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帅的电视剧:看足球学成功,希丁克神奇的秘密 (精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9:35:57

用鼓励和赞赏来激发队员的士气

 随时鼓励并称赞球员,是希丁克激励团队的风格。 

  球场上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自信心。 

  希丁克一般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是以直接或间接的鼓励,来刺激球员兴奋起来。 

  
  
  
  他上任后,给教练组声明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千万不要责备球员”。意思是说,即使球员做错了,也要让球员自己说出来,这样他们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选拔球员时,他也不用“那个球员不行”之类的否定话语,相反,他会非常积极地寻找每个人的潜能及特长。 

  希丁克一直说:“我会随时称赞球员,绝不会当众指责他们。指出错误、骂一通,也只会在球队内部。那是我和球员之间的约定,也是我的原则!” 

  对于球员的失误,他也绝对不会当面发火,相反,他会通过耐心的说明使球员领悟。但如果给了一次机会,球员还没有“听话照做”,该球员的机会也许就会到此结束。 

  在言论上,希丁克不管是称赞某个球员,还是指出某个球员的错误,从不指名道姓,而是针对问题,就事论事,而且总是先称赞后批评,或者先批评紧跟着称赞,来激励球员。 

  比赛结束后,要指出球员的错误时,他会开头先说:“只是要分析比赛情况,而不是为了责怪谁,所以请不要紧张!”接着他会让所有记者退出,然后一条条分析比赛内容。 

  希丁克不一样的心胸,为球员们的自信心和斗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球队的士气。 

  美国著名篮球教练迈克·库赛维奇说:“球队的‘士气’是胜利的第一要素!” 

  希丁克能让“所有球员”在“所有比赛”中,感觉自己是球队中最棒的球员。他随时在鼓励球员“你刚才太棒了!” 

  “要使球员在比赛中拿到球的瞬间,首先想到那个球不是‘我的球’而是‘我们的球’。此时,不仅替补球员,就连拉拉队的学生也要当作球队的一部分,‘我们’才能赢。”所以希丁克在选择球员时,比起实力来,他更重视有“团队精神”的人才。 

  当进球或丢球时,希丁克都会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称赞或者批评。不像其它主教练只会责怪失误的球员,或只称赞进球的球员,希丁克称赞或批评的是整个球队,因为“球是11名队员一起踢进的,也是11名队员一起丢的”。 

  他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丢球”:因为最前面的前锋没能防守好,使中场失去平衡,最终后卫虽极力阻挡却还是丢掉了一个球。进球时,他会说成:因为后卫的第一个传球传得很到位,使对手慌乱,之后又因中场能确保空间,前锋才得以射进球。 

  韩国过去的足球教练在中场休息时,对表现不太满意的球员,就会开骂,直到他们流泪。球员的心理会因此萎缩,不愿再主动说话,不敢再主动跑动。这种被当众羞辱的事情总是重复发生,就形成了大伙被动、不自信的习惯。希丁克主教练不同,他会指出发生问题的要点,就不再多说了。 

  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指责,而是使11名球员都能一起听到。希丁克是一位培养球员们自信习惯,让他们拥有主动分析力与判断力的教练。在整个世界杯赛上,希丁克没有特意称赞过谁,也没有特别批评过谁。 

  希丁克说:“我最喜欢球队在比赛进行不顺利时,也绝不退缩的样子。不管形势多么恶劣,他们也会马上回到原位进行战斗——绝对不放弃!我对球员们强调的是,成功=个人技术+团队技术+精神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力’。 

  每一种行业,每一个团队 

  除了战略战术不一样外 

  带兵提升“自信心”和“激励士气” 

  都是相似、相通的 

  一个会做人的领导 

  惯用“三明治激励法” 来激励队员 

  第一句:“你的特长是……” 

  第二句:“你还可以在……改进。” 

  第三句:“……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到!” 

  摘自《王阳感悟》 

  怎么样识别人才 

  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一个 

  必胜条件与法宝 

  大部分的领导者不知道 

  他到底在寻觅什么样的人才 

  他从来没有把具体、明确的条件、标准 


0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2楼

筛选有士气的人一齐上路 

 希丁克始终以实力为选才的标准。 

  相比于平时的名声,他更以训练时的成绩为依据,然后按标准选出23名球员。所以不管球员表面看上去状态如何好,也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数据确认后才能上场。 

  这样,即使球员们有不满情绪,因为相信了“只要认真努力,希丁克就不会有任何偏见 
 
 
地启用自己”,训练时,人人就会拼命努力。 

  希丁克还不断给球员们植入“你可以做到”的自信心,反复说球员们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球技”,反复让每一个人体验“我是最棒的!”的心理暗示,从而大大提高了球队及每一个人的士气。 

  希丁克的足球训练相比以前的韩国队主教练,技术上没什么太大变化。但是他读懂了球员们的心,使球员们能够真正发挥长处,并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训练。 

  比如:吃早餐时,球员们的心情不太好,他就会用有趣的方式计划训练,或是干脆当日就不进行训练了……这种方式给那些在单一、强制训练模式中长大的韩国球员,带来了新鲜的刺激。同时也使球员们对主教练产生了信任感和亲和力。 

  比赛归根结底是自信心的比赛。 

  一个人哪怕只有60%的技能,只要充满自信,也可能发挥出100%以上的力量。虽然比赛的变数很多,但最终会因为士气高昂,产生奇迹般的胜利。 

  球员们高昂的士气不是单纯的盲目拼搏。高昂的士气及“精神力”包括了:“体力+技术+战术+自信心+创造力。” 

  而在“五大力量”中,最重要的是要对竞争有“自信”,这才是根本。 

  没有自信,在比赛前就已经泄气了。韩国球员们在过去的世界杯中,连自己的实力都没发挥出来比赛就结束了,也是这个原因。 

  2002年世界杯上,韩国队之所以能达成并超过16强的目标,其根本原因,也因为有了“精神力”! 

  希丁克第一次来韩国就说:“韩国球员的学习欲望虽然很高,但责任感和控制能力等‘精神力’部分只能算30分以下”,当时大家都不太理解他的话。 

  希丁克和运动心理专家说的“精神力”,是指运动员可以有效操控自信心以及愤怒、不安、纠葛、压力等等“情感控制”的能力。 

  比赛尤其考验运动员:能否马上反应出来——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然后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所有力量,专心针对重点来求胜。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明星潜质与天赋,有没有领导控制能力的关键。 

  队员李乙容在比赛上射失了点球,希丁克拍着他的背说:“不要泄气!意大利的罗伯特·巴乔也有把点球踢飞的时候。1990年我带领的荷兰国家队,也因在点球中失误而从四分之一比赛上掉了下来。” 

  后半场,这名队员充满信心,斗志百倍地投入了战斗,终于协助安贞焕踢进了关键一球。 

  缺乏自信的球员,只会对对手有说不完的恐惧理由,从而对自己实力感觉自卑。 

  运动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恐惧对手,球员自己就一定会身体僵硬,并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运转及发挥。 

  参加过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队员说:“我根本记不起来与墨西哥、荷兰的比赛,是怎么踢的球。比赛前就已经胆怯,上场后更是身体僵硬,以至无法思考。” 希丁克说:“我对球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为的是想让他们都成为斗鸡。 

  “乖孩子在我看来,不过是回避责任的胆小鬼。我们的球员,不管是在实战中,还是在训练中,一般摔倒都不会让队医上场。因为球员们具有很强的‘精神力’,能够正确利用技术或战术。我在训练时常常训斥他们,也是为了经常维持球员的紧张感,让他们具备‘精神力’。” 

  选拔国家队球员时,希丁克很看重队员的精神力。 

  过去韩国队为了打败欧洲队,喜欢选用身材高大的球员,其实没这个必要。希丁克说:“过去的知名度也不是我考虑的因素。我看过太多无名球员成为有名球员的例子,我一手栽培的罗马里奥和科库就是其中之一。只要球员们有着‘一定要赢’的意志就可以,主教练只要根据每人特长进行分配,再设计最为适合的战术指导,就可取胜。” 

 希丁克说:“韩国队过去在世界杯赛上没踢赢过一场比赛。我苦恼了很久,该如何带动球队?韩国队普遍的消极态度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几次海外比赛后,球员开始学会了克服恶劣条件的方法。从2001年9月开始,与强队比赛就有了信心,不再感到泄气和自卑,与欧洲强队也能坦然、平等竞赛了。”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3楼

训练队员的自信心从此“势不可挡” 

  百战老将希丁克非常清楚,世界杯上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的比赛”。为此,他专心研究了“足球心理学”方面的书。 

  为了给球员们灌输自信心,鼓舞球队的士气,他做了很多过去韩国教练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的训练及努力。 

 
 
 
  世界杯前夕,队员刘相哲坦言:“我们韩国队员现在最主要的是要把‘责任感’转换成‘自信心’。剩下的时间里,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信……” 

  当有潜力的球员不振作时,希丁克给予激励的方法也很特别: 他会反复真诚地在大小场合给球员们说:“你们根本不必在外国强队面前感到自卑。韩国队有着与任何强队对抗的实力!” 

  他随时大声喊着提醒球员:“不管是比赛,还是训练,我们只能想着‘获胜!’‘获胜!!’‘获胜!!!’” 

  训练当中,希丁克经常说:“恐惧不能使你成功,要理直气壮地与欧洲人对抗。没有自信和毅力根本无法取胜。只要稍微放松求胜心理,马上就会变成平局,甚至出局!‘先进足球’就是要具有挑战性和粗鲁性,韩国人怕打架吗?要胜利就要拼命!” 

  训练比赛时,希丁克经常会故意错判比分,如果此时球员没有任何反抗地接受,他就会大喊:“为什么这么没有反抗精神?为什么不相信自己是对的?” 

  他不断教球员在比赛当中,有角球或发边线球机会时,应不断表示是自己的球,这样才能得到裁判的好感。 

  这种训练的结果是,世界杯中,韩国球员毫不留情地步步紧逼并压迫对手;对待欧美强队时,明星球员更是大胆地,甚至视死如归地激烈碰撞…… 

  因为每个球员都只有一个信念——赢球! 

  希丁克说过:“韩国球员技术都很好,双脚都能发挥自如。欧洲球队也很少有能自如使用双脚的球员,而且具有这样的速度。当然在世界任何地方,也找不出像韩国球员这般充满斗志的球员。‘一定要赢’的斗志非常高昂!” 

  他细心根据每一个球员的个性和特征,进行“地狱般”的大运动量训练,达到了体力的强化及固化,逐步提高了每一个人的战斗力。他“以第一强队为标准”来集中训练韩国足球队员,迅速加快了自己标准的提高……以看得见的增长数据来增强球员们的自信心,以科学的数据证明每一个人的实力,队员们自发地自信了起来,士气大增。 

  球员说:“真正接触希丁克的‘先进足球’后,觉得我们和欧洲队也没什么太大差别,问题在于自信心。只要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进入16强是不成问题的。在与类似欧洲的世界级球员对战后,了解到我们也是拥有同样技术、精神力的强队,就更有自信心去进行比赛了!” 

  “自信”带来成功,不断的“成功”使自信变成了习惯。 

  过去纯真的韩国足球队员,一碰上欧洲或南美的巧妙打法就无所适从,现在希丁克要求球员:即使有人被罚出场,也要有打倒过对手的英雄气概。 

  韩国队在与英格兰或法国这种强队的热身赛中,不断巩固自己的自信,在世界杯比赛中,面对葡萄牙这类强队时,球员们的表现就真的“勇猛如虎”了。 

  希丁克如此关注增强韩国球员的“自信心”,就是为了提高球队的整体士气。使只具有世界二三流水平的球员,发挥出了世界一流球员的能力。如果没有建立可以阻挡“欧洲坦克”的信心来组成防守战线,没有一踢就中的强烈自信,加上球场内外九级浪潮一般高昂的“红魔士气”,2002年世界杯的历史就要重写。 

  通过一系列见效显著的训练,球员们终于有了“只要按照希丁克的指导去做,就一定能获得胜利!”的强烈信心。使韩国国家队斗志昂扬地走进了世界杯赛场。一年前还被人取笑“5:0”的韩国国家队,一年后,每一场比赛都战果辉煌,最终奇迹般地进入了4强。 

  一切都按照希丁克就职演说所提到的承诺在执行:“2001年末到2002年初,我会将韩国队提高到稳定状态……和强队经常进行比赛,比什么都重要。 

  “通过与强队的比赛暴露缺点,反复补救缺点的过程,就是增强自信心的过程,到时韩国队一定会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强队,到时你们就会明白一切!”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4楼

坚信自己的远见和目标 

  希丁克被聘请为2002年世界杯韩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时,韩国队的客观情况非常恶劣,虽然他们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进入决赛圈,但是国外同行都取笑韩国队只会是在最底线竞争,国内也到处可以听到“韩国队不行”的嘲笑。 

  这是48年来世界杯挑战史(1954年韩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上的一次大冒险,更是关乎主办国自尊的问题。 

 
 
 
  韩国没有一个像齐达内(法国球星,三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和菲戈(葡萄牙球星,2001年世界足球先生)一样世界公认的球星。甚至还有人说“仅以战略上分析,韩国队在小组赛上就会三败出局。” 

  离世界杯开赛只剩500天的时候,希丁克被选为要把韩国足球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救星”。他临危受命。 

  希丁克从一开始就清楚,韩国足球队客观的实力和韩国人民的主观愿望间有一定的距离。而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对韩国足球进行从未尝试过的、全面大胆的改革,需要动一次打破原有常识和习惯的“大手术”。 

  希丁克确信自己的远见和目标。他为韩国进入16强引进了“全攻全守”先进足球观念,并且强调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这样做! 

  他果断地说 :“过去韩国球员打不起精神,让人觉得没有自信;所以从现在起,要从井底跳出来,为跟上激烈的世界足球大趋势而努力。” 

  对于那些持反对意见、并动摇自己决心的评论者,他坚决反击:“对于足球我有我的方法!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会以我坚信的方式前进。” 

  希丁克说: “我要终止韩国足球在世界杯决赛圈没有踢赢过一场球的习惯!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一定会成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强队,……在世界杯上,我们一定会让世界震惊,到时就会明白一切。”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5楼

为团队设立一个“伟大的目标” 

 为实现把韩国足球变成“先进足球”的目标,希丁克绝不让步! 

  但是,要想完成任务,仅仅树立远大目标是绝对不够的。 

  世界不会因你提出了目标,而自动跟着你来运转。设立目标固然重要,但在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努力更为重要。要想在短时间内,改掉韩国足球积累半个世纪的毛病也绝非易事。 

 
 
 
  一些韩国足球界的前辈说:“日本从1960年开始引进了欧洲教练、巴西教练,他们老早就开始训练团队的能力和个人技术,从而造就了现在的日本足球。但是我们韩国队想在短短1年的时间达成这个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除非希丁克是个魔术师!” 

  记者在世界杯前采访了23位球员:“希丁克主教练来了以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有14名球员回答:“与强队比赛时,有自信了。” 

  而23名球员的一致答案是:“个人技能提高了,可移动踢多种位置。” 

  希丁克说:“我的目标当然是让韩国队进入16强!但不仅仅如此,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韩国足球的水平……关键是要使韩国队不论对抗多么强大的对手,都不再缩头缩尾,树立起尊敬对手,但不惧怕对手的顽强精神,才应该是韩国足球的未来。这就是我提出的——韩国足球未来的蓝图。” 

  “足协主席郑梦准与我约定,为我提供提高韩国队战斗力的任何支持,我们所定的最高目标是‘世界杯冠军’,这一点很合我的意愿。”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6楼

坚守信念才能让团队勇往直前 



  随后的日子就是煎熬:希丁克主教练既要调理球队,又要安抚球迷。 

  对外界,他说:“国家队已经炼就了必胜的自信心,这是足球比赛所必需的。” 

  对球员,他又忍不住怒骂:“你们没有一个真正的‘杀手’,难道韩国队还要我这个老头儿来进球吗?” 

 
 
 
  希丁克接手韩国队初期,就把体能训练作为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向来以能跑善拼著称的韩国队还远远适应不了现代足球顽强对抗的需要。他的“地狱式训练”让韩国球员一时难以承受。 

  因此,很多专家、媒体就站出来,公开反对希丁克教练的训练方式:这种体能训练根本不符合韩国球员的体质,甚至有可能会危及球员的身体健康!有人甚至当头棒喝“不要把欧洲的那一套照搬到韩国来!” 

  但是,希丁克根本没有让步,坚持他以提高球员体能为基础的先进足球原则,凭借坚定的意志,把自己的计划一丝不苟地推进下去。 

  对韩国球员,他会用自己的经历,并用挑衅的口气说:“这点苦都受不了,就别踢足球了!我年轻时在职业队踢球,比你们练的苦十倍!” 

  面对足球界和舆论界一系列毫无根据的怀疑和指责,希丁克表现出“只走我的路”的态度,给球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论面临什么样的状况,他都会坚定地推进自己的想法。 

  “对所有事情都坚持自己的信念,是我成为世界级教练的源动力。” 世界杯之后,希丁克很欣慰地说。 

  韩国国家队后来的表现,让反对者统统“闭嘴”了。


  • 2008-2-4 19:12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8楼

做出尊重并接受团队成员的举动 

 希丁克并不是韩国队的第一个外籍教练。 

  之前的10名外教,名气丝毫不亚于希丁克,但是他们大都没能像他那样,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嫁接给韩国国家队。 

  其原因之一,就是教练观念的差异性。 

 
 
 
  希丁克独特之处是他拥有“开放的头脑”。之前的外国主教练大部分都无法适应韩国文化,经常和球员或球队发生小冲突。 

  希丁克的“开放头脑”和超强的适应能力是荷兰人的普遍特点。国土面积不过韩国五分之二的荷兰,国家虽小却很强大。为了生存,荷兰人要同英国、德国、法国等周边强国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所以他们比较开放。 

  希丁克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和助理教练们开玩笑,从新闻发布会出来,他会像个职业摔跤手一样,用手臂扣住助理教练的脖子前后摇动,营造轻松的气氛。 

  这对于不敢大声说话的韩国国家队教练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为了拉近和球员、教练们的距离,转移训练场地时,他一直和球员坐同一个大巴,而且一定带上一个韩国教练,在车上谈天说地。为此,足协只好把专门给他准备的小轿车取消了。 

  刚开始时,希丁克连球员名字中姓“朴”和姓“金”都无法区别,他利用一眼可以看到所有球员的进餐时间,背熟了所有球员的名字,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全熟悉了所有球员的名字和长相。 

  韩国有很多人都姓金,因此他就给所有人起了容易记住的外号,比如“小金”、“大金”,还有“德语金”、“压力机金”、“金司机”。除了姓金以外,其它姓氏的人不过一两个,就直接叫姓。他说国家队物理治疗师长得像印地安人,就起了个外号叫“印地安”。


  • 2008-2-4 19:13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9楼

打破阻挡每一个成员之间沟通的障碍 

 上任初期,希丁克对韩国球员按年龄排出的序列感到很惊讶: 

  “有一天早上训练结束后,我看他们按年龄顺序分坐了三个桌子,年纪小的球员和年长的球员之间不说一句话;拿饭菜时,也按年龄顺序排队,一直到吃完饭,互相没说过一句话!像这样没有一点沟通的球员,是不能在一个队参加比赛的!” 

 
 
 
  问题是:这种“年龄排序”法,不仅体现在进餐时,在运动场上也表现突出! 

  希丁克来之前,韩国球员在比赛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沟通。他们从来不场上交流“往哪儿传球”,“盯住对手的哪个人”,“谁负责哪个位置”…… 

  虽然韩国队的速度快,组织力也不错,但球员们之间整天不说一句话,只会拼命奔跑。诚实的训练态度虽然好,但是没有交流,对团队协作不会有任何帮助! 

  年纪小的球员都只顾盯着自己眼前的球,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应该查看周围,掌握队友的位置,相互交流后再移到下一个位置。 

  “韩国球员在技术上绝对不逊色于欧洲球员,但是在沟通上不积极,没有创意。特别是年纪小的球员总期待前辈能帮他们做一些事。在自己创造踢法的年纪,却观望别人,这太不像话了!”希丁克坚决认为严谨的长幼秩序是“先进足球”的绊脚石。


  • 2008-2-4 19:13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0楼

用“水平式沟通”来激励团队 

 足球比赛和一个人踢球完全不同!只有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才能说是在比赛。 

  从心理上依赖前辈,就不能在运动场上正确地跑动。所以,希丁克认为韩国球员“不负责任”! 

  为了解决队员间沟通不足,希丁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不许球员间再使用“大哥”这样的称呼,“运动场上的对话不许使用尊称!”他还要求:年轻的球员不论在战术训练还是在比赛中,都要经常和前辈开口说话。吃饭时,要前后辈穿插坐在一起,希丁克也和球员坐一个桌子,随意地交谈。按摩时也不要前辈先按,而是谁先到房间谁先按。安排宿舍时他故意把前后辈球员安排在一个房间,让他们相互了解。 

  如果比赛中,球员半句话不说,只是奔跑,他就会大为发火…… 

  希丁克要求“呼叫踢法”的目的,是因为球员之间的相互协助,“说话总比腿更快,更灵活”。 

  同时,希丁克还强调团队成员每一个人要主动和自己双向沟通。他要求球员们该追问的就要追问到底:“不要只按主教练的意思去做,假如与你自己想法不符,该追问主教练的,照样要问!”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给球队带来发展。 

  只要一有空,希丁克就会大声喊: 

  “大声说话!喊出来!”“……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为什么要做这种训练?……凭什么主教练的话就要无条件服从?……” 

  球赛时,主教练和球员无法交流,所以训练时,就要把你感受到的东西马上说出来讨论,这样才会进步!效果才会明显!……” 

  通过一系列的“沟通训练”,希丁克顺利把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组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式沟通”“金字塔式沟通”,灵活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水平式沟通”“距阵式沟通”。 

  顺畅的双向沟通模式成为了习惯后,希丁克所强调的“享受比赛”和“用脑踢球”的环境,开始在韩国队中形成气候,训练场上气氛马上欢快起来。


  • 2008-2-4 19:13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1楼

训练“11个人打1个人”的团队力量 

  21世纪,足球场上的胜利,是团队整体战斗力的胜利。再出色的球员,也无法独自对抗11名球员。依靠团队智慧与力量来赢得比赛,已经成为21世纪的足球大趋势。 

  如今,像马拉多纳一样的足球英雄会越来越少。即使声名显赫的明星球员,如果想靠个人力量、单枪匹马地出征赛场,肯定再也不能踢进一个球。 

 
 
 
  就连60年代最“个人英雄”的“球王”贝利也说过:“将比赛带向胜利的不是球星,而是那个团队。棒球虽然可以凭借一个投球手取胜,但足球绝不可能。再怎么有名的球员,能踢进一个球,也是因为有其他球员在适当的瞬间把球传给了他。” 

  有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队,可以打败世界级明星组成的“足球豪门队”。任何世界足球专家都不会想到,1998年世界杯的冠军法国队会在2002年全军覆灭,又有谁能料到,韩国队能把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强队打败? 

  (2004年欧洲杯中,一样是“三流球队”的希腊人,因请了德国名教练用“团队意志”训练球员,而一举夺得了欧洲杯冠军,让世人大吃一惊!) 

  希丁克第一次受邀执教韩国国家队时,曾经问过他们的足协官员:“我让球员爬树,他们会照做吗?” “相对于英雄,我更想成为独裁者!我不想依靠哪个球星,我想组成的球队是一个像机器般运作的团队。为此就需要球员做出牺牲,就需要铁的纪律。最初球员着装都很随意,后来我要求集体出行时穿统一服装;所有场上训练都以我的手表时间为准……这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建立一支钢铁军团。” 

  明星过于有名,有时会像块“鸡肋”,弱化团队合作。现代球员技能分工越来越细化,拥有“温柔海盗”之称的丹麦队,或是有“德国战车”之称的德国队,都是充满“团队作战精神”的球队。这些球队虽然没有哪个明星的名字让人感觉如雷贯耳,但是他们强悍的战斗作风一样能让“明星球队”闻风丧胆,他们能一口气冲进世界8强、4强、乃至半决赛——这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 

  希丁克常说:“射进一个球是11名球员的功劳,丢掉一个球也是11个球员一起丢的!”


  • 2008-2-4 19:13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2楼

大量的训练才能形成集体间的默契配合 

  希丁克给韩国引进的“先进足球”,就是“全攻全守”的模式:不专门区分前锋和后卫,赛场上前锋并不只负责进攻,后卫也不只负责防守……相对来说,整个球队拥有更多奔跑,更多思考和更多的合作。 

  希丁克把团队合作视为取得战绩的最重要因素,不仅因为这是世界大势,对于韩国足球来说,这也是无可避免的惟一选择。 

 
 
 
  希丁克是世界级著名教练,他很清楚为了达成自己提出的远大目标该做什么。 

  韩国没有齐达内或菲戈,即使把眼光放低,也没有什么球员能成为欧洲大型联赛的明星球员。 

  所以希丁克高举“团队精神”的旗帜,选择了在防守和进攻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拼命的“全攻全守”打法,这对韩国球员来说,无疑是一场“地狱式的训练”——但结果,奇迹出现了! 

  希丁克所说的“团队精神”核心是“心照不宣”:相互间只要看眼神,就能感觉到——这个球员会跑哪个位置,下一个动作该怎么做?这是通过很多 “用脑子踢球” 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境界。通过球员之间闪电式的眼神交流,把所有队员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责任感”和“我们”也是“团队精神”的代名词。希丁克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他自始至终想把韩国队打造成“11名球员像个齿轮般紧扣运作的球队”。 

  对于希丁克来说,没有球星只有球员,他在进球和丢球时也不会提到某个人。因为他认为:“射进一个球是11名球员的功劳,丢掉一个球也是11个球员一起丢的”。 

  “名声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实力!绝对不能容忍伤害到团队协作的表面功夫!” 

  有特长的人 

  会因有幸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团队 

  而释放了自己的潜能 

  这就像不同元素结合后的“化学反应” 

  谁也离不开谁 

  这是大伙的共同幸运 

  我们要像对待神一样地 

  对对方表示由衷的感激! 

  彻底地感恩! 

  万分地珍惜! 

  不然 

  福份就会在顷刻间荡然无存


  • 2008-2-4 19:14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3楼

坚决杜绝“个人英雄主义”破坏团队精神 

 穿行运动场的11名球员中,如果相互间不能相互信任,等于在交战之前就已经挂出了白旗。 

  2002年世界杯中,西班牙的自取灭亡,就很好的证明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虽然西班牙队拥有豪华的明星阵容,但是因为球员之间无形的激烈竞争,堆积了相互的 
 
 
不信任,甚至是嫉妒,没能形成正常的团队协作,结果不幸被淘汰了。这无疑证明了现代足球的大趋势——明星球员开始贬值,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夺冠。 

  希丁克非常清楚,给球员们造就相互信任的环境,是球队获胜的关键。他在训练时反复强调要“团队合作”,而且一再指出:“在组织中,团队绝对比个人优先。要警惕伤害团队协作的个人技术”。 

  他曾经对个人技术好的队员几次警告道:“太过自信往往会踢起个人球,会使团队打法与全体战术崩溃。你需要再冷静一下!” 

  为了加强团队合作,他特别警惕媒体只关注特定的某个球员。如果媒体只集中在部分明星球员时,他就会对新闻官下达类似的严令:“到世界杯前让国家队23名球员,全部都能登上报纸和广播。已经接受过一次采访的球员,以后就不能进行正式的采访了。” 

  足球协会要发鼓励奖金时,希丁克就要求:“给球员和教职队员发同样的数目。”从这也可看出,他重视团队协作的哲学。过去“鼓励奖金”的惯例是只发给主教练和教职队员。 

  国家队不是只靠几名明星组成的球队。希丁克一贯信奉的成功哲学是“23名球员是一个整体”。 

  为了在比赛中获胜,确实是需要明星,但是如果团队力量因明星而瓦解,就根本不可能胜利。 

  在世界杯取得胜利时,希丁克从不对某位球员进行表扬。他只会说:“今天能取得胜利是所有球员相互合作的结果。” 

  或是:“我们队的优点是,不管上场比赛的队员或是没上场的队员,都在相互协助和支持”。 

  或是:“我自始至终称赞以勇猛斗志进行战斗的全队同伴。不管有没有上场进行比赛,所有的球员都是最棒的!” 

  他清楚阐明了:“能打进16强是包括坐在长椅上的23名全体球员,及4,500万红色的韩国人民声援,一起团结合作的成果。” 

  他面对记者说:“与土耳其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结束时,我抬头看了看红色波涛汹涌的观众席。突然有股热浪涌上心头,不知不觉眼角有些湿润。 

  “对我来说,韩国人民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我爱韩国!可以堂堂正正地说,韩国是我的第二个祖国!以后不论我在哪里做什么,韩国都会永远留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


  • 2008-2-4 19:14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4楼

“享受比赛”会更容易赢得比赛 

  希丁克热爱足球,所以他倡导所有的球员和韩国人都来热爱足球。 

  训练中、采访时、赛场上,希丁克总会不断地喊“享受比赛(Enjoy your game)”。 

  球员上场时,他也总以“Enjoy your game”来代替“一定要踢进球”、“认真奔跑”来做鼓励! 

 
 
 
  “享受”是个单纯的词,但你越品味它,它就越意味深长。 

  单纯依赖严格的训练很难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和所有体育项目一样,足球也要懂得享受。 

  希丁克对球员们说要会“享受训练”、“享受比赛”,因为只有“享受”,情感才能真挚,只有怀着自觉而真诚的情感,才能激情而自觉地实现自我发展。 

  希丁克认为:“不管做什么,享受越多就能得到越多。因为享受工作的同时,你会自然而然受到鼓励,获得动力。” 

  足球是体育中最单纯又最快乐的游戏。但是以往的韩国足球一直被称为“恨的运动”。因过于紧张使身体僵硬,身体僵硬就无法正常发挥。韩国足球没有感动,只有胜负。一味只想赢球,从不会去享受。太执着于胜负,才踢不进球。 

  不知从何时开始,足球对于球员来说就不是快乐的游戏,而是勉强要做的事。 

  欧洲球员因为兴趣而踢球,韩国球员则为了升入校园足球中心而踢球。所以韩国人从小开始就不是在“玩”球,而只想着胜负,想着赢球。球员们无法从训练中学会“享受足球”。 

  但是在希丁克的调教下,背负压力的国家队,再现了足球的快乐。此后的运动场上,你看不到死板的气氛。虽然他们流的汗比过去多了,但他们表情变得明朗而畅快了。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第二场小组赛和美国队交战前,每个球员们露出像孩子般开心的样子,看不出他们的任何压力。因此,他们再次赢得比赛。 

  球队氛围能变得如此明朗、轻快,希丁克功不可没。


  • 2008-2-4 19:14
  • 回复
  • 我一定能成功
  • 0位粉丝

15楼

用脑“踢球”的习惯 

战略是由指挥官制定,但真正作战的是士兵。 

  奔跑在运动场上挥洒热汗的是球员,而不是教练。教练在场外再如何焦急,也不能上场参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需要每个人的创造性反应与发挥,球员们的想法是平时教练训练的反应。 

 
 
 
  平时多流多少汗,战时就可以少流多少血! 

  希丁克常说:“虽然主教练有时候可以认为自己非常重要,但一旦比赛开始,一切只能靠球员自己了。” 

  足球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各自有着不同技术和想法的23名球员,可以组成很多种不同的变化,事先根本无法预测。所以,如果球员不能主动“思考”,绝对无法获胜。 

  所谓“用脑袋踢球”就是“思考速度快”的足球。足球场上,每个瞬间都会发生无法预测的情况:球在我手上,球在队友手上,对手运球接近我……都要不停地思考,因为进球和丢球就在0.1秒之间。球赛中,主教练在场外长椅上通过信号或叫喊,发出作战指示非常有限。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球员自己摸清对方的路子,加快“思考的速度”采取对策。 

  足球不是劳动,而是以思考驱动的——充满创意的比赛。 

  在过去,韩国队的踢法被称为“石头脑子踢法”,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要传球,至少要有3-4名队友配合,才有可能产生传球空档。但是当一名韩国球员拿球时,周围只有两名队员跑动,拿球队员不知该如何传,在东张西望中失去传球的好机会。所以就有很多缓慢的回传,而很少快速犀利的直传。这是因为球员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动。 

  希丁克上任前,韩国球员完全没有机会训练思考。任何一个主教练也没让他们懂得思考的重要性。过去只要按照主教练的要求去做的球员,才被认定为理想球员。因此球员们也就不敢自作主张,只会盲目地“听话”。