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天记网易版:学案导学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55:02

学案导学的应用与思考

旅顺中学  方海蛟

 

一、             我校为什么要进行学案导学。

 

一)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     1、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功能、实施、评价等)   2、倡导新的教学方式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    4、教材、课堂与社会生活、科技进步密切相连  

   学案导学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二)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十分明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虽然教师也特别的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调控,、注重了分层次教学,但是还是很难的兼顾到班级的所有学生。并且学生的质疑和问题,教师往往只能够听取极少数学生的意见。极少数的做到了解答(课堂上的时间安排根本不允许,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同时教师也很难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中间的环节,也就不能够全程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到底是在那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学案导学由于学生的思考具体到了字面上,教师的巡视和检查就会从中发现大量的信息,也可以给予学生及时到位的辅导,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进取性,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高,这就是我认为的学案导学法学习过程的即时性。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让学生对学习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利用学案导学,使得教师的引导、指导具体化,记录在纸面上,永远不会因为大脑的忘记而消失,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实在在有效,说是学案:就是学生在完成学案的同时,实际上上就是在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长久的坚持学生的思路就会被我们领到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方向,最终给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学习的习惯好,并且发展学习能力,对于大块时间的利用就会更加的科学。(学生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学案,最终摆脱学案。)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会学习,为实现终生学习奠基


(三)是改进目前备课状况的需要
师资发展不平衡,集体备课不能有效落实 。我校青年教师较多,在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缺少教法素养,对于集体备课中的教学设计,以及为何这样设计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和不到位,在加上青年教师的教学资源相对少,所以在问题的处理上就会与有经验的教师造成一定的差距,这时备课有时就成了备课组长讲一讲的过场,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我们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都知道他重要,青年教师也知道重要,但是就那一句话,学生背一会就背会了,但是集体备课时老教师讲解该课时,肯定会强化牛一是实质,牛二是量化。那么青年教师到底能够理解多少,在在课堂教学中又能落实多少呢。设计成成熟的学案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这样青年教师就有了下手的着力点,也可以上出和老教师一样的效果了。

另外教师专业发展很不平衡,集中集体智慧,形成统一思路。一纸学案就会尽可能的消除这种不到位与不平衡,并且会是最佳方案。虽然落实起来还有差距,但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考虑问题,解决学生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凸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四)改进目前课堂教学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但有的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只注重“形似”,忽视“神似”,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教学目标常常落实不到位。
1、在我校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公开课表演作秀,唱歌、表演、辩论等形式本无可厚非,而大量教学现实中,活动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
2、为了加强互动与交流,无效的分组讨论,课堂上,无论什么问题都要分组讨论,仿佛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新课程精神;
3、满堂发问,一些教师以为没有问题就不足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问题较多,并且难度也不是很低,有一定的含金量,但是学生回答问题就一个学生而言,也就是一次,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就进行下一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代替了全体学生,回答错了还好,老师可以讲一讲,但是回答对了,大多老师就一带而过,难一点的能好一些,简单的就不管了,这对于学困生,和一些中等生是不公平的。一堂课好像问题较多但是每个问题提出后,实际上还是少数代替了大多数。。

4、还有就是: 我们好多物理教师可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不仅我们,好多学生也和我们有相似的感觉。那就是“为什么听的明白,自己一作就错,甚至连思路都没有呢”我想还是听的多、想的少,做的更少造成的。学生刚有个想法,我们就给说出来了,学生不仅听的舒服(因为有思路)甚至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回了。哪些没有思路的通同学也被我们讲明白了,认为自己在理解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因该会了。而那些很难听明白的同学,听了也是白听,一知半解,死记硬背,既无法,又“无法”。那就让他做,让他自己有一个完整的思路。一套完整的方案,一套评价自己的科学根据。(实践证明在高考难度下降,和我校的实际生源的客观情况下,我校的理科平均成绩大幅提高,以联合校排名为例)

5、学生解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规范性极差。学案很多时候都要写,在教师面前写,一般书写和规范性要比作业好的多。

6、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完成,可一堂课到底完成了怎样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 总之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用自己的教去评价自己的教,这个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

 

以上这些现象实际上在课堂上时有发生

 

二、             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从教学模式来看,它触动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有显著的改变。笼统地讲,“学案导学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和学习材料,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工具和材料,改善学生和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和谐程度主导和主体性。这种学习工具和材料就是“学案”,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学案导学法”。

一、“学案导学法”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能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作用。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是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是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充分体验知识发展之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特别是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了极为具体的落实,这也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得以在全国各地学校广泛研究和推广的根本原因。

 

 “学案导学法”的提出也使我们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长期以来,我们过去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一般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或者笼统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这种理解不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前面已经提到过)所以,在没有具体教学机制保证的情况下,想要提高课堂效益,我们自然转而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专业素养。恨不得所有的教师都是名师,都是特教。过多地依靠教师的能力而缺乏有效的、容易仿效的机制,这是难以彻底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缺乏的问题的。“学案”的提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制度上的保证,也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

 

 

三、学案的设计与编制

 

 “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

(一)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想这是学案本身就有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案,哪怕是不很成功的学案也是具有这个特征的,所以我想学案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就是课堂上学生在动。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完型填空”问题过多或难度过大 ,这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要么就是画蛇添足,要么成为一种学习上的负担

(三)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我们认为课堂能否高效;建立学案导学效果如何,这个分层和全面是关键的指标)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要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差异,并在一堂课上很好的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关注全面的学生,直接体现教育公平。多提问不是不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有回答的机会,前面分析过,这做不到。题难了不是不好,设计几个层次,学生可以达到不同的层次。又或者给出启发性的引导等等。不说冠冕堂皇的话,就是在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信心、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确实效果较好。

 

 

 “学案”设计和编的一般要求:

第一是“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尽可能的少用不确定的词汇。

第二,梳理(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设置的问题不易过细)

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第五,强调“学案”不是教案又或是习题单,不是作业,不是预习案。不是习题单,是因为学案中对一个题目的分析方法的引导,和启发。不是作业和预习案就是不能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学案其实就是在课上完成的。如果一课内容,又是预习案,又是作业,那么所利用的时间就太长了。反而未能实现实现促进高效课堂的作用。

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反思小结、达标检测。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当堂检测题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a)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b)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

(c)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d)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例:第三单元受力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课时)复习课

学习目标:能说出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能记住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会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进行受力分析

          熟练应用正交分解法等常用方法解决平衡类问题

 

分析:内容上包含了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

学习目标中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用了“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它可以是几个问题,几个小题。也可以是一道值得挖掘的中等小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举例:

课前准备:

问题情境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在力的作用下,

A  B

F

AB保持静止,

 

问题研究、

(1)       与物体B有几个接触面?

(2)       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如何,用什么方法判定的,并画出受力图。

(3)       墙面对A有弹力作用吗,你是怎样判定的

(4)       画出物体A的受力图

(5)       如果物体ab的质量都是m,你能求出力F的大小吗。唯一的写出具体的结果,不确定的请写出范围。

知识与方法感知:

 

分析: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题,这样设计一个置前检测就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明白)难题我也会做。这就是情感方面的教育。

从上面的几个连续的问题可以看出:

(1)问的是受力分析最容易被学生放松的确定受力物体,找到点面个数,这是受力分析额度基础和关键。而1重2弹3摩擦学生会牢牢的记住的。所以提示学生注重易错点

(2)是利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可以判定的,体现了受力分析的常规方法

(3)是有意的一个关于易错问题的讨论,体会尝试多个物体的分析模式。即整体法,同时又对认为凡是接触必有弹力的毫无怀疑且又毫无根据的做法予以打击,有利于形成严谨的思维态度。

(4)是问题3的延续,同时问题3的提出就给了学生一定的暗示。如果暗示成功就是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了

(5)利用上面的分析进行规范书写和表达。

知识与方法感知:知识:共点力作用下的条件,在(1)(5问中)有明确的体现。

方法,主要是受力分析的技能检测与训练。

整体法的体验

这些就比提问回答要好的多。浪费时间,有时会背不会用更是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在巡视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归纳、针对性的点拨。学生做3到4分钟,教师讲解3-4分钟,因为有些是不用讲的。

知识与方法的感知可以根据时间的关系进行安排,或课上,或课下。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此方面就起的作用是: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

方法化原则

层次化原则

(a)课时化原则。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特别是在习题课,复习课的复习中不可能用一课时就完成。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节课呈现给学生一小块“蛋糕”。)不少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例如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般要安排4节习题课,但是实现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就可以设计成一个大的学案,实际上我们现在手头正在用的好多都是一个大的学案。手头的参考资料自是名题云集,但是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有的题目失去了自身的意义,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而没有深入的思考,有的并没有通过题目形成良好的解题方法和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往往没有挖掘出来等等,这样有时教师看到的好题,就被学生给糟蹋了。我们从中选出几道针对课堂教学,设计好学案,安排好提示、提问、以及变化,同时进一步反思总结,对于一些知识不扎实的同学的提高时非常显著。这就需要教师选出好题,充分利用好题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师的这种安排,每一节课都会有较大的收获。

(b)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一般要求将问题“层次化”。)在具体的学案设计中我是经常用到的。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c)参与化原则

全面参与课堂活动,这是学案导学与生俱来的。

(d)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举例:

A

 

 

    F

 O

 

  B

 

问题情境2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

和小球B上,圆环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上,现用水平

力F拉着绳子的一点O,使小球B由图中的实线位置缓

慢的上升到虚线的位置,但是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来

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圆环受到的杆的弹力,

和线绳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问题研究2、

(1)       物体A的受力图、O点受力图。

(2)       尝试利用两个物体的受力图列出静态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3)       AB及线绳作为一个整体,你能找到他与外界的接触点吗,有几个

(4)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5)       隔离后完成题目中的各个力的变化讨论。

归纳提高:

 

分析:(1)很熟练的进行受力分析,

(2)利用正交分解及解三角形的方法立方程。

(3)一种学生不太习惯的整体分析的方法,建立学生解决连接体问题的信心

(4)常规要求,检测性的,体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优越性。

(5)变化与动态分析,解决问题时注重利用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难题不难。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问题的设计体现了问题化的基本原则、由于是学案、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原则,问题的设置本身具有了引领、点拨、启发的作用同时是具有层次向的,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所收获。体现了层次化的原则。同时问题设置的本身就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体现了方法性的原则。

归纳与提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写出错解归因,或是最受启发的兴奋点,这些对于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学生会初步形成,圈定受力物(整体或隔离)---找到点面个数----1场2弹3摩擦---合成的方法(正交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比)---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加速度---运动性质—方程的总体动力学解题链条。

 

有的老师会问:是不是设计的问题过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想是有这个问题的,但是作为知识与技能的高三复习课的第一节课,多提一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知识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规范和一般的方法,在下面的设计中就要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问题情境3、如图所示,当倾角为45°时物体m处于静止状态,当倾角θ再增大一些,物体m仍然静止(绳子质量、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受的拉力增大

B.物林m对斜面的正压力减小

C.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

D.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

问题研究1

(1)       问线绳的拉力应该考虑那个物体更为方便,拉力是多少

(2)       斜面体对斜面上的物体有几个力的作用,摩擦力是哪个方向,画出受力图。

 

(3)       列方程求解。并判定选项

 

变式与提高

(4)       此题如果不是增加角度,而是增加悬挂物体的质量,请问摩擦力如何变化

 

 

(5)       此题如果不是增加角度,而是减小斜面物体的质量,请问摩擦力如何变化

 

 

 

分析:

此题的引导性提问较少,还包括了一个不需要提示的第3问,前两问应该说是解题的关键。这就逐渐减少了思维的约束。4、5两问,就是借助情境资源做以简单的变化,就可以使学生立刻在认识上上升了一个台阶,(难题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充分的利用资源发展自己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了前2问,学生确实感到题目简单了,在做到4、5问的时候,也没有感到巨大的困难。可是如果题目直接出现地4问,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我叫4班和六班,4班的成绩较好,由于学案印发晚了,先上的4班课,就是拿出教案上的例题,用3分钟的时间做第4问。结果70%的学生做不出的,可是学案下发给六班,也用3分钟,不仅该题作对,并且4问也是几乎全对。当然我们教师还是做得多了,给了过多的提示,下一个题目就不给过多的提示了。这就是课堂检测与达标。

 

有一个环节是反思与总结,我们认为非常的关键,具体就是整理3个题目的流程思路,感悟失败与启发之处,这个在每个小题后都有适当的位置。利用4---5分钟进行终极。之后进行知识、知识块(解释)及基本解题法的反思,最后给每个题贴上标签,(易错题、典型题、难题)之后贴到学生的积累本上。有时我是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进行反思与总结。一般这个环节放到检测前,个别时候放到检测后。

 

• 最后是课堂达标检测。提示较少或没有提示,关键看解题程序和学生的书写的规范性。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

问题情境4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滑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Q两点的轻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的之间以及P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都是u,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不计,其他的一切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的向右的拉力F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的大小为:

P

Q

 

F

问题研究:

 

 

 

分析:能够与目标紧扣,可以实现较为全面的检测。例如受力分析的整体法与隔离法、摩擦力训练、平衡条件、合成方法等等。

这种习题课一般我选择4道题进行。一个准备、一个典型讲解,一个学生放手、一个检测。实际上学生动手的时间超过20分钟。自己动脑的时间超过30分钟。教师由于巡视个人辅导超过20分钟,教师的指令、归纳、讲解不超过15分钟。(一般)

 

这篇学案的特点是:(自我评价):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动机;二是紧扣“课标”,三维目标;三是重视学法,培养能力;四是面向全体,层次多样;五是结构合理,操作容易方便。

 

 

 

 

四: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自主与合作探究→展示与交流→反思总结→达标拓展”六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等方面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

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前置自学

 前置自学一般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照“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问题。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能归纳的规律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教师同时根据掌握的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前置自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二个:一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能力;二是为教师下一步的引导点拨提供起点。

(三)自主与合作探究

 学生依照导学案或教师的提示进行学习。

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提出问题或者根据学生的发现情况提出问题,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师生,以及生与生)。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

这个环节是灵活机动的,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取舍

 

 

 

(四)展示交流(位置可与3相互调节)

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以便及时进行点拨。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所谓的“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相机指导。(我的展示有3种,一种是学生实地做的学案,可通过实地的检查及时发现,这个我叫发现性展示(高三,我多用);二是自发性展示,由小组成员或小组长代表展示,三是问题性展示,当我发现学生的思路与正常思路偏差较大时,这个有做的对的,也有错的,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路)  

展示交流环节是课堂非常有生命力的一个环节,它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效益:一是展示交流促进了深入自学。先自学后展示能有效地启动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二是展示交流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广度,使更多的学生拥有机会受到关注。三是展示交流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学生个体拥有的信息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而信息的交流使潜在的力量显性化,形成真正的力量。课堂上的展示即是一种信息交流,在参与中,在倾听中,使得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其思考的思路赖以延长,将思想的触角伸向更为深远的领域。四是展示能暴露学情,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这也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 五是展示能提高的自信。

“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让全体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履历”,最大化的尊重培养发掘学生“学”的能力,让学生资源对教学效益提供最大化的贡献,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般我还是比较霸道,还不能完全放手给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自己也控制不好,没有把握)但还是坚持去做。一般的做法是学生在做的时候,我在巡视,适时的给予指点,及时的交流。发现问题,进行归纳。我的小组讨论安排时间较少,独立改正的时间较长。只有在习题讲评课时才进行较多的小组讨论(新课几乎没交)。

 

再就是反思总结,以及达标拓展。不再多讲。

 

下面以一篇学案为例我们进行简单的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1    (2009-9-16 )设计人:方海蛟

学习目标:1.说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涵以及适用条件;

2.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会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设计分析:目标准确、语言明确

执行:学生阅读学习目标,直接解决第一个学习目标。

1、课前检测:

问题情境1:目的:学会结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体会整体法。

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车,如图所示物体和小车相对静止,且物体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线绳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0,求小车的加速度与线绳对小球的拉力。

1、问题设置:

(1)、选择谁为研究对象,依据是什么?

(2)、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

(3)、如何确定合力的方向?

(4)、请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

(5)、请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解。

(6)、如果只有一个水平力作用到小车上,求该力。

方法感知:

 

 

设计分析:1是训练选择合适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是基本功的要求—必须会受力分析

3检测是否会结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45常规方式方法的检测

6是利用整体法求解。

这样就把受力分析的方法与程序,特别是结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的底子就摸清楚了。同时合成的方法,应用牛顿定律的解题的基本方法等都做了检测。

 

优点是:全员、全面、思考代替知识再现,解题程序性强、有利于建立较好的解题方式。有情境学生兴趣高。

缺点是:显得死板、约束太强,但实际上这种约束是必要的。

 

执行:学生4分钟做,(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个辅,总结学情(学生的一次展示)。进行二次备课。

展示成功案例,由学生讲解,教师向学生发问。2分钟(展示于交流)

方法感知: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主要是求解问题的方法,教师指出关键。

 

 

2内容:

问题情境2目的:学会灵活处理加速度,建立方程的方法。

如图所示,人在滚梯上,并与滚梯相对静止,现已知人受到的支持力为自身重力的3/5,电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求地板对人的摩擦力是人的重力的多少倍?

问题设置:

(1)、竖直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吗?结合滚梯的实际运动,

你能判定人的合外力的方向吗?

(2)、人受摩擦力吗?请做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图。

(3)、如利用正交分解法建立方程,你是怎样求得各方向加速度的,列式求解。

 

 

方法感知:(要点)

 

分析:1会分析状态,会结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是受力分析技能的深化。

2是:这是受力分析的一个关键,学生很不适应,是一个易错的问题,提出来加以提醒,

3是规范表达的基本要求,但是要求的合成与分解的手段要高出一块。

 

优点:规范思考方向、点清题目的关键、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能够体现出学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缺点:最有思考价值的1和2为学生的前进做的过多,学生很受这两个问题的启发,导致思维的起点低下。

执行:学生4分钟自主解决。1分钟合作解决,教师个辅,二次备课。

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纠错,2分钟。

学生讲解正交分解法在本题中的应用。1

方法感知:给学生发出关于本题摩擦力、以及正交分解法的指令。1

 

 

 

问题情境3解决动力学综合题。如图3-2-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AB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的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是多少?(sin37°=0.6,cos37°=0.8)

问题设置:

(1)       物体开始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

(2)       按照常规计算,何时物体的速度与皮带相同,此时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图3-2-2

 

(3)       判定物体以后的摩擦力的方向,说明原因。

 

(4)       分别明确性质,建立基本运动模型,和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方法感知。

 

分析:1检测学生结合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2、是常规的动力学计算,学会寻找临界状态,学会分段式研究复杂运动。

3是问题的关键,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

4建立起常规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优点是:规范思考方向、点清题目的关键、具有启发性,问题直指教学目标。能够体现出学案制定的基本原则。降低了此类问题的难度,虽然这种题目是老题,但是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来讲还是非常不好处理的,特别是我校平行班的学生,学力不足。这种提示引导都是非常必要的。

缺点是:不够开放,

 

执行:学生6分自主,2分钟小组交流,教师个辅,二次备课

展示典型错误,由一般会做学生纠正,教师及时发问与调节。2

展示规范案例投影。进行评价,师评或生平2

 

 

3总结与反思

1总结前3题的自己的最受启发之处,关键点填写

2贴标签:典型题、易错题、

解题的一般模式  ()

分析:略

θ

A

 

B

操作:共5分钟,教师讲解一般程序以及关键。3分钟。

 

 

4课堂检测:斜面光滑,物体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AB间的摩

擦因数为u,斜面的倾角为θ,如果二者相对静止,并由静止开始下滑,

求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常规独立解题。正常的要求

 

 

思考:(情境三)如果皮带顺时针转动,无问题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呢,由低到高的时间。

课后思考是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

 

 

 

再举一例,关于新授课的案例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实质。

2、  会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的问题。

3、  能将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安培表和伏特表。

 

分析:目标明确,语言清楚,尽可能的不用了解、理解等语言。

 

R3

R2

R1

R1

R2

R3

1【课前检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分析:检测初中的知识,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执行:学生自主2分钟,一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简单的评价。

 

 

 

2教学内容

自主学习1

问题设置1:根据恒定电流电路内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以及电荷守恒定律,如何推导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问题设置2:若不考虑导线电阻,根据电势电势差的概念,如何推导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问题设置3: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分析:学生基础较好,但是构建知识的方式不同。指导学生阅读,之后完成独立的推理,教会学生自学,提高效率。

执行:学生阅读、自主完成学案,8分钟 。

学生投影展示与讲解,2分钟

背诵和记忆整理2分钟。学生会充分展示自己必会认真完成,从实际的效果上看较好。

 

自主学习2

 

认识表头

(1)表头是什么?

(2)实质是什么?

(3)关于表头的重要参数?

 

 

分析:任务明确,指导阅读、自主完成。

执行:自己完成,教师强化。因为表头是一个比较另难以接受的东西,首先是记住。用时4分钟。

 

 

自主学习3

[情境1]

一个电流表G(表头):表头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1mA,满偏电压Ug=0.1v。

[问题设置1]

若被测电压为1v,将此表头怎样接入电路可以保证表头不被烧坏?

提示:      (串、并)联一个电阻,该电阻所起到的作用是      (分压、分流),该电阻的阻值应该具有      (最大、最小)值,阻值为     

[问题设置2]

若将表头与该电阻串联一起接入0.1v电压,则在表头和定值电阻上各分担多少伏特电压?

 

 

 

分析:学生掌握了原理,根据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可以独立解决的。谈不上探究,但是学习的过程是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完成的。对电表的改装从原理上是可以得到充分体验的。

执行:学生自主完成5分钟。教师巡视,二次备课。

展示学生成果,学生讲解。2分钟。

 

分析与讨论

1、  被测电压与表头分担的电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  如果被测电压取0—1v之间的任意数值,上述关系仍然成立吗?

 

结论:如何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改装后的实际内阻如何计算?

                                                                      

 

学生独立2分钟,交流1分钟。得到结论后教师给时间反复。1分。

 

 

[情境2]

一个电流表G(表头):表头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1mA,满偏电压Ug=0.1v。

[问题设置1]

若被测电流为5mA,将此表头怎样接入电路可以保证表头不被烧坏?

提示:      (串、并)联一个电阻,该电阻所起到的作用是      (分压、分流),该电阻的阻值应该具有      (最大、最小)值,阻值为     

[问题设置2]

若将表头与该电阻并联一起通过1mA电流,则在表头和定值电阻上各通过多少毫安电流?

 

[问题设置3]

若将表头与该电阻并联一起通过3mA电流,则在表头和定值电阻上各通过多少毫安电流?

 

分析与讨论

1、  被测电流与表头显示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正比或反比)为什么?

2、如果被测电流取0—5mA之间的任意数值,上述关系仍然成立吗?

结论:如何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安培表?改装后的实际内阻如何计算?

                                                                     

 

分析:学案目标明确,设问较有层次,学生已有经验,可以得到检测,体验成就感。

执行:一气呵成,学生用时6分钟。教师巡视,二次备课。

小组讨论,结合实际检查情况,教师简要强调,一个是原理,一个是结论。2分

 

 

3小结与反思

执行:再次的进行整理,进行背诵。5分

 

4、课堂检测:

1、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0Ω,满偏电流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执行:学生课上自主完成,教师巡视,讲解。6分钟。

根据情况教师讲解。

 

五、备课组备课程序

集体备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编制的“导学案”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体备课总结起来有如下方面:(1)三定: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集体备课内容明确)。(2)五备: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个人初备时,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相关材料,突出抓“五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考点、易错易混点)。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将个人设计的个案,以说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备课组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个案,进行比较,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完成对定案的编制。④跟踪听课,形成复案。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根据学校听课安排或邀请别人听课指导。把关领导要跟踪听课,了解集体备课落实情况。⑤教后反思,形成补案。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写出较为翔实的教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补案。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六:认识上和执行上的误区

1、存在的问题:

(1)、学科内部(教师)认识上有较大差别,设计思想有待深化。主要就是有的人认为没有用,认为是浪费。再就是加上自身的懒惰。

(2)、学案设计单一,不同课型的模式无本质差别。这是个大问题,实际上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重视愿意以练代讲,总是设计一些问题,不敢把大块的时间教给学生讨论与广乏的展示,实际上也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简单再现的多,构建与引导少。如,仅设置成填空或复述的形式。学案设计形式到位,思维含量极低,对于认知规律以及知识内在考虑不周,反倒成了学生发展的障碍和累赘。

(4)、学案有时几乎成为“题单”,形式上的东西较多。我们认为,在初级阶段,我校存在最大的问题。题是好题,没有用好的现象到现在也是经常地发生,我本人深有体会。总有一种用完学案以后,要是那样设计就好了的感觉,这也说明学案还是有待完善。

(5)集体备课耗时较大,学案制定周期长,教师有厌倦的心理,导致学案质量降有时低。

(6)、学案与教法缺乏更紧密呼应,甚至两者相分离。有了学案,教法就千篇一律,听课时感受非常明显,在加上教案设计不合理,反倒是课堂沉闷。

(7)、学案与习题册双重负担,都压到课下进行。(教师不会利用合理的资源)甚至把学案当成作业往下发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一段时期学生对个别学科的学案比较反感。

2、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已定资料或学案,怎样与我们自编的学案相结合?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用人力是可以就觉得,关键就是人力紧张)

(2)如何解决大量学案使得学生负担加重,提高课余时间学习质量的问题。

(3)备课组内部对学案设计与实施认识的统一问题等等。现在学案的主体设计思路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学案的设计具体落实却因为又着较为不同的具体意见,有时学案周期长,有时为了应付,学案的质量较为低下。

 

 

方海蛟

20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