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怪物猎人触手本子:[环球视线]外媒:“天宫”势不可挡让美难堪(201110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24:24
',1)">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环球视线):“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引起了外媒的热议,有的说,中国向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第一步,从此中国拥有了载人航天俱乐部这个世界最小俱乐部的资格,也有的说,“天宫一号”让美国这个航天大国很难堪,美国现在只能看着中国干瞪眼。
甚至还有媒体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空间站可能就是独占鳌头了,成为太空当中惟一运行的空间站了,而各国争相和中国开展太空合作,将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天宫”上天会产生怎么样的太空影响力呢,接下来还是要请两位专家继续来给我们解读。先带大家也是看几个外媒的评论,比如说像法国的《世界报》说,“天宫一号”它是中国建立永久空间站计划的一个部分,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未来太空探索之路。
美国彭博社说,在中国不断扩大太空行动之际,美国大规模缩减了常规载人航天任务。奥巴马去年还取消了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此外在今年夏天,美国的航天飞机正式退役了。马上从我们的“天宫一号”说到了美国的航天计划了,进行了一个对比。
还有《俄罗斯报》说,国际空间站坠落以后,下一个轨道空间站将会属于中国,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中国或许是世界上惟一既有能力又有热情去入驻太空的国家。
说什么话的都有,特别是像美国这次很多媒体的评论似乎更多的侧重于把中国“天宫一号”的升空和美国国内目标太空探索计划来做一个对比,怎么看世界各国媒体对中国“天宫一号”这种高度的关注?
正在评论:外媒惊叹“天宫”让中国更强大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这里面有一个过程,1992年中国提出“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以来,前期让人感觉走得很慢,有点像龟兔赛跑,到1998年的时候16个国家开始做目标的国际空间站,当时中国也想加入,但是人家不带中国“玩”。于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等他们拥有自己的舱,建了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但是中国那个时候1998年还没有这个技术,杨利伟还早着呢,但是很快中国后半段的加速跑非常快。从2010年10月宣布我们要发射“天宫一号”,一年之后走上来了。第二个,我们整个“天宫一号”的设计团队平均是30岁,这跟西方、欧洲、俄罗斯、美国比,完全不是一代人,就是中国潜力太大。如果30岁的人为“天宫一号”的设计团队,他积累20年,他的经验是什么感觉。像NASA去年有一个报告,就是美国的宇航局,他们科研人员年龄结构都是五六十岁,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中国这个后发力量太大,虽然都似乎跟你原来差距有二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但是他们现在也就走到了太空站这个地方,顶到了天花板了。而中国离这个天花板还有一步,而我的队伍又非常年轻,平均30岁,全部基本是80后。
劳春燕:所以潜力是无穷大,我们也再来说说美国这一次的这种评论,因为美国媒体的评论还是集中在把中国的“天宫一号”,跟美国现在的航天计划做一个对比上,可能也是因为今年航天飞机也退役了,现在美国也没有下一代的航天机亮相,包括像阿姆斯特朗很多美国的航天人都表现的有一些沮丧,杜先生您怎么看,美国现在在太空计划上的心态?
特约评论员 杜文龙:美国人恐怕主要对“天宫一号”,包括我们前一段时间讲嫦娥卫星,从172万公里之外把信号传回来,这好像在美国人的印象中,这不是中国人干的,因为中国整个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国内经济发展在前一段时间并不是特别快,美国人在45年前就完成了双子星座的对接过程。现在“天宫一号”起来了,居然是中国人在这么一个基础上把世界尖端水平掌握了,而且要建立空间站,以后太空中只要是载人的,只要是和“载”、“大”、“圆”有关的,都应该是美国人,甚至是俄罗斯人。因为美国人现在搞的所谓“未来计划”,比如说火星和登月计划都取消了,现在大家眼巴巴盼“猎户座”多人舱,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动静。包括国内金融危机,所以整个形势我感觉并不乐观。但是中国人这种异军突起,这种韧劲,特别是刚才宋老师所讲到的,我们人才储备的优势,这个对美国人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么多、这么年轻的人,包括我们看到美国人很多NASA回顾的过程也是这样,控制人员从30岁干到60岁,这个潜力太大。
劳春燕:很多媒体都是中国这次“天宫一号”的发生升空,看作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象征,不光是美国,包括欧洲、俄罗斯都在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在太空俱乐部当中这种突出的表现,将来我们跟中国到底是合作还是竞赛,都在问这个问题。
正在评论:美媒:与中国太空站合作或竞争?
宋晓军:我觉得当然中国这个太空发展快了之后,在太空空间技术上有一些政策,国际当中的一些政策就有发言权,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太空非军事化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美、俄之所以不计成本的玩太空,是因为他们的军事争霸,大部分的卫星都是争霸出来的。中国在2010年卫星发射的速度跟美国一样多,已经是最多的了,可能未来几年中国是每年发射卫星最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有更多的主导权来倡导太空非军事化的政策,让大家进一步的合作。
劳春燕:美国缩减太空计划,中国开展多项太空计划,在这个反差当中,中国发射“天宫一号”被一些媒体看成是国际实力天平发生倾斜的标志,然而在外媒喧嚣的另一边则是咱们中国的“航天人”,多年来埋头苦干的踏实作风,寂静的太空会默默注视着中国航天梦想的实现。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环球视线):“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引起了外媒的热议,有的说,中国向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第一步,从此中国拥有了载人航天俱乐部这个世界最小俱乐部的资格,也有的说,“天宫一号”让美国这个航天大国很难堪,美国现在只能看着中国干瞪眼。
甚至还有媒体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空间站可能就是独占鳌头了,成为太空当中惟一运行的空间站了,而各国争相和中国开展太空合作,将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天宫”上天会产生怎么样的太空影响力呢,接下来还是要请两位专家继续来给我们解读。先带大家也是看几个外媒的评论,比如说像法国的《世界报》说,“天宫一号”它是中国建立永久空间站计划的一个部分,预示着中国将开启未来太空探索之路。
美国彭博社说,在中国不断扩大太空行动之际,美国大规模缩减了常规载人航天任务。奥巴马去年还取消了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此外在今年夏天,美国的航天飞机正式退役了。马上从我们的“天宫一号”说到了美国的航天计划了,进行了一个对比。
还有《俄罗斯报》说,国际空间站坠落以后,下一个轨道空间站将会属于中国,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中国或许是世界上惟一既有能力又有热情去入驻太空的国家。
说什么话的都有,特别是像美国这次很多媒体的评论似乎更多的侧重于把中国“天宫一号”的升空和美国国内目标太空探索计划来做一个对比,怎么看世界各国媒体对中国“天宫一号”这种高度的关注?
正在评论:外媒惊叹“天宫”让中国更强大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这里面有一个过程,1992年中国提出“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以来,前期让人感觉走得很慢,有点像龟兔赛跑,到1998年的时候16个国家开始做目标的国际空间站,当时中国也想加入,但是人家不带中国“玩”。于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等他们拥有自己的舱,建了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但是中国那个时候1998年还没有这个技术,杨利伟还早着呢,但是很快中国后半段的加速跑非常快。从2010年10月宣布我们要发射“天宫一号”,一年之后走上来了。第二个,我们整个“天宫一号”的设计团队平均是30岁,这跟西方、欧洲、俄罗斯、美国比,完全不是一代人,就是中国潜力太大。如果30岁的人为“天宫一号”的设计团队,他积累20年,他的经验是什么感觉。像NASA去年有一个报告,就是美国的宇航局,他们科研人员年龄结构都是五六十岁,俄罗斯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中国这个后发力量太大,虽然都似乎跟你原来差距有二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但是他们现在也就走到了太空站这个地方,顶到了天花板了。而中国离这个天花板还有一步,而我的队伍又非常年轻,平均30岁,全部基本是80后。
劳春燕:所以潜力是无穷大,我们也再来说说美国这一次的这种评论,因为美国媒体的评论还是集中在把中国的“天宫一号”,跟美国现在的航天计划做一个对比上,可能也是因为今年航天飞机也退役了,现在美国也没有下一代的航天机亮相,包括像阿姆斯特朗很多美国的航天人都表现的有一些沮丧,杜先生您怎么看,美国现在在太空计划上的心态?
特约评论员 杜文龙:美国人恐怕主要对“天宫一号”,包括我们前一段时间讲嫦娥卫星,从172万公里之外把信号传回来,这好像在美国人的印象中,这不是中国人干的,因为中国整个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国内经济发展在前一段时间并不是特别快,美国人在45年前就完成了双子星座的对接过程。现在“天宫一号”起来了,居然是中国人在这么一个基础上把世界尖端水平掌握了,而且要建立空间站,以后太空中只要是载人的,只要是和“载”、“大”、“圆”有关的,都应该是美国人,甚至是俄罗斯人。因为美国人现在搞的所谓“未来计划”,比如说火星和登月计划都取消了,现在大家眼巴巴盼“猎户座”多人舱,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动静。包括国内金融危机,所以整个形势我感觉并不乐观。但是中国人这种异军突起,这种韧劲,特别是刚才宋老师所讲到的,我们人才储备的优势,这个对美国人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么多、这么年轻的人,包括我们看到美国人很多NASA回顾的过程也是这样,控制人员从30岁干到60岁,这个潜力太大。
劳春燕:很多媒体都是中国这次“天宫一号”的发生升空,看作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象征,不光是美国,包括欧洲、俄罗斯都在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在太空俱乐部当中这种突出的表现,将来我们跟中国到底是合作还是竞赛,都在问这个问题。
正在评论:美媒:与中国太空站合作或竞争?
宋晓军:我觉得当然中国这个太空发展快了之后,在太空空间技术上有一些政策,国际当中的一些政策就有发言权,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太空非军事化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美、俄之所以不计成本的玩太空,是因为他们的军事争霸,大部分的卫星都是争霸出来的。中国在2010年卫星发射的速度跟美国一样多,已经是最多的了,可能未来几年中国是每年发射卫星最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有更多的主导权来倡导太空非军事化的政策,让大家进一步的合作。
劳春燕:美国缩减太空计划,中国开展多项太空计划,在这个反差当中,中国发射“天宫一号”被一些媒体看成是国际实力天平发生倾斜的标志,然而在外媒喧嚣的另一边则是咱们中国的“航天人”,多年来埋头苦干的踏实作风,寂静的太空会默默注视着中国航天梦想的实现。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