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服饰代理怎么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16:18
如何做到“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中心明确]
应试作文中心不能隐晦含蓄,而应该主旨明朗!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要以中心为依据。“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要鲜明、集中、单一,这个中心要贯穿始终。
(一)问题与表现
很多同学因为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写作意识,动笔的时候没有清晰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往往是内心感受的自我表现,所以造成以下现象:
1、游移不定,多个中心。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因而或者是怕偏题,或者是思考不成熟不深入,难以取舍,面面俱到。所以造成多个意思,多个中心。
2、散乱无中心。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内容,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二)对策及注意事项
“明确”始发于作文题目,只有先明确作文题目所蕴涵的“中心”,而后在此基础上为所要写的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明确”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并且适时点明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即达到中心明确做好三点:
1、明确中心。也就是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2、紧扣中心。选取的材料,表达的感情或观点,一定与中心密切相关。无关的话不说。反面的话即使为避免极端,也只能略说。如果发现材料不当,要寻找与中心的共同点,用议论性的话(小观点)拉回来。
3、点明中心。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还要注意点题,既要点标题,也要点话题。

[内容充实]
这里的“内容” 不仅指材料(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还包括思想感情、观点看法等等。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沦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一)问题与表现:内容单薄,文章短小,材料不典型,不新鲜。材料贫乏或者说表现出来贫乏。
原因:课业负担,兴趣,浮躁的社会气息,喜欢看消遣娱乐书籍。还有就是不重视积累课本和试卷中现有的材料,阅读是粗放式阅读。
(二)对策与方法:
1、积累材料。主要是个用心积累、主动积累的意识问题。日常积累阶段。
素材来源只有三个方面:生活、书本、课外读物。
生活方面。有生活美,自然美,各种社会现象,如身边琐事,政治经济体育等大事。对待生活方面的材料,一是要注意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要感受与思考。开放五官观察感受生活,深入细致认识思考生活。当然,一般是影响较大的事件,或感人的事件。比如,近期的连宋大陆行、神州六号飞船等。没有定论的、敏感的、无法把握的材料(如一些政治类的)避免!
书本方面。先看看2002年佳作的标题:《昭君的选择》《谏屈原书》《项羽的剑与勾践的腰》《玛蒂尔德的选择》。会发现,材料都来源于课本!充分认识到课本在提供材料上的重要性,它可以说是材料的宝藏。特别关注的材料,是一些重量级文人,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也有一些内涵丰富、有蕴味的作品,如《屈原列传》《报任安书》《病梅馆记》庄子的寓言等等。
课外读物。注意时新的为好,记清梗概。
2、         打开思路。是思维方法思维角度的问题。从记忆中提取材料的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围绕中心或话题的漫想阶段。是整个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对整个写作的成功失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材料,也触及到思想水平、情感状态等。漫想的内容可以是事例类,可以是名言格言,可以是诗句,可以是观点想法,等等。这个阶段一定不要限制,不用分类排序,但要在草稿纸上写下概要。
例如,以“墙”为话题的漫想,可以联想到:墙倒众人推,墙推倒了就是桥,隔膜,不被理解,封闭保守,长城,防火墙,柏林墙,“墙上的斑点”,墙上的脚印,“墙角数枝梅”,“一枝红杏出墙来”,“墙里秋千墙外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等。
如果还是觉得不好入手,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漫想:时间空间(古今中外);他人、自己;个人、国家、集体;自然、人类;等等。
3、选择与使用材料。表达材料的阶段。
首先注意对上个阶段漫想的材料归类整合。并选择典型、新颖、现实感强的材料。如上面对“墙”的漫想之后,进行归纳整合:
人际交往类:墙倒众人推,墙推倒了就是桥,隔膜,不被理解,等。
封闭保守类:封闭保守,长城,柏林墙,道家的“不为天下先”以及各种领域的固步自封也是思想上的保守。
诗文情趣类:“墙上的斑点”, “墙角数枝梅”,“一枝红杏出墙来”,“墙里秋千墙外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
其次要进行筛选,选择典型、新颖、现实感强的材料。
材料如何表达?
(1)要分析扣题。要让材料与话题中心挂上钩来,突出强调材料中与话题中心有关的内容。可以是叙述中的分析扣题,也可以是事例叙述完了之后,用小结分析。提倡另起一段。
(2)考虑对材料是描摹还是概述。一般说来,是散文,描摹为好,是议论文,概述或者平实叙述为好。
(3)不能堆砌材料。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用观点统率,再注意详略处理。
(4)选材切忌“撞车”。
选材要新颖,所以使用材料之前,花上两三分钟时间,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材”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万一挑来挑去,还是青菜萝卜“大路货”,如何是好?设法放一点“味精”。
举个例。有一年考“战胜脆弱,选择坚强”,数万考生不约而同地写了一种压力——考试!万人“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英雄气短”了。有一位考生,也写“考试”压力,也写挑灯夜读,他机智地加了一点“味精”:夜读中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正爬到“45分”那一格,再也爬不上去了;但是,它仍然在顽强地颤动、颤动,企图向上攀升……呵,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的秒针啊!这就是作文中的“起死回生”,这就是奇妙的“味精”,这就是经常讲到的高考作文中的“亮点”。
(5)一材多用。“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善于用例,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例,可以有多种用途,说明多种道理,只要用得好,同样能取得极佳的效果。这样能有效减少考场作文时用例雷同现象。另外,还可以对原有材料进行适当剪裁。如果把文章比作裁衣,“体”即中心思想;“裁”就是对材料的裁割取舍,只有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才能“缝制”出好文章。
例如,以李白为例,可以写出与入(前期入世后期出世),自然与心灵(大量陶醉于自然讴歌自然的诗),扩大与缩小(扩大欢乐缩小痛苦),材与非材(政治上非材文学上却是材),个性、尊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

[范文借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在水一方
水是什么?仅是一种透明无味的液体吗?不,它是一瓶家乡河中的河水,一汪柔似美玉的潭水,一滴爱情信物的琼浆,一江涤洗人生的滚滚长流。
水是乡思。美丽的昭君出嫁塞外,她的身边除了金银珠宝的陪嫁,不可少的就应是那一瓶香溪中的溪水。是那条长溪给予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与坚毅。几次伴着夜月环佩空归,几次对着远方暗自落泪。远嫁的姑娘再也不能同女伴一起到溪边浣纱,再也不能用溪水清洗那如云的长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没有亲似骨肉的香溪。昭君的心里永远落下一片孤寂和悲伤。
水是友情。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然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已随潭水沉积至今。忘不了依依惜别时友人深情的目光和一份仅存心底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的独酌只让人心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更让人心碎。友情会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都会有友人在为你祈祷、祝福。潭水依然如故,朋友越老越亲。一叶素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如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水是爱情。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宝玉的那几滴琼浆便作他们今世的媒人,演绎出一幕美丽的爱情悲剧。正是水造就了情侣们的坚韧,让他们如水绕山、山护水般缠绵,蔑视着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国的迷梦,到地狱里去觅取自己的真爱。他们如水般纯洁,不爱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银山、东面的铜山,只爱上那清冷的北山,情愿用自己的一生一世去厮守它的清寒与孤独。
水是一帖心灵的净化剂。站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面前,我们只能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孔老夫子一句“逝者如斯夫”勾去多少恩恩怨怨。如镜般的湖面让我们宠辱皆忘。鸢飞戾天者,望水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江忘返。水的大手笔击破我心中如死水般的微澜,让我又一次观赏到映日荷花的娇羞、银河落九天的壮美,只想物我两忘,与那水、那景融为一体。
水是什么?表面观察不是惟一答案。它是一方精彩的世界,一部如诗般的史书,让我思索至深,感悟至深……
解析: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肯定不仅是科学意义上的,那么,不如从文学角度来立意,这样文章会有文化含量,有历史厚重感。于是,再想到要证明这一个论题,“水”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证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上乘之选了。(看来,好文章有灵感的成分在,但还是有章可循的。)水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丰富多彩的为构思的基点。下一步,围绕“水”的话题展开漫想,后来作者用到的材料就有:昭君的故乡香溪,李白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宝黛木石前盟的传说,苏轼、孔子、吴均等的诗文,等等。昭君与宝黛的例子,应该说很新颖很恰切。当然,关于水的材料我们还可以举很多,作者当时想到的也不止上面这几个。但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堆砌材料。所以,作者又理智地归纳为四个方面,回答“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它是一瓶家乡河中的河水,一汪柔似美玉的潭水,一滴爱情信物的琼浆,一江涤洗人生的滚滚长流。然后,全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富有诗意的理性的阐述:水是乡思,水是友情,水是爱情,水是一帖心灵的净化剂。结尾再扣合试题提供的“话题”。这种开头总括,段首显示结尾扣题的方法,把文章的主旨和段意表达得一清二楚。

[训练]以“离别”或“眼泪”为话题作文。要求,先列举有关事例、诗词文句等。

[参考资料]“新课堂作文丛书”,许多网站有的《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