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手机助手:[学术]从糖尿病到中医~中医糖尿病专家倪青博士的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55:40
从糖尿病到中医~中医糖尿病专家倪青博士的讲座
点击:1880  回复:18
作者:燧人  发表日期:2007-12-21 18:04:00回复
按语:充斥媒体的关于中医的论战,大多是外行间唇枪舌剑、大小官僚不负责任的鼓噪以及老朽邓铁涛、骗子刘力红辈的教唆。我们不妨见识中医糖尿病专家倪青博士的看法。时间:07年11月11日;地点:《天地生人》讲座。(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倪:今天汇报~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二十年前胰岛素使用不普遍的时候,许多人都死于糖尿病。就是血糖控制不住,被夺取生命。胰岛素问世以后挽救了很多糖尿病人的生命。现在的问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现在都死于并发症,不死于糖尿病本身了。为了纪念胰岛素发明人丹松大师,是个瑞典人,把他的生日11月14日作为全球糖尿病纪念日。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①病因;②邻床药物选择;③糖尿病中医药领域研究进展情况。
选西药有顾虑,怕西药有毒副作用。
单纯选择中药治疗行不行?中药一般可能降糖作用不显著;还有假中药。现在市场上卖的假中药非常多,现在的《北京晚报》每天都登的有两家的假广告,说是根治糖尿病药物,都是打着中医的旗号。
都有顾虑,中西医结合呀。
通常的中西医结合,给你吃点中药,再给你吃点西药,实际中西医结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又吃中药又吃西药,不是药越吃越多?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该药越吃越少。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一般医生能够掌握的。
我们现在通常认为,西医对糖尿病诊断非常明确,西药的作用靶点非常清楚,这个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这个就降血糖的、通过什么方式降血糖的,三个途径都非常清楚。
中药可能就没有没有这方面作用,不能说得这么清楚。中医是不是就不好呢?不是这样。
比方我年纪大、肥胖、血脂高,血糖偏高一点,这个时候中医起的作用可能就比较好。
中医治未病,在预防方面,一个是没病防病,一个是有病了,防止它进一步发展。在治疗的过程中,中医能度量到病三年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四年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怎么提前干预。
治未病说起来简单,但是含义还是非常深刻的。
(待续)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西安世园会
“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绿色引领时尚!

深圳建国医院
深圳最好的男科医院

天府双流
百强县第20位,中国空港第四城
更多品牌专区>>
天涯分免费换智能手机
Iphone5,还没上,不如免费抢个全键盘智能机玩玩
天涯商家
1.5亿网友来天涯开店,每天仅需3元
更多>>
',1)">
作者:万色返空猫 回复日期:2007-12-21 18:42:52 回复
《天地生人》
看到这四个字基本上内容就不用看了……除了胡说八道之外怕是很难有别的。
作者:wangtao911 回复日期:2007-12-21 18:59:52 回复
中医辨证施治,不治糖尿病、心脏病等具体的某一种病:)

作者:阴沟船 回复日期:2007-12-22 09:37:12 回复
晕!本版被楼上广告和谐了,每贴都有。。。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22 12:20:50 回复
如果糖、脂肪、血压、体重都有点问题,但又不能用西药的时候,这时选择中药是最好的,这领域里面中医有优势的。
再一个,中医在改善症状方面有独到之处,糖尿病有很多症状,脱精滑力、精力不好影响工作、严重失眠、便秘在这些一系列症状方面,中医药治疗可能就有优势了。就能改善这些方面情况。
单纯用中医药就是两个点:一个是预防啊,治未病啊、一个是改善症状。这是中医药单用的优势。
像西药靶点明确,是不是吃西药就行了呢?像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好多西药吃不了,吃了就严重的低血糖,这时你用不了药,这时候西药的劣势就突出了。第二有就是西药还有一定的副作用,拜糖平吃了肚胀,老是放屁,公共场所有时都不敢去,结合中药就能改善它的副作用。
这就是真正的第三条路,就是中西医结合,这是有理论有方法的,真正有一定功力的医生才能做。我们现在就做的是中西医结合,明确的诊断,和中医西医取长补短,这是一个我们国家的在糖尿病防治方面越来越受重视的一条路。
这算是开场白。下面主要汇报~中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从中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来谈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待续)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22 14:24:14 回复
为什么叫糖尿病,实际现在诊断糖尿病是用血来诊断的,为什么用个“尿”字?我国是糖尿病历史最久,发病人数最多的,古代已经就有糖尿病这个病名。或者叫“三消”症。第一“消谷甚饥”血糖高胃火大,老是要吃东西、第二“消渴”,喝个没够;第三“消瘦”,血糖高了以后,脏器脱水,人越来越瘦。
但是“三消”并不光糖尿病有,其它病的表现也有:肿瘤开始、甲亢、神经性口渴、尿毒症……其它内分泌的病表现得也是“三消”。
古代的医生认识“消渴”,只能定位到哪个脏腑有问题,比如是“脾消”脾虚导致啊,是“肾消”肾虚导致啊,这样可以来推测,来认识这个过程,来辩证治疗。但是这个病怎样来区别出来,一直到唐代才有个医生把这个事情给办了。
不像现在,原来过去医生看病都是自己开诊所,没有沟通,没有互相交流,秘密,把自己的经验保守,所以就没有沟通。唐宋科技发展比较好那时候,医生交流多一点了。有个医生就发现同样是“消渴病”,有的尿在地上,招苍蝇、蚂蚁,脚踩上粘稠;有的就清爽,什么事情也没有。他想可以用尿液来区分。为医学做了牺牲,品尝后发现尿是甜的,所以蚂蚁才来。现在也一样,血糖偏高的时候浓稠,有絮状沫,尿里就有糖。西方国家比中国认识尿里有糖,晚了一千七百年。西方认识尿里有糖,就是糖尿病。这个病名不是我国独创,和西方共同认识的,统一把病名翻译过来就没有动。
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和疾病史有关。
第一,过去没有“三高一少”的时候不会怀疑糖尿病,不会抽血进行检查。现在经常体检,这样发现就早了。
第二过去糖尿病诊断技术很差,只能是抽一个静脉血。现在血糖仪很普及,指血很方便,诊断提前,发现率高了。过去检测率偏低一点,现在要把检测率提高这部分算进去。
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的时候,我国的科学史上就……《黄帝内经》也算一本书,它里面就有消渴的记载,并且不同的消渴,有不同的名称区别。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机理的不断揭示,糖脂代谢障碍在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现在中西医都很重视了。
所以中医也认识到了高血糖、高血脂这些是诱发糖尿病的一级的病理、生理现象。真的,现在呢,就是中西医在这些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就都共通了。
糖尿病病因不管中医、西医认识都是趋于殊途同归呀。都是两个字:复杂。糖尿病和人体的很多的系统、很多的功能都有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明确找到主要病因、原始病因,糖尿病就能找到根治的办法。但现在是找不到的。和其它的疾病也不是一样的。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很缓慢的过程。特别是二型糖尿病。没有一个医生能说出来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中国医生说不出来,外国医生也说不出来。它是一个复杂的很多的病因,从量变慢慢慢慢到了质变了,血糖高了,糖尿病了。是这样一个情况。
中医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中医还是博大,精深认识的比较早,主要有内因和外因。
(待续)
按:通篇仅此处提及“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通篇未涉及任何“玄学”;通篇都是现代国人能够理解的……
让刘力红一类宣传刷墙、换衣服能治病的中医假行家们、国学骗子们见鬼去吧!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26 16:43:00 回复
内因,主要是哪两方面?
素体,取决于这个人。我也很胖了,但是我血糖正常;他胖了,但是他血糖高了。为什么同样的条件,有得这个病,有不得的。就是素体的因素。第二是禀赋,先天就不好,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特别是二型糖尿病,是百分之百的遗传的疾病。这是内因的两条。
外因呢?古代就认识到了:
第一条就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
第二条是精神刺激,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导致情感失调;
第三条是形体肥胖,痰湿内生,肥胖是导致糖尿病一个主要的原因。肥胖以后,中医认为痰浊内生……
就肥胖多说两句。为什么我们黄种人糖尿病多,全球都是黄色皮肤的人多。东南亚多是中国人的后裔,日本、韩国也是糖尿病多……原因可能与我们遗传有关。魏晋和唐宋时候达官贵人追求悠闲的生活,吃得好,不做事情。那时经济条件好,沉溺酒色,追求肥美。唐玄宗喜欢杨贵妃的原因就是肥美。肥胖是美的标准。唐三彩里面人物都是胖的,没有瘦的。肥胖的主要办法就是多吃少做。那时也认识到了,那么多肥胖的人,生活质量虽然很高,但是突然就死了,都短寿。道家、佛家、葛洪这些人都炼丹呀,让他们吃,追求长生不老。炼丹都是雄黄呀、冰片呀,含大量汞元素、毒素……医生都很聪明,直接吃这些药,他们不吃的。只能用这种方法,说这些丹你吃了以后就能长生不老,就能长寿。这样他们就吃了。现在也是这样,给大人物看病不容易呀,对药的感觉得好呀。这样吃丹药后感觉轻松,吃丹药就成了风气。我们黄种人都是他们的后代,受他们遗传的影响,我们黄种人的胰腺降解脂肪的能力很差。这和古代魏晋、唐宋饮食习惯和追求丹药的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是我说的,没有人这么说过,都不成文因为。我们中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都要了解这些东西,来分析现在疾病的发生的情况。
倒退二三十年,我们的糖尿病没有这么多。倒退三十年更确切,倒退三十年,我们那时吃什么?一个月一家供应油票、米票、粮票,那时饮食不节制也得节制。那时马路没有那么宽,坐一次公共汽车上班,都很奢侈,觉得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现在呢?自己开小汽车上班。那时几家住在一个单元里,共用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厕所,饭后聊聊天,沟通沟通感情。现在楼越盖越多,人情越来越淡漠,回家门一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了。过去一个月吃一斤油,现在一个菜就吃一斤油。导致我们的胰腺现在消化脂肪的能力就就不行了。
第四条就是劳欲过度,过多的不同的欲望。从唐宋时候的色劳房劳,现在的人就是劳心劳力。生活节奏加快了,特别是大城市里面,工作都非常紧张,全部的生活都不是那么轻松,所以劳心劳神损坏了我们的免疫功能。糖尿病过去叫内分泌病,现在叫代谢病。除了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与肥胖有关,它的病因要促进认识以外,但是它也不能撇开内分泌。本身内分泌、神经网络系统发生了变化,才会导致胰腺功能的损害。就是说在劳的部分就是精神紧张,劳心劳神有关系。这样呢,损坏了我们的神经、内分泌,这个是有关系的。
再有就是丹药问题,古代认识“消渴”的时候,这一笔是必须写的,叫:过用温燥,耗伤肾阴。唐宋乃至清朝前期,宫廷里流行吃丹药,补肾的、壮阳的、排毒,这些药毒性比较大,长期服用,慢性中毒,所以有这个情况。
现在特别提糖尿病与环境因素有关系,环境就是外因。饮食、再有精神刺激长期的工作紧张、肥胖和第四劳欲,这四个是主要的。
下面一点一点说。
从内因说。禀赋素亏,就是先天因素。现在认识得非常清楚了:比如不足月的小孩,容易得糖尿病;第二个,低体重儿也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这两类人都是很明显的先天因素导致的,成年后最容易得糖尿病,一般都是二型糖尿病多。这就是中医认识得非常早的:禀赋素亏,先天不足。这两类人也不绝对,有的可能后天调养得比较好,调过来了,也没问题。所以这个早早可能就得中医药介入,才能有这方面的作用。西医没有这方面的作用,所以西方像这类人发病率几是百分之百。在中国可能有中医的干预,就少一些。
个体体质的差异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和我们中医的认识是一致的。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导致脾胃损伤、肥胖、痰湿内热,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随着肥胖而来的就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这已经很清楚了。西医就是这么认识的。
情致方面,精神因素主要是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神经网络的。
中医说长期精神刺激,可以导致气积郁结。糖尿病的一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的状况,与情致长期失调是有关系的是一致的。
肥胖、心情不愉快,长期的家庭事情比较繁琐,就容易得糖尿病。这个和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
肥胖又是一个病理的因素,等于是环境损害和饮食不节的产物。
中医早就有一句古话:肥人多痰湿。宋朝以后认识到了,只要肥胖就容易得这些病。肥胖和病理就有关系。肥人气虚生痰,痰生湿,湿生痰,肥人多痰湿。肥人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可能和这有关系,肥胖的人多以肾阳虚为主。不要说胖是好事,胖的人身体素质不好才会肥胖。过劳、房劳不说了。
糖尿病中医对病机的认识,发病的机理主要四个字:阴虚燥热。刚才说的几条病因,只要有这几条,脏腑失调,胰腺在脾,胰在脾上……古往今来中医对脾认识的非常多……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不是像解剖那样的,认为是它的一系列功能,和它有关的功能都是聚焦,这才构成脏腑。
中医说脾除了和糖、脂肪代谢也有关系以外,和消化也有关系,和很多有关系。与消化和很多有关系的功能,叫“脾的功能”,不是单纯的孤零零的一个脾。
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说:“五脏柔弱,甚病消灾”,五脏六腑功能都发生了变化,都偏虚的这种情况下,可能才会得病。主体的糖尿病病机就是以阴虚为主的,阴就是肾阴虚。阴虚含义很广泛,和先天有关,中医是整个一个系统来认识一个疾病,系一发而动全身呐。全息理论和这是有关系的。饮食、劳欲、精神和肥胖这些病因会导致我们体内的“阴虚燥热”。“阴虚燥热”原因就是五脏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还有气血功能也发生变化,五脏和气血功能发生了变化,这样产生了一些病理的产物:痰呀、淤呀、毒三个方面。这是中医糖尿病主要的病机。
西医代表的理论,糖尿病分三个阶段: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衔接过度一个阶段是糖尿病期,以血糖高为主,这时还没有微血管并发症;再后来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期。早期、中期、晚期,西医是这几年才这样划分的。
我们广安门医院对糖尿病原来是一直这样划分的,按中医的角度来划分的。我们提出中医的三个型,辨证治疗。
早期的“阴虚热甚”,方子是消渴方,以清胃热为主。“阴虚热甚”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症状。口渴、老是肚饿,不一定消瘦,再加上便秘就是“阴虚热甚”。主要药是生地、葛根、石斛这类……养胃阴,通变。
中期,“气阴两虚”,气虚阴虚都有了,气虚加阴虚。这个糖尿病也是最多见的。气虚是没有力气,乏力,再加上阴虚的症状。这个现在最多见,并且市场上规范的中成药多以此为主……
晚期,“阴阳两虚”。阴阳两虚主要是腰膝酸冷,或者手足发凉,就是阳虚嘛;然后是夜尿多,排除前列腺以外,就是肾阴虚。老习惯用六味地黄丸,可能对“气阴两虚”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其它的型就可能不一定恰当了。
现在普遍认识到糖尿病主要危害就是并发症,现在已经不愁控制血糖了。过去没有胰岛素的时候,病人吃药血糖就控制不住,就因为高血糖没有任何方法控制不了,病人就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些情况。三十年前得糖尿病,得了以后很少能活过二十年的。现在不受影响,寿命不受影响了。所以血糖的控制现在不愁了。这样中药的作用和地位就看出来了。
那我们说中药能不能降糖啊?在这里我们要大声疾呼啊,互相要说一下:中药不能降糖的,单纯用中药降糖,它能降吗?它没有那个西药那种作用。所以大家要注意了,就是市面上卖给你降糖的药,说是吃了我的药,胰岛素不用打了,口服药就停了,你说这药是中药吗?那已经就不是中药了。所以这样呢,就注意这个问题。
中药它说不能降糖,它一点降糖作用都没有吗?它有,它只是适度的,有一定适度的降糖的作用,非常弱的,和西药比,是不能代替的。
(待续)
作者:08290329 回复日期:2007-12-26 17:21:58 回复
liu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27 12:37:04 回复
并发症方面中医的认识就两个字就够了:淤血,有的书上也写血瘀,这个导致并发症。
活血的药有很多的,现在治什么病都用活血化瘀的办法。大家可能不熟悉,这些东西有没有好处啊?我给大家也要说一下现在治疗上的弊端:“血府X瘀胶囊”这些活血的药吃得时间长,人体是越来越虚的。所以要注意这问题。适度的活血,你真正有瘀你才能用,并且时间不能长。有的人长期吃活血的药,肯定是不利的。阿司匹林是好,阿司匹林推荐剂量是300mg,你看那些心血管专家他自己吃吗?对吧,就很常识性的问题,到他自己身上他就不吃了。
今天主要谈一下选择普方治疗方面,就是我们常年能见到的、有能治好的中成药。中成药文献有报道的,研究比较规范的,“六味地黄”算一个,从现在的研究,对血糖的调节、对血脂的调节是有利的。中医说得叫调节、调理。好多中药药食同源,像你吃饭一样,你胃酸多,甜食少吃点,所以中药就在于这个调理呀,就像刚才我说的吃饭一样。所以要注重它这中功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它的药学这方面的功能。这是我们理解中医药的一个最重要的一点。你这方面的脏腑功能有异常了,你来调理它让它正常,这是中医药恢复的状态,这是讲究的一种平衡。注意中药的真正的作用。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点中药不是很好吗?平时没病了自己怎么样调理一下,这个好。
西药针是对细胞来的,中药是针对人来的,它不一样的。03年萨斯来了,我们要研究萨斯怎么办?首先找到萨斯它是什么病毒引起来的,发现是冠状病毒,那我来想办法了,怎么来杀灭冠状病毒,实验室做大量的实验,不同的药来杀,找到一个能杀的药了,然后在动物身上实验,真杀死了。然后再是人吃了的安全问题。西药靶目标非常明确,它就干这个的,它不管别的。它的副作用它也不管。抗癌的药也是一样的。化疗把肿瘤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杀死的时候它不管你正常细胞。化疗的人白细胞低,就是这个问题。化疗药的厂家们要恨我了。并且化疗药的证明是人的敏感性很差了,只有二十百分之左右的人对化疗可能是有效的。大部分肿瘤病人接受化疗以后,都是化疗的毒副作用把人给杀死了。但是我们医学上为什么不放弃,只要能有化疗人人都要化疗,就要追求百分之二十的疗效,肿瘤病人、癌症只要能有百分之二十活下来,也是非常之了不起的事。所以化疗药要正确对待它。
“逍遥丸”对糖尿病糖脂调节有一定作用。“六味地黄丸”调理肾阴虚为主。“逍遥丸”根据病因来,情致方面肝淤啊,脾虚啊这种情况为主。肝淤啊很好说:眼睛干涩、X明流泪、胁痛、胃胀;最主要一点是急躁,急躁易怒容易发脾气。要这种情况下可能有效。老是肾阴虚、怕冷、手脚心热,可能“六味地黄丸”好一点。就是要对症,这个意思。
我特别乏力、没有力气、特别消瘦、胃下垂,中医说是这种情况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型的糖尿病人。中成药也有得选,叫“补中益气丸”。我挑出的中成药都是对糖脂有调理作用的,没有作用的,我就没有挑。
老是手脚麻木、四肢发麻……从医学上说有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了,没有成药了,有土方“补阳防腐汤”。
真正微循环障碍,嘴唇紫、下肢有瘀斑、淤血,“血府逐瘀”可以用,用得比较广泛。改善微循环障碍,这时才能用这个药。
下面介绍市面的中成药。最早有“玉泉丸”,对肥胖的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消渴丸”要注意,“消渴丸”你要把它看成是西药,不要把它看成是中药。“消渴丸”我特别要提一下,为什么说它是西药?“消渴丸”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里面的中药而是里头的“优降糖”。大家一定要小心,这个“消渴丸”用的时候,周围的人如果要用的话,你要让他注意这个问题,他一定要按“优降糖”使用,可能才是安全的。吃“消渴丸”都按中药来吃,基层老百姓吃死了很多人啊!前天有个地方卫生监督管理局来到我们药监局告状的,吃死了37个人,在一个半年之内。就是“消渴丸”的低血糖。这个药现在还在卖。国家现在责令他们,一定要搞出一个“消渴丸”的一个服药的一个详细的说明书,什么情况下吃多少,并且要在药盒子上、在药塑料包装上、就是那个版药的版上都得给注明,才能让它安全有效的用。
这是一个惟一的一个中成药、合法的中成药,里面掺西药的。所以“消渴丸”的这种思路,就给我们市面上的很多的不法的商人提供了一个思路。他都按这种方法来做,做药,说是中药,卖给老百姓吃,坑害我们的人民。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现在还没有说到那么健全的程度,还治不了他们。什么有药字号的,有什么什么号的,他说有的还有标号,让我们有卖的。要在国外的话,要吃死这么多人,他的厂子的药还能卖吗?肯定早都不能卖了。
中国人的生命不值钱。所以这个是政治的问题了。
(待续)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29 15:15:48 回复
(待续)
现在市面还有叫什么“拜康”的,也是辅助治疗糖尿病,以一型的患者为主的。“糖拜康胶囊”在零三零四年的时候大肆宣传,大做特做广告。这个就是我们被枪毙的局长那时候可能在短期内就给他随便就批了这个药,并且以中药保密处方来批的。里头有什么成份,我保密,就是这样的,对所有的人都保密,不知道,审评的时候也是保密,直接批的保密批号。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他打的旗号是益气养阴,就是相当于我们“降糖甲片”但它没有这个作用,它作用比较弱。当时在北京做宣传的时候,他也是敢宣传,让人家停了西药,吃他这个药。根本呢不管事,后来在北京基本不卖了,在外地卖。(按~警惕:“保密”、“秘方”、“祖传”……是不良中药藏污纳垢坑蒙拐骗之所!)
还有一个叫“金芪降糖片”,主要的特点也是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作用。
基本上这些中成药都是按益气养阴来的,就是气阴两虚这种情况。中成药我就不再说了。也比较多啊。
“金芪降糖片”,“金”是金银花,是解毒的;“芪”是黄芪,以这两个药为主。高血糖以后对人体就产生一种毒性,本身高血糖以后就叫糖毒性、脂毒性,这大家也知道。这个糖毒、脂毒西医也认识了,也都是认识这个机理,认识比较多。糖毒、脂毒金银花可能就起这方面作用;黄芪就是有降糖的作用、有益气的作用,所以叫益气解毒。
我在选择“金芪降糖片”的 时候,我要注意什么?我血糖高,控制不好,我血脂高,控制不好。就叫糖毒性、脂毒性,有这个性态才用,如果你血糖、血脂都控制得挺好的,用它来治疗什么并发症,那它有效吗?它不是这个药,它不是这方面作用。所以正确选择中成药,这个意思。
糖毒、脂毒这样很明确的,用益气解毒的方法来治疗……
这个药可以看出是医生发明的吗?那就不是。我们说中医是调理的,讲究平衡。像解毒的必须用解毒的药,所以这个是实验室人员发明的。我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通过实验室这样的筛选药物,这样来做的。
“参芪降糖”这两年用得比较广泛。黄芪,从西医的角度,提高免疫功能呐,降血糖啊,这个还是很好的,所以呢就看中了这个。
人参对降糖的作用、疗效……现在欧洲西方不是不接受我们中医药吗?但是现在欧美就接受这个中药,就是人参呐。人参他做了研究,的确是降糖,西方人自己做的,这个在加拿大、在法国、美国都用于降血糖,在用。所以人参这两年就是用得比较广,因为西方都认为人参能降糖,在那里大声喊。其实我们国内有其它的药,降糖作用比人参好的,但我们国内人叫没用。这样他一叫起来了,国内西医、糖尿病专家都认可了。所以“参芪降糖”这两年卖的好。所以它的剂型改革非常快,三种剂型都有了。
主流的基本上就是这些,降糖的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有个“人参糖肽注射液”,我是有体会的,零二零三年的时候在我们广安门中医院就有。过去人参所谓的“芦”啊、根须呀都去掉了,不用了。东北人参研究所进行成份测量,找药效。看到除了皂甙,还有肽类物质,发现肽类有一定降糖作为,所以推荐临床使用,国家也批准了注射液。打在人身上的确有降糖作用。问题是不知为什么肌肉注射非常疼。虽然降糖作用还不错,但是疼的厉害,后来没人用了。我了解一下,想拿它想作实验的,但是厂家说不生产了,很可惜。
在糖尿病的中医的治疗上,糖尿病症候来说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都属于一个慢性病的过程吧,就是中期阶段为主嘛,其实糖尿病期时间都比较长,下面接下来再并发症。
所以中医用药以益气养阴为主,里面基本都有生黄芪、太子参、人参这一类的,再加上黄芪用得多,下面就是其它一些营养药像生地、茯苓……下面看看药物的共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方面,药物治疗不能用单靶点的药物,一定要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基础上,用中药普方和汤药进行灵活的辩证加减,中西药取长补短,产生协同作用,这是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主要的一个思路。
针灸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没有效用?
针灸主要是有调理的作用,比如针灸减肥呀、针灸这个调理呀……这个非常多的。比如糖尿病病人、老人,缺血性中风以后用针灸来康复,这就是中医的惟一的优势了。缺血性中风了变成半身不遂了,光在西医来治疗,他就只能让你是康复,去锻炼,效果就非常慢。扎上一两个月针,立马可能半身不遂就没事了,原来躺着的就能站着了,就能走路了。这个就是我们国家的最有特色的、对中风康复的一个办法就是针灸。它是非常好的。
但是针灸老是在身上扎针,一般人也接受不了。但是对镇痛的作用,针灸的止疼作用是非常强的。
糖尿病两个方面,糖尿病人老饥饿,可以耳针埋豆法;失眠、便秘就可以耳朵埋豆。
顺便提一下,耳朵像一个倒立的一个婴儿,这个倒立的婴儿是中医的吗?这是问了多少年的一个问题。其实不是中医发明的,实际上人家是一个法国的医生发明的。中医也在发展,兼收并促嘛,只要好的就拿过来。
比如周围神经病变、全身疼痛,吃止疼药肯定一个是有害,第二止疼药吃得时间长了,也没有太好的效果。这时针灸的镇痛还是很不错的。小中风、面瘫,西药没有办法,只能让你营养神经,他给你弄不过来。单纯西药弄不过来面瘫。针灸就行。
是针灸的适应症,你就用针灸治疗,不是针灸适应症,你就不选择。
中药在复方研究方面,中药的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对糖脂的调节。中药成份非常复杂,为了和西医接轨,它只能是拿出证据来,我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方面我们现在研究还是比较多的。
第一是中药有一定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找出这方面的药,根据西医糖尿病发病因来一一对应。
第二抑制胰岛素的拮抗激素的分泌。
第三提高胰岛素受体的结合率和数目。
第四改善胰岛素受体的后效应,促进体内(……)的充分利用。
第五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第六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
最重要的这两年中医发现了黄连……
我们国家除了人参,黄连也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国外都在用的。人参现在他们西医认可的,黄连也是认可的。发在最高级别的文章、SCI的文章里头有很多黄连,他们认可,他们也在做实验。
黄连主要是肠道……
西方肥胖人口更多,每天把牛奶和牛肉作为主食,碳水化合物作为副食,胖人不是我们这边的水平。我们最胖的到西方都是苗条的。
现在研究,二型糖尿病人中肠道种群失调非常重。肠道种群有有用的,有没有用的;有有害的,有有益的。我们一个人要养的细菌是非常多的,在肠道里边。
中国古代就用黄连来治疗“消渴病”,当时中医认识黄连主要是清热解毒,清肠道的毒的。发现肥胖的便秘的人大便有时干,有时稀,认为是肠道的问题,用黄连来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中医用黄连来止泻,后来发现血糖下来了。这是短期效应,时间不会太长,时间长了大便秘结。黄连苦寒,有收缩的作用,人就便秘了。可以用,但时间不能太长,所以要对症选择中药治疗。
六条机理中药都有,人参、黄芪、天花粉用得频率比较高。
再有能增加胰岛受体数目的。胰岛素越打越多,可能胰岛β细胞数目在减少,胰岛素抵抗比较明显,这就需要选择能刺激胰岛β细胞、能分泌胰岛素的中成药,要对症选择了。已知的“参芪降糖颗粒”有这方面作用,还有叫“天芪胶囊”的现在可能还没有生产,也有这方面作用。
第二改善胰岛素抵抗,少打点胰岛素,这个机理中医说是叫抑制胰岛素拮抗激素。体内胰岛素浪费了,比如肾上腺素、氨糖磺胺、皮质醇都会使体内胰岛素浪费,使你血糖升高。我的中药能拮抗这种激素在体内的合成,这是一个办法。这些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参、黄芪、生地,都有这方面的功能。既能刺激胰岛β细胞,又能拮抗胰岛素抵抗激素。
糖尿病得了以后,肝糖原含量降低,人肝脏降解胰岛素能力降低,使人血糖升高。什么药物能使肝糖原含量升高呢?做了中药的筛选,发现山药和山茱萸作用比较好……有些中成药还没有上市。增加肝糖原含量,使肝降解胰岛素能力增强,这样胰岛素使用的量就减少了。
所以真正中西医结合的专家会根据你病史情况、现在胰岛素使用情况,选择对症中成药,产生协同作用。这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这样搞的。
(待续)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7-12-31 17:24:18 回复
并不是盲目给你一个中药就吃,这不行。“金芪降糖片”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有的吃了肯定要拉稀了。你没有清热解毒……血糖不是特别特别高,你吃它干什么?
“金芪降糖片”你要治疗并发症,那不是错了吗?人家本身就不是治疗并发症的。
这样中药、西药结合,真正能达到比单纯用一种方法好的效果。
所有的高明的中西医结合的专家,在相同的疾病的领域,都是这个观点,糖尿病是这个样子,其它病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方法。
能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和亲和力的,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的药也有,这些药都是补肾药……何首乌、肉苁蓉这一类的药,筛选出来这些。
再有就是调节胰岛葡萄糖转用蛋白基因表达,能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的,这个中药也有,活血化瘀的药。人特别胖,从病因可以想,人特别胖,XXX比较重,……体内胰岛素利用不好,脂肪里没有血液循环,所以利用不好。想办法降低体重,使脂肪细胞缩小,这不就行了吗?这是现在中药研究的思路,找这方面的药。这些药主要调节免疫功能、活血化瘀作用比较强。黄芪、生地用得多,有这方面功能。它是多靶点的,从各种机理都有一些。
再有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解除肠道种群调节问题,首推清热解毒,清肠道毒的药。黄连啦、栀子啦,这些研究得比较多,都是苦寒的药物。
还有改善血液流变的,降低血液粘稠度。血液比较粘稠,想吃点中药调理一下,自己就可以调理了,推荐:决明子、山楂、首乌和大黄,这些都可以。
小腹肥胖,山楂作用不错,一天200克以下。药用的山楂,野生的小山楂,并不是北京山里红。山里红含糖高,代替水果的……果丹皮加了两个东西:糖和色素……
菊花可以,两个功能:眼睛干涩、肝火大。清肝明目,调节糖脂代谢,驱邪气……黄白菊,对抗消化道细菌、病毒……提高免疫功能,解肉毒……
延缓衰老、抗自由基、抗X脂过氧化的这些中药,“金芪降糖片”有这方面的作用。清热解毒和补肾的药。有的是抑制蛋白质的XX糖化的,还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网络的。以补肾为主,生地、黄芪用得比较多。生地、黄芪、人参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整个的保健价值还是高的,比冬虫夏草的保健作用更强。冬虫夏草物以稀为贵,冬虫夏草现在已经比白金还要贵得多的多。主要是西医认可它的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不一定要冬虫夏草啊。人参、生地比它还要好。
虫草一个是贵,一个是假的多,也很难吃得起,一克接近四百元。哪有金有那么贵的呀?夸大了它的药效了,主要在上层社会用得多,达官贵人送礼,量又少,所以越来越贵了。前两天开XX大的时候,XX大有讨论,我们这些人就留心了,不少地方代表杯子里泡得是虫草啊。在上层社会流行,所以这个价钱能不贵吗?一个地方XX大代表要到北京来开一次会,地方财政供给他的,平均一个人就得三十万。你媒体露一个脸,要交多少钱呢?在中X电视台呢,要交三十万左右。媒体上露一下,露一个镜头,都是有偿的。不知不觉说到政治上来了,因为政治和我们人体的健康和我们的民生是有关系的。所以不自觉提到这些事,所以冬虫夏草为什么贵。
(待续)
作者:燧人 回复日期:2008-01-01 00:46:01 回复
再有就是直接降脂作用,改善微循环的在中药里面,药食同源的,主要还是生地黄、山药有降血脂作用。地黄副作用,大便正常的人,吃多了肯定大便就稀了,这个不行。山药长了可能又便秘了。地黄和山药和在一起用,刚好相补一下……
桑叶、桑枝有降糖降脂作用,现在已经开发了“桑枝颗粒”相当拜糖平的作用,能降低餐后血糖,但没有拜糖平的副作用。桑枝主要是活血通络的药,不能吃多了,活血通络多了对人体有害呀,也要适度。选择单味药要一定要和自己的症状对上,不然身体反而坏了。海鲜好吃,嘌呤含量高呀,有人吃了过敏,不能吃,要因人而宜。
葛根现在认为能改善中枢神经机能,改善脑功能的。
决明子主要减肥、降脂,有很多证据,都研究出来了,国外也认可,拉丁名都有。
马齿苋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研究现在这两年非常热,在全球都非常热。研究降糖的成份。它对血脂的调节非常好,能改善血脂紊乱,途径非常广泛,能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能起一定的作用,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能解除脂毒性和糖毒性。很好一个东西。
黄芪对胰岛β细胞分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黄芪主要补气,对体乏无力的人,提高免疫功能,医生看好它的降血糖的作用。高血压的人血压控制不好的人不能用,用了血压更高了,它补气的嘛。一定要合理的正确选择。黄芪还能消除蛋白尿、治疗水肿。
茯苓,控制饮食,连吃七天,代替主食,降糖作用明显。茯苓用的量不能大,里头葡萄糖含量低,可能就有降糖作用,可能就是这样。
野山楂能抗衰老、抗氧化……
鸡内金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糖脂代谢……
前几年北京风靡吃荔枝,说能降血糖,吃得好多糖尿病人到我们那住院。当年荔枝卖不动,然后什么人打个广告说荔枝核是降血糖的,后来传的荔枝是降血糖的。荔枝核对血脂有保健作用,并且抗衰老,能改善肝肾功能。
藕节能减肥,比山楂作用还好。煮水。
玉米须利尿,治小孩尿床、水肿、肾炎、有蛋白尿,对肾内层细胞有改善作用、抗动脉硬化,对糖尿病人辅助治疗。泡水挺好。
现在老年人不提倡喝茶。特别是北京张X元的劣质茶叶、花茶,都要少喝,尽量不喝,喝了对身体不好。
其它不推荐,大家不要乱用……
银杏欧洲都是认可的。我们银杏制剂都是法国进口的,人家大量收购加工,然后卖给你。经过加工提取有效成份,就没有毒了。对餐后血糖有降低作用,对血脂有调节作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全国生产银杏制剂的最起码有二百家,这两年用的比较滥,作用有夸大,大家要擦亮眼睛,医生推荐时要谨慎使用。
灵芝,主要是灵芝孢子粉。陈旧就没有什么用。千年灵芝万年灵芝来卖,骗人。不像野山参,野山参千年万年有用,灵芝就不行了。能改善糖耐量异常,并且能升高生长激素和皮质醇……不推荐大家吃,不要随便选择。
山药和石斛。山药不是市场的蔬菜山药,中药山药是秤杆山药,细长,产于河南。健脾。石斛对胃阴虚很有好处,泡水,取代吗叮啉。这两种药可以调节糖脂代谢。
枸杞子不是降糖,是降血脂和肝脂。枸杞子酸甜可口,蔗糖含量高,我们对血糖高的人都不用的。
苦瓜。苦瓜口含片,病人吃了有低血糖现象。我们从临床经验来看,就不是纯的苦瓜了。有的药店说是植物胰岛素。植物里面存在胰岛素吗?不存在。苦瓜光苦不甜,里头没有糖,并且有一定清火的作用,所以就有点降糖作用。大便偏稀、胃不好,能吃苦瓜吗?就不能吃了。
中药最主要的黄芪、人参、生地在广泛的糖脂代谢基础上都有一定作用。
中药的活性物质是非常多的,主要成份现在都进行了提取,黄芪提取了黄芪多糖,山药提取了山药多糖,桑叶提取了桑叶多糖,植物中的多糖类都是降糖的。这样的一个道理。
中药的成份里面还有一个生物碱。黄连素为什么能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能生物合成呢?主要是黄连素里面的小檗碱,它属于一种生物碱,只要合成生物碱,成份和它一样的,就可以了。所以药片的黄连素能起作用。
现在中药的降糖的作用我们已经分离出来了,将来再吃中药,可能会有中药西化制剂,直接降血糖了。逐步中药西制的路子国家非常重视,投资也是非常大,在往这方面努力。毕竟碱类、多糖成份非常复杂,不是现在的现实的技术能达到的,基本很难达到。
人参多肽、苦瓜多肽。肽类分离出来,的确能对人起比较大作用。
皂甙,皂甙也是降血糖。黄芪人参又含多糖,又含皂甙,所以降糖作用强,它是多靶点的起作用。
黄酮,降糖,调节血脂。葛根素含的是黄酮,银杏也是黄酮。丹参也是黄酮,但结构不一样,丹参黄酮是消炎的。
……
我们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我们内分泌科糖尿病研究比较早,七八年就成立糖尿病专科,是国家惟一的合法的一个糖尿病中心,其它都是冒牌的。就我们是国家挂牌的叫糖尿病诊疗中心,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挂牌的叫糖尿病特色专科。我们是全国的一个领头的单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上是领头的。国家挂了四块牌子:“协和糖尿病医疗中心”、“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糖尿病中医重点研究室”、“糖尿病血管功能实验室”。
我们专门做中药的筛选啊,中药单体成份的研究的,我们这种机构都没有发现哪些中药直接能代替西药的,他们的水平比我们高吗?并且在我之前还有一代、二代、三代……多少代的科学家在做这方面研究,并没有找到能代替西药的中药。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的降糖作用是不能比的,是没有的,是非常弱的。只能是协同、辅助。但中药是干什么的?它是延缓并发症,减轻症状、消除症状,这是中药的优势,这是西药没法比的,这也是国际社会领域比较认可的。
有两个学会在我们单位:“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研究实力比较强,专家比较多,名家比较多,所以我们单位国家很重视,把好多学术组织、研究机构,都让我们牵头,这都是政府行为。并且我们每年要接受三十个左右的新药的观察,降糖药有没有降糖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我们做一些研究。研究结论就是,中医药在糖尿病上的作用主要是:延缓并发症,辅助降血糖。两句话。
我们是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单位。博士后、博士、硕士都带,大本生、七年制的都有。并且我们诊断设备非常齐全,糖尿病在我们专科里面,从头到脚,哪方面的并发症都可以诊断,设备都有,和国际是接轨的。我们的口号是: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是我们走过的路,这样比较客观一点,我们的疗效拿出来,我这个指标,最起码西医认可,国外也都能认可。这样可能才是将来可能正确的一条路。
欢迎大家有机会到我们医院去参观。
X:血糖仪的可信度有多高?
X:一年收治多少糖尿病病人?疗效怎样?
倪:血糖仪毕竟是末梢血,和静脉有个差值,静脉血还有两种方法呢。血糖仪对血糖的监测,好的达标的有百分之二十;差的就控制不住,差的更多了。取决于试纸条和机器的稳定性。好的都是单片包装,否则一打开,就空气氧化了、受潮了,受温度的影响了。不准了。不能反应血糖的真实水平。血糖仪用的时间不能太长,寿命大约两万次。里面有个电极芯片,功能越来越降低,越来越不准。单片包装的好,并且还要每周校对。糖尿病人还是用进口的,国产肯定的要差。单片的好,电化学的好。国外厂家都在改良,但不是根本的,技术上的没有更新。
取血部位要相对固定。
血糖仪只是在血糖稳定的过程中自我监测,绝对不能代替医院的静脉血糖……
疗效我就不说了,我们每年门诊量接近八万,住院病人九百左右……
X:低血糖的预防。
倪:有症状性低血糖,有反应,心慌、出虚汗,直接预测。最怕无症状低血糖,只能频繁测血糖。
如果是糖尿病,就看药物用的合不合理,调整用药来解决。
没有糖尿病低血糖,叫反应性低血糖。在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餐次。
X:有点糖尿病,眼底出血。
倪: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绝对是糖尿病并发症,也有高血压引起的。去眼科看。
X:糖尿病是多糖病?还是缺糖病?
倪:当然是多糖啊。血中糖含量超标了,叫糖尿病。
X:为什么低血糖?
倪:药物导致的。也有糖耐量异常导致。胰岛有功能,一阵胰岛素释放太多了,就低血糖了。
X:胰岛在哪里?
倪:胰岛在胰腺里面呀。
X:胰腺起什么作用?
倪:分泌胰岛素呀。
X:找到根了吗?能治吗?
倪:感冒能治吗?没有医生能治好感冒,是自己好的。吃药是减轻症状。
X:新生儿过重是否糖尿病因素?空腹血糖……药多长时间换一次?
倪:现在只是发现,低体重小孩自己得糖尿病,超重的小孩是母亲得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第二天,八个小时睡眠以后清醒状态,既没有吃饭,也没有吃药。我五点起床,到医院七点测血糖,不是空腹血糖,叫早餐前血糖。
餐后时间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因为有人吃饭快,有人慢。现在餐后两小时的概念已经淡化。一小时血糖很高,第一X象有问题也不行。
药物只要敏感,血糖控制达标,就不用换。
一般口服药单药有效也就一年左右。可能就要两种药。没有胰岛素的病人都死于糖尿病的高血糖。不管使用几种,非常有效时间也就五到八年,就继发失效,就要合并胰岛素或是改胰岛素治疗。不管用什么方法控制血糖,只要稳定,就合理,就可以长期坚持,否则就要调整方案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