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斑片状:赞美犯错误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7:36

卡耐基说过,每个人都渴望伟大

赞美犯错误的人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题为《赞美是一种拯救》的文章,文中讲述了在非洲南部的巴贝姆族中,对于个人行为有失检点的都采取一种独特的处罚方式。

  倘若族内的某个人犯了错误,族长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但最值得称道的是,此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让这个犯错的人改正错误,引导他以此为戒,总结教训,重新做人。年长者首先发言,讲述这个犯错的人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每个族人依次用真诚的话语叙述犯错者的优点和善行。叙述的时候要尊重犯错误的人,不能出言不逊,夸大事实。每个人在陈述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时,不能重复别人说的内容和观点,必须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褒扬。所有的族人都将赞美语说完,整个仪式才完成一半。紧接着,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庆典。老族长是庆典的主持人,部落中的男女老幼都要载歌载舞,用一种隆重而热烈的礼仪来庆贺犯错误的人悬崖勒马,脱胎换骨,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假如我们也尝试着用“赞美”的方式来教育犯错的学生

我想,这种独特的“惩罚”方式,一定会让犯错者悔悟得彻头彻尾,因为我们都懂得“宽容比惩罚更有力!”的道理。 陶行知先生“三块糖球”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一个逃亡的罪犯因为得到“信任”而主动悔过自新、投案自首的故事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往往不能冷静处理。学生出点差错,我们就觉得是添乱子,就会“怒火中烧”,新账旧账一块算,数落得“体无完肤”才算“解恨”。假如我们也尝试着用“赞美”的方式来教育犯错的学生,结果会如何?我想,学生一定会感激涕零,不罚自悟。我准备试试看。

对于犯错误的人,我们通常采取处罚的方式。巴贝姆族却以赞美来帮助他人改过自新。对于犯错误的人来说,赞美

这对我们科学育儿是一个很好的启迪,我们应该用 赞美 去启发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改掉不良习惯,去 建立美好的人生。(转)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应当向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在非洲的南部的巴贝姆族中,用赞美来处罚一个犯了错的人,族长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年长者首先发言,用真诚的话叙述这个犯错的人曾为村子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其它人依次也用真诚的话语叙述这个的优点和善行,而且发言所叙之事不能重复。接下来部落中男女老少都要载歌载舞,用一种隆重而热烈的礼仪来庆贺犯错误的人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幸福。阅读》这是在情感读本中的一个故事,题目是《赞美是一种拯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习惯采取处罚的方式,巴贝姆族却用“赞美”的方式来帮助他人改过自新,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人的内心深处总有种被认可被肯定被表扬的渴望,有种理论认为物质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是短暂的,但精神奖励给人的幸福感要持久的更长久一些。

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把被批评当作家常便饭,这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就要好得多。在李镇西的讲座中,他提到一个例子,一个体育老师接手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他第一次到班里看到班里乱成一锅粥,淘气的学生有的站在桌面上,有的打闹,反正很乱,这位体育教师指了几个学生要他们跟他走,那几个学生很快走到老师的前面,到办公室整齐的站在一排,他们知道老师要罚他们站的。那个体育老师问他们我没你们到办公室啊,学生不解,我要你们到操场,于是学生又跑到操场,当体育老师赶到时,学生已经围操场跑了近一圈了,体育老师说我没让你跑啊,学生更不解了,以前老师处罚他们就是到操场跑步啊,体育老师把他们带到双杠边上,给学生们表演起他的双杠动作,他要用他的专业技能让这此学生信服。我们抛开这位体育都是的管理智慧,单看这些犯错误的学生的表现,他们自觉的到办公室里站成一排,等都是训话,他们自觉的来到操场跑步,这不是他们自觉性高,而是他们已经把老师的处罚当作家常便饭,我们处罚或批评学生的目的是帮助其改正错误,但这样的处罚显然对这些学生没有一点效果,必须换换思路,换换方法了。

赞美一个犯错误的人是需要我们更多一些付出,对学生有更深入的观察,要赞美到他的内心深处,唤醒“良知”,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所以,平时要注意与学生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关心和爱护。

假期里教委安排了一项学习任务,写一篇文章,以夸夸我们的校长、主任、同事为题,巴贝姆族人对犯错误的人都有的赞美,我们校长、我们的主任、我们的同事,他们更有很多要我们赞美的地方,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而不是挑毛病,这是多么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