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爱宕百合头像:施乐梦工厂:乔布斯和盖茨先后至此“盗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45:16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我的任务是创造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技术。如果产品部门无法利用我们的技术,这不是我的罪过。”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泰勒这样说。在外人的眼里,这个研究中心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技术王国”。 科研人员只需埋头工作,一旦他们有新的设想,泰勒就会帮助处理所有的杂事: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

  “我们只招收那些眼睛里有火焰在跳动的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与施乐其他员工的文化是如此明显不同,研发中心的人留长发,不洗澡,甚至不穿鞋子上班,他们每周都在“豆袋房”里开会。之所以叫“豆袋房”,是因为在这里,参会者用塞满豆子的口袋当坐垫。这些人的另类造型甚至吸引了《滚石》杂志,还上了封面。

  一位在研发中心工作过的员工曾经说过,施乐是两种人的天堂:销售人员和研究人员。但二者之间显然没有融合,施乐决策者及产品部门负责人和研发中心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这使得许多潜力巨大的技术根本得不到施乐决策者的理解,因此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商品。

  在当时的施乐公司,有形无形中分为“复印机帮”与“西海岸帮”两个帮派,研发中心应该属于后者。“复印机帮”认为,“西海岸帮”研究的那些复杂玩意儿不可能帮公司赚钱。“西海岸帮”则将“复印机帮”视为落伍于世界潮流的老古董。

  施乐的第三任CEO大卫?卡恩斯(David Kearns)对研究中心的态度和前任不同,他曾经说过,研究中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它的工作与公司业务没关系。他开始力图将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与公司的主要业务统一起来,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鲍勃?泰勒对此表示不满,他希望研究中心提供的是宽松的研究环境。

  1983年9月19日,泰勒被迫辞职,这条消息震撼了整个研究中心。过了年底,在拿到一年的红利、股票期权后,大规模的辞职爆发,天才们纷纷离去。在大家的眼里,泰勒不仅仅是中心的领导,而且是这个奇妙领地的守护神。泰勒离去,没有谁能将他们再次凝聚在一起。阿伦?凯说:“泰勒为施乐牺牲了许多,因此我们不愿听到许多胡言乱语。”

  被释放的巨大浪潮

  1996年,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乔布斯侃侃而谈:“施乐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

  乔布斯直接、盖茨间接从施乐Alto电脑学艺后,将拥有带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衍生为Macintosh和Windows;施乐发明了以太网技术,今天的最大受益厂商是思科;施乐推出了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而该领域最成功的厂商之一是Adobe;施乐在激光打印机技术上起步很早,而一度在商业上最成功的是惠普。

  曾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一名技术员、后任微软公司Word及Excel软件首席设计师的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这样评价帕洛阿尔托研研究中心对IT产业界的贡献:“一个巨大的浪潮被释放出来,惠及了依托于此的所有行业。”(姜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