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周四几点更新:温州炒家不破产,中国经济无明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5:34

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过度投机,都源自于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以及明显过度的贪婪。当下,各路游资过度投机的理由,是中国的黄金十年,贪婪的理由是房价永远上涨。

温州游资,这个一度被各地地方政府恐惧的名称,却在21世纪被地产商捧为座上宾。投机成为投机者的座右名铭,原因在于他们无坚不摧,无利不牟,无往不利。实际上,这种金融至上的观点,在现代经济中一再被证明是谬误。

邓公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观点不知出自哪路智囊的口。从过去几百年的金融史来说,金融从来就不是核心,技术进步才是经济真正的源泉。那些从事高利贷的企业,难道会是技术进步的创新者?他们只是实体经济的吸血鬼,是赌徒的恶梦,是社会经济秩序的扰乱者。

温州钱殇之核心症结,按照主流财经媒体的总结,“是利率管制下的资金价格扭曲和官民借贷双轨。”这个答案其实是错误的。利率管制、官民借贷双轨只是高利贷产生的条件之一,并非完全充分条件。在缺乏法治精神和信用体系的中国,如果放开金融体系,则是上世纪90年纪的俄罗斯,成千上万家金融企业成立,然后又迅速倒闭,结果是居民财富被席卷一空。在当下中国,别说放开金融企业的审批,就是股票发行放开,都可能导致欺诈横行。要知道,目前的股市发行有诸多关卡把门,结果一样是圈钱潮不断,假账烂账成堆。

温州高利贷乱象之源,在于投机者对未来前景的预期过于乐观,而敢于过度借贷。而且,这种过度借贷的用途,不再是其原来的实体经济,而是进入其原来陌生的投机领域,如炒房、炒矿。这种行为在任何一种金融体系下都不应该被允许。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恶意透支信用卡,无论是用于炒股还是炒楼,其实都是涉嫌金融诈骗。

实际上,类似资金扭曲的行为,本质上是庞氏融资现象,这无论是在N个世纪前的欧洲,还是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放贷,还是今日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是高利贷危机。

所谓高利贷,本质上就是经济过热时期以小博大的投机行为。是纯粹金融赌博,与利率管制、借贷双轨制的关联度并不大。其关键是抵押品不足以满足贷款胃口下的产物。如果所有的民间融资行为都以充足的抵押贷款产物,根本就不会出现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在近代经济史上,大肆玩金融的国家,最近无一例外下场不佳。荷兰人在经济繁荣之后,开始炒作任何一样可以炒作的东西,郁金香不过是最后的疯狂。英国人现在还是金融大国,可是,谁还记得英国的名牌?美国人有华尔街,但是,美国真正的优势是领导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当下,美国最牛的股票不是花旗,而是苹果。

实业立国,才是根本。像温州炒家这种投机的恶魔,如果让他们左右财富的分配,则中国经济没有明天。当下,温州家庭竟然有九成涉足高利贷,这是一个何其惊人的统计结果。这种试图以击鼓传花式游戏来致富的群体,一定要受到致命的惩罚,才会斩断过度贪婪的意念。中国需要的是德国式的制造立国,是几代人甘愿从事一个小铺子的实业精神。而不是以实业或者贸易为名,行圈地骗贷的财技高手。

目前,一些经济学家竟然呼吁呼吁救助温州热钱,这与1998年呼吁救助索罗斯,2008年救助雷曼有何差别?当温州炒家大赚特赚之时,难道他们没有想到过过度投机的背后一定是亡命天涯?如果你有心,看看江恩的《华尔街45年》。那些过度投机的炒家,无一例外下场悲惨。著名的莱特兄弟因试图垄断白银而破产。即使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也不得不在试图垄断生丝中破产。

历史证明,每一轮过度投机过后,一定是遍地狼藉。时下的欧美市场,不过是福利泡沫和地产泡沫的掩埋场。温州炒家则是众多炒作的代表而已。是时候为他们奏响安魂曲了。

在1998年,广东金融乱象出现之后,王歧山救火,给出的意见,是四个字——“水落石出”。当时,中央政府给各地乱集资的治理政策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抱。如果温州炒家需要求助的话,应该向温州财政要钱,而不是全国纳税人为其买单。

对于那些敢于借高利贷的企业,个人观点认为,如果他们不破产,他们会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更疯狂。看看当下中国的地产商,虽然他们侥幸逃过了2008年崩溃的风险,可是,他们在过去两年里学会了谨慎吗?答案是没有,是更加的疯狂。

如果这一波危机中,温州炒家不成批倒下,等待中国的,将是价格在未来几年迅速翻倍,甚至无限制翻番的房价、矿价、菜价、油价……届时,中国将不得不重新出台反投机法案,计划经济时代或许全面重新到来,这个结果谁愿意见到?

 

 

 

附文——

温州热钱链断

本文来源于财新《新世纪》 2011年第39期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0日 订阅《新世纪》|注册财新网  温州由个人、钱庄、企业、官员、正规担保公司、银行构筑的民间借贷资金链越来越长,终于酿造了一场严重的信用危机财新《新世纪》 记者张冰郑斐赵静婷
 
2011年9月22日,浙江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信泰集团,前来核对货款账目的供应商络绎不绝。 长空 / 东方IC

  温州,这座中国民间资本之都,如今风声鹤唳,由个人、钱庄、企业、官员、正规担保公司、银行所构筑的资金链条,正在逐环断裂。

  从年初的一些企业主“跑路”(温州人对躲债的俗称)开始,危机初现端倪。财新《新世纪》在当地调查了解发现,真正产生连锁反应的,要从王晓东7月“跑路”开始。此人于2007年左右炒股、炒房发了财。随后开办了一家创投咨询公司,广泛吸收温州公务员的资金,至2011年7月左右,其借贷规模达12亿元。因为投资不当,资金链断裂。

  这波及到温州龙湾巨邦鞋业的企业主王和霞。此人吸收了5000万元左右的资金,转手贷给王晓东。王晓东倒掉,王和霞选择了“跑路”。和巨邦鞋业相邻的宝业皮革和大华皮革等企业,因为民间借贷互保等原因,也于8月关停。

  9月21日成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一个转折点。当地的眼镜龙头企业温州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选择“跑路”,民间借贷规模在8亿元左右。已高度警觉的民间借贷人纷纷加紧收账,无形中又引发了更大规模的企业主“跑路”。截至9月27日,据当地公安部门统计,温州共有40多家企业主选择“跑路”。

  企业主的“跑路”,引发了几家正规担保公司的资金链紧张。温州市担保协会副会长单位温州金桥担保和理事单位温州金泓担保,在这一轮风波中关停,从而引发与其关系紧密的地下钱庄资金断裂。

  而上述有的放贷人,其实是利用一定的手段从银行腾挪出资金。当放贷人“跑路”后,背后的银行风险凸显,如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就被卷入其中。放贷人陈繁蓉利用和鹿城农村合作银行分理处主任的关系,卷款而逃。

  至此,一个资金崩断的链条已形成,从百姓、政府官员、地下钱庄、正规担保公司直至银行,无一幸免。

  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据该市经信委监测,温州市民间借贷的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说,温州90%的家庭都在搞金融。

  有企业家认为,现在的“恶果”是“炒”出来的。他认为,近年来,温州人炒矿、炒金、炒股、炒汇、炒房,几乎人人参与。最终全面投入炒钱(高利贷),民间资金逐级向担保公司和借贷高手集中,月息1.5%直至10%,最终炒出了“跳楼”的恶果。

  接近温州市政府决策层的消息人士称,9月27日上午,温州市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试图化解恐慌情绪,防止连锁反应,整顿金融秩序。

  温州成立专门针对此次危机的领导小组,下设企业帮扶组、金融组、维稳组、宣传组,争取国家开发银行30亿元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也试图联系出走的企业主,敦促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被贷款”

  9月28日9时许,近50多位“借款人”聚集在温州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矮凳桥分理处门口,要求讨个“说法”。他们都因与一位女企业主结识,在这个分理处签字借款30万元,拿到这笔钱的女企业主已“跑路”,银行向这些“借款人”发出了贷款确认函。

  其中一名人称“阿慧”的女士已在9月23日凌晨跳楼而亡。死者住在温州人才大厦E单元2712室,却从D单元2610室跳楼而亡。2610房间真正的主人,名叫陈繁蓉,即是前述女企业主,其前男友和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矮凳桥分理处主任李军熟识。

  在公开资料里,陈繁蓉是邦本印刷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实际上,陈是一个“老高”,即温州俗称放高利贷者。她的资金来源,则是这些谈妥“被贷款”的人们。

  一位“借款者”小张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2011年9月初,他听说陈繁蓉是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矮凳桥分理处的老客户,有些银行优惠服务可以给自己人,便同意把水电费账户转移到温州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矮凳桥分理处,陈繁蓉可以每个月代缴水电费并每月给现金1500元。

  在陈繁蓉出示了一张职务为矮凳桥分理处营销人员的名片后,小张便去矮凳桥分理处陈繁蓉处办理了手续,按了手印。

  9月24日,周六,鹿城农村合作银行总行的一个工作人员给小张打电话,要到小张家里做贷款对账,要求他签一份贷款确认函,确认他名下有一小额循环贷款,金额为30万元。“我连贷款卡也没有,而且提款也应该是我本人出面,但是什么都没有参与,30万元贷款就被划走了。”小张称。

  跳楼自尽的阿慧名下贷款资金更为庞大。她将自己的几套房子抵押,贷款资金却由陈繁蓉掌握。阿慧跳楼当晚,陈繁蓉下落不明。身后的债务关系也不明确。银行的工作人员则称,目前此类“被贷款者”有40多位。

  根据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29.84亿元,比年初增加6.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43亿元,比年初增加8.34亿元。

  “问题还在调查中,我们已经报案。问题还是需要法律来解决。”银行员工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矮凳桥分理处主任李军和业务员黄茂进已经接受调查。

 

祸起“平台”

  在一位当地官员看来,温州企业主参与民间借贷以前是单对单的融资,现在是通过一些平台进行融资。无牌照的担保公司、寄售公司、投资公司等,温州市有1000多家,“或许正是这些机构,放大了高利贷的影响”。

  有官员称,王晓东和他的创投咨询公司就是其中典型。比如一家鞋业公司的企业主借了几千万元转给王晓东,成本是每月利息1分5厘左右,放到王晓东那里是月息2分。“王晓东倒台,他也跟着倒闭了。”

  有和他打过交道的人称,王晓东的创投公司办公地址在上海金茂大厦,以彰显实力。王也曾包场一家意大利奢侈品店,专门招待他的温州老乡。王晓东曾是国土系统的工作人员,其妻也是公务员。

  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当地银行工作人员、一些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个人(公务人员)能从银行拿到比较低的利率,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再拆借给别人,赚取中间利差。官阶越大,可以贷款的数量越大。“王晓东有个债主清单,公务员的比例很大。”

  王晓东在上海进行房地产投资和股权投资,同时也放贷,放出的最大一笔资金高达1.9亿元。但因各种原因,王晓东陷入了危机。“跑路”之前,王晓东曾经希望借助期货投资死命一搏,却落得巨额亏损。

  按照王晓东的融资成本来算,其12亿元民间借贷资金,如按照每月2分利息,每个月支付利息就需要2400万元。

  温州华峰申银担保公司副总经理程恒祥表示,多元化投资最怕资金链断裂。“一枚钉子,就有一个坑,你把钉子抽走了,窟窿就留在那边。没有办法堵,就漏水了。”

  8月底到9月上旬之间,躲债的王晓东选择回到温州,居住在有官方背景的龟湖饭店。

  有知情人士表示,经过盘点,王晓东所剩资产大概五六亿元。包括房产和几个股权投资项目,“但房产证上的名字很多都不是王晓东”。

  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主任邱世枝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该所代理了王晓东的案子。温州市瓯海区的一名官员向财新《新世纪》记者确认,王晓东正在拟订偿债方案,债权打七八折,“有的已经还了”。

  余波未了,受到牵连的一些实业企业正是“金字塔”的下一级。

  7月27日,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出逃,原因即涉及王晓东案。当地官员称,巨邦鞋业成立于2004年,两个厂区共有三条流水线,三四百名工人,年销售额大概在1000万元左右。目前,巨邦鞋业卷帘门紧锁,墙上贴满了各种法院通知单。

  在当地人看来,很多企业做销售冲规模,但利润率极低,后往往通过实业企业吸纳资金,转而对外投资以期赚到快钱,如房地产、矿业、高利贷等。

  “根据我们的了解,‘跑路’的企业,很多都有订单,并完全不是实体经济的问题。”温州市经信委主任余中平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

 

 

 

谢百三:救救股市、救救温州企业家、救救中国经济
2011年10月08日11:23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谢百三 


  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温州危机,见微而知著,温州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如果全国发生温州现象,中国经济硬着陆,那么重蹈日本1990年至今长时间经济萧条的覆辙之可能性就很大了。

 当前中国股市及温州的乱象、民间的高利率,都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失效并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完全失败,请看中国经济中出现的乱象:

  一、股市一跌再跌,债市几近崩盘

  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股市的“救市”反弹声中,中国股市周四周五继续低迷,翻红的寥寥无几。原来,善良的人们普遍预测中国股市不会跌破2500点,结果9月 5日轻轻一举跌破;9月28日又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跌破2400点。有时大盘是在慢跌、阴跌,但实际伤害非常大,如周四,沪市涨86家,跌869家;深市涨100家,跌1353家。90%以上的投资者亏损累累。至今,绝大多数股票还处于大跌之中。

  在如此低迷之下,还不停地发新股,甚至还发大盘股。须知新股本来应比老股便宜20-30%的。新股还在如此频繁地发行上市,说明管理层之中,还有人认为股市还不怕,还能承受融资之压力。

  更令人惊愕及恐惧的是,债券市场前所未有地向下暴跌,年收益8.1%的怀化债券竟下跌到90元。

  而在熊市之中一直是避险港的公司可转债这次也在劫难逃,在中石化可转债未转成股的情况下又发一新转债,给人以“可转债公司今后都可以发新转债还旧转债”之感。那么,年收益0.5元、1元、1.5元的债券有何价值?人们已完全不考虑期权价格。(这类可转债公司却对这次大跌无任何反应,集体失语,它们反正还有好多年才会到期。特别是中石化、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三公司的可转债条款最差,对投资者最刻薄、最不利。)有友人买了中行转债,三个月跌到89元,损失严重,真为之痛心。

  而这轮证券市场的急急到来的严冬,其根源就是央行太紧的货币政策。实业家在正常信贷无门的情况下,只好忍痛抛出低位的股票、利率远低于民间市场利率的可转债,以套现资金,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以及工人的工资。


二、 温州十多名企业家自杀,

  80多名企业家逃跑,令人震撼!

  温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早、最活跃、最成熟的地方,几十年来勇于创新、探索、改革的温州企业家一直走在全国人民之前列。

  但近半月来,温州经济却令人非常担心,有友人不断来信称,起码有十几名(另有消息称是20多人)企业家跳楼自杀,80多名弃家弃公司而逃。

  上个月,我去温州一个县级市调研,管工业的副市长请了六位当地较大企业家作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央行什么时候会放松银根;什么时候国家的货币政策会改变。他们告诉我:“民间利率已高达月息5分,年息60%。”“贩毒也挣不到60%啊!”“那怎么办?”沉默了一会儿,说:“跑啊,只有逃跑了!”——不料,一月不到,企业家自杀、逃跑竟已在温州成风。试想,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大多企业家都几个亿了,不到万分危险,万不得已的生死关头,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们会自杀、会逃跑吗?这件事的影响及其还在蔓延,及其危害,绝不亚于一场严重的天灾!

  中央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高度警觉。立即动手,千方百计地挽救温州企业及温州企业家(其实,企业主一逃跑,一自杀,成千上万失业者及老百姓债主就陷入绝境之中)。

  温州市政府动用了公安等,制止暴力讨债;正在做很多应急工作,是必要及时的。但这还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温州危机,见微而知著,温州的今天,就是全国的明天。如果全国发生温州现象,中国经济硬着陆,那么重蹈日本1990年至今长时间经济萧条的覆辙之可能性就很大了。日本1.2亿人口,中国13.3亿人口啊!中国决不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而温州危机的根源也在于央行货币政策太紧。

  三、 建议:

  (1)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应兼顾反通胀、充分就业及经济发展。

  (2)央行应立即放松银根,下调准备金率。

  (3)央行票据到期后,可少发、停发新央行票据。

  (4)容忍一定程度通胀,中国是“金砖四国”中通胀最低者。且GDP高于通胀3个百分点,是世界罕见的。目前这样紧,通胀未必会下去,却可能形成滞胀。

  (5)要警惕、重视经济急剧冷却,发生08年式的经济大跌之风险;令银行出手拯救有希望的中小企业。

  (6)坚决制止暴力向企业讨债。

  (7)在房价与通胀中,中央只能对其中之一重点调控;这两大问题均源自货币M2太多,压下葫芦起了瓢。建议放宽限购规定,对二、三、四、五线城市房子不搞限购。

  (8)目前为了躲限购令、房产税,“假离婚”在各地已悄然成风,完全搞乱了社会风气与秩序。故放弃限购令十分必要。

  (9)主要目标是消除通胀。通胀涉及13.3亿人,比房价问题更大。

  (10)政治家、经济学家只能在几大目标中,盯住最主要目标:“利弊相权取其利,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当驼背治愈的代价是死亡时,宁可容忍驼背,让“刘罗锅”生存下去。

  (11)房价是个大问题,但与通胀比,只能位居第二;房地产的冷暖还影响到42个产业及几千万人就业。

  (12)当前中国股市及温州的乱象,及民间的高利率、债券、可转债收益率的急升;都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失效并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人们在无奈之中,选择了体制内不行才走体制外之路;可谓是“逼良为娼”。实际效果也非常不好!应立即反省,纠正之。

  (作者为我国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