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的一夜弃妃txt:修内丹 - 深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1:10

修内丹

默认分类 2009-11-16 19:30:21 阅读171 评论0   字号: 订阅

 

拙著《道学通论》自1999年问世之后,发现许多问题尚未尽人意,于是在2001年撰成《<道学通论·丹道篇>补遗》一文,对书中未尽之处作些补充。谁知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竟由授课需要以讲稿的形式一篇一篇写下来,成此《丹道法诀十二讲》。按原写作计划,仅写到《究竟境界》即告圆满,谁知某些刊物将上述内容刊出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我每年夏季,召集我指导的博士生、留学生、港台生、访问学者、博士后及其他要求来听课的学生集中授课,但课堂上一般不讲授内丹学,仅将此讲稿发给他们自学。这样,一是这些学生们提出诸多问题,需要答疑。二是此讲稿部分内容刊出后,陆续接待了不少来信来访,双方讨论的内容,不断增新。三是此讲稿内容为少数江湖丹师所不容,令几个徒子徒孙在互联网上叫骂,并和我在社会上指导过的一批学生争辩不休,他们争论的某些内容,有时涉及丹道长期被江湖文化曲解的问题,我以为也有著文作答的必要。这样,只好将原讲稿内容压缩合并,最后以《辨难答疑》这一讲作结。这一讲的写作方式,原拟作问答体,后来发现竟排出30来个问题,忒过繁琐,就又仿照刘一明先生《修真辨难》的写法,集中成几个问题,统一作答。其中关于丹道是否非要靠丹师口诀秘传的问题,占去很大篇幅,其原因有二。一是此乃学道者入手修炼拜师问道首先遇到的问题,必须讲清楚,故陈撄宁先生专门有《口诀钩玄录》之作,陈健民上师亦特别撰有《口诀谈》(《曲肱斋文二编》)。二是口诀秘传一事,恰恰是我和江湖丹师争议的焦点,且《丹道法诀十二讲》之问世,正是要打破江湖丹师对丹道的垄断,使之从江湖文化提升到学术的殿堂,故关于口诀之事,不能不辩。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吾亦如是。

世上凡作学问能立一家之言,成一代学人者,必具备三点,一曰能分析明辨,二曰能融会贯通,三曰能超越创新。近世佛道之研究堪称一代学人者,专于密宗者有陈健民上师,专于丹道者有陈撄宁先生。此二公分别对密宗和丹道之研究,皆能鞭辟入里,且都能将佛道各宗派会通比较,直言其利弊,更加毫不迷信权威,对佛陀、宗喀巴、吕祖亦敢放言评论,时出真见,创立新说。陈健民上师和先师知非子生前过从甚密,应是我的师辈,对丹道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亦有了解,其著《从道家的功夫谈到密法的殊胜》,对丹道多所批评。例如他说:“加以道家口诀,不如佛法之公开,下手修之,一不如法,就生毛病,且近世借道骗钱者多。从其‘口号’观之,如‘万金不换’、‘长生不老’、‘千古传药不传火’等,引人入胜,其手法尤其高明。将军欲以巧胜人,盘马弯弓故不发,非钱到手,决不空说。”这类批评,应是正确的,至少是和我对丹诀秘传之流弊感受相同。但他说丹道法诀“不值识者一哂”,丹道比密宗相差甚远,丹家是“外道”,学佛后再度道家之人云云,这种护教立场语多偏颇,至于谈到丹道等诸多功法如彼家丹法之采药是采“女子暖气”等,殊不可信。“暖气”乃人身之体温,如何能采,此乃不明铸剑与采药的分别之误,亦把丹道修炼看得忒煞粗俗了。与此相反,陈撄宁先生干脆自承为“外道”,断言密宗功法粗糙不如丹道精细,并说:“往年余在北京时,正值某某法师亦在北京传授东密。某某督军之女公子二人,年龄在二十内外,学密宗功夫太勤,遂得干血痨之症,面黄肌瘦,月经停闭。每日下午,身体发烧。此等现象,余亲见之。凡学密宗不得病者,已属万幸。若求愈病,难之又难。因为人的身体是肉做的,不是铁做的。一味蛮干,决定没有好结果。”(1940年为某君《余之求道经过》按语)陈撄宁先生批评佛教和密宗的言论尚多,虽标出仙道修炼较之禅、密的诸多优点,但对禅密之指责亦有以偏概全之嫌。眼下陈健民、陈撄宁二公的声誉如日中天,徒子、徒孙和私淑弟子亦风起云涌,不容别人说半个“不”字。不佞即因传出陈撄宁先生否定过的龙虎丹法,被几个自称是陈撄宁徒孙的匿名鼠辈上网讨伐,叫骂不休,以为我冒犯他们祖师爷“当代太上老君”、“仙学钜子”的神威!这几个匿名鼠辈虽然利用多种化名咆哮不已,却也自己拿不出什么新货色,只不过翻来覆去鹦鹉学舌地炒陈撄宁先生三、四十年代的冷饭,冒充自己的著述。还有更令陈撄宁先生难堪者,这几个自称“徒子徒孙”的鼠辈不仅将陈撄宁生前没来得及斟酌修改的手稿匆匆捅出来招摇过市,造成诸多纰漏败坏他的学术威信,甚至连陈撄宁先生讲他费十年之功炼外丹,证明“红铜确能变成白银,但不免于亏本”的话,也在各种书刊里一再重复炒作。果如是,则是利用化学反应转变化学元素的所谓“冷聚变”,足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何“亏本”之有?可见彼鼠辈自己没长脑袋毫无学养,根本不配评论和整理陈撄宁先生的学术著述。其实我对于陈撄宁先生和陈健民上师的为人为学,皆心仪已久,尊之为前辈学者,无半点不敬之意,对于和他们有牵连的丹师,也有意退避三舍,做到仁至义尽。我认为,不管彼二公修持是否确已成仙成佛,然就其住世期间留下的作品而言,还是人写的,不是神授的,如果句句都奉为金科玉律,则是堵塞了后辈学人的进取之路,且二公观点相互龃龉之处,也使后辈学者无所适从。元安禅师有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我在治学上力求分析明辨、融会贯通、超越创新的宗旨,实是向陈健民上师、陈撄宁先生二位师长学来的,眼见他们对自己的前辈学者敢于批评超越,因此我也学着以自己的头脑审视他们著述的观点。我自知自己眼下的学养和修持实践,不及陈健民上师、陈撄宁先生多矣,因之为了学术进步,我希望后辈学者对于我的学术观点,亦应作如是观。

(一)丹道之调研

我于1980年10月开始接触丹道,后来听从钱学森教授的建议,由自然科学改行研究道教内丹学,并在全国展开丹道调研。这期间通读《道藏》,编辑了546万字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写出《道教志》、《道学通论》等著作。廿余年的时间,走访丹师数十名,其中交往多年者亦不下十人之数,得到不少丹经秘本、手抄本、武术传本、民间宗教功法传本和一些修持法诀及健身术、秘传药方等。同时对现代高能物理学、宇宙学、生物学、生理学、神经免疫学、心身医学,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各派理论,尽心研习,且亲赴西藏调研藏传佛教,并阅读了《大藏经》有关禅宗、显教、密教、瑜伽部等经典,参与修习噶举派大手印和宁玛派大圆满功夫。26年来有几点粗浅的体会:

其一是我发现丹道各派法诀、佛教的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密宗红教的大圆满、白教的大手印、花教的大圆胜慧乃至黄教宗喀巴的功法,甚至印度教性力派、伊斯兰教苏菲派、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还有民间宗教如弘阳教及近代道会门如一贯道、同善社等,包括武术各门派所传秘诀,都存在同一性。在人体形、气、神三个层次上,各种修持法诀本质上是一致的。密宗之修持据各类经书传有上千法门,也不难寻出头绪,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丹道各门派亦复如是。因之我认为这些各自独立发展的宗教门派,相互间虽然壁垒森严,实际上相通之处甚多。这是因为世间各种族的人体生理结构有同一性,人体的气息、血液、内分泌、神经递质的运行规律有同一性,人类形体的经络、气血的能量流和生命力、意识的不同层次的活动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有同一性,所以不难理解世界上各宗教不同门派的修持法诀也是有同一性的。佛法早有“一念缘起无生,超出三乘权学”之论,足见千百法门皆是导人入道善巧方便的权法。其中的差别在于,不同宗教各门派在形、气、神三个层次上修持的侧重点不同,其理论体系即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特别是最终追求的修持目标不同,因之才出现不同的门派。例如有追求即身成佛者,有追求当世解脱者,有追求与上帝沟通者,有追求来世入天国者,有死后升天者,有长生久视者,有返老还童者,有阳神脱壳者,有自身成就者,有他力接引者,这就造成修持功夫在层次上、深度上、侧重点上大同小异的门派。纵观这诸多宗教门派,我发现丹道的龙虎丹法、禅宗的临济宗、密宗白教的大手印,其功法细致分明,最有理路,以之入手可以一窍通百窍通,贯通各宗教门派的修持功夫。此虽为一得之见,但道友们如能打开门户之见在修持上敢于体验比较,在学理上能融会贯通,必能对我的话深有同感或有所谅解。《庄子》每言“道通为一”,佛陀教人消除“差别相”,当是不谬。

其二是必须将道教内丹学从江湖文化提升到学术的殿堂,以现代哲学和科学进行学术创新,使之成为现代人体生命科学和心灵哲学。我在二十余年的丹道调研活动中,遇到了上层、下层、左的、右的两个方面的干扰。左的干扰主要来自上层那些“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和党棍,他们打着反对封建迷信的旗号将内丹学打成“伪科学”,将这个学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划为禁区。然而近十年来内丹学已同西方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和心灵科学(Science of mind)接轨,《悟真篇》等重要丹经被译成英文,英、法、美、俄诸国都出现研究丹道的学者,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有数十名青年学者选作内丹学的课题得到博士学位,内丹学的研究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何况那些号称“反伪科学斗士”的头面人物,主要对立面是江湖上的气功师,因此这种来自上层的极左干扰并不大。二十余年我深感压力的,是来自下层的右的方面的干扰,即是社会上那些打着某门派第几代传人、某大师嫡传弟子旗号收徒敛财的江湖丹师的干扰。就我在调研中实际接触到的这类丹师而论,他们大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十之七八是并无真才实学的招摇撞骗之徒。其中少数人扑风捉影的懂些皮毛,甚至得到过只言片语的传授,但自视甚高、谬见甚深,以偏概全、妄自尊大,模仿钟离权十试吕洞宾的方式以江湖规矩授徒,稍不如意就四处散布流言蜚语,跟这种丹师交往是白浪费时间和徒惹麻烦。我也见过得部分真传的丹师(少有得全诀者),但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多为江湖人士的五花八门的徒弟,其中多是无正当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以甘充鹰犬、打手作晋见之礼,以奉献大小论亲疏,都争当嫡传弟子和掌门人之位,这也给我的调研活动带来巨大阻力并横生许多枝节和招惹若干是非。特别是一些确实接触过前辈内丹家的老于江湖的丹师皆自称曾得到前辈知名丹师的真传和秘诀,但装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似露非露的吊人胃口,使你无法判别真假,只有乖乖地向他奉献钱财。这些年我积累了很多判定丹师是否得过真传的经验,也真正摸透了江湖的规矩和江湖文化的特征,有时反而能根据江湖传道授徒的规律揭穿某些丹师的谎言。例如近世内丹学家陈撄宁先生,28岁至31岁时,曾因病四处参访佛道中的修炼家,“先寻访佛教中有名的高僧,如九华山月霞法师、宁波谛闲法师、天童山八指头陀、常州冶开和尚等。但嫌佛教的修养法都偏重心性,对于肉体仍无办法,不能达到去病延龄之目的。因此又寻访道教中人,如苏州穹窿山、句容县茅山,都是香火地方,道士们不懂得修养。又如湖北均州武当山、山东即墨县崂山,虽有不少做修养工夫的人,他们所晓得的方法,尚不及我,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其他不出名的地方,如安徽怀远县涂山、浙江湖州金盖山等处,都是空跑,并无结果。我想,这样寻访,白费光阴,还不如自己看书研究,因此遂下决心阅览《道藏》。”(《陈撄宁自传》)陈撄这份《自传》写于1953年10月28日,是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写的档案材料,自注计七页,139行,2896字,为研究陈撄宁学术思想的一份最真实的资料。民国时期陈撄宁在上海办《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聚集了当时一批杰出的内丹学家和丹道修炼家、爱好者,陈撄宁之学术亦靠多年参访、与道友相互切磋、自己阅读丹经狠力摸索而来,终其一生未皈依一师一派,但却开创了内丹学从江湖文化迈向学术殿堂的新生面。

陈撄宁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贴出大字报诬陷他,致使陈撄宁先生旧病复发,腹泻昏迷,于1969年5月25日19时许病逝于北京市人民医院。当时正在“文革”阶级斗争激烈时期,那些自称“入室弟子”、“嫡传弟子”的人竟无一个在他身边,这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兴起对道教的研究,但尚不能认可丹道是一门学术,更不承认陈撄宁先生是学者。我自首次在《文史哲》1983年第6期发表《周易参同契》及内丹学的研究论文以来,而后多次著文介绍内丹学和陈撄宁先生,逐渐使陈撄宁先生及其仙学的思想为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道教史上的内丹学》一文在《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上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而后又有多名研究道教文化的博士生选择内丹学作博士论文,内丹学作为一门新学科遂被学术界所确认。直到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陈撄宁先生在气功爱好者之间声名鹊起,内丹学成了气功师聚徒敛财的旗号,一些江湖术士又想重新把陈撄宁拉回江湖文化的门派之中。他们自称是得了陈撄宁先生“男女双修秘诀”的“嫡传弟子”、“入室弟子”或者“徒孙”,以之蛊惑青年,蒙骗社会上的大款、高官以售其奸。他们否定袁介圭先生等人为陈氏门徒,声称唯有他们才是陈撄宁创立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什么“仙学派”,并煞有介事的编造经历声称他们拜师时像共产党员入党一样也有“两个介绍人”。更有甚者,他们还无中生有地造谣说陈撄宁逝世时天上“仙音缭绕”,胡说陈撄宁“还会回来的”,费尽心机地寻找陈撄宁的“转世灵童”。其实陈撄宁先生是学者,不是江湖术士,他对同类阴阳丹法所知甚少,生前没有皈依任何丹师之门下,更没创立过什么“仙学派”。近几年几个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竟也装出得到丹法秘诀真传的模样,对陈撄宁先生一口一个“师爷”叫得怪亲热,在世人面前争着给陈撄宁当“徒孙”,这几个人无非是看中了陈撄宁这块招牌的商品市场价值,他们神化陈撄宁先生的目的在于贩卖他的书稿捞利。这些鼠辈对陈撄宁先生的推销和标榜,只能玷污陈撄宁先生的名声,因为这些丑类根本不配和陈撄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们编造的仙学派历史和拜师经过既和《陈撄宁自传》所述事实不符,也违背当时江湖文化中丹道承传的规矩。陈撄宁先生终生奋斗的目标也是将丹道从江湖文化中解脱出来,因之首次在学术刊物上公开讨论丹道法诀,并提出“重研究不重崇拜”、“贵创造不贵模仿”、“在超脱不在皈依”之箴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非一人一派所得而私,学者只能“空前”,不能“绝后”,后人超过前人乃自然规律。陈撄宁先生《答上海钱心君七问》有云:“譬如我自己是个学仙的人,设若侥幸将来修炼成功,必有特异之处,可以显示给大众看见。倘仍不免老病而死,又无丝毫神通,你们切切不要烘云托月,制造谣言,说我已经得道,免得欺骗后人。像这一类的事,前人书中常有,我看了甚为厌恶。所以我自己不愿蹈这种陋习。今世修炼神仙之术能完全成功的,我未曾见过。但一半成功却是有的,然也不足为奇。这全靠我们后起之秀发愤有为,方可登峰造极,超过前人。”陈撄宁先生这种实事求是的大学者风范,和那些自称他的“徒子”、“徒孙”的江湖术士,是何等泾渭分明!

我在二十余年的丹道调研活动中,倍尝重重挫折和磨难,亲历同江湖人士的种种是非恩怨,深知这些江湖人士在切身利益驱动下为争当掌门人,争师承招牌等如何善于造谣生事、相互倾轧、心狠手辣,因之不愿看到学术界的青年学者再为调研丹诀同江湖师傅打交道。我痛下决心将内丹学从江湖文化引入学术研究的科学殿堂,这本身就是真正继承了前辈内丹学家陈撄宁先生未竟的事业。丹道的基本法诀公开之后,可使有志修道者免去几十年拜师求法之苦,可使那些毫无真才实学的江湖师傅大大缩小骗人谋财的地盘,可使后世学人不必纠缠江湖上的是非恩怨浪费治学的时间和精力,可使内丹学变成能推理、能实验、能探索、能创新、能试错、能据书修持、能据丹经研究的科学体系。丹道作为江湖文化在中国流传数千年,形成一套拜师、授徒、传法、修炼的成熟的行为系统,其中自然有不少特长和优点,因此江湖文化本身是不能取缔也无法取缔的。然而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中,一些丹师唯利是图,更有一些意在骗财骗色的假丹师加入进来,再加上中国上层极左的反宗教、无神论思潮破坏了丹道依附道教而传的社会氛围,因此江湖文化中的腐败现象中断了丹道传法的古制。江湖文化往往把开宗立派的第一代丹师美化为无所不能的神仙,由其收徒传法兴盛一时,然后继传弟子日趋保守,靠前辈之声望敛财谋利疏于修炼,于是愈传愈劣,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被新创的门派取而代之。神化开宗立派的丹师是江湖文化的一个特征,这种“祖师爷”被神化后名列仙班,不准别人说半个“不”字,祖师爷所传法诀不能创新,更不准后世丹家超越他们。

现代科学则不然,它是在一代一代不断创新的机制中发展而来的,至今带动全人类进入了科学昌明的时代。按照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的研究,科学的发展一开始经过一个“前科学时期”,通过各种学派的百家争鸣逐步形成一个公认的科学“范式”(英国科学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称之为“科学研究纲领”)。有了公认的范式,科学的发展便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在统一范式的指引下不断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知识范围,探索未知领域。当未知领域的大量反常现象不断冲击旧的范式,终于动摇了科学家集团对旧范式的信念时,又进入了“科学危机时期”。这时科学家集团中的年轻一代逐步取代保守的老年一代,一些有生命力的新范式被新一代科学家提出展开竞争,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的“科学革命时期”就到来了。整个科学史从“前科学时期”到“常规科学时期”,再到“反常和危机时期”,最后引发“科学革命”,重新进入新的常规科学时期,这就是库恩描绘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近代以来,天文学从托勒密的“地心说”范式过渡到哥白尼的“日心说”范式;化学从“燃素说”范式飞跃到拉瓦锡的“氧化说”新范式;物理学由亚里士多德范式到牛顿力学范式,再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牛顿力学的大危机确立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新范式,科学就是在不断革命中发展的。科学革命并不否定原来的“研究纲领”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甚至认为“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科学理论有复活的可能性。例如牛顿关于光的“微粒说”取代了惠更斯的“波动说”,而后“波动说”又获得新生;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和霍姆斯1944年提出的地球板块构造学说。科学革命更无损于前辈科学家的威信,尽管牛顿的科学范式被爱因斯坦、玻尔的科学范式取代,然而牛顿仍然是科学史上功勋卓著的一代科学巨星。科学家、学者是人而不是神,他们一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都难免有失误或局限,但科学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后人超过前人是科学发展的铁的规律。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仅数百年,却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地球的面貌。丹道在中国流传数千年,至今在道教中濒临失传,在社会上亦鱼龙混杂,其正法真诀之传承几成绝响。此吾所以痛感有将丹道从江湖文化引入学术殿堂之必要,而置江湖上借丹道谋利之徒群吠狺狺而不顾也。

其三是我在二十余年内丹学调研活动中,多处寻师求法,终于摸清丹道法诀在江湖文化中承传的秘密,弄明了江湖规矩和丹道法诀的特点,为将丹道推向学术研究的科学殿堂铺平了道路。在江湖文化中,丹道法诀从不形诸文字,仅在师徒间口口秘授,因之访寻真师和求得口诀成了研习内丹学的关键步骤。所谓真师,其一是必须有清晰可考的丹道承传系统即师承来源要明;其二是该丹师的老师必须是真师;其三是确实得到前辈丹师的真传实授且手中握有丹道真传的手抄秘本;其四是对丹道理论能融会贯通且有一定修持经验。如果丹师虽是前辈著名内丹家的门下传人,但其老师的师承不明,是名师而不是明师;或者仅有师徒名份未得真传;或者对丹道仅一知半解闪烁其辞,皆不可谓之真师。济一子傅金铨曾著《试金石》一书,用以判定真师和假师的根据,学道者可以参究。寻得真师后,须以“诚、敬、恒、真”的心态追随左右,先按师指苦读丹经,直待机缘成熟,还须向丹师献上法财助师成道,盟誓拜师,焚烧誓状,方得真传实授,而后拳拳服膺,修之不辍,终生感谢师恩。古德有云:“未遇真师,难得者法;既遇真师,难得者财、侣。”也有得师口诀后无力行功,则著书以访友,求取内助外护者,如《仙佛合宗语录·跋》云:“若自有力行功者,则传此以度同志之人。若自无力行功者,则藉此以遇护道之侣。否则,或三代有德向善,兼能助师行功;或力不足,能代募助师,亦可许之。古云法财两助,此之谓也。”近世内丹学家陈撄宁先生作《口诀钩玄录》,列举14条“口诀不肯轻传之理由”,学者可以参看。这种江湖文化的承传方式使黄帝、老子、魏伯阳、吕洞宾、陈抟等开创的内丹学数千年来一线圣脉,不绝如缕,留传到今天;也使历朝历代都有冒充仙人的伪师、道首、江湖术士打着丹道的旗号招摇撞骗,汉之栾大、宋之郭京辈代不乏人,足见江湖文化其利也在斯,其弊也在斯!为了纠正江湖文化的弊端,我们亟须在保存江湖承传方式的同时,另辟蹊径,将内丹学引入学术研究之路。

我以为四通八达谓之道,教化天下谓之德,济世救生谓之丹,度人度己谓之师,可学可修谓之法;丹道之理(理论体系)、事(修持实践)、法(承传法诀),事由理来,法须事验,关键是揭开丹道的基本原理以指导修持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未知的法诀自会不断揭示出来。尽管现在某些江湖传功师傅尽力把陈撄宁先生曲解为江湖上所谓“仙学派创始人”,为自己收徒敛财行欺世盗名之事,然而陈撄宁先生毕竟是崇尚科学的内丹学家,不是不学而知的活神仙。他在《口诀钩玄录》中说:“余昔年访道,执定一个见解,就是虚怀若谷。不管所遇之人,是正道、是旁门、是邪术、是大乘、是小乘,总以得到口诀为最后之目的。故凡关于口诀一层,耳中所闻者,实在多得无以复加。虽不能说白费光阴,徒劳心力,然在我所得口诀中,百分之五十,都是怪诞鄙陋,不起作用的。又有百分之二十,虽然能用,而无大效验。其可以称为真正口诀者,仅百分之三十而已。仅此百分之三十,尚有上中下三等之不同,难以一概而论。现在我对于‘口诀’二字,着实有点厌闻。”我在经过多年丹道的社会调研后,对陈撄宁先生这段话,颇有同感。陈撄宁先生声明自己撰写《口诀钩玄录》的目的,是因发现黄元吉先生,“理与诀并重”,“学者果能按其所说,见诸实行,则了道成真,自信当有几分把握。从此以后,不必累月经年,搜神语怪,乃知正道本属平淡无奇;不必千山万水,访友寻师,乃知真诀即在人生日用。岂非一大幸事乎?”黄元吉的丹诀我已收入拙著《丹道法诀十二讲》之附录中,陈撄宁先生这段话,也是我著《丹道法诀十二讲》的初衷。

《易·系辞下》云:“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这句话亦见于《太平经》卷五十二《胞胎阴阳规矩正行消恶图》。足见中国古代之道术,皆须择人而授,先秦时期的方仙道继承了这一传统。《抱朴子·金丹》云:“此道至重,必以授贤,苟非其人,虽积玉如山,勿以此道告之也。”葛洪每言仙人本无种,皆积学而至,黄帝、老子尚有师,人必得师而可学。又云长生之方,乃道家至秘,“故血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抱朴子·勤求》)特别有趣的是,葛洪描述了“世间自有奸伪图钱之子,而窃道士之号者,不可胜数也。”(同上)他们善为诳诈,以欺学者,“乃复憎忌于实有道者而谤毁之,恐彼声名之过己也。”(同上)对于向他们求学问道的人,装作“博涉已足”的样子,“若所知宝秘乃深而不可得之状。其有所请,从其所求,俯仰含笑,或许以顷后,故使不觉者,欲罢不能,自谓事之未勤,而礼币之尚轻也。”(同上)葛洪那个时代至今已过去千七百年,然而江湖上这些丹师的音容品貌竟然一点没变,葛洪描绘的虚名道士和今日江湖丹师仍然惟妙惟肖。我二十余年访道所见此辈不少,都自称曾得丹家秘传,问其丹诀则立刻装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笑而不答,称缘份未到,实则对此辈我不消十分钟问答就可判其真伪,他们那点学问尚不配在我面前卖弄。我自己从年轻时求道走过来,深知其中甘苦,因之对年轻的求道者忒过信任和呵护,在当今世风日下的交往中亲历诸多教训,甚觉伤情。特别令我惊奇的是,那几个自称是此辈丹师“徒子”、“徒孙”的年轻人跟随他们不到一年半载,也立刻装出得了丹家秘传口诀的样子,起上几个“道号”在互联网上一知半解地讲道谈玄,拼命包装他们的“祖师爷”,搔首弄姿地欺诳丹道爱好者。N·弗莱迪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包装决定一切的年代。‘形象’包装比正直、善良、诚实及健全的心智等内在的品质更为重要。”而“内在美在美貌面前的弱势只能说明这样一种事实:我们的社会正日益浮躁和浅薄,它仅仅根据最表面的特征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而没有耐心深入到事物的核心。”(《美貌的诱惑》)江湖术士都在向丹道爱好者散布一种神话,丹道法诀是吕洞宾等仙师一代一代从古到今口口相传给他们的,他们是这种“真传”的唯一“专利拥有者”。至于他们拥有的“丹诀”是什么?如何鉴定其真伪?那是不能问的。因为他们的“丹诀”永不公开,只准许你相信他得了“真传”,老实地向他们奉献“法财”,而不准怀疑他们,如果你怀疑他其实没有什么真传丹诀,就更证明你心不诚,越发不能将他们秘传的丹诀告诉你!我国在这个浮躁年代生长起来的“新新人类”往往对此骗局缺乏理性的思考,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们和社会上的网络一代也习以为常,甚至以为他们真像《史记·留侯列传》里的张良那样曾遇黄石公等异人传授。我曾经为此在一次座谈会上做过一个实验,我将一句丹家采药火候的口诀附耳传给一名学生,让参加座谈会的21个人依次附耳相传,直到最后一人得此口诀后再传回我,前后仅用了15分钟时间,结果这个口诀经21个人依次相传后连我自己都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这是现代心理学上一个可重复验证的实验,因为传话的人必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所传播的语言。一句口诀在15分钟内经21人传播尚无法保持原样,内丹法诀在历代丹道修炼者中口口相传数千年之久而不失真岂非神话?设若历史上各朝各代千千万万丹道修炼者的法诀最初都是由某人秘传下来的,那么这个最初传诀的人的丹诀又来自何方,这在逻辑上也难以自圆其说!由此可以断言,江湖术士为自神其术说他们的丹诀由古代丹家师徒口传心授而来的神话是不能成立的。天道循环,流远则有偏,小失成大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经至十改而乱,语至十传而伪,卦须一占则准,《太平经》卷四十所载《分解本末法》及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早就阐明此理。内丹学发展到今天的现状,应该识破江湖术士散布的对师徒秘传丹诀的迷信,改变江湖文化“重诀不重文(理)”的旧传统,从而理、事、法并重,将内丹学引入学术研究的殿堂。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发现,一方面是内丹学的传法系统确有靠师徒秘传的传统,另一方面是丹道法诀的承传不像江湖术士吹嘘的那样不可理喻,而是一个可解释、可发展、可超越的系统。就“理、事、法”三者而论,法诀是技术,技术源于内丹理论,学理指导修持实践,理通法自明,这是其一。技术又是经验的总结,技术是否正确又靠修持实践(事)来检验,法真须事验,这是其二。由此可知,内丹学能够流传到现在,全靠内丹学家在学理上不断深入探索,在修持实践上不断总结经验而来,丹道法诀没有失传,首先是因为自古至今丹家对丹经学理的体悟和修持实践没有中断。江湖术士大多没有真正的修持实践,他们的体质和精神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又没有悟彻丹经的学养,因之他们所传的口诀也是靠不住的。隋唐五代时、宋元辽金时、明代、清代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之内丹家的修持实践亦不相同,丹道法诀之流传自然也很不同,这是不难在考察以上不同时期的内丹学著作发现其区别的。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内丹学亟需在总结历朝历代内丹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社会环境的人体生命科学。只要老子的《道德经》不失传,只要《庄子》、《易经》、《阴符经》、《黄帝内经》不失传,只要《参同契》、《悟真篇》、《入药镜》、《金丹真传》等丹经能流传下来,丹道法诀是不会失传的。天数起于一,一为道本,返本复初,大道自行!学者苟能一心向道,只将虚、寂、恒、诚四字入进去,各类丹道法诀自能由繁返简,由多返一,以人心体察天心,自然合道体真,有不待师传而成道者。就佛法而论,学佛者只要发愿皈依佛法僧三宝,有一部《大藏经》在,虽找不到真正证道修持的明师,亦可求自觉之果,此所谓声闻、缘觉乘,不靠善知识而证得菩提,成就独觉佛、辟支佛。佛法如此,道法亦然,大中道者有诗云:“四生证得独觉仙,丹诀何须赖师传。慧海慈航求普渡,大道由我遍三千!”其实丹道的境界,本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境界,世上各行各业的艺术大师,如武术、音乐、书法、绘画、雕塑等,其所以成功的诀窍,无不与丹道相通。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总结坤角练功的窍门为:“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放松”,这段话亦可视为丹道炼形的法诀。清代内丹学家刘一明著《悟道录》,见“日照月临”、“接桃接杏”、“水冻冰消”、“钟鸣鼓响”、“红花绿叶”、“龟藏鱼潜”,无非是道,无非是诀。足见人能悟道,则随处有师,随处有法,随处有诀,何必自困于江湖术士门下空费时日呢!

最后必须指出,我虽然花费了二十余年时间参访了一些内丹家、高僧、高道,并以不同方式拜师寻求修持法诀,但并不皈依任何宗教团体或江湖门派,也不妨碍这些门派以宗教或江湖规矩传法授徒,更无意和这些门派的弟子竞争什么“掌门人”、“嫡传弟子”的名份。在这一点上,那些在互联网上拼命推销自己的教首和江湖门派头领尽管放心,大可不必将我作为竞争对手肆意诽谤,我并不想强迫他们赞同我的学术观点。我对内丹学的研究遍及世界各教派、学科及佛、道、医、武诸家,并不专注一家一派,却是取众家之长而一之,虽不得已有按宗教规矩拜师求法之举,目的也是为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学术研究。这些年和我交往的江湖门派、宗教团体和社会人士多矣,然我是学者,不是气功师,不是宗教徒,更不愿和江湖人士论同门师传之类的辈份,也不以教徒身份参加宗教活动。2002年11月24日上午,我在台湾辅仁大学宗教系庆祝该系创建十周年的大会上讲演,参加者有台湾各界的宗教领袖和海内外邀请来的各大宗教的学者,宗教信仰的气氛十分浓厚。会议进行到回答问题的程序时,一位西装革领的老学者接过话筒问我,“你是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是共产党啰,我知道你多年研究宗教,我想问你既然研究道教,不知你是否信仰道教?”听介绍说提问者是台湾基督教的领袖,我担心自己公派赴台期间引起什么政治问题带来麻烦,因此便用别的话搪塞而回避此提问。没想到又有一个年轻学者站起来要求我正面回答此问题,会场气氛严肃下来,连主持会议的宗教系主任陈德光教授也说他想知道我有没有宗教信仰。我回答说:“大家知道我主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又在网上看了不少我研究道教内丹学的文章。我认为内丹学是科学,是人体生命科学,不是宗教。我研究道教多年,我信仰道,但不信教。”听到他们报以掌声,我松了一口气。其实我多年来从事这种研究远离政治,专心学术,仅阅读《道藏》编成一部《中华道教大辞典》就须在三五年间耗尽心血而心无旁骛,因之我充其量仅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公共知识分子而已。在这点上,我自觉和陈撄宁先生有诸多心灵相通处,因之我十分敬佩他的为人和为学。陈撄宁先生说:“疾病缠身,痛苦煎逼,参禅、念佛、持咒皆不得自在,不幸短命而死,来生又复沉迷。因此,健康实为一般学佛人士所必需,勿轻视仙道。”(《为净密禅仙息争的一封信》)他甚至还说:“释迦佛在雪山六年精进,弄得骨瘦如柴,后于尼连河畔,仍不得不受牧牛女乳糜之供以调养肉体,此乃生苦。释迦佛住世七十九岁,仅仅得到一个中寿,此乃老苦。后为须跋陀罗说法时,已患身痛、背痛、腹痛、下血等症,此乃病苦。最后只有入灭一途,虽经众弟子抢地呼天,悲哭挽留,亦不能多延时日,此乃死苦。此种事实,不能以‘示现’二字强为辩护,须分别言之。用佛眼看,则是示现;用肉眼看,还是苦境。请问,世间有几只佛眼?释迦佛的人格,及其智慧,可以说古今无双,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独惜他老人家度生的方法,尚缺少一段肉体上功夫,是谓美中不足。愚意,若将中华民族古代圣哲所发明所遗传之仙学,补充印度外来的佛学之不足。修养肉体,则用仙学;开悟心性,则用佛学;性命双修,仙佛同证,方为尽美而又尽善。”(《与上海某居士书》)陈撄宁先生力挺仙道而敢于直指佛陀,足见在他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权威”和“偶像”,他讲“重研究不重崇拜”,实在不希望有什么不肖的“徒子徒孙”将他自己当成崇拜的偶像。在那种各教派纷争的年代,陈撄宁先生为争取丹道修炼的一席地位,不惜自承为“外道”。他说:“须知,余在今生是外道立场,当然不求往生西方。况于此世间愿心未了,亦不欲急于离开。”“所以,我自己将来的去处,是遍历欲界诸天,最高亦不过到色界四禅为止。不愿困陷于无色界,亦不愿入涅槃,……所以我自认作外道。”“世人相信自力者,尽管去参禅(禅宗);相信他力者,尽管去念佛(净土);相信他力加持自力者,尽管去灌顶(密宗)。我非但不反对,并且立于赞成地位,决不劝他们走我这条路。惟有志在修养,意存实验,而与佛法无缘,又不信其他一切道门、一切宗教者,我则顺其机而接引之。并随时用高深的学理,以扩充其心量,而种未来之善根。”“西方净土,号称极乐世界,彼土众生,都是大善知识,用不着我去帮闲,还是留在苦恼娑婆世界,了一点心愿罢。然而我对于阿弥陀佛之大愿力,观世菩萨之大慈悲,实不胜其钦仰。自己虽不求往生,却希望他人往生,免得下次又来受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假使全球人类,个个都持十善,个个都行六度,这个世界就是极乐,秽土就变成净土,何必再讲往生?这是我的末后句。”(《与上海某居士书》)陈撄宁先生有宏大的行愿和弘道的勇气,真是道学研究领域不世出的奇才。我将陈撄宁先生收入《中华道教大辞典》并予以极高评价,就是十分珍惜他留给后人的“科学精神”。陈撄宁先生于禅、密、净土诸法中独标仙道,而我则兼学佛法并以内丹学融汇禅、密、净土,以为万法归宗,不离大道。因之我们倡导要继承陈撄宁先生的科学精神,而不是继承他的什么“门派”。在丹道的承传中,固守师说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丹道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现代社会里,丹道只有在真修实证中不断创新才有发展。

 

 

 

辨难答疑第十二讲(2)

(二)丹道之修真辨难和答疑

(1)三家四派丹法之区别和联系

我经过多年对丹道的调研,将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三丰派、伍柳派等多种门派的内丹功法,归结为三家四派,这是从实际修炼方法上的系统分类。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开端,我们的目标是对丹道进行科学研究,不得不先以科学的方法将内丹功法进行分类。我们首先将丹道功法划分为三家阴阳,即自身阴阳、同类阴阳、虚空阴阳,又将自身阴阳之清净丹法、同类阴阳之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虚空阴阳之虚无丹法分为四派。内丹学认为,自古及今之所有神仙,必假修炼而成道,而丹道修炼之所有法诀,皆是阴阳之把握和运用。“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为丹道修炼之本。阴阳不交,天地或几乎息矣,人类或几乎息矣,何来丹道?三家四派丹法之区别,在于阴阳之不同把握和运用,因之这种分类法比粗略地将丹法分为清净派和阴阳派,更切近自然造化的本质,也更具有科学性。

自身阴阳之清净丹法和同类阴阳之彼家丹法,是丹道修炼的基础,未有不懂清净丹法和彼家丹法而能通达丹道者。然就清净丹法和彼家丹法而论,彼家丹法又以清净丹法为基,因为彼家丹法之要诀便是“清净头,彼家尾”。乾隆四年(1739)丹经抄本《玄门秘诀》云:“至于清净头、彼家尾等诀,且谓药自外来,想又另有别传,此非吾之所知也。”“点化者,清净头、彼家尾也。非道不能用鼎,难!难!难!今方士者流,先言用鼎,谓先浊后清,不思凡胎俗骨,岂能承受,此又不可解者矣。”《悟真篇》词云:“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沉,进火须防危甚。”其中“先须炼己持心”一句,即“清净头”也。否则“白虎首经”再好,也难以“依时采取”。民国以来内丹家多不明龙虎丹法之传,却误以为彼家丹法也像龙虎丹法一样行之于炼精化气阶段,声称炼气化神就不用鼎了,不懂“浇灌十月休离鼎”之意,这是对彼家丹法道听途说的误传。古丹家多以性功成就者,称“玉液还丹”,命功点化者,方是“金液还丹”。先“尽性”才能“至于命”。胎息不成,炼心不死,而行此一时半刻之功,乃自投地狱。丹道法诀的关键步骤,无非是采药和炼丹两步而已,三家四派丹法的分别就在这两步上。丹家每言“童体与破体不同,金液与玉液各异。清净乃首尾之功,服食乃点化之药”。彼家丹法如非以清净为基,离器不空,神剑不灵,不见药嫩水清,是无法行服食采药之工的。因之那些一提清净就判为北派功夫,不知清净丹法乃各派丹法之基础的内丹家,皆没得同类阴阳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之真传。

“生”、“死”和“性”是人类生命的原始本能,丹道既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必然把人体生命的这三个关节点当作研究的重点。其实非只丹道,世界上几乎所有古老宗教的修持方法,都普遍关注“性”的问题,只不过因社会风俗和道德伦理的原因,其隐显程度不断变异。印度教性力派等自不必说,佛教各宗派普遍讲“慈悲”和“发菩提心”,然而在无上瑜伽密续中,梵语Karuna(慈悲)本有在大乐时不射精的意思,至于bodhicitta(菩提心),人们知道,空乐不二大手印、时轮金刚体系中,“白菩提”和“红菩提”分别指男子精液和女子体液。甚至“瑜伽”一语,也是指一种超世俗婚姻的“结合”,是男性的大悲与女性的大智之结合。《金刚经》云:“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知佛陀亦暗示有性的修持方法,后世高僧点化“空”字乃“穴下之工”,可见其关注性的修炼。2002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古子文先生所著《深入藏地》一书,其中记述他在不丹遇“欢喜金刚双身修佛母朱巴·基米雅”,基米雅佛母回忆了她在14岁被选为明妃和朱巴金刚“空乐双运”的过程,以及在“男女和合大定”前进行“密灌顶”和“慧灌顶”等,当属事实。2004年9月我赴西藏日喀则、拉萨考察,在布达拉宫见莲花生大师像前塑有明妃,然而讲解员咬定密宗寺庙有双运尊乃社会上的误传,并声言明妃并非真有男女关系云云,看来其否定双运道乃是受汉地伦理观念影响所致。然莲花生大师有言:“我此妙道,如蛇在竹,上则成佛,下则堕狱,无第三路可以扑朔。”狮子跳处,驴不能跃。布达拉宫的参访者多不具进入双运之条件,此道为佛密修炼次第所禁言,故讲解员否定亦不失为善巧。近世研究和修证藏传佛教的学者,莫过于陈健民上师,其所著《恩海遥波集》所述甚明,读者可以参看。密宗瓶灌所用海参等物和金刚杵,包括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哞”,其中“嘛呢”为如意宝,“叭咪”为莲花,大致也是男女双修之性器官的隐喻。大手印修持经四次灌顶(瓶灌、密灌、慧灌、胜义灌)和四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瑜伽),转五毒(贪、瞋、痴、慢、嫉)为五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即生圆证三身成就(不生证法身、不灭证化身、不住证报身)。大手印之修持,在内丹学看来,是为追寻和证验吾人此万劫不坏之一点灵明性体,认识此一点灵明性体为得法身见,禅宗谓之开悟,为大手印修慧的初步证量,能善自护持,保任如如,是禅宗明心见性,亦是王重阳的“得性见金丹”。见性之前,包括方便道、四灌顶,尚不是大手印正行,仅能称作加行。无上瑜伽之方便道(亦称贪道)修“事业手印”,包括第三灌顶(慧灌),皆和丹道男女双修的彼家丹法相通。先师知非子认为佛教密宗的修持,特别是贪道,要受年龄限制,年衰体弱者只宜修持清净功夫。仅就清净功夫而论,修持方法亦五花八门,从广义上说,佛教之戒、定、慧三学,止观双运、安般守意、六妙法门,皆可囊括进去,其他武术、气功亦不离清、静二字。由此看来,清净丹法和彼家丹法,已将世界各宗教的大多数修持方术包罗进去,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另有虚空阴阳的虚无丹法,是玄关窍开、元神呈现后在虚空中把握阴阳,见性而后了命。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闵小艮(派名一得),从高东篱受戒,得同门师兄沈一炳所传丹诀,后又从月支国人黄守中学斗法秘术。黄守中原名野怛婆闵,自印度来华,由王常月受戒,传龙门西竺心宗。盖闵一得所传丹法,本受印度教和密宗影响,多咒语,传《天仙心传》、《女宗双修宝筏》等书,为虚空阴阳之虚无丹法。其实密宗宁玛派的大圆满功法,有真修实证兼能了命的禅宗功夫,顿超直入的文始派丹法,都可归入虚无丹法一类。全真道所传清净丹法,修持到高境界,亦可接续虚无丹法。另有正一道所传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雷法乃至剑仙派功夫,亦属虚空阴阳的功夫。2005年10月10日美国学者苏海涵(Micaael Saso)来访,他曾在台湾拜师入正一道,当道士,学得清微五雷正法、灵宝三五都功法、北极法等,1975年编成《庄林续道藏》、《道教密诀集成》等书。苏海涵教授叙述了他拜师求法和修持的经过,称可以符箓、咒语作法召请六甲神将。苏海涵教授时年75岁,身体健壮,精神矍铄,他的丹法属外用的虚空阴阳功夫。这种功法在饮食上要求甚严,不仅不能食肉类,不能食葱、蒜、韭菜、薤、芫荽等五辛之蔬,且不能吃豆制品、蘑菇等菌类、腐乳、发酵的腌糟类食品等。这样,清净丹法、彼家丹法、虚无丹法的修持方法,已将世界各大宗教、民间宗教、秘密会社、武术、巫术、气功等门派的修持方术包罗殆尽。

再有同类阴阳之龙虎丹法,是中国道教内丹学所独有的,它不像清净丹法、彼家丹法、虚无丹法那样与其他宗教修持方术相通,而是完全由中国道教医学、房中养生学等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孕育而成,故称作“不共法门”。龙虎丹法可传于衰老体弱的学人“医枯朽”之用

,可以坐享其成,故又称作“添油接命”之术。盖古时中国点油灯照明,欲延长照明时间,光靠拧紧灯芯省油和防止风吹等消极保护还不行,关键是想法添油,才能使灯经久不灭。这就是说,人想健康长寿,光靠防病保养还不够,须用返老还童之术。张三丰《无根树词》云:“无根树,花正微,树老将枯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人老原来有药医。自古神仙栽接法,留与修真作样儿。”由此可知,仙家返老还童之术就是模拟老树栽接嫩枝的功夫,也称作接命之术。古代房中养生学著作多讲“竹破竹补,人破人补”,载彭祖“以人疗人,真得其真”的话,谓之“人运中兴”,与《参同契》“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之语相合,此所谓“同类得朋”,“人要人度,命要命续”者,也即《悟真篇》所云“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陈致虚注《参同契》引此二语,云“只此二语,道尽金丹”,足见龙虎丹法的原理植根于中国医学和房中养生学。实际上,丹道的逆转任督、后升前降,也是由房中术的“还精补脑”演变而来。龙虎丹法平实无华,极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乃内丹学千古承传的一条正脉。在修持实践中,龙虎丹法和彼家丹法乃丹道命功的要害,二者相辅相承,运用之妙,必待师传,如无师授,妄意猜度,多记丹经,腾其口说,则火候难知,不能“献出青龙惹妙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矣。济一子傅金铨《道海津梁》云:“《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不穷,则无以尽性;性不尽,何由以至命?盈科之理,未可一蹴,不到‘知命’,未可言‘至’,孔子‘罕言’,佛云‘秘密’。浅识之士,理不穷,性未尽,奈何轻言‘命’哉!性由自悟,命必师传,自古及今,少有能窥其涯涘者。”今之江湖丹师,对龙虎丹法,闻且未闻,即以盲师引瞎徒,上阳子深叱此辈为“教中罪人”,济一子更著《试金石》设二十四问以辨真伪,稍有不合,便非透底之学。傅金铨《道海津梁》更描述龙虎丹法之法象如观世音大士,“左为龙女献珠,右为善财(童子)合掌。女本阴也而居左,阴中含阳也。男本阳也而居右,阳中含阴也。此珠在龙女身边,非善财不可得。红孩儿,火也;金圈手足,禁之也,鞠躬致敬以求珠。大士居中,真性为主也。”此乃秘密难知的稀有之事,说出后诸天及人皆当惊疑,须非常之人才能行,故《阴符经》云:“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然虽得此道,法、财、侣、地等条件,实在难备,故《金丹节要》云:“必须善财,预储完足,不令缺乏。若系孽财,必代受孽报。审慎择之。”傅金铨《赤水吟》诗云:“万善无亏真性全,性光发处是先天。果能积行修阴骘,自有飞腾出世缘。”盖龙虎丹法之修持条件,古丹家以为由积德行善而天命有归,其栽接之术,多为老翁与少女的配合,丹家以为可双修双成,故其《赤水吟》又云:“红颜女子白头郎,识得真时是药王。飞上九天餐沆瀣,好从云端看沧桑。”

江湖丹师每言自身修持四十年、五十年,误以为时间越长功力愈可夸耀。岂不知同类阴阳丹法乃一时半刻之功,清净丹法真正上路也日新月异,不须拖延时日,丹道亦有顿修法门。《悟真篇》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语实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总是推延款日程。”读者思之。

(2)丹道对灵界的设定:

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都以逻各斯中心论或语言中心论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特别是笛卡儿以来,主客二分的二元思维模式被牢固确立起来。其中唯物主义流派坚持客观决定论的立场,唯心主义流派坚持主观决定论的立场,这两种哲学倾向无论简单的或复杂(辩证)的,都把某种形而上学的范畴对象化、实体化,以概念思维或逻辑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最初传入我国的西方哲学,皆以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唯物论、科学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主体,这是五四时代中国面临弃旧革新、救亡图存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中国儒学“神道设教”的文化传统和经学的治学方式,又把这类思想神圣化、经典化乃至准宗教化,以至进入人们的信仰领域而牢不可破。然而在西方,哲学家将某种实体性范畴作为始基的终极的形而上学设定自19世纪后半叶遭到质疑,从叔本华、尼采开始,到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都在批判这种主客二元论的哲学观念,西方形而上学的对象化、概念化、实体化的始基被解构了。海德格尔说:“有一种几千年来养成的偏见,认为思想乃是理性(ratio)也即广义的计算(Rechnen)的事情——这种偏见把人弄得迷迷糊糊。”(《海德格尔选集》第107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中国的科学主义者至今尚坚信宇宙间的事物都可以靠理性来认识,即可以用逻辑推理,用概念、语言乃至数字来描述。其实仅在1到1.5之间,就有小数、循环小数、无理数、某些电子计算机算几万年乃至不停机也算不完的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冷、热、味美、舒服等感觉问题都不能用语言精确表达,谁也无法把一个美女的形象用语言告诉对方使之和自己产生完全相同的印象。这就是说,人们以为用概念、数字等理性可以认识和描述一切事物乃是一种误解、偏见或假象,世上绝大多数事物是无法用言语和数学来描述或计算的,只能靠非理性的直觉、灵感或体悟,也即是灵性思维。海德格尔无疑是西方近代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却把宇宙分为天、地、神、人四界,提出了天、地、神、人四位一体之说。此后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也提出过著名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即物理世界(“世界1”)、精神世界(“世界2”)、精神活动的产物、知识系统或客体化的观念世界(“世界3”)。“世界1”、“世界2”、“世界3”都是真实的甚至是自主的存在的,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

中国哲学是一种“究天人之际”的学说,儒道二家的哲学家倡导“天人合一”者居多。“天”有三义,一为神的主宰之天(《大盂鼎》:“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诗·小雅·节南山》:“浩浩昊天,不骏其德”;《论语·八佾》:“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二为包括天地一体的自然之天;三为道德、义理之天。在中国哲学中,既使是将天、地的内容包括在一起的自然之天,也和西方哲学中的“自然界”不一样,中国哲学家认为自然之天也是有灵性、有意志的,人不能逆天而行。特别是道家哲学讲天、地、人“三才之道”,其中的“天”决非指现代航天工程所观察到的月球、火星上的石头,而是指虚无空灵的精神世界,指天神、祖先神的灵界和道的本体界;“地”指客观自然界,即现代宇宙的现象界。中国人总是在天、地、人三界的相互感应中寻找机遇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断言“两极相通”,也就是看来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却在最极端处走向与自己正相反的另一极,中国和西方相反的两种异质文化也是如此。北京大学终生研究西方哲学的张世英教授晚年发现西方现代哲学的精华就是超越主客二分,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主客融合的境界,认识到万有相通、古今相通和万物一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西方哲学的专家王树人教授也发现中国《易经》、《老子》、《庄子》(号称“三玄”)的灵性思维(王树人先生从周易卦象的角度称之为“象思维”)比西方文化的理性思维更原始、更本质、更具创造性,因之写出《回归原创之思》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他在书中说:“事实上,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论,种种形而上学的实体性范畴,都是‘象思维’虚构出来的。”足见理性思维的创造和发展都是以灵性思维为基石的。在文化史上,象形、会意文字是源,拼音文字是流;诗和音乐是源,逻辑语言是流;道学文化是源,儒学文化是流;灵性思维是源,理性思维是流;宗教是源,科学和哲学是流。佛陀经多年修持睹明星而悟道后叹曰:“奇哉!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未证得。”佛陀发现人人皆有一灵明性体,只不过悟者是佛迷者是众生,这一极平常之道理便是博大精深的佛教之理论支柱。科学研究就是要善于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偏见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出被现象掩盖的规律。譬如一般人往往以为从高处下落的重物比轻物速度快,早落地,而伽利略却发现它们同时下落,从而推导出自由落体定律。与此相似,一般人认为摆的运动是随着振幅的减小而加快,惠更斯却作了摆的运动实验发现摆是等时的而用钟摆计时。同样,一般人认为世上的事物都是可数的,可计算的,我们却发现数字计算的范围很有限。一般人认为世上的事物都是可以用逻辑、语言描述的,我们却发现多数事物具有不可言说性。一般人认为世上事物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都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然而人的思维能超光速运动却不受时空限制,这种司空见惯的常识却没人注意。譬如太阳的光线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北极星距离我们81光年,我们却可以霎时间“想到”它,我们可以随时想象自己出门、出国而不受时空的限制。人的精神世界或者说灵性的世界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是永恒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向别人宣扬宇宙中存在一个真实的灵性世界必然会受到科学主义者的质疑,认为它缺乏经验实证和理性推论的根据,一般人也不会相信。然而实际上,人类在潜意识里早就设定了一个灵性世界的存在,人们就是以这个灵界为基地出发进行理性思维和经验实证的,但是长久以来却没有觉察到和不敢承认它。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都发源于宗教并以宗教作为永恒的文化背景,而宗教是不能没有灵性世界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宗教信徒,包括无神论者口称“信仰无神论”,实际上也是把无神论当成宗教,信仰科学的信徒亦复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参拜庙宇,祭祀祖先,礼拜教堂,瞻仰陵墓和纪念馆,这些活动都隐含了一个灵性世界的存在。佛陀、太上老君、观世音、上帝、真主、耶稣、各种神灵、烈士和逝去的伟人,包括自己亲友的亡灵,人们在潜意识里往往设定他们是存在的,这也就设定了灵界的存在,因为人们的信仰需要有一个灵界来收容他们。没有灵界的设定则没有宗教,进而也不会产生哲学和科学以及文学艺术,人类文化也失去依托而无由发生。某种永恒的无限的世界是人类所有异质文化的支点,这种永恒无限的世界只能是灵界,灵界也必然是各种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基石,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天真的将灵界从人们的信念包括潜意识中彻底清除出去,人们的灵魂将失去归宿地变得失魂落魄精神分裂,人们将陷入死亡的恐惧中无法安定地生活。没有精神寄托的人们会感到生活无意义,离开永恒信念的短暂生命本身也失去意义,这样的人类社会是很可怕的,也是无法维持的。

现代科学对量子虚空零点能场(挠场)和宇宙多维整合波函数的研究,也证实宇宙是一个有全息记忆能力的世界,是虚无空灵的道的世界,是以“灵子场”为背景的心、物、能一元化的世界。道为宇宙之源,万物之根,它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道和宇宙共舞。宇宙中的物质、能量、信息都是由道生化而来,它们在其虚空的终极点上结合为一,通过道学的“生化原理”由一生二生三,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导致虚空复杂波函数的积累。在宇宙虚空中,不仅隐含着潜在的物质和能量,还存留着心灵记忆的信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费克纳(Gustav Fechner)认为,尽管我们的身体衰亡了,但我们心灵的痕迹仍会进入量子虚空记忆场中继续存活着。柏拉图所谓“灵魂不朽的理念王国”,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贝克莱大主教所谓“上帝心灵的映射”,都反映了古今哲人对宇宙深处心灵不朽的永恒直觉。美国系统科学家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在《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中写道:“我们作为具有一种进化了的心灵的复杂系统,不可能没有任何痕迹地从宇宙住所中消失。我们无论做了什么,甚至想了和感觉到了什么,都会被贮存在宇宙的记忆中,正如费克纳所写的那样,它们形成了新的关系并在未来的所有时间里成长和发展。”(中译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353页)由此可知,宇宙中基本粒子的运动、原子分子的聚合、山河大地的存在、微生物的繁衍、植物动物的生长、人类的社会活动,都需要随机涨落并传播多维整合波函数的量子虚空零点能场支撑并从中汲取信息和能量。这样,人类本来是宇宙进化的产物,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人类亿万年生命和心灵进化和遗传的产物。宇宙中存在一个生命和心灵遗传的世界(灵界)是不无科学根据的。

在中国道教的文献中,有许多道士交通鬼神、扶乩降笔、神灵附体、灵魂出窍等记载。据《汉天师世家》,张道陵于汉安元年(142)感太上老君下降,授道经、符箓,令建二十四治,永寿二年(156)老君复降,封张道陵为天师。据《魏书·释老志》载,太上老君于神瑞二年(415)年降临嵩山,又封寇谦之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泰常八年(423)复有老君之玄孙牧土上师李谱文降嵩岳,寇“谦之具问,一一答焉。”此类事亦可见于《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杨羲和周子良皆曾目睹下降之仙真,杨羲且和神女九华安妃颇有交往。《列异记》、《冥祥记》、《太平广记》等书多记鬼魂附体、死而复生述说阴间经历、白日见鬼等奇事,《出三藏记集》竟有九岁女尼诵出《顶宝经》、《妙音狮子吼经》编入佛藏疑经录之事。在道教内丹学的文献中,比较著名的有扶乩降笔的丹经《唱道真言》;明代陆西星感吕祖降其草堂,著《三藏真铨》记其过程,开丹道东派;又有清代李涵虚感得吕洞宾、张三丰相继下降授其丹法,开丹道西派。我在二十余年的丹道调研中,发现包括陈撄宁先生在内的近代内丹学家,大多相信扶乩、仙人梦授丹诀、神灵的启示等,并程度不等地有通灵的切身体验。在丹道修炼中,也有如佛教禅宗靠自力与净土宗靠他力的分别,盖丹家之困难在求诀和修炼,必须感召灵界的仙真、师父传其法诀和助其修持,皈依道、经、师三宝在灵界的启示,便成了丹家的共识,陈致虚《金丹大要·序》中还专门载有感召仙师授诀的方法。《金丹大要·序》云:“有得此《金丹大要》,不能明了其中奥旨,便可像绘祖师纯阳、重阳、丹阳三仙真形,晨夕香花,一心对像,诵念此《金丹大要》一遍,乃至十遍、百遍、千遍。日积月深,初心不退,愈加精勤,自感仙真亲临付授,顿尔开悟,理路透彻,心地虚灵,即时脚根踏得实际。何以故?玉帝敕命:见授丹阳真君掌领仙籍,巡行天下,察人功勤,注上丹台,分遣真人、仙子下为人师,移文录司,主借丹财,成就学仙之士无上妙道,以成真人。”这类文词,近世学者往往视为迷信糟粕,不屑一顾,然而古代的内丹家却坚信有一个真实的灵界,以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交通灵界得到仙真的帮助。

在宗教学上,举凡神灵附体、出神魂游、梦中启示、扶乩(亦称扶箕、扶鸾、飞鸾等)降笔、通灵时逆知前世因果及未来之事、感召仙真临凡等,通称之为“异象”(Visions)。史书和宗教文献中记载的这类“异象”,一般不能视作通灵的事主存心诈骗,因为在他人或认为是虚假的“幻觉”,而在事主心目中却是真实亲历的切身体验。当然,前些年在商品大潮中少数伪气功师群起编造“异象”骗财惑众则不在此例。曾达辉先生在《寇谦之的降神及政治意图》一文中说:“大抵道士所行通神术可称为‘寻求异象’(Quest for Vision)。‘异象’可指富于宗教意义之梦,如《旧约圣经》所载梦中启示;更明确是指某种奇异而强烈之幻觉,其异常清晰确切而且印象深刻,真实程度使人深信,自己所接触者乃某种神灵实体(Sacred dimension of reality),个人信仰或因而改变,时势配合下甚至诱发新宗教。经历异象时多陷入精神恍惚之状态(trance),瞳孔扩张,肌肉僵硬,呼吸微弱,有时像在昏睡或昏死之际;事主往往有快乐欣喜之感觉。节拍(特别是鼓声)、断绝知觉、隔离守斋、自我折磨、呼吸法及迷幻药俱可引发异象。一美洲印第安苏族(Sixon)巫医说:‘(异象)非常真实,像触电般强烈冲击你,在你十分清醒之际,突然间有个明知不可能出现的人站在你身旁。’印第安人男性皆寻求异象以增强狩猎与战斗能力,可说人人都能通神。”(台湾《清华学报》第28卷,1998年第4期)我以为世界各民族最初的宗教,都是类似萨满(Shaman)交通灵界的巫教,中国的先民在古代也像印第安人那样有一个“人人都能通神”的原始巫教时期。《国语·楚语》记载那时“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人人作享,家为巫史”,仅是因为后来发生了帝颛顼“绝地天通”的原始巫教改革,才由氏族部落酋长垄断了交通灵界的特权。《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被王权垄断后,用于祭祀的玉器(玉璧、玉琮等)也成了王权的象征物,其实玉器本来是交通灵界的神器,而交通灵界也是古代国家最大的政治,是王权的职责。先民的原始宗教是人类智慧的起点,原始人的通灵状态是人类没有异化、没有矫饰的自然心理状态,因之最接近于道,最能解开贪嗔痴等情欲之结。在斋戒、守一、瞑想、静坐、存思、诵经、催眠、行特殊呼吸法等宗教修炼活动中,获得异象或其它交通灵界的神秘体验是很常见的现象,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服用某些麻醉、致幻药品可产生心理、生理上的通灵体验和神秘快感有助修炼也是事实,然而这类药物的害处是容易上瘾,因之为内丹家所不取。必须指出,内丹修炼是人体在心理上、生理上一次脱骨换胎的最深层次的改造工程,它必然遇到其它修持方法所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并会经历人体在生理上、心理上所可能出现的一切现象。因之,我们在这里探讨一些在社会学、宗教学上少人涉及的容易引起非议的问题,实在有不得已的苦衷。凡是学者在内丹学的理论研究和真修实证上将会遇到的易生疑惑的难题,我们不得不预先作些实事求是的解释。

在心理学上,灵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不可片面强调一方而排斥另一方。演绎推理的知识结论已经隐含在一般的大前提之中,而归纳推理的知识结论也早隐含在各个特殊的具体事实之中,原则上讲理性思维的这两种逻辑推理都不会给人类增加新的知识含量。人类知识的创新大多使用在逻辑上不严密的类比推理,而类比推理是以灵性思维为主导的。《易经》、《黄帝内经》等中国经典多用类比推理,中医学和中药学是类比推理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产物,因而灵性思维是中国先哲的根本思维方式。灵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根源,是创造性的源泉,但也以理性思维储存的知识量为基础提升自己的高度,同时灵性思维的成果必须经过理性思维的审查和检验才能进入人类的真知系统。人的智慧和知识不同,知识要受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智慧却是可以融入历史长河跨越时空的。然而人的智慧有高有低,灵性思维也有不同的层次,它们都依赖理性思维的知识积累。理性思维永远是人类最广泛的思维方式,无论东方和西方都是如此,正是理性思维的成果促进了人类各民族文明的发展。譬如女巫最容易激发通灵的神秘体验和获得“异象”,但女巫知识储量欠缺,理性思维水平低下,因而灵性思维的层次也不会高,她不可能通过灵界的启示完成高科技的创造和发明,而科学家门捷列夫、凯库勒却在梦的启示下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苯环的化学结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来源于先民原始宗教的巫史文化,巫医是中医学的源头,因之我们不应以科学主义者的立场简单否定巫医和通灵的巫术,而应正视它们存在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然而巫文化不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更不应该在低层民众中宣扬通灵现象,否则将邪教横生,白日见鬼,愚民惑众,危害社会安定。汉代社会一度宗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谶纬迷信盛行,遇事必占卜吉凶,行儒家三年之丧祭祀鬼神,事死人过于生人,结果闹得灾疫流行,天下大乱。道教重生而轻死,贵人而轻鬼神,以为人死则灵魂以归天(灵界),骨肉以归地(自然界),地乃人的生命之母,人世过崇鬼神,必为害招致凶咎。《太平经·事死不得过生法》云:“生人,乃阳也;鬼神,乃阴也。”“阳兴则胜其阴,阴伏不敢妄见,则鬼神藏矣。阴兴则胜其阳,阳伏,故鬼神得昼见也。”“阴气胜阳,下欺上,鬼神邪物大兴,而昼行人道,疾疫不绝,而阳气不通。”“上古之人理丧,但心至而已,送终不过生时,人心纯朴,少疾病。中古理渐失法度,流就浮华,竭资财以为送终之具,而盛于祭祀,而鬼神益盛,民多疾疫,鬼神为崇,不可止。下古更炽祀他鬼而兴阴,事鬼神而害生民,……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可不慎哉!”内丹学不是巫术,而是有高深学理的人体生命科学,内丹家亦不以获得“异象”和通灵的神秘体验为目的,而是转识成智,开发人体潜在的心灵能量和大智慧。因之,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丹道从江湖文化推向学术研究的殿堂,这里对通灵现象进行剖析的目的也在于此。

(3)积德通灵,集义生气,唯道集虚:

老子和佛陀都将一个“慈”字放在心性修养和道德伦理的首位,以大慈的善心待宇宙间一切生命。老子《道德经》又谓“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67章)由此可知,慈具有巨大的征服人心的道德力和心灵能量,它能作用于社会和人的生命。不仅“慈”具有巨大的道德力,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也是如此,故孟子称“仁者无敌。”在内丹学中,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作用于人体的生命力和心灵能量,譬如仁、义、礼、智、信分属木、金、火、水、土,可以分别作用于人体的肝、肺、心、肾、脾五脏,故修养道德,可直接炼养五脏之气。《悟真篇》云:“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道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金丹大道乃千载一遇之大事,非有德者不能得,得亦不能成。《悟真篇》又云:“德行修愈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积德行善,在一般宗教中仅有社会伦理教化的意义,内丹学家却将修德作为成道之本,积德行善本身就是可计量的丹道修炼程序,也是打开灵界之门的钥匙。丹家认为,人之作恶好杀多争多斗,必含戾气;人之阴谋暗算多行不义,必含邪气;戾气和邪气皆为阴气。人之行善,必有祥气;人之积德,必有正气;祥气和正气皆为阳气。根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天人感应原理,恶人之阴气必感应邪神厉鬼而危害社会,善人之阳气则感应正神仙真助其成道,由此可打开灵界之门,故曰“积德通灵”。丹家尝云“德高鬼神钦”,鬼神且钦敬之人,焉能不通灵乎?丹家炼至通灵的境界,则得神通自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无善无恶矣。

《孟子·公孙丑》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这段话点出了丹道炼气和养气功夫的要害,并将丹家之心学和气学推到一个新的功夫境界。所谓浩然之气,乃是充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一身正气,此气发于肺而激荡全身;肺属金,其性刚,故能心无恐惧,刚直不阿,勇往直前;金在五德属义,故能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欲常保养此气,必须学道、修道、体道,成其“正大光明”四字。所谓“正”,就是立身要正,有正义感,为人正派,性格正直,处事公正。正者必直,故《维摩经》曰“直心是道场”!鉴别人才,可委以大任者,不必计其小节,惟一个“正”字不能失,因只有正材才可作顶梁柱。吾平生常以“正道直行”四字自勉,后在张岱年老师家中,见其所存印章有“直道而行”四字,知张岱年老师平生亦以“正直”自励,因凡正者必能行直道,张岱年老师终生可谓一身正气。佛陀亦以“八正道”教人,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戒”,“正念”、“正定”属“定”,“正见”、“正思维”属“慧”,如此戒、定、慧三无漏学皆以一个“正”字为纲要,应为所有修持门派共有的正法,丹道修炼也不外此。佛陀的“八正道”已将此“正”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而行,必能常保一身浩然正气。所谓“大”,是指志向大,事业大,气量大,其中气量大是根本。人必立大志向,才能成大事业,关键是要有大气量,鼠肚鸡肠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是以自古成大业者,在量不在智。人生而立做“天下第一人”之包举宇内的大志向,坚信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为全人类的利益值得为之牺牲的大事业,故为达目标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真诚感天动人之胸襟,具“无可无不可”之大气量,则立身处世必凛然而不可犯,其浩然正气焉得不充塞于天地之间乎!所谓“光”,指人的心、身、行所焕发出的光彩,具体地说,是指英雄之气概、豪杰之节操、神仙之风骨、真人之性情、斗士之精神、名士之雅望等自重、自尊、自信的人格魅力。人而有此人格魅力,必能光彩照人,非同凡响。英雄必能担当责任、有胆有识、顶天立地;豪杰必能于生死去就之际骨头不软、气节不亏、常葆操守;神仙必有仙风道骨、出尘脱俗;真人必有真性情、真本色;斗士必能百折不挠、毅力顽强、敢于在逆境中坚韧不屈;名士必有高风雅望、博学景行、如锥处囊中其末立现。自古英雄豪杰,必有真性情,惟有如此人格形象才会丰满。那些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的伪君子,那些循规蹈矩、心似枯井的老夫子,那些趋炎附势、八面玲珑的官痞、党棍,虽然不难爬上高位,但大多是人中的渣子而已。在生死去就之危难关头,在名利色权的诱惑考验面前,人之品格高下自分,气节能验人之真伪,惟真人才有气节。《文子》云:“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真性谓之德”。古语“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佛云“本来面目”,道云“返朴归真”,儒云“至诚尽性”,皆是讲人须有真性、真情、真心,得其真诚,才可称作没异化无矫饰的真人。《坛经》讲“有情来下种”,有情和有欲不同,因为情连着性又连着义。无情则无性,有情才有义,真人必有真情义。其实世界上每个人身心之中都蕴藏着成为大英雄、大豪杰、大人物的内在潜能,如果唤醒或激发出此种潜能,人们就会萌生出意想不到的无穷创造力,既能改造自己,也能影响社会和创造历史,因为这种内在潜能是和人类的社会和历史相互感应和联通在一起的。人的真性情是每个人之本质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激发出人的真性情才能唤醒人的内在潜能,展现个人光彩的人格魅力。丹家以为若想修仙,须先学做人,仙是人的最高艺术境界,因而神仙的光彩也是活泼泼的。所谓“明”,是指人的大智慧和大学问,有学有智才谓之“明”。“学习”二字,日文中通用“勉强(べんきよぅ)”二字,此二字,还有“用功”、“努力”之意。“勉强”在现代中文已无“学习”之意,而日文取其“努力”、“学习”之意,我以为颇合“学习”的古意。“勉强”即是“强勉”,《玄应音义》卷十三注“勖勉”之“勉,劝强也”;《尔雅·释诂下》郭璞注“强,勤也”;可知此二字联成的词应是“努力自强”之意,这才是“学习”的真谛。萧天石先生著《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说:“能自强者,天不能限;能自立者,天不能倾;能自尊者,天不能辱;能自达者,天不能穷。”又引曾国藩谓:“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强勉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问学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起。’《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强勉工夫也。”欲成大学问,必须将古今中外各大文明之宗教、哲学、科学、文学、历史诸学之原始典籍及最新进展熟烂于胸,并一门深入下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达到极致,即可上通于道。故为学之要,以学道为本,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学道高”!道学是古今中外所有学科中最高的学问,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能得道,即是得一,得一则万事毕。《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人之知识在于积累,此即强勉之功,谓之“为学日益”。人之智慧在于不断摈除执见,即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即佛法之破除“烦恼障”与“所知障”,断除贪、嗔、痴、慢、嫉诸见惑、思惑;即道教内丹学“惩忿窒欲”、“止念见性”等“损之又损”的功夫,谓之“为道日损”。学者在“为学”中一门深入地钻研下去,“益”之又“益”,直到最高峰,就会达到一个人类智慧的枢纽,在那里突然爆发出灵感,一窍通至百窍通,转识成智,转理性思维为灵性思维,即从“为学”转入“为道”。古代内丹家之学道,也要从读书始,故有“未有神仙不读书”之论,直至悟道之后,所有经典全是多馀,心中一字也无,原来大道不在书上。人世间的学问,涉及百科万事,浩如大海,穷尽毕生精力不能得其万一,然而悟道之后,发现人类最高的学问就在自己身上,是研究人本身的学问。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有一句警言:“人,要认识你自己”,西方哲人苏格拉底和马克思都以自己的智慧体悟到这点。马克思甚至预言未来人类的各门科学将统一成为一门科学,即“关于人的科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钱学森教授也在晚年提出“人学”、“人体科学”、“人天科学”的概念,虽然至今中国上层还缺少这样的大智慧,但却得到全世界亿万民众的呼应。内丹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其中集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内丹学的开发、研究和传播必将为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作出贡献。佛教唯识学以为人的最高智慧有“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直到“法界体性智”。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修至无漏,得成所作智;意根(第六意识)无漏转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至无漏得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至无漏得大圆镜智;至修持完成转智之全功,连第九阿摩罗识(Amla,亦称无垢识、白净识)的无始无明种子都转,得法界体性智。又据《了义海》,由明空不二证得体性空为法身;由空乐不二证得自性明照为报身;由空悲不二证得不灭而显万象为化身。由专一瑜伽见灵明性体之明照为大圆镜智;由离戏瑜伽得彼二无混、各各分明为妙观察智;由一味瑜伽得彼二无分为平等性智;由无修瑜伽得任运成办,为成所作智;修成四瑜伽得大手印之性空,为法界体性智。世间之修持功夫,欲祛病健身、返老还童,则丹道之命功最佳;欲转识成智、出神通灵,则禅密之性功最妙。其实禅宗、密宗诸法门之修持,无非追寻人之一点灵明性体,然人此一点灵明性体,本自具足,且与佛陀无异,所差仅是佛为觉为智,俗人为迷为识而已。迷则迷自本心,觉则觉自本性,人一旦觉悟,则灵明性体本不假修持,但能调驯之,保任之,切莫污染,而修持亦是徒增污染矣,因之丹道性功靠自悟,走以铅伏汞之路。既然人人之灵明性体都如佛陀一般无二,则密宗四瑜伽修持所得之种种大智慧人人亦潜在着,常人亦偶有性光显露,日常生活中亦会透出此种种大智慧,必非可望而不可及之事。就学者而言,做事做学问亦应视作一种修持,人能对万事之隐情、中西学术之奥妙乃至各学科细微之分别,如掌上观纹明察秋毫,则为妙观察智之流露。直到学问达到会通中西、古今一贯的境界,少了分别心和差别相,则是平等性智之发现。学者在做学问上一门深入,最后达到融会贯通、了如指掌的高境界,可谓大圆镜智之激起。人之处事治学熟能生巧,由巧通灵,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建功立业心想事成,则为成所作智之应用。人之为人为学,立功、立德、立言达此四种境界,则法界体性智必大放光明,成为具有大学问、大智慧之哲人。由此可见,释迦、老子距离我们并不远,人人可得而师之,人人可以与之对话,人人可具此浩然正气,成为正大光明、顶天立地之真人。修道有成之士,必能推往知来,视治天下如运诸掌然,皆可担当治国用兵之大任,为拨乱反正、扭转世局之高人。孙中山先生讲“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就是要求吾人作一个“正大光明”的人,直(直养而无害)、义、道(配义与道)三字,则是正大光明的根基。《孟子·公孙丑》云“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其《尽心下》又讲以养气功夫变化人之气质的程序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些话亦隐含了“正大光明”、“集义生气”的真义。世上万事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人亦分为正义之人与邪恶之人,正义之人为正义之事而振臂高呼,气机鼓荡,便是集义生气之例证。人之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人存此至大至刚正义之气,则可在危难之际为正义事业,“虽千万人,吾往矣”。

《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在这段话中,“唯道集虚”首先要求“虚其心”,心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则与道相合。老子《道德经》云:“致虚极,守中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6章)“致虚极,守中笃”,就是“唯道集虚”的功夫。世上万事万物皆始于无,始于虚,始于弱,道家“观其复”则返其初始状态而用其无,用其虚,用其弱。虚己待人则得人,无心虚受则全事,此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吾有四句话云:“大道无恩怨,清平是我心。坦然而虚受,时变敢力行。”1989年钱学森教授得到友人书赠一帧“咏竹”的条幅,上写:“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两句话实是钱老一生的写照。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之一,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能力的,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段话十分中肯,应该说代表了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看法,也是每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看法。其实中国能有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和平时期,导弹核武器的威慑力量起了关键作用。假使没有钱学森教授这批有民族气节的科学家毅然回归祖国,假使没有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科学家为创建“两弹一星”的科研队伍而忘死取义的无私奉献,中华民族将仍然难以摆脱日本军国主义者瓜分中国的危险,将像伊朗和朝鲜那样面临美国霸权主义者的核查和侵略威胁。钱学森教授晚年倡导人体科学的研究,这项研究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所遭受的政治干扰是国人皆知的。我自接受钱学森教授的建议由自然科学改行研究道家和道教之后,也曾被某些邪恶势力所纠缠长期处于逆境当中,因此写信向钱老“诉苦”。钱学森教授于1994年10月30日来信说:“您是个活人,有家室,要考虑到许多现实生活问题,要提级就得有块工作阵地,要归属一行,并作个头目,这就难了。您现已是道学家,能突破这个框框吗?但不突破又怎能干我给您的任务?”“您与我处境不同,但话又说回来,您现在是50岁,我50岁时是1961年,那时我就敢接受导弹任务,也是不怕死呵!”正是由于钱学森教授的激励,我敢于置群吠狺狺而不顾,耗时二十余年终于在2001年他90岁诞辰时完成了内丹学的调研任务,也是在钱老的激励下,我敢于为民族的命运直抒胸臆,为完成创立新道学的学术史命迈出了第一步。2005年12月初,我想到钱老94岁诞辰将到,又是他从美国回归祖国50周年,便打电话问钱老的秘书李明先生,得知仅是航天系统的同事开了个小会,官方未予报导,大概钱老的心态也是“虚而受之”吧。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钱老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包括他开创人体生命科学研究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我的这本《丹道法诀十二讲》是在没有取得国家资助的条件下历时26年靠自力完成的,本想正式申请一笔科研经费等五年后气氛适合时再出版,现在决定在钱老95岁诞辰前问世,以使世人早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体生命科学的真面目。丹道之修炼,以炼虚为炼心末后一段工夫,以还虚为炼丹最后一着工夫。《唱道真言》云:“至若炼虚,要胸怀浩荡,妙至忘身,无我无人,无天无地,觉清空一气,混混沌沌。”“以阳神之虚,合太虚之虚,而融洽无间,所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也。”李道纯云:“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到这里精自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又作《炼虚歌》云:“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至今超越者,全由虚里做工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根源只在一个“道”字,其见地之精华处正在一个“虚”字,即在实有的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之中,发现了一个虚无空灵的世界,丹道就是开发虚无空灵世界之资源为实有的物质界、生命界所利用的学问,故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虚无空灵世界除含有人类的精神之外,还包含有人类尚无法测知的暗物质、暗能量和信息场(所谓挠场),它们只受道的支配,道也集中了这个虚无空灵世界的精华,这就是“唯道集虚”的含义。这句话落实到修持工夫上,就是要求从“无食、无息、无念、无身”的“四无法门”修起,学会辟谷则无食,学会胎息则无息,不动心入虚静则无念,静极不觉有身而至忘其身则无身,如此进入虚无境界则玄关必现,便与虚无空灵的世界相通了。

先师无忧子当年传丹诀时,曾嘱余将来可以《西游记》一书悟解印证。后来又遇知非子师传龙虎丹法,则称此法诀由张三丰、孙碧云、李春芳等一脉相承,而李春芳恰是《西游记》的作者。先师知非子之同类阴阳法诀传自周一三(号明阳),周明阳又为陈莲溪之弟子。李春芳编撰《西游记》乃丹家秘传的说法,自当有其根据。盖丹家以为有缘得到丹诀而不传为闭天道,将丹诀误传非人为泄天机,二者皆为丹道之罪人,不仅生前要受天谴,死后且殃及子孙、九祖受冥考。因此丹家得法后要既不闭天道,又不泄天机,故传法择徒十分谨慎,要经数年以上考验才肯传全诀,其著书亦多用隐语,读者能否有缘悟出丹诀皆由天定。李春芳(1510—1584)字子实,号石麓,世居江苏句容县,后移居扬州兴化,和丹道东派创始人陆西星有通家之好。李春芳为明世宗嘉清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状元,其殿试对策可能是明代唯一保存下来的状元卷实物。李春芳平生多读道教典籍,与高道和丹家交游,迎合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崇尚道教且以男女双修丹法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以擅撰道教青词擢翰林学士,后为礼部尚书,有“青词宰相”之讥。李春芳性恭慎,不以势凌人,后入参机务,兼武英殿大学士,为政持论平恕,不事操切。李于隆庆初谏阻造翔凤楼,旋为首辅,后辞职归乡,移家句容旧居茅山,以著书修道为乐,自号华阳洞天主人,卒赠太师,谥文定。考《西游记》最早版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唐氏世德堂刻本,中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因句容茅山乃华阳陶隐居(陶弘景)修炼之地,号华阳洞天,李春芳在此有旧居,故以之为号。将《西游记》误判为淮安人吴承恩所作,起自清代淮安人吴玉搢、阮葵生等,他们见《淮安府志·艺文志·淮贤文目》中吴承恩所著书目中提到《西游记》,遂断定《西游记》小说为吴所著,后来得到鲁迅、胡适、郑振铎之认同,遂成定案,误传至今。其实吴承恩著有《西游记》的说法,亦见于《千顷堂书目》卷八史部地理类,为一本山水游记类书,既使吴承恩确著此书,也不是古典小说《西游记》。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终生业儒,不交佛道,热衷科举以求功名,久困场屋,45岁始中岁贡,61岁任长兴县丞,终生郁郁不得志,能诗文,善写杂记,好谐谑,亦曾游于李春芳门下(也许他见到过李撰《西游记》,为后世书目误载之起因),有《花草新编》传世。陈文烛为吴承恩之挚友,在吴亡后为《花草新编》作序出版,介绍吴承恩著述甚详,并没提及《西游记》,吴之亲友所编吴著书目亦无《西游记》之名,可知吴承恩著《西游记》乃误传。李安纲先生《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山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一文对此已辩析甚明,盖近人多以《西游记》为“滑稽”之书,而吴承恩善戏谑,乃误判为吴著。其实《西游记》是一本秘传有丹道修持法诀的寓言隐喻体小说,非熟读丹经者不能为,非得丹道清修、双修丹诀真传者不能为,非熟悉佛道经典之大手笔不能为。华侨大学的郭健先生,2003年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学研究所李刚教授指导下写成《道教内丹学与<西游记>》论文获博士学位,此博士论文在答辨时曾经我审阅,其文已论定《西游记》是秘传内丹学的小说,决非在李春芳门下帮闲而无此大手笔、不懂佛道的吴承恩所能写,亦非鲁迅、胡适等不谙丹道的学者所能判其真伪。盖李春芳既得丹道法诀,则按道诫不敢不传,且其社会地位又不便以丹师身份公开收徒修炼丹道,只好将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重加编写,把所得丹道法诀隐于书中,托名华阳洞天主人而撰成今本《西游记》。元明间演唱艺人流行之话本甚多,唐僧取经故事和孙悟空之艺术形象在民间艺人话本中早有流传,李春芳应是以大手笔按丹道修炼程序将这些故事重新作了艺术加工,沈承庆《话说吴承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也持类似意见。《朝鲜王朝实录·世宗五年(1423,明永乐二十一年)》:“礼曹据司译院牒呈启:‘《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直解孝经》等书,缘无版本,读者传写诵习,请令铸学所印出。’从之。”这就是说,韩国《朴通事》等高级汉语教材,早在1423年正式出版前就有手抄本流传,应成书于元代。《朴通事》中记载有平话《唐三藏西游记》,其中有唐僧引孙行者去西天经车迟国和伯眼大仙斗法,其情节酷似今本《西游记》孙行者在车迟国和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斗法的故事。然《朴通事》所记虽言“孙行者是个胡孙”,拔根毫毛有诸多变化,但情节简单,且无沙僧、八戒,内容仅突出僧道之争。《西游记》中此段故事虽仍以佛道之争为原型,但寓进了羊、鹿、虎三车运药过夹脊关、炼真性、辟旁门等丹道法诀,故事也更丰满,足见李春芳在艺术上的大手笔。与此类似,内丹学家陆西星(1520—1606)作《封神演义》述道教仙术,此书亦被鲁迅误判为许仲琳所作,柳存仁先生和先师王沐先生皆有文章考定为陆西星所著。《封神演义》中多有咏丹道修炼的诗句,且引《黄庭经》达十余处,文字不失丹家本色。如其第5回词云:“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华。运阴阳而炼性,养水火以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按四时而采取,炼九转而丹成。”内丹学乃自古秘传的绝学,非世间等闲之辈所能知。《封神演义》中之丹诗,乃丹家真传,显非许仲琳之辈凡夫俗子可冒认著作权的。陆西星还著有《南华真经副墨》,李齐芳(李春芳之弟)为之“序”,“后序”则为李茂材(李春芳之次子)所作。由此可知,在明嘉靖年间全国崇道求仙气氛极浓的时代背景下,李春芳与内丹家渊源颇深,《西游记》为其所著是有根据的。吾既得传张三丰、孙碧云、李春芳一系丹法,不能不为李春芳著《西游记》一案稍作辩解。

近些年我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要求拜师求法学习丹道。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我自己至2001年末才访到全诀,近几年方在实修中摸着些门径,因之除了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规定程序招收博士研究生和指导“博士后”作研究外,从不在社会上收徒弟。《西游记》载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天竺国下郡玉华州,孙行者、猪八戒、沙僧欲收玉华王的三个小王子作徒弟,惹着一窝狮子精,还丢了手中武器。为首的九头狮子精号“九灵元圣”,是太乙救苦天尊之坐骑,天尊对孙行者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此回称作“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看来,好为人师也是心灵不清净的表现。无奈近年海内外某些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知名人物,通过种种关系直接到寒舍来探问丹道,自觉更不安宁。好在我已年过花甲,带博士研究生也有多年,思之再三,自以为这个师名还担当得起,索性来个“师狮授受同归一”,反倒减少来访的麻烦。我在书中已将“正大光明”四字开解清楚,此便是我所传的为人、为学、处世、修道的“四法印”,而“积德通灵”、“集义生气”、“唯道集虚”,就是我所传的“三句教”,今后凡以此做人、做学问、作事业、修丹道者,虽未面授,亦可称是我的学生。但愿我此举不要惹得“九灵元圣”率一窝师徒前来寻是非、找麻烦,因为我决无妨碍彼江湖丹师传法布道、收聚门徒之意。

(4)丹道形、气、神之修炼要义

人体是由形、气、神三重结构组成的,其中形是人的躯体结构,是物质的层次;气是人的生命结构,是能量的层次;神是人的心理结构,是信息的层次。丹道修炼,就是对人体的形、气、神三个层次的修炼,形、气的修炼属命功,神的修炼属性功,但在丹道中炼神却不全是性功,其中也有气的运用。在修持方法上,丹道对形、气、神三个层次的修炼往往首先从中间气的层次入手,因为气上联系着神,下联系着形,炼气功夫既能炼神又能炼形。从整体上说,丹道修炼是以命功为特色的。禅宗、密宗、净土宗、丹道中的各门派皆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反映着各自修持功法的要害,虽说它们在形、气、神三个层次的修持上有许多共性,但修持目标各有偏重。原则上讲,丹道是一种以炼气为主的功法,它的修持方法重在命功,其根本修持目标是“转化色身”、“返老还童”。为达此“返老还童”的目标,第一步必须先从祛病健身入手,因之丹道之修持先要“筑基”,“筑基”相当于密宗的“加行”,这是说密宗和丹道确有相似的地方,但丹道筑基以炼形为主,推重筑基功也是丹道的特色。

陈撄宁先生著文多批评佛教各宗派偏重心性,对于肉体毫无办法,认为丹道是唯一修炼肉体之法门,这些话虽语涉偏颇,却也抓住了要害,就是看透了丹道修持的特色。我们研习内丹学,如果被丹经中的浮言虚语弄得晕头转向,满脑子不死成仙、飞升出神的想法,整日面壁静坐、存思守窍,搞不清丹道的要害步骤究竟要干什么,不明白丹道的根本目标,那是极易被盲师引入迷途的。薛道光禅师著《翠虚吟》力辟旁门,就是要突出丹道特色防止学者误入迷途。我们在这里不妨说穿了,丹道炼形功夫以动功、导引、站桩为佳,其目标在于“通经活络”;丹道之炼气功夫从调息入手,进而启动橐龠至胎息,其目标在于“开关展窍”;丹道炼神的功夫由“心息相依”而“止念”,直至元神呈现,其目标在于“采药炼丹”。由此可知,丹道之炼神层次也是由命功深入,走“以铅伏汞”的路子,“元神不现,丹道不真”,采药炼丹全是元神之作用。丹家每言“性功靠自悟,命功靠师传”,元神之运用也属命功的法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丹道的基本步骤,性功成就玉液还丹,命功才成就金液还丹,这一点必须清楚。

丹道的根本目标既然是转化色身以返老还童,那么鉴别返老还童的指标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丹道筑基功一入手即以人的性功能作为返老还童的指标。据《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故无子耳。”这段文字十分重要,是中国道学文化关于人的青春活力的科学论证。在道学文化中,人的青春活力是受肾气之生、长、盛、衰所左右,肾气即人的生命力,肾藏精,精之盛衰正好反映在人的性功能上。婴儿初生,得先天之精,肾气渐生渐长,青春活力也渐生渐长。老子《道德经》云:“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牡牝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55章)老子讲婴儿因精气充足,未知男女交合而生殖器却常自然勃起;因其和气混厚,虽整日哭叫而嗓子不哑。这样肾气渐生渐长,至16岁可以一日夜无淫念而生殖器自然勃起六次,为乾()卦,性功能达到高峰。至24岁为姤()卦;32岁为遁()卦;40岁为否()卦,肾气损耗一半,生殖器每日夜只能自然勃起三次了。至48岁为观()卦;56岁为剥()卦,是人生的转折点,以后肾气日衰,生殖器每日夜仅能自然勃起一次,性功能逐渐下降。开始时人到子时,肾气来潮,生殖器自然勃起,随着肾气日衰,由子时而寅时,时间推后,即到天亮前才有生殖器自然勃起的现象。到64岁,为坤()卦,纯阴无阳,生殖器不能在无淫念时自然勃起,性功能衰竭,目光呆滞,青春活力就没有了。以上所论,仅是一般的人体生理规律,有些人纵欲无度,不懂摄生,多是提前衰老,至40岁其肾气就仅剩一阳了;而另一些人摄生有术,64岁仍如40岁人,肾气不衰,性功能旺盛,生殖器仍能自然勃起。丹道修炼,首先就是返还人的性功能,仅炼精化气一节,就可返还到46岁时之童真之体,故谓之“返老还童”。

在性功能的周期计算中,男子以八为倍数,二八16岁精满自溢,有了生育能力,正是翩翩美少年;五八40岁,由盛转衰,开始生白发,面部也开始生皱纹;至八八64岁则发堕齿落,阳痿不起,皮肤生老年斑,渐老态龙钟,毫无青春活力了。女子以七为倍数,二七14岁开始来第一次月经,有了生育能力,为豆寇年华,花季少女;至五七35岁身体开始发胖,皮肉开始干枯,青春光彩渐失去;六七42岁则面目开始枯萎,生白发,长皱纹,眼部开始老化,如眼袋下垂,鱼尾纹加深,目光渐敛等;七七49岁则进入更年期,失去生育能力,性格亦发生变化,青春活力消失,面色无华,体形曲线呆板,步入老年光景。一般说来,女子比男子的青春期开始得早,结束得早,在一生中光彩照人的女性美维持时间较短,而这种青春的美貌是造物主对女性的恩赐,是其生命花朵的展示,因之美貌对女性来说比黄金还珍贵。男子性功能的转折点是56岁,在这前后如摄生有术,还可在中年出现“第二春”,此即中国房中家称之为“人道中兴”的现象。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男子性功能迅速退化,因此北京的男性市场出现一片“肾虚”、“缺钙”的叫嚣声,商家为炒卖这类滋补药品请影视明星大作广告,这是男性普遍缺乏自信力的表现。这类现象也伤害到女性,使中年女性大多得不到性满足,积郁成疾,面目过早憔悴,只好求助于按摩、减肥、整形和美容,因之北京的化妆品、减肥和整形美容业也充满了商机。当年内丹家吕洞宾为劝一位少女早修丹道,曾将一首诗赠给她,诗云:“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怜老少隔千春。他年鹤发鸡皮媪,今日花容玉貌人。”(《吕祖全书·题广陵妓馆》)人身从花容玉貌的少女,变为满头白发、面如鸡皮的老媪,确实一老一少比两个人的面貌差别还大。然而在春秋末期西元前6世纪,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为争夺美女的战争,楚国战败陈国,夺得此美女,却因此酿成和晋国、吴国的多年战祸。这个美女当时却已年近半百,是郑穆公之女夏姬。夏姬善彭祖采补交接之术,陈灵公及其大臣孔宁、仪行父皆因与之交通被她的儿子夏征舒杀死,还有其兄子蛮、夏御叔、襄老与其子黑要、楚令尹子反等皆因争夏姬得祸,最后被精于房中术的巫臣娶到手,时年过50岁仍貌如20岁左右的处女,生育后几日即可复原,著有《夏姬秘诀》二十七卷,后世称为妖狐术,今失传。今日之影视明星及节目主持人,未闻有年逾半百仍因貌美而成为权贵们争夺对象者,足见中国古代所传道家之术有留春驻颜之功,殆非虚语。人的肾气充盈,性功能强盛,自会有一种青春活力透出体表,这不是化妆品、滋补药、美容手术所能取代的。内丹学的基本功效就是延长人的青春期,抗拒衰老直至返老还童。丹道之修炼凡能真正摸到门径者,比正常人年轻12岁当是较低标准,这甚至可从外貌上显示出来,懂南宗功夫者更有老而不衰之效。老子《道德经》讲“长生久视”(59章),所谓“长生”,即延长人的寿命,这是从“量”上增加人的生存时间;所谓“久视”,即保护老年人的视力,这是从“质”上提高人在晚年的生存质量。盖因古代人年老之后,易患“白内障”等眼疾,视力受损,长寿者生存质量下降,在病痛中苟延时日体现不出“长生”的好处,故老子将“长生”和“久视”联系在一起。我耗时二十余年参访海内外驻世之内丹家,不死成仙者尚未见,长生久视或在一定程度上返老还童者是有的,但仍觉衰老是人生最无奈之事。内丹家汪启贤《醒世理言》诗云:“今日残花昨日开,为思年少坐成呆。一头白发摧将去,万两黄金买不来。有药驻颜都是妄,无绳系日重堪哀。此情莫与儿曹说,直待儿曹自老来!”

实际上,人能通过修持丹道延长自己的青春期,增强了生命活力,这本身已是个重大生命科学问题。人体是一个有自组织、自修复、自繁殖能力的开放的复杂的超巨系统,人体出现某种程度的返老还童效应,必是从系统外部引入了有逆转机制的物质、能量、信息,或者说引入了负熵,问题是人除了呼吸、吃饭、饮水之外,这些负熵来自哪里?内丹学的研究证明,人体靠丹道增强青春活力的负熵来源,是阳光、水、空气。本来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就以阳光、水、空气为必要条件,但在丹道修炼中真正认识和体验到阳光、水、空气的作用却需要高超的悟性和深厚的实证功夫。阳光是丹道摄入生命能量的主要来源,丹道之采日光法、拜日功、存想日光功、日光运睛功乃至密宗大圆满以“嗡啊哞”咒语采日光积累能量达到虹化之身等,皆和摄入日光精华有关。水之激发人体潜能、去秽祛疾、美容健身之功亦非同小可,丹家有采水气法、咒水术、服圣水法、洗浴法、取甘露法等,王重阳饮神水得道,尝自叹“害风饮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重阳全真集》);丘处机等能噀水施术,皆将水用于丹道修炼。水还有美容健身之功,游泳和跳水运动员往往体形美观即可证明。空气之运用在于采气法和各种呼吸法,其中以胎息术和踵息术为根本。有胎息方有真息,丹家心息相依,凝神下照炁穴,所谓“神照坤宫,真火自来”,则可生起橐籥,而胎息动矣。同类阴阳之丹法,必修张三丰真人一脉相传的踵息术,其功法乃由左、右脚的涌泉穴分别运气入炁穴,再积气开关运周天,此即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的仙术,江湖丹师少有得此传授者。

丹道对形、气、神修炼之精义,全在真正理解鼎炉、火候、药物三要件上。鼎炉的真义是什么?说到底,就是“玄关一窍”。火候的精要是什么?实际上是指“元神之妙用”而已。药物的实质指什么?实质是指“先天一炁”。学者只要将“玄关一窍”、“元神妙用”、“先天一炁”三句话真正体悟出来,则千百部丹经可一览无余,丹道之修炼仙术亦可拾级而登。学者苟能在修炼中将“玄关一窍”、“元神妙用”、“先天一炁”三句话真正实证出来,则隔山隔湖可采药,三家丹法纳为一家;则无遮会上能炼丹,四派功夫归于一派,如此虚空阴阳之妙用,必贯通无碍矣。

(5)丹道铸剑功略说

老子《道德经》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老子所传之道,究竟什么事使“下士”听到就“大笑”呢?翻看现代各家对《道德经》的注释及现代汉语译本,没有一个释译本是让人读了就要“大笑”的,然而“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就是说《道德经》中必然还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理解的“道”没有破译出来。老子师容成,而容成公所传之道乃先秦房中之学,即马王堆汉墓竹简里的容成公“七损八益”之道。马王堆汉墓竹简题名为《天下至道谈》、《合阴阳》,这说明至少在先秦时代人们眼中尚把房中养生学的阴阳交合之道视为天下最高的“道”。这些“道”流传到内丹学中,即是同类阴阳的双修丹法,包括添油接命的栽接术和采补术,特别是丹道的铸剑功夫。历代丹家对丹道铸剑功都是“神仙不肯分明说,说予分明笑煞人”,因之我在二十余年的调研中发现,老一辈丹家能将铸剑功讲清楚的极少,且大多分不清邪正和主次,而近年一些借丹道名目谋利混迹江湖的年轻人却敢于“分明说”,装出一副得了什么异人真传的样子,信口雌黄地在互联网上和非法刊物中指手划脚、乱发议论,甚至曲解丹经,歪批道典,徒乱人意。《悟真篇》云:“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丹道铸剑功虽然是个敏感问题,但却是三家四派丹法都不能不迈过的铁门坎,且不说剑有神剑、慧剑、法剑、气剑等诸多名目,仅就以铸剑功增强人的性功能而言其意义也不可低估,因为未闻有哪些丧失了性功能的人而能修成丹道的。关于铸剑功的法诀,我曾在《中华道教大辞典》和《道学通论》(增订版)中作了透漏,故意隐藏在“方术篇”、“丹道篇”等多种篇章的文句中,读者可以自己去搜寻,这里再略说一些新内容,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萧天石先生曾云:“本来铸剑一法,若以现代语汇言之,可以即为生命根源之锻炼法,或生殖中枢之锻炼法。达摩之《易筋》、《洗髓》二经,与武术中之下部工法,均无不重此。”(《道家养生学概要》290页)学者如果真愿跨入丹道之门,就要敢于置江湖上老、中、青三代自称得道“丹师”们的群吠狺狺于不顾,认真按师传为铸剑而凝神起火,再以金水淬火,剑得金则刚,得水则柔,使之刚柔随心,曲直如意,呼之立应,才能强兵战胜。学道之士身中有剑才能精足,精足才能炼精化气,而炼精化气才能入丹道之门。丹家扶乩称太上老君降笔云:“问君下手欲何之?当悟生身受命时。漫笑三春花间柳,淫根情种是仙基。”(《道乡集》)

2005年9月9日,台湾大学李伟泰教授来访,恰值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教授在京讲学,几个主持其事的学生来车接我和李伟泰教授陪他吃饭。张绪通教授早年留学于日本和美国,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四处行医并创立美国道学会,他所著《性理之道》已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2年)。在这本书中,他将丹道的某些筑基功,如“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之数,真阳不走”(他称之为“雄鹿功”)、女丹功“太阴炼形法”之揉乳房(他称之为“雌鹿功”)皆作了研究和实践,应该说他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道学家和性学家。老子《道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张绪通教授在1993年《道的性理学》讲稿中,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解为“育苗”;“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解为“筑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为“行功”。他将“筑基”与《素女经》、《天下至道谈》、《合阴阳》等书所记载的女子性高潮特征及“九气”之说相比附,认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就是男女性交过程中应使女性达到九个阶梯层次的性高潮,这种解释我以前未闻,确乎有些丹家所谓“说破令人失笑”的意思了。我和张绪通教授15年前就有交往,他也知道我一直致力于内丹学的研究。因此我问他男子在性交时一般说生殖器勃起可维持多长时间,张绪通教授回答说在医学上统计是3至4分钟。他说男子一般性交3—4分钟即射精,然后有一段“不应期”,再重新勃起。据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希尔维奥·方迪的《微精神分析学》所载,就男女之间的“性高潮”而论,“女性的性高潮一般持续一到数分钟,而男性的性高潮一般持续数秒钟。在一次性高潮过去以后,女性几乎立即可以得到恢复,而男性的恢复期则或多或少相对长些。”(中译本;由三联书店1993年出版,255页)至于男女的性高潮在性交过程中出现并不协期,女性出现得晚而且久,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这便是古代房中家以女性为金,男性为木,金可以克木,故男性在性生活中一般处于劣势的原因。张绪通教授在《性理之道》一书中传授了一种“回精术”,即男子在做爱达到99%的性兴奋时(按实即丹家所谓阳极生阴之候)停下来做提肛等“鹿功”,等射精感觉消失时再重新做爱,以此维持性交时间,促使女子达到第九阶段的真正性高潮。他的书中还记述了一个病例:“有一回我接待了一位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妇女,她的肾炎已经患了很长时间,进入后期,一个肾老早已经被切除。剩下的一个肾也开始腐烂。”最后找到病因,“像许多女人一样,她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性高潮,原因在于她丈夫的错误观念。”“我这位患者的丈夫与大多数男子一样,认为第四阶段就是真正的性高潮。”学了性理之道,“以后的性生活中,她的高潮一般都能上升到第九阶段,她的全身都得到了输通活络,健康逐步改善,最后变得精力旺盛起来。她身上残留的唯一的肾也痊愈,且保持了健康的功能”。我相信这一病例的真实性和他的判断,即连更为物欲横流和性开放的美国,大多数女人一生也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性高潮,而由此对女性生理上的损害乃至更严重的心理损伤会逐渐积累成社会问题。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女人虽然都曾生儿育女,但她们终生都没遇上一个真正的男人,当然多数男人也没见过真正处于性高潮时的女人。有趣的是,《性理之道》还说:“科学研究表明,男子阴茎勃起的角度随年龄而异。”因之张绪通教授把人的阴茎勃起时与躯干之间的夹角作为男子健康状况和生理年龄的衡量指标,这说明他从西方医学的角度也把人的性功能当作返老还童的标准。张绪通教授时年已75岁,仍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毫无老态,我推测这是因为他传授的“回精术”实在差不多和丹道秘传的“弱入强出”的淬火之术暗合,故有此奇效耳。特别是他倡导的“早祷”和“晚祷”法,男女在性交时对坐静心,实即《道德经》所传“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62章)的静坐双修丹法,藏密无上瑜伽“大乐定”功法亦与此略同,依此而修,焉有不驻颜留春之理?那天我和张绪通教授讨论到男子要真正将女子的性能量激发出来,阴茎勃起的时间不能短。台湾大学的李伟泰教授也发表意见,认为张绪通教授所说的男性正常勃起时间在3—4分钟之内,可能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人类进化初期的原始人阶段,人兽杂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如果再没完没了地做爱,就会遇到猛兽袭击,在做爱期间被老虎等吃掉了。我告诉他们,丹道的铸剑功,大概也是在人类进化中取得的性经验,丹家每言“一个时辰分六候,只用二候得丹头”,也就是起码在做爱时阴茎能勃起40分钟,甚至可以达到两个小时以上,感觉不出什么“不应期”(能“呼之立应”),这都是完全可以修炼成功的。

内丹学将人的“生”、“死”、“性”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而人体生命的这三个关节点确实隐藏着许多奥秘未被揭示。譬如胎儿在降生时拼命要从母亲的子宫里钻出来,这种胎儿期就在潜意识里形成的心灵烙印注定了人终生都匆忙不停地向前奔,在世网里争名争利为食为家用尽心机,正所谓“凡夫皆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这种“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存活时间在心理上感觉非常短暂,还没来得及思考和体味出人生的真谛就匆忙结束了。又譬如人在临终时,人的意识在湮入昏沉前受到激发(所谓“回光返照”),脑子里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像放录像一样重现一遍,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其实没超过五分钟。人在做爱时也一样,双方都在高度兴奋中感觉过去了十多分钟,实际上也只有四分钟,这说明人心灵体验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并不一致。丹道铸剑功所要求的时间是实际的时间,它不像平常人做爱的时间那么短暂。然而人类做爱的时间和方式,确乎和生物进化的历程有关。且不说人类的婚姻从群婚杂交到血婚制、伙婚制、偶婚制,再到一夫一妻制,出现了对近亲婚配的性禁忌,这本身就有一个演化过程。实际上,一夫一妻制在人类各民族中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本质上是为维护父权家长制建立的政治制度和专制性的社会伦理观念。最初的原始人是不避血亲而群婚杂交的,这种群婚杂交时期并没有形成什么婚姻制度。人类母系氏族公社最初禁止近亲交配的婚姻制度,大概是如泸沽湖畔永宁纳西族人(摩梭人)那种只有家庭没有婚姻的自由恋爱的“走访婚制”。显然,在这种自由交配时期男子的性功能是很强的,不容易因心理或生理的束缚犯阳痿病。人类在进化中还有一个根本性的进步,就是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存在一年只有少数时间才能交配的固定发情期,人类发情期的消失可使男人和女人随时产生性欲而扩大了女子怀孕机会。人类的性交方式演化出体位对面性交也为爱情和性关系的统一和谐打下生理基础。爱情、性活动、婚姻、家庭是四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人类社会演变的历程中并不总是重合的。爱情可以导致固定配偶的性关系和幸福的家庭,但并不导致普遍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本质上是由人类的财产、权力等经济、政治因素打造起来的。在现代社会里,爱情被金钱、权力所亵渎,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因束缚人性面临破碎,同性恋、独身、母女、祖孙等生活方式使家庭多样化,纵欲、滥交、以服药等方式追求刺激的性关系使人的性功能逐渐退化。蔡华教授所著《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法文版1997年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美国纽约Zone Books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并荣获法兰西科学院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我认为,纳西族人这种有乱伦禁忌、有家庭、以爱情和性关系为基础的“走访婚制” 最符合道学文化的理念,也许是人类社会婚姻制度未来的方向,因为这种人类最初的母系社会的婚姻制度,也应是人类最后婚姻制度的归宿。显然,永宁纳西族人的“走访婚制”眼下是将爱情、性关系、婚姻、家庭四者谐调得最合理的婚姻制度。

丹道铸剑功的秘密,大都隐藏在老子《道德经》、《黄帝内经》等道学典籍之中,今将这些“说破令人失笑”的内容略作提示。《云笈七签》载《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云:“不敢为主而为客,慎莫从高自投掷。侧身内想闭诸隟(同“隙”),正展垂壶兼偃脊。四合五合道乃融,翕精吐气微将通。袅袅灵柯不复空,徐徐玉垒补前功。补之其道将如何?玄牝之门通且和。肌肤悦泽如春花,返其童颜是此术。沂流百脉填血脑,夫妇俱仙此得道。欲求长生寿无极,阴户初开别消息”。我们在这里讲的,是一种夫妇俱仙、返童长生之道,是异性双方互赠“命宝”的求爱心法,而不是单方面的采补之术,此所谓《悟真篇》“大小无伤两国全”的双修双成之法。老子《道德经》云:“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61章)此段经文和“不敢为主而为客,侧身内想闭诸隟”的口诀相合,亦是双修功夫中男性多采用下体位而成“地天泰卦”的根据,也是两性双方各取所需的法门。《道德经》又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68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69章)双修之功,在具体操作上有如两军对阵,要以不争为争,定息调停,以不泄精之闭固法(“不与”、不“丧吾宝”)取胜,弱入强出,不可轻敌躁进,要善于“用人之力”。《黄帝内经》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天真论》)又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气通天论》)丹道之男女双修之功,实即“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功夫,“呼吸精气”即上咂其舌、下吸其精的采药之法,“独立守神”即“对境无心得大还”之道,“肌肉若一”则可久战不泄,“阴平阳密”则可双修双成。以上经文,我在此皆点到为止,详细功法,尚待师传口授,惟《道德经》第33章经文为同类阴阳丹法之要诀,故稍加详解,但具体操作程序,亦须师传。

老子《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其一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男女双方观察异性(知人)和估量自己(自知)的技术。同类阴阳双修派丹法,称之为“择鼎”,对乾鼎、坤鼎的年龄、体貌、发肤、声音、生殖器的形状、个人性情、目光乃至体温,皆有具体之要求,且因之将乾坤二鼎分作不同等级,应用于不同的修炼程序,坊间之房中术书和丹经大多载其消息,读者不难据此揣摩。张三丰真人《择鼎歌》云:“粉红云,野鸡舌,唇若涂朱肤似雪。聪明智慧性温良,神光赤彩发纯黑。气清视正步行端,方用中间算年月”,由此可见彼家丹法之一端。但仅就一般留春驻颜的双修功夫而论,女性可以观察男性的鼻子、手指,估测对方性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强弱;男性可以观察女性的口和唇、眼睑、面颊、颧骨、面纹,估测对方性器官的状况和性欲高低。《印度爱经》和《西藏欲经》则按生殖器的大小和性满足的程度、性格特征依次把男性分为兔子型、雄鹿型、公牛型、种马型;女性则依次分为莲花型、图画型、海螺型和大象型,并以面部和身体的痣来预测女人的性生活及命运。丹家则较为看重不超过40岁最好是30岁以内花心较浅的莲花型女人。陈健民上师记述山西大同和湖北沙市的少女有生“螺旋脉”者,为丹家首选,实则这是清末采补家流传的说法,此类生殖器又称“二道门”,不过子宫位置较浅,交媾时深入子宫口对女性易产生伤害。双修之法,关键是“自知”和“知人”,不管属于什么类型,在感觉和体验上最适合自己的配偶才是最佳的。选择异性的原则,首先是要在心理上“一见生情,心灵相通”,其次是在生理上“乾刚坤柔,配合相包”,以销魂而生大乐,可入天人合一的空境和灵境,为最高的择偶标准。“知人”和“自知”之法,还包括在行功时能相互配合,能知对方之机,自觉掌握行功的火候,心息相通,进退得中,融合为一,方为“明智”。如此男知女,女知男,既得人,又得法,先有自知之明,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配偶且在行功中能预知和掌握配偶的行动,以此自知和知人之智而期双修双成。其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亦明胜人者先须自胜之理。丹家行功最担心者,莫过于因两情相悦而忘乎所以,在关键时刻“急水滩头挽不住船”,双方如猛兽般失去控制,桶底脱漏而一泻千里,双修双败。陈健民上师云:“老年益以酒力、气力、药力,虚阳外冲,似能久战,忽一泻无余,死妇人腹上;往事见《洗冤录》,近代北平张某、西蜀传某,皆如此丧身。”(《忍精、采铅、提点辨》)自胜者必须能自制,双修之道乃男施女受逆而行之的法门,其修炼法诀要在男子,男子在双修中要能自制就须炼成铸剑之功,使之曲直随心,取舍如意,呼之能战,战则胜人,故称强而有力。男子强而有力,则可将女子的性潜能开发出来,有“死去活来”的感受,使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情和满足,不但能治愈病患、留春驻颜,而且能双采双补、双修双成。其中铸剑之法、闭固(又称大锁阳关)之诀,皆须师传口授。其三曰“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足者即能知止,知足知止则知度,即须掌握丹道修炼之火候。《悟真篇》云:“未炼还丹须速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如此知止知足,闭固不泄,必能“积精累气以成真”,是谓“知足者富”。《悟真篇》又云:“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人”。丹家能掌握火候调和金水,积累精气,闭固不泄,必能铸剑成功,此时可谓民安国富。铸剑成功则是双修中的强者,强者必有志,其志在于采药,采药之功须强而行之,敢于求战,得大药则丹功成就,可以成圣成仙了。“意志”是只有人才具备的“自我调节”行为意向的能力,它将铸剑的功能强行引向“采药”的目标。此法须先行踵息术疏通经络;再以敲竹唤龟、鼓琴引凤之法调理阴阳;继之以龟眼含住支机石,采弦前、弦后之阴精行铸剑、淬火之诀;随后饮薄酒千杯、牢固阴精成筑基之功,则可立志求战而强行采药炼丹了。其中“玉露寒声”是口中舌冷,“铅鼎温温”是下身发热;无形之剑,隐然身畔斩妖精;有形之剑,献出青龙惹妙铅;凡煨炉铸剑、临敌采药等诸多名目,皆须师传口授,这就是“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大略内容。其四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什么叫“不失其所”?就是保持男女双修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良性内环境,如此则可延长阴茎勃起时间,久战不殆。近些年一些江湖术士,利用互联网贩卖他们非法出版的丹道宣传品牟取暴利,神化自己得到高人传授,可以“金枪不倒”,以此诱惑那些双修派丹道爱好者和诓骗某些高官巨商。江湖术士所传的“金枪不倒”法门,是用某些药物口服或外洗以刺激男性生殖器肿胀,再以某些器具阻碍生殖器部位的血液流通,可使之勃起三个小时以上乃至十多个小时,这是很危险的。我“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地方的医疗卫生部门工作,见闻过几起这类“金枪不倒”的病例,个别农村青年于燕尔新婚之际,行房过度,阴茎暴起不倒,生殖器中淤血阻塞,疼痛难忍,大哭嚎叫,收入泌尿外科病房以手术取出淤塞的血块,则生殖器功能亦终生受损。2005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女士以“注射隆胸存在安全隐患”为题播出一则节目,内容是讲某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参与发明了“打败乌克兰的专利”,“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生物材料”,即向女性乳房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使乳房更加丰满。某公司经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引进乃至生产这种产品,“不仅仅注射在女性的胸部,同时还被广泛使用在人的脸部、鼻部甚至男性的生殖器中,根据材料生产厂商提供的数字,目前在中国接受这一注射方式的人超过三十万”。显然这一隆胸丰乳技术从科研,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到厂家生产及在全国推广使用,都是合法的。医生和广告宣传也声称“不开刀,不手术,一针见效,无毒无后遗症”,可惜未见当事医生及厂家、推销商自己及其家人注射此液体效果的报导,否则就更有说服力了。然而《新闻调查》却声称不断收到全国各地不同省份女性观众来信说注射此液体后身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硬块。电视上也出现了几个以此丰乳的女青年声泪俱下,生不如死的画面。甘肃的陆小姐对记者说:“我知道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癌变,因为我已经出现皮疹、骚痒,我等着它癌变,一下子死掉。我宁可用这种代价来换取他们的良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揭露了有关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规范操作的事实,也是国人早已心知肚明司空见惯的。我希望国人都来注意新浪网上的这一报道,看一看我们“以人为本”的政府怎样处理这一波及30多万人的事件并分出是非,据报导国内发生在整形美容方面的事件还有多起。我不想责怪持对立意见双方的任何人,而是想由此唤醒我国的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从根本上否定西方这种错误的整形美容思想,回到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正确轨道上来。必须指出,人的性器官,包括男性阴茎、睾丸、女性阴道、乳房乃至男女的肛门、内分泌器官、前列腺、子宫等,都是神圣的,是不容侵犯的!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是青年男女人体的自然美,而这种最高的美永远不属于阉人,也不属于假造性器官的人。欺骗大自然是不能不受惩罚的,男子的生殖器、女子的乳房在性交中勃起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功能,用外科手术或注射药物人为地破坏它们的自然状态都是丑陋的罪恶行为。内丹学认为男女性器官的生理反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男性阴茎勃起能维持较长时间实际上是受到女性生殖器中阴精的激发和含育造成的。铸剑功的要害是善于掌握火候引导女性的阴精激发并充分为我所用,具体说就是设法保持这种良性的内环境,这种谓“内环境”自然包括拙著《道学通论·房中养生学》所讨论的男子肾气至、心气至、肝气至等“怒、大、坚、热、久”等条件和女子“五至”、“五欲”、“九气”(肺气至、心气至、肝气至、脾气至、肾气至、骨气至、筋气至、血气至、肉气至)等性欲体征。具备此良性“内环境”谓之“不失其所”。尽管如此,男性也要时时注意自己阴茎的热度,保持其中血液流通,且勃起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小时,或以360次呼吸为周期使其死而复生。究竟什么是良性内环境,一是“肌肉若一”,二是“阴平阳密”。男子的阴茎为“肌”,女子的阴道为“肉”,阴茎和阴道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不同部位反射区分别与全身的心、肺、脾、肝、肾有对应关系,在性交插入后这两者的反射区恰好相互契合,如此丝丝入扣结为一体,谓之“肌肉若一”。张绪通《性理之道》一书画有男女生殖器反射区相互对应的图示。男女双方不但要两形合一,还要两气合一,两神合一,如此双方形、气、神相依为一,则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可以夺天地之造化了。“阴平阳密”则进而要求阴阳相交而合一;阴平则真阴足,阳密则精不漏,二者相互激荡,相互吞摄,相互含育,故女子阴液滑流而发热,男子阴茎越来越得其阴气,越来越有生气,越来越强而有力。“肌肉若一”乃采阴补阳之术,“阴平阳密”乃水火既济之功,在这种良性内环境下,故云“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讲闭固珍精之道乃延寿之法。“死”即阴茎痿缩,“亡”即“精液亡失”,在男女双修过程中阴茎至痿缩仍不射精,必得补益而延年长寿。西方医学家在化验男子在性交过程中射出精液的化学成分后,认为无非是一些蛋白质、胺基酸、果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钙、锌、钾、镁等元素)、游离胺类和水分等,这些物质完全可以通过食物或药物来补充,因此得出精液无须珍惜的错误结论。而丹家则认为精液含有大量生命活力激素和性能量,射精会造成大量生命能量的流失,使人体正气(生命活力)损耗,人的精神会马上萎顿下来。人体生命的延续不但要靠从外界摄取某些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陈代谢摄取生命能量,并防止损耗生命活力,因此在双修中“死而不亡者寿”的结论是正确的。

丹家之铸剑功夫,有一个对人体精、气、神逐次修炼的过程,特别是要完成通经活络的炼形功夫,未可一蹴而就。因为人体性功能的增强应是全身强健的反映,只有全身之精满、气足、神旺才能有铸剑的根基,否则用药物刺激仅图一时之快,必然落个剑毁人亡的下场。且剑亦有有形之剑和无形之剑的分别,神剑和气剑属无形之剑,实为元神之作用,丹家用之采药炼丹,而青龙剑为有形之剑,在双修功法中采异性之阴精有留春驻颜之效,故有“献出青龙惹妙铅”之说。此段功法,须有阴蹻调息和凝神入炁穴的长期修炼,直待真阳萌动,自阴蹻至丹田气暖而足,有沛然莫之能御之象;由脐到眉间一路有金光或白光晃发,炁入骨髓,浑身通畅,两肾如汤煎,下身起火而真阳炁足,心寂神凝,人在无意无识、不知不觉之间生殖器跃跃欲动,热腾腾地像蛇一样纵身而举,为铸剑将成之象,此期间应及时行金水淬火之功,则为铸青龙剑之法诀。言犹未尽之处,《中华道教大辞典》及吾以前之著述中多论及,读者可自行以智慧捡出参看。

(6)有关“双修”的若干问题

近年来访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多和“双修”有关,今行文至此,索性一并作答。

其一“双修”一语,一指“性命双修”,一指“男女双修”,这是从不同角度立论,二者并无冲突。如果将丹道全功分为性功和命功,则内丹学各派皆主“性命双修”。吕祖《指玄篇》云:“伏羲传道至于今,穷理尽性至于命”;“修性不修命,此为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这些话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先师王沐先生认为全真道北宗王重阳、丘处机一系所传丹法,是先性后命的功夫;全真道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一系所传丹法,是先命后性的功夫,性功命功的修炼次序虽有先后,但性命双修还是一致的。如果将丹道按清净孤修和男女双修分类,则自身阴阳的清净丹法和虚空阴阳的虚无丹法,一般说来是男女分别孤修的,不必发生肉体的性关系,而同类阴阳的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则可统统归入男女双修一派。清净孤修派有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之别,而男女双修派则皆以修持命功为重点。

傅金铨《性天正鹄》云:“独修之而成大觉,双修之可证金仙”。我于1980年初入丹道之门,首先得到的是南宗男女双修的法诀。据我所知,双修派和独修派除了在性观念上泾渭分明,有正邪之争外,在炼气等操作程序和功效追求上亦有一些细致的差别,局外人少有知者。例如独修派入手行功,大多以静坐为主;在呼吸法之运用上,多用吸升呼降的吸升精气法;在经脉之循导上,重在逆贯背后督脊;其功法以乾坤交媾为境界;行功既久可致马阴藏相,精神矍铄,杂念不起,发白面皱,容光清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而双修派入手行功,大多以站桩或动功为主;在呼吸法之运用上,多用呼升吸降的呼吸精气法;在经脉之循导上,重在下循胸腹前任脉;其功法以坎离交媾为境界;行功既久,男不泄精而阳具长大,女不溢津而内存中和,皮肤滋润少皱,面色红艳有光,翩翩然有少年之态。探玄子《益生内书》亦有类似看法。独修之路多趋于性功而开发智慧,故曰“成大觉”;双修之路多趋于命功而转化色身,故曰“证金仙。”

其二,男女双修之功夫,有可存而不用者,有可取而为我所用者。我1980年初次接触到龙虎丹法,觉得这只是庄子所说的那种“屠龙术”,屠龙术虽巧,却找不到龙,于是一笑置之,而只对其下部功法增强性功能的作用感兴趣。1985年我曾将龙虎丹法的大致操作程序告诉先师王沐先生,王沐先生斥为邪术,此后未再提起。1995年我发现龙虎丹法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就又追随先师知非子反复通信讯问,他说只得过上部功法的筑基功,下部功法隐在《金丹真传》之中不甚分明,后来得到其《东方绝学》之传,正好和我所知的下部功法补成全璧。对男女双修的彼家丹法,以无忧子师所传最切,我后来寻访的丹师多一知半解,且人言言殊,皆不足为据,但可据现存丹经、手抄本及房术资料补成全璧。由于同类阴阳的男女双修丹法皆要置鼎,有悖于现代文明社会的伦理规则,我坚决反对按古人的程序实践这类功法,也拒绝对外真传实授这类丹诀。近年我发现,越对双修丹法保密,双修丹法就越神秘,越有大批丹道爱好者千方百计追寻这种丹法,而那些自称得双修丹法真传的江湖术士则乘机捞取暴利。因此,我为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计,决定将龙虎丹法全诀及被家丹法的真相公开出来,这些内容已远远超出了江湖术士所能了解的范围,甚至也超出了先师自己收徒所传抄本的范围,使江湖术士从此讲不出实质性的新内容,这样反而更能化解诸多弊端,有利社会安定。据我所知,近世凡按古法置鼎修习双修派丹法者,皆灾难重重,未得善终。号称潇湘才子的著名学者叶德辉先生,懂双修丹法,广置姬妾,出版《双梅景闇丛书》,1927年因抵制湖南农民运动被农会处决,而当时农会的负责人即是《毛泽东诗词·答李淑一》中提到的柳直荀烈士。据某丹师讲,传他双修丹法的一丹师在建国初期因反对土地改革被镇压,另一丹师则在置鼎入室前突然神经失常,疯魔至死,这都是著名人物。另有和先师知非子同门的湖州名医吕甘泽先生,修同类阴阳丹法有成,耄耋之年又想采药,造成命案,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严打”中被处决。北京和外地几个丹师,近些年以一知半解的所谓双修丹法传了不少徒弟,仅是籍此敛财而已,并未见他们修出什么结果。陈撄宁先生曾述其生前未见一个双修法成功者,恐怕今天亦是如此。我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更不能参预与自己身份不相应的活动,因之干脆将其内容公开出来,并奉劝丹道爱好者不要再为此事空费心力。双修派丹法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须加一番实验和创新的功夫才有意义,眼下只好存而不用。

然而双修丹法亦确有可取之为社会造福者,例如其中的铸剑功和闭固之法就是一例。现代社会因夫妻性生活不和谐离婚者多有,还有些青年人因性生活过度罹疾,既给当事者带来痛苦,又不利于社会安定,而闭固精气强身之术恰有此奇效,故曰可取之为我所用。我国成都和重庆一带,多有习彭祖之术的高人。易学家霍斐然先生早年曾和先师知非子交往多年,后又同我结为道友,2005年5月赠我一册他托名“探玄子”著的《益生内书》,其中亦有关于老子《道德经》33章的解读,与我受先师知非子启发所作解读有同有异,我这次出版,对霍斐然先生之学多有参考。今再综合我和霍斐然先生所得闭精不泄(丹家谓之“大锁阳关”)之法,略作介绍。一是《玉房指要》所传在交接精大动欲出时,用手指按压阴囊和肛门中间的会阴穴,同时长吐气,叩齿,转眼球,精可止而不泄。此乃房中家的简单法子,但须先记住。二是霍斐然先生所传“气止法”,即在精动欲泄时,急速如闪电般同时吸气和收缩精门,且脚尖上翘,足跟蹬出,刺激射精之神筋立即止而不泄。三是在精动欲泄时,提肛,目上视,收腹及脊柱,握手缩四肢关节作羊抖状,精亦不泄,可名为“羊抖法”。四为“对境无心法”,霍斐然先生认为可以意守额间的神庭,称“独立守神法”,皆转移意念不为情境所动,可葆精不泄。如铸剑功成,对境无心,甚至可以在性交过程中朦胧入睡。五谓“哞字提吸诀”,其法以男女对坐式,行“空乐不二双修法门”,女抱男,男双拳持“金刚印”拄地,观想头顶虚空处有莲花生大士像。其法诀以松缓柔和为主,乐生则不动,心身皆缓,爱护自身明点如护佛目。口诵“哞”字,柔和吸气吐气,以龙头插入莲蕊脉以提明点,以长“哞”字将明点吸入中脉,升上虚空吐气放出,观女(空母)化光亦入身中,身生暖相,与莲花生大士法身合一。如法行四五次,全身自然颤动,则双运功成。此外尚有多法,因功力要求甚高,非常人所能行,故不赘。

另须指出,中国之房中术追求目标为治病、健身、延年和怀孕生子,中国之丹道男女双修法追求目标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得道成仙,都和西方性学追求性快感的目标不同。《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多不习房中术,更不追求西方社会女性的多次性高潮和性快感,但人口繁殖很快。足见追求性高潮和性快感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妓女多不育亦反映此种现象,世界上的事凡有其利必有其弊,男女双修丹法的效果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后才能确认。

其三,在内丹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男女双修派的丹家除了为铸剑、采药选择鼎器的工具性操作之外,还在超越世俗观念的道的境界里对异性有着一种永恒的渴望和追求,这是过去学术研究从未涉足的问题。且不说男女双修派的丹家终生为此寻寻觅觅,连以清净独修为主的马丹阳、孙不二夫妇拜王重阳为师夫妻俱仙之后,也存有这样的认识。孙不二仙姑诗云:“蓬岛还须结伴游,一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在内丹家中最著名的是秦穆公之女弄玉和萧史的故事,彼二人男女双修,琴瑟和鸣,结为“神仙伴侣”,在仙道史上流传久远。大仙吴猛之女吴彩鸾仙姑,与书生文箫结为夫妻,在西山共同修炼,夫妇俱仙,称为“神仙眷属”。还有仙人刘纲之妻樊云翘仙姑,指点秀才裴航(亦是仙人的后代)与其妹樊云英在蓝桥相遇,饮玉液琼浆后与云英偕为仙眷。直至近世陈撄宁先生尚对这种丹家寻觅神仙伴侣的故事非常倾心,他不仅特意为吕碧城女士注解女丹功法,还有《江上咏樊云翘》诗云:“我诵丹经思学道,愿随鸾鹤上青霄!”至于汉末刘晨和阮肇在天台山采药误入仙境,和二仙女结为神仙伴侣的故事,就更优美了。内丹学里的这种“神仙伴侣”,早已消除了世界各宗教里对女性的历史性诅咒,不仅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光彩照人的女仙成了青春美的化身。人们知道,仙人的境界也即是道的境界,道和“一”、“真”、“纯”等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互训,因之仙人的这种道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艺术境界。然而世俗社会里的爱情、性关系、婚姻、家庭,被折射和升华到仙人的道的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在现实社会里究竟是什么世俗观念玷污着“爱情”、“婚姻”这些神圣的字眼呢?什么是最纯真的爱情?什么是最理想的婚姻?学道之士怎样在社会上寻觅自己的“神仙伴侣”而结为“神仙眷属”?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人们不难看出,爱情、性活动、婚姻、家庭四者的日益分离是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伦理观念逐步异化的结果,至少爱情和性活动、婚姻和家庭原本应该是统一的,因之我们只须重点剖析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就可透视现代社会深层的症结。在中国传统的古代社会里,决定男女婚姻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这个字眼对中国大多数民众来说一直是“奢侈品”。“五四运动”特别是建国以来有《刘巧儿》、《小二黑结婚》、《李二嫂改嫁》等戏剧上演,逐步唤醒这个古老国家里民众的爱情意识,提倡婚姻自主,逐步冲破数千年的封建桎梏,婚姻观念不断演变。20世纪50年代女青年追求的目标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进而是共青团员、中共党员;60年代“家庭出身”或曰“阶级成分”是否是工人、贫下中农竟成了择偶的界限;70年代的女性以嫁给解放军为荣,农村女青年则争相找一个非农业户口、靠工资吃饭的职工;80年代女青年择偶开始重视学历,硕士、博士的头衔在社会上很有吸引力;90年代中国社会急剧两极分化,“大款”、“大腕”极易获得女性的芳心,爱情、性活动、婚姻、家庭愈离愈远,且都成了可以用金钱买卖的商品。我们且不要冒失地触及这类现象深层的复杂社会原因,但看来那种将婚姻视为一种政治行为的论断尚未过时。学道之士修仙活动的目标本来就是要冲破现实社会的“世网”,仙人的婚姻显然不甘受这些世俗观念的束缚,他们似乎在追求一种纯真的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其实世俗社会里也不乏这种对纯真的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追求,称作“只羡鸳鸯不羡仙”,言外之意是说这种有爱情的婚姻已经达到神仙的境界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个东西方哲学家谁也没有讲清楚的问题。也许对“爱情是什么”的问题根本用不着搞清楚,因为在“上帝造人”时早已给每个人安排好了他(或她)最合适的“另一半”,只是人们在世间或者终生没有遇到,或者遇到后在社会地位上甚至年龄上都有巨大差距,无法享受造物主的恩惠而结合到一起。据古希腊神话,人本来生有四只手、四条腿、头颅有观察相反方向的两副面孔,这种人的才能使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于是宙斯把人一分两半,使每个人只有两条腿、两只手、一副面孔。然而人的身体分成两半之后,“每一半都急切地扑向另一半”,这两半“纠结在一起,拥抱在一起,强烈地希望融为一体”。这大概是对人类爱情的一种神学的解释,可见爱情在灵界是早有根基的。林语堂先生在所著小说《红牡丹》中云:“我相信一个人出生后,他的灵魂就到处寻找那与他相配的另一半。他也许一辈子找不到她,也许要十年、二十年。女孩子也一样。但他们碰面的时候,马上认得出对方,全凭直觉,无须讨论,无须理由,双方都如此”。这段话是我读破万卷书发现对爱情的最精彩的描述,德国哲人奥瑟·叔本华(1788~1860)也持类似的看法。大概每个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作为生物的人上帝早已给安排好了最佳的“另一半”,谓之“郎才女貌”;而作为社会的人则须父母给安排最佳的“另一半”,谓之“门当户对”;再就是这两半必须在性格、气质上阴阳互补,而在道德水准、社会价值观和生活理想追求上又基本一致和相容,谓之“志同道合”,这需要当时着自己安排。没有深刻内涵的激情是靠不住的,持久的爱情需要有双方人格、气质、奋斗目标及道德价值观念相互阴阳和谐作为永恒的支柱。世界上只有善良人之间的爱情才是高尚的,这种高尚的爱情具有利他性,意味着可为心上人的幸福作出牺牲。婚姻却往往是一种自私行为,也许在“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志同道合”这三条线的交点上人们可以得到最佳的婚姻。然而人的社会地位是会发生变化的,人的命运也需要自己来创造,婚姻和家庭的悲喜剧全赖当事者夫妻自己演出。那种真正“发乎情”的恋爱往往在没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中产生,但到真正走向社会遇到现实问题,就会“止乎礼”,那种近乎纯真的爱情没法维持下去了,只好转而追求能给自己带来最佳生活的“另一半”。据叔本华说,那种纯粹在生理和心理上,容貌和性格上天然相互吸引的两半结成的夫妻,可以生育极优秀的子女,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用“生物电波”异性相引等西方科学语言来解释。宗教家却说人的姻缘都是早在前世就命定的,因之人们在初次遇到真正的“意中人”时感到有些熟识,似乎在哪里见过,并在内心里确认对方是自己等待已久的人。实际上,“爱情”是一个人的理性思维无法认识,只有灵性思维才能破解的领域,人世上两性间悲欢离合的剧本,是在灵界早已写定的。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一个终生与之相恋的偶像,尽管有时不甚分明,但却能与现实的异性发生感应,不仅女人如此,男人也如此。一个男子不论有多少浪漫史,但他心中却总是隐藏着一个永远不被取代的女人。爱情是在以性欲为根本动力的驱动下每个人本性的真实流露,是其人格在苦乐体验、善恶标准、审美层次、文化素养上的全面展开。爱情又是人生智慧的燃料,歌德在74岁时仍然向一位17岁的少女示爱,天才的智者往往需要爱情相伴一生。归根结底,宇宙间阴性和阳性的存在是爱情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为同一个目标生死相依,为对方不惜牺牲,共同奋斗的爱情之火是不熄的。罗素曾说过“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也就是说,人们的爱情和性活动是以人的个性自由为根基的。但婚姻和家庭则不然,婚姻和家庭的首要前提是当事者必须承担起对配偶及双方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因为家庭本身是组成社会的细胞,那些缺少社会责任心,不能忠诚履行婚前对配偶的承诺,轻易抛弃家庭和子女的人,是没资格走进婚礼的圣洁殿堂的。

  我们在丹道的研究中涉及到婚姻、家庭、爱情、性活动这一历代哲人从未讲清的难题,行文至此,不妨再深入一步略作剖析。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家庭基本上是一个经济实体和当事人发挥个性、体验情感的生活空间;而婚姻几乎是当事者寻求社会位置和人生角色乃至凸现个人形象的政治行为。婚姻和家庭一旦嵌入由各类亲情编织的社会关系之网,则必然受到社会生活条件、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人事关系和周边环境的层层缠绕及约束,使当事者身不由己地沿着先辈的老路走下去。爱情在婚姻和家庭面前日益失去激情和诱惑力,变得平淡、苍白和无奈,但却在年深日久中融汇成一种习惯性的血肉联系,并非任何人都有能力冲破这种世网。现代社会全人类都不由自主地步入躁动不安的时期,每个人发自“本我”的“尝试本能”都力图摆脱“超我”的控制,大家终日挣扎在“过激活动”之中,文化传统的断裂和婚姻、家庭的破碎早已司空见惯了。且不说婚姻和家庭已被同性恋、独身、单亲、再婚、隔代亲情等方式搞得五花八门,仅就阎浮提界(南赡部洲)所谓凡夫俗子的芸芸众生而论,那种唯一的永恒的爱情在今天充其量不过是当事者一种浪漫的美梦。无论是少年维特式的激情似火,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崔莺莺式的缠绵悱恻,杜丽娘式的温情脉脉,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生死不渝,其实都没有创生出什么新鲜事,它们终究只是当事者在过激行为中情感涨落的重演,那种号称唯一和永恒的爱情之火在当代社会迟早也是会熄灭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而言,爱情源自于人生对母亲的一种“固恋”情结,是向母体回归的一种强烈欲望和尝试本能,是对心灵空虚的填补和人生孤独的逃避。每个人的生命都时时面对着回归宇宙虚空的压力和进入死亡状态(分解为无机物)的威胁,当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发自“本我”的孤独无援的冲动的时候,都本能地寻求爱情作为天然避难所。这样,人生对爱情的追求或许是“永恒”的,但追求的目标很难是“唯一”的。性活动也源于人生摆脱孤独的欲望和向母体回归的尝试本能,但这种由“本我”爆发的急于同异体合一的过激行为却一般缺少选择性。相对说来,女性对爱情较为专一,性活动却较随机;男性的性活动较有选择性,而对爱情则呈多元化,这大概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而林黛玉心中仅有一个宝玉的原因。从道教内丹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宇宙及生命演化图式来分析,“二”是阴阳、引力和斥力、生和死、离与合、爱和恨、苦与乐等宇宙、人体、生理、心理中双向支配、双向发展的动力。向心力的爱情、快乐是和离心力的烦恼共生的,至少阎浮提界凡夫俗子的爱情概莫能外。绝对纯洁的爱情是通过修道超凡脱俗达到真人境界才能拥有,因之我们断定纯真的爱情是通灵的。性活动虽然也是双体合一的尝试本能,也存在施虐和受虐、俄狄浦斯等双重支配、双向发展的过激冲动,但性高潮却可提升到“一”的层次。爱情借助性活动由“二”到“一”,爱是阴阳二性相反相承的“张力”,性活动本身即是生命的冲动,是向母体的回归。母体即是道,一切宇宙现象、社会现象皆源于道,一切人生现象皆源于母体。道学是一种女性的哲学,道本身具有母性的特征。精神分析家往往以为女性在生理上是有缺陷的,因之形成所谓“阉割情结”,内丹家却认为女性、男性生理上都是完整的,女性更切近于道,故修丹道女性较男性为易。老年人越孤独,越渴望爱情,性功能也重新活跃,向童年期反转,故内丹家多似“老顽童”。不仅老年和童年可以转化,男性和女性也可以转化,人本质上都具有男女双性的特征。微精神分析学证明女性的性高潮体验几乎是无限的,内丹学也认为女性蕴藏的性能量几乎是无穷的,以此作为同类阴阳栽接丹法的根据。中国自周公制礼作乐三千年来维护父权家长制君主政权统治的一个最大的秘密,就是利用孔、孟、程、朱的儒学有效地封闭了女性的性能量和成功地对女性施行性压抑。儒学是一种男权哲学,将女性视为服务男性及繁殖后代的工具,使“贞节高于生命”制度化,千百年遍行全国的“缠足”恶习更是对女性的性虐待,由此换来了父权家长制社会的安定。内丹学不仅要解除父权家长制社会对女性的性压抑和性虐待,而且彻底揭露了世俗社会在婚姻、家庭、爱情、性活动方面的异化,引导人们向道复归,追求内丹学的“真人境界”。

男女双修的神仙伴侣就是在这种人类纯真的爱情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它是对世俗婚姻和家庭的一种否定,全真道甚至公开宣扬现实社会的婚姻和家庭是“火宅”(一作“火院”),丹家只有立大行愿脱离火宅才能携手入仙乡。这方面的例子著名的有王重阳对马丹阳、孙不二夫妻分梨十化的故事,王重阳每十日以一梨分送马氏夫妻,且赠诗暗示其应立刻离家离乡,作云水游。马丹阳心领神会,和王重阳《水云游》韵云:“不住不住,火院当离,深宜别户。害风仙,化我扃门,这修行须作。”又云:“思算思算,妻妾儿孙,休来戏玩。这冤亲,系脚绳儿,宜一刀两段。”其《赠坊州曹解元》诗云:“养家家累累迷人,忒煞奔波忒煞辛。苦死不知苦是苦,春去那能春复春。”丘处机亦有《自咏》诗云:“自游云水独峥嵘,不恋红尘大火坑。万顷江湖为旧业,一蓑烟雨任平生。醉来石上披襟卧,觉后林间掉臂行。每到夜深云霁处,蟾光影里学吹笙。”在内丹家眼里,无拘无束的个性自由才是第一位的,现实社会里的财产、地位,皆是名缰利索;婚姻、家庭,是因前世冤业债而累人受苦的火坑,必须一刀两断,作物外游,结“物外亲”,炼心修道。值得注意的是,清净独修派的丹家虽然亦不乏和异性的交往及诗词赠答,但他们结的“物外亲”却大多是同性道友,以兄弟、叔侄、父子等关系称呼之。《王重阳立教十五论》界定这种同性之间的关系云:“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与不恋,得其中道可矣。”而男女双修派的丹家,则重在追求与异性的道友相恋,结为神仙伴侣,但他们对世俗家庭、婚姻的态度,却和全真道毫无二致。为什么丹家不但要脱离现实社会财产、地位的追求,还要脱离世俗婚姻、家庭、亲族关系的羁绊,却去结同性或异性的“物外亲”呢?内丹学的研究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开拓性的学术工作,我们不应将这类现象仅视为宗教信仰而轻易放过,而是要追寻其中隐藏的人类学的深层原因。原来丹道的修炼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现代社会就是个以家庭为细胞组织的网络,在这个世网中的人性都被异化,丹家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必然要坚定自己打破和脱离世网的“出离心”。丹家每言“打破世网”,“跳出火坑”,“脱离樊笼”云云,皆是以确立“出离心”为入道的第一要务,佛教禅宗、净土宗的修炼亦莫不如是。据陈健民上师《禅海塔灯》云:“首先要下决心出离。不出离便是狂妄的根源。他口谈高调,喝斥小乘,提倡火里红莲,汤镬中行,其实一点证量也没有,所谈的是敷衍他不出离的假面具。”“如普愿三十年不出池阳,大同三十年不下投子山,利踪四十五年不下子湖,慧忠四十余年不出党子谷。” “他们尚且如此出离,吾人智慧能比他毫发许否?庞居士家产弃于衡河,惟依蔑工养活家人;男不婚,女不嫁;个个都说无生话。我们的家庭是否如此?假定真是如此,许你虽在家庭,也等于出离。”“虽在家庭,不为俗事所碍,这种出离,更为彻底出离。”“如果不能照他们榜样,柴、米、油、盐上不能识得,鼠牙雀角上不能透过;河东狮吼,柱杖落地;王氏关门,吾知其意;石榴裙下活埋去!儿女债中牛马去!衣架饭桶混将去!行尸走肉忙下去!大不值得,大宜猛省!”佛道各宗派这种“出离心”的意识,为内丹家所继承且更赋有新意。这是因为丹道修炼既要回归“自然人”的初始状态,即原始人那种满足、和谐、安宁的心灵状态;又要回归“社会人”的初始状态,即伏羲和女娲或亚当和夏娃的那种两个人的原初社会状态。人类是无法忍受单独一个人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的,因为那样不但得不到心灵的放松和安宁,反而会激发出潜意识里危险的兽性,需要得到别人的体贴、关怀、理解和尊重几乎是人所共有的自然本性,故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对长期恩爱的夫妻之间往往更会隐藏着心灵的死角,况且夫妻生活难以摆脱社会关系的牵缠,因之寻觅一个“知音”倾诉自己长期心灵的压抑以消胸中块垒不仅是人自然本性的需要,也是净化心灵以修道的需要。人们本来就需要一个自己可以完全敞开心扉的人,而这只有在超越世俗观念的层次上寻觅一个自己渴望已久的心灵相通的知音才能得到满足。若干万年前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分工就是男女之间的分工,因之男女之间的差异和相互需要是天然合理的,阴阳互补、琴瑟合鸣、男施女受是道学的根本原则。人类的爱情和性生活本来有着品位和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只有同心修道的异性之间才能激发和体验出那种超尘脱俗的大乐、大善、大美的纯真的爱情和性生活,从而进入神仙的最高艺术境界。男女双修派的丹家寻觅到一个真正与之相爱的异性作“知音”,进入人类社会之初亚当和夏娃的生活境界,就称之为“神仙伴侣”,这样丹道也成了男女自然和合之道。

这种“神仙伴侣”的双修功夫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奇妙的超越自我的心灵体验,其功法首先要能进入对方的灵魂和肉体,体验对方的身体形象、肉体感受、情绪反应、心理过程、心境变化、态度选择,在灵和肉上泯灭双方的界限,进入一种“双体合一”(dual unity)的状态。这类自我身心的分界线松弛、消泯及与他人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心灵体验,不仅在男女双修的“神仙伴侣”之间可以修炼成功,而且在同性伴侣、师生之间、包括与莲花生大师、吕祖、张三丰真人之间都可以发生。丹家在双修中进而还可以将这种超越自我的心灵体验扩大成为一种宇宙意识,获取整个人类、整个动物、植物的生物圈乃至各个星球的信息。人的心灵是可以与整个宇宙的量子虚空全息场产生共振的,这是一种新道学文化的科学观。

其四,在丹道修炼中,学道之士必须明白,自身肉体的转化功夫应是首要的目标。因为返老还童即是转化色身之功,人体由生病转化为不病,由体弱转化为强健,再加之以站桩、辟谷、胎息、实髓、铸剑、寒暑不侵等筑基功的锻炼,进入丹道炼精化炁的程序,达到地仙(人仙)之标准,便可伐毛洗髓,返老还童了。老子《道德经》云:“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这是道家的“不病学”,疾病本来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病人,人自无病则可不病。欲修丹道,首先要将自身的疾病看作修道之祸患去排除掉,如果连自身的疾病都治愈不了,怎么谈得上修成丹道?人们在修炼丹道中自己就会体会到,自身多年的宿疾,乃至一些原来以为无关疼痒的小毛病,都会在筑基功逐步深入时一一显露出来,成为修炼的拦路虎,逼着你逐一去治疗,炼功的层次也就依次增高,身体的素质也就一天天向返老还童的方向转化。因此说,转化色身、返老还童,是丹道修炼的关健之处。

某些一知半解的学道之士和江湖丹师,学着佛教僧人的腔调称人的肉体是“臭皮囊”,是“肉布袋”,动辄批评我们对丹道的研究“太著相”,不是“上乘功夫”云云。殊不知学道之士如不能抓住丹道修炼的要害之处,是极易走弯路的。我自1958年读到刘贵珍先生《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便知有静坐修炼这一法门,特别是进北京后跟随王沐先生八年,一直把时间花在静坐止念上,并且见到过一些光影。1986年我才从王沐老师那里初次读到陈撄宁先生的《中华仙学》,见陈撄宁先生虽亦以静坐炼功,却多次批评佛教正宗的静坐法门对身体毫无用处,这使我悟到转化色身才是丹道的要害。学道之士不在转化色身上动脑子,而徒事静坐迷恋各种心理景象,欲成丹道无异于磨砖作镜。《道乡集》载孚佑帝师降笔云:“一般假道学、野狐禅到底不知我身中自有造化也。更有流于清净寂灭之徒,动曰‘放下布袋,得大自在’。岂知大道未成,全凭布袋为持身立命之所。成道而后,自有放下布袋之时。岂可混言‘放下’,误千载之学人哉?果从此言,一缕孤魂,将不知飘落何所矣,岂但不能成道耶!”

我与陈撄宁先生在丹道的具体修炼方法上所见多有不同,这些不同实是学术进步使然,设使陈撄宁先生能活到今天,就会自然缩小与我观点相异之处,成为知音也未可知。但我与陈撄宁先生丹道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大方向上却是一致的,这并不是我盲从他的观点,而是经多年思考得出的结论殊途同归。丹道修炼转化色身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将“色身”转化为“法身”,所谓“法身”即是丹家理想的“炁化身”和“光蕴身”。陈撄宁先《与上海某居士书》云:“科学家要用原子力发动火箭,带着肉体上天,其方法与仙家不同。就让他们到了目的地,恐怕环境不适于生存,肉体亦难免毁灭。佛教徒到欲界诸天,是用识体投生,虽然达到目的,但有隔阴之迷,不能记忆前生之事,等于地球上人类一样,亦是缺憾。若用禅定力,不经欲界,直趋色界者,则不至于迷失本性。但中国传布之禅宗,是参禅,不是坐禅,其目的并不在色界。仙学家炼就阳神,白日飞升,是用气体上升。因为他们已经造成了一个适合彼处环境之身体,所以虽到欲界诸天,亦不必再由彼处天女胎中经过,隔阴之迷可以免矣。再加一番炼神还虚功夫,色界诸天亦能来去自由。但若要再到这个地球上来有所作为,仍非假借肉体不可。因为人类的眼睛看不见气体。重浊如空气,尚不能见,何况色界天身,是轻清虚灵之气所结成,更非空气之比。以上所说,都是梦话。但这个梦,我要长久做下去,不愿意醒。”陈撄宁先生对丹道转化色身的目标终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反映了一个真正内丹学家的大愿力。

如果说人的精神可称之为花朵,那么人的生命就是宇宙的精灵,在宇宙间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人既为万物之灵,人的身体本身也是有灵性的,人是形、气、神三个层次的统一体,这三个层次是可以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转化的,人的精神活动和生命运动即建立在这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之上,这就是新道学文化的身体观。《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有三本书,即《道德经》、《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至今西方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的水平都没达到它们的高度,也没有人能真正把这三本书的精华全部发掘出来。按《黄帝内经》的观点,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感觉、思维、情绪、直觉等心理层次,不只是脑的功能,而是脑和五脏六腑的整体功能。不仅是人的头脑和五脏六腑的生命运动和健康状况影响人的精神活动,而且人的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哀乐悲思恐等情绪也会反作用于人的头脑和脏腑器官的生命运动,影响人体的健康。关于这一点,近些年西方新发展起来的神经免疫学和心身医学也得出与此近似的结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向人们证明,西方笛卡儿心身二元论的哲学是错误的,人的心身是相互作用乃至相互转化的一个整体。有趣的是,西方这几年兴起的心灵哲学也正在否定笛卡儿心身二元论的观点,逐步向中国道学文化的身体观靠拢。

  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形(肉体)、气(活力)、神(心灵)三者的运动展示。气是人体的能量结构,是形和神的中介,因之气本身就代表生命的活力,肉体和心灵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气是丹道入手修炼促使灵肉互动的关键。人的肉体具有生命力才能运动,即形须气而动,但运动是要有目标的,目标必须由心灵来设定,即神行则气行。心灵通过气控制肉体,但同时又被肉体所限定,心灵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肉体自身的安全和生存的延续,心灵可以适应、寻求乃至创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能脱离肉体上天入地。心灵可以通过炼气开发肉体的潜能,甚至改变肉体的形状(如智者和勇者头盖骨和面部会呈与众不同的特征),反过来肉体通过炼气可以调动感官的潜能和激发内分泌的功能而提升心灵的层次,有身体缺陷的残疾人甚至可使心灵专一化从而创造出奇迹。丹家每言“心神专一,无事不办”,这是通过炼气调动形、神开发生命潜能的法门。丹家不承认人可以修炼离开神的形或离开形的神,形神分离就是死亡,死尸是无法修炼的,故丹道倡导灵肉合一,形神俱妙,性命双修。人大概在五岁时就形成了形、气、神相统一的行为模式,在灵肉的协调上,在肢体和表情表达自己的“身体语言”上,都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赋予生命以个体的意义。这种幼儿期就固定下来的个体行为模式将影响其一生,丹道修炼是唯一可以改变和完善这种行为模式的方法。

除佛教僧人按形神二元论的观点将人的身体称作“臭皮囊”、“肉布袋”之外,某些道教徒也认为人的形体不过是灵魂的躯壳,是神的宅舍,丹家亦称之为“腔子”、“壶”等。江湖丹师往往故作高深,声言“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不要在腔子里摸索,人体一身都是阴呵”!这些一知半解的话表面看来与丹经有契合处,实则他们根本不知道“玄关一窍”、“先天一炁”是什么,而是以为人体是一个物质性的阴浊之物,而非物质非实体的宇宙虚空中才有所谓“先天一炁”,要用女鼎或静坐冥想往体外去招摄。这种理解实际上似是而非,吕祖《百字铭》云“壶中配坎离”,“壶”就是腔子,不首先转化色身,离开了人体,丹道就没有个下手处。实际上,丹道修炼从坎离交媾、乾坤交媾直到出阳神,都是在腔子里完成的。例如丹道修至神具六通之后,身中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之神显象为我护法神王,这些神实际上即《黄庭经》中的“身神”,就连丹道修炼至高层次的“五气朝元”,也是心肝脾肺肾之气的功夫境界,要之皆没离开腔子里器官的修炼,皆是做的炼阴成阳的功夫。陆西星《玄肤论·真息论》云:“调息又自调心始。调心者,摄念归静,行住坐卧,常在腔子里。久久纯熟,积习生常,自然澡雪柔埏,与息相和也。”这就是说,正因为丹家认为人体之中除双目及肾中真精之外,其余一身都是阴,故须自始至终在腔子里做炼阴还阳的工夫。“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并非说人体之外别有一个什么“虚空”,而是至无食、无息、无念、无身之时人体本身便与虚无空灵的境界相通,此时玄关一窍呈象,自可得先天炁而入丹道之门。这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新道学定律,我在《两重天地》一讲中早已叙述清楚。丹家修炼至虚极静笃之时,忽然意念自行停止,体重亦忽丧失,以至脉停息住,无比轻安,不觉有身,此时静极生动,阴极生阳,故“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此种景象,江湖术士“未见如何想得成”!何止丹道不能离人体而修,佛教四禅八定的修持功夫次第,亦皆离不开人的身体。密宗白教的堪布卡特仁波切在《解脱庄严宝论概说》中称人体是“成佛所依人身宝”,此“人身宝”须具足身心方面的三种特质,即“离八难”、“具十圆满”和“三种信心”。“离八难”即远离八种影响学佛的机会和条件,包括未堕入地狱;未堕入饿鬼道;未堕入畜生道;未生于野蛮闻不到佛法地区;未生为天人(天人在乐境,难生修持之心);没有邪见;值佛法住世;未生为无法修持的有生理缺陷之人等。“十圆满”包括投生人道;生于能闻、修佛法之处;诸根具足;未造五逆等大恶业;乐于修佛法等“五自圆满”和值佛住世;佛转法轮;佛法住世;有修佛法和信仰佛教之自由;有善知识传法接引等“五他圆满”。“三种信心”包括深信因果行善敬佛的明净之信心;对诸佛成就证悟成佛的响往之信心;积累善业断除恶业的清净之信心。人体有此离八难、十圆满、三信心之后,即为具足圆满的人身宝,人生如不作修持而轻易浪费此圆满有暇的人身宝,便是浪费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佛机缘。由此可知,无论是想成佛成仙,无论是修到欲界、色界诸天,无论是罗汉、菩萨、地仙、天仙,无论是净、密、禅和丹道,如果要想再加修持,皆离不开此人身宝,性功和命功都要靠人身去用工,这就是“一失人身万劫难”的道理。仙佛必假修炼而成,而修炼必须人身,这是不容置疑的。

丹道不赞成笛卡儿形神二元论的人体观,而是依据新道学关于天人合一、形神俱妙、心物能一元论的宇宙观来指导人的修持实践。密宗和丹道的修持功夫达到高境界,就会出现心能转物、化空为色、出有入无、无中生有的诸多神通,从而引发宇宙观的转变,将形神俱妙的真谛切身体验出来。形神俱妙,与道合一,才是丹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丹道所研究的是可推理、可实证的人体生命科学,是世界各大宗教特别是中国佛道二教中数千年来许多禅宗大师、瑜伽修持者、密宗上师、内丹家前仆后继用自己的人体作实验留下的科学资料和文献,是东方民族的圣人传留下的千古绝学。因之,它不是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的普通心理学,也不是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医生研究的病态心理学,而是一种身心修炼达到最高艺术境界的超人的心理学,是仙、佛、真人层次上的哲学,是行世人不可思议之事,治不可思议之学,达不可思议之境。世俗社会人士对此所作的讥笑和责难,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冬冰,内丹学的理论突破常规科学和哲学的范式是必然的。

实际上,古希腊哲学家那种把心灵看作是大脑的产物和功能的唯物论;那种把心灵看作终极实在,人体和大脑仅是心灵创造的幻影的唯心论;乃至把心灵和肉体都当作实体,视大脑为心灵之房舍的二元论,都与新道学文化的科学观不相符合。新道学文化的科学观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生一”,“一”是宇宙的量子虚空全息场;全息场的涨落产生阴阳互补、相互作用的状态,即“一生二”,“二”是引力和斥力、正物质与反物质、心与物的激发态;进而激发为信息、能量、物质三大要素,即“二生三”,这三大要素组成生机勃勃的世界,即“三生万物”。所有基本粒子都分别具有物质(粒子性)、能量(波动性)、信息(选择性、合目的性)三要素,而物质、能量、信息是可以按一定数学关系相互转化的。基本粒子携带的信息就是一种“原初的心灵”,由它们进化为原子、分子、有机物、细胞直至人的大脑,信息组合的层次越来越高,直至最高层次进化为人的心灵。由此可知,神和形、灵和肉本质上是合一的和互动的,这就是新道学文化心、物、能一元论的宇宙观。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