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隔音墙有效果吗:中國評論新聞:引渤入新行不行?一項浩大工程的提出和質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7:07
引渤入新行不行?一項浩大工程的提出和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5 13:17:40

“引渤入新”方案示意圖   “引渤入新”設想的緣起

  11月5日,120名工程和地理界人士匯集烏魯木齊,討論一個宏大的設想——“海水西調,引渤入新”。

  關於“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基本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進入內蒙古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餘脈進入新疆。

  這個設想是通過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幹鹽湖、鹹水湖和封閉的構造盆地,形成人造海水河、湖,從而鎮壓沙漠。同時,大量海水依靠西北豐富的太陽能自然蒸發,作為濕潤北方氣候的水氣供應源增加降雨,從而治理沙漠、沙塵暴,改善華北、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

  記者從新疆自治區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獲悉,政府機構並沒有制定“引渤入疆”的相關計劃,這一提法目前仍在民間研究層面上,是一個“設想”。

  這個設想起於13年前

  1997年,西安交通大學霍有光在《中國科技論壇》上發表《關於西調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的設想芻議“人造海”可持續發展工程》一文,首次提出“海水西調”的設想。他提出,可通過渤海水西調工程在沙漠腹地建立起若干個“人造海”治理沙漠。隨後,霍有光陸續發表多篇論文,於2005年出版專著《海水西調與再造西北》。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陳昌禮也對同一課題進行了研究。2001年,陳昌禮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上發表《海水西調與我國沙漠和沙塵暴的根治》一文。他提出,大西北多發沙塵暴是因為濕地萎縮、消失了。要恢復濕地增加降水量,需具備三點條件:西風帶、高山山脈冷凝系統和水源。水源從哪來?他認為,可將渤海水引到大西北。
 
  錫林郭勒的“引渤濟錫”設想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褐煤儲量全國居首,但因缺水,難以開發。當地政府設想將海水調到錫盟,利用煤化工豐富的廢熱(餘熱)開發海洋化工,可以獲得大量淡水,以解決當地生態用水和建設煤化工集群和電力集群用水,同時從海水中分離出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十幾種固體產品。為此,當地相關部門一直在推進“引渤濟錫”的立項。

  2007年初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郝益東曾提交 《關於引渤海海水進入內蒙古治理生態和在內蒙古建設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議》的提案。該提案包括兩項內容,先調渤海水入錫林郭勒盟淡化,為建設能源化工基地提供水資源,隨後調更多的渤海水進行生態治理。

  2008年10月15日,“陸海統籌:引渤濟錫”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當時霍有光表示:“引渤濟錫項目的實施會大大加速海水西調設想的實現,但我想不到進度有這麼快!”

  2010年11月5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召開的“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項目建設總投資約308.9億元的“引渤濟錫”項目已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正在等待政府相關部門批復。許多專家認為,“引渤濟錫”項目有望上馬,由此催生了“引渤入疆”的提出——如果海水能成功西調到內蒙古,那麼海水西調進新疆就不再是空談。

  要取得共識起碼需要20年

  中國工程院日前召集曾參與《新疆可持續發展中有關水資源的戰略研究》項目組的主要成員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10多位院士、專家就近期廣受關注的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表示質疑,認為“不可行”、“不可想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石玉林表示,該計劃設想調運大量海水到新疆,假設調運1000億噸海水,就將產生30億噸的鹽,而如何處置這些鹽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鹽碱化災害已經十分嚴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原主任李澤椿認為,通過“引渤入新”來影響氣候的設想在氣象學上根本說不通。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寧遠則從工程角度認為,引渤海水進新疆要跨越5000公里,無論是管線鋪設、工程造價還是最終水的配送問題都“沒法想象”,“引渤入新”只能是一個“科幻題材”。

  東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唐立久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引渤入新只是設想和提議,並沒有上升到政府即將實施的層面。可行性還是目前爭論的焦點。中國工程院的10多位院士專家、還有一些環保人士都認為,這項耗資600多個億的工程無論在經濟層面,還是在技術層面都不切實際。管線的鋪設、工程造價、水怎麼分配?”

  另外,可行性的論證和調查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就連“引渤入疆”設想提出者陳昌禮也說,這個設想涉及水利、治沙、國土等十幾個學科,要取得共識起碼需要20年。

  內蒙古錫盟發改委海水辦處長趙平表示,即使是“引渤濟錫”,目前還在進一步研究和醞釀。(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