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6.2剧情动画中文: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4:22

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

——浙江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综述

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特级教师  王崧舟

对于本次赛课活动,我想谈三个方面的看法:第一,本届赛课有几个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向我们指示一种方向,透露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标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展开谈一。第二,本届赛课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有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却具有代表性;尽管有些问题属于吹毛求疵,但是为了毛能够长得更纯一些,这些疵我们也不妨再求一求。第三,无论是本届赛课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还是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会给我们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也想简单地谈一谈启示。

下面先谈本届大赛所表示出来的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本届大赛一共12堂课,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也许一时半会儿可能说不清楚,但是,这没关系,为什么?因为12堂课以它们鲜活的诠释、以它们生动的表现、以它们创造性的发挥和实施,为“语文意识”做了最好的注脚。实际上,语文意识是一个语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数学老师需要数学意识,音老师需要音乐意识,而语老师毫无疑问、理所当然的应该具有语文意识。所以,我经常说语老师要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语文意识,就在我们眼前,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觉醒,我们没有被提示,所以经常会走入某个误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张白纸的上面有一个黑点,你们首先把注意力分配给谁呢?毫无疑问是黑点。您不可能在正常的情况下,把注意力分配到白纸上,而你的注意力没有分配到那张白纸的空间,就是被我们忽视了的语文意识。因为,它太常见、太普通、离我们的生活太近,所以,我们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习焉不察、熟视无睹。而这次的12堂语文课,却向我们展现了,或者说聚焦了作为一个语老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特征——语文意识。

比如,杭州胜利小学的陆虹老师,上的是《花钟》,我相信各位一定记忆犹新。这堂课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我听完这堂课,最深的感受是一句话,这是一堂具有典范意义的自觉体现语文意识的好课。我们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老师上的《花钟》的最精彩的片段。哪个片段呢?在引导学生品读描写花钟的这一段文字中,这段文字从语文意识的角度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这个典范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准确性的生动结合中。一方面,作者对九种花开放的动态描写,语言极富变化,节奏极富变化;另一方面,对每一种花开放时间的描述又相当准确,用“左右”,用“大致”,用“承上省”和“启下省”这样一种语境的暗示来告诉我们,每一种花开放的大致时段。老师课上所体现的“语文意识”,正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牢牢锁定在语言表达的这个特征上。第一,她抓住对花钟开花描写的各种不同的变换语式,每一种花如何开发的意思一样,但写法却不一样,或者拟人、或者白描、或者直截了当、或者生动描绘,极富变化。这就是语文意识。语老师如果只关注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意思,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没有意思的。从专业的角度看,语老师只有在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节奏,那种韵味,这才是课程意义上的语文,这才是语老师需要特别留神、特别着力的地方。这一点,老师做得非常成功。对于时间描写的品味,老师教得一样精彩。抓住“左右”、“大致”这些具有标识意义的字眼,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那种准确,那种精到。更巧妙的是,老师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匠心独具的拓展,把茉莉花、荷花等花呈现给学生,然后提示学生利用“词语盘点”中所提供的一些生动、新鲜的词汇,来描写这些花又是怎样开放的。这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语文意识,一种自觉而强烈的语文意识。所以这堂课听下来,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浓浓的语文味洋溢在课堂上,洋溢在师生的对话中,洋溢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洋溢在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中。

关于“语文意识”的问题,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温岭方城小学潘慧慧老师上的《钩虾与放牛》,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在老师的课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眼就是“细节”。很显然,钓虾是一个画面,放牛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要有文学的形象性,要有文学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要真正进入我们的记忆深处,靠什么?靠细节。所以,老师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清醒的,她的课,紧紧抓住画面当中出现的细节,引导学生去抓细节,去感悟细节,去理解细节,去诵读细节,去内化细节,最后去创造细节。所以我们一边在听老师的课,我们的脑海中会一边浮现出:鲁迅先生在小时候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幕又一幕生动的、鲜活的、有趣的画面。钓虾,那虾是呆子。放牛,双喜竟然能够倒竖蜻蜓。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细节,而老师的教学内容,从细节的角度去提,跟从印象的角度去提,有着本质的区别。什么区别?一个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切入,一个从阅读感受的角度切入。哪个角度体现的语文意识更强烈、更自觉呢?我想,这是不言而喻、无需赘述的了。实际上,语文和人文说白了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为角度不同,因此关注和着力的内容也就不同。面对文本,语老师和数学老师、音老师、思想品德老师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觉得,语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而数学老师、音老师、思想品德老师,他们的注意力通常只会分配到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感情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容”本身。这就是特征,作为专业的语文课程对语老师的专业要求。我想,这两天听下来的12节课,在这一点上,在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意识上,表现得是相当坚定和自觉的。

第二个特点,这次的12堂语文课,学段特点体现得更加鲜明、把握得更有分寸。注意,我没有用“年段”这个概念,我用的是“学段”。为什么?因为你细读课标,你会发现课标不分年段,只谈学段。小学到初中一共9年,4个学段。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第四学段,叫七、八、九年级,即初中阶段。而课标在设计上,它对学段特点、学段目标、学段本身的规律性,在描述上是相当讲究的。比如,到第三学段,就有揣摩文章思路的阅读教学要求。在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的时候,你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揣摩一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就是学段的特点。而我们这次大赛一共12节课,我统计了一下,高段的 5节课,中段的6节课,低段的少了点,但是很不容易,至少还有1节课。这些课,从总体上看,都遵循和保持了这个学段对阅读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要求。学段特点的自觉体现,应该说,是对课标精神的深入领会和践行。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衢州柯城区鹿鸣小学的章爱芬老师,她上的是《普罗米修斯》,是四年级的,属于中段的课。我觉得,这堂课比较好的体现了中段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老师的课,我相信留给我们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词语教学,一个是语段教学。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恰恰是中段阅读教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落点。比如,她的语段教学,我相信你会记住它反复着力的两个点,第一个是“锁”的品读,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锁”这个字老师是做足了文章的。她做的不仅仅是这个字,她做的是整个语段,整个语段的向心力,整个语段的支撑点,是那个 “锁” 字。所以,她的课就紧紧围绕这个“锁”字,引导学生诵读文字,展开想象,提供画面,体验情景,最后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到巨大痛苦。第二是“啄”字,那只凶恶的鹫鹰,对着普罗米修斯的肝脏,一天又一天,不间断的啄食,这个“啄”字凝聚了这个语段的全部精神内涵,老师处理得很有章法,又非常精炼。这就很好地彰显了这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特点。再比如,词语教学,这点我印象比较深,老师的词语教学使用了两种基本策略,第一种,是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新词进行分类教学。我们来看一看,她出现了四组词语,第一组“肝脏、双膝”,要解决的是字形问题。第二组“吩咐、动弹”,要解决读音问题,准确的说是轻声问题。第三组“凶恶的鹫鹰、严厉的惩罚、气极败坏、驱寒取暖、挽弓搭箭”,要解决的是词义问题。第四组“太阳神阿波罗、众神领袖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要解决词的内部构造问题。你看,分类非常清晰,一类一类的读,一类一类的记,既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词语训练,又很好的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这是第一个策略,第二个策略是在课文语境当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这个我印象最深的是“惩罚”这个词。这个词语的理解,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到了最后,完全把它搁在语境当中,让它浸润在语境的流水里面,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个词语的内涵和精神,而不是字面意思。看得出,老师的课非常重视词语教学和训练,想了不少有效的招数,动了不少巧妙的脑筋,非常好得体现了中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而本届大赛唯一的一节低段语文课,来自宁波奉化实验小学的叶洁芸老师的《酸的和甜的》,就很好地反映了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这节课,低段阅读教学的风格非常鲜明。比如,老师的教学语言就极富童趣和情趣,我们一听,感觉就是个低段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课堂是有造型的,课堂是有面貌的。课堂的造型和面貌主要通过什么来实现呢?主要通过老师的语言来实现。所以,老师语言的造型和面貌,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课堂的造型和面貌。我们听老师的课堂语言,很多话听起来很自然,但是体味起来你就会感觉到低段的特色表现得非常鲜明。比如,这句话就很有意思,“最有趣的故事就藏在74页,赶紧把它找出来”,你听,一个“藏”字,将低段教学语言的面貌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出来。再比如,课快结束时,老师说,“把这些生字漂漂亮亮地请进田字格吧”,“请进”二字,你瞧,低段语文教师的语言风格,多么亲切,多么有趣,多么生动,多么富有童真和感染力。站在学段的角度来说,老师的课非常重视识字和写字教学,非常重视句子的朗读,特别注意长句子朗读的节奏及内部的停顿。别的不说,就说她指导孩子写那个“串”字,就处理地非常有章法,而这种处理方式你拿到高段来,那就显得矫情,人家会说你“十三点”。但在低段,她这样处理,我们就感到很贴切、很自然、很大方。第一步,老师让孩子看那个“串”像什么。一个说像羊肉串,行;一个说像一串葡萄,行;一个说像糖葫芦,行。这样调动孩子的形象思维,能让他们更好地记住字形。第二步,通过课件展示这个“串”字的甲骨文的形状、篆书的形状,原来是两个铜钱穿在一块儿,这是一种抽象的象形,有字源学的解读意义,增加了识字的文化含量。第三,老师范写,老师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一丝不苟地板书这个“串”字。口中念念有词,两句话非常重要,“上面一个扁扁的口,下面一个扁扁的口,最后是一个长长的竖”。这顺口溜就编得很有低段意味,这样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把这个“串”字写正确,写工整。低段的语文课,识字教学实在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老师意识到了,非常清醒、非常自觉、处理得非常有章法,我想,这就是学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吧。

第三个特点,教学任务更加集中。我们过去说“一课一得”,这个“得”,既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的,又是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角度提的。因为你一堂课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那么,你这堂课的内容就必须相对集中、相对突出,你的教学内容必须凝聚在某个点上。而这个点,你在课上必须重锤敲击,必须泼墨如云,这样你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所以,要让学生有“一得”,课堂必须有“一得”。前一个“得”,指学生的收获;后一个“得”,指教学重点。这次的12堂语文课,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任务的梳理和定位上,都是相当集中的。

比如,我们昨天听的绍兴北海小学金燕老师上的《花钟》。这次赛课有两位老师上《花钟》,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陆虹的课流畅精致、亲切自然。金燕的课简洁明快、干脆利落。老师的《花钟》,我认为在教学任务的处理上,做得相当集中。这堂课听下来,印象特别深的就是她出来的一张表。这张表分两次呈现,第一次罗列了课文中的九种花,什么花开放了,什么花开放了,就用这样的句式,一串下来,一共九句,一目了然。让孩子们读这九句话,读到后来,都不想读了,下面听课的老师也都烦了。干吗呢?傻不傻?好!老师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要你感到单调、感到枯燥、感到乏味。等到这种感觉出来了,再让学生对照原文,一句一句地改,这一改,句子的意思没变,但什么变了?味道变了、节奏变了、语言的精神面貌变了。这张表第二次呈现的,才是原文的句子和写法。通过比较品评,句子的语言意味、这样写的好处和妙处,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了。你看,没有繁琐的分析,没有牵枝攀藤地引申、拓展,内容集中、形式干净,但效果却很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老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教师把这“一得”处理好了,学生才会有真正的“一得”啊!

再比如,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官正老师的《鱼歌子》。尽管是一首词,但是我们听下来,我们有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官老师对这首词地处理非常集中,主线非常鲜明。主线是什么?就是“词中有画”。这堂课,从一开始把词中的几个景物圈出来,然后一一板书,一直到最后,形成一幅简笔词意图,始终围绕“词中有画”这一主线加以展开。通过这个画面的再现、还原、创造、想象,来引导孩子们感悟画中的意境、画中的情感。就像挖一口井,决不浅尝辄止,非得挖到汩汩的泉水冒出来为止。我觉得,内容集中,其实就是取与舍的辨证法。什么叫“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则不得。只有大胆地省略、削减,把各种跟教学重点、教学主旨关系不大的内容,把各种冗余设计统统砍掉,你的课才干净,你的教学内容才集中,你的教学才有真正的实效可言,你的学生才能做到一课一得。

第四个特点,教学过程更加简约。其实,这一点跟第三点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有做到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你的教学过程才会更加简约。这种过程的简约,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就是看你是采用线性的,还是采用板块的;你是完全预设的,还是在预设中留有足够的生成空间的。关于教学过程的简约,我觉得最典型的、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我们今天上午听的《伯牙绝弦》。嘉兴平湖叔同实验小学钱锋老师上的这一课,可以说是绝了。这一课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充满了大气,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灵动。为什么?过程简约!就像钱锋老师自己说的,“你的回答,简约而不简单”,依我看,老师这一课,恰恰是对“简约而不简单”地绝妙诠释。我们看他那个设计,简简单单的三个板块:第一块,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干什么?老老实实地一句一句地诵读古文,读出古文特有的节奏,那种神韵,那种意味。语就是语,文就是文,就这么简单。第二块,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语不是语,文不是文,语文的后面是什么?是琴声,是心声,是两位知音之间的那种生命与生命达到交流碰撞以后所产生的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这是两个生命的叠加,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这是一个人的两半,这一半渴望表达,另一半渴望倾听,无论渴望表达还是渴望倾听,它们都渴望理解,一种生命深处、灵魂深处的视域融合。那么,这就需要师生在激情和智慧的交流、对话中,将语文还原成这样一种场景、一种意境、乃至一种境界。这就很不简单了。第三块,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再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文本,回到语言,所谓语还是语,文还是文。回来干什么?回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那是浪费时间。回来进一步体味,进一步深究。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竟然用如此凝练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古文的魅力,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在入脑入心的美读中,体味和深究古文的风骨、古文的意味、古文的精气神。从而实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教学旨归。你看,这就是简约却并不简单的完美体现。

再比如,《草原》一课,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施敏老师上的。我觉得老师的《草原》,在流程安排上也相当简约,整个课听下来,一个字“美”。老师正是用这个“美”字把全课的两个主要板块串起来的。怎么去串?第一板块抓住景美,景美怎么去抓?一句话,“一碧千里但并不茫茫。”“一碧千里”怎么落实?“并不茫茫”又怎么落实?抓住课文第一段的各种传神描写。第二个板块抓住情美,这个情美在哪里?一个字,“飞”!人飞、马飞、车飞,飞出的是什么?飞出的是蒙汉情深。你看,这个教学过程是非常简约的,每个板块都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每个板块又留足了思考和表现的空间,这就是“简约”。简约才有大气,简约才能真正实现激情和智慧的动态生成。

第五个特点,人文熏陶更加自然。有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老是摇摆不定,昨天刮东风,今天刮西风,都不知道风究竟还会往哪儿刮。你看,前段时间人文熏陶喊得震天介响,最吃香的就是在语文课上张扬人文精神,丰富人文内涵,培育人文素养。而现在呢,好像没人提了,又不敢提了。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我觉得,这跟我们的思维方式、哲学审视很有关系。对语文课程,我们要防止二元对立的思维。什么是二元对立?那就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这不行!我认为语文课程改革要防止钟摆现象,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重建我们的课程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中庸”、就是“辩证”。中庸,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不走极端,过犹不及。辩证就是对立统一,对立要向统一转化。比如,我现在强调语文意识,但并不是说,我就是在否定人文熏陶。老实说,人文熏陶,你想否定也否定不了。为什么?语文上好了,人文自然就在里面了。人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熏陶、滋养自然而然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外加的东西硬生生地灌输进去的。

从人文熏陶看,今天有两节课特别有意思。一节是金华师范附小的王春燕老师的《老人与海鸥》,大家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个感人的场面,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叫几个学生设想自己就是老人精心喂养过的海鸥,面对老人遗像,说几句心里话。最后站起来的是两个女孩子,什么状态?一个词儿,“泣不成声”!说实话,当第三个女孩儿站起来时泣不成声的那一刻,我的睛眼也湿润了。矫情吗?不!这是真情!煽情吗?不!这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对那种美好亲情的感动,那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深深地感染和震憾着在场的每一个学生。我想,这就是人文熏陶。这份浓浓的情感熏陶从何而来?来自语言文字啊!来自作者对海鸥的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意想不到的文字描写;来自作者对老人一次又一次出其不意、意想不到地关怀那些海鸥的文字描写。在对这些极富形象、极具感情色彩的文字的品读过程当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当这些孩子泣不成声的时候,我发现台下有许多老师自发地鼓了掌。够了,孩子的眼泪,老师的掌声。我想已经足以说明一切,所以,情到深处并不孤独。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两句话,是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生动诠释。入情通过披文,这就可以有效避免那些架空语言高喊人文的危险举动;披文旨在入情,那就不是机械训练、不是僵化解读、不是在语言和语言之间作某种无聊的平面滑行。老师的课,之所以让人感动、甚至让人震撼,我想,其中的道理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了。

语文教学越深入,人文熏陶越自然。这一点,丽水大洋路学校朱苏珍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样可以印证。这一课也特让人感动,是吧?我印象最深就是老师抓的那个词“一次又一次”,那个针头“一次又一次”的脱落,而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没有想到,老师会抓“一次又一次”这个词来渲染和演绎课文所承载的这种浓浓的人道主义感情。用老师自己的话来说,这个“一次又一次”要把它放大,要注意背后的很多故事和情感。大家想,一次又一次的脱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个后面还意味着什么?意味实在是太丰富了!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担忧,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安慰,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威胁。学生的多元解读,我想,决不是什么微言大义、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空穴来风。正是对“一次又一次”这个关键词语所作的一次又一次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文本的那份深深的人道主义情感才得以彰显。既依托语言文字,又不拘泥于语言文字,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才能自然、才能成功。

第六个特点,资源拓展更加适度。曾几何时,资料补充、资源拓展成为语文教学的某种时尚。凡公开课,课课有补充、课课要拓展。而且,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法无天。有些课、有些环节,穿插一些资料、资源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它毕竟还是有边界的。语文课程如果没有边界意识,是很容易被泛化、被自身消解掉的。即所谓的语文课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而这次活动的12堂语文课,我们感觉到,老师们对文本和资源的关系处理是比较理性、比较谨慎的,可拓可不拓的就尽量不拓,可多拓也可少拓的就尽量少拓,拓得有必要、有分寸、有边界。

比如,舟山定海区海滨小学的夏伟峰老师上的《走遍天下书为侣》,这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安排的一次资源拓展。什么是“常读常新”?课文只写到了一句话:“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对学生感受和理解“常读常新”是远远不够的。而大家又很清楚,“常读常新”正是作者“以书为侣”的一个核心理由。面对文本信息与解读目标之间的一个明显落差,老师就有责任、有目光去搜寻和锁定最佳的补充资料。老师提供的由著名作家毕淑敏创作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一文,无疑是一个相当精准、相当妥帖的课程资源。毕淑敏自己说,对于“人鱼公主”这个故事,8岁时读出的是伤感,18岁读出的是爱情,28岁读出的是母爱,38岁读出的是写作技巧,48岁读出的是灵魂,而58岁、68岁、甚至108岁的时候,不知又将读出怎样的深长。有了这个补充读物,“常读常新”的感受和理解问题就迎刃而解。我想,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资源拓展吗?因为,这样的资源,对课文而言,既是一种广域的互文,又是一种深刻的反哺。它是为了课文、基于课文的,又是延伸课文、回归课文的。它像放飞的风筝,虽然飞得高远、飞得广阔,但决不会飞得无影无踪、不着边际,因为,它的身上始终维系着课文主旨这根看不见的丝线。

再比如,台州玉环环山小学胡秋平老师上的《忆江南》一课,她安排了两次拓展,第一次是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的时候,老师呈现了“白居易生平概况”这个资料,资料上简单介绍了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时为民所做的好事,以及他对当地百姓的美好印象,勤劳的、智慧的、纯朴的等等。为什么加这段资料?老实说,不穿插这段史料,《忆江南》这首词是读不上去的。中国古代文论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这可以说是解读古代优秀诗词的一把钥匙。纯粹写景的东西几乎是不存在的,由景到情、情景交融,落点是一定要到这个“情”字上的,所谓怎一个“情”字了得。那么,谁的“情”?自然是人的情。白居易晚年回到故乡洛阳,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他写《忆江南》。他忆的只是江南的美景吗?当然不是!他也深深地忆着那些曾经与他同甘苦、共命运的江南百姓。而这一点,光读词本身是很难领悟的。所以,这个点上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呈现这么一段史料,读词的层次就上去了。江南的山好、江南的水好、那是因为江南的人好。你看,资料不多,效果却很好。什么叫“恰到好处”?我看这就是!“恰”就是“恰巧”、“恰当”、“恰如其分”,资源拓展只有“恰”到了,好处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这是我讲的第一方面,本届赛课的一些突出特点。

第二方面,本届赛课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当然,有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却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有必要提出来谈一谈。先谈第一个问题,在文本解读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我这里讲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不是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的某一段话就是一个局部。不是的,把一篇文章搁在一个单元中,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局部。把一句话搁在一段话当中,这一段话就是一个整体。所以,整体和局部,既是一对互为依存的概念,又是一对相互转换的概念,两者之间是个辨证统一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我认为整体是第一位,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局部服从了整体,这个整体才是真正的整体,一加一才能够产生大于二的功能。而不能把局部单独地、机械地剥离开来,破坏了整体。所以,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整体观照意识。比如说,《花钟》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九种不同的花不同的开放时间。这段话,语言的多样性和准确性表现得非常鲜明,但是这个表达特点必须在整段话的语境中才能反映出来。否则,你就很难解释文中的这些写法:“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开花”。“开花”、“开花”,这样写不是太单调了吗?是的,如果这两句话单独拎出来,我们的确会有单调之感,是不是?但是,当我们把这两句话搁在整段话中,联系一下它们各自的上下文,你感到什么?单调?呆板?显然不是!而是变化、而是多样,是一种琅琅上口、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这就是整体观照的效果。再比如,在描写开花时间时,“凌晨四点”、“七点”、“下午三点”、“傍晚六点”等词语之后都没有加“左右”也没有加“大约”,是不是不够精确?我不这样看。为什么?因为从整段话的语境来看,这个“左右”既可以“承上省”,也可以“启下省”。从整段话的上下文关系看,这些词语的后面虽然没有用上“左右”一词,但因为它们前面、后面的句子中都出现了“左右”这个词,因此,“左右”的意思已经贯穿到这段话的每个句子中了。这样的表达,显然是十分准确的。这就是语境的张力,整体的张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的老师还可以处理得更科学一些、合理一些,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意识是极易出偏的。

第二个问题,在阅读策略上,感悟与质疑的关系如何处理。很遗憾,这次12堂课,没有一堂课上孩子们在初读课文之后,自然而真切地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的真实问题。几乎所有的阅读课用的都是感悟教学的套路。感悟教学当然没什么不好,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读感悟、重视学生的多元体验,这是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不同的策略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功能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上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种套路,既有它自身的教学优势,又有其必然的局限。一个智慧的语老师,应该在多种教学策略、多种教学套路中寻求组合、寻求杂交、寻求功能的集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啊!在我的印象中,王春燕老师的课堂安排了一次质疑:面对海鸥们如此不可思议的行动,你脑海里冒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一次有着相当深度的质疑,既能暴露学生在解读文本上遇到的一些真实问题,又能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但这也只是感悟套路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与真正的质疑教学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感悟和质疑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如何从学生真实阅读的情境和起点出发来生成教学思路,是对每个语老师的一种智慧的考量,一种魄力的挑战。

第三个问题,在语言训练上,理解和迁移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的会长沈大安老师再三强调,一堂语文课,能否减少一些夸夸其谈,挤出时间来安排一些书面的、笔头的练习。这一点,我看12堂语文课都做到了。应该说,与前几届赛课活动相比,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从精益求精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无论是练习的设计还是练习的实施,都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比如,我们绝大多数的写话训练依然只停留在文本理解这个基础上,而且说实话,有些写话训练的设计意图不够清楚、难度也有些偏大。在这方面,我觉得陆虹老师安排的这个语文训练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启示。这个练习的意义在哪里呢?它将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迁移有机的整合在了一起,可谓一箭双雕、一石数鸟!如何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形式迁移到新的语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这是一个迄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老师的这个书面练习,在这一点上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蒲公英、茉莉、荷花”在不同时间的开花状态,是一种语言形式的迁移。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来描写开花时间和状态,这是一种语言材料的迁移。而这个迁移练习,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花钟》一文的解读。我想,这是我们今后在设计书面练习时的一个方向、一种标杆。

最后,我想简单地谈谈本届赛课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第一点,我认为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来说,“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实际上语文课说白了就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教什么,第二个维度是怎么教。教什么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问题,怎么教涉及到教学方法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语文课程建设到现在为止还不尽如人意,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停留在经验思辨的层次上,所以语文到底是什么,教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才真正具有语文课程的特性和价值,我们依然在摸索中、徘徊中,我们依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怎么办?路子只有一条,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但这种摸索应该是理性的、是自觉的。这就要求我们语老师要有“语文意识”,不断地追问自己、反思自己,我教的是语文吗?是语文课程吗?是语文内容而不光是“教材内容”吗?教什么对语文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么“教什么”的意识如何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呢?第一,语老师要唤醒自己的语文意识。语文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关注语言表达、关注语言形式、关注作者怎么言说的意识。第二,要落实文本细读,只有在文本细读中,才能将语文意识落到实处。带着强烈的语文意识去细读文本,去发现、筛选典型的、恰当的语文课程内容,把握好“教什么”这一方向性的教学问题。

第二点,“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什么方法最好?千法万法,九九归一,让学生学,或者说“让学生自己学”才是最好的方法,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的总结发言中再三强调:一定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自学不开讲,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少讲或者不讲。这番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想,就是“让学生自己学”。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他们才能“会学”、才能“学会”,因此,阅读教学方法,关键的关键是激活、调动、维持、激励让学生自己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方面,本次活动的12堂语文课给了我们诸多的有益启示。

第三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2堂语文课,12位语老师,展示的不仅是他们对语文的思考和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审美旨趣,他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种种方式,一句话,展示了他们的人格特征和魅力。我觉得,凡是能特别打动我们的课,凡是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课,都是“自己”非常强大的课,也是“自己”非常本色的课。我们的副理事长、也是刚刚当选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的柯孔标老师,在本届赛课开幕式上讲过这么一句话,我非常赞成。他说:“从全国范围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流派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是实话,又是很有见地、很犀利的话。为什么太少了?从根本上看,是因为我们语老师的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创造还相当稀缺。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细读课标,深入领悟课标精神,以此来指导自己、把握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大胆创新,大胆超越,把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思考、独特理解、独特设计、独特操作,尽情地、本色地展现出来。继承与创新、模仿与超越、一极与多元,我以为是完全可以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