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重生 风暴再临:小议信息稿件写作的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50:51
言中有物  言而有序
——小议信息稿件写作的结构
南京3521厂科协 董良平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在当今信息时代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本文所指的信息稿件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通常向《南京科协》、《南京科普之窗》、《南京市企事业科协工作简报》等媒体报送的书面信息,就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载体。既然是一种表现形式获载体,就应当有它自身的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由标题、导语、正文三个层次搭配而成的。
    一、信息文稿的标题 
    信息文稿的的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信息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尽管信息标题来自信息本身,但对信息又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标题拟得好,会起到给整条信息的写作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信息大为生色。
    (一)信息文稿标题的作用
信息文稿的能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示信息的内容。首先,标题是信息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条信息的窗口。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浩如烟海的信息呈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播态势,铺天盖地地挤进我们的听觉和视觉,作为领导决策部门的党政机关和科协组织,一方面要求掌握多方位,多领域的信息以指导监控全局;另一方又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照单通览。这就需要通过标题这个“窗口”作导引,迅速找到最需要、最有效的那些信息,从而节约了不少阅读时间。 
    2、标题还可以向阅读者提供简要信息。标题对信息内容所作的提示,对于准备详读的人来说,它便成为一个向导,对于不准备详读的人来说,它便成为信息的直接传播者。看信息必定先看标题,这不仅是任何人在阅读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一个繁忙的领导和读者来说,当他来不及细读信息的时候,浏览一下标题,便可得知信息的主要内容。
    3、有助于信息资料的储存和检索。 信息在收集时要求范围广、数量多,但收集来的信息并不是都能即收即用的;即使是已利用过的信息,它所含有的信息量也往往并未完全利用,起码在回顾决策过程和与反馈信息对比时,它都是有意义的参考资料。因此,信息需要贮存,而有贮存就有了检索的问题。在信息的贮存与检索中,目录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用标题制作目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由于标题有凝缩信息内容的功能,以标题为目录,就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存储和检索方便及时的问题。
    (二)信息文稿标题的制作 
  在一些初写者的眼里,信息文稿的标题好像与新闻稿件的标题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信息文稿标题与新闻稿件标题有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提示和推荐正文的窗口,都具有时效性、客观性、准确性、生动性特点。但不同的是,信息文稿是以具体事实的内容来命题,而不可以像一些新闻中的标题(如通讯)只是抒发感情、揭示主题,比较含蓄;其二,信息文稿的标题通常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要对信息内容中重要或需突出的要素进行完整表述。
在坚持以上两个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标题反映信息内容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本人的实践,我认为在制作信息标题有以下几中类型:
    1、直抒胸臆,一语破的陈述式
  这种类型的标题制作,是将信息中最重要的内容以完整的陈述句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如《南京科协》(2007年第2期)“最新动态”栏目中刊发的一组信息,就是以这种标题制作的。
     我市举办科技界迎春联谊会
    这条信息的标题,有主语“我市”,谓语“举办”,宾语“联谊会”,是陈述事实的一个完整的句子。
    许慧玲看望科技专家
    这条信息的标题,有主语“许慧玲”,谓语“看望”,宾语“专家”
这种类型的标题多用于拟写含有单一信息的动态信息,而不适于内容复杂的信息。即不宜把这一形式的标题用于综合型的信息写作,使得标题过长,这样反而不利于表现信息内容的实质和引起读者的兴趣。从众多信息发布的媒体看,这种陈述式的标题是信息文稿中最常用、占比例最大的类型。
  2、高度归纳、突出看点的综合式
  这种类型的标题制作,多用于综合信息的报道,含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量比较大。因而,制作标题时,就不能像陈述式标题那样做具体的陈述,而应当对哪些具体的事物进行概括性提炼,以省略语而出现。
    例如《南京科协》 “工作交流”栏目中刊发的就有这种类型的信息。
    做好“三服务一加强“,实现区级学会工作水平新跨越(2007年第2期)
    这条信息标题中“三服务一加强”就是省略语。
    实施“金桥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006年第7期)
    这条信息标题中,就是运用了“金桥工程促发展”这种概括归纳的手法,使标题反映出信息内容的诸方面,令读者从中了解事物的整体情况。
  3、重在事实,阐明观点的建议式
    这种类型的标题制作,是把个人或集体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出现“……建议”等字眼。
    如《南京科协》(2007年第2期)刊发的“关于做大做强南京光伏产业基地的专家建议”、《南京科协》(2006年第8期)刊发的“关于开发南京晶体硅原料提纯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和《南京科协》(2006年第5期)刊发的“关于南京地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的建议”等三条信息,就是这种建议型信息标题制作的典范。
    类似以上的信息,能够直接帮助领导了解正文的内容和观点。这一标题类型带有信息写作者明显的主观倾向性,因此要求写作者要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慎重品评,以免给领导造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引导。 实践证明,这类信息含金量比较高,能够引起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对问题的解决。如我市部分专家所提到的建议,就多次得到罗志军、缪合林、许慧玲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
    二、信息的导语。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名词,也是新闻报道(消息)的重要结构之一。从视觉上看,导语就是新闻报道(消息)的开头,概括消息的内容、背景、结果等的简短文字。导语要求精炼、醒目、明快、生动。内容上应开门见山,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一特点完全适应于信息文稿中导语的写作。
(一)信息导语的作用
    1、导语以精炼的笔墨反映信息的主题和大致内容。信息导语对“六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何果的全部或部分要素进行描写,集中或突出地把事件的重要内容告知领导和读者,使领导和读者迅速得到信息主体的总概念。
  2、导语可以造成悬念,吸引领导和读者看完全文。信息主体的内容毕竟比导语要丰富得多。所以导语应该起到桥梁作用;导语写得好,就能够吸引领导和读者急切想了解事物的具体内容到底如何?又是怎样?
  3、导语引出了信息的主体。由于导语的许多特点与标题近似,并且都是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全文,所以导语与标题的作用也有相似之处。但标题与导语毕竟是一则信息的两个组成部分,如果它们毫无区别就不可避免地会被取消其一或合而为一了。事实并非如此,导语还起到了衔接标题与主体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导语处于标题之后,是正文的开端;从内容上看,导语比标题要更加具体地概括全文,以引出主体,因而是引起领导和读者阅读正文的重要环节。
   (二)导语的制作
导语的写作在本质上强调直入主题,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导语都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开门见山”的陈述式。所以,导语也有一些变化。在我们所接触的传媒上,信息导语的写作主要有下列类型:
  1、直述式。这种导语是直接把信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直接地概括叙述出来,是最典型的“开门见山”直述式。
如本人向市科协报送的一条信息的导语就是属于这一类型。
作为南京市首批“建家”先进单位的3521公司科协,近日按照《南京市企业科协和学会“五杯”竞赛活动评比细则》,制定出“建家杯”竞赛活动计划,以竞赛活动夯实“建家”基础。
     2、概括式。就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使领导和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整篇信息的梗概或要点,这样的导语是最适合用于内容较为复杂、过程较为曲折的信息。
如:江苏科技网一条信息的导语:5月19日上午,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隆重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省政府副省长张桃林、省政协副主任陈宝田、市政府副市长许慧玲、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卫红等省、市领导出席开幕式,张桃林副省长和许慧玲副市长分别做重要讲话。开幕式由省科协党组书记徐耀新主持。省、市科普宣传周联办单位领导,省、市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市民群众近万人参加了开幕式。
     描写式。就是简要展示人物、事物形象或场景,给人与适当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增强信息的吸引力。
如“昨天下午3点左右,正是立春时分,一场鹅毛大雪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由此结束了上海入冬以来没有降雪的记录。
    3、设问式。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下面的例子是以设问句为导语的开头:“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门洞飞过吗?巴黎的英雄们正在做着他们的试验。”在这则实例中,读者首先读到的是一个未知结果的悬念,而且导语中“巴黎的英雄们”究竟是谁,也颇费猜想的。于是,读者只有接着往下读,才能找到答案。
  4、引语式。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传统媒介上常见的样式之一。在网络环境中使用时,应该多加小心。有几点特别值得提出。首先,所用引语一定是加引号的严格的直接引语,转述的间接引语已经等于改编,不属于这里讨论的问题。其次,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能起到一语胜千言之效,否则引语的使用反而给人笨拙的印象。再次,所用引语应该让受众很容易解读其语言含义,不要让人感到很费解。
    5、对比式:把信息中涉及的事实与别的事实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对比,使信息中所蕴含的信息价值充分地显露出来。
    如:14日发生的日本中部大地震已造成近5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一年前美国洛杉矶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为200亿美元。
    用200亿美元与500亿美元相比,突出了日本大地震的惨烈。
    6、结论式。给信息反映的某事件下一个结论。
  三、信息文稿的主体。
    信息文稿的主体是信息稿中叙述和展开主要内容的部分,也是发挥主题,表现主题的决定部分。它是任何信息文稿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每一则信息的写作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简单地说,主体就是对导语作背景交待,对事件作细致叙述。
    (一)信息主体的作用
     1、信息主体将信息内容的全貌呈现于读者。信息文稿的主体,或按照事物的自然发展、时间先后的顺序,或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问题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写作,揭示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与其内在规律,把信息需求者所要掌握的具体细节阐述清楚,这是信息主体的主要作用。信息标题和导语所突出和揭示的,毕竟是信息的简要概括,信息需求者还是要靠信息主体去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完整过程。所以主体在揭示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方面,其价值是标题和导语所无法实现的。
   2、主体呼应标题与导语,对其细节进行详细阐述,对其问题给出圆满回答。标题与导语都是信息主体内容的提要,所以,标题与导语的内容在信息主体中都会有具体、详细的说明;标题与导语没有涉及的信息内容的其它方面,信息主体也要求表述清楚使信息需求者在信息主体中得到所需的更丰富、更具体的东西。这就是说,信息主体要与其标题和导语相呼应,特别是对提问式的标题或导语,在正文中一定要作出答复,解决读者的悬疑,并借回答问题来阐明此则信息的主题,使读者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
  3、主体交代事物背景,深化信息的主题。任何情况、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这既包括其现实原因,也包含了它的历史影响。我们把对信息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和周围环境通称为信息的背景。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常需要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背景材料,可阐明信息的来龙去脉,帮助人们理解其重要性,这对深化主题,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背景交待分为: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事件背景、社会背景等。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一是背景材料说明信息主体。背景不是信息的主体,它只是信息的附属部分。
    二是背景材料烘托信息主体。信息的背景材料往往通过陪衬的手段突出主题。
     三是背景材料注释信息主体。信息文稿中常常出现某些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或多数读者感到生疏的事实或术语。如果对此不进行必要地分析和解释,肯定会使信息使用者难于理解或一知半解。这对信息的利用无疑是很大的障碍,甚至会产生南辕北辙的负效应。所以,在信息文稿中利用背景材料穿插解释这些疑难,是信息写作的重要任务。
   (二)信息主体的写作。
    1、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指完全按照事实的自然规律,以其发生、发展到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把事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进行清晰、准确地描述,合成一个成功、完整的过程。动态信息的写作常常采用这种结构。这个结构的优点是具有生动性和吸引力,以描述事件的层层发展,最后得知事件的结果来吸引读者,情节完整、故事性较强,使读者有身经其事之感。但切忌流水账式的主体写作。
    2、倒金字塔结构 。这一形式结构是指写作时按信息的重要性递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采用这一结构,就要把最重要、最精彩或最有吸引力的事实放在文章的开头。以下也按先主后次、先重后轻的顺序来记述或发表议论。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大特点就是开门见山,让读者阅读伊始就对事件的梗概一目了然,便于对信息的价值迅速作出判断。
    3、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信息各部分内容重要性平等,形式上按系统并行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它在信息文稿的写作中经常使用,是一种人为的写作形式。并行的几个部分,可以按某一工作的几个方面,几个并列的部门,不同地域、地区来划分,是它们在同一问题上的情况总汇。其书面形式常以一、二、三、四或这些部门、地域的名称进行分列。这一形式结构多适用于综合信息、信息述评和典型经验等类型信息的写作。
    另外,还有一些主体写作的结构,在此就不再一一表述。其实,任何一种形式结构的选择运用,都是以利于表达信息内容为根本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