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剑生死棋 电视剧:中考教练语文写作培优手册:中心明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49:59

中考教练语文写作培优手册:中心明确

  【层级解读】 

  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统帅所有的材料。我们写作时,不论是平时写作文,还是写考场作文,心中始终都要为所写文章拟定一个明确的中心,做到中心明确。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的确立要鲜明、集中,这个中心要贯穿始终。“中心”的表述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中心”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显著,最好让读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中心明确”还包括中心正确、准确。“正确”就是作为中心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要健康、积极。“准确”就是对题目、材料的把握要不偏不倚,重点准确、突出。对于“中心明确”的写作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即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作文时,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感觉不知所云。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约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2.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鲜明。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别人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观点或主旨,这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写作时,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3.特定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的文章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意象,明确的理论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 

  总之,无论写何种文体的作文,都要做到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失误提醒】 

  平时作文或考场作文,在“中心明确”要求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失误: 

  1.审题失误,中心偏失。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作文,第一步都要审题,命题作文也要审题。审题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只有审好题才能写出中心明确的好文章。审题时应该尽量看清楚作文题所给的材料或提示性的话语,不要过于匆忙地下笔,在审清楚要求的前提下再确立文章的中心,这样文章才能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围绕中心展开,否则,审题失误必然会造成文章中心的偏失。 

  2.中心思想不明确。在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上考生常出现的失误有:无中心,写了一些事情,但不知所云;不管与上文是否衔接,在文章结束前写上几句闪光的与文章中心无关,但有思想意义的话点明中心;多中心,文中几件事没围绕一个中心写。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避免这些毛病。 

  3.所写过于笼统,过于抽象。这是很多考生写作文的通病,也是中心不明确的重要表现。不管写什么体裁的作文,都要尽量写得具体、生动,尽量描细节、写细节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中心,这样,文章才能重点突出,主旨鲜明,中心明确。 

  【升格前】 

  那也是一道风景 

  黄晗卿 

  当你仰望夜空中那轮明月时,你心中是怎么想的呢?倘若此时的你正快乐无比或遭受不幸,也许你会见月乐怀或见月伤怀。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你何必苦苦追求生活的完美呢

  当生活完美时,我们当然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完完美美,一帆风顺呢?为了追求完美,我们这群莘莘学子可谓是极其努力:很是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力求上进。十五的月亮,万般皆美,十五月圆之时,万家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是生活有时又是不完美的,不圆满的,残缺的。但我们也要反过来看,不圆满,不完美,残缺也不是一无是处。你瞧,那满天闪烁的星星,都围绕在残月的周围,这何尝又不是一幅“众星捧月”的美景呢?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残缺时,何尝又没有朋友们的关怀呢?你再用心观赏一下这朦胧月色下的景物,这难道不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吗

  当生活夺去了史铁生的双腿时,年轻的史铁生面对这份残缺,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他在那里默想、思索,于是那古老的地坛上,又多了一道风景。再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我与地坛》,于是文坛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我读起《我与地坛》,我感觉着这份残缺给史铁生带来的痛苦,内心充满了同情。然而,更令我感动的是那份母爱的真挚与伟大,我很清楚地记得,文章中的这句话“凡是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当史铁生与母亲共同面对生命中的这份残缺时,一种震撼人心的母爱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一道风景,多么的让人刻骨铭心。 

  但是,人是不希望残缺的,是要求完美的。我们班的班长,就是完美的,他几乎什么都行,样样在行,真是把我们大家羡慕死了。他的物理成绩第一,化学、英语、数学、语文成绩均为第一,连体育也第一。他人又长得帅气,多少女孩子围着他转,把全班的男生嫉妒得要命。所以,追求完美是一道风景,是一道更别致的风景。 

  完美当然是一种美,但残缺也是一道风景,甚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升格后】 

  那也是一道风景 

  黄晗卿 

  当你仰望夜空中那轮残月时,你心中是怎么想的呢?倘若此时的你正遭受不幸,也许你会见月伤怀,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是朋友,你也知道“此事古难全”,何必苦苦追求生活的完美呢?我们何不用一颗博大的心去接受生活给予我们的风风雨雨呢?你瞧,那满天闪烁的星星,都围绕在残月的周围,这又何尝不是一幅“众星捧月”的美景呢?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残缺时,想想朋友们的关怀,友谊岂不也是一道真情之景吗?你再用心观赏一下这朦胧月色下的景物,这难道不是一道优美的风景吗

  当生活夺去了史铁生的双腿时,年轻的史铁生面对这份残缺,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他在那里默想,思索,于是那古老的地坛上,又多了一道风景。再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我与地坛》,于是文坛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我读起《我与地坛》,我感觉着这份残缺给史铁生带来的痛苦,内心便充满了同情。然而,更令我感动的是文中的那份母爱的真挚与伟大。我很清楚地记得,文章中的这句话“凡是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当史铁生与母亲共同面对生命中的这份残缺时,一种震撼人心的母爱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一道风景,多么地让人刻骨铭心。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坎坷需要去跨越,残缺几乎是一种常态。我们每一个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些缺陷和不足,当面对这些缺陷时,我们努力地奋斗,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完善自我,于是人生的舞台上,又多了一道用激情与进取交织而成的风景。 

  有了战胜一切磨难、不幸的信念,当你面对残缺时,你还会感伤哀叹吗?那么,再看看残运会的选手们吧,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顽强拼搏,付出努力,不论成败,不论得失,他们都是胜利者!正如海明威的一句话: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残奥会的选手们,他们已经战胜了自我,已经用自己的顽强精神向世人昭示,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他们是打不败的,虽然上帝给他们带来了不公平!他们的肢体残缺了,但他们却拥有完整的人生

  残缺也是一种美,也是一道风景,甚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升格点评】 

  原文的致命弱点在于观点(中心)摇摆不定,一会儿说完美好,一会儿又说残缺好,文章似乎想要全面来谈,肯定两者都好,但取得的客观效果是非常差的,导致两者都没有谈好,甚至给人以混乱的感觉,这就是无中心或中心不明确类文章的最大毛病。 

  而升格后的文章从天空中的残月写起,自然地引出人生残缺的话题,起笔自然而亲切。紧接着,举了史铁生的例子,在例证的前提下,充分地展开理论论证,观点鲜明,中心明确。尤其让人觉得可信可亲的是,作者的话语十分亲切、自然,毫无大话、空话、套话,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作者把残缺说成是一道风景,甚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观点颇具几分诗意。 

  【素材链接】 

  词坛泰斗乔羽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晚年他又积极投身教育、公益事业,在家乡创办学校,可谓老而弥坚。 

  黄永玉是一代大师,在绘画、雕塑、散文、诗歌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 

  宋祖英是青年歌唱家中的佼佼者,不仅深受国内观众喜爱,还先后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大都市等地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把中国民歌唱到了世界舞台。 

  思路点拨: 

  写名人的魅力,一篇文章中未必只选择一位名人,我们可以抓住一个中心,把几位名人组合到一起,既可以品味他们各自的魅力,也可以领略他们共同的风采,使文章既达到中心明确,又做到材料丰富。以上三位名人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创造了各自的成就,令人景仰。因为他们的心中目标明确,目标坚定。 

  能力提升版

  【提升要诀】 

  作文“中心明确”提升的关键在于整体的构思立意和丰富而恰当的材料。我们知道,文章是以意(中心)而取胜的,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立意。很多作文,之所以平庸,关键就是主旨不明,或表达不充分等,所以要想使文章“中心明确”,心中始终都要有提炼好主题、主旨的意识。这是提升作文“中心明确”的关键中的关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再鲜明的主旨,也要靠材料来表现。因此,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典型素材并归类,到用时就能有的放矢,不会因牵强附会而影响中心的明确,这也是使作文“中心明确”的一个好方法。 

  【名家引路】 

  善求名师成高徒 

  温元凯 

  学问之道,贵有良师。 

  无师自通者,古来少有。被奉为“圣人”的孔子也提倡拜师,不耻下问。荀子曾把尊师提到治国的高度。韩愈的《师说》进一步明确了老师的地位,指出“古今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现代社会是人、物、信息大量交流的开放系统,是一个需要善于求师与善于合作的“奋斗时代”。要成为有作为的人才,决不能满足一般从师,而应当善求名师。“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名师出高徒”,已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规律。以科学界为例,美国近百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一半以上是跟名师学习、研究过,他们同那些没有名师指导过的人相比,获奖时间平均提前七年左右。科学界许多精英确认,寻求名师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197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保罗•阿•萨缪尔森曾经明确地指出:“我可以告诉你们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诀窍之一,就是名师指点。” 

  名师何以出高徒呢?一是名师能够以自身行动为徒弟提供一个遵守严格工作标准的榜样,教会他们怎样从事重要的科学工作;二是名师乃是徒弟杰出成就的诱发者,挖掘出徒弟们的最大才能,把他们引导到高度成就的水平,教会他们应当把科学研究升华到怎样的高度;三是名师成为徒弟们工作的严格监督者和认真的批评家,不断提高他们进行科学修养的自觉性。名师像高能分子一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把锋芒毕露的出众之才吸引过来,犹如众星捧月,交相辉映。据统计,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和卢瑟福两人共培养了十七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十位名师培养造就了三十名获奖人,费米一人就培养了六名。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玻尔,从他建立研究所到他去世的四十五年中,曾有五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名物理学家慕名而来学习、交流与研究,曾接待过三十五个国家的物理学考察团访问,不论在和平的岁月,还是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局势的紧张和旅行的限制,都没有能阻止他们同世界各国的学术合作和科学讨论,玻尔几乎网罗了欧洲的物理学界的精华,造就了美、苏、日各国的新秀,左右了量子力学和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 

  当今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纵横交错,分支杂出,攀登任何一个高峰,特别是开拓型的探索,往往是顽石挡路,或者使你碰壁退步,或者引你误入歧途。而名师指点,可以使你破门而入,少走或不走弯路,少费功夫,缩短成才时间。在学问、技艺上,有些东西就像隔着一层纸,只要名师一指点,就轻轻戳破,使人茅塞顿开,进入新的天地。昔人所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有道理的。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学问上有许多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名师给予基本方法、技巧,甚至秘诀,但学问还要靠自己心领神会去主观努力,去实践与探索。缺少这个条件,纵有名师也不能达到理想目标。 

  求师无疑需要尊师,但不能迷信。郑板桥向石涛和尚学画兰花时,“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他解释说:“学一半抛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名师有成就,也有局限与不足。学习他,是为了超过他;一味模仿,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用牛顿的话来说,就是要站在巨人肩上。迷信权威并不是权威真正所希望的,正如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在学习中走独创之路。“学无常师”,越是有成就的人,越需要广师百家,博采众长。 

  (选自“急智网”

  【写作借鉴】 

  作者文笔挥洒、论说自如,使文章中心明确,充满了昂扬的论述激情。此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例证恰到好处,而且很精彩。本文值得考生借鉴、学习的地方有:中心明确,开篇即提出“学问之道,要有良师”的中心论点。分析说理非常到位,非常有逻辑力量,即以理服人。而现在的很多初中学生由于受到学问、知识、阅历、思维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只能边举例,边分析。我们要把文章写得深刻,吸引人,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学问;另一方面,要不断地磨炼、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想的广度、深度。一句话,就是要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来。 

  【佳作展示一】 

  成功者的背后 

  罗 雯 

  人们总爱把青少年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把老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一株株的花苗要开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朵,这跟花苗努力吸取自然界的各种营养是分不开的,但是园丁的照顾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当花儿吸取了足够的营养,长得枝叶茂盛,在风中骄傲地摆动着的时候,园丁却“狠心”地剪掉了其修长的枝叶。因为他知道,枝叶会吸取送往花朵的营养,那时,花儿就会因营养缺失而枯萎凋零。 

  当花儿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零星的只剩下几片花瓣时,园丁会细心地去呵护着它。只要花儿不放弃,经过这一次的洗礼,它会变得更加坚强。 

  当花儿的周围冒出一大片杂草时,园丁就会及时出现帮助花儿除去杂草,使花儿继续健康地生长。在花儿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可园丁会一直在它旁边扶持它。 

  其实,我们的学习不也是这样的吗?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师的指点也是我们无涯学海中必不可少的保障。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文学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这得益于莫泊桑惊人的天赋和自身的努力。但我觉得,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也非常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人透过窗户看见外面有许多人在行走,有高贵的富人,有可怜的乞丐,有为生活而奔波的马夫……福楼拜指着一个正赶车的马夫,对莫泊桑说:“你描述一下这个马夫的外形、神态,记住要让这个马夫与其他的马夫区分开来,不让人产生错觉。”就是因为有福楼拜的指导,才让莫泊桑意识到,该如何进行描写。从此,他就细心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切都为莫泊桑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是在我们学习生涯中为我们指路的明灯,失去这样一盏灯,会让我们的前途充满更多的坎坷与荆棘。 

  曾听说过有一位年龄很小的大学生。他在读初中时就自学了高中三年的所有课程,因此,未读高中就直接考取了大学。你也许会惊叹他是个天才。不错,我也不否认。但你是否看到了他成功的另一面呢?他能够如此出色地完成高中三年的课程,其间接受了许多老师的细致讲解和循循诱导。 

  盛开的花儿,人们只惊艳它美丽的容颜,敬佩它顽强的生长能力,但你是否想过在它身后默默奉献的园丁?没有园丁,它又怎会成功得如此轻松呢

  点评 

  此文中心明确,紧扣话题,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而有条理。文章开头先从花儿需要园丁的呵护来写,起笔自然;接着又以花儿与园丁的关系来比拟成才与求师的关系;紧接着又用两个一正一反的例子予以论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再加上简短的分析总结,这样就使得文章结构层次非常清楚、醒目而颇具说服力。 

  【佳作展示二】 

  鹿死谁手 

  付毛毛 

  2800年某月某日,王二学、张三师和李四全,一起闲游到苏堤之上,苏堤两岸轻风拂柳,三人不由得便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聊着聊着,三人就争论起成才与拜师方面的问题来。 

  王二学认为,有没有老师不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就能无师自通;张三师则相反,他认为只要一切听老师的,再大的问题也不在话下;李四全则主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肯定老师的作用,又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人争论得不可开交,最后终于商定,按各自的方法来比试一下。咋比?别急,为了公平起见,三人的脑子中都输入了“知识驱除”程序。然后各自乘“时光机”驶入公元××年。 

  一 

  王二学来到了宋代,他一刻也不耽搁,立即找书开始读。可一拿起书,他就傻了眼。这本书上的第一个字他就不认得。幸好,这王二学还算“聪明”。他开始从字的起源推敲,琢磨,从甲骨文开始研究,可是左研究右琢磨,头皮都被抓破了,仍想不通。邻居见他如此好学,都劝他进学堂,找个老师来指导指导。可王二学却把嘴儿一撅道:无师可自通。十年苦学后,他终于学会了“日”字,可发音仍然不准,唉!于是民间便流传开一首为他而写的打油诗: 

  楔形字,甲骨文, 

  从头开始找学问。 

  抓耳挠腮十余载, 

  还是苦苦未学成。 

  为啥——只因没找引路人。 

  二 

  这张三师当然是唯师命是从喽。为了学有大成,他做了孔子的弟子。天天跟在孔老夫子后边,孔夫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让他拿两颗花生米,他决不拿三颗。在学习上更是如此。一日,孔夫子对他说:“学要有所成,需如先人之‘头悬梁,锥刺股’,方可有所为。”这张三师听了后,果真开始整日地将头悬在梁上……不多时日,便见深夜的纱窗上,映出一个枯瘦如柴的身影,并听此人偶尔吟诗一首: 

  头可断,血可流, 

  就是不能违师言。 

  骷髅头,皮包骨, 

  一日下来真是苦。 

  ——唉,读书真是苦。 

  做孔子的学生不易,但想到做孔子学生的骄傲,做孔子的学生将大有作为,也就以苦当甜、苦中作乐吧

  三 

  李四全来到尼山书院,拜丁程雍为师。白天听丁先生讲解,晚上就坐在灯下温习功课,遇到实在不懂的问题,第二天一大早便去问丁先生。 

  在丁先生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李四全很快领悟了四书五经,且能倒背如流。一日,他文思泉涌,挥笔即成《师恩》诗一首: 

  帘外竹影扫秋风, 

  帘内书生苦读忙。 

  恩重如山丁夫子, 

  化作尘泥勿敢忘。 

  五年后,不辱师命,中举…… 

  三人重返2800年的苏堤上,王二学和张三师低头不语,唯有李四全满脸的自信…… 

  其实,求学就是这样,没了老师的教导,即使再聪明的头脑也会有“堵车”之时,若无人予以帮助,则“车”只能停滞不前;若一味地惟师命是从,不加任何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再好也超不过他的老师。如此,何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处理好了学习与从师的关系,才能达到时间与效果的双赢。否则,即使再抓耳挠腮,心急如焚,也无济于事。 

  点评 

  文章中心明确,紧扣话题,构思独特,可以说大胆而又新颖。作者设计了三个人物,并让其分别代表一种观点,且让他们进行“比试”,通过“比试”就自然而然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的主旨。这就避免了写作此话题作文时泛泛而论的毛病。 

  【李弗不/供稿】 

  第七节 结构完整

  【层级解读】 

  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从形式上看有头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从逻辑上看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如果我们把文章的“主题”比作“灵魂”,把文章的“材料”比作“血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文章的“结构”比作“骨骼”。结构作为文章的组织、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要通过结构来加以显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作文考试的成绩。 

  写文章,在明确写作对象,观察和研究了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现象后,动笔之前和写作过程中,必须把写作材料加以整理,处理好文章中的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以及人物与事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单有材料,而不加以组织,不进行结构,是不会成为文章的。而文章结构的完整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文章的衔接、过渡、开头、结尾的技巧运用要巧妙。只有合理掌握这些技巧的运用,文章才能天衣无缝,结构完整,才能令读者爱读愿读。2.要有合理的线索,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红线。更确切地说,线索是贯穿整篇文章的脉络。3.文章的结构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遵循客观事实。4.文章的结构应该服从和服务于主题的需要。主题是文章的“纲”,一篇文章,不论演绎出多少层次,形成多么复杂的格局,都必须以纲统目。 

  【失误提醒】 

  在写作中,考生对于“结构完整”的写作要求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结构问题,表面上看是形式的问题,但它与文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是统一的。在考场作文中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存在着这样的写作缺陷:或有头无尾,或主次不分,或详略不当,或“三段式”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注意:文章内容的主次详略安排要得当;文章开头与结尾应该互相照应;文章的过渡与分段安排要合理;等等。 

  2.一篇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否合理、清晰,直接反映着文章思路的合理和清晰与结构的完整与否。考场作文在此方面常出现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段太碎,这两种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二是这个段落的内容与那个段落的内容相互交错,纠缠不清,使文章模糊不清、杂乱无章。文章的层次关系与结构是紧密相连的,考生在“结构完整”这一要求上要明白:文章结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要服从主题的需要,且文章要层次分明。 

  【升格前】 

  超越梦想 

  朱 艳 

  2004814日,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首日比赛的射击赛场上,22岁的中国女孩杜丽成为了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在女子10米气步枪的比赛中,她以骄人的最后一枪,直击对手“咽喉”,漂亮、利落地将奥运首金收入囊中。 

  杜丽感谢射击,因为射击使她的人生得以拓展,她的生命也因射击而辉煌。在“快乐射击”的理念下,迈入射击行业近十四年的她,如今已获得女子气步枪项目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头衔。然而,这些荣誉的背后,却记录了杜丽艰辛的成长之路和追梦之路。 

  198235日,杜丽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7岁那年春天,父亲遗弃了她们母女。难以想象,杜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怎样的打击。离婚不久的母亲带着女儿回到了娘家。从此,杜丽长时间吃住在外婆家,靠母亲的微薄工资生活,很是艰苦。 

  然而1994年的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杜丽的命运有了转机。那时,沂源县业余体校教练周士兵为迎接淄博市举行的射击比赛,要从全县数千名中学生中挑选新队员。谁知道,杜丽凭借自己超凡的耐力和沉稳,从几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5名入选队员之一。 

  自此以后的两年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小杜丽每天放学后,都会骑着自行车跑3里多路到业余体校进行1小时的训练,星期天训练长达6小时。夏天,杜丽的背上长满了痱子;冬天,杜丽的手脚生了冻疮。训练时间长了,脚冻得麻木倒也还好受些,难过的是暖过来后的那种又疼又痒的感觉。即便手麻木得托不住枪,她也仍然坚持训练。这所有的痛苦都无法改变杜丽心中的射击梦想。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超人的实力,1998年杜丽进入了山东省队,2002年进入了国家队。 

  面对北京奥运会,杜丽说:“在自家门口比赛心情肯定不一样。有这么多同胞支持我,我一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争取再次登上冠军宝座。‘为国争光’一直是我的梦想,能否夺下第一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在比赛中把握机会。” 

  然而,运气不佳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9日首日比赛项目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杜丽以499.6环名列第五,与奖牌无缘。杜丽失手,是预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或许都是。射击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主场压力,让杜丽原本卫冕的希望就比较渺茫,因此失去首金也在预料之中;但499.6环的总成绩和第五名的名次则有些出人意料。 

  射击是一项需要实力与运气兼具的项目,具备实力也不一定能夺冠,但没有实力想要夺冠却是痴人说梦。面对巨大的压力,杜丽破釜沉舟,调整好心态,在接下来的814日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以690.3环获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19金,她也再一次地超越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升格后】 

  超越梦想 

  朱 艳 

  梦想是风雨中的彩虹,梦想是寒冬中的温暖阳光;梦想是沙漠中的泉水,梦想是春天的百花齐放;梦想是久旱逢甘霖,梦想是他乡遇故知;梦想是黑暗中的光明,梦想是大海中的灯塔;梦想是人生旅途的路标,梦想是你起飞时的跑道。消沉时,梦想是远方的那颗星星,遥遥地向你招手,指引你走出无边的黑夜;奋起时,梦想是心中的一只雄鹰,翱翔着伴你冲天,拂去你奔波旅途中的寂寥与疲惫。 

  2004814日,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首日比赛的射击赛场上,22岁的中国女孩杜丽成为了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在女子10米气步枪的比赛中,她以骄人的最后一枪,漂亮、利落地将雅典奥运会首金收入了囊中。 

  杜丽感谢射击,因为射击使她的人生得以拓展,她的生命也因为射击而辉煌。在“快乐射击”的理念下,从事射击运动近十四年的她,如今已获得女子气步枪项目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头衔。然而,这些荣誉的背后,却记录了杜丽艰辛的成长之路和追梦之路。 

  198235日,杜丽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7岁那年春天,父亲遗弃了她和母亲。难以想象,杜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怎样的打击。不久后,母亲便带着她回到了外婆家。从此,杜丽长时间吃住在外婆家,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生活很是艰苦。 

  然而在1994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杜丽的命运有了转机。沂源县业余体校教练周士兵为迎接淄博市举行的射击比赛,需从全县数千名中学生中挑选新队员。杜丽凭借自己超凡的耐力和沉稳,从几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5名入选队员之一。 

  自此以后的两年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小杜丽每天放学后,都会骑着自行车跑3里多路到业余体校进行1小时的训练,星期天的训练更是长达6小时。夏天,杜丽的背上长满了痱子;冬天,杜丽的手脚生了冻疮。训练时间长了,脚冻得麻木倒也还好受些,难过的是暖过来后的那种又疼又痒的感觉。即使手麻木得托不住枪,她也仍然坚持训练……所有的痛苦都无法改变杜丽心中的射击梦想。就这样,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超人的实力,1998年进入了山东省省队,2002年进入了国家队。 

  面对期待已久的北京奥运会,杜丽说:“在自家门口比赛心情肯定不一样。有这么多同胞支持我,我一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争取再次登上冠军宝座。‘为国争光’一直是我的梦想,能否夺下第一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在比赛中把握机会。” 

  然而,运气不佳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9日首日比赛项目——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杜丽以499.6环名列第五,与奖牌无缘。杜丽失手,是预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或许都是。射击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主场压力,让杜丽的卫冕希望原本就比较渺茫,因此失去首金也在预料之中;但499.6环的总成绩和第五名的名次则有些出人意料。 

  射击是一项需要实力与运气兼具的项目,具备实力也不一定能夺冠,但没有实力想要夺金却是痴人说梦。然而,面对巨大的压力,杜丽破釜沉舟,调整好心态,在接下来的814日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最终以690.3环获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19金。她也再一次超越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有了梦想就要不停地去追寻,不停地去努力,不断地去超越。 

  【升格点评】 

  升格前的文章以杜丽的成长过程为线索,倒叙与顺序相结合,线索清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真实的人生经历。叙述与议论相得益彰,内容真实具体,叙述为议论做足了铺垫,议论则升华和拓展了文章的主旨。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与缺陷,开头的倒叙没有点题显得有些突然,而且文章收束无力,既没有前后照应,也没有很好地回应文题或升华主旨。 

  而升格后的文章,在结构上作了修改,处理了开头与结尾,迅速地切入了主题,结尾处呼应了开头,使文题互相照应,通体圆合,结构完整,构思成熟巧妙,是一篇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文章。 

  能力提升版

  【提升要诀】 

  写文章,要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对于初中生来说提升文章的结构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文章的结构必须符合不同文章的特点。如诗歌,其特点在于抒情,其结构特点就表现为分行为节,节奏感很强;记叙文,偏重于记事写人,往往都是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地点的转换来布局谋篇,其结构呈现为线索分明、情节完整;而议论文则侧重于议论说理,其结构特点是纲举目张;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其结构模式一般为:总分式和递进式。 

  2.要注意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文章的过渡等。作文时文章的开头、过渡与照应、结尾等要注意:首先,好的开头能使文章增色,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文章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啰唆,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也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其次,还需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过渡”,就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照应”,就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一篇文章如果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就会显得烦琐累赘。在写作时,必须注意到照应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结构完整的。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再次,要有一个好的结尾。结尾也是文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结尾是全文主题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题的深化,同样要处理好。 

  3.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在文章中,结构和语言一样,都是给文章以具体形态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作文时可运用一些合理的方法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如:纵式结构法。此法可较常运用于记叙文的写作中;模式结构法。当文章所选用的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时,可运用此方法;总分结构法。在具体运用时,此法既可以先总后分,又可以先分后总;小标题结构法。此结构方法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会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构与文章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要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名家引路】 

  岁月的目光 

  赵丽宏 

  岁月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审视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它能穿透一切峭岩高墙,能逾越一切湖海大川,也能剖视一切灵魂,不管你是高尚还是卑微。 

  只要活着,你就不可能是雕像,在原地一动不动。也许你正在气宇轩昂地阔步前行;也许你正无奈地在原地徘徊;也许,你不敢正视前方,瑟缩地一步步往后退却…… 

  这一切,都无法躲避岁月的目光。 

  岁月把你的一切举动都看在眼里。它不会为你喝彩,不会为你叹息,更不会为你流泪。然而它会掠过你的心灵,使你领悟到时光对于你的意义。 

  心怀着远大目标阔步前行的人,总能和迎面而来的岁月目光相逢。这是闪电般的撞击,岁月用灿烂的目光凝视你,你用坦然的眼神回望它,有多少晶莹的火星,在这相互的凝望中飞扬闪烁。如果这世界曾笼罩黑暗,这样的目光交流,会照亮朦胧的夜空。前进的脚步声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只有行进中的人才能发现岁月赞叹的目光。 

  如果你在原地徘徊,岁月的目光也不会和你擦肩而过。只要你还醒着,哪怕你因为羞愧无法抬头,你也能看到,迎面逼过来的岁月,正用炯炯眼神扫射你凌乱、曲折的脚印…… 

  如果你在颓丧中后退,岁月不会因此而停止了它的脚步。当岁月之河在你的身边哗哗流过时,你会发现,它的目光犹如针芒,刺灼着你的双脚。如果你还没有昏庸到神志不清,你会在它的刺灼中一跃而起。 

  是的,所有的人都会被岁月的流水淹没。而那些无愧于人生、无愧于岁月的人,会成为美丽的雕像,站立在岁月的河畔,岁月的目光将久久地抚摸他们,让后来的人们在它灼灼的凝视中欣赏他们,发现他们曾经把生命的火花燃烧得何等灿烂夺目。 

  抬起头来,朋友,迎着岁月的目光,脚踏实地向前走。让你的目光,在行进中和岁月交流。只要你向前走着,你一定会看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到处是目光和目光的交流,它们如霞飞电闪,辉映着生活,辉映着我们的世界。 

  (选自《老同志之友》

  【写作借鉴】 

  文章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本文值得初中生借鉴的有:文章在结构上,以“岁月的目光”为题,暗示全文,点明主旨,同时题目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在开头以“岁月的目光”总领全文,结尾呼应开头,照应文题,开头结尾,各有特色;中间过渡自然,衔接巧妙,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严密、完整、匀称。 

  【佳作展示一】 

  播撒希望的种子 

  朱 丽 

  一棵普通的小草结出的种子往往在1万粒至10万粒之间,一株美洲豚草5小时能结出80万亿粒花粉……小草是卑微的,卑微的小草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被火烧、被水淹、被人践踏的危险,但我们常常见到,无数卑微的小草连在一起,却成了辽阔的草原。 

  随时都有可能被火烧、被水淹、被人践踏的小草,为什么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原来,是小草生命深处拥有无数希望的种子,无数的小草被火烧、被水淹、被人践踏了,但仍有无数的小草在生根、在发芽、在蓬勃地生长。 

  5万粒山杨种子才4克重,200万粒斑叶兰种子才10克重,一棵高达115米的红杉树,它一粒种子的重量仅0.005克。起初,希望的种子总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不因其渺小、不因其微不足道而放弃,那粒希望的种子终会在时间和我们心血的浇灌下,长成参天大树。 

  一颗松子落下,顶风能飞80米、顺风能飞200米,有的种子甚至能借着风力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连一只小鸟腿上粘着的泥块里竟也带着100多种植物的种子。原来,种子是可以飞翔的,它可以翻越大山,飞越大河,甚至远涉重洋。如果一个人的心里也有“种子”,有那希望的种子,梦想的种子,同样可以载着人生飞翔起来,飞翔到那成功的彼岸。 

  假如地球遭到毁灭,一切生命都灭绝了,哪怕有一颗种子保存下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将重新开始。人生不管遭受多大的灾难,只要内心留存一粒“种子”,留存一点希望,那么就会拥有美好的明天,拥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鲁迅先生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年轮。不满足,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期望,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追求,才会对身边的一切有所追求,才会萌生改变的决心。生活中,只要充满希望,就会摆脱迷惘,而拥有进取之心,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希望,就能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所有杰出人士的成功经历不正体现了这句话吗?拥有一颗希望的“种子”,永远向上,奋发进取。一旦树立了人生目标就执著追求,并最终走向成功。由此,我们也坚信,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播撒种子最多的人。愿我们心中时时存有希望的种子,做个时代播种人。当我们收获的时候,那份欣慰足以让我们荣耀一生

  点评 

  作者由远及近,由物到人,由小到大,层层铺垫,水到渠成,以点带面地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种子为线索贯穿全文,构思全篇,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体圆合。本文语言简练,认识深刻,议论精彩,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性散文佳作,结构完整,颇具特色。 

  【佳作展示二】 

  为埃蒙斯喝彩 

  朱 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一首诗吟尽了对悲情英雄项羽的惋惜与敬佩。中国自古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固然成王败寇的定律影响依旧深远,但是所谓的成与败,得与失,却不能左右人们的价值认同。成功者固然可敬可赞,但失败者背后的胸怀与风范,仍然值得我们给予尊敬和掌声。

  2008817日,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美国选手埃蒙斯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打出4.4环,痛失金牌,获得第四名。 

  事实上,名将埃蒙斯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每四年,就得向中国同道“赠送”一枚奥运金牌。817日,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在北京射击馆进行。继雅典奥运会上打错靶牌而把金牌拱手相让中国选手贾占波后,美国射击名将埃蒙斯没有摆脱雅典奥运会最后一枪的阴影,在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再度送给中国选手邱健一枚金牌,留下了奥运会射击史上的一段趣话,这也是埃蒙斯体育生涯中的又一次悲剧。美联社发表的快评说,再一次,埃蒙斯最后一枪又犯下致命错误,葬送了一块金牌。埃蒙斯在17日的比赛中,只需要打得离靶心稍微近一些,但是他却射出了如此之糟的4.4环,将金牌拱手让给中国选手邱健。 

  人生能有几个四年?四年前,埃蒙斯同样拥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最后一枪他却将子弹射到了别人的靶牌上,空手而归。四年后,悲剧再次重演。对于视体育为生命的运动员埃蒙斯来说,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他经历了四年的苦苦等待,经过了四年的艰苦训练,这种打击无疑是致命而沉重的。难怪,当他最后一枪射出4.4环时,身后的教练,看台上的妻子,还有全场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对于糟糕的最后一枪,埃蒙斯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平静。知道自己已无缘奥运会奖牌时,他没有颓废沮丧,没有悲观绝望,而是转身走向中国选手邱健并向他表示祝贺。然后,他举起伴随自己多年的心爱的步枪,向全场观众致以歉意。他的举动顿时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喝彩。此情此景,令我不由得潸然泪下。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坚强可爱的运动员啊

  毫无疑问,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都能完美地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然而回头看看,那些与奖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也不失为在追求极限旅程中艰难跋涉的英雄豪杰。特别是悲情英雄们在与奖牌失之交臂的同时,仍然不失运动员的风格与风范,仍能彰显人类的美德。这同样值得尊敬与欣赏,赞美与喝彩

  请举起我们热情而真诚的双手,再一次为悲情英雄埃蒙斯而喝彩吧

  点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前后呼应。作者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一个非常感人的镜头——名将埃蒙斯失利后,却不失风范,由此及彼,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抒发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体会,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令人感动,发人深思,是一篇认识独到,线索清晰的文章。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请以“看得见与看不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