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秋桦的黄蓉经典:社会变迁中 终身学习典范的形塑【黄富顺】 2004年1期 中国终身教育网 - 福建全民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51:53
社会变迁中 终身学习典范的形塑【黄富顺】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0年05月21日   作者:黄富顺   点击数:64【字体:大 中 小】

壹、 前言

社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一个社会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科技、政治、经济、产业等的改变,以及组成因素,如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及人口分布等的变化,必然要进行调适与改造,因此,社会就会产生变迁。社会变迁的结果,也反回来影响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为因应社会变迁,个人的知能、态度与价值观念,必然要随之进行调整。个人要具有新社会所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才能因应变迁的新社会,才能在新社会中适应良好,获得发展。社会变迁造成个人的学习需要,其学习内容、方法等也深受影响。学习内容要以变迁后的新社会需求为其准绳。当然,个人透过学习达到赋权增能,也可能会激起社会的再度变迁。故社会变迁与学习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本文的重点,在于阐明社会变迁下,对个人学习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在变迁社会的影响下,形塑新的学习典范。尤其,面对二十一世纪,社会变迁快速,如何因应此一现象?学习模式必须朝终身学习典范发展,才能因应此一剧变时代的来临。

贰、 当前变迁社会的重点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人言言殊。对于社会的变迁,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学者专家由于着眼的层面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见解。如果从学习的观点来看,有三个观念是常被提到的:即全球化、知识社会、与后现代社会。兹将此三个概念略说明如下:

一、全球化

一九七○年代以后,由于经济自由化、交通电讯的便捷、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促成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它对经济层面产生甚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层面。学者纪登斯(Giddens, 1990:64)将全球化定义为:「对全球社会关系的强化,即本地发生的事件,将影响其它各地,形塑为当地的事件,反之亦然。」全球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全球化的特性为:经济是一体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生活型态一致化、文化融合化(黄富顺,2002)。全球化的来临,启动了全面竞争力比赛的新时代。身处于此一社会中,惟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故全球化现象对学习的影响与冲击,是过去任何世代所未有的。

二、知识社会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人类最初的社会,为原始社会。当时的社会,人类以打猎维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等到人类发现可以利用植物的种子,来播种灌溉栽培,生产作物,人类开始进入农耕阶段,人类就此定居下来,农业社会乃应运而生。至工业革命发生后,工厂成为生产的主要场所,工业产品成为最宝贵的东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至工业社会之后,信息业快速崛起,知识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乃逐渐形成中。在此一社会中,强调知识的创造、累积、分享、传递与应用。过去农业社会最宝贵的东西是土地,因为唯有土地,才能买卖,累积财富,故大地主是农业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人。在工业社会中,最宝贵的东西是工厂所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有了工厂产品,就能买卖,累积财富。故此一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是资本家。因为唯有资本家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建立工厂,增置设备,购买原料,生产产品。在知识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就是拥有丰沛知识的人。知识成为最宝贵的产品,「知识」成为可以直接买卖的商品。尤其人类在二十世纪九○年代之后,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在此一社会中,财富的累积、经济的成长、个人发展均以知识为基础。

                分析言之,知识社会的特征为:

(一) 知识的生产快速:形成知识的爆炸。知识社会中,知识的产生以一种空前的、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创造。据估计,目前专业知识每隔五年即增长一倍(Merriam & Caffarella, 1999)。知识不断被创造,充斥于我们生存的社会,对个人形成莫大的压力,需要个人去了解吸收、充实,才能适应社会的改变。

(二) 知识的更新加速:知识存在周期快速减少。知识寿命不断地缩短,个人所学的知识,不可能一辈子有用。此种知识老化的快速,在知识社会中是一项严酷的事实,给个人带来莫大的压力,造成个人继续学习的必要。

(三) 知识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由于科技的进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造、个人计算机的应用、激光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影碟的应用,使人类在知识传输、取得、累积、分享上,获得空前的发展。

(四)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知识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主体。生产的要素,不在于土地、资金、设备与厂房,而是知识。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学者罗莫(P. Romer)在二十世纪八○年代,曾提出「经济发展的四要素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新的思维、资本及非技术劳动力等是新经济发展的四个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资源的特点是愈用愈多,与自然资源愈用愈少的特征不同。

(五) 知识劳工主导生产:知识社会的工作者是知识工作者。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供品质、提升竞争力。他们具最新技术,能整合不同科技,具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李诚,2001)。他们是知识经济的推手,也是知识社会的建造者(李建昌译,2001)。

由上所述可知,知识社会强调知识的创造、应用、累积、分享、批判与更新。然则,知识的获得、应用与更新,均需要由学习而来。因此,知识社会对学习的影响,与学习的关系,均是过去任何社会中,前所未有的。

三、后现代社会

从社会的进展而言,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后工业或后现代的社会。如以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期,后现代在时间上的划分,虽众说纷纭,但以1960年代为划分的界线,应是较中肯的说法(詹栋梁,2003:7)。后现代社会强调变动性、反省性(reflexivity)、全球化、风险、与不确定性等,这是后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Usher, 2001)。反专业、重感官、重现在、及反理性等的主张,则为后现代社会的基本概念。它强调知识的追求,多元的性质,自我创造(creation of the self)和可塑性等,均与教育的理念颇为契合。故后现代社会的观点,必影响于教育与学习。

參、 社会变迁与终身学习

从上述社会变迁三个重要概念的探讨,可知其所强调的基本理念,容或各有所偏,但三者之间,仍有相当大的雷同。三者均一致提出继续学习的必要,终身学习典范在社会变迁中,乃隐然成形。

一、全球化与终身学习

 

全球化强调全球一体化的观念,世界各地事件彼此相关与相互影响,开启了全面竞争力比赛的新时代。由于经济的一体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生活型态一致化、文化融合化,让世界紧密相连,使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间展开全面性的竞争。全球化的二个最重要基础,就是知识的强化和信息的更新,此二点均与学习有关。盖个人要强化知识,更新信息,舍学习之途无他。个人唯有不断的学习,继续学习,才能因应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之下,教育先进国家莫不积极提倡「推展终身教育,建立学习社会」的教育政策,以为实务推展的目标与策略(Daun, 2002:11)。

二、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

再就知识社会而言,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将知识列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在此社会中,知识成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它强调知识的创造、累积、传递、应用、批判及更新。而知识要如何创造、累积、传递、应用、批判及更新呢?学习乃为达成这些目标的不二法门。盖知识并非与生俱来,也非天上掉下来的,它是要经由个人主动地、努力地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而学得。学习是通往知识社会中的唯一道路,要在知识社会中适应良好,唯有继续的学习。学习是知识社会全民的权利与义务,也是迎接和胜任知识社会挑战的最佳武器。学习是个人在知识社会中生存的条件,也是生活的方式。

三、后现代社会与终身学习

再就后现代社会而言,后现代社会的重要特性为社会的变动与不确定性,以「新」为诉求,强调知识的追求,多元的性质,自我创造和可塑性等,均与学习息息相关。个人要在变动社会和不确定社会中适应良好,唯有透过学习,获得新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具有批判的思考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达成自我创造(self-created)、自我设计的完全的、主动的人(an autonomous human life)。

由上述的分析中,不管是全球化时代、知识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三种理念,均指出唯有继续学习,才能因应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挑战,才能在变迁快速的新社会中生存与适应良好。英国成人教育家贾维斯(Peter Jarvis)在其「现代晚期或全球化社会的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 in a later-modern on global society: 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一文中,就指出世界进步国家为因应现代性的产生和全球化的进程,均发展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的理念架构,以之作为国家政策厘定的基石,甚至以之来替代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因此,当前社会的变迁已带来了学习典范的改变。在当前社会变迁之下,均一致指出发展继续学习或终身学习典范的必要性。

李西斯特和帕克(Leicester & Park, 2001)在其「从成人教育到终身学习」(From adult education to lifelong learning)一文中指出,由于终身学习在全球化运动的应用,目前人类社会正面临了由「成人教育」转变到「终身学习」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典范的转变。过去对教育与学习的明确划分,由于这种典范的转变,界线正逐渐模糊化。

 

肆、教育典范的转变与终身学习典范的形塑

自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初,由于社会的变迁,个人获得知识的模式,可说已历经了二次的转变。第一次系由学校教育典范转变为终身教育的典范,第二次则系由终身教育典范转变为终身学习典范。兹分述如下:

一、由学校教育典范到终身教育典范

(一)学校教育典范

过去的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它兴起于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之后,可以「学校教育的典范」称之。所谓学校教育典范,系指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学习场所,教师是教育历程的教学主体,课本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和学习活动主要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成效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评量基准(胡梦鲸,1997:20)。学校教育发生于个人生命的前段,学习的型式是藉由他人来指导或传授,故是一种他人导向的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一种准备的性质,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此种教育的模式,只在生命的前段进行,其后的人生生涯,系属于工作与休闲的时期,几与教育无关,故这是前端结束模式(frond-end model)的教育型态。兹将学校教育典范的特征,归结如下(胡梦鲸,1997:21-23):

1、 学校教育以正规教育为主轴。

2、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教师教学过程为主体。

3、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要对象。

4、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校园为主要学习场所。

5、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

6、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7、 学校教育典范系以标准化测验为主要评量方式。

(二)典范的转变

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制度兴起后,主导教育与学习方式,历经数百年之久。此种教育方式无疑的,较之过去未制度化的时期,更能符应社会的需求,更能因应个人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率,而使教育走向了专业化的路途。但其本身亦蕴藏若干的缺失,如场所的封闭、价值的独占、教师的专断、对象的窄化及与生活的隔离等。至二十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变迁时距的缩短,经济结构的改变,知识社会的形成,而使得学校教育典范无法符应社会改变及个人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典范逐渐为终身教育典范所取代。它强调教育是终身的历程,教育的管道多元化,教育的场所多样化,教育对象全民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型态包括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的教育。无疑地,这些特点均系针对学校教育的局限与缺失而来,因此,终身教育典范更能符合二十世纪社会的变迁,它逐渐取代了学校教育典范,而成了二十世纪六○年代至九○年代间的重要教育模式。兹将终身教育典范与学校教育典范归结比较如下表。

表一  学校教育典范与终身教育典范核心观念的比较

学校教育典范

终身教育典范

1. 以学校教育为主轴

1. 以永续教育为主轴

2. 以正规教育为导向

2. 以统整教育为导向

3. 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

3. 以全民为对象

4. 以校园为主要场所

         4. 以生活情境为场所

5. 以教材为内容

5. 以生活需要为内容

6. 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6. 以多元途径及工具为方法

7.以标准化成就测验为主要评量方法

7.以学习者自我评量为主要评量方式

资料来源:修改自胡梦鲸,1997:130。

(三)终身教育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终身教育的理念开始于1919年,英国重建部成人教育委员会(The Adult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Ministry of Reconstruction)报告书,指出教育是终生的过程,是国家的重要工作(Dave, 1976)。其后历经学者耶克斯里(B. Yearxlee)、林德曼(E. Linderman)等人的倡导,而使其日见普遍。至五○年代来,六○年代初,已在欧洲形成为主要的教育思潮。一九六○年代以后,更由于许多国际重要组织的加入推动,而愈加发展。这些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欧洲议会(Council of Europe)等。其后,蓝格朗(Lengland, 1970)于1970年出版「终身教育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1972年法尔(Faure)提出「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报告书、及197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出版「回流教育-终身学学习的策略(Recurrent Education - The Strategy of Lifelong Learning)」等,使终身教育思潮的发展迈向高峰,故1970年代至80年代,可说是终身教育理念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二、由终身教育典范到终身学习典范

尽管终身教育理念盛行于1960年代至1980年代之间,终身教育典范也取代了学校教育典范,成为教育所遵循的圭皋。但至九○年代之后,面临世纪交替,社会变迁更加剧烈,个人学习需求多元化与多样化,加上以人本为主的思潮高涨,因而在教育上,改以学习者为教育措施的主要依据,终身学习典范在社会的变迁下应然而生。

(一) 终身学习典范的优势

终身学习典范的产生,主要系基于终身教育典范有其极限与不足,未能与个人生活贴近,而终身学习典范则具有这些优势存在,兹将终身学习典范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1、采用「学习」乙词更能彰显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特色

由于受到人文思潮的影响,社会的各种活动,以越来越朝向从「人」的观点出发,深信「人」才是一切措施与活动的主体。此种人文的取向,已随着社会变迁而愈趋强烈。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无非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各类产品均要为「人」所用,活动与措施,要能让「人」更方便,更有益,更能符合个人化的目标。教育为整体社会现象之一,教育的对象为学习者,在这种社会风潮之下,各种教育的措施与活动,乃更加从「学习者」的观点出发。此一现象在二十世纪九○年代之后,愈趋明显。因此,有关教育的活动中,倾向使用「学习」乙词,「终身学习」乙词乃更为人所偏好与广泛使用,而有逐渐取代「终身教育」名称之趋势。

 

2、学习活动不局限于教育情境中

学习的范围,大于教育。许多有益个人身心的活动,并未包含在教育的情境中。学者亚斯频和查柏曼(Aspin and Chapman, 2001)在其「朝向终身学习的哲学(Towards a philosophy of lifelong learning)」一文中,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正逐渐为「终身学习」所取代。他们二人指出,过去甚多的学者和国际组织都把「终身教育」的重点置于机构的情境中,强调机构内教与学的活动,故教育系从机构的观点出发。但个人在其它各种情境中的学习,亦都能达成认知的进步。这些情境,并非都在机构内,亦非透过对话的方式来传授学习者知识。教育机构仅为个人获取新知、习得技能及获得成长的众多管道之一。个人可以依自己的情况,以传统或新颖、正式或非正式、采取惯例或其它各种方法来进行学习。

3、学习更能满足个人对新知的追求

新近,更由于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而使个人学习的潜能大增,个别化学习蔚为风潮。信息科技的革命,以崭新的媒介及各种有效方式的结合,提供了个别学习者有无限的潜能来获取新知,进行实验,建构假设及探讨各种的可能性,其中很多是传统概念中的学习「适当」环境所无法提供的。今日的学习,透过多媒介的科技,非传统教育情境所能做的。其获取新知,探究问题,在科技的主导下,已被视为是一种「游戏」(play)。当然在此种情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透过此种方式进行学习,他们得以依自己的步调及学习型态进行,而获致积极的学习成果,这些已非教育的情境所能承担。

4、学习更能丰富个人的生活

「教育」的内容,大都经过筛选,依教育目标而来,属于丰富个人生活的内容,往往不包括其中。学习则更能贴近生活,与生活密切结合。1960年,世界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彼特斯(Peters, 1966: 144)在其所著「伦理学与教育」(Ethics and Education)一书中指出:不管「教育」乙词的使用是如此的广泛,可以包括各种有关提升训练或改变的教育活动,或是它相当重视某些特殊的课程和内容的价值,如科学、数学、历史、艺术、烹饪和木工等,但这些都是从教育机构观点下的课程样貌,并非宾果、桥牌和撞球等有关丰富个人生活的活动。彼特斯的这种看法虽为其个人的观点,但也显示教育机构在课程上的规划与安排。虽然,大家都同意这些科目,的确可以获得知识与技巧,但是个人确实也会想要学一些让「活动表现得更好」的事务,也想要学一些「科目」以外的东西。例如,学习如何打好桥牌,对很多对已从工作宰制中解脱出来的老人而言,也是一种迫切想要达成的事务;打撞球,对年轻年或老年人而言,也是一项好的游戏或运动。

(二)典范的转变

基于上述,学习的范围显较教育为广,学习更贴近个人的生活,学习更属于个人的事。无疑的,「学习「」乙词就较「教育」乙词更受到偏爱了。它不仅显示了对“价值”所持的中立性,而且更显示学习方案系由个人所偏好或感兴趣的活动所建构。此外,学习也强调过程(process),即活动持续进行的性质,而非产品或结果。因此,英国教育家雷利(G. Ryle)在其所著「心灵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ind)一书中,就指出「学习是一种任务(task),而非一种成就(achievement)。」(Aspin & Chapman, 2001: 11)。学习既为一种任务,为个人自己所要做的或应做的事,并非在追求成就,以完成某种目标为其目的。

             因此,「终身学习」一词显然比「终身教育」更加妥适,而被广泛使用。「终身教育」乙词,已渐被弃置一旁。亚斯宾及查柏曼二人(Aspin & Chapman, 2001)指出,跨过了二十世纪,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有一项明显的事实就是国家、组织和机构有关政策的决定,尤其在国际事务的场合,已都逐渐倾向以「终身学习」的观点,作为推进二十一世纪教育政策的基本理念。学习是强化教育与训练的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由上述可知,在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终身学习乙词,由于其更具广泛性、妥适性、个人性、及过程性,它逐渐取代「终身教育」乙词的使用,无论是在国家政策的制定,或国际间的相关活动,此一现象均已越来越趋明显。1999年8月31日,韩国订颁「终身学习法」,台湾地区亦在2001年5月31日经立法院通过「终身学习法」,同年6月26日公布施行在案。这些宣示政策的法律,均使用「终身学习」乙词,而非「终身教育」,正足以显示「终身学习」的概念或架构,业已取代了「终身教育」的架构。因此,终身学习的典范已然成形,它将是二十一世纪教育与学习的主流思想,是社会的核心概念。二十一世纪,无疑的,必然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新世纪。

伍、终身学习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一)缘起

终身学习的时代业经来临,此一概念将为本世纪教育与学习的核心思想。它意味着学习活动与过程,不是开始及结束个人参与正规学校教育的时候,而是终身的历程。个人的学习,始自学龄前的阶段就已开始,在学校教育之后,乃将持续,直至生命终了。此种学习观,从西方世界而论,早在古希腊时代,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就已出现。其后的大师,如奥古斯汀(Saint Augustine, 354-430),昆提连(Marcus Fabius Quintilian)、阿奎奈(Sain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鲁索(Jean Rousseau, 1712-1778)、柯米尼斯(Jphn Amos Comenius, 1592-1672)、及康德(Immannel Kant, 1724-1804)等人的著作中,也一再提出。至二十世纪,在大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著作中,更受到极大的重视。

就东方社会而言,此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在中国文化中早就根深蒂固,早已深入人心。中国古代的孔子早就提出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而日本也早就有「修业一生」的说法。可见,无论东西文化,对终身学习的观点,早已出现,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家早就清楚的了解人类与其它动物的主要不同之一,即在于人类具有无止尽的好奇心,寻求问题解答的欲望,因应改变的需求,及经常寻求改进的倾向。人类自出生后开始即拥有这些倾向,并在终身中经不断地练习而加强。就人类而言,生存与学习,几乎可视为同义词,要生存就要学习;有学习才能生存,这是不灭的真理。

 

因此,基于此一目的,个人早期应参与机构的学习,施以强迫的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广被接受,视为理所当然,除非他已成为社会的公民,已获取足够的信息,精熟相当的技能,达到成熟的状态而能自己导引自己的行为为止,亦即已达到能独立自主的程度,就是强迫教育结束的时期。此后的学习,即为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的事情。这些须要他自己能了解所处社会的事实与可能性,权衡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或可能性,并具有足够的信息来作判断与选择,才能做到。这些能力,均有赖于进一步的学习。

(二)发展

早期的终身学习的概念,至1970年代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1970年代中期发生石油危机,高工业化国家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经济上进行结构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加上国际市场的开放,以及社会重建需求的刺激,尤其是1970年代初期所产生的革命、学习社会的兴起,以及知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知识的快速过时,人口的老化,营养的注重,健康的改善,导致晚年工作时间的延长与早期教育的向下延伸;此外,由于个人成长需求强,烈纷纷要求学习,因而促成了1970年代终身学习的蓬勃发展。

1970年代中期后,终身学习的再度获得重视与发展,固与社会与经济结构的改变等外在因素有关,然与当时此一理念再被提出,获得重视实亦有相当的关连,二者相辅相成,造成了新一波的全球性运动。当时,在理念的提出与宣导,最具影响力的,应属1972年联合国教枓文组织出版法尔报告书(Faure Report)。该书书名为「学会发展:今日与明日的世界教育」(Learning to be :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该报告书中指出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哲学,一切教育,包括政策决定、计划厘订、及实务运作均要依终身的原则作考量。世界的教育最终将与终身教育成为同义词,它是一种经验不断重组与建程的过程(Aspin, Chapman, Hatton and Sawano, 2001: xviii)。法尔报告书,系基于当社会的状况,而提出教育与学习在生命全程的重要性。1970年代,世界面临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知识的爆炸、信息革命等的冲击,故法尔报告书审度当时社会状况提出因应这些改变的唯一方法,就是进行永续的教育。

其后,甚多的国际织也都意识到整个世界在二十一世纪的改变及其对社会的冲击,必须以终身学习才能迎接挑战,乃在政策上支持发展终身学习。这些国际组织,包括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E)、和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同时,不少的国家亦提出推展终身学习的政策,如澳洲、中国大陆、芬兰、日本、韩国、挪威、瑞典、台湾地区和英国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将教育视为终身的活动来推展,并将其视为对未来的一项重要投资,而非仅限于经济发展的层面。总之,终身学习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思想,社会的核心概念,也是个人生活的一种哲学。它将融合于个人生活中,成为生活方式。此种学习的新典范,在二十一世纪社会中明显表露无疑。

           陆、终身学习典范的特征

终身学习系指个人的学习活动贯穿一生,与生命相始终,没有停止的一天,是继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此一概念与每个人在其人生全程的任何阶段均有关连,不管他是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皆然。进而言之,它也影响政府、企业、信息部门、以及几乎所有的学习机构。它促进了工作、学校和教育的结合。故政府应敦促企业及其员工进行此项的投资。终身学习是建构学习社会的基石。

终身学习既为二十世纪社会的心概念,为进一步了解其内涵,对此一范典的特征,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兹将终身学习范典的特征,归结如下:

一、就本质而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的活动,而终身教育则有侧重教育及教学的意味。

二、就性质而言:终身学习强调由学习者自已来发现和建构知识;教育则蕴含有由外在的指引来获取知识。

三、就目标而言:终身学习的目标虽有充实个人知能,以达成外在目的的工具性目标,它亦蕴含有成长与发展的内在价值成分。教育通常较倾向外在性的工具目标。教育的输入,包括提供良好的环境,优质的学习经验,其最重要的任务即在提供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故终身教育以终身学习为其目的。教育提供的重点应在于学习,而非教学。教育要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而非提供适合「学习者被教导」的环境。

四、就主体性而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是个人的事情;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学习活动。因此,教育较偏重客体的层面,亦即教育系从国家、机构或施教者的立场而言;而学习则系从个人的观点出发。

五、就范围而言:终身学习的系指个人有意的去进行知能的增长及导致个人成长的活动,并不限于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情境中学习;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学习活动。因此,终身学习的范围较终身教育为广。

六、就学习的责任而言:终身学习含有个人具有学习责任的意味;而教育提供的责任通常在于政府、机构、或教学者,受教通常视为一种权利。

七、就型态而言:终身学习,包括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的学习。正规及非正规的学习,固然对个人生涯中知能的获得,态度及价值观的改变相当重要;但是非正式学习更是个人生涯中,获取新知与态度的重要管道。它与生活与工作相融合,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是达成终身学习的重要策略。故终身学习,对非正式学习相当重视;而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的安排。终身教育虽亦包括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的教育,通常较偏重正规及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八、就能力而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与自动的学习,故自我导向学习成为终身学习极其重要的策略。自我学习能力在终身学习中,相当重要;而终身教育,则较强调藉由媒介传输或传播的学习活动,不管是采取面对面的教学,或透过其它媒体的教学均然,是一种他人导向的活动。

九、就机会而言:终身学习机会可说处处存在,在人生全程的每一阶段,中均有许多的机会;而终身教育机会的提供则大多存在学校、机构、组织的场所中。在人生全程发展中,此一机会的提供,多数在儿童、青少年及青年时期。

十、就内容而言:终身学习的内容无所不包,凡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活动,皆可含盖其中;而教育的内容,通常经过筛选后,凡能达成目标的课程或科目始得列入,故二者在内容上亦有所不同。

十一、就地点而言:终身学习可以在任何地点发生,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场所,可能是学校、工作场所或家庭中;而终身教育,一般系发生于经安排的适当场所,最常见的情境应是学校、机构、及工作地点。

十二、就评量而言:终身学习结果的达成,通常基于个人主观的认定,是一种内在化的标准;而教育目标的达成,通常系由施教者以外在的基准作评断,故通常具有明确的架构和课程,作为目标达成的依循。

就以上的分析可知,终身学习与身教育典范,就时间而言,二者均强调学习或教育的活动,要扩及人生全程。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要贯穿个人的一生,自个人出生至生命结束为止;而终身教育,则主张个人教育的安排,应扩及人生整个生涯。故从时间而言,二者均强调终身性,这是两种典范一致的主张。但两者在本质、性质、目标、主体性、范围、学习责任、型态、能力、机会、内容、地点及评量等,均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其所强调的重点有程度上的差异。此种不同,乃构成了两种典范的差异。从以上的分析,更可发现,终身学习的概念或学习模式,更符合人性化,更能肆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变动,更能符应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强烈需求。因此,展望二十一世纪,它将是终身学习的世纪。

柒、结语

以上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观点,探讨其对学习的影响。首先分析当前社会变迁的三个重要概念―全球化、知识社会及后现代社会,对个人、社会所造成的冲击及影响,进而提出学习典范的改变,终身学习典范乃应运而生,成为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最佳利器。自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了空前的巨变,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至深且广,因此知能获得的模式,由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再由终身教育转换为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的核心概念,二十一世纪必然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世纪。它是我们生存与生活的条件与方式,学习与生活将融和为一。

面对二十一世纪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个人除了要明确认清此一现象,俾建立正确的观念外,并且要采取适当而有效的行动策略以因应之。在面临终身学习的时代中,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培养独立与自动的学习习惯,要致力于学习方法的学习,要充实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与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终身的学习。毕竟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要由个人负起学习责任的新世纪,个人要主动的采取行动,随时随地依据生涯发展的需要进行继续的学习,才能在二十一世纪中适应良好,获得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而有益于全人类的福祉与康乐。

参考文献

 李建昌译(2001),C. Leedbert原著(1999)。知识经济大趋势(Living on the air: The new economy with a new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时报。

          李诚(2001)。什么是经济。联合报,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第十五版。

胡梦鲸(1997)。终生教育典范的发展与实践。台北市:师大书苑。

黄富顺(2002)。全球化与成人教育。载于台湾地区成人教育学会主编,全球化与成人教育,1-27。台北市:师大书苑。

詹栋梁(2003)。后现代的成人教育。台北市:师大书苑。

Aspin, D. & Chapman, J. (2001).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lifelong learning. In D. Aspin; J. Chapman; M. Hatton & Y. Sawano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3-33. Boston: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

Daun, H. (2002).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In H. Daun (E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cont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Dave, R. H.(Ed) (1976).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Faure, E. and Others (1972).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Paris: UNESCO.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Javis, J. (1996).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a later-modern or global society: Towar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Comparative Education, 32(2).

Leiester, M. and Parker, S. (2001). From adult education to lifelong learning. In D. Aspin, J. Chapman, M. Hatton, & Y. Sawano,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109-118. Boston: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Lengrand, P. (1970). 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Paris: Unesco.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 (1999).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assey-Bass.

Peters, R. 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iwin.

Usher, R. (2001). Lifelong learning in the pest modern. In D. Aspin, J. Chapman, M. Hatton, & Y. Sawano,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Boston: Klumer Academic Publishers, 16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