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猎人误导宝宝宏:孔子哲学——三项看家本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5:26


  孔子的学说,以周礼为基础,又自创"仁"这个新概念。"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孔子学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爱与敬浸入灵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他"述而不作",没有著作,他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为《论语》一书。   

  三项看家本领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明他不迷信。但他时而论及"命"与"天命"。比如有一次,他的学生伯牛患了重病,孔子握着他的手,痛心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没有别的,都是命啊!这个人竟患了这种病!   

  还有一次,子服、景伯向孔子报告说,公伯寮向季孙氏诬告子路。季孙氏是鲁国大夫,当时子路在他手下当官。子服、景伯还向孔子建议说:"您要是想惩罚公伯寮,我们的力量还能够让他一命呜呼。"孔子就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他认为仁道能否推行,都是命运,不是公伯寮这种小人能够干预的。   

  孔子相信命运,并非迷信。因为自然、社会、人生都有其运行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孔子主张顺应它。孔子所谓"知命",主要是了解规律运行的大方向,而不是了解规律的具体变化。要想完全了解规律如何运行,这是不可能的。这是风水先生、算命瞎子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孔子想做的事。   

  为什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呢?人生有顺有逆,这是"命",有的人不知道这是"命",顺境时得意洋洋,无限看高自己,自以为无所不能;逆境时灰心丧气,一味看低自己,自认为一无是处。这就失去了君子风度。   

  如果"知命",上山时能想到下山的结局,涨潮时能想到落潮的必然,在事业顺利时,就不会有虚骄之气。不利时能想到有利的变化,困境中能想到顺境的到来,在事业受挫时,就不会有颓废之气。这不是君子的风度吗?   

  为什么说"不知礼,无以立"呢?在孔子时代,"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礼仪、礼貌、礼法等一切行为规范。"礼"是用来调理人际关系,如果"不知礼",放纵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不便,会引起别人的厌恶和痛恨,一个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行不通,必然到处受挫,又如何立得住身呢?一旦触犯刑律,还有身陷囹圄、命丧黄泉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