清虚热养阴,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热病气阴两虚者最宜。
  太子参 补气作用最弱,属平补之品,气阴虚不耐峻补者最宜。
  用法用量:
  人参 入煎剂5~9g,宜文火另煎。大补元气可用至60g,野山参功效最佳,多用于挽救元气虚脱;生晒参性较平和,宜于气阴不足者,红参偏温,宜于气阳两虚者。
  西洋参 宜另煎。
  使用注意:
  人参 ①邪实正不虚,湿盛者忌用;②服人参不宜饮茶及吃萝卜;③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
  党参 实热证不宜用。
  考点:常考药物,关注四药的共同功用及区别点。重点关注人参、西洋参。

  二、黄芪★★★★★
  药性 味甘,性温。
  功用:
  1.补气升阳,能治脾胃气虚证,但最明显的特点,是升举中阳,用治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胃、子宫、肾等脏器下垂;
  2.益卫固表,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3.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的疮疡不溃或溃久脓水不尽,疮口不尽,也被誉为“疮家圣药”;
  4.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肿。
  用量用法 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生用。
  使用注意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者,不宜使用。
  考点:必考药,重点关注四大功用,用法,使用注意。

  【偏于补气健脾的药物】
  一、白术★★★★、山药、白扁豆
  药性 味甘,白术味兼苦,性温;山药性平,白扁豆性微温。
  功用相同点:偏于补气健脾,多用于脾气虚弱之倦怠食少,腹泻痢疾。
  各药特点:
  白术 又能燥湿利水,用治脾虚水肿,痰饮,又能止汗,安胎,用治表虚自汗,脾气虚之胎动不安。
  山药 补脾胃而质润,除补脾气外,又能补肺、脾、肾三脏之阴。药力缓和,兼收敛之性,固精止带,治遗精带下,尿频。
  白扁豆 补脾之外,兼能化湿,消暑解毒,夏季脾虚湿盛,感受暑邪的食少腹泻最宜。
  用法用量:
  白术 燥湿利水生用,补气健脾炒用,健脾止泻炒焦用。
  山药 补阴补气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白扁豆 消暑解毒生用,健脾化湿炒用。
  使用注意:
  白术 阴虚津亏,内热者不宜用;
  山药 湿盛中满者不宜用。

  二、甘草★★★★★、刺五加、大枣、蜂蜜
  功用相同点:益气补中,用治脾虚证。甘草、大枣、蜂蜜又能缓和药性。
  各药特点:
  甘草 又能补心气,用治心气虚之心动悸,脉结代;祛痰止咳,治咳喘有痰;清热解毒,用治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食物及药物中毒,缓急止痛,用治脘腹或四肢;缓和、调和药性。
  刺五加 又能补肾安神。
  大枣 养血安神,用治血虚证,心血不足之脏躁。
  蜂蜜 又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使用注意:本品甘润滑腻,宜助湿滞气,令人中满,故湿盛中满、痰多咳嗽及大便稀溏者忌服。
  用法用量:
  甘草 解毒泻火宜生用,补气缓急宜炒用;
  大枣 入丸剂当去皮核并捣烂;
  蜂蜜 冲服。
  使用注意:
  甘草、大枣 湿盛中满者不宜用;
  甘草 大剂量用,易致浮肿,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大枣 助湿外,又性温助热,食积、虫积作痛及痰热咳嗽者忌服。


第二节 补阳药

  【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
  鹿茸★★★★、肉苁蓉、紫河车
  功效共同点:均能温补肾阳,益精养血,用治肾阳虚,兼精血不足者。
  各药特点:
  鹿茸 补肾阳,益精血作用最强,峻补元阳,大补精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治肾阳虚之阳萎、滑精、宫冷不孕。益精血,强筋骨,又可治精血不足之筋骨无力,小儿发育不良。调补冲任,用治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过多。托疮毒,用治阳虚气血不足之阴疽,疮疡久溃不敛。
  肉苁蓉 质地润,性缓和,故称苁蓉(从容),又能润肠通便,治精血不足之便秘。
  紫河车 亦为血肉有情之品,既补阳,益精,又补血补气,适用于各类虚证。主治证包括不孕、阳痿、遗精、腰酸;消瘦乏力,产后少乳;肺肾两虚的咳喘;癫痫久发。用量1~3g。
  用法用量:
  鹿茸 1~3g,研末分次冲服,或入丸散。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紫河车 1~3g,研末装胶囊服。
  使用注意:鹿茸阴虚阳亢,实热、痰火外感热病者忌服。

  【补肾阳,祛风湿的药物】
  一、淫羊藿、巴戟天、狗脊、仙茅
  功效共同点:均能温补肾阳,祛风除湿。用治风湿痹痛日久累及肝肾,筋骨萎软腰膝疼痛,软弱无力。
  各药特点:仙茅偏于祛寒除湿。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湿热证忌用。

  二、锁阳
  药性 甘温,
  功效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主治 肾虚阳萎,不孕,腰膝萎弱,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用量 9~15g。
  使用注意 本品甘温助火滑肠,故阴虚火旺、实热便秘及肠滑泄泻者忌服。

  【补肾阳,强筋骨的药物】
  杜仲、续断
  功效共同点: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安胎。用治肝肾不足的腰膝冷痛,筋骨无力。肝肾不足的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各药特点:
  杜仲 补力较强,还能降血压,治高血压属肾虚或肝阳上亢者。
  续断 补力较弱,还善行血脉,续折伤,为伤科治跌打骨折所常用,又善止血,除治胎漏下血外,还可治月经量多,崩漏。
  
  【补肾阳,温脾阳的药物】
  补骨脂、益智仁
  功效相同点:温补肾阳,温脾止泻,固精缩尿。用治肾阳虚所致的遗精遗尿,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五更泄泻。
  各药特点:
  补骨脂 偏于补肾阳。温肾壮阳,可治肾阳不足的阳痿,腰膝冷痛。又能纳气平喘,用治肾虚不能纳气的虚喘。
  益智仁 偏于补脾阳,又可开胃摄唾,可治脾气虚寒之口多涏唾。用量3~6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补骨脂大便秘结者忌用,益智仁有湿热者忌用。

  【补肾温肺的药物】
  蛤蚧、冬虫夏草、核桃仁
  功用相同点:益助肾阳,温补肺气,用治肺虚久咳,肺肾两虚的久喘。
  各药特点:
  蛤蚧 又能益精血,为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佳品。用量6~9g。研磨服,每次1~2g,浸酒每次1~2对。
  冬虫夏草 又能止血化痰,能治肺阴不足的劳嗽痰血。
  核桃仁 又能润肠通便。
  使用注意:
  蛤蚧 风寒、实热及痰湿喘咳者忌服。
  核桃仁 阴虚火旺、痰热咳喘及大便溏薄者。

  【补肾活血的药物】
  骨碎补、海马
  功效共同点:补肾阳,活血
  各药特点: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血,续伤, 用于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又善治跌打出血,筋伤骨折,所以称为“骨碎补”。
  海马 研磨服每次1~1.5g。

  【阴阳并补的药物】
  菟丝子、沙苑子
  功效共同点:平补肝肾阴阳,固精缩尿,明目,均可治肾虚(阳虚或阴阳两虚),或不能固涩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肝肾阴虚之目暗不明,视物昏花。
  各药特点:
  菟丝子 补肾阴作用,较明显,又善补脾止泻,用治脾虚便溏腹泻,安胎,用治肝肾虚弱,胎动不安;生津止渴,用治阴阳两虚的消渴。
  沙苑子 养肝明目作用更明显。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小便短赤不利者忌服。
  [补阳与回阳、升阳、潜阳、通阳的比较]
  补阳:主要指补肾阳,性味以甘温为主,亦有咸温或辛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壮阳等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腰痛,脚弱、男子阳痿、女子不孕等证。补阳药中具有强壮阳事,兴奋性机能,能治疗男子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即称为壮阳或兴阳,药如鹿茸、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等。
  回阳:指回复阳气,挽救厥逆。适用于亡阳证症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药如附子、干姜等。
  升阳:指升举中阳(中气),升阳药能使下陷之中气上升,适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药如柴胡、升麻、黄芪等。
  潜阳:与升阳作用趋势相反,即潜降肝阳之义,又称平肝潜阳,以介类药居多,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目胀。药物如龙骨、牡蛎.石决明、代赭石等。
  通阳:温通阳气。具通阳之用的药物,味辛,性温,能祛寒邪,化痰饮,适用于上述病邪阻遏阳气,影响气机运行所致的小便不利,胸痹等证,药如薤白、桂枝。


第三节 补血药

  一、当归★★★★★
  药性 甘、辛、微苦,温。
  功用:
  1.补血活血,为补血要药。用于血虚血瘀诸证。
  ①血虚证,症见头昏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失眠等。若气血两虚,常配补气药同用。
  ②血虚兼有血瘀者,血瘀证无血虚者亦可使用。
  2.调经止痛,用于
  ①妇科经产诸证,为妇科要药。无论血虚或血瘀所致者均可使用,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或崩漏下血等。
  ②活血止痛,可用于身体各部、多种原因所致的疼痛证,如头痛、胸胁痛、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寒凝血滞血虚者尤宜。
  3.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用量用法:酒炒增加活血作用。全当归和血,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属活血作用强,偏于破血。
  使用注意:质润,能助湿滑肠,凡湿盛中满,大便滑泄者,均当慎用。
  考点:必考药,关注药性,补血活血功效对应的适应证。关注各部位的功效差异,配黄芪的意义。

  二、白芍★★★★
  药性 味苦、酸,性微寒。
  功用:
  1.养血敛阴,用于
  ①血虚诸证及妇女月经不调、崩漏。
  ②外感风寒,恶风、自汗,营卫不和之证,常配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
  2.柔肝缓急止痛,用于
  ①肝阴不足,肝气不和,胁胁疼痛;
  ②脘腹疼痛;
  ③手足挛急疼痛,常配甘草。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之头痛,眩晕。
  用法:养血阴调经宜炒用。平肝敛阴多生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
  [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白芍与赤芍均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但功效主治不同:白芍为栽培品,赤芍为野生品。
  白芍 功能补血养阴,血虚、阴虚证宜之,且能平肝缓急,用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证及脘腹手足挛急疼痛。
  赤芍 凉血活血散瘀、用于血热证及瘀血证为宜。故成无己指出:“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白芍与当归的比较] 均能补血,止痛。
  各药特点:补血方面,当归性温,血虚有寒者为宜;白芍性寒,阴虚有热者为宜。
  止痛方面,当归补血活血而止痛,多用于气滞血瘀,或兼虚挟寒者;白芍柔肝缓急止痛,多用于挛急性疼痛。
  考点:常考药,关注功用、用法,与当归的功效比较及与赤芍的功效区别。

  三、熟地黄★★★★
  药性 味甘、微苦,性微温。
  功用:
  1.补血:味甘质腻,为补血要药,治血虚萎黄,头昏眩晕、心悸失眠,以及血虚而致的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2.滋阴补精填髓:用于
  ①肝肾阴虚之眩晕,耳鸣,消渴;如阴虚火旺,可见骨蒸潮热,遗精盗汗;
  ②精血亏损的腰膝酸软,眩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
  使用注意:性质滋腻,易助湿碍胃,致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所以凡气滞痰多,湿盛苔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均应忌用。脾胃虚弱者,宜与砂仁同炒,或配橘皮、砂仁、木香等行气健胃药同用。
  [熟地与生地比较]
  熟地与生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性功效亦有不同:鲜者称为鲜生地,长于凉血生津;烘干则称生地(又称干地黄),经黄酒拌闷蒸晒者名熟地,其性由凉转温,质更粘腻。两者皆适用于血分证和阴虚证。
  熟地 长于补血滋阴,用于血虚证,并可补肝肾之阴。
  生地 长于凉血养阴生津,用于血热证。
  考点:常考药,关注功用、用法、使用注意。关注配砂仁、陈皮的意义及与生地的功用比较。

  四、何首乌★★★★
  药性 制首乌 苦、甘、涩,微温;
  生首乌 甘、苦,平。
  功用:
  1.补益精血,用于
  ①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黄;
  ②肝肾阴虚精血两亏而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须发早白。
  2.润肠通便,用于久病、年老体弱血虚肠燥便秘。
  3.解毒,痈肿疮疡,瘰疬。
  4.截疟:久疟气血亏虚。
  用法:补益精血制用,解毒、截疟、润肠生用。
  考点:关注四大功用,重点关注用法不同,功用有异。

  五、阿胶★★★★
  药性 味甘、性平。
  功用:
  1.补血,用于血虚眩晕,心悸,面色无华。
  2.止血:用于出血证。如吐血、咯血,常配蛤粉同炒;治崩漏,尿血,常配蒲黄同炒。又可用于崩漏下血。
  3.滋阴润肺,用于
  ①阴虚燥咳或虚劳久咳;
  ②阴虚火旺之心烦失眠,盗汗。
  用法:烊化兑服,若用蛤粉、或蒲黄炒成珠则可入汤剂。以蛤粉炒长于润肺,以蒲黄炒长于止血。
  使用注意:性质黏腻,有碍消化,脾胃运化差,呕吐便溏者慎用。
  考点:常考药,关注三方面功用,特别关注用法。

  六、龙眼肉
  药性 甘温
   功用 补心脾,益气血。
  主治 心脾两虚之心悸怔仲,失眠健忘,气血不足证。


第四节 补阴药

  一、南沙参★★★★、北沙参★★★★
  药性 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
  功用相同点:
  1.养阴清肺,润肺止咳:用于肺阴虚或肺燥有热咳嗽;
  2.益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津液不足,或杂病胃阴不足,口渴,舌干。
  各药特点:
  南沙参 养阴力稍弱,偏养肺阴,兼有化痰益气作用。
  北沙参 养阴力较强,并且肺胃阴并养,但无化痰作用。
  来源:北沙参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南沙参来源于轮叶沙参和杏叶沙参等的新鲜或干燥根。
  考点:重点关注二药的功效比较。

  二、麦冬★★★★、天冬
  药性 味甘,苦,性寒。
  功用相同点:
  1.养阴生津润肺,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口渴,消渴;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各药特点:
  麦门冬 养阴力较弱,又能清心除烦安神,用于心阴虚,心火旺,心烦失眠,心悸怔忡。又能益胃生津,治热病胃阴耗损,口渴,口舌干燥,舌红少苔。
  天门冬 性较滋腻,养阴润燥之功较麦冬为胜,又滋肾阴,清虚火,治肾阴虚阴虚火旺证。
  用量用法:麦冬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忌用。
  考点:二药的功用,及兼用功效。

  三、石斛、玉竹、百合
  功用相同点:养阴生津,主治肺胃阴虚诸证。
  各药特点:
  石斛 为养胃阴要药,滋阴清热作用明显,用于虚热。还能益肾阴,用于肾虚视物模糊,腰膝酸软。
  玉竹 长于生津止渴,为热渴证常用,是补益药中不滋腻,不恋邪之品,可用于阴虚外感。
  百合 润肺止咳作用明显,又能心安神,用于热病伤阴,心阴不足,或外感余热未清而致心烦恍惚。以及心阴亏损,心肾不交所致之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考点:三药的功用区别点,重点关注石斛的益肾明目强腰功用,玉竹用于阴虚外感的运用,百合的清心安神作用。

  四、黄精
  功用:
  1.养阴润肺,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劳嗽久咳。
  2.补脾益气,蒸熟后用,益脾胃之阴外,又可补脾胃之气,用于
  ①脾胃气虚而致倦怠无力,食欲不振;
  ②脾胃气阴两虚证,症见口干食少,倦怠无力,便秘舌红;或消渴。
  3.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头晕,腰膝酸软,乏力。
  使用注意:脾虚有湿,咳嗽痰多及脾胃虚寒便溏者忌用。
  考点:关注补肺、脾、肾三脏之阴功用,重点关注与山药、西洋参一样,均为气阴双补药。

  五、枸杞子、桑 椹
  功用共同点:滋补肝肾之阴,用于肝肾阴虚。
  各药特点:
  枸杞子 系平补之剂,尤擅养肝明目,又能润肺,用于阴虚咳嗽。还可用于阴虚消渴。
  桑椹 又能补血,多用于阴血虚损之眩晕,耳鸣,目暗,须发早白,生津止渴。常用于肝肾虚损证,及热病后期津伤口渴及肾阴虚消渴。另能润肠通便,用于津伤肠燥便秘。
  考点:二者功用异同点。

  六、女贞子、墨旱莲
  药性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女贞子味甘、苦,性凉。
  功用共同点:补肝肾阴,用于头晕目眩,须发早白,作用缓和。
  各药特点:
  女贞子 滋阴作用较强,明目功用明显。还可清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
  墨旱莲 补益作用不及女贞子,但可凉血止血,多用于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的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考点:二药的功用异同点。

  七、龟甲、鳖甲★★★★
  药性 性咸、性微寒,龟甲兼甘味。鳖甲归肝、脾经,龟甲归肾、心、肝经。
  功用共同点:
  1.滋阴(清热),用于肾阴不足,虚热内生之骨蒸潮热,盗汗;
  2.潜阳(息风),用于肝肾阴虚以致肝阳上亢头目眩晕,以及阴虚风动证。
  各药特点:
  龟甲 偏于补肾阴,还能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用于
  ①肾虚腰膝酸软,筋骨不健,骨痿、小儿囟门不合,齿迟、行迟诸证;
  ②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
  鳖甲 偏于清虚热,为治阴虚劳热要药。又能软坚散结,用于癥瘕、疟母。
  用法:生用,或醋制后用,用时宜打碎先煎。鳖甲生用滋阴潜阳力强,醋制用长于软坚散结。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孕妇忌用或慎用。
  考点:常考药。重点关注二者的共同功用,兼有功用。关注用法,鳖甲生、制品的功效区别。


本章小结

  1.功效小结
  (1)补气药
  偏补一身及脾肺之气,补气作用较好的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西洋参;
  偏于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有:白术、山药、白扁豆;
  能补心气的药物有:人参、甘草;
  具有补中缓急作用的药物有:甘草、大枣、蜂蜜;
  兼有养阴作用的药物有:西洋参、山药。
  (2)补阳药:
  具有补肝肾、祛风湿作用的药物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胡芦巴;
  兼有强筋骨作用的药物有:鹿茸、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
  兼有安胎作用的药物有:杜仲、续断、菟丝子;
  兼有补肺肾、纳气平喘作用的药物有:补骨脂、蛤蚧、胡桃肉、冬虫夏草、紫河车;
  阴阳并补的药物有:紫河车、脐带、菟丝子、沙苑子;
  兼有养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有:菟丝子、沙苑子;
  兼有益精血作用的药物有:紫河车、鹿茸、蛤蚧;
  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有:胡桃肉、锁阳、肉苁蓉;
  兼有温肾暖脾作用的药物有:补骨脂、益智仁。
  (3)补血药:
  兼有补阴作用的药物有:熟地、白芍、阿胶;
  兼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有:当归、何首乌;
  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有:当归;
  兼有调经作用的药物有:当归、白芍。
  (4)补阴药
  偏于补心阴作用的药物:麦门冬、百合、生地、阿胶、龟甲;
  偏于养胃阴作用的药物: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黄精;
  偏于补肺阴作用的药物:沙参、麦冬、百合、天门冬、阿胶、玉竹、黄精;
  偏于补肝阴作用的药物:枸杞子、白芍、山茱萸、熟地;
  偏于补肾阴作用的药物:熟地、制首乌、天门冬、龟甲、鳖甲、知母、石斛;
  偏于补肺胃之阴作用的药物:麦门冬、玉竹、石斛等;
  偏于补肝肾之阴作用的药物:山茱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
  兼有补血作用的药物:龟甲、桑椹;
  兼有明目作用的药物:枸杞子、女贞子、石斛;
  兼有滋阴潜阳作用的药物:龟甲、鳖甲。
  (5)其它章节具有补虚作用的药物有:生地黄、玄参、附子、肉桂、桑寄生、桑螵蛸、鸡血藤、五味子、覆盆子、芡实、莲子、蛇床子等。
  2.重要配伍
  人参配附子: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辛热回阳救逆。两药配伍,益气回阳,用治亡阳气脱证。
  人参配蛤蚧:人参善补肺气,蛤蚧补肺益肾。两药配伍,补肺益肾而定喘嗽,治肺肾两虚,肾不纳气的虚喘日久。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酸收敛阴。三药相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治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
  甘草配白芍:甘草味甘补气缓急,白芍酸收养血柔肝,两药相合,缓急止痛力强,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当归配黄芪:当归性温补血,黄芪微温补气,气旺则血生。两药相合,益气生血力强,治血虚或气血两虚证。
  黄芪配柴胡、升麻:黄芪甘温益气升阳,柴胡、升麻皆有升举阳气之功。三药相合,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中气下陷诸证所常用。
  3.重要药物药理
  人参:
  ①兴奋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
  ②抗休克,强心,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③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调节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抗肿瘤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
  党参:
  ①调节肠胃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改善学习记忆;
  ③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④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
  ⑤抗菌。
  黄芪:
  ①促进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②强心,扩张外周、冠状血管及肾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促进骨髓造血;
  ③调节糖代谢,保肝;
  ④抗病毒,抗菌。
  甘草:
  抗心律失常,抗消化性溃疡,解痉,镇咳祛痰,解毒,保肝,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变态,并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
  鹿茸: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提高机体工作效率,延缓衰老。
  淫羊藿:
  ①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性腺功能;
  ②抗心肌缺血,降血压;
  ③降血糖,提高骨髓细胞的增殖效率,延缓衰老;
  ④抗炎,抗过敏。
  当归:
  ①抗贫血、促进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外周血管、降血压;
  ②兴奋或抑制子宫平滑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③降血脂、抗炎及保肝。
  何首乌:
  ①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
  ②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
  ③抗衰老,保肝。
  白芍:
  调节免疫,镇静,镇痛,解痉,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抗炎,保肝。
  枸杞子:
  增强、调节免疫,促进造血,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护肝,降血糖,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名词解释]
  1.甘可壅(满)中:甘味明显的补虚药,多用久用,能壅滞脾胃之气,影响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脘腹痞满,食欲下降,甚则腹泻的症状。药如甘草、人参。
  2.大补元气:大力补助元气之义。大补元气药有较强的扶正补气作用,治疗元气虚弱病证。对气虚欲脱者,可起“补气固脱”之功,药如人参。
  3.托毒生肌:促使疮疡脓毒向外托出,生长新肉之义,亦称托疮生肌。托毒生肌药性味多为甘温,有温补气血之功。适用于疮疡患者,气血不足,疮形平塌,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液清稀,久溃不敛者。药如黄芪、鹿茸等。
  4.柔肝:滋补阴血之品,使肝体得养,肝气柔和条达,肝用恢复,疏泄如常,谓之柔肝,主要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的胁肋疼痛及筋脉失养而致的手足筋急作痛。药如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