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6.2永久位面:写作“三步曲”,背书为功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46:24
 

——著名作家梁衡谈写作

梁衡,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和政论家,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作品有散文集《觅渡》《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等。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

初知梁衡,缘于中学时读的课文《晋祠》。后来,了解到他的文章竟有六十多篇次被选入语文教材或教学阅读用书,其中,《跨越百年的美丽》被多个版本小语、中语、师范教材的编者纳入“彀”中。梁衡,与语文教材竟有如此的缘分!

乘着秋日明媚的阳光,我们去拜访先生。“梁衡”,这两个课本里令人景仰的符号,突然就变成了听筒里和蔼的男中音,变成了眼前这位敦厚、儒雅的长者。没有身居高位的养尊处优,也没有如晋祠般“古老苍劲”的容貌神情,只有那举止的练达和目光中透出的沉静,提醒我这是位多年奋斗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著名记者、学者、作家,而随着聊天的深入,他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他的文史、科学知识的广博,他的对读书、写作、教育的精辟思考,连同他的山西口音同时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解读梁衡:我的文章是写给人背的

我很惊讶于梁衡作品的魅力,竟受到选文标准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的教材编者的如此青睐。散文界老前辈冯牧先生评价梁衡代表作《晋祠》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晋祠》……无论从思想内容、审美观点及遣词造句上所认真下的功夫都是无可挑剔的,无愧于‘教科书水平’。”

“我有一篇文章《夏感》,有人数过仅666个字,我真是一个字一个字推敲过的。”梁衡笑着言说年轻时的“张狂”,“十几年前,我的文章就是写给人背的,不是写给人看的。现在是越写越小心了……”一篇千字的文章改上半年甚至一年,这对梁衡来说已是常事。他因而被评论界称为“苦吟派”的代表。

梁衡极为看重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好的文章,不但要有内容,还要很美,有欣赏性,美的形式可以强化文章内容的思想性。如果单纯表现思想性,写社论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文学表达呢?因为我们还需要美。你看《滕王阁序》,多美啊!有一次讲座,我引用了其中一个表秋天的句子‘潦水尽而寒潭清’,这比直白地讲‘秋天来了,蕴藉多了。一位听众说,那个句子很多人一下子没有听明白,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美。美是一种艺术的感觉。”《晋祠》为人所记诵,就因其特有的“梁氏之美”。“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真是美得俯拾皆是,美得信手拈来。

“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是美的三个层次。”梁衡对语言形式的一大追求就是“通俗、好懂又有哲理”。“你读毛泽东的文章,没有干巴巴的政治教条,专家学者读来不觉为浅,工人农民读来不觉为深,这就是哲理美。”梁衡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句话“最近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把全国人民打人闷葫芦里去了”的情景,“小孩子读了这句话,觉得挺有意思,像说书的一样。我回家便翻出父亲的《毛选》,居然一读而不可收,把大部分文章都读完了。那年我才15岁。”这种语言风格深深影响到梁衡的写作。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既能读到“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的“大雅”之思,又能读到“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的“草根”之理,这使梁衡的语言表达在“雅洁、凝练”之外,多了份和读者贴心的亲和力。

止于炼词炼句的“苦吟”,当然成就不了今天的梁衡。在“炼意”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使得梁衡思考的触觉总是比其他一些作家更深、更细,这赋予了他的语言文字以坚实、厚重的灵魂之美。

“我写作的座右铭是‘不与别人重复,不与自己重复’。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于是,我就要大量读别人的文章,绕开别人走过的路。我现在还经常读自己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探索新路。”

写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源于镭发现一百周年纪念时,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有一件批示:“现在的大学生很浮躁,要宣传一下居里夫人的精神。”其实梁衡早就用章回体写过两回《奇女子异国他乡求真理,好伴侣濡沫相依攻难关——镭的发现》,收录在他的被汪曾祺先生赞日“数理化写演义,堪称一绝”的科学史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中。再写,写什么呢?她的人生经历?她对科学的孜孜以求?她的淡泊名利?这些当然要体现,但是众所周知的东西,读者会不会“审美疲劳”啊?恰逢这时妇联正在提倡女性“自尊、自强、自立”,梁衡敏锐地找到了切入点:女性的人格和精神美。“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知道爱美了。一位家长告诉我,她女儿正上初中,上课不听讲,用笔去卷刘海……美不是一种负担,不能成为包袱,尤其是女性,内美和外美的结合,才能长久。居里夫人就是站在智慧高地的人。”这番话正是解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一把钥匙。

“人们阅读有六个层次的需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后三个层次才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梁衡幽默地说,“写狗打架肯定也有人看,但是教育却不能教人看狗打架。所以,教材在选择文本时,要从知识、思想和审美的层次开始。而我写文章,也要求自己能够满足人们后三个层次的需求。”

梁衡主张写文章要写“大情,大事,大理”,这是梁衡的胸襟,也是梁衡的大气。几十年来,描写、纪念、评价瞿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的“秋白不朽”掷地有声,超越党派之争直指人性灵魂。(《觅渡,觅渡,渡何处?》)写周恩来,梁衡调阅了半人多高的资料,避开已有回忆、评述,从理性人手归纳出总理的六个“无”,总理人格的光辉令读者刻骨铭心。(《大无大有周恩来》)即使一位山野老农,一种平常人生,梁衡也能超越平凡挖掘到其“与日月同辉”的价值所在(《青山不老》)……

反观现在青少年中流行阅读的文章,多是所谓“心灵探险式”的小散文,且芜菁并存,平庸琐碎的多,高尚优美的少,无病呻吟的多,刚健豪放的少,杯水波澜的多,智性深沉的少。梁衡的文章,“博大精深,胆识过人,文采飘逸,且浓缩了哲理”,人教社资深编审张定远先生如是说。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放心地交给孩子们读”呢?

聆听梁衡: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梁衡的“两多”让我又一次惊讶了——头衔职务多,文章著作多。通讯、评论、小说、散文他无所不写,文学、政治、新闻、科学他均有涉猎。梁衡写作到底有什么秘诀?中小学生初学写作,怎么才能入门呢?问及梁衡的“写作经”,他说“阅读一背书一写作”,这是写作“三步曲”。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写作培训班,教一些写作的技巧,这当然也是必需的,但是要写好文章,还是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才有可能解决孩子们的知识面问题,也只有大量阅读,才有了模仿的范本,可以学习别人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梁衡尤其强调读诵古典诗词。“从小多读古典诗词,可以培养审美的情趣。那一点点文学细胞,对孩子的将来都是很有用的。”

大量阅读还不够,它只能解决知识面的问题,梁衡特别强调要背诵:“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小时候是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时候不多背一些东西太可惜了,只会‘失之东隅’,先背下来,不理解的可以慢慢反刍。这是一个‘发酵’的过程。”

“多读多写”,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看到了阅读对于写作,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精神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读过之后有多少东西对孩子们是“烂熟于心”的?没有积累的读、走马观花的读,结果就是“中学以后,小学的不要了;大学以后,中学的不要了。太学读到考试出国留学,以前几十年读的书都浪费了,都不要了,都不记得了。”(南怀瑾语)这样的大量阅读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归”。

梁衡自幼就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背《史记》,背《历代文选》等,渐渐地,背书成了他的习惯和乐趣,一直持续下来,甚至在他做记者的一段时间,他出门都随身带着《历代文选》,利用早晨的时间,将过去学过的一些范文重新习背。在泱泱传统文化中的长期浸润,使梁衡锻造出了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重要的,汉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品格,也渗透在梁衡的血脉里,渗透在他的创作中。梁衡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中学时背过的一些《史记》列传、唐宋文章,在以后的散文和新闻写作中,时时觉得如气相接,如影相随。”梁衡“言大理、抒大情”的创作主张,梁衡作品表现出的纵深感、厚重感,无一不是这种精神品格的体现。

“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背范文。语文虽然也有语法,也有修辞,但要写成文章不是只靠语法和修辞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常用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从秦汉到现在,没有一篇文章重复,它有无穷的排列组合,在这排列组合中,足够作者尽情发挥。这无穷的发挥里面就有基本规律。学写作就是要掌握这种基本规律。你肚子里装进了很多范文,它的词汇、章法、思想都烂熟于心,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

这不就成了学写“八股文”了吗?我有点不解。现在有些教师、家长也强调背范文,让孩子背各种各样的优秀作文选,背精彩词句,以便写作文时可以套用,极大地扼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这已久为人所诟病。梁衡“背范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范文就是经典,经典有三个特质:其一是空前绝后,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是不能复制它;其二是超越了实践而具有理性的意义,只有理性才能指导实践;其三是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经得起反复咀嚼。范文在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写作方法两方面,都能给人以最基本的却是永恒的启迪。只背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精彩词句之类,只能满足枝枝节节的一时一地之需。所以,背范文就要背经典,所谓‘取法乎上’。”

“背”只是最基本的,重要的还是反复实践。梁衡打了个比方:“学拳术,不能只把拳经记下来,敌人正面来怎么打,侧面来怎么打,前后左右来怎样打,而是要把基本套路打下来,打得很熟,临场对敌的时候才可以得心应手。这个基本套路是什么?就是范文。”

梁衡特别提到了模仿的作用。“模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化学都有公式,而语文是艺术,没有公式,所以我强调模仿。”现在,教育界多主张小学生写“放胆文”,“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其科学道理毋庸赘言,而模仿却被一些老师理解为模式化的代名词。模仿有没有其道理?学写作可以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我想听听梁衡这位文章写作大家的看法。

“模仿与放胆并不对立。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模仿是学不是像。范文的典范性无非就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想内容方面只能是影响感染人,但模仿不了,学不了,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内容必须靠自己去观察,去思考。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而形式就是写作方法。每篇文章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写法,但是有基本的规律,学写作学的就是这种基本规律。比如,我自己就总结出文章的‘形、事、情、理、典’五诀,每篇文章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老师教写作就要将这种规律挑出来,能不能挑出就看老师的水平了。”

背范文、模仿范文绝不是限制创造,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在《晋祠》中,我们看到了《小石潭记》的影子;在《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里,写到居里夫人得了很多奖以后,把名誉看得很淡,仍旧冷静地继续搞研究,梁衡写了一句“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让人不由联想到柳永的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你把书背得很熟,作文时,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冒出这一句新话或一个新词。像武打,说不定敌人从哪个角度来,你会突然冒出一招,这一招肯定就是你平时积累,肚里有的,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还是要背书。”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手指一点,海量的资源就能即刻涌来,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可以压缩在薄薄的几张光盘中,搜索引擎强大到足以回答你任何问题。“背书”还有必要码?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我过去写《数理化通俗演义》,所做的资料卡片超过一米半高。现在有电脑网络的确方便,但是技术解放的是人的体力劳动,并没有解放人的脑力劳动,电脑永远代替不了记忆。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是先储存后使用,不可能是先使用后储存。一个县委书记跟我讲他的通信员写不好稿子,为什么呢,那个通信员写稿子时,先到词典里查词,写到白纸上,然后添加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肚子里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如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冒的过程不是一个检索的过程,而是创作的过程,因为半成品已经出来了。”

是啊,现代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自身却被它们掏得空空如也!真不知是幸抑或不幸。

“大量阅读,大量背书,只是为你的写作敞开了大门,要想真正学会,首要的是要有兴趣,但是兴趣又可以从阅读、背书中获得。‘水满自然流’,这都是相互贯通的。语老师要注意激发孩子读书写作的兴趣。”

在学校,梁衡幸运地碰上了不少好老师,尤其是文史哲的老师。高中的语老师就让他至今难忘。“他家里有一大箱一大箱的线装书,都是一些经史子集,用那种大檀木箱子装着。老先生学识渊博,他讲课的一大特色就是一边面对我们讲,一边手指夹着粉笔,在后面的黑板上勾画。讲到杜甫的诗句‘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他随便几笔,几只麻雀就出来了,再画上个长袍大褂的,太有意思了。”

梁衡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从父亲开始,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位良师,领着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读书读高层,读文读经典;名篇背如流,下笔如有神。”梁衡以此结束了我们的交谈。斯言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