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石臼湖 攻略:美国版“零利率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4:19
2011年10月09日 05:42 AM

美国版“零利率困境”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报道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英文 对照 评论[2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就在10年多以前,我曾经花费过不少时间,在日本央行(BoJ)与官员们讨论超低利率的悖论问题。当时,日本央行官员面临着来自政界人士和市场的巨大压力,要求他们推动经济增长;于是,他们适时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即日本的零利率政策(Zirp)。

然而,他们越是尝试使用零利率政策,就越是对其能否真正生效感到怀疑。他们哀叹道,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日本的金融体系如此支离破碎,以至形成了一种两极分化的格局:一些公司急需现金,但借不到钱,因为无论实施零利率政策与否,各家银行都过于规避风险,不愿承担信用风险。

然而,那些并不需要贷款的健康公司却发现筹集资金非常容易。这种两极分化的结果是一种经典的流动性陷阱。正因如此,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速水优(Masaru Hayami)等人曾私下开玩笑说,他其实应该加息,而不是降息——因为加息起码还能取悦长期受累于低利率的储户。

如今,日本的阴影正笼罩在美联储上空(而且,这并不仅因为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从事学术工作时,撰写了大量有关零利率政策的文章,并质疑速水优执行该项政策时是否尽心尽力)。近期,美联储宣布实施“扭转”操作——美国版零利率政策的最新表现形式:即购买长期债券和抵押贷款证券,并卖出短期债券和政府债券。

“扭转”操作的目的是降低长期借贷成本,从而向企业部门和抵押贷款领域提供更多的贷款。

然而,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所表述的那样,美联储的问题与十年前的日本相似:即经济表现得“两极分化”。许多美国大公司,特别是全球化运营的公司,其盈利能力很强、且流动性充沛。因此,IMF指出,对于它们而言“向银行贷款和在资本市场融资仍很容易”,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但大多数中小公司——或者说那些通常在美国国内、而非海外创造就业机会的实体——却发现筹资十分困难。例如,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nternational Franchise Association)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虽然3月份其半数会员预计信贷状况将很快改善,但即使国债收益率已在下降,目前预计政府将放松货币政策的比例仍不到四分之一。

抵押贷款市场也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上周四,房地美(Freddie Mac)宣布,在实施“扭转操作”之后,常规的30年期定息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已跌至4.01%的历史低点(美国西部地区则仅为3.95%)。华尔街银行家们正津津乐道的,是精明的金融家如何以最低利率、对房屋贷款进行再融资的故事。但是,正如国际金融协会(IIF)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要想利用抵押贷款利率降低的机会,借款人必须对其抵押贷款进行再融资,但如果房屋净值缩水,再融资要么难度很大,要么干脆毫无可能。”换言之,扭转操作对于负净值家庭(估计将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毫无帮助;对那些身处困境的家庭(也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亦是如此。而更糟糕的是,房利美(Fannie)和房地美并未获准对其贷款进行再融资。难怪在房屋负净值和收回房屋所有权水平较高的社区,抵押贷款批准率下降得最快——而这恰恰是美联储想要帮助的地区。

是否存在解决办法?上周末IMF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可分为三类。有些声音,尤其在欧洲,要求监管机构通过设定指标或者施加政治压力,“敦促”银行放贷。例如,不妨看看本周英国金融政策委员会(FPC)提出的要求——英国也面临着两级分化的问题。但是,银行游说人士反驳称,削弱收紧资本金标准的努力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国际金融协会则表示,正在妨碍信贷供应的因素是监管过度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当前一些经济学家正向美联储和其它央行施压,要求它们更直接地亲自参与放贷。例如,美联储前任副主席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倾向于美联储购买更多抵押债券、乃至公司债的主张;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建议,则是将对美国小企业的贷款证券化,然后再由美联储以另一种版本的扭转操作购入。

此类主张可能会起到微弱的帮助作用;购买证券化、打包的中小企业贷款的主意,似乎也有些道理。但这些都不是灵丹妙药,尤其是在欧元区问题使得美国的银行更加回避风险的时候。倘若速水优今天仍然健在,了解一下他会提出何种建议将十分有趣,但更有趣的,是看看伯南克又将如何回应。

译者/邢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