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机场人多吗:媒体盘点乔布斯的忠告:犯错误不等于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5:22
乔布斯的忠告

  “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而且,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它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

  这是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所说的话。这一年,他正好50岁,不是30岁时因为离开苹果公司而骑车狂奔于意大利的乔布斯,不是38岁时面对NeXT工厂满目废墟无人追随的乔布斯,也不是49岁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被医生宣布只能活六个月的乔布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此时对于乔布斯来说,似乎已一切归于平静。

  当他在10月5日这一天走向那个“共同的终点”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他早已忠告过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一切,如何能够面对这一切。

  串连人生的点滴

  1955年2月24日,位于旧金山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一位年轻女子生下一个男婴。这位未婚研究生决定让别人来领养自己的孩子,她要求领养者都应该有大学学历,并办好了一切手续,好让孩子一出生,就能过继给一位律师与他的妻子。但是,就在孩子刚出娘胎时,这对夫妻表示自己希望领养的是女儿。于是,排在修补名单上的另一对教育水平不高的蓝领夫妻成为孩子的领养者,这让这个孩子的生母感到很失望,在这对夫妻承诺一定将这个意外的儿子送上大学后,单亲母亲才让他们把孩子带回了家。

  这个出生就带着戏剧性苦涩的男婴,就是乔布斯。

  乔布斯的童年是在时称“快乐谷”的圣塔克拉拉山谷度过的。十几年后,这里被冠上了一个新的名字——硅谷。正是在这里,乔布斯七岁时在父亲的车库里有了自己的小工作间,学习拆开东西再重新组合;也正是在这里,他在邻居的推荐下参加了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并在惠普公司的餐厅聚会中,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还是在这里,上初中的他认识了年长他5岁的沃兹,这个与他在8年后一起创立苹果电脑公司的人……

  没有人能够预测这些偶然甚至有点被动的点滴在乔布斯以后人生中所起的作用,但它们却构架了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乔布斯——17岁时,他选择了学费昂贵、汇聚左派艺术家及知识分子、素有反传统文化大本营之称的波特兰里德学院,当时他衷心想留在这所精英学校,因为在家里无法负担学费时,他说服学生会主席允许他免费住宿和听课。他在这里学会了衬线字体与无衬线字体,学到了造就美妙版面设计的要素。

  但就在半年后,乔布斯做出了另一个不普通的决定:休学。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我看不出读大学的价值何在。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也不晓得大学如何能帮助我找到答案。我循着自己的好奇与直觉而踏上了岔路,后来却成为了无价之宝。”

  当年在书法课上学习的版面要素和书法,十年后被乔布斯纳入了Macintosh系统的程式设计,那是第一台能做出美丽版面的电脑。十年前的点滴在这里串连了起来,这便是乔布斯的第一个忠告:

  “人无法预先串连人生的点滴,只能在回顾时将它们串连起来。因此,你必须相信这些点滴,总会以某种方式在未来串连。你必须相信某些事情——你们的勇气、命运、生命……因为,相信这些点滴终于在未来串连起来,会让你有自信去依循你的内心,即使它引领着你离开一般人已走烂了的陈腐道路,你都不会失去自信。”

  犯错误不等于错误

  “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华尔街日报》一整版的广告和乔布斯的巨幅照片预示着1980年苹果公司的成功。当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部抢购一空。到1985年,这个乔布斯与沃兹1976年在车库里成立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价值20亿美元、员工超过4000人,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产品Macintosh。

  但是这一年,对乔布斯来说,却是具有毁灭性打击的一年。

  在推出了失败的Apple III和Lisa电脑后,面对公司发展方面出现的分歧,苹果公司陷入了权力斗争。1985年,董事会选择了让乔布斯出局,因为他们感到“苹果终将毁在他的疯狂下”。带头将他驱逐出苹果公司的,正是当年他挑选的合作伙伴及知己——总裁约翰·斯卡利。乔布斯后来曾苦涩地说:“我能说什么呢?我自己雇错了人,他毁了我10年中致力的一切。”

  乔布斯心灰意冷,干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举动:他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申请随着“挑战号”进入太空;他去了莫斯科,想从此就在苏联的学校推广电脑;他骑着自行车在意大利狂奔,给朋友打电话,说自己也许会像落魄的艺术家一样从此客居欧洲;他考虑隐居到某个偏僻的角落种花,等以后朋友来拜访,会想这么独特的创造力却只能悲哀地浪费在8公顷的小花园里……

  然而,几个月后,他想通了:“我依然热爱我所做的一切,苹果的形势变化丝毫没有改变这点,我决定从头来过。”

  在2010年回忆这段尴尬历史时,他这样说道:“被苹果解雇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棒的遭遇。成功的沉重感被再度从零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它释放了我,让我进入我人生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于是,在接下的五年里,他创办了一家叫做NeXT的电脑公司,遇到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罗伦,又创办了一家叫做皮克斯的公司。皮克斯后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剧情长片——《玩具总动员》,直到今天仍是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2006年乔布斯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了迪斯尼,使他成为迪斯尼最大的股东。

  对于乔布斯,这是他起伏最大的一段时间,是不断犯错并改正错误的一段时间,支撑他的,是“爱”——爱工作,爱恋人,爱生活,因此他的忠告是:

  “有时候,人生会拿砖块砸你的头,但不要因此丧失你的信心。我相信,唯一支撑我不断走下去的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你必须找出自己究竟热爱什么,对工作如此,对恋人也是如此。要想获得真正的满足,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要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那就继续寻找吧,不要停下来。”

  不过,唯一没变的,或者说变化极少的,是他性格中的那种固执和硬派,以及他那句“不听话就滚蛋”的口头禅。1985年与斯卡利在夏威夷的“对骂”在乔布斯此后的人生中并不少见,最经典的要属他对老对手比尔·盖茨的尖酸评语。1997年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盖茨和微软都有点狭隘,如果能够少些刻薄,或者年轻的时候能够找个地方修行,那么他会变成一个心胸开阔的人。”1999年他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特别节目“书呆子的胜利”中称:“微软的惟一问题是没有品味,绝对没有。他们开发的都是一些三流产品。”

  对自己的员工,乔布斯更不留情面。一次一个团队将一项持续两个月的研发方案交给他后,获得的回复是:“这是什么狗屎方案?你干吗浪费我的时间?”据苹果的员工回忆,被他骂哭的员工不在少数。

  也许,特立独行、不留情面的乔布斯才是更真实的他,他并非不会犯错,并非完美,他也只是一个在不断追求完美的人而已。他常说,是错误让他回到“初心”——初学者的状态。在他看来,犯错误不等于错误:“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以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着。”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本叫做《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刊物,被当时的年轻人奉为圣经。这本刊物发行的最后一期,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封底是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那是某种有冒险精神的人可能会在那里搭便车的路。照片下面有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帧照片下面的话,被乔布斯引用为其人生格言。1996年12月17日,“苹果公司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报刊上。一位苹果前员工回忆,乔布斯在回归不久后开玩笑说:“疯子占领了精神病院,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15年后,“为所欲为”所带来的不仅是iPod、iPhone和iPad,还有年销售额达到652亿美元的苹果。在乔布斯生前最后一次对媒体公开亮相时,他展示了一个以十字路口为画面的图景,两条交叉的道路边各有一块路牌,一块写着“技术”,一块写着“人文”。乔布斯的解释是,苹果正是在这个路口击败对手。

  在他看来,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我认为,令Macintosh电脑变得伟大的部分原因是,在它身上倾注心血的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也是世界上最棒的电脑科学家。”

  乔布斯对产品研发过程有着近乎强迫症的控制欲,使他的艺术与科学嫁接理念在产品中能够获得彻底体现。一位曾经在苹果公司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回忆:“通常情况下,史蒂夫会明确告诉你他要什么,然后你只需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但满足挑剔的乔布斯并不容易。通常,他对设计方案的回答不多,要么是“狂伟大”“真的真的真的伟大”,要么只有一个词:“屎!”

  这种苛刻也许是成就乔布斯创新的奥秘。一次,在与耐克总裁帕克对话时,乔布斯谈起他理解的创新:“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这不禁让人想起1996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时刻。当时有人问他苹果停滞不前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他的回答是:苹果出了轨,但要走出困境不是靠刀耕火种,而是要创新。只有这样苹果才能走向繁荣,才能回归自我。

  尽管技术成就了苹果,成就了乔布斯,但在他愿意把他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在接受《连线》杂志专访时他说:“当你慢慢变老,会发现有些事情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技术并不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出生,短暂停留,然后死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技术改变不了什么。”

  1983年,为了把百事公司总裁约翰·斯考利挖到苹果担任CEO,乔布斯说了一句经典的商业名言:“你是希望一辈子卖糖水呢?还是希望抓住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机会?”

  也许,从懂事那天起,乔布斯就决定改变世界。他的妹妹莫纳·辛普森写过一本小说《一个凡人》,书中的主角基本上就是以乔布斯为原型,一个从开始就具有“不仅无法与他人苟同,甚至对他人愿望和奇想都丝毫不予考虑”的性格,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这个星球因为他的诞生而从此改换新颜。”这大概是乔布斯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知道,“人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这是乔布斯留下的另一个忠告。

  “睡觉前告诉自己做了什么精彩成果”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应该活不过六个月,建议他把事情安排妥当,这一建议无疑是“准备死吧”的暗示。当年晚些时候,再次检查发现,他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他做了手术,并宣称他已从病中康复。

  但病魔并没有离开乔布斯,出现在公众眼中的他,越来越消瘦。终于,在2009年1月,乔布斯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信,声称自己的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暂离开公司治疗。消息一出,苹果的股价当天便下降了10%。同年6月,他带着更为消瘦的容颜回到工作岗位。2011年1月,他再次休病假。8月,苹果董事会宣布乔布斯辞职。10月5日,“不幸的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乔布斯离开了人世。

  有网友这样描述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的传奇经历:这是1个神话、2次手术、4个孩子、8年抗癌、11款经典产品、100倍股价涨幅、1000万台iPad、1亿部iPhone、2亿台IOS设备……

  最懂他的,还是也只能是苹果。公司网站对他的评价是:“史蒂夫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世界因他而变得更加不可思议地有趣。”

  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公司,因为有乔布斯打下的基础,以及他遗留的不朽创新精神。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务,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改变着这个世界。”在许多人看来,乔布斯是一个可以比肩爱迪生、福特、卡内基的人物。

  而贴近死亡,使乔布斯在最后的岁月里留下的忠告更弥足珍贵:

  “记住,我即将死去,那也许是帮助我作出人生决定的最重要工具。因为,几乎所有一切,包括外部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因为惧怕失败而产生的困窘,都将随之而去。我不会去做一个最富有却躺在坟墓里的人……我只想每天上床睡觉前告诉自己今天我们做出了什么精彩成果。”

  八条成功秘诀

  1、追随自己的心

  乔布斯能够成功,在于他的天赋和坚持,更在于他一直在追随自己的心。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说,“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许多人往往在外界的影响下,扼杀了自己心底的直觉。而乔布斯则完全相反,他不会让别人的意见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

  2、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道,他曾深受一本叫做《全球目录》的杂志的影响。这本被他称为他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的杂志最后一期,封底是清晨一条乡村小路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一直以此自许,并希望年轻人也能如此。

  3、从不惧怕失败

  在乔布斯成功的道路上,也不乏困难。1985年,在苹果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乔布斯被自己挑选的继任者驱逐出苹果公司,这被认为是他人生最大的尴尬。他也曾因此消沉和颓废,但最终没有逃避,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并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被重新请回苹果公司。

  4、追求完美

  乔布斯无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正是由于过度追求完美,一些人也斥责他是控制狂,并指责他随意斥责和解雇员工。但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才使得他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近乎完美的产品,也为他延揽了更多的人才。

  5、延揽各种人才

  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是二流人才,你就会雇用三流人才,因为你不希望他们看起来比你聪明。如果你是一流人才,你就会雇用超一流人才,因为你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乔布斯的成功,更是因为他延揽了一大批的人才:菲尔·席勒,约尼·艾夫,彼得·奥本海默,蒂姆·库克,罗恩·约翰逊等等。他们都才华过人,只是因为乔布斯的光芒太过耀眼,而没有得到该有的赞誉。乔布斯辞世后,苹果股价依然表现平稳,就在于这个整体团队实力超群。乔布斯无法替代,但他的团队将可能续写辉煌。

  6、打破常规的创新

  有人评价乔布斯的创新,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创造消费者新的需求。他的眼光并不仅仅停留在当前,而是勇于打破常规,投向未来的市场。正是因为这种远见和创造力,苹果开创出一个个划时代的新产品。iPod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iPhone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时代,iPad则颠覆了传统电脑的使用方式。打破常规的创新,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当iPad推出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似乎又成了乔布斯贡献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7、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苹果的电子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按照乔布斯的一种说法,就是苹果一直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苹果与其他电脑公司的差别。苹果的初始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iPad之所以与它之前或之后的所有平板电脑都不同,就在于它的外观和触觉,这是它的灵魂。但计算机科学家或工程师很难看出这种重要性,因此任何公司都必须有一个领袖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重要性。

  8、关注细节

  相比竞争对手,苹果的产品被公认为更漂亮、细节处理上更让人喜爱。这其实正源于乔布斯对细节的关注。2007年发布iPhone后,乔布斯突然觉得,iPhone屏幕由塑料改为玻璃更好,并要求苹果公司采购符合他严格要求的玻璃。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对于他的这种亲力亲为,有记者曾问乔布斯,是否曾在从事CEO的繁忙工作之余,也会拍板玻璃的具体透明度以及木质材料的颜色这些小事。乔布斯的回答很干脆:“当然”。(《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整理)

  乔布斯也有人性的弱点

  李开复

  乔布斯去世的那天,一位住在苹果公司附近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清早送孩子上学时,看见一道绚丽的彩虹,虽然并没有下雨。也许这就是上天在纪念乔布斯。

  乔布斯曾说过,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

  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尽显乔布斯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他曾表示愿意用他的一切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也许终有一天,人们将不再使用iPhone、iPad、Mac。甚至有一天,苹果也失去它的光彩。但是,乔布斯的理念和智慧,将永远流传于世间。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包括“stay hungry,stay foolish”、“connect the dots”、“follow your heart”等经典语录),将和林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样,永远地激励着年轻人。

  这个时代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能够在多个领域(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都有突破性创新的,过去一百年间,除了乔布斯,没有第二个人。

  于是,有人把乔布斯尊为“神”,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因为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方面的弱点。

  乔布斯做产品是封闭式的、高端的,做人也是非常霸道的,脾气很坏。年轻时乔布斯骂人完全不经过头脑,后来重回苹果后有一些改变,但什么事做不好依然骂。不过他的人格魅力也渐渐散发出来,这个时候的骂,员工会觉得没有达到他的期望,辜负了他的知遇之恩。他的脾气并没有变好,只是管理与批评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

  很多年前,乔布斯曾邀请我再次加盟苹果,被我拒绝了。至今我依然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尊敬甚至崇拜的一个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乔布斯不是神,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天才。

  乔布斯能够预测业界趋势,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凝聚一流人才,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永不停息地自我超越,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一般能驾驭上述两三点就可能很成功,但是乔布斯能全部做到。

  我眼中的乔布斯精神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专注完美,近乎苛求;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勇敢打破常规思维,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总有人问我,中国会不会出现乔布斯。我总是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这很难。因为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鼓励和支持失败的精神、突破性的思维——这些促使乔布斯成功的因素,都很难有其生存之地。

  我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观察到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微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大规模的、颠覆式的、革命性的,只是在很多关键技术之上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创新”并不代表开发一个新的技术,它创新的东西更多的是经营模式、开发过程。而乔布斯的创新,是“原创新”,是颠覆式的、革命性的。

  我想,下一个乔布斯大概不会在中国甚至亚洲出现,更可能会在美国出现。因为美国人能突破教育的思想框框,这方面他们是远超其他国家水平的。而中国想要出现乔布斯,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根据采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