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餐桌椅:零利率之后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05:34
零利率之后是什么?作者:Lov_vinccy  发表日期:2011-1-2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年一开春,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几乎都将利率降到了零或者接近于零的水平。
    我当时就一直在思考,这意味着什么?
    是啊,全世界的零利率,这种全世界在货币出现以来的这4000年来都不曾出现过的情况,底意味着什么?
    现在,过去了近2年,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依然保持着当时几近于0的基准利率,中国则经过了2010年10月份和12月份的两次加息,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5%。
    通胀如此严重,为什么不加息,即便加息,加息的那一点点连当初降息比例的1/10都不到,却都如此小心翼翼……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整理自己的思路,将其写成一篇文章,现在呈现给大家,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明白这个世界。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25:02 

 

  “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这是农作物,属于植物。
  猪生猪崽、羊产羊羔、马下马驹,这是牲畜,属于动物。
  毫无疑问,这都是自然界很正常的事情。
  但金钱这玩意儿,无论是贝壳、金属还是纸币,它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不管你是给埋在土里还是放到什么动物的肚子里,别说放上一年,哪怕“等你一万年”,它也是不可能会给你下崽子的。
  如果你偏偏期望“大石头生小石头”,你说大家会不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那就要问了,谁规定了金钱一定要有“利息”?
  钱为什么会有利息,这要从财富和金钱的概念说起。
  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在种庄稼的时候,他们看到点下几颗种子,来年收获一堆谷穗;在豢养动物的时候,他们看到,牲畜养个一年半载,总会生出来幼仔。
  粮食和牲畜,这正是古人们的财富——至于钱,无论是贝壳还是金属铸币,只不过是用来交换这些财富的媒介,或者说,是粮食、牲畜的一个代表。
  既然无论是粮食还是牲畜,都会孳生更多的财富,那么作为财富代表的金钱,人们在借出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想到要要求利息。
  比方说,苏美尔人用mas表示牲畜的“幼崽”,这个词同时也表示“利息”。
  在今天,我们极为常用的“capital(资本)”这个英文单词,它的本意就是“牲畜总头数”或者“财富”;“pecuniary(与金钱有关的)”这个英文单词,则是来源于拉丁语的pecus,也是表示“一群牲畜”的意思。
  也就是说,钱,因为是财富的代表,所以要有利息。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29:24 

 

  (1)钱为什么会有利息
  说一句让你很难相信的话:利息这东西,产生的比钱还要早!
  在针对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文明考古发掘中,人们在他们泥版记录的文献中,发现了那时候的苏美尔人就要求按照数量来借贷粮食、按照重量来借贷贵金属,并且需要为这些借贷支付利息。
  下图即为苏美尔人的一块泥版文献及局部文字放大图。
  到了大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谷物借贷的最高年利率为本金的1/3,而银子贷款按照重量计算每年利息最高为本金的1/5,债主的土地、妻妾、子女和奴隶都可以用来抵押。
  正式出现的“钱”之中,中国的“货贝”(充当货币的贝壳),产生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至于西方的金属铸币,最早的推断,也不过产生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
  也就是说,怎么着来看,利率的产生年代都比钱要早。
  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金钱所产生的利息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这是农作物,属于植物;猪生猪崽、羊产羊羔、马下马驹,这是牲畜,属于动物——这都是自然界很正常的事情。
  但金钱这玩意儿,无论是贝壳、金属还是纸币,它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不管你是给埋在土里还是放到什么动物的肚子里,别说放上一年,哪怕“等你一万年”,它也是不可能会给你下崽子的。
  如果你期望着“大石头生小石头”,你说别人会不会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钱为什么会有利息,这要从财富和金钱的概念说起。
  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在种庄稼的时候,他们看到点下几颗种子,来年收获一堆麦穗;在驯化动物的时候,他们看到,牲畜养个一年半载,总会生出来幼仔。
  粮食和牲畜,这正是古人们的财富——至于钱,无论是贝壳还是金属铸币,只不过是用来交换这些财富的媒介,或者说,是粮食、牲畜的一个代表。
  既然无论是粮食还是牲畜,都会孳生更多的财富,那么作为财富代表的金钱,人们在借出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想到要要求利息。
  比方说,苏美尔人用mas表示牲畜的“幼崽”,这个词同时也表示“利息”。
  在今天,我们极为常用的“资本(capital)”这个英文单词,它的本意就是“一群牲畜”或者“财富”;而“与金钱有关的(pecuniary)”这个英文单词,则是来源于拉丁语的pecus,也是表示“一群牲畜”的意思。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32:09 

 

  (2)最早的利率
  (2)古今中外话利率
  在代表着财富索取权的标准金钱产生之后,“金钱”和“利率”就成了一对孪生兄弟,各个民族在制定自己经济方面的法规之时,金钱借贷的利率都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长河,利率变化之大的确让人瞠目结舌。
  在长达3000年的金属铸币时代,钱这玩意儿和社会诸多商品并没有太大区别,少了贵,多了贱——当货币充裕的时候,其借贷利率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
  例如,古希腊的雅典经常和波斯发生战争,贵金属匮乏,社会上用钱很紧张,于是有些高利贷者按照每月48%的利率贷出资金,即使不考虑复利,其折合年利率也高达576%。
  相反,古罗马社会早期,通过战争掠夺了大量贵金属财富,国家金银币充足,于是在法律中就将年贷款利率规定为本金的1/12(8.33%),实际中的贷款利率甚至低到只有4%。
  凯撒大帝的朋友布鲁特斯(Brutus)试图收取殖民地萨拉米斯城(Salamis)48%的贷款利率时,同时代的西塞罗(Cicero)就提醒这个想钱想疯了的家伙,说我们的法定利率上限才是12%。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33:20 

 

  在代表着财富索取权的标准金钱产生之后,“金钱”和“利率”就成了一对孪生兄弟,各个民族在制定自己经济方面的法规之时,金钱借贷的利率都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长河,利率变化之大的确让人瞠目结舌。
  在长达3000年的金属铸币时代,钱这玩意儿和社会诸多商品并没有太大区别,少了贵,多了贱——当货币充裕的时候,其借贷利率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
  例如,古希腊的雅典经常和波斯发生战争,贵金属匮乏,社会上用钱很紧张,于是有些高利贷者按照每月48%的利率贷出资金,即使不考虑复利,其折合年利率也高达576%。
  相反,古罗马社会早期,通过战争掠夺了大量贵金属财富,国家金银币充足,于是在法律中就将年贷款利率规定为本金的1/12(8.33%),实际中的贷款利率甚至低到只有4%。
  凯撒大帝的朋友布鲁特斯(Brutus)试图收取殖民地萨拉米斯城(Salamis)48%的贷款利率时,同时代的西塞罗(Cicero)就提醒这个想钱想疯了的家伙,说我们的法定利率上限才是12%。
  到了中世纪时期,利率也有了很大的反差,比方说在12世纪英国的个人贷款常常需要支付每年52%~120%的高昂利率,就在同一个时期,作为欧洲货币金融中心的荷兰,其长期不动产抵押贷款的利率仅有8~10%。
  由于还款记录良好,14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曾发行利率为5%的债券,销售时的价格甚至超出原有面值;因为奥地利国家领导人信誉一般不甚良好,长得英军无比的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却不得不为借款支付80%的利息。
  帅哥们要记住了,长得帅,并不能降低自己借钱的成本!
  到了15世纪,法国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在意大利为他的战争筹款之时,利率高达100%,而意大利的商人们却能够以5%~10%的利息借到资金。
  不过,总体来看,整个中世纪期间,欧洲最普遍的借款利率一般介于8%~10%之间,部分国家或极端时期的利率也有可能降低到5%以下,或者20%以上。
  相比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欧洲,一直处于小农经济循环中的中国古代,借贷的利率一直相当高昂。
  先秦时代的著作《管子》提到,在现今的齐鲁大地,民间借贷往往是“倍贷”,也就是说,年利率是100%,此外还有“中伯伍也”、“中伯二十也”,其借贷利率分别是50%和20%。
  到了秦汉时代,编写《史记》的司马迁认为,做生意中的各行各业都有20%的利润,所以借贷利率也应该设置在每年20%左右。
  司马大史学家的观点实在是太过于仁慈。
  实际上,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利率的标准一直都是按照庄稼生长的特点来的,借贷也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有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贫苦百姓才不得不选择借贷,放贷方此时具有完全的议价权,因此,从秦汉到两宋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中国的借贷利率一直维持在50%~100%的高位。
  到了宋朝之后,随着纸币这种“廉价货币”的出现,中国的利率有所下降,但也一直保持在35%~60%的高位。
  可想而知,借贷的资金成本一直如此高昂,从事商业贸易真的是风险非常大的一种行为,大家的选择自然便是躲开这一块儿。
  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从欧洲孕育,但却没有在相对而言经济更发达的中国产生,你不能不说与资金高昂的借贷利率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贵金属的大量开采和涌入,带动了接下来几百年内世界范围内利率的降低,欧洲国家发行国债的利率降到了5%~8%的水平。
  比方说,17世纪的荷兰成为著名的“海上马车夫”之后,一跃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成为了全世界的贸易经纪人,信誉极其良好的荷兰政府可以以3.75%的利率为其8.33%的国债进行融资,荷兰商人甚至可以以1.75%的借贷利率实现融资。
  不过,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借钱要看借给谁了”——尽管西班牙是开采和攫取“新世界”金银最主要的主儿,但由于王室奢侈无度的挥霍和战争,西班牙王室曾经多次国债违约,在荷兰人能够以3.75%的利率借到钱的时候,西班牙王室的短期贷款利率依然高达40%。
  不管做人还是做政府,都要有信用,这可以降低资金借贷成本!
  从明朝开始,中国的货币再度从纸币转向了白银,随着白银的大量涌入,中国借贷的利率也下降到了25%~40%之间,但相比西方国家,依然是高得离谱。
  这下你该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在1998年以前,都不能接受贷款买房这样的事儿——普遍的利率都在50%以上,借的是一点点钱,还回去的却都是血和肉!
  持续几千年的高利率,老百姓骨子里都对借钱都有恐惧感!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35:10 

 

  (3)近现代以来的利率
  当然,我承认的是,在“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传说中,2000年以后中国人骨子里的这点恐惧感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房价上涨过程中被驱散,在政府刻意营造的氛围下,现在的神州大地,是个人都知道“买房能升值”!
  进入19世纪以来,由于众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实施“金本位制”,货币的供应趋向于稳定,而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使得资金的借贷利率在欧洲国家基本变得一致,普遍都在5%左右。
  到鸦片战争以后,罪恶的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国,看到中国的利率如此之高,赶紧把他们的钱都拿过来贷给中国人民,只要10%~15%的利率,一下子都把中国原来的高利贷行业给打垮了,中国的借贷利率也降到了10%~15%左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严重的冲击了原有的世界利率格局。
  大战爆发之后,原有的货币“金本位制”解体,不兑现纸币的普遍出现,为利率升降和变化打开了另外一扇荒唐之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世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通货膨胀则是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支付,到了傍晚,一只面包的价格等于早上一幢房屋的价值。
  在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之下,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创造了历史——1922年,柏林交易所记载的活期贷款利率超过10000%。
  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在美国的领导下,世界经济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都与美元挂钩,实施固定汇率,而美元则与黄金挂钩。
  美元当仁不让地成为最有价值和最有信誉的货币,美元的利率也成为其他各个国家的货币利率确定的标准。
  从1945年到1971年,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利率约为3%~5%之间,优质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可以以4.5%的利率实现融资。
  其他国家的政府和公司自然就没有美国政府和公司这么优越的融资条件了,但鉴于西方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利率也并不十分离谱,诸如英镑、马克等发行国债和优质公司债券融资的利率大都在4%~8%之间。
  1971年布雷顿森林的体系的垮台,意味着全世界第一次同时滑入到不兑现纸币时代,原来自动调节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利率升降阀门完全被严格控制,起不到原有的调节作用,于是我们不得不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超低利率和匪夷所思的超高利率交替闪现的时代。
  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由于全世界都陷入了滞胀,借贷利率普遍暴增,尽管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只有6%左右,但西方国家的实际的借贷利率普遍达到了10%以上,连政府的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其利率也升高到8%左右。
  1980年~1981年,美元的拆借利息达到了惊人的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冲上17.3%——英镑也与此类似。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除出现某些国家恶性通货膨胀或政府多次违约之外,这是人类社会极其罕见的高利率!
  1990年代以来,由于充当世界货币的美元价值再次稳定,世界范围内的货币利率开始逐渐下降,在21世纪开始之前,利率水平大概维持在6%左右。
  21世纪的第二年世界便遭受重创——911恐怖袭击发生,引发经济衰退。
  借口“刺激经济”,美联储再一次举起降低利率、滥发钞票的“法宝”,美元供应量快速增加,虽然各国中央银行的名义利率并不高,但实际中的利率却在不断攀升——由于进入了纯粹的信用货币时代,纸币的发行数量完全取决于政府对自身的约束,全世界的纸币利率可谓千差万别。
  美联储一直企图将美元利率维持在4%~5%的水平;日本政府和日元的信誉一直比较好,所以在2001年以来日本央行可以持续多年维持着0.01%~0.1%的超低利率;拉美国家政局动荡,动辄陷入通胀危机,于是我们就看到1990年元旦前夕,阿根廷银行为大储户提供超过7200%的年利率。
  根据有资料可循的数据,下表所示的是1857年-1989年超过12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年均名义利率、通胀率以及实际年均利率的变化情况。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36:36 

 

  年均名义利率(%) 通胀率(%) 实际年均利率(%)
  1857-1859 9.84 0.64 9.19
  1860-1869 8.00 5.80 2.20
  1870-1879 7.41 -3.22 10.64
  1880-1889 5.14 -0.97 6.12
  1890-1899 4.51 -1.23 5.75
  1900-1909 4.16 0.82 3.34
  1910-1919 4.77 3.73 1.04
  1920-1929 5.08 3.00 2.08
  1930-1939 3.89 -2.12 6.01
  1940-1949 2.71 4.49 -1.78
  1950-1959 3.31 2.65 0.66
  1960-1969 5.02 1.81 3.2
  1970-1979 8.24 5.97 2.97
  1980-1989 11.32 6.63 4.69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42:00 

 

  (4)零利率时代
  刚才看到“海宁的马甲”在经济杂谈栏目那里发的文章“负利率与市场逻辑”,其实,大家理解的利率都是实际计算下来的负利率,还有真正的名义负利率。
  在百度百科上查阅“负利率”的概念,你得到如下定义:“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
  进一步的解释是,“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
  其实,当前的这个负利率只是老百姓计算自己实际财富损失时候所说的负利率,是老百姓自己计算的负利率,还有名义上的负利率。
  名义负利率极为罕见,至少在1971年之前400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出现过。
  罕见是有原因的。
  利率倘若为负值,意味着借钱人不用从事生产,只用借钱就行了,杨白劳从黄世仁那里借到钱之后,黄世仁从此必须源源不断的给杨白劳送钱花。
  这是什么样的“美好时光”啊?
  不过,“极为罕见”并非意味着“从未出现”!
  1970年代末,由于瑞士法郎十分坚挺,瑞士央行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干预外汇市场,致使瑞士银行间市场出现过名义利率瞬间为负的情况。
  瑞士的银行以保密工作做得好而世界闻名,符合“闷声发大财”的那种低调、低调、再低调的思路,所以地球上的有钱人都爱到瑞士的银行那儿存钱。
  更加可恶的是,这些有钱人中还包括一小撮“罪恶的犯罪分子”,他们把走私毒品、贩卖军火、贪污受贿、杀人放火所得到的钱存到瑞士银行洗钱,搞得瑞士银行的保险柜都不够用——所以,瑞士银行就曾经宣布过,鉴于“管理成本”问题,所以对存入自家银行的钱收取那么一点点的负利率……
  即便在过去5000年中已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利率,但面对今天我们各个中央银行所设定的低利率,估计“历史长河”老先生还是要看得目瞪口呆。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挽救世界经济”名义之下,全球央行的老大——美联储在2008年12月17日,将美元的基准利率降低到0-0.25%的历史低位,其他央行纷纷跟进。
  欧盟央行,2009年5月7日起,将欧元的基准利率降低到1.00%的历史低位,同日,英国央行也将英镑利率降低到0.5%的历史低位;
  瑞士央行,2009年3月12日将瑞士法郎的利率降低到0.25%的历史低位;
  日本央行更是主动跟进,在2008年12月19日就将日元利率降低到了0.1%;
  其余的,诸如加拿大央行,在2009年4月21日,将加元的利率降低到0.25%的历史低位,新西兰元0.25%,挪威克朗 1.75%,丹麦克朗1.2%,瑞典克朗0.25%,韩元2%,港币0.01%,台币1.625%……
  相比之下,中国2.75%的一年期存款利息,不是太低,反而是太高了!
  再简单算一下你就知道,以上国家经济总量相加的话,差不多要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
  根据当代最盛行的通货膨胀理论,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之为通货膨胀,反过来说呢,CPI小于3%,并不被认为存在通货膨胀——这样以来,凡是名义利率低于3%,我们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负利率或者零利率了!
  无怪乎有人感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让人类一起跨入信用货币时代;本次金融危机,则是让人类携手跨入了“零利率时代”!
  你还别说,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救市”过程中,还真有一家央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名义负利率——这就是瑞典央行。
  为了鼓励商业银行放贷给个人而不是囤积现金,从2009年7月8日开始,瑞典央行对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负利率,也就是说,往央行存钱,不仅收不到利息,还要倒贴钱。
  不过,瑞典央行规定的这个负利率是对银行的,不是对普通大众的,因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必须强制放入央行的,所以这个负利率也就是强制的。
  瑞典央行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按照传统的理论,“0”是借贷利率的极限,实际上绝非如此,即便是纸币这样极其容易存储的钱,也是有存储成本的。
  可不,你买个保险柜也还要钱呢!
  美联储的一位官员估计,纸币的实际存储成本大概介于现金价值的1%~2%。这意味着,-1%或-2%的利率,可能不会引发人们一下子都冲到银行去提取现金。在这个利率水平上,人们还是愿意把现金存到银行,而不是把它藏在床底下、墙缝里,并雇佣几个彪形大汉24小时看守。
  正是根据这一理论, 2010年10月25日,参考美国的CPI数据,美国财政部发行了的规模100亿美元的通胀挂钩债券(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TIPS),设定的利率居然是-0.55%!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29 20:50:50 

 

  (4)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利率
  2010年11月1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全世界都在谴责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在11月3日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
  有人不禁要问了,既然全世界都在指责,为什么美联储(Fed)还是执意要采用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方式来直接印钞?
  估计美联储很想告诉大家,“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971年以来,全世界同时一下子陷入到信用纸币时代,为了更好的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几乎所有政府都实施了“盯住利率,放开货币”的政策。
  什么意思呢?
  “盯住利率”,意思就是由中央银行或政府规定一个利率标准,比方说存款利率是多少、贷款利率是多少、银行间借款利率是多少……“放开货币”的意思是说在设定的利率条件下,全社会钱的数量自由浮动,想要多少有多少。
  就这样,钱的利率就成了“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接下来的经济理论连我们不怎么懂经济的人都知道——
  “经济过热”的时候,通过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社会上流通的钱就会减少,经济就会自然“降温”;相反,如果“经济衰退”,于是就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这样经济就会成功“复苏”……
  果然美妙无比!
  就如同孩子们所玩的跷跷板游戏一样,这头压下去,那头压上来,有了这样的纸币政策,无论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经济就可以实现永久的平稳增长……
  对于美元来说,为了“维护”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过去40年,美国的经济就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发展的(当然其他国家也是)。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美联储再次玩起了那个屡试不爽的把戏——赶紧开始降利率,自2007年9月份把原来为5.25%的美元基准利率给降到了4.75%。
  一看,还是不行,于是接着降,4.5%、4.25%这样一路下坡,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已经降到2%的历史低位。
  没想到的是,以往每每应验的把戏忽然不灵了!
  到了2008年9月份,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成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怎么办?
  继续降!
  还是不能解决?!
  再接着降!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0-0.25%这样人类历史上所不曾出现过的美元基准利率,并一直维持至今,下图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元基准利率的变化情况。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美国经济依然深陷泥沼。
  要不是遇到“0”这个讨厌的利率极限,本来美联储可以把利率一直降下去。
  也正是在降低利率这个招数用到尽头之后,美联储才不得不采用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你要知道的,直接印钞票,美联储也是情非得已啊!
  注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先生(Ben Shalom Bernanke)的说法。
  2010年11月19日,伯南克在法兰克福的讲话中解释美联储量化宽松的时候说,美联储对美国国债的购买“主要通过降低长期债券利率来影响美国经济”——乖乖啊,原来目的还是为了降低利率啊!!
  伯南克还信誓旦旦的给大家保证,低利率相当于“更适宜的经济环境”。
美国2000年以来的利率变动情况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21:14 

 

  (5)利率与钞票VS咸菜与馒头
  在美国QE2实施之前,美国已经实施了1.75万亿美元的QE政策。
  无论是“降低利率”还是“量化宽松”,其目的都是一个——增加钞票!
  换句话说,“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区别的只不过是印钞票的方式。
  信用货币时代,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某个利率下,大家都从央行来借钱,由于不必受到商品数量的限制,只要不存在纸张或者油墨不足的情况——
  钱嘛,对于借贷者来说,只要你愿意接受约定的贷款利息,可谓是能借多少借多少”,而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想要多少有多少”!
  这就是“降低利率”印钞票的方式。
  即便由于低利率存在的时间过久,出现了所谓的“经济过热”,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借口之下,货币当局们从来都是观察再三、思前想后,然后疑虑重重、一步三回头的一点点的加息,今天加0.025%,一年后加息0.05%,把加息的时间段尽可能的延长。
  相反,如果出现了一点所谓“经济衰退”的苗头,央行们在降息的时候可谓是下山如猛虎,经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把利率从10%降到6%、4%、2%……
  大家不妨想一下,从2001年迄今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幻,美元和人民币的利率变动是不是“完美演绎”了以上情节?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个央行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忙不迭的赶紧将利率降低到接近与零的历史最低水平?
  如此一来,哪个国家的货币供应数量不快速增加那才是怪事呢!
  假定全世界只有100个馒头、100份咸菜和200元钱,正常的对应关系应该是1个馒头和1份咸菜都是1元钱,现在社会上的钱一下子变为400元,有人看出来咸菜具有“升值潜力”,于是就开始用多余的钱买咸菜,导致1份咸菜价格从1元涨价到3元……
  你说咸菜价格能不能降下来?
  中国移动请王石做了一个广告,站在珠峰顶端,豪气干云的说,“我能!”
  是,政府动用行政手段,甚至国家权力机关,的确能够强制让咸菜价格下降。
  比说让1份咸菜从3元降低到2元,但钱的总量有那么多,你强行规定下,咸菜降下来,就只能馒头涨价了,于是1个馒头价格就从1元涨到2元。
   中国为啥“蒜你狠”完了是“豆你玩”,“姜你军”还没有结束,“苹神马”, “煤超疯”又来了,都是这样一个道理——更不必说坚持暴涨了8年的“房坚强”!
  归根结底,都是低利率造下的孽!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政府千万别装作对物价义愤填膺的样子,动辄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跟绿豆、大蒜和猪肉过不去,真想控制物价,加息才是硬道理!
  按照现在世界各国央行所制定的利率情况——如果现在你手头有100元钱,要想实现翻倍,存在中国的银行,不考虑复利,需要四十年;如果存在美联储,需要四百年;如果存在日本银行那里,那就是“一千年以后”;如果存在香港的汇丰银行那里,那就真是要“等你一万年”了!
  如果一个人从25岁开始工作挣钱(笔者本人到26岁才参加工作),到65岁退休,劳动年龄总共才40年,至于所谓的400年、1000年和10000年,对于个人来说,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生命长度。
  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全球各个央行所规定的利率的荒谬性!
  咱是中国人,管不了美联储和美元,就说说自己的人民币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100元存款,40年翻一番,根据“币值稳定”的说法,难道按照5.1%这个CPI计算,40年后的200元钱,相当于今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就不说40年前了,如果谁有兴趣,有资料,有数据,可以把30年前或者20年前乃至10年前的物价数据与现在比一比,就知道那个2.5%的利率有多低!
  今年上半年干旱、洪涝灾害频繁见报,地质灾害更是去年同期的十倍多,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无论天公地母怎样肆虐,11月中国的CPI也仅仅上升5.1%,统计局发言人依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预计可以实现全年的物价控制目标……
  有这些数字在手,领导们又可以信心满满地宣布:“经济正朝预想方向发展”!
  等到年末总结的时候,更是照样自信满满的宣布:“在***和***的关怀下,实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艰巨目标,取得了什么什么样的伟大成果……”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22:37 

 

  (6)负利率,你到底伤害了谁?
  低利率在中国是个老问题,从1980年以来的31年中,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年均为5.8%,而年均CPI涨幅为6%,实际存款利率为-0.2%。
  在1997年以前,中国还实行储蓄存款保值政策,当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时,商业银行要对储户贴补存款利率低于CPI涨幅的差额部分,即实际存款利率至少为0而不会是负数。
  在1997~2003年存款利率是高于通胀率,但2003年再次出现负利率后,储蓄存款保值政策没有被恢复实施。
  从这一点来看,最近八年中国利率水平绝对是历史最低,下图是1996年以来15年内中国的银行间拆借利率(相当于基准利率)、CPI的情况。  
  
  奇怪的是,我发现中国的“银行间拆借利率(银行之间的借款)”居然要远比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可谓是见识了所谓“同行是冤家”这句话。
  一般来讲,利率总水平高低首先影响资金供求,从而影响社会的总体货币量。
  其次是作为分配手段,调节存款人、金融机构、贷款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最后,是引导稀缺资本流向,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更高的地方去。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负利率到底补贴了谁、伤害了谁?
  在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数的情况下,存款越多,账面无形损失越大,存钱不如花钱——对于中高收入群体而言,负利率有利于刺激他们消费,扩大他们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大件商品的需求,比方汽车。
  这倒的确是可以扩大内需,然而,在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扩大内需反而会加快整体物价上涨的步伐。
  然而,银行里还有相当部分的钱它不得不接受这些损失,这恰恰就是中低收入者的“强制性储蓄”。
  所谓强制性储蓄,因为这些钱是中下层人民为教育、医疗、养老、保命所攒,或是随时应急所需,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它们不能也不敢消费,更不能、也不敢转化为投资,尤其是广大农民。
  目前居民储蓄存款29万亿元,利率低于中性水平至少3个百分点,相当于居民每年收入少增约9000亿元!
  从这个意义上讲,负利率作为一种财富再分配工具,它在进一步掠夺社会弱势群体原本可怜的一点财富。
  廉价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另外一种理念更是对社会道德具有深深的摧毁作用,那就是——花自己的钱不如花别人的钱,花今天的钱不如花明天的钱……
  当能贷到款的个人和企业几乎是零成本拿到钱之后,有钱就能投机,投机就有钱赚——这时候,只要能从借到钱就是赚,或者说,借到钱的就总是赢。
  又是哪些人能不断的从银行里借到钱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那些有财产作抵押的富人,那些与银行和政府有关的人!
  在负利率时代,普通百姓的钱都在银行里蒸发、缩水,而另一方面,能够最先从央行获得钞票的银行业和金融业,能够从银行得到大量贷款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与此有关的人却都发了大财。
  世界其他国家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差一般为1%左右,看看上面中国一年期的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差(多年都在3%以上)就知道,中国特色就是不一样!
  无怪乎按照利润计算,2009年全世界十大银行中,前五名有4个都是中国的,那,这个金融业“管理人员”的收入,还不高到天上去?
  咱老百姓这辈子估计都不用想了……
  下图就是1995年以来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情况(从右向左,观察差值)。
  
  所以说,负利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价问题或通胀问题,它更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它掠夺弱势群体,并帮助强势利益集团敛财致富。
  低利率诱发巨大信贷需求和资金需求,廉价货币政策释放出了巨大的流动性,当游资、热钱横行之时,投机一定变得更疯狂、更猖獗,因为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其随便一下的投机暴利都远远超过投资回报……
  负利率之下,当随随便便一个投机者几个月半年时间获得的财富都远远超出诚实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获得的财富的时候,你期望社会怎么进步?
  还有谁来从事实业生产,还有谁来辛勤劳动,还有谁来创造财富?
  “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中国人民银行出版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如此描述。
  众所周知,连海尔和海信这样的中国家电品牌,都开始投资房地产,连杉杉服装这样的纺织企业,都变身资本运作公司……
  正如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周其仁先生所说,“(投机)赚快钱心理侵蚀的是企业家精神和工作伦理,似乎人好好地工作没有意义了。很多人炒股经历过1000点到6000点的,很难回头好好上班,他不觉得上班有意义了,…,特别是货币稳定的重要,不要让人无端地发飘。”
  2010年9月,当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的有关经济数据的时候,对于已经出现的负利率现象和当时3.5%的CPI,统计局和发改委都在引导群众向前看”,他们告诉我们,“通过加强农产品供给和打击价格炒作,预计CPI到年底就会降下来……”
  结果,3个月过去了,12月份,即便是统计局自己公布的CPI,也高达5.1%。
  不知道这个耳光,算是打在了谁的脸上?  1990年代以来中国CPI涨幅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变动情况
 1989年以来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相比较的情况——注意那个差值。
  中国的利率差值是全世界最高,这是中国政府有意为之,让全国人民为几大银行的呆账、死账、烂帐、坏账付钱。
  为什么前几年中国的银行股暴涨,为什么外国那些“战略投资者”都暴赚,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我们中央银行和政府有意为之。

1989年以来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相比较的情况。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31:51 

 

  (7)那只“看不见的手”
  前面已经讨论过,我国如此之高的负利率,并非市场自然导致的结果,而是利率严格管制的结果。
  近十年来,一方面国内的经济增长持续保持在7%以上的速度,另一方面存款利率水平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当通货膨胀率走高时,仍然严格管制利率。
  经济学家易宪容曾指出,目前的负利率意味着社会财富大转移,意味着通过政府管制把居民的财富转移到暴富的房地产商手中、转移到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手中、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本”的政府该做些什么呢?
  不仅仅是人民币的负利率伤害普通劳动者而鼓励投机,世界霸权货币——美元的负利率同样鼓励投机,伤害普通人,因预言了2008年金融危机而声名鹊起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鲁尼埃尔.鲁比尼教授:
  “因为美联储一直维持利率不变,并预计将长期不作调整,那些做空美元、以很高的杠杆买入高收益资产和其它全球性资产的投资者,岂止是在以零利率借入美元,他们简直是在以负利率(年化利率为-10%或-20%)借入美元……”
  他进一步总结说:“所有玩这种高风险游戏的投资者看上去都像是天才——尽管他们只不过是骑在一个由(绝对值)较高的负借款成本融资的巨大泡沫上——自今年3月以来,他们的总回报率已达到50%至70%。”
  几个月时间,投机者就可以获得50%-70%的收益,而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却只有低得可怜的薪水……
  上帝啊,这是一个什么样混账的世界呢?
  在1971年以前,在全球范围内,利率都不是哪个中央银行或者政府强行规定为多少多少,而是自由浮动的。
  可以说,在有节制的货币供应数量下,利率本身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的在调节着经济的运行。
  这就是与当前世界上所有政府所采用的相反的货币政策,完全可以称之为“盯住货币,放开利率”。
  当出现经济过热,大家都想着赚钱发财,都要去借钱,但社会钱的总量一定,所以利率自然就会升高,如果经济还是不降温,利率就会一直升高到让人不敢借为止,升高的利率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反过来就抑制了经济泡沫的产生。
  反之,当经济衰退的时候,人们普遍悲观,不愿意借钱投资或者消费,货币数量一定,没有人借,利率自然就会降低,这个低利率反过来为那些发现真正的投资机会、或者真正有用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一个较低的资金成本……
  比方说,全社会总共储蓄了1000枚金币这样的钱,现在“经济过热”,炒股能发财,一年股市就上涨50%,于是大家都来借金币,金币就那么多,大家都想借,自然是谁给出的利率高谁借走,于是利率自然而然的就会升高,一直升高到50%,让你即使借到了金币,买了股票也挣不了钱!
  资金成本的升高,使得过热的经济自动得到“冷却”,消费和投资自动得到抑制,不“发烫”的经济当然不会搞得到处都充斥泡沫。
  并不奇怪的是,不受操纵的、自由浮动的利率在调节国家经济方面常常比自诩为经济保驾护航的央行行长们表现得要出色得多!
  比方说,在1944年到1971年长达27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居然从来没有出现大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或者金融泡沫!
  还很大程度上都要要归功于利率这只“看不见的手”!
  极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自1971年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可以随心所欲控制货币数量以来,他们所宣传的“经济平稳发展”却从来没有实现过。
  从1970年代的滞胀,到1980年代的债务危机,到1990年代的东亚动荡,2000年之初的互联网泡沫,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三年一小祸,十年一大灾”,世界经济总是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37:42 

 

  (8)利率模范生——智利
  地球上现在到底有没有政府执行“盯住货币,放开利率”的政策呢?
  完全执行的没有,但有一两个国家很接近这样的政策——智利和德国。
  不妨就以智利为例来探讨。
  在1975年之前,智利和其他的拉美国家没有什么区别,军人政府独裁体制,民生凋敝官员腐败,通货膨胀肆无忌惮,1973年和1974年,智利的通货膨胀率分别高达606%和702%!
  1975年开始,当时军政府发现,这样下去的话,自身政权也要完蛋,于是开始大刀阔斧的实施经济改革,将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价格控制,削减关税推动自由贸易——但最最关键的是,大幅度减少政府开支,限制智利境内的货币发行量,但是利率却基本上可以自由浮动。
  具体的做法是,设定一个良性的货币增长目标(比如每年增加3%),其他的一切都交给市场去做,中央银行行长几乎成了闲职——用弗里德曼的话来说,完全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电脑代替!
  很长时间内,人们不相信政府能够限制住货币数量,加上社会上货币短缺,短期贷款年利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
  但是,奇迹还是出现了!
  智利的通货膨胀率从1974年中期的年均700%迅速降到1975年的10%,1976~1980年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
  1980年代,智利的短期贷款利率逐步下降,到了1988年,短期贷款的年利率已经降低到了22.4%。
  1990年,军政府还政于民,由于政治清廉、经济自由,政府信用逐渐建立,到了2004年,智利的短期贷款的年利率已经降到了5.13%。
  
  随着货币利率的下降,1990年代以来,智利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近20年来,拉美许多国家的经济走走停停,债务危机动辄爆发,而智利则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在所有拉美国家之中可谓一枝独秀。
  控制住了货币增发的阀门,智利的利率调整就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并且施行了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下图是1995年以来智利的基准利率变动情况。
  
  观察智利这15年来的利率就会发现,相比中国、美国、日本的中央银行所指定的基准利率,智利的利率变动幅度非常之大,这充分说明智利中央银行所公布的利率更加接近于市场的引导。
  智利一方面坚持自由贸易政策,消除贸易堡垒,保护私有财产;另一方面,它又注重公平、积极扶贫,把2/3的中央财政收入用于地方,就这样,左手公平,右手发展,智利被誉为“南美的瑞士”。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排名,在经济自由度上,智利在157个国家中排名第8位,位居拉美第一;智利的经济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第25位,好于不少欧洲国家;智利是拉美贫困率和赤贫率最低的国家;根据国际透明组织的排名,在全球180个国家当中,智利的清廉指数与法国、乌拉圭一起并列第23位;20年前,智利约五分之二的公共开支都用于偿债,如今这一数字为零,而社会服务则占用了全部公共开支的70%。
  正是因为利率根据市场经济状况适时调整,近20年来,智利货币比索的稳定性令人赞叹,是世界上价值最稳定的货币之一,CPI数据让其他所有国家艳羡。
  要不是智利2010年8月份的大地震和10月份的矿工营救,让我们见识到了真正的“智利奇迹”,拉美国家常常是不在我们中国人眼界之内的!
  然而,可能大家并不知道的是,两件“奇迹”的背后是经济奇迹,而经济奇迹的源头就是尊重利率这只“看不见的手”。  

1975年-2005年智利的短期利率变动


1995年以来智利的基准利率变动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41:08 

 

  额外说一下:
  昨天贴了几块,一下子有事就走掉了,没有说明,呵呵,不好意思,对不起大家!
  这篇文章费劲的主要原因在于数据来源,这些图表全部都是我费了大劲儿找到的或者找到的数据自己作图。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点启发。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43:18 

 

  (9)加息,想说爱你不容易
  大家该问了,既然利率这么低了,为什么美联储不加息、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也不加息?
  中央银行行长们不是不想加,问题是,“加息,想说爱你不容易”!
  原因,只有一个字:“债!”
  截止2010年12月13日,美国国债总额13.848万亿美元,占了GDP的94%——按照美国当前的利率水平,利率够低了,可在2009年一年的超低利率水平之下,美国政府为12万美元国债支付的利息总额就超过了3830亿美元,可以想象的是,2010年美国政府为美国国债支付利息必将超过4000亿美元,而美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不过才2万亿美元左右。
  你想想看,收入2万元,4000元都用于支付利息了,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把利率提高一倍呢?
  那就是说,支付利息要花掉8000元,如果再提高呢?
  世界上最强大的、最牛叉的美国政府,干脆直接破产得了!
  你说美联储能不能选择加息这条路?
  不仅仅是美国如此,欧元区好不到哪儿去。
  下面这幅图片正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2000年以来为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占国家GDP的比例——注意,纵轴表示的是利息支出占整个国家GDP的比例,如果是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那将整整高出一个数量级。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2000年以来为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占国家GDP的比例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44:22 

 

  作者:民选才可能民主 回复日期:2011-01-30 11:37:57 
    负利率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1:46:12 

 

  爱尔兰和希腊为什么爆发债务危机,从这张图上也能看出端倪来了吧?
  整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大都付利息了,你说能不爆发危机么?
  欧盟的另外一个重要国家,法国,截止到2010年12月21日,国债达到了1.67万亿欧元,占法国GDP的比例超过75%(http://cluaran.free.fr)。
  爱尔兰、希腊、德国、法国的利息负担都如此重,你说欧盟央行怎么可能提高欧元利息,难道你期望欧盟搞“自杀”?
  下图是欧元自1998年建立以来的利率变化。  

欧元自1998年建立以来的利率变化

   英国,拥有9849亿英镑的国债(http://www.debtbombshell.com),占GDP比例超过60%——你说能不能提高英镑利率?
  下图就是英镑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以来的利率变化情况。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20:18 

 

  日本的数据更是糟糕,日本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88%,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仅次于津巴布韦。
  如果你不知道津巴布韦这个国家,赶紧上网去查一查!
  在日元国债利率仅为1.2%的低点的情况下,2008年光偿还这些债务利息就花掉了日本预算的1/5,是所有国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
  你说日本央行能不能提高利率?
  此外,即便在现在利率如此之低的状况下,美国、日本、欧洲现在依然有大批的房屋资不抵债,许多业主成了“负翁”,在享受了几年的美车豪宅后,“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不得不流浪街头。
  在此情况之下,你还敢提高利率?
  利息是老虎,要人命的啊!
  下图就是1970年到2008年,世界上经济份额最大的三个国家——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的国债占GDP比例的变化情况!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22:10 

 

  (10)东风压倒了西风?
  放眼西方国家,那真是满目疮痍,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这样说来,中国形势一定是一片大好。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来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根据中国根据官方公布的有关数据,2009年,中国有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预计占GDP比重的2.8%左右;截止2008年末,中国国债余额约5.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仅有20%左右。
  简单看这些数字,美、日、德、英、法他们这些大牌帝国主义国家都被债务缠身,不能提高利息,但咱们天朝升高一点利息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怪不得赵本山在小品里说:“纵观世界形势,风景这边独好!”
  “世界一片糟,中国在独好”,1840年以来,我们中国人不知道多少次梦呓过这样的场景,今天居然达到了?!
  问题是,既然这么好,2010年12月份我们中国人民银行的周小川行长接受采访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表示自己的工作,“挺难做,压力比伯南克更大。”
  为啥呢?
  原来,中国的问题,官方数字是一回事儿,实际是另外一码事儿!
  这两年大家都非常义愤填膺于地方政府卖地挣钱,推高房价,其实你不知道的是——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作为利息支付给了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2010年3月份在政协会议召开的时候就认为,中国的地方政府还不上他们欠银行的债务!
  是的,利息要人命!
  利息,不仅会杀死人,还会掐断地方政府的脖子呢!
  按照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估计,中国地方政府2009年底的负债高达24万亿人民币,是地方政府去年全部财政收入的7倍。
  即便按照5%这样的贷款利息计算,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是1.2万亿元!
  2009年全国地方政府财政中,土地收入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1.6万亿元,这么算一下,仅支付利息就要花去75%!
  这样高的债务,也意味着中央银行将利率只需要稍稍提那么一点儿,地方政府几乎要集体破产!
  以湖北省为例,其发改委主任在2010年初公布了高达1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而湖北省200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814.78亿元。
  一个年收入只有800元的人,却要在接下来的3年里花12万元?
  你觉得这人正常么?
  有父母祖宗留下的一大笔钱么——没有,没听说以往的湖北省政府累积了几百年的财政盈余留给这一届政府让他们花!
  是不是天上哗啦哗啦的掉金条砸到他头上了——好像也没有,因为地方政府没有印钞权,印钞权只在中国人民银行那里!
  那么,到底钱从何来呢?
  毫无疑问,只能从银行贷款。
  12万亿元都从银行贷款,按照最低的贷款利率5%计算,每年的利息就达到了6000亿元——这样算来,湖北省政府的800亿元财政收入全部送给银行当利息都还不够一个零头!!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疯狂的事儿?
  如果再提高利率呢?
  在此情况之下,怪不得我们无比能干的周大行长都说自己压力大呢!
  有人反问我了,反对当前的低利率,那你说利率设定在多少合适呢?
  笔者就是喜欢这样有内涵、有深度、有想法的问题,所以下面郑重做出回答。
  根据一些有良知的经济学家的观点,公平公正的社会经济体系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中性的(既不扩张也不收缩),中性利率水平相当于名义GDP增长率,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基本都是如此,比如过去十年美国为5%、欧元区为3%、英国为5%、日本为1.5%,其利率平均水平也是这个水平。
  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率是8%,那么2010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就应该设置在8%左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而不是把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都拱手送给一小撮能够以低利率从银行得到贷款的权贵资本家们!
  结果,我们的周大行长却说,“加息是两难选择,…,想使得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的工具,要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
  原来,我们的周大行长考虑更多的是“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而不是人民的财富分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货币币值的稳健可信!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24:29 

 

  (11)不能承受的房价之痛
  更不能忍受利率升高的,是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房价。
  看看美国的利率变化情况就能明白,一旦中央银行提高利率,千千万万个“房奴”的贷款利息成本就会飙升,就有大批的买房人要被“套牢”!
  加息之后,更有可能导致房价调头向下,千千万万个房奴不能按时支付利息,这会导致整个国家的银行系统和金融业彻底垮掉。
  美国的次级房贷的故事可谓最生动的演绎了“降息印钞票,制造泡沫,升息收钞票,戳破泡沫”的故事。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25:51 

 

  上图是美联储自1990年以来的利率变化情况。
  1990年代初,美元利率开始大幅度降低,基准利率从8%左右一直降低到3%左右,从而刺激美国IT领域泡沫迅速膨胀——等到美元再次提升基准利率,并将其逐渐升高到6%左右的时候,美国的科技泡沫骤然破裂,经济陷入衰退。
  为了解决经济衰退,美联储再度降低利率,吹起来房地产泡沫,从2000年至2005年,美国房价蹭蹭蹭的上涨——全美平均房价增长了58%,年均涨幅超过10%,2005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美联储看到了危险,于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升息,还款上升导致了美国大量“房奴”开始不能按时还款,到2007年就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次贷危机”。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资金成本提升,大量房屋所有者开始抛售,导致了房价急剧降低,许多做着“房屋升值”美梦的贷款买房者,一夜醒来之后,百万富翁变成了“百万负翁”——因为房屋价值已抵不上需要缴费的贷款总额。
  当千千万万个贷款购房者发现他们要付出的贷款额度已经不敌房屋价值总额的时候,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归还贷款,让银行来把房子收走!
  银行要房子有屁用啊,它要的是你支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这下,银行的贷出去的钱没有人归还了,仓库里全成了坏账、呆账、死账,银行也不得不破产——于是,贝尔斯登倒下了、美林证券倒下了、雷曼兄弟倒下了,连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在2008年底倒下了!
  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危机,并且开始蔓延全世界。
  当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毕竟伤害的只是一个行业,可房地产泡沫破裂,伤害的却是对美国至关重要的金融业!
  于是美联储不得不从2007年再度降开始降低利率,希望房地产行业不再继续溃烂流脓,甚至渴望再度吹起一个更大的泡沫,用以淹没以往的所有泡沫……
  闻名于世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其发源、破裂,与美国的过程基本相同。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30:57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黄卫平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凡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结果没有不崩盘的,世界老大美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老二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也是崩盘,……,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那简直就不是经济。”
  现在,似乎出现了一个奇迹和例外。
  那就是中国的房地产。
  美国鬼子房价5年上涨了58%,然后房地产泡沫就破裂了,从2005年8月到2008年8月,3年时间,北京的二手房价格都上涨了120%!
  涨了这么多,有事么?
  没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房价略有下跌,中国人民银行立即大幅度降息,引发2009年中国人民币供应创出天量,一年时间,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房价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了70%、50%等的地步!
  “举世皆浊我独醒”,中国再度为世界人民上演了一出“全球房价下跌我猛涨”的中国特色大戏。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大肆降低利率的举动,等于在冲着全国人民高喊:“让房价上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以上海为例,从1999年到现在,房价上涨了360%依然是昂头向上。
  没有办法,我找不到全国的数据——那个70个大中城市房价情况,不仅找到数据要大笔银子,而且又被统计局给折腾得完全失去了真实性,我觉得也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就用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情况来代替吧。

北京二手房均价示意图


上海区域住宅价格平均价示意图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39:36 

 

  网友计算了一份数据,告诉人们:你要不是三大式人物(大款,大官,大腕)而想在北京买套100平方米总价300万的房,社会阶层所付出的代价请看:
  1:种三亩地每亩纯收入400元的话要从唐朝开始至今才能凑齐(还不能有灾年)
  2:工人:每月工资1500元需从鸦片战争上班至今(双休日不能休)
  3:白领:年薪6万,需从1960年上班就拿这么多钱至今不吃不喝(取消法定假日)
  4:抢劫犯:连续作案2500次(必须事主是白领)约30年。
  5:妓女:连续接客10000次,以每天都接一次客,需备战10000天,从18岁起按此频率接客到46岁(中间还不能来例假) 。
  以上还不算装修、家具、家电等等费用
  中国真的是个一个神奇的国度。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天下无双!
  2010年初,上海银监局向美国先进经验学习,进行了一番银行压力测试,设定的三种压力情景分别是:房价下跌10%,利率上升0.54%;房价下跌20%,利率上升1.08%;房价下跌30%,利率上升1.62%……
  上海某银行高管表示,按照严重压力测试结果,在房价下跌30%的情况下,几乎所有首付20%的房贷将断供,首付为40%的二套房贷,至少有1/3出现断供,倘若居民收入同时下降,该行的房贷业务将“全面瘫痪”。
  可见,即便利率只有1.62%的微小增加,中国银行系统都承受不起!
  要说中国房价没有泡沫,估计老母猪都不会同意,因为它正打算把自己的猪圈拆了盖别墅呢!
  偏偏就有人说中国房价没有泡沫,并且解释了一大堆原因,说是“中国特色”,根据这些人的理论,再深入论证一下,估计有一天中国可以脱离地球引力!
  网友模仿《沁园春.雪》写了一首词,很能代表中国2003年以来疯狂的房价:“神州大地,千万蜗居,亿人房飘。望京沪上下,楼宇莽莽。长城内外,房奴滔滔。袓孙三代,尽其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须钞票,倾储蓄贷款,分外心焦。楼价如此虚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昔秦皇汉武,略输钞票,唐宗宋袓,紧捏钱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屈身蒙古包。俱往矣,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
  就这种情况,中国的利息你说能提高么?
  当年有人说日本一个东京就可以买下美国,这绝对不算牛叉的,现在中国的北京就能买下美国,上海当然也能!
  有网友计算如下:2010年美国GDP总量为14.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5万亿元,2010年北京卖地总收入1641亿元,平均地价8000元/平方米,北京国土面积164.1亿平方米,两者相乘,前北京土地总市值130万亿元,远远超过2010年美国GDP总量。这就意味着用北京的地价,“买下美国”还绰绰有余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43:16 

 

  (12)溃烂的伤口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临近尾声,美联储仍在不遗余力地“降低利率”,甚至不惜通过印钞票这样的下三滥手段来解决高失业、高负债以及庞大的财政。
  美联储认为,经济出问题,就像汽车抛锚,这时候,只要能把利率降低下来,就像有人帮着推汽车,直到它自己打着火,问题将不复存在。
  问题是,过去二十年中,中央银行们一直都在这么干,降息印钞票,制造泡沫,升息收钞票,压制泡沫,正是如此,让问题不断累积,才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包括美联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所有中央银行们都在辩解,如果没有2008年以来我们大幅度降低利率的“高招”,现在的经济状况一定是更糟糕!
  这些话简直是屁话!
  这一贯是政治流氓们的流行策略,因为时间是单向的,2008年和2009年已经过去,如此的断言永远无法被证明。
  这就像某个政治团体天天给人民灌输一种理念,你们必须对我感恩戴德,因为当初倘若没有我将你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你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一定非常非常糟糕,所以你们应该放弃你们的权利、自由和财富……
  为什么不找出来当初没有大幅度降低利率的那些国家来验证一下呢?
  比方,澳大利亚……
  本来就是你们降低利率所制造出来的泡沫破裂,现在你们又声称没有你们的“拯救”将会更糟糕。
  到了现在,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如此糟糕,结果你们还是采用以前降低利率制造泡沫的老办法来解决,居然还信誓旦旦说这种做法是最好的做法……
  为什么会有次贷危机、金融危机这样的毒瘤,恰恰就是因为低利率引起的泡沫堆积,而现在,全球央行一致的零利率决定,更是让泡沫充斥所有经济体。
  正是你们,拿着一把罪恶的大刀,把我们的经济砍了一个深深的伤口,现在,这个伤口正在溃烂和发炎,可你们为了某些利益团体的需要,不仅不肯提高利率来为我们的伤口消毒杀菌,相反却是通过零利率再狠狠的砍上一刀、两刀……
  扩大的创伤面看起来红艳如花,溃烂和流脓一时间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严重。
  就这样,你们为了避免消炎时候的一时疼痛,让我们的经济伤口不断化脓、溃烂一直到彻底腐朽!
  ……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45:42 

 

  按照中央银行们的理论,我们为什么把利率降到这么低,为的就是不想让你们存钱,就是要让你们花钱!
  问题是,我们个人的“花钱”和“不花钱”难道都需要你们来指导么?
  我渴了饿了没衣服穿了想要炫耀了,我自然会去花钱;相反,如果我钱要留着给孩子上学用、留着买房子用、留着生病去医院用,我自然就要存起来!
  “你去买苹果四代,我买回四袋苹果”——谁不知道花钱啊?
  本来就是你们中央银行故意通过滥发钞票的办法制造通货膨胀,现在你们再度刻意制造通货膨胀来恫吓国民赶紧花钱……
  从2008年10月份到2009年6月,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的基础货币迅速从9000亿美元膨胀至1.8万亿美元,而根据有关估计,美国政府为本次金融危机所提供的援助资金总额最多可能会达到23.7万亿美元!
  正如某著名导演所说,“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在全球银行存款利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物价其实却一直在可着劲儿上涨。
  从原油到黄金,从小麦到大豆,从棉花到铜铝,从老百姓的菜篮子到欧美的大飞机,甚至连以往每隔一年半载价格就会大幅度下降的电子产品都出现了涨价趋势——2010年12月初,中关村的iPad价格都出现了约200元/台涨幅。
  因为美联储“坚决果断而且勇敢的”把美元利率一下子降至史无前例的0~0.25%,就挽救了世界经济,挽救了全人类,所以——所以世界经济就复苏了??
  真是天大的笑话!
  准确的说,应该是纸币数量大幅度增加了,真实的世界却更加糟糕了!
  这些美元用来买股票,股票自然上涨,用来买石油,石油自然上涨,用来买什么,你说什么不上涨?
  全世界的GDP就这样统计增加了??
  所谓的“宏观调控”,就是把货币利率折腾来折腾去,一会儿“鼓励消费”,一会儿“抑制投资”,一会儿“解决坏账”,一会儿“上市融资”……
  更有一部分积极向政府靠拢的专家学者,喊出了什么“通胀有益论”、“泡沫有益论”等等“天上掉馅饼”的经济学理论……
  真不晓得人怎么可以居心叵测到如此地步?!
  美联储嚷嚷着要对抗通缩——这是真的,他们的目标就是美元通胀!
  因为美国期望通过通货膨胀来赖掉自己的债务,美联储最理想的状况是,美元逐步贬值,以反映美国的高通胀,如果美联储能够将5%的实际负利率保持十年,美国的负债可减少40%,回到历史平均水平。
  中国正嚷嚷要打击通胀——这是假的,中国官方向来喜欢只是嘴巴上说说。
  且不说中国的那个CPI数据掺了太多的砂子,因为政府不想忍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痛苦,地方政府也不能够一下子集体破产,中央银行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价格上升,抵销过去10多年来的疯狂的货币数量增加,同时不至于让债务人受苦,因为负债的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
  一个真,一个假,但目的却绝对一致,那就是:“让物价飞!”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52:54 

 

  作者:headchen 回复日期:2011-01-30 13:34:08    
    其他都非常好。    
     至于政府的还债利息,我的理解不是这样。货币的基准利率和国债的收益率不是一回事,而且两者不一定是正相关。国债的利率为市场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指导底线(可以视作无风险贷款利率,因为贷款毕竟有风险,如果贷款利率低于这个值,还不如买国债了呢。)而基准利率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政府大多为赤字,基本上是发新债,还旧债。国债利率上升,会加大政府发新债的成本,会加大政府的赤字和债务,会引起债务风险,同时影响货币汇率和币值。    
     也就是说,政府从来是不还钱的。如果货币为主权货币,则政府从来是不缺钱的,因为他可以发债让央行买下,相当于他让央行印钱给他。(但非主权货币则例外,比如欧元区),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国债占gdp200%,而不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美国就更不用说了。至于长期下去会怎么样,管他呢,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的。但短期影响币值和汇率是肯定的。
  ----------------------------------------------------------------
  问题是慢慢累积的,但问题爆发可能是突然的,就2009年以来的零利率,我觉得会加快世界下一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可能也就在2012年或者2013年,我想人们是躲不过的。
  日本的200%的债务,不发生债务危机,是因为他可以印钞来还,当前日本正处于通缩之中,人们普遍愿意存钱,印钞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总有一天,人们发现物价总是在上涨,不对劲,都取钱出来花,这样日本就会爆发恶性通货膨胀,日元会急剧贬值,这个时候这个债务危机就爆发了。
  我相信,日本撑不过21世纪的下一个10年。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3:56:07 

 

  我发现,天涯经济论坛的几高手(海边的老王、海宁的马甲等)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未来经济至少有5-10年寒冬,我也是这种观点。
  这个寒冬最终就像1970年代一样,必须以一场猛烈的通胀为结束,然后再重新开始,在通胀猛烈开始之后,利率就会开始大幅度提升。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4:15:24 

 

  (13)爱、恨、咳嗽与利率
  有时候,笔者在想,当全世界央行都规定了名义零利率、实际负利率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处于全球货币领域一场重大变革的前夜。
  零利率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政府通过摆弄利率来玩弄货币的政策已经基本走到了尽头,世界货币,很有可能再一次向商品货币回归!
  更进一步的,难道利率这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已经被我们中央银行“成功斩断”,然后中央银行们取而代之了么?
  非也。
  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的历史表明,每当一个社会的实际利率能够维持在5%~10%的时候,常常是这个社会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最好的时期。
  对应之下,出现15%以上高利率的社会,常常都是处于通货膨胀肆虐、货币体系混乱乃至崩溃、国家动乱、政府垮台、人民饥寒交迫的危险境地。
  虽然,当前我们的中央银行都强行将利率规定在接近于零的地步,但实际上,我们的民间利率早已大幅飙升。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2010年12月2日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调查,到了2010年底,民间借贷4.5%的月息已经是最低要求,5%-7%是正常水平,最高的达到9%,折算成年率超过100%!
  至于美元,尽管美联储已经将其基准利率降到0-0.25%,但根据2008年12月24日美国中文网(www.sinovision.net)的报道,美国民间最流行的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为普通人提供的短期贷款年利率折算高达459%,而其最高的年利率甚至达到了800%!
  尽管十多年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一直保持在0的水平,并且日本政府规定民间最高利率不能超过29.2%,但实际上日元民间借贷成本相当高昂,2005年以来,日元借贷成本普遍月息都在30%左右,折合年利率超过300%!
  2010年12月22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在巴黎的爱丽舍宫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后对记者说,他与萨科齐讨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再次建议世界各国考虑将黄金作为全球货币的基本参考点,并以此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种选择。
  这是他这半年来第二次建议世界各国的货币参考黄金了。
  这是个非常具有警告性的信号。
  自1971年进入信用纸币时代以来,货币利率曾经报复般的在1980年代初期上涨到20%以上,但随后就被中央银行们强行压制了30年。
  虽然,现在的中央银行们仍然期望把利率压制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以满足他们所谓“不同利益团体”的要求,但有人已经听到被压制的利率在愤怒的咆哮!
  这场“金融危机”彻底了结之时,我们很有可能过渡到另外一种货币体系!
  具体到利率水平,很有可能的是,在5~10年之内,利率会再度大幅度飙升到10%、20%甚至30%以上!
  归根结底,当前的资产泡沫,在20年后回过头来看,可能是这个世界无锚纸币下的最后、同时也是最大的一场欺骗、讹诈和投机的狂欢盛宴而已。
  一百年前,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在谈到货币信用的时候说到:“信用是一种力量,他能够自然生长,但不能人为构建!”
  这句话同样适合利率的规律,如果你强行将利率规定为这么低,那么利率将来的上涨就会愈发猛烈而迅速!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样东西,你越压制它,它反而越是强烈——那就是爱、恨和咳嗽!
  现在,应该加上——利率!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7:44:44 
    (14)未来的一点推测
  根据《西安晚报》12月17日报道,作为人民币发行流通中的起始环节,担任国家法定货币生产设计、印刷的印钞厂、造币公司、钞券设计公司,在2010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招聘计划。
  从2010年3月份到现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钞券设计公司和国内5大造币厂等企业启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招聘计划,用人需求量超过100人。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表示,“今年总公司对各印钞公司的招聘有新的政策规定,要求加大对外招聘力度,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相比前五六年,今年的招聘规模算是最大的一年”。
  至于扩招的原因,李部长表示:“主要原因是总公司的招聘政策有所调整,并非货币增发。虽然货币增发不是对外扩招的主因,但‘也有一定的关系’。”
  嗯,原因并非货币增发,但“也有一定关系”——老百姓你就自己去理解吧!
  其实,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从控制利率的角度看,政府印钞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在当前的世界钞票体系下,也不要指望当前全世界这种印钞经济会有什么根本性的改观。
  直到有那么一天,每个人睁开眼,忽然发现物价已经上涨10倍、20倍乃至更高,全世界的经济体系陷入一片混乱,这时候,利率一定会大幅度提升,政府和央行们不改也该改了,除非他们想让整个社会体系垮掉。
  实际上,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当时全世界央行所强行设置的低利率大概持续了9年左右,到了1980年的时候,终于以一场猛烈的全球通胀为代价,换来了利率的暴涨。
  当时最主要的两种国际货币——美元和英镑,其利率都被推高到20%以上。
  不过,我怀疑,由2009年的“零利率”吹起来的这一场全球泡沫,到时候,中央银行恐怕采取加息也不行!
  因为1971年到1980年,钞票的滥发不过维持10年左右,而从1980年到现在,这个大泡泡却是被吹了30年,一直吹到目前的“零利率时代”。
  1980年,美国人提高利息,美元最主要的受益者是国内人,当年还能推行下去,现在,美元的债主都是中国、日本、中东这些国家,你难道相信美国选民愿意勒紧裤腰带几十年把欠外国人的钱还了么?
  不会的,他们不会的!
  他们会赖账的,赖账的办法就是印美元,印美元引发了全球的通货膨胀之后,接下来的结果就是要求所有货币价值重估,即便这可能会造成全球打一场很大范围内的战争。
  当然,由于纸币钞票的方便性,钞票依然是纸这条不会变,但钞票很有可能要与某种商品联系起来,不管是黄金、白银或者甚至绿豆、大蒜。
  这个过程应该会在5~15年之内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毫不意外的是,全球将持续通胀,即便短期的一年半载通缩一下,但长期一定是很严重的通胀!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期来看,你买点黄金、白银,绝对不会有什么“赔钱”的可能。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0 17:45:46 
    (15)2011年的事儿
  前面说到的都是长期,短期的呢?
  比方有人就问我,2011年到2012年会怎样?
  根据利率的情况、债务的情况,我估计2011年大家还能忍受得住,所以就说说2011年的事儿,2012我就不知道了(电影都说了,人类要毁灭的)。
  2011年1月26日,小年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房地产“调控”八条措施,其中一个亮点便是“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60%”。
  从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声称要控制房价,连续“调控”,调控的结果是房价涨了300%以上——所以,对于这一次的调控,有人就说了没什么,老调重弹而已。
  我想说的是,这次不是老调重弹!
  要打压房价,最重要的措施是提高资金成本,加息当然是提高资金成本的一个方式,但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降低杠杆率——20%首付的时候,我0.2元钱能买到1元钱的房子,60%首付的时候,我0.6元钱才能买到1元钱的房子……
  你想想差别有多大?
  所以,房地产调控,这次才是动真格的了——更何况,他不动真格也不行了,按照前面说的,中国的房地产要是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崩盘起来,恐怕中国的政权都不一定承受得起。
  当然,从内心来说,政府从来都不想让房地产价格下跌,他只是希望房价不要再涨,然后维持低利率,印钞票,让其他的所有物价都涨,这样以来,慢慢的,房子的那个泡沫就减轻、甚至消除了。
  所以,2011年,房子不是什么好的投资渠道。
  在2010年底,我们的周小川周大行长提出来“池子理论”,声称对“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
  其实,不光投机性的“热钱”,对于央行所发出来的所有钞票,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池子”来存,否则就会溢流到实体经济中造成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际货币供给量大大高于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中国超发了那么多钞票,除了实际的社会产品增加以外(这个甚至都算不上主要原因)为什么商品价格并没有涨到想象的那么高,恰恰是教改房改、股改、医改的结果。
  你不妨想一下,改革开放之初,柴米油盐都需要票证配给,城市里的教育、医疗都是免费,房子是分配,这自然都用不到钞票——但是,到了现在,教育、住房、医疗均由货币计价,你说教育、医疗、房产吸收了多少钞票?
  2001以来,不断尝试的“股改”,就是为了让股票市场来吸引很大一部分发出来的钞票——归根结底,房市和股市,是中国所超发钞票的两个大水缸,否则,这些钞票如果都冲入到实体经济中,中国现在的物价至少会再涨2倍!
  现在,房地产这个大水缸满了——政府不敢再往里面加水了,但央行印钞机却从来不停止,那个水龙头仍然在哗哗哗的放水,那你想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对了,另外一个水缸里的水位会蹭蹭蹭的长高。
  根据我的推断,2011年中国股市会大涨,别说3000点,挑战4000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2011年经济不出什么大问题,否则,出现2008年的那种全球金融危机,谁也没有办法。
  至于2012,再次重申,本人不知道!--------------全文完-------------------------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1-31 21:20:12      作者:吴宜先 回复日期:2011-01-31 19:27:09    “盯住货币,浮动利率”当然有失败的案例,但与政治、环境都有诸多关系,讨论起来很复杂。
    ==================================
    說說看有哪些國家和事例。
  ---------------------------------------------------------------------
  阿根廷就是一个,受到智利推行“盯住货币,浮动利率”政策的影响,1976年军事政变上台后的军政府,也提出的“国家改组进程”纲领下,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军政府大规模削减财政赤字,平衡国际收支,实行利率自由化,批准建立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国家为私营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提供担保。1978年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允许比索逐月贬值。实行高利率,国家保证购买美元的自由。
  但是,由于阿根廷对待金融业过于放任,导致金融业畸形发展,投机资金盛行,实体的工业生产部门受到严重冲击,生产下降,就业减少,大批企业倒闭。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军政府干脆取举借外债和吸引外国金融投资,以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和财政困难的措施,导致公共外债剧增,国家偿债负担迅速加重。
  最终,债务压垮了阿根廷,到了1981年,阿根廷经济濒临崩溃,比索贬值400%,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00%。抵押贷款利率高达100%。
  就在这一年,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当然,我认为最主要原因不是阿根廷除了问题,而是美联储在1981年20%的美元利率彻底击垮了拉美的债务)——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整个拉美地区陷入长达10年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作者:宁水格 回复日期:2011-02-01 11:42:10      天涯一篇负利率的文章看得我顿时睡意全无。脑中不断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房地产泡沫到底多久破灭?加息1.62就能破?人民币到6就能破?今年七月就能破?黄金跌倒800就能破?是我太钻牛角尖还是我眼界太窄了?仅仅注意到楼市?中国依然改不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是多余的货币到底要去哪儿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在拼命的保发展?拼命的保八?因为保发展就是保稳定。突尼斯为什么会**,ccav都说了50%以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一个毕业大学生的自焚引发全国性的**。不是国家不想停下脚步来治理,这真是两难,不是仅仅是维护既得利益,还是维护国家的稳定,畸形的稳定,一切的畸形都被这高速发展的经济所掩盖,一旦经济停滞,一旦群众觉醒开始反思这种体制,一场***版世袭权贵资本主义的革命即将在神州大地上演。两难的不是玩笑,而是事实。看看天涯的怨气吧,这还不够可怕吗?最好的结果就是用新的增长点来弥补地产绑架银行造就的无限的可以颠覆政权的金融黑洞。希望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吧,不然就只有革命或者战争了。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2-01 11:48:42      作者:八面灵风 回复日期:2011-01-31 23:14:013    看了很多论坛的言论,无非是热钱乱窜,窜到哪里哪里就发高烧而受伤。
    可是到底应该把资金引到什么地方才真的皆大欢喜呢?
    房地产?
    回到股市?
    引向发展生产?现在全国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还能怎么生产?甚至连外贸都严重富余了,还要转内销的比比皆是。
    高科技?高科技真的被实现了,特别是全现代化的实现则意味着无数的人将会面临再次下岗,这些人白吃白喝养着?
    难不成发展炒作手工业?这样低效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的东西部提也罢。
    热钱存银行?高昂的利息没有哪个银行能承受!利息少了,傻子才存银行。不可能有个折中利息点吧。
    热钱不会甘心去不产生价值的地方吧。
    也许天涯高手们能给出个热钱最有效的利用方向。
  ---------------------------------------------------------------------
  这位老兄心忧国家,的确令人赞叹——只是,“热钱”利用方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热钱是谁造就的呢?是zf和中央银行,“利用热钱”纯属胡扯,“热钱”就像经济的润滑油,一点点可以润滑经济,但把整个车轮子上都涂上润滑油,然后再问润滑油太多怎么办,老天来也没有办法。
  最恰当的比分是,有一个疯子到处乱拉屎,你得给他擦屁股,还得收拾地面,不设法控制住这个疯子的行动,却要大家去想着怎么收拾他拉出来的屎,预测他的屎会拉在哪里,发明什么清洁工具来清洁他的屁股……
  请问,你能清洁得过来么?
  要想控制“热钱”,第一条,中央政府要控制住这个疯子不要乱拉屎就行了,其他的,都好说,如果中央银行行长没有办法,让他滚下去,有人能解决!
  如果中央总是想着就是通过拉屎来解决问题,还要别人去擦他的屁股,想想就知道什么结果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2-01 11:59:52      作者:吴宜先 回复日期:2011-01-31 21:38:16    同一种模式,为何出两种结果。
  -------------------------------------------------------------------
  很佩服你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过,这个问题的确牵扯的东西很多。
  我暂且解释二、三条吧——
  1。某种程度上说,小国其实决定不了自己国家的利率,智利和阿根廷一样都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大国,1980年前后他们遇到的问题也一样,但智利坚持下来了,1990年代是美元稳定的的年代,所以智利走上了正途,阿根廷没有坚持下来,所以尽管1990年代也发展得很不错(不像智利,阿根廷把盯住货币、放开利率这一条完全取消了),但很快又再度倒回去。
  2。金融自由化,看上去是个好事,但注意阿根廷金融自由化有一条,就是政府的银行为私人的贷款行为提供担保——这个原因就和华尔街金融危机为什么爆发一样,因为aig和高盛们,都知道,政府才是真正的冤大头,到时候政府会来救他们,自然会造成金融投机盛行,这反过来会使得实体经济缺血……
  如果热衷于投机,肯定会导致
  3。阿根廷借债太多。
  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信息讨论。 作者:Lov_vinccy 回复日期:2011-02-01 12:23:06      本人大学学的工程技术类,对炼钢技术啊、车床技术啊啥的都有一点了解,至少在这些技术上,老美所掌握的核心技术让中国一直艳羡不已……
  上硕士学的理科,对环境问题啊,水资源问题啊,也算有一点了解,至少在这方面,笔者所知道的是,中国还是没法跟人家那些国家比;
  上班以来,因为身处某部委研究院,所以对体制问题啦、对政治优劣了,对人性尊重了,也有一点了解,这方面,至少知道中国更没有办法和人家比。 作者:wanger99  发表日期:2011-2-1 19:23:00 中国式通胀是伪问题,通缩才是真问题(转载)    目前,翻开报纸打开网站,通篇的标题都是与通胀有关,大家都在热烈关注通胀问题,似乎通胀是中国大陆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因为,当前对中国大陆来说,通胀是伪概念,通缩才是真问题。  
  我认为,中国大陆十几年来一直面临的问题是通缩,而不是通胀。通缩的原因是由于财富的分配不公,而财富分配不公的原因,主要是体制的问题,是不受制约的权利,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权利抢走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大部分蛋糕,导致多数人无钱消费,引发了严重的通缩。  
  要解决通缩问题,正确的合乎经济规律的做法是进行政体改革,让多数人有权利参与分蛋糕,让多数人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因而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这样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之路,却是侵犯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他们的贪婪是无限的,所以,既得利益集团选择了另外一条不侵犯他们的利益,反而能保护甚至扩张他们利益的路,一个饮鸩止渴的解决通缩的方法-通胀。通过大量地发行货币,人为地制造通胀,来逼迫人们拿出银行里的储蓄,刺激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  
  人为通胀的结果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就像饮鸩止渴一样,虽然人为的制造通胀可以短期内刺激内需,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不可持续的,会导致恶性循环。越通胀,贫富差距越大,多数人越无钱消费;多数人越无钱消费,越要通胀,来逼迫人们拿出保命的一点钱来消费。直到恶性通胀发生,经济崩溃的那一天到来。  
  大家都在谈论通胀问题,但这就回避了一个真正的问题-通缩,以及产生通缩的原因,因为权力不受制约所导致的分配不公与贫富差距悬殊。  
  我认为,正像房地产的价格控制在政府手里一样,中国的通胀也是可控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并不是市场经济。很多人担心通胀,我不担心通胀,因为中国的通胀是政府解决通缩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胀的尺度控制在政府手里。我担心的是通缩,通缩是除了政改以外,无法解决的一个经济难题。  
  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出口与投资,主要是出口。但现在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优势将越来越少。而内需又不振,那么未来中国的经济将越来越依靠通胀,这是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却是短期内能维持经济增长,又不侵犯甚至扩大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唯一可行办法。  
  总之,我认为,中国经济的真正问题还是通缩,通胀是利益集团为解决通缩问题而采取的饮鸩止渴的办法。理论上,中国式通胀是可控的,但现实中利益集团的贪婪又使他们不想去控制通胀,利益集团的贪婪会促使通胀愈演愈烈,直至最后他们自己也被彻底吞噬,失去一切。  
  明末崇祯皇帝曾向京城内的巨富高官们借钱,以拯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却被拒绝了。利益集团的贪婪会葬送他们自己,这是人类过去的历史,也必将是人类未来的历史 作者:chinanorthwind  发表日期:2011-1-30 1:58:00 “逆全球化”——“去中国化”时代或许将开启    中国加入wto,数亿赤贫的中国民工进入全球的产业链,以其低廉的工资成本,获得了超强的竞争力。于是不多年,全球泛滥了“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美元流入了中国外贸老板的口袋,最终又通过“强制结汇”变成了央行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这就是中国的“成功”的故事。
    另一批发财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巨头,这些巨头或在中国投资设厂,或寻求中国的“富士康”类的企业做代工。
    然而,倒霉的是美国等的制造业的工人,他们的“高工资”怎么能竞争得过中国“民工”,于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中国在全球化的“比较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中国决不能,也绝不会大幅度提高国内的工资,否则“比较优势”就会失去。因此,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维持劳动力的基本生存,中国必然要压低“粮价”,因为大家知道中国民工只要有饭吃就不会闹事。中国富人的钱是如此之多,而又无法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因为“产能”已经过剩到世界市场无法吸纳的程度。这些钱,进入资产市场,于是引发股市和楼市泡沫。
    中国的股市门槛太低,中小散户太多,“铁公鸡”不分红,股市进入和套现都太容易,这种股市能“天天向上”吗?如果这样,广大散户不也就乘经济的东风而发财脱贫了吗?因此涨到高点,必然会崩盘。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民众并没有从股市中分享到应有的成果。
  还有其他投资渠道吗?中国的资本账户是控制的,没有放开,中国人持有外汇根本无法自由兑换,这条路也被堵死了。剩下的只有房地产,因此富人的流动性将这个国家的房价推到了天上。房价和其他各类商品的比较价格扭曲到一种“可笑”的程度。
  房产商发财了,而房产商的大部分钱又通过卖地的“土地财政”回流到政府手中。政府“富得流油”的一方。而政府又不敢大力提高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因为他们甚至只有让民众“吃不饱”“有危机感”,他们才会拼命干活。
  依靠这种“畸形”的模式,中国竟然膨胀成为一个“大块头”的帝国。这个帝国的体制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军力和影响力已经可以与西方霸权国家抗衡了。
  这种模式仍然可以继续,只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模式依然延续。
  “贸易保护”和“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是美国的“逆全球化”的开端,是试图通过这些手段将中国变相排除在“全球市场”之外。
  或许可以这么说,“逆全球化”其实是针对中国的“去中国化”,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中国“锁死”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
  中国将如何应对?挤压房产泡沫吗?万万不能,目前的房价对于“畸形的经济”来说是没有泡沫的,“畸形”是本,房价是表象,岂能治标不治本呼?
  中国经济应该“出口”和“内需”并重,通过出口贸易盈余来进口国内缺乏的资源和高科技产品。不追求外汇储备的增长,反而应该将外汇储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使贸易得以再平衡,也可不给他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口实。逐步通过对高铁、新能源、水利、农业的建设,使国内经济走上一个良性的平衡的发展轨道。最终回归到自给自足、自我平衡、适度外向的传统中央大国的轨道上。
作者:木瓜和铁瓜 回复日期:2011-01-30 07:57:28      前面木瓜兄认为今后人民币随时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我认为短期内(一两年)不会。一是今后两年是通胀高企期,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大宗商品进口和海外并购成本,因此暂会维持缓慢升值的立场;二是升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这既是减轻国内通胀压力的手段,也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途径;三是即便有突发事件和失业率攀升压力造成人民币贬值可能,也由于新闻控制和维稳而被压制,至少在换届一两年内如此。因此,我推测人民币升值还会至少持续一两年,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取决于内部形势变化和美国经济复苏情况,如果美经济复苏稳健,强势美元回归并战略做空,那才是人民币大贬的时候。当然,从购买力上讲,人民币实际上存在很大的贬值压力。
  =======================================
  呵呵,不好意思,要唱唱反调。虽然并非故意为之,结论和你正好相反。
  人民币在接下来的24月内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我的结论。
  这个结论的支撑点有二:
  1,要保就业,必须保证汇率的上涨幅度不超过出口行业的平均利润。去年有人在经坛分析说,这个点是美元兑人民币 6.5,考虑到美元在走弱,可以适当向下修正。这个帖子里做外贸的不少,可否透露下在没有出口退税的情况下,汇率多少会无法作生意。
  2,政——经 互动,这是最重要的,但没法多说。这里只说一点,中国几乎每一个王朝,在其鼎盛时期,gdp 都是世界第一。 作者:有一说一0112 回复日期:2010-10-22 22:23:39    农民工怎么走,美元就怎么走!  
  在央行加息震惊,捅妓局CPI数据闹心,国际上关于汇率战的喧嚣如火如荼。。。很多专业人士的解读纷纷出来,房价的拐点在哪里?股市的余火还能燃多久?等等,各种数据分析,理论推演,图表演示都有,俺也不凑这个热闹。学习老人家的分析方法,分析基本面,基本矛盾。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什么,也就是说鸡的屁的基本面是什么?尽管CCAV一直在鼓吹,产业升级了,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高科技出口占多少多少,但从春节期间全世界最壮观的人口大迁移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不管外表多么光鲜,城市多么辉煌,房地产多么耀眼,高铁多么拉风,其实财富的基础都是那些火车站怀揣勇气和梦想动身上路的农民工。他们创造的外汇通过人民银行的体系变成货币资本,制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资本神话。那么他们为什么抛家别口去讨生活,很简单,不这样就养不活自己和家人,也就是虽然他们是农民,但无法靠农业资源和农业劳动养活自己。逻辑很简单,中国以外需为主的制造业的基础就是农民工,或者说改革三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财富基础就是廉价农民工,廉价农业,加上以美元资本为主的廉价国际资本!  
   这样的资本神话在2008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因为这样庞大的生产群体在现代资本和技术,物流手段的组织下,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和消费的背离的矛盾,当然这个矛盾被很多砖家,叫兽用各种概念打包后,产生了很多版本的故事。这个矛盾通过次贷危机引发,在各个国家的权衡拆衷中发酵,在全球化的资本联盟的一次次“联合”行动中,慢慢显露出矛盾的主要方面!过剩的产能消灭和全球需求的下降。这个矛盾的解决途径通过各种贸易战,资源战,地缘政治角逐,最后落实到一个最敏感的节点:就是货币汇率!其实汇率的核心就是全球再分配,而货币对内币值的变化实质就是国内财富的再分配。这不竟让人想起一个熟悉的词汇:阶级斗争!当然场景变了,变得"温文尔雅“!  
   关于美元的上升或则下降会导致什么,各种有见地的分析已经很多了。预测各种时间段的都有,预测短期美元走强或者走弱的都有,我也来做一个预测,鉴于刚才的分析,廉价美元和世界性的廉价产能供应地是矛盾的统一体,那么一旦这样的条件(廉价农业,廉价农民工)消失,那么廉价美元也就会历史性的消失(直到下一个资本洼地的形成)。对于产能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内出于币值的变化,必然是反映新的阶级关系下的社会平衡(这个新的阶级关系当然是一部分群体的财富再分配为代价),对外汇率的变化,必然是反映国际资本财富再分配的意志。简单的说,由于这个产能大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那么农民工往下走,美元必然继续它的低位,反之,美元历史性的反转必然到来!这个趋势今年春节将面临考验!
作者:隐之书 回复日期:2011-02-01 21:30:35 
    政改的新框架:不仅参考了历代的制度很重要考量就是罗马的元老院。从元老院到执政官以及保民官的制衡。我曾经把这部分内容给老铁提过,当作西西河架构的参考。对了,凯撒只是罗马各个君主的头衔中的第一个。而众多头衔的其他部分,尽管各个罗马君主各子有不同的差异,但是最后一个肯定是保民官。呵呵,因为在罗马法律中,保民官人身不受任何侵犯。
  -----------------------
  朋友墙到河里看到这一段问我是什么意思,无法理解PT这段话。
  借这个引子再略提一点前面的争论(其实这样的争论在很多,最近在河内也在为祖国还是帝国争论得很厉害)
作者:隐之书 回复日期:2011-02-01 21:34:56 
    我不是在想证明我自己的观点,而是说西方一些学者对资本主义本身的研究已到非常深入的地步,以致国内只能拾人牙慧的地步,那些智囊无不在深入汲取这样的成果。
  最近看到关于资本主义的一些国内官方研究资料,称哈维对地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为他们解决大量制定经济政策的困挠,比如建立在土地上的以城市化建设为特点的种种资本扩张,以及他们想进一步推进的农村土地流转,还有他们可能会利用“剥夺性积累”的原理进行利益整合等等。
作者:隐之书 回复日期:2011-02-01 22:12:42 
    那么,PT引出的这一段其实在于那些引进的研究成果之中,如果我理解得不错的话,这个成果就是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所得出的结论。《帝国》以一种迥异于传统左派的批判手段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深入解析,至今影响巨大。其中一个这样的结论就是美国的帝国体制是以一种非领土殖民化的间接操作手段,这个体制与罗马帝国建制一脉相承,而在现行资本主义体制下,任何国家只要被纳入资本主义轨道,结果就是这样的建制很难避免,也只有如此才能获取持久的稳定性。
  其中凯撒是顶层,元老院精英层利益集团,执政官是将顶层与利益集团集体决策的向外推广,而在保民官是民主的代表人。分别代表君主力量、贵族力量、民主力量的混合
  《帝国》也将美式体制分成类似三层,在将代表民主的“保民官”固定为永久性民主的象征,从而稳定住金字塔的底层大多数,其上的君主力量和贵族力量的内部流动将难以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作者:隐之书 回复日期:2011-02-01 22:36:17 
    如果我们的政G参照这样的研究成果,其走向会如何,影响会怎样?TG政党国家有一个从苏东坡延续下来的特点,就是D组与行政体制的双重钳制,这样的官僚机构的特殊性就在于,将垂直向下的官僚机构梳理成一个与政治分开的“公务机构”,根本不可能。
  那么,在不防碍整体体制大厦结构的基础上取缔部分架构(比如省直官县制)、设置一种制衡和约束官僚体制层层寻租能力的“保民官”(顶层下派监督机构,对顶层直接负责)、再辅以高薪及留下一些可进入贵族层的通道等等。在建制过程中,不再会增加对底层的剥夺甚至适度返利,以结其好,做张麻子那样的“保民官”,一旦建制完成,新一轮私有化将很难避免,因为在权力的领土逻辑自以为稳固时,接下来就要放手按权力的资本逻辑进行,也就是说现有的那些土地流转等等法器永远处于留存备用的状态。
  我们今日投入的那些立足长远的公共建设是一种过度资本积累,这样的资本积累部分聚集于顶层,新的建制必须为其打开运作空间,这样的空间的打开,不仅仅是要空间上对土地等进行扩张,更需要对那些可作久世之用的资源价值进行“剥夺积累”——即利用危机让别人的资产贬值予剥夺,为新资本操作留下巨大的空间,那么有些资产可能会发生骇人的贬值,尤其是那些投资于公共建设的资本,是与财政债务紧密接合的,一旦未来对再生产的返还价值不济,就会贬值,这是非常庞大的资产,被整合似乎是经济规律,但谁能说当权力资本洞悉这样的规律,不会顺势而为呢。
  我是说,这个方向其实也就是吴思所担心的权G资本主义。你可以讨厌它,但它正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